虽然不是《三十而已》的观众,但“养鱼cp”有多甜,前段时间也在社交媒体上看了个糖分十足。
对于他们以全新身份再搭档新作品,其实会更加警惕一些:究竟是顺水推舟只放闪,还是会好好讲个故事,让“爱情”二字没那么无厘头?
《以年为单位的恋爱》,乍看标题会以为是异地恋或更抓马需要倒时差的跨国恋,其实整个故事非常落地,就是北漂情侣烟火人间的现实人生。
这种“年”的计算,其实是两位主角不知不觉间成长转变的痕迹。
其实整个影片里,比起爱情,我更关注这里面两个角色是不是真的有在好好处理自己的人生,不喜欢为了空蹈的爱就放弃自我的故事,好在,这个故事也没有那样悬浮地去处理。
我留意到这场爱情开头就潜藏的“危险”。
男生江宇,不知道女生珊珊的童年阴影是隧道,兴冲冲带她走“神秘道路”,最后在隧道尽头,跨年时分,请她看了一场电子烟花。
都市里小小两个人的心动萌芽,其实背后已经有很多局限与不了解。
比较欣赏这部电影的地方,也就是整个叙述里有许多这样的细节:隧道的细节在整个影片中多次重述,从一开始女主独自处理,到向男主敞开心扉,到两人共同面对,一次比一次激荡出他们试图用爱修复脆弱的努力;另一个细节是曾经令人怦然的,暖手的板栗,逐渐变成茶几上放凉的板栗;还有爱的信物——会下雪的水晶球,从定情到跌破,像极了现在流行的“失恋博物馆”里的藏品。
北漂生活带来的焦躁、压力与不确定,落在具体的年轻人身上,不断顾此失彼。
影片把这些从欣喜到跌落的状况,安放在非常具体的事物上,贴着生活的琐碎,处理疲惫。
在历经了相爱最初的甜蜜后,两个人的分歧开始产生。
和世间很多情侣一样,矛盾一开始很小,关于沟通减少,亲密减少,之后逐渐强化,男女主越希望对方在乎自己,就越会印证对方已经不再在乎自己:一些若有似无的他人介入,一些以“忙”为借口或真的就是“忙”带来的无暇他顾,一些共同抚养的猫猫狗狗映射出的人的缺位……这样的事情可能每天都在每座城市上演,甚至就在我们身上上演,因为过于真实,在影厅里,我甚至听见后排的女观众和她的同伴悄声说:天哪,这些事儿跟我和我前任的矛盾差不多!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影片里呈现的主要是在埋怨男生忙于事业疏忽女生,其实我看到的是两个人都更关注“我”,关注自己,而互相忽视。
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珊珊在和家人打电话时说的心里话:“我在北京奋斗买房,和他没关系。
”其实不只是江宇在工作上有很多事情没有跟珊珊说,珊珊在内心里也为自己留着领地和退路。
当两人发现彼此的未来里可能都未必有对方时,当然就会怀疑和动摇。
但这样有没有错呢?
