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中,凯文科斯特纳是一个坏蛋。
他没有恐惧感、没有爱、没有恨、没有同情心。
极其危险。
按照医学上的解释,这是因为他小时候受过脑伤,大脑前额叶没有被开发出来,这一部分是掌管爱、同情心的。
“组织”里有一个执行关键任务的特工死了,于是组织找了一家医学公司,把特工的最后的记忆植入这个家伙,刚好他的前额叶缺陷被开发出来作为受体。
“组织”在他被移植了他人记忆后,迫不及待只想知道到底关键任务里的信息,不惜牺牲任何人,连特工的老婆,都是可以牺牲。
而此时,这个坏蛋的记忆力有了爱和同情,当人感受到爱之后,故事才真正开始……我觉得很感动。
无情的是组织,有情的是人。
整天看黑帮片,武侠片,喜欢那里面的道义、兄弟情,从来没有感受过。
直到有一年,我被“寻恤滋事”(事情不便详谈,但是肯定是无罪入狱,在你国,真不新鲜),在号子里的最难过的东西,并不是受苦,而是信息不对称。
你根本不知道自己会被怎样?
出来后还会不会有人管你。
在我出号子的时候,我在北京认识的一个朋友,也不知道从哪里借来一辆宝马车,在门口很拉风地等着我。
他自己是一辆普通的车,为了让我感受到有面子,他特意借来他能借到最贵的一辆宝马车,为我接风洗尘。
后来我才知道,他为了我的事情,一个月到处奔忙,差点和好几个朋友闹翻。
他还准备像《美国往事》那样,给后备箱弄一个裸体美女呢,因为我小弟弟在,只好作罢。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兄弟”。
“我知道有江湖兄弟情这件事,但是我从来没有感受过。
”直到感受到了,才觉得真的很美。
奔着贱贱来的,看了半小时,发现被骗了,那为啥宣传要打着贱贱的噱头。
女神也是酱油党,什么福利都没发。
到是三大老戏骨很出彩,让我看完还觉得意犹未尽。
故事剧情简单明晰,卧底警察失败被杀,加里演的警察而为了破案,找到汤米演的医生,进行记忆移植,把贱贱的记忆移植到凯文演的罪犯脑中,罪犯逃跑时,被贱贱的记忆感染,最后弃恶从善,拯救了贱贱的家人,也把罪犯一并送上天。
最后海滩重逢,感觉就是盗取保罗的。
首先来说贱贱,出场没多久就挂了,看起来就像愣头青,而且还是被虐死的,心疼不已。
老戏骨的飙戏是本片的亮点,汤米演的医生一看就是非常专业,动作台词都非常好,加里演的警察为了破案的不择手段,情绪爆发的很到位,为了国家安全的激动心情给人的紧张感很强烈,最后的人性化又让人不得不佩服他,凯文确实老了,看他的电影不多,但是他也是老戏骨,年轻也是很有名的大牌,现在的颓废类似鸟人里面的基顿,造型和表演都很像,所以应该是成功的,毕竟基顿取得了成功。
凯文把人物的纠结和最后被亲情感染刻画的非常好,动作场面虽然不凌厉,但是表演取胜,三大老戏骨的集体爆发给影片增色不少。
总体还是值得赞的。
有意思的是,同样是“换脑”概念的电影,《幻体:续命游戏(Self/less)》和《超脑48小时(Criminal)》在IMDb上同为6.5分。
更有意思的是,同一个演员瑞恩·雷诺兹在前一部是被植入的那个,而在后一部是植入他人的那个。
特别有意思的是,在美国这两部电影上映时间相隔有九个多月,而在中国,不临时改档的话,两部的上映日期仅差一天。
这是相爱相杀的节奏啊LOL我认为,把《超脑48小时》当作玩了点科幻元素的动作剧情片来看,快节奏高强度的动作戏还是足以让人血脉喷张的,不血腥但是够暴力,本片中爆米花电影必备的打斗、追逐、爆炸也在水准上。
老牌硬汉凯文·科斯特纳,论颜值自然是比不上瑞恩·雷诺兹(喜欢看大帅哥还是去看隔壁的《幻体》吧,这一部他下线太快),不过演技大赞,从一个冷血残暴没有情感的罪犯,被植入CIA特工记忆后多重人格的混乱,到逐渐有了正常人的情绪,以及中间的反复,可以说是把野兽、孩童、成年男性和各种组合状态中间状态过渡状态都演绎得相当到位。
而他对已故特工的妻子渐生的情感,则为这部影片的后半段注入了温情,如果能接受凯文·科斯特纳和盖尔·加朵CP而不感到尴尬的话,也能在结局时让某些观众洒一把感动的泪。
作为动作剧情片,这一部是完全合格的。
还有加里·奥德曼和汤米·李·琼斯的加盟,称得上超强卡司了。
另外,在伦敦拍摄的美式电影也让人有点新鲜感,可以顺便领略一番英式建筑和伦敦风光。
下面要说的是“科幻”的部分引发的一点思考,和电影好不好看没有太大关系。
人的主体特性,和记忆究竟有多大的关联?
