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宁是一个写日记的女人。
写日记的人大多是很注重自我感受的人。
夏小宁是一个“出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女人。
这句话无论放在哪里都是对一个女人的赞美。
夏小宁是一个矛盾的女人。
从大众眼光看,她的长相、工作、收入、性格、智商、情商均可。
她在职场和社交上都是有礼有节,大方得体的,人际关系也处得不错(各大医院、戒毒所都能找到熟人)。
但关起门来面对自己家人的时候,她却表现得缺少耐心,缺乏基本的策略,某些做法极其不明智,处理起家务事来简单粗犷,喜欢感情用事。
爱李多的她极其投入、不计回报、痛苦并快乐着。
她到了北京不联系他,而是去他们以前常去的馆子吃饭,住在离他很近的宾馆里,去他每个礼拜都会去的书店,重逢时做出不经意的样子都说明了她爱他,与他无关。
多年后她也发现他其实并不值得她那样爱,但这种爱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与贾树生谈恋爱的她很务实,没掉几滴眼泪,没费多少心血,想必在日记里也没占多少篇幅。
我估计她是在某次采访中认识老贾的,老贾应该很喜欢她,并且很早就把自己的心意表达出来了。
夏小宁呢,爱李多未果,让她明白还是找一个爱自己多些,对自己好的人结婚是正道,再加上老贾也不似有些有钱人那样不上档次,他看上去还是比较诚恳的,本质不坏,所以他们俩谈上了,甚至都见过父母了。
但是夏小宁,最终还是不愿意委屈自己跟一个她不爱的人在一起。
老贾的外遇只是一个契机罢了,夏小宁最终都会提出分手的。
(老贾的外遇其实也能解释,也许是夏小宁在他们俩的关系中太强势了,老贾总得找个缺口释放一下,他外遇的对象没哪点比得上夏小宁,但在他面前够温柔吧)。
夏小宁是一个又聪明又幸运的女人。
不空等李多,因为他只可远观;不浪费青春在她不爱的贾树生身上,因为她够忠于自我感觉。
所以她选择了秦岩。
一个就在她身边,条件又合适,她又喜欢的人。
夏小宁跟秦岩算“闪婚”了,为了一套单位的房子,凭着一股冲动结了婚(但是没有这种冲动也许人就结不了婚了)。
虽然是“我们俩的婚姻”,但在中国,婚姻从来就不是两个人的事。
她当记者那么多年,难道不知道这个吗?
她周围那么多已婚的同事,难道没有耳闻目睹过一些吗?
我认为她是知道的,但她认为那是别人的婚姻,她的婚姻是两个人的,是充满了爱,甜蜜与幸福。
人说爱情只存在于两种情况:一是恋爱的时候,二是婚姻以外。
我相信夏小宁绝对不同意这个说法,她的婚姻观是有点理想化的那种,这在她与秦岩的争论中表现得非常明显,也可以解释她在处理婆媳关系上的动机。
恋爱时期的爱和婚姻中的爱是不一样的。
前者是激情,心动,眩晕,亢奋,是魂牵梦萦,是才下眉头就上心头,后者是亲情,依赖,熟悉,偎依,习惯,是彼此欣赏又彼此挑剔,是难得糊涂。
前者可以随着性,由着心,跟着感觉走;而后者是靠经营,磨合,理解,宽容来实现的。
前者具有很强的排他性,强调自我感觉;后者具有包容性,要把许多大家庭以内以及以外的关系充分的混匀、调和。
前者强烈因而注定不持久;后者琐碎而更加细水长流,靠多年积攒。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中的爱是前者;左手握右手“执子之手”说的是后者。
前者易得;而后者难得。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升华。
两者既相互矛盾,又相互联系,在一定情况下还能相互转化,总之是对立而统一的(政治课中常见的典型语言)。
夏小宁的理想化就表现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但是,作为一个女人,这是完全能理解的,其实也是满珍贵的,只是不现实。
忍不住要说说其他人。
秦岩,除了谈恋爱那会还能感觉出他喜欢夏小宁,之后我完全感觉不到(是因为李亚鹏没演出来?