似乎当代公众号文章们都在教育着“江宇”和“珊珊”们,再怎么相爱也当然应该为自己留退路。
这是属于现代爱情的理性,是“明智”,适宜“止损”。
珊珊最终把房款用于给自己的妈妈在重庆买房,好像比起虚无缥缈的爱情,亲情这边成了更“可靠”的事。
但珊珊妈妈却说出了非常大胆的,推了女儿一把的话:“谈恋爱的事,多跟你的大姨学学。
”珊珊的大姨,其实是电影里几笔带过的人物,但她的感情生活透露出来的勇敢,却超过了电影的男女主角。
电影里,大姨换了几次男友,非常潇洒热烈,活出了一种不在乎世俗眼光的激情。
这和江宇失恋后跑杭州,珊珊失恋后回重庆,简直形成一组鲜明对比。
一时间竟搞不清,谁的心态更“年轻”。
说到底,年轻人为自己的事业奋斗没有错,哪怕是奋斗到失去爱人,也可能是必经的挫折,但颓唐到底后,还能不能触底反弹,还能不能屡败屡爱,这才是当代生活给我们出的真正难题。
幸好最后的最后,在兜兜转转后,两人还是愿意走向对方一步,把当初摔门而出的急火攻心,变成时光梳理后的重头来过。
把当初的更看重自己,转向看看对方是否值得再追回。
影片的余韵不过也就是,在这样寒冷又寂寞的年岁里,重新回味拥有过的爱,再做一次深深的告白。
如果《爱情神话》是给80前的温柔虚晃,《以年为单位的恋爱》像是给85后的荒诞现实。
巧的是两个结尾都走向了大团圆,但私以为,不在一起,可能更好。
像豆友写的一句短评:这结局,一点也配不上当初的相遇。
本来作为《三十而已》的CP衍生,又是跨年电影,十一月标记它的时候觉得应该是部甜到发齁的爆米花电影。
事实也差不多,很多剧情都经不起推敲,虽然几经周转,还是走向了团圆结局,但我也真的觉得不是适合跨年情侣看的电影,因为很多细节真实的映射着85后的恋爱。
85后的早恋就已经伴随着手机,从前车马书信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人,从这一代人身上彻底翻篇儿,用年来计算爱情已经是高估了,从2000年开始“速食爱情”被越来越多的大众媒体提及,能撑足三个月已经算是一段挺正式的恋爱了。
难得的是,电影挺真实的呈现了,年轻人的恋爱就是从第一次约炮开始,忙不迭的火速同居,再被鸡毛蒜皮的生活细节打散,最终分开,然后得到一个前任墓志铭。
“好的前任就该像死了一般,永远不再联系。
”让我对这个电影改观的两句台词,并非结尾处“以年为单位的爱情愿白头偕老”,也不是“陪你跨年的人陪你的是今天明年每一年”。
是姗姗分手时说的两句话“在一起一年,其实我们一点也不了解对方”,以及“我需要的时候你在,这才是我要的安全感”。
我才觉得电影特别契合85后的性格,自我也孤独。
我们多半是独生子女,多半都相信知识改变命运。
从大学毕业开始,独自打拼,成长的岁月里甚少出现分享、理解和倾听。
所以在亲密关系里,当昏头的爱情冲动褪去,很多人都会像江宇一般觉得累,因为早就习惯了一个人自我中心,突然加进一个人,起初可能还有新鲜劲儿,久了真的会累,不是他的不对,也不是男人的不对,是我们确实更习惯一个人生活。
把同居活成合租,把情侣变成室友,是现在的生活里再正常不过的流程,我们从小就没有和同龄人朝夕相处的习性,断不会在成年后突然开窍,相互适应。
所以我暗暗揣测,开放二胎后的这一波年轻人,离婚率应该比85后的我们,低的多才对。
但说回来,除了自我,却又孤独。
“我需要的时候你在”,哪怕是什么都不做,人在就是陪伴本身。
切实的感受有人能分担生活,也是莫大的希冀。
就像矛盾的一体两面,因为没有过能分享生活的亲密关系,才格外显得难能可贵。
而一旦有过,就不想放手,连浓度稍低一点,都会敏感地影响心中猜忌。
电影原片名叫《一年之痒》,其实倒更为合衬,一年是恰恰好,开始疲于惦念对方,想念自我中心的时候。
陈奕迅那首《十年》,其实一年就够了,一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一年之后,再也没有拥抱的理由,这才是这个世代的真实写照。
当然,我不耽以最美好的心愿揣测爱情,要是几多年后,还能像电影里,一年又一年的重逢,那便是真好。
谁起的电影名字,这么拗口!
谁起的电影名字,这么拗口!
谁起的电影名字,这么拗口!
谁起的电影名字,这么拗口!
谁起的电影名字,这么拗口!
谁起的电影名字,这么拗口!