《幻体:续命游戏》中被植入体最终吞噬了植入体,而《超脑48小时》被植入体越来越接近植入体的个性。
人之所以成为独一无二的个体,记忆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吗?
曾不止一次看到过这样的报道,失去记忆的人再一次对爱人一见钟情,那么是不是说明人的感情其实可以独立于记忆存在?
此外,还存在道德层面的难点。
一个杀人如麻的罪犯在被植入“好人”记忆后该作为罪犯对待还是好人对待?
如果他的行为越来越接近好人,那他过去的罪恶能就此被抹掉吗?
这部电影的科幻部分显然不够有说服力,两位编剧也都没有往更深层面去挖掘。
《超脑48小时》只能是一部打发周末下午的消遣娱乐之作,作为动作剧情片的观赏性尚可,创新和格局就谈不上了。
(于2016.5.2发的影评,5.7被通知转移到了讨论区,今天就再试一次吧。
)
重生之杀死那个神经病。
一句话说完电影主线。
起因是个荷兰黑客小子发现了美军武器控制系统的一个漏洞,从而可以在他自己的电脑终端可以远程操纵导弹发射(话说此bug真心比脑洞还大)。
这小子还脑抽要把这个bug卖给一个西班牙无政府主义者,以后又反应过来那家伙是一疯子于是反悔了,向CIA寻求庇护。
CIA就派了个特工跟他单线联系,结果人还没接到就被西班牙人逮到光荣殉职了,荷兰小子的下落就此失落成迷(话说这么大的事CIA就派一个人去办关键信息还不及时交付组织,西班牙人最关心的问题没问出来居然就把人灭口了,两边心都挺大的)。
西班牙人说哼最保险的就是死人,死人不会说话。
CIA说too naive,头在秘密在,只要有头就能说话。
然后不造从哪刨出来一个医生(这种类型片里科学怪人是标配,汤米李琼斯的这个医生形象还挺正常温婉的),又从哪刨来一个暴虐死囚(传说中的冷酷无情综合征患者,好多年未见凯文科斯特纳,一下没认出来,困兽犹斗的张狂暴戾终于让片子醒过来了一点),开始了一场记忆导入术。
接着就是老梗了,牺牲特工的记忆在反社会大叔身上觉醒,使大叔同时具备了特工的华丽技能自己的粗暴身手以及解决事件的关联线索。
然而主线模式终于开启,过程中伴随大叔混不吝的体制外作风和什么都要管的体制内领导的冲突,以及华丽丽打开的一个副本(一会再讲),最后把西班牙神经病boss成功KO。
然而功劳并不属于大叔,荷兰小子才是隐形大boss,虽然那个导弹认人拐弯发射模式简直是槽多无口。
以及西班牙疯子仅以弱鸡之身和一个杀手妹子就干净利落地干掉一票特工,CIA,你家总统喊你回家写报告了。
许是太了解我们科斯特纳大叔能文能武可彪悍可深情的路线,别看主线导演走得心不在焉,副本倒是打开得真情实感。
在导演看来,什么记忆梗重生梗动作梗,感情梗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好吗!