)。
小心眼地跟踪到北京,因吃飞醋而大发脾气;极不厚道地偷看夏小宁的日记;只说夏小宁怎么着他妈了,不说自己对岳父岳母不冷不热的态度;只要婆媳之间一出现什么问题,他就变身为咆哮男,话都是吼出来的,有时装模作样地说我们来沟通,我们来交谈,人家话没说完又开始吼(马景涛吼那是深情的一种表达方式,李亚鹏吼让我觉得接下来的就是家庭暴力);他很少认错,很少道歉,很少反省自己,甚至在他们要离婚那会他绝口不提自己出轨的事实,只揪住夏小宁在处理婆媳关系上不到位的地方,最后得出结论说她的人品有问题,真是让我大跌眼镜;一面对他母亲他就化身成了苦命男、幽怨男,一面是老婆,一面是亲妈,他把自己弄得真像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一样。
胡丽,不可多得的好女人。
凭她的条件,没有理由成为“剩女”;但是凭她的条件,又很容易成为“剩女”。
她自己对此的解释是不知不觉就到三十多岁而还没有结婚了。
我没看出来她跟李多之间有什么“基础”,但是她跟秦岩确实是有基础的,但她能够做到发乎情止乎礼的。
那次被她称为“情感事故”的事情,真的就是一个事故,秦岩是有意无心(到最后秦岩都没有给她一个解释或者道歉,这一点让我对他更加有微词了),她则是有心无意。
在夏小宁两口子闹离婚的时候,她跟秦岩貌似擦出了火花,给人的感觉是双方只要有一人主动一点,两个人就能走到一起了。
但是他们两个人都克制住了。
她用心良苦地替两人周旋转圜,甚至把自己的感受抛在一边。
怎么说呢,女人之间的友情总有那么一点同行相轻又惺惺相惜;亲密有加又有所保留;互相嫉妒又互相欣赏。
成为好朋友的两个女人必定是在共同的基础上互补的。
夏小宁的父亲,戏不多,但有他的戏都很出彩,把一个沉默寡言,非常有担待又很细心的父亲形象演出来了,给人印象很不错,有几幕看得还蛮感动的。
刚刚看了两集《我们俩的婚姻》,然后到豆瓣的页面上逛了逛,发现这里掀起过对“婚姻中要不要被和谐”的话题做过大讨论,额,我猛然发现这还真是个大问题,是中西观念具体到家庭层面上的巨大差异。
好吧,我承认我属于不愿意被和谐的那一派,看来我的出路只有两条:去美国,或者找一个和我一样的非主流。
人家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西方在家庭观念上的不同也是有基础的。
我注意到,中国人平时遇到点儿难事儿,生病住院买房子首先想到的是找亲人,在国外这个时候首先冒出来的词是:保险、银行…咱们家人谁要是进了局子,一家人都会急的团团转,寻找亲戚中当官的、最有本事的,人家首先找律师…当社会公共服务缺失或者不稳健时,人们通常会靠最原始得亲缘关系抱团相互帮扶,集体的力量大于个人,这时候,个人的意志也不得不在各种生活琐事中痛苦地被消磨掉、和谐掉,就像那个向来独立自主、自以为掌握自己命运的夏小宁就是和谐社会的战利品。
有一集秦岩问她在女人角度什么才是好男人,她说完最后一句话后梗住了很久,电话响起后,起身的一瞬间,看到眼睛红红的,细节上真的很到位啊!