淦,靠,非得拼字数才能发。
南无阿弥陀佛,救苦救难。
南无阿弥陀佛,救苦救难。
南无阿弥陀佛,救苦救难。
南无阿弥陀佛,救苦救难。
南无阿弥陀佛,救苦救难。
南无阿弥陀佛,救苦救难。
南无阿弥陀佛,救苦救难。
南无阿弥陀佛,救苦救难。
南无阿弥陀佛,救苦救难。
南无阿弥陀佛,救苦救难。
南无阿弥陀佛,救苦救难。
南无阿弥陀佛,救苦救难。
南无阿弥陀佛,救苦救难。
南无阿弥陀佛,救苦救难。
南无阿弥陀佛,救苦救难。
南无阿弥陀佛,救苦救难。
没有刻骨铭心的相恋及遗憾去充实故事内容,剧本不够猫猫狗狗来凑。
从相识18年到21年,也就区区三年时间还算分手那九个月,跟年扯上关系为未免牵强,快餐式开始就同居,再到分手。
第三者的出现描述相当尬,过家家一样。
俗套的剧本。
什么是爱情?
男女主有一场很有意义的旅游?
或者生老病死的不离不弃?
再或那种前任之间拨开迷雾见晴天的释然?
重要的是跟谁待这一个多小时吧,太过在意电影质量本来就是为难自己。
近日,毛晓彤和杨玏主演的《以年为单位的恋爱》票房破了20亿。
这部跨年档上映的电影,受到广泛关注的同时,口碑也褒贬不一。
毛晓彤不管怎么说?
开头还是很甜的呀。
毛晓彤也是我很喜欢的女明星,妥妥的甜美呀。
1.男女主颜值和造型这部电影男女主的长相看着都挺舒服的。
感觉两人挺有夫妻相的,实话。
因为觉得男女主的眼睛都是那种特别善良的那种感觉,特别温柔。
然后晓彤也是我非常喜欢的女明星。
(个人觉得自己气质和造型和他很像☺️)而且男女主还是算比较有CP感的了。
前面一段真的非常甜。
(但是两人的吻戏有点少哦。
)2.剧情和故事架构这部电影前面的剧情有些细节,比如说因为男朋友和女同事的关系有些暧昧而吃醋,家里水管爆了,两个人带着头盔一起骑摩托车等等。
都比较的接地气和贴近生活。
也比较容易引起观众的一些共鸣。
但是后面的剧情可能就有些老套,并且烂尾了。
可能是因为我没有养过宠物吧,对于招财死了那一段,然后男女主分手那一段没有产生太多的共情。
而且冷静一段时间后,两人就大团圆的复合了,结尾的确有些仓促。
故事也就讲的平平无奇了。
3.男女主角的人设其实,看完整部电影,最大的感受呢,就是:男主这样的好男人哪里找哦!
从整个剧情来看,我们可以看出,男主一直在妥协和退让。
而且不管什么时候吵架,男主都会主动求和,抱着女主说:“不要生气了,我们不吵架了好不好?
”说实话,看得我一个小女生都心痒痒。
脾气这么好的男孩子,哪里找哦?
包括最后男主因为工作去上海,不能够陪女主去北海道旅行。
女主很失望,当即就耍起了脾气,男主也是一再道歉和解释。
但是女主就是不理解,就是生气,就是要闹分手。
🙄天呐,这种小情绪我也有,可是没有遇上男主这样的好男人啊😭结果男主恋恋不舍,去上海工作都心神不宁。
然后火速回去,结果招财生病了,女主带狗去看病,结果狗死了,女主悲痛欲绝非要和男主分手…(过多剧情咱就不剧透啦!
)最后就是两人分开冷静了一段时间。
(但是讲真,晓彤后面那个更成熟一些的短发造型是真的不好看耶。
)最后两个人都突然有钱买房呢,这事儿…剧本有些飘不接近现实咱就不诟病了吧。
最后也是男主飞奔回来找女主,两人就这样草草收尾,来了个圆满的结局。
虽然是周年纪念,但是女性也可以改期啊,女主多少有点不是太通情达理,能够理解男主的工作,理解他,相信他,并且支持他创业。
然后这个故事之所以能够很甜,最后还能有完美的结局。
主要就是因为男主的妥协和退让,以及,可能是所有女生都梦寐以求的那种脾气特别好,特别能够包容。
宠着女生,遇到事情主动道歉,吵架了,主动哄,分开了,主动过来找,长的还帅,甜言蜜语还不断,还一心创业,非常有事业心…妥妥的完美好男人呀…☺️😉可惜俺咋就一个都没见着呢?