从受记忆影响想一探究竟的第一次回家,到受伤后温情留宿的第二次回家,再到后来孤胆救妻女,用一个脑洞接续一段爱情,用铁汉柔情的冲突冲兑动作戏的紧张,还留下一个"他不是他但他有他的记忆所以他又是他你还敢不敢爱他"的狗血伦理争议点,导演也是尽力了。
然而即便科斯特纳的眼神依然如在《保镖》《瓶中信》中般深情醉人,也弥补不了主线的稀薄,每到副本骤然慢下来的情绪被割裂在120分钟的无序里,就像虚幻的气泡,美一下即散,零散亮点难救全局。
最后来说点记忆的事。
关于记忆的电影可以拉一个长长的豆列了。
《我脑海中的橡皮擦》《初恋50次》《记忆碎片》讲的是失忆症,《盗梦空间》讲的是植入记忆,各种意外失忆寻找自己的故事更是数不胜数。
记忆意味着我们是谁,由记忆可以生发出无数喜怒哀乐的故事,但前提是有一定的科学性,至少以现在的知识逻辑再扩展一下能讲得通吧,当然魔幻类的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即便像《盗梦空间》这种华丽无比的神片其每一点都是有科学基础且经得起推敲的,然而《超脑》并没有。
两个大脑一通电,自动导入记忆,却只能维持48小时,试用版啊亲,48小时试用期结束,医生说来来来再开一个脑洞能升级为永久正版。。。
逻辑有点忙啊导演。
以及记忆就是记忆,因为记忆,我们成为我们,但成为我们不只靠记忆,记忆不会颠覆人格也治不了大脑缺陷,记忆不是表情包,下载安装就能上线唱大戏。
三星,给大叔、副本和美丽的伦敦。
不明白豆瓣有些评论怎么把这部片子踩得这么不堪!
我不是水军,也记不清楚哪一个导演或演员的名字,我个人觉得这片子就是好看,给我感觉就是舒服,如此而已。
所以,自以为是的不用来跟我对话,我会觉得你是弱智的,也许,你所说的是对的,但我并不认同。
一万个人有一万个影评,大家无需太在意影评,自己去直接感受更加真实可信。
六一儿童节,孩子放假,不大不小的半拉小子,对包围影院的什么爱丽丝小鸟直接无视,左挑右选,看着片名选了这部超脑,当然悬疑的题材也为选片增了分。
电影英国制作,3D播放,主要内容是讲述了一位知悉国家机密的特工比利·波普意外身亡,在弗兰克斯博士的协助下将其记忆与技能植入了一位极度危险且无正常人类情感的罪犯杰里科·斯图尔特身上,而探员贵格·威尔斯必须靠这位不定时炸弹来摧毁企图攫取国家机密的犯罪组织。
杰里科·斯图尔特这位混蛋英雄换脑后具有双重人格,在善与恶之间徘徊挣扎,并无意走进了比利·波普的生活,爱上了比利·波普的妻子,在不惑之年初次体尝人性的温暖,而这种情感却令比利·波普的妻子和孩子陷入险境,因此不得不在48小时的时间里,与犯罪组织展开殊死搏斗。
<图片1>电影时长113分钟,正好两次尿点的间隔时间,不长不短,不疾不徐,讲完一个完整的故事。
看到片名分时候,我本来心里还有有点纠结,超脑,超脑,肯定悬念十足,线索繁多缠绕,可能到了电影结束才会恍然大悟,甚至有可能出场了还云里雾里的,说实话,我并部喜欢这样烧脑的桥段。
所幸的是,这部名为超脑的电影故事情节它一点不烧脑,就是讲述了一位CIA探员意外身亡,神经学家将他记忆与技能移植到一位囚犯身上,使囚犯从一个混蛋变身为一位优秀卓越的CIA特工的故事。
而且电影开始十几分钟即交代了故事诞生的原因及发展的走向,留出的仅仅是这个混蛋他真的能变成完全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正常人吗?
变成正常人之后他的超脑记忆到底能维持多久?
这样普遍大众又使人充满期待的悬念,问题提得正常又理所当然,这对我这种普通的观影人群来说足够引起一探究竟跟着影片节奏继续走下去的兴趣了。
再来看看故事的价值观的引向,影片最后主角人格上已经弃恶从善,洗心革面,为了救“家人”而愿意做出最大的努力和牺牲,导向光明温暖,主打温情牌,极力弘扬人性的优良与美好,这对于我这样温和人格的来说也是完全赞赏举双手赞成的。
<图片2>至于结尾电影的处理颇为暧昧,并没有明确表示女一是因为共同的记忆而完全接纳他并对他坠入爱河,或因为是处于感激他是一个拼死护救母女的“好”人,还是两者兼而有之。
三人是否组成新家庭?
答案在观众自己的判断中,一切皆有可能!
简单又意味深长!
<图片3>
让死侍打酱油,换个老头配神奇女侠,简直是没有天理。
bug满天飞:1. 就算死侍知道荷兰人当时的下落,但人是活的可以到处跑啊,弄到当时的记忆有毛用?
2. 最后导弹打击自己的位置,是老头自己改的程序吗?