一直觉得柯蓝不错,以前主持也很好,现在演得也非常细腻
看了一半多,这个戏很难说是让人欣赏,倒不如说,让人心讪(这词我胡诌出来的),可见这个剧多么难以形容.儿子问娘:你想让我怎么样?媳妇问儿子:你想让我怎么样?娘连问也不问媳妇了,可这个娘想怎么样,鬼知道呢.三个人的心理活动永远跟三条平行线一样,没有交点.媳妇一天到晚琢磨着这婆婆怎么拿儿子当自己的人生,嫌她是个八爪魚,当然一条很威严很难对付的八爪魚;儿子想着自己咋取了这么个白眼媳妇,心眼缺到了一个份上;婆婆就更神了,觉得儿子惧内是家庭辱没的象征,锤足顿胸地自我检讨连带检讨儿子...这片子要拿给老外看,估计老外要翻白眼,这都什么事啊.然而,咱自己可以看得很切肤,不是么,多么熟悉也多么不优美,宛如自家一段歌.因为,在中国家庭里,咱们永远找不真正的敌人是哪个;就跟小时候我表弟闹腾我妈打我似的,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我不能打你弟,因为你才是这个家里的人.在这个相互妖魔化的小圈子里,其实,只是看到了一个对婆媳相处这件事充满了恐惧的媳妇,害怕到连怀孕了告诉老公都会失去自主的媳妇,OMG,这件事情已经足以界定为心理问题了(尽管这种问题在中国是如此普遍咱们都不拿其当回事),这种做法和初中生考砸了不敢回家告诉父母要离家出走没什么两样,但是,当幼稚被扣上自主性这一帽子,理不就站到自个这边来了么?我还看到了一个演委屈演受气演到入戏内心一边偷笑的婆婆,嘻嘻,俺这边一哭一闹,上吊可以当成保留节目(当然,限于这个是个"明理"的婆婆,好吧她不会这么干),瞧咱儿子对我这个重视啊,又是赔罪又是下跪,又是骂自己又是骂媳妇,离婚也可以,杀妻没准都好说,在媳妇内得不到的内点重视全在儿子身上补偿回来了,最后,再做个仲裁角色,儿子,你别再給我气受,别让我难做了,行不行.这个母亲并不是受不了委屈,而是不能不受委屈,当然,她从不要求更多,她只要受委屈就可以了.哎,儿子,稍微学过点交互分析的人都应该看得到吧,当母亲这样一位大神受难,他一马当先找媳妇的不是(saver);找完媳妇的不是回来并没有得到母亲的解脱,自个脸整绿了(victim);接着开始进一步对媳妇撒气,当然对母亲也有点小complaint(persecutor),哦,我喜欢这三个英文,因为这三个英文字永远解释了搅屎棍的运行机制和无奈感.英文里,管这种不直接面对而绕一弯子的做法叫:dance around.显然,这仨都是舞林高手;为什么,我们永远没有勇气说出一句不爽,吵一场有理有节的大架?林夕都只可写出shall we talk,写不出相应的中文,足以证明中国文化内里的怯懦,然而,如果我们能看清自己真正所有的动机与行动,也许我们不需要吵,我们可以使用身体语言.
看了李亚鹏和苗圃演的电视剧《我们俩的婚姻》,中间一部分没看。
有点感慨,我想每一个在婚姻中的人看了都会有所感慨的,真是说不清的感觉。
或许婚姻真的是一座围城。
出入并不自由。
电视剧一开始,夏小宁就说:如果一个人能看透广告歌背后的玄机,也就不难理解自己的生活。
广告是什么,名人明星的面孔,或深沉,或风情万种,光滑的肌肤,棱角分明的嘴唇,还有睫毛,牙齿,极尽夸张又信誓旦旦,他们在调动你的感官,唤起你欲望的同时,似乎又在刻意地隐瞒着什么。
是什么,难道是谎言?
她在想着这些的时候,他的男朋友正在偷偷和别的女人约会。
然后被她发现,坚决分手。
没有丝毫余地,人那男人苦苦哀求都没用。
那个过程中她丢了手机,被秦岩捡到。
再拿回手机的过程中两人渐渐有了好感。
后来就结婚了。
有点仓促和莫名其妙,其中也有误会和争执,但是居然结婚了。
就像一些人打麻将出错了牌,或者明知那张牌一出就可能胡不了,但还是铤而走险。
就像所有的婚姻一样,不可避免的有了矛盾。
有着深厚感情基础的人都是那样,何况他们是在及其别扭的情况下结婚的。
双方家长基本上不认可对方,家里不断出状况,两人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很冲突。
状况百出,眼看就要分手了。
夏小宁的妈妈甚至为了钱让女儿赶走秦岩和前男友结婚。
没想到秦岩竟然沉得住气,能够忍受,竟然在女方家长缺席的情况下结婚了。
婚礼的当天,因为夏小宁弟弟喝醉大闹,婆媳关系就出现矛盾。
后来秦岩内心独白:如果让我回忆,我已完全忘记我们当时是怎么一拍即合的,总之是有些仓促。
我们过于陶醉也过于无知。
很多年后当我们不停的争吵并开始指责对方的时候,我想如果当初我们把婚姻中可能涉及到的生活内容一个不留地摆在桌面上,并且亮明各自的态度,那么我和她是否,我还有勇气和她携手走进婚姻吗?