😭4.主旨思想和立意本片的主旨思想,可能有些过于肤浅了吧首先,题目叫做以年为单位的恋爱。
实际上,一年并不长呀。
一年可能都不能够让你完完全全去了解一个人,更不能够产生多么牢固的感情基础。
那么,在这样的一个没有那么深厚感情基础的条件下,电影中不断的出现这样一句台词:“我爱你,只爱你。
”就显得有些过头了。
”而且电影中有几段强行煽情的感情戏。
包括唯一那一段吻戏。
其实都不是特别的恰到好处,看了不是让人特别感动哦。
(虽然小编也是一个喜欢哭的小女生哦。
)然后两人分开之后一段时间就复合这个剧情有点太烂俗了。
没有什么过高的立意。
其实,编剧和导演与其这样,不如让两个人就演个甜甜的剧本。
一直像开头那样演些家常便饭的琐碎生活,在真实的烟火气里,再加点糖,或许会比这样的烂俗剧本会更打动人呢?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影片对于男主创业的过程的描绘,创业的艰辛,没有钱去请外聘的投资顾问,出去应酬等等这些,还是挺贴近现实的。
但是后面两个人突然就有钱买房了,确实就有点飘了。
所以总体来说就给三星吧。
最后还是想说;整个故事的主线还是比较连贯和真实的。
从刚开始相遇的喜悦甜蜜。
到逐渐开始。
冷淡疏离,到感觉不到对方的爱,而分手,最后回忆起从前的种种复合。
小编只想说一句:恋爱不易,情路艰辛。
谨慎选择,好好开始。
坚定选择,不离不弃。
携手并进,无惧风雨。
苦乐尝尽,最后,才能白头偕老。
而不是像方便面那样单薄的以你为主语,以年为单位,就是白头偕老。
以年为单位的可能只是快餐式的爱情。
今年是你,明年就是别人啦。
最后,祝大家好好相爱。
许个愿:祝柳柳小可爱以后遇上男主这样的好男人啦!!!
(本文为柳柳Lovely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在2021的最后一天,去体验了一个人的电影,座位是7排11座儿童厅。
实话说真的很磕杨玏和毛晓彤的荧幕cp。
在电影开始之前,我的旁边坐了一个姐姐,她和她朋友来的,她看起来很活泼开朗,在她坐下我给她一个微笑开始,就貌似拉近了距离。
她问我:一个人来的?
我说:嗯。
电影也就拉开了帷幕,剧情是从两个人陌生、有交集到慢慢熟悉走向甜蜜的恋爱开始的,两个人从开始骑一辆车四处奔走,甜蜜的不像话,到经过时间的洗礼变得开始争吵,不理解,各有委屈,吵架期间印象最深的是陆鹿姗和江宇的那段:(陆:你知道我想要的生活是什么吗?