没看见也没看出来他这么流弊。
3. 反派boss和打扮成黑寡妇的女盆友都很不严谨,拿到u盘后不检查一下就杀人。
4. 老头胸口致命处少说中了有3枪吧,谁来解释下怎么挺过来的。
5. 小女孩怎么就那么信任老头呢,就因为一起埋了个玩具么?
神奇女侠让她去睡觉,她宁可亲老头也不亲她妈。
6. 记忆移植是与原有记忆并存还是逐渐覆盖,一直没给个说法。
7. 老头出狱后杀了不少人吧,拯救了世界就当没发生是吗?
三位年龄加起来接近两百岁的爷爷辈演员无时无刻不在暗示你,这分明是一部九十年代动作片。
瞧瞧这些经典的套路:带有一点点科幻色彩的人格植入手术,特工与罪犯的双重身份,变态极端的反派阴谋,还有一件杀伤力极大的秘密武器——怎能不叫人相信这部电影是从二十多年前穿越而来。
经典要素一应俱全,特别还有那个年代比较崇尚的温情元素,甚至于整部电影到最后就只剩下了温情。
男主角的感情线太过强大,把本片定性成爱情片也不为过。
仔细审视从八九十年代发展过来的动作系列片,哪一个没有那些典型的符号呢,就算有新世纪以谍影重重为首的不同风格产生,但都没有九十年代动作片那么巨大的影响力。
然而,作为一部在2016年上映的电影,类似题材我们早已见怪不怪,换脸、换脑、换记忆、换人格等等,就说国外的电影了,连国内的电影电视剧都早已玩腻,更别提今年同档期还有一部同题材影片撞车,竟然连演员都有一样的。
在影片前半段大部分时候,剧情推进的节奏缓慢,主要是男主角在被植入人格之后,不断闪回的记忆造成他对自我身份的认知错乱以及性格重塑。
因此电影很难保持影片一开场的快节奏,基本上是断断续续的发展,观众也跟着男主角在出逃后四处晃悠。
两重人格的设定截然不同,一个是毫无人类情感的天生恶徒,另一个却是珍爱妻女的尽责特工,当恶徒被植入特工人格之后,却意外的以特工为主人格,竟然开始重塑本来的恶徒人格的性格特征,到最后他便果不其然的成为了那一个人。
当主角遇见特工人格的妻女后,两个人格的地位便逐渐确立,而后影片就慢慢进入高潮部分,这位本毫不相干的恶徒却不得不继续完成特工生前的工作。
逃脱、行凶、遇敌、追车、绑架、枪战都干净利索。
为了符合恶徒与特工的双重身份,动作戏略微暴力,血浆略微挥洒,既不夸张,也不拖泥带水故意拉长影片时间,只有那两枚飞弹能让人见着点九十年代动作片的浮夸火爆风格。
不得不提一句,如果要统计电影中最乐极生悲的反派,本片这位必须算一个,不过考虑到细节已经提供了足够的暗示,故当最后一刻来临的时候,笔者也并不感到意外。
电影配乐对影片的影响力巨大。
讲真,本片的配乐并不怎么好听,但是却制造了十足的紧张氛围,在听觉上带动了急促的节奏,很有感染力。
然而正如前面所说,影片前半段情节推进较慢,全片大量闪回打碎了影片的节奏,但是耳边听到的却是这种急促的旋律,叫人哭笑不得。
加朵真是走到哪里都最闪耀的一枝花,本片中她同拥有自己死亡丈夫人格的恶徒的感情戏占据了全片至少三分之一的时间,并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最重要线索。
然而正是因为不断插入的感情戏,造成节奏上的割裂。
影片中但凡是完成特工任务部分的情节,节奏明快;而只要一回到这条情感线上,节奏便又放慢下来。
不过这种缓急交替的节奏,倒也不会让人觉得累或者闷。
另外,凯文科斯特纳,汤姆李琼斯,加里奥德曼演技真是没得挑。
按照现在的大众喜好,本片如果能够在人格植入的科幻概念、反派性格塑造或者极端哲学这些方面多做一些挖掘,大作主角因双重人格而形成的自我矛盾与认知错乱的文章,可能就会形成一部不错的具有现代审美的“深刻”的科幻色彩动作片。
但最后呈现给我们的却是一部,以科幻开头、动作过渡、温情结尾的,不过不失的,只能感叹自己生不逢时的老牌动作电影。
(史歌出品,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史歌2016年5月14日子时
记忆移植,精神错裂,保家卫国,绝处逢生。
记忆重生的概念不算新,是否经得起科学推敲也不得而知,导弹任由你拐弯发射之类的真真是让人无力吐槽。
其实,脑洞大开的科幻外衣下展现的是一个爱妻爱女爱家的大暖男形象。
第一次受移植记忆影响懵懂地回家,第二次和妻女感情升温,到最后的孤胆英雄勇闯敌场智救妻女,动作谍战戏固然吸引眼球,铁汉柔情更是抓住观者心的灵丹妙药。
剧情、桥段挺一般的,甚至好多地方不够严谨到BUG多多的程度。
男主很有戏,还有神奇女侠盖尔加朵和小萝莉加了不少分。
中文名字起得,没见超,倒是挺糙的。
哈哈哈哈。
我只是想说比利的领导就是一个令人崩溃的傻逼啊。
医生:刚刚做过手术不能这样让他想太多事情领导:不行不行,快想快想,马上马上……什么?