我觉得秦岩这样想实在是有点头脑简单和异想天开了。
有谁能有前后眼,能把婚姻中可能涉及到的问题一个不留的地摆在桌子上呢?
还有谁能够两名自己的态度呢?
很多态度和做法都是事出之后才能知道的。
我想,即使像秦岩所说能够预知一切,我仍然还是会结婚的,所谓有爱无恐。
那时候以为只要和那个人在一起,就只有快乐了,即使有什么困难也会迎刃而解。
那时候,并没有看过有关婚姻家庭的电视剧,不知道婚姻之路这么艰辛凶险。
即使看了那样的电视剧,也会不以为然,认为那些人很可笑,要是换了我,不会那样。
相信自己一定会走出一条独特幸福的道路,绝对不会像他们斤斤计较俗不可耐。
也不会淹没在琐屑的生活中失去自我,遗忘了爱情。
可是走进了婚姻,才会发现,很多的烦恼和伤心,就是那个人带来的。
渐渐地甚至会觉得那个人在不断剥夺着自己心中那些美好的东西,粉碎着。
会很失望很伤心,甚至绝望,很迷茫。
但是也总是会在绝望中振作,重获信心。
因为对一种人来说,爱情就是信仰。
夏小宁是一个很具体的人,具体就是不同一般的意思。
她有时候似乎不通情理,但是事实上也不是坏人,只不过比较具体。
希望有自己的生活空间,讨厌别人动自己东西,侵犯自我的世界。
因为抗拒婆婆介入自己的生活,竟然私自换了门锁。
对婆婆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男人夹在母亲和老婆之间,简直太窝囊。
说白了,就是不够爱,这个女人最爱的还是自己。
虽然她也妥协了很多。
我向来认为,那些性格普通平凡的女人才适合婚姻,能享受到平凡生活的幸福。
有一点传统的,温婉的,有着世俗的追求和喜乐的女人,更适合婚姻。
夏小宁也并不是我说的那种超脱的人,但是她那么理性,干脆利落,根本不适合婚姻。
甚至她心里似乎没有很柔软的柔情蜜意,她对待感情的方式也是理性的,硬邦邦的。
或许是因为她在初恋中已经把感情释放完了,或者说压抑住了,再不能放得开了。
她爱了一个年长的教师,只不过相对来说等于单恋,他没有表达,人家也没有接受。
是心照不宣的那种,多年以后仍然埋在心底,不能释怀。
即使是在婚后,她故地重游,还在凭吊,虽然希望就此告别,但是毅然心存眷恋。
可是那人却不值得她付出,他只不过是很好的利用了一个年轻女孩的爱来保持青春。
他的眷恋,给了秦岩巨大的伤害,他很生气下小宁居然没有想他坦白过去。
这个男人真是奇怪,人家的过去和他有什么关心,难道过去也要向他负责。
他的心胸狭窄始见端倪,很平常不过的事情闹得不可开交。
我最见不得男人气量狭小无中生有了。
不知道他们是出于没有自信还是别的,却总是要用太爱那个女人做借口。
其实夏小宁只不过现在心中自我了结记忆而已。
她也没有什么过去可以回去。
和那个男人李多重逢之后,他漫不经心地对着夏小宁说:很奇怪,在我没见到你之前我心中一直觉得有什么事情放不下,这可能是一种心电感应吧。
你可能还不知道,我已经不在北京了,刚调回我的家乡浙江大学。
说实在的,我见到你非常高兴,就算是你为我送行吧,以后咱们再见面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听着他的毫无感情的,故作姿态的话,夏小宁心中独白:不知道我为什么又来到这里,此时此刻我对他有一种怨恨。
他太骄傲也太自私了。