我要的是安全感 你懂不懂。
江:可是我如果什么都没有,我怎么给你这个安全感啊。
陆:我需要你的时候 你在,这才是我要的安全感。
)台词真的很有感觉,一下子共情住了。
很能理解的同时也很难受。
最深的体会大概是在一段感情中,感觉那种大家都有委屈却都又不懂不理解彼此的那种难受。
电影中的情节跟生活中也没差多少,真实,琐事。
在一段感情中,我见过你爱我的样子,所以当你不爱我的时候,我是能发现的,能感觉到的。
即使这样,电影里最后的结局是好的,都各自努力,成为更好的人,缘分让他们再次遇见,江宇也为了爱情,跑去找陆鹿姗的那一瞬间帅的不像话。
看这些的时候,旁边的姐姐也不时的跟我讨论当下的情节,当说到为什么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突然没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告诉她“我分手了”。
她像个大姐姐一样给我讲婚姻这回事,给我讲她的故事,让我看她那两个可爱的女儿,还不时的开导我,那时候心里只想说“谢谢”。
可是,生活不是电影,没有那么多巧合的遇见,错过了,那就活该遗憾叭…
01一个人看了《以年为单位的恋爱》,被夹在一对又一对的情侣中间。
自从恢复单身之后,很多事情都要去重新适应,比如一个人看电影,过节日没人陪,发生了好的坏的事情无人可分享,很多事情也都有了新的感觉,比如以前整天鼓励母单室友恋爱,现在好庆幸,宿舍的搭配不是“三人一狗”,以前看爱情电影觉得事不关己,别人的甜蜜也好,虐恋也好,都是故事,可等到自己也有了故事之后,才知道原来那是人生。
电影的前半部分真的很美好,性格憨憨的男主,遇见了温柔善良爱笑的女主,在2018年的跨年夜,他骑着小电动,穿越“时空隧道”,带她去看假的烟花。
“我叫江宇,江河的江,宇宙的宇。
”“你好江宇,我叫陆鹿珊。
““你好,八里桥的陆鹿珊。
”因为相遇太美好,所以连如此平淡的自我介绍,都带着甜甜的味道。
初相遇时对彼此的陌生、无知与好奇,让一切琐碎都显得温柔甜蜜满世界飘满了粉红泡泡。
糖炒栗子不是用来吃的,是用来放在冬天的大衣口袋里暖手的。
你爱吃辣,我“舍命”也要奉陪。
你的房子到期,我连押金也不要了,一定要和你住一起,迫不及待的要让余生早点开始。
春节短暂的分离,就像隔了三秋、三十秋那么漫长。
任何微不足道、平淡无聊的小事,只要和你一起做,就是浪漫又让人心满意足的。
爱情可以有多甜蜜醉人,没有体验过的人,不会明了。
02深爱一个人的时候,总会觉得,自己跟这个人,是天造地设、命中注定,因为你原本可以遇见千千万万个其他人,却偏偏遇见了他,原本有千千万万次可能错过,最后却因为所有的天时地利人和全部集中一起为你们的爱情开路,最终得以相遇。
可等一切都尘埃落定之后却发现,其实爱情都是偶然得来的,偶然在一个你可能遇见千千万万个其他人的时刻,随机的遇见了他,就像是人群中的小概率事件,你总会遇见一个人并爱上,只不过,这个概率落到了对方身上而已。
当最初的陌生、无知与好奇,变成了了解、要求与期待,原本的甜蜜温柔,也就变成了习惯、失望与埋怨。
两个人谈恋爱,就像是打着手电在一条漆黑的路上行走,手电筒微弱的光,只能照见眼前的一段路,再往前看,依然是黑暗的,你不知道路会延伸向何方,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走一步也才能亮一步。
很多人问过我“爱会消失吗?
”我总是回答,“会,当然会。
”爱就是手电筒发出的那一小束光,直视它的时候,它也很刺眼,让你误以为它像太阳一样明亮,几乎可以照亮整个地球,可当你指望它能帮你照亮前路的时候,却发现它其实那么微弱,电量足的时候,还能照的亮一些远一些,电量不足的时候,它就很鸡肋,留着用处不大,不留世界又是一片漆黑。
03想起之前看过的一句话:这结局,一点也配不上当初的相遇。
很多爱情都是如此吧,所以纳兰性德才说“人生若只如初见”。
爱情从来都不是只有恋爱,不是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就够了,时间越久,它需要包容进去的东西越多。
最初的时候是两个人的性格,后来是生活习惯、怪癖、小脾气、一千八百种坏毛病,再后来是对人生的追求、理想、规划,还有朋友、家人以及将来要共同承担的责任、共同面对的种种复杂的人与事。
爱情也就从当初的简单轻松,变得复杂沉重,原来相互扶持彼此体贴的两个人,后来也各自在自己的琐事里焦头烂额,需要对方的时候,对方总是缺席。
是因为得到之后就不懂得珍惜了吗?