想不起来?
拉出去,弄死弄死!
什么?
没弄死?
还能想起来以前的事情?
快抓回来,快抓回来!
医生:他现在人格分裂,你只要答应给他钱,他肯定会帮你。
领导:好,给钱,给钱。
比利:往左走往右走,然后……领导:什么?
找到那个关键人了?
回去回去,比利怎么办?
不管,不管。
什么?
那个关键人时假的?
快把比利找回来!!!
嗯,整集就是这样。
将帅无能,累死三军。
忽然就觉得续命游戏选在这个时候上映很有意思了,瑞恩雷诺兹同一档期内被换了两次脑,好有趣啊
女主好美!
给男神打五星!
和Self-less摆一起看简直了…… 敢情是瑞恩·雷诺兹两个片场来回跑还不用担心会出戏啊…… 看点还算有,1. 凯文·科斯特纳少见的“悍匪”造型 2. 盖尔·加朵美不需要解释
前半场1分,猪队友;后半场5分,情感线饱满
智慧的头脑还需要搭载强壮的身体。老头被打了n枪都没死,太厉害了。聪明的人,总是因为一个U盘被搞死。
唯一玩转的还是概念吧,关于记忆移植的导致的人格分裂故事,框架还是恐怖袭击与反恐的故事,严格要求来说,记忆移植和故事大纲都不新鲜,2.5。
睡了前半场,后半场因为科斯特纳精湛的演技精湛了起来,Oldman叔演了个特别不适合自己的角色
写完博士毕业论文后连夜看的第一部片子,哈哈哈哈哈。凯文科斯特纳演技大赞
中规中矩的动作片,“真希望我能一直当他”凯文科斯特纳说的这句话感动到我,感情线很温暖很感人。
大咖倒是挺多,可惜情节基本没法看。上次本·金斯利把自己的记忆移植到了瑞恩·雷诺兹大脑里,这次瑞恩的记忆又被移植到凯文·科斯特纳大脑里,结果最后剩下的都是瑞恩,这真是一个看脸的世界。
MX
好熟悉,连Ryan Reynolds和Gal Gadot的CP线都那么熟悉……找不到亮点,亮点是用现代当红演员演个20年前的故事?
卡司太强大 科导演技杠杠的 完全模仿了死侍同学平时的动作细节 反观瑞恩在幻体中的表现 就不能复刻满大人的建筑师气质 不过 最有趣的地方在于 这两部片子设定上实在太过相似 不禁使人心生出换脑技术业已成熟 电影预先在道德伦理等问题上探路的错觉 当然盖尔加朵还是一如既往的美美美xD
比非我的节奏更快,整容更强,场面更大,但还是有两点要思考,对于移情来说,老Kevin的年纪是不是大了些,还有,是一张白纸更好呢,还是有情感投诉更好呢,毕竟如此短的时间你要说服观众,不仅仅是一句我有了它的记忆就可以解决的,因为这样其实并不感人。而一张白纸又和克隆,人工智能有什么区别呢
还是挺烂的,剧本太差,浪费了这么强大的卡司。
商业片的敷衍味 开篇宏大但没啥波澜 日常黑俄罗斯的操作有点不停弹奏难听老调的气量狭小感 不必浪费时间看
CIA领导是个智障
大概我真是期待太低,竟然觉得不错。没想到还有迈克尔皮特,总之一堆熟脸。大脑植入这个概念我一直挺喜欢的,植入记忆与本体的纠结,这部分我觉得是本片最有意思的地方,到了结尾么就是一贯的老套路。盖尔加朵真是美,期待神奇女侠。
再多大佬也救不了这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