他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他应该知道一个女孩曾经把自己难以言说的爱情全部给了他,最终还搭上另一个男人的自尊。
面对这些他居然没有动心,甚至不曾表现出一丝一毫的歉意。
那么,这么多年来我又是何苦呢。
李多是这个剧中最恶心的男人,他不相信婚姻,故作高深,没有内涵。
后来夏小宁的闺中密友胡莉竟然和他在一起了,窝里闹真是太无趣了。
很厌恶女孩和老男人的恋情。
所谓成熟男人的魅力对女孩们好像总是有相当的吸引力。
可是女孩们长大之后可能会对那段经历有着抗拒,会觉得很可笑,像一个骗局吧。
秦岩也不适合婚姻,他和任何女人结婚,都是对母亲的不孝。
我不认为秦岩有恋母情结,但他对母亲的那种惟命是从和紧张,实在是婚姻的障碍。
寡母难处是真的。
她们把孩子拉扯大,总是觉得孩子就是一切,强烈要回报。
秦岩的母亲是一个事无巨细,说话滴水不漏,在儿女面前有绝对的威严和权威的人。
她已经被儿子的孝顺惯坏了,眼睛里揉不得别的人出现在儿子面前。
可是她也没有恋子情结,只不过需要一个旧时代的儿媳妇而已。
可是夏小宁不是,她事事有自己的主张,个性独立坚毅,有控制欲。
她力求和婆婆井水不犯河水,和平共处。
合适那样的行为对婆婆来说就是伤害。
她总是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已经犯了忌讳,闯了大祸了。
在那个家里,随便说话都要非常小心挑字眼的,否则就伤害了婆婆的感情。
她很不适应秦岩家这种亲情氛围,觉得特别压抑。
这种压抑也是所有人都感到的。
简直一触即发,时刻有爆发的可能。
谁都不快乐,可是谁都无法改变自己,也无法改变他人。
真郁闷。
中间一段我没看,婆媳关系的冲突直接导致了夫妻关系恶化。
有人说夏小宁连普通的礼仪都不愿意做,就是品德有问题。
不知道是不是。
但是遇到那样的婆婆的话,我也想和她拉开距离,各自为政,互不干涉。
和一个敏感而固执的人一起生活简直就是巨大的压力,也是活活受罪。
就像有一次秦岩母亲和夏小宁说生孩子的事情,夏为了避免矛盾一直打哈哈。
最后被迫无奈就脱口而出:我们老了可以进敬老院。
这下可不得了了,老人家认为是有意说给她听的,希望她进敬老院。
一气之下回了自己的老房子,不和儿媳住了,甚至“再也不想见到她”。
真是好笑,我一点也不觉得夏小宁是故意的。
可是亲眼竟然逼问夏小宁是不是潜意识里是有意的。
最让人崩溃的是他总是问“我妈到底把你怎么啦”。
那不是好不好怎么不怎么的问题。
太烦人了。
如果婆婆不要多事,即便住在一起,也别介入他们,不要替他们做事,是不是会好一点呢。
还是各自为政的好。
谁也不要企图控制谁,不要干涉谁的生活方式。
我觉得,如果想发表意见,想想真能起到作用的时候再说,不然不如视而不见。
如果明知不起作用,还是不要说的好,徒伤感情。
秦岩母亲对女儿也是一样的态度,女儿要嫁给老外,她认为女儿长大了不要她了。
女儿也不是善类,简直就是个搅屎棍,母亲和嫂子有冲突的时候,不但不调和还火上浇油。
夏小宁打电话让婆婆小姑去自己家吃饭,她说:你和你妈来吃饺子。
她结婚后从来不叫妈,这是她的不对,可是小姑却不依不饶,和哥哥大闹。
明知道母亲有老年抑郁症还告诉她那些,怂恿她和嫂子闹,不要迁就。
其实叫不叫有什么可争的,只要开心地告诉妈妈嫂子叫她们去吃饭,不就好了。
为了母亲的健康和哥哥的幸福,也要让事情皆大欢喜不好吗?