不是。
越是成长,越懂得了,万事万物都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你不要期待任何人、任何事停留在最初的样子,因为什么都在变,不只是人。
初相遇的时候,感情基础薄弱,为了能够在一起,当然是这段关系的优先级最高,很多重要的事都可以为它让路,但这种状态不可能一直持续,人要是总处于最初的热恋,把其他的事情都荒废,那还了得。
所以,当感情进入稳定期,两个人都会把原本为爱放低了优先级的事情,重新捡回来,比如事业,比如爱好与追求等等。
我总觉得人们有一个误区,很多时候我们把原本属于爱情一部分的东西,看做了与爱情背道而驰了。
就像电影里江宇因为忙于公司的事,不能陪陆鹿珊过纪念日,不能和她一起照顾招财,她以为那些忽略,就意味着不爱,可是她不懂,江宇的事业,也是他们爱情的一部分, 忙于事业从来不是爱情的对立面,,只不过当所有事情都堆积到一起时,他没有做好时间分配。
04“我需要你的时候,你在”这是好的爱情吗?
不是,好的爱情应该是“你需要的时候,我在”,是给予,不是索取。
成年人的世界真的很难的,谁也不想谈一段让彼此心累的爱情,一旦你索取的比我能给予的多了,一旦你觉得我的给予是理所应当,给的不够多就该遭埋怨了,这关系就没那么轻松了。
剧中江宇和陆鹿珊,他们是坏的恋人吗?
其实他们都很好,但缺少了理解,当生活焦头烂额的时候,他们没有伸出手来彼此扶持,而是各自都沉入了自己的世界,期待对方能理解,可实际上自己又根本没有向对方敞开。
一个不说,一个不懂,不说的又期待对方懂,不懂的也没有努力进入对方的世界去看个究竟,最后互相误解着、埋怨着,无奈又无能为力地走向彼此都不希望的结局。
爱情,应该是锦上添花不能是雪中送炭,无论是情感上还是物质上,首先要自给自足,有余力了,拿出来与别人交换,那便能收获双倍的快乐,若是期待对方的雪中送炭,就会变成依附,久而久之快乐也变成压力与失望了。
-作者-柒月暖阳,以一朵花的姿态行走,穿越季节轮回,在无声中不颓废,不失色,花开成景,花落成诗,已出版《以一朵花的姿态行走》。
个人公众号:柒月暖阳,私人微信qyny0704
被女主这没断奶的幼稚园女生惊呆了。
1.认识第一面,直接就带去看假烟花,还进展如此之快?
这不叫恋爱,这叫一夜情。
2.没时间没钱还养狗,忙到没时间管人,还养狗?
信用卡冻结,还养狗?
没时间给狗看病,还养狗?
这不叫养宠物,这叫坑狗。
3.男主创个业,忙到没时间陪她。
吵架4.男主没办法,找暧昧对象前师姐做融资顾问。
吵架5.男主创业没钱了,因为不信任摔手机。
吵架6.跨年纪念日旅行,男主因为融资去不了。
吵架7.狗死了,因为男主忙于创业没时间管狗。
吵架&提分手。
男主为他两后半辈子创业挣钱,这作精说不陪她、不关心她。
没钱,这两北漂后半辈子靠什么买房?
靠什么生&养孩子?
靠什么养老?
靠这作精做酒店前台每个月那点工资吗?
这种心理没有断奶,需要有人随时伴随呵护不断奶头乐,然后又不能理解为她不断努力的男主的作精,谈的都是早恋,还是分了的好。
分了一时痛,下半辈子却不用受其害,否则这辈子就完了。
最后还搞开放式复合,墙都不服就服你啊导演。
❗️以下仅为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时间线:2018—2021.121.前期宣传不是很到位2.选角很好 男女主这对儿CP确实可以3.主题选择也很符合当下的时代 4.档期也不错5.演员演技也是完全符合角色要求的(张海宇演的很不错,那只小狗演技更是在线了🤩)6.情节方面,前边真的一般,平平无奇,甚至看不下去,后边还是很不错的,有暗示主角关系的一些地方真的不错(1.狗2.男主送给女主的水晶球3.猫 4.男主碎裂的屏幕5.女主剪头发6.下雪 )可以仔细看一下,后边情节泪点低的人需要注意👋7.音乐每个都很应景,确实不错,其中《以年为单位的恋爱》杨丞琳、《失物招领》蔡健雅,这两首完全可以当成单曲来听,很不错8.没有亮点9.看完以后没有什么想法,很平淡,不能和观众有很好的共鸣10.第一次男主载女主的时候,突然莫名其妙多出来个头盔,像是提前准备好的,不符合实际了…有一个地方不能理解,想了很久,女主蹦迪回来带了一支花,还是玫瑰花,但是后来就没有下文了,希望有人可以解答一下我的疑惑。
总结:刚工作的年轻人可以带伴侣去影院看一下子,还是很适合消遣的,学生就不建议去了,手机上看看就行了。
PS这算是个小彩蛋吧
我和你跨年去看了《以年为单位的恋爱》因为这代表着,我想陪在你身边,今年,明年,年年~我们一起在万达看这部电影,是我们在一起的第196天。
6.1号我们加上了微信,断断续续聊着天,你说我每天会和你说晚安。
6.18号,我来北京,我们吃了一顿饭,就走着走着到我的酒店,第二天你又来酒店找我了,我们聊了很多很多,就在一起了,电影里他们在一起也是很快,仿佛看到我们的影子。
7月,我来北京,在你家住了半个月,你妈妈以为我们只是朋友,很快我们同居了,从决定在一起到同居不到1个月时间。
8月我们开始磨合,有过几次争吵,我委屈的哭了。
9月你突然说要去重庆,我们第一次出去旅行,没有遇到大的问题,你觉得这段恋爱还可以,你说很多恋人在旅行中会出现问题,而我们没有。
10月我们一起去了三亚,路上因为导航吵了两句,其他一切都还好。
12月你说,可以看《以年为单位的恋爱》首映礼,有主创团队,我说我很喜欢毛晓彤老师,过了几天,你告诉我可以和晓彤老师合照,我开心的像个孩子。
12月31号,真的和毛晓彤老师合照了~电影里他们养了一条狗,我也一直喜欢狗,今天我说我们养条狗吧。
看电影的时候,每次看到一些情节都忍不住代入自己,好像恋人之间都是这样的,有甜蜜,有迅速升温,有争吵,看完电影你还问我,有没有删除谁的聊天记录,我很坦诚的说有,套用江宇的话,怕你多想。
继广东少年和上海爷叔之后,北漂青年也在这个岁末登台了。开头的恋爱很轻盈,像所有纯爱题材的电影那样。没想到画风一转,沉重的现实像大山一样压上来,考验着两个热恋中的男女。其实他们已经算是成熟理智的年轻人了,但现实最擅长的就是温水煮青蛙了,一粒细纱都能让鞋子硌脚,海誓山盟也抵挡不住无尽琐事。尤其对这两个刚刚在一起便同居的情侣来说,确实有些疲于应付。到最后两个人被折腾的疲态尽显,分手已是不可避免,去不了北海道也不过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现代恋爱关系最困难的,也许就是如何调节一个人的自我世界和两个人的共同世界之间的平衡。就像有首老歌中唱到的,“为什么明明相爱,到最后还是要分开,是否我们总是徘徊在心门之外?”不过相比结局,还是片尾“本片拍摄中所有动物都被温柔对待”(大体意思记不清了)更令人欣慰呀!
还算及格的电影 就像热评说的“工业爱情片” 不过,一部电影能让人看着舒服有感触就行了。今天是自己倍速看完的,不过我认为情侣夫妻在一起看也会观感不错!片中的男女主分开后又相遇复合了,不过在现实中,分开后的情侣大多就是老死不相往来了!
十分应景的跨年电影,从一个跨年夜开始,到一个跨年夜结束,像是一场期间限定的恋爱,有甜到牙疼,也有难敌现实。快节奏的都市生活里,工作、生活都被加了速,七年之痒也被快进成一年,也许只有让人生慢一些,才能重新记起爱情本身的醍醐味。
他俩真的还挺有CP感。故事还是挺贴近生活,刚相识的时候的甜蜜,一年后的隔阂,分手。年轻时分手反而快,年纪大了反而不敢分手。结局是好的,也许经过岁月洗礼,大家都成熟了,反而可以更好地包容生活在一起。
很好看很现实很甜炸!结局扣一星!!毛晓彤演技炸裂!!!!