秦岩竟然和夏小宁的闺中密友上床了,实在是太尴尬,太过分。
夏小宁竟然原谅他们了,接受了事实,依然是夫妻,毅然做朋友。
原谅和接受,就是对现实生活的妥协。
电视看得我真是郁闷不已。
不由得庆幸自己没有遇到这样刁钻的婆婆和难缠的小姑。
我很庆幸自己在结婚的时候还是个懵懂无知的孩子,把婆婆当做妈妈来对待。
误打误撞,也得到了相应的关爱,虽然后来发现终究还是非常不同的,心怀了戒备。
但是我们之间的关系已经打下了基础,再怎么有隔膜还是自家人。
完全不像一些电视剧中那样剑拔弩张,或者背后使心眼。
也觉得他很幸运,我们家没有给他带来过任何的麻烦,只有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出手。
这个妈妈快把儿子折磨死了还不消停。
这个儿子也只要有妈就行了。
他和谁结婚都对不起他妈。
分了散了什么也别要算了。
可是他们却根本分不了,就是在谋算着离婚的时候还在计较谁对谁错。
这种情况只能说明爱情还没有完全磨灭,还能死灰复燃。
看彼此的眼神还能热烈。
果然,在街上看到彼此的时候,发现心中还是浓烈的,要离婚的两个人又滚在床上。
没想到这个电视剧也是个俗套,无法坚持的时候就弄出个孩子来抹稀泥。
因为孩子的孕育,他们又重新走到一起,婆媳矛盾也不再激烈。
皆大欢喜。
看这个电视剧最大的感触就是:如果从一种关系中得不到快乐,带来的只是伤害,或者痛苦多于欢乐的时候,不如彻底放弃。
还有,就像看《金婚》一样的感觉,挺住就是一切。
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什么样的委屈难受都要坚持不懈,永不言离婚,就能看到曙光,修成正果。
挺住就是一切,用在婚姻上实在是很讽刺。
可是却是真的。
但是只有挺住就是一切的信念还远远不够,还要有难得糊涂的娱乐精神,加上不断把伤害一笔勾消的心胸。
其实也就是不断妥协的过程。
虽然在妥协,但是同时也在得到,不然只能不断失去。
如果做不到这两点,那么还没来得及挺住呢,就已经心力衰竭而亡。
不要以为夸张,其实婚姻之路就是这样一条凶险的,举步维艰的,如履薄冰的但又充满着甜蜜的道路。
虽然我还没有遇到过电视剧中那种让人无法忍受的事情,诸如婆媳矛盾,姑嫂关系,还有背叛,但是我在婚姻初期以至后来很长时间的迷惘和思考之路,在心中却是泥泞的一塌糊涂。
往往我都绝望快要死掉了,人家还不明白我为什么伤心,说出来之后被认为是无理取闹无中生有。
所以,很多时候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想问题,是必要的,免得受到无谓的伤害,自寻烦恼。
年轻人,记得要挺住哟!
嘿嘿!