无功无过,还算真实的一商业爱情片。
观影全程我都想嚎叫:呜呜呜呜我磕的CP成真了!虽然现实中两人可能各有各的生活,但是养鱼夫妇能在作品里二搭也让人一本满足!两个人眼神相遇就充满了化学反应,这才是爱情电影让人入戏的关键啊!剧情不悬浮,让人挺有代入感的,都说七年之痒,但是现代都市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一切都加快了,我们更快地相爱,也更快地分开。毕竟,爱上一个人只需要一秒钟,但是相爱却需要用很长的时间去磨合,每个人,尤其是女性,也越来越难以接受无条件地为爱人妥协和改变自己。有人说这是因为当代年轻人太自我了,我反而觉得这蛮好的,每个人都要先做好“我”,才能更好地成为“我们”。最后,我太喜欢毛晓彤了,她就是流泪猫猫头本头!
对真正喜欢的人确实是“想陪在你身边一年又一年”,有恋爱经历的人看这个电影太能共情力
7/10.恋人们就是会因为那些不经意间的小问题的不断积累而分手的。我觉得电影挺好看的,毛病不大,毛晓彤的笑容真好看。最后要是不复合就更好看了。还不如用原来的片名《一年之痒》呢。
跨年看的这部,看到两个人最后机场片段直接看哭了,爱情就是这样兜兜转转,相爱的人总会相见。
没理由啊 这部我是看过见面会的,怎么没打卡标注看过了
好久没看到这么简单直接却又很温暖的电影了,好想也有一个每天吵架但是又恨又爱的人啊。
锤子手机或是全场最佳
事实上中国拍一个《花束般的恋爱》不成问题。重场戏单场安排戏量多一些,节奏再流畅一些,细节再多一些,肯定就会是《花束般的恋爱》这样优秀的影片。
虽然很俗套,但是毛晓彤真的好甜啊
很有诚意的小成本割韭菜作品,大概是《女人三十》的延续吧。网文一般的编剧水平,其他情节像是缝合怪。
刷新了我对爱情片的又一认知,原来十分钟就可以让两人在一起。爱情之间的矛盾也不狗血,抓住了情侣之间非常重要的一个矛盾。最后结尾有些俗套了,问题的根源并没有解决,男主事业成功了难道才是问题的解决方式吗?但是理解市场需要,比上一次看《你的婚礼》好很多。这个档期不错的选择了。
千篇一律,刚恋爱时说的每句话,总会被推翻,因为忙因为工作一切都是为了你或另有新欢,这些通用的绊脚石一个也不缺的上演,爱情的保质期已经越来越短,以年为单位已经太长,当下年轻人的速度远超于此,只是撕掉过期标签,重贴一张就新鲜了吗?
这剧情,要不是这两演员,根本看不下去,一点新意都没有
以年为单位的恋爱还以为是长线,结果是以一年为单位的快餐式恋爱。男女主还算搭,但气质不是那种适合演大荧幕爱情片的大男女主,做个配角挺合适。故事其实就是一个都市快餐爱情,按男女主的年纪,第一次见面就干柴烈火也说的过去,但后面恋爱戏的表现方式完全是青春爱情片的模式,装嫩装的略显尴尬。因为感情的时间跨度只有一年,不同于《花束般的恋爱》表现出的那种因时间慢慢消磨的感觉,分手的过于短平快让人没有共情感。影片里的女主虽然内心感觉没有错,但是想鱼与熊掌(钱与时间)兼得的强硬态度不像成年人,嘴上说不为了钱却没有说服力,而且一年之内还霍霍了一只狗,显得这只狗被他们领养也是倒了霉的可怜。最后结局又走向了缘分未尽的狗血套路。一切的一切让这部片显得毫无看点。PS:从配角名单看,选角导演应该是综艺《演员请就位》的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