好强自信如夏小宁也在人到中年的那一刻绝望地哭了人到中年是在一刻间,忽然丈夫背叛,忽然好友失信,忽然亲人病危,忽然职场遭难绝望的意思不是没有希望,而是没有了去实现希望的能力和精力所以妥协所以隐忍所以改变
王小波当年骂张爱玲:生活已经很心烦了, 小说不能再让人心烦. 但是, 为什么这么叫人心烦的电视剧会有人看, 无非就是给人一种:"这个人好像我, 那个人好像我老公"的亲切感. 我想到我妈看<人鱼小姐>,谈恋爱的戏都PASS掉,直接看婆媳战. 边看边念: 这个婆婆太坏了,这个婆婆太坏了.我妈年轻的时候被我奶奶欺压的闷声闷气的,比天后王菲还不爱说话.后来搬出去,本性大爆发. 我这个时候才知道我妈这盏灯也并不省油. 再说我姥姥,跟我大舅住过的时候受我大舅妈的气, 跟我小舅住的时候受我小舅妈的气.后来跟咱们家住, 不知道为什么欺负她的变成我.表面上谁恶谁善清清楚楚,其实是非黑白绝不分明.不能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同性住在一起, 最后关键因素不过就是气场. 气场半斤八两的斗一斗还能斗出点喜感. 要是东风压倒了西风,或者西风压倒了东风 那恶婆婆死儿媳的戏码就要开演了.以前朱碧说刘慧芳不结善缘, 让周围本来还行的人都变成欺负她的恶人. 是有点道理的, 腐女的观点是天地万物有一受就有一攻,你是个"总受",就怪不得所有人都攻你.专家早就说:这个世界不害怕偏见, 害怕的是整个舆论的不平衡. 所以同理, 这个世界不害怕恶媳妇, 害怕的是面对恶媳妇你不当恶婆婆. 我觉得真的, 你也可以修忍辱. 但是真的忍下来, 那是要忍的甘心. 好像贾树生一样干脆玩SM玩的开心,或者跟胡丽一样让步让的海阔天空. 这种委屈求全,然后把儿子女儿弟弟妹妹都招来观赏你受难. 好让大家得出一个死儿媳伟大婆婆的结论? 这样不是真忍. 既然忍不下去就骂回去. 当面锣,对面鼓有那么难么?这样讲好像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 我觉得每一个不想受欺负的人首先自己得坚强. 有时候我觉得我们彪悍起来不只是为了我们自己. 也是为了对方. 我们用力量的制衡来使对方有所顾忌而不做一个恶人, 谁说我们不是在行善. 用自己的软弱和忍气吞声来打开对方心里欺善怕恶的潘多拉魔盒, 谁说我们不是在作恶呢.
看到本剧的最后, 我对剧中人的感觉完全大逆转. 夏晓宁, 一开始我觉得她是个不会做人的,被独立意识独魔怔了的一介女流. 但是在最后几集她变成了一个被招安的反动派,一个被阉掉的猪.她低眉顺眼的听着那些跟朋友上床的,在婚姻中出轨过的, 一把年纪才嫁出去的人高谈阔论什么婚姻, 一副受教的学生的憋屈样--"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 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儿" 我呸!!摸着良心讲, 秦岩,你都出轨了,相比之下你老婆跟你妈那点过节还算是个事儿么? 算么,算么? 胡丽, 你都把你好朋友的老公给上了, 这个够你忏悔一辈子了吧, 你还敢义正言辞的教育人, 你还要不要脸啊.看到最后我只能站在夏小宁一边,她再怎么傻, 她心中还有爱, 这么要强的一个人也为爱低三下四了. 但是秦岩呢, 人家父亲刚死, 你还在那闹离婚, 离婚之前还要批斗一番--"你的品质有问题", 别说什么一日夫妻百日恩了, 是个路人你也不能这么心硬吧. 郎心似铁.我要是夏小宁,我就离, 反正我在你们丫眼里就不是什么好鸟,我一罪犯跟你们这些教官生活在一起有意思么.说白了不就婚姻么,婚姻了不起么. 为了婚姻我就得把自己整成个阉猪? 要说为爱牺牲那也是平等的, 你秦岩牺牲过什么? 凭什么最后你们一个两个还是那副恋母的臭德行, 只有夏小宁一个委屈求全.我想到秦岩老说的那句话:"看我怎么收拾她". 最后, 夏小宁真的被收拾了, 进入了他们母慈子孝的和谐社会, 做一个和谐社会的和谐人. 这片子就是告诉我们一个事实, 别说现代社会男女平等了, 有天男人们肯入赘, 愿意跟丈母娘和岳父大人生活在一起那才就男女平等. 别说女人事多, 别把婆媳关系想象成"只是因为你们是女人". 叫你们男人住老婆家去试试. 男人什么时候才知道其实为了你去跟一个本来跟自己没关系的人去相处是一种付出呢而不是理所当然. 本片宣扬的所谓两个家庭的婚姻.呵呵, 换句话说:我不只嫁给你, 我还要嫁给你妈. 那好, 从一开始,结婚这件事就要两家投票民主选举. 你干嘛自己挑老婆啊, 你妈帮你挑啊. 你叔叔伯伯爷爷奶奶来告诉你取谁. 这是全家的事嘛. 两个家庭的婚姻? 我靠, 还两个地球的婚姻呢
苗圃是占有欲太强了,她还是希望结婚后能和谈恋爱那样和李亚鹏过二人世界,喜欢婚后继续感受恋爱时的那份痴狂,那份触动,那份温存。
但结婚后她发现,他们两的路越走越远,朝两个不同的方向,李亚鹏希望找到妻子和母亲之间的平衡点,但这个平衡点就像经济学中的蛛网模型,一次次的被打破,越绕越往里,走进了胡同,万劫不复。
而苗圃一次次期待李亚鹏的回归,心中的那份爱渴望得到满足,哪怕是一次欺骗的满足。
但李不是那种会说谎的人,他两边做工作,却做着两头都不讨好的工作,他希望两边能互相忍让。
冥冥之中似乎注定婆媳矛盾就是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因为老婆是女人,母亲也是女人,他们都有共通的地方,所以,苗圃一次次的失望,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每次他们希望通过谈话解决矛盾的时候,都是因为意见不和而草草收场。
根本就没有继续谈的必要了。
李没能找到一个能共渡一生的伴侣,仅仅是和一个自我的女人结了婚,他是不幸的;对于苗圃,我想应该用够幸运来描述。
他们一起品尝着爱情的甜蜜,走到了一块,李又是一个够体贴够厚道的男人。
正是苗圃对内心世界的贪婪,葬送了他们本应该美好的婚姻。
似乎这是女人的通病,也不能光怪苗圃。
男人有自己的事业,社交圈,家庭等等;虽然这个社会倡导男女平等,但这种根深蒂固的男权主义思想本质上不可能改变,女人有的只是自己的家庭,就是和自己的朋友在一起,谈论的也主要就是这个内容,所以苗圃对爱情的贪婪还是可以原谅的。
觉得有些话真的挺有道理的,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还是单身比较过瘾。
1夏小宁&秦岩,永远都是妻迁就夫。
夏小宁是傻呢,不知道自己在秦家中永远姓夏,永远不及他母亲妹妹的地位,还是因为爱这个破男人?
郎心似铁。
秦岩永远把寡母凌驾于该要相守终老的发妻之上……2如果不是秦芳孩子后遗症需要秦岩的肾,如果不是小宁那时巧合的怀孕。
老太会不会求小宁留下肚子里的根,会不会等秦岩回来继续他们所谓的“我们俩的婚姻”???3秦芳,小姨,出过多少“善意”的主意对付他俩的婚姻?
胡芳,是真爱上了秦岩OR下半身动物,用了闺蜜的丈夫。
……婚姻,好恐怖!
严肃地探讨婚姻
恋爱,婚姻。。。
台词不错
纠结死了麻烦死了头晕死了
太多这样式的婚姻,为什么还要继续下去。单纯不喜欢这种剧,鸡毛蒜皮的事反复一两集,凑数呢。
这是一部教学片。你可以不认同其中的观念,但中国式婚姻浓缩起来就是这些。
那个时候的电视剧总是给人一种安静的感觉
实在听不下去李亚鹏的台词……就像一台那种,以前农村的碾子,全新的,上下还在费力磨合的那种感觉……
已阅
两家人的婚姻。
演员挺好,剧本也还行,但旁白多得有点矫情了。
没劲。纠结的俩人。
鹏哥的都挺好
太落地的情感关系了,苗圃演的不太合适,太TM纠结了,但是太TM落地了
我疯狂追着看了好一阵子
恋爱与婚姻,真的是两回事啊……
一群好人搅和的一团糨糊。越往后看,给分越高。本子写得太神了,台词功夫了得……
我总认为两个人相处,平等很重要,两个人的相互理解和包容很重要。
生活的琢磨,琢磨的折磨。这样活不累么?
太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