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监狱就像是一个部落村镇,犯人们可以像居民一样在其中生活经营,从事各种活动,却要遵守内部不成文的被统治规则。
这名新来的白佬罪犯很快成为其中的另类,饱受各种歧视和摧残。
以犯罪为乐趣的白佬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并且以自己的方式驯服了一名顽皮小童,很快了解到“监狱”中所有的内幕情况和人员组成,也逐渐对悲催的小童升起怜悯之心。
从而,白佬乔装打扮精心策划一番,展开一场里应外合的完美破坏计划。
影片由《启示》的原班人马在墨西哥的伊格阿连德监狱拍摄完成,看来还真有这么一座惊世骇俗的监狱,犯人摆摊,拉帐篷嘿咻,大家排队吸白白,各种杂物管理费用一样都不能少,一切都那么井然有序按章守法,亦然一副为国贡献的五好文明先进单位形象。
总之,结局是完美的,过程是惊险的,效果是刺激的。
经过各种家暴、醉驾、烂片洗礼过后的梅尔大叔,终于在此片中小小涅槃重生了一下。
尽管这次没当导演,也没有大场面迎接,被扇耳光不止,还灰头土脸的四处逃窜和少得可怜的低成本预算,但还是没能阻止住梅尔大叔的愤怒一泄和以一敌百的威猛气势,把失去多年的老牌动作片感觉又重新找回让大家尽情享受,方显老混混的性情本色。
让那些大手笔超CG特效的投入制作汗颜不止的同时,哥也深刻领悟到,老口味应该永远都是不过时的保留节目。
喜欢梅尔·吉布森的电影,不仅仅是作为演员的他,还有作为编剧、作为导演的他。
剧情很紧凑,故事很刺激,周末放松时值得一看。
超赞的剧情,超强的演技,看这片子就像是读本悬疑惊险的小说,实在是意犹未尽,觉得片子太短,比之前段时间的国产片,痞子英雄要强悍不少,剧情制作非常缜密,通天大盗类型的有一力作,虽然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不多,但是悬疑戏份也做到8分,一直牵着人走,大呼精彩!!!
杀人取器官这种题材可谓左右通吃。
在迈克道格拉斯这样好莱坞左派手中,产生出七十年代末揭露权贵医院勾结体制犯罪黑幕的《昏迷》。
到了极端保守派的梅尔吉普森这里,控诉对象转向了草菅人命具有体制隐喻的墨狱黑帮。
至于为什么一个是悬疑惊悚,一个是暴力动作,影片开头墨边境警察的一句台词倒是成为很好的注脚,“腐败(也可改为杀人取器官)这种事咱们两国都有。
差别是我们公开承认,而你们却不是。
”既然有的要秘密进行,刚好就可拿来作为悬念噱头;有的毫无顾忌成为公开的秘密,自然也就撕破脸皮暴力火拼了!
只是这暴力火拼也有分。
它可以是第一滴血式的一己之力对抗当地恶势力,也可是大烟枪那种小混混无意卷入黑帮之间的血腥仇杀。
而个人感觉本片的最大问题就在于梅尔吉普森这次在试图以后者作为整体故事架构的同时,却依然放不下标牌式的孤胆英雄的“臭架子”。
于是很多分明需要剧情反转逻辑力上多下功夫的情节,却又突然莫名跳转到个人英雄主义的老路上。
例如说服墨老大放自己去杀美老大那一段,保命托词根本就是敷衍了事。
两造双方为什么就不能坐下来先把事情乔清楚,再决定是否要火拼到鱼死网破?
其实不是老大们没有选择,而是老梅尔没有。
如果肝衰竭不认可那套说辞,主人公就得马上毙命,之后一系列匪夷所思的英雄壮举(伪装、诱骗、手雷刺杀)自然也都没有机会上演了。
正统英式黑片不是这样。
主人公或许会成为黑帮冲突的始作俑者,但绝不会是两派最终火拼甚至同归于尽的主导者。
主导这一进程的通常都是宿命或者所谓诗意正义。
显然,自大的美国人不信宿命这种东东。
所以无论故事是否以反英雄模式起始,最终都能给你拐到英雄无敌的好莱坞主旋律上。
片中还有一处相对隐蔽的看点:小孩上了手术台!
单从叙事角度,应该说这场戏可聊的地方不多。
无非又是一个“最后一分钟的拯救”的变种而已。
但是从事件因果关联去看就有趣多了。
没错,小孩是在主人公被投进黑狱之前就已经被大佬视作唯一肝脏活体捐献者。
但最终如此之快地就被推上手术台,以及其母被电击折磨,这些悲剧事件的根由是否可以间接归到主人公的入狱以及他带来的那两百万美金呢?
如果或多或少脱不了干系,甚至那最后一分钟也没能赶上,小孩就真地死在手术台上,整个故事的调调就彻底颠覆了!
就颠覆到了法国犯罪片的一个重要分支去了。
在该分支的意识形态中,角色塑造绝不刻意追求更符合现代大众审美口味的“反英雄”模式。
主人公既不愤世、也不图利。
相反,他专业精深,思维敏锐,嫉恶如仇(为警察时),坚决捍卫传统价值,更不存在严守道德底线的问题,因为压根就没有反世俗陈规的倾向。
但偏偏就是这样一号人物的所作所为却最终使无辜良善付出生命代价。
看过多部保罗贝尔蒙多和里奥凡杜拉出演的此类作品。
最近一部讲的是警官凡杜拉与初出茅庐的女搭档费尽心力查寻一位神隐不知所踪的黑帮会计出出作证人。
最终人是找到了,也不得不出庭作证了,但旋即便被黑帮杀害。
只留下一个不到十岁每日需服药才能存活的孤苦伶仃的小女孩……
影片58分54秒至60分26秒长达2分半钟的枪战太酷了,前面的铺垫顺畅流线,层层受贿,3个杀手标准的牛仔范儿出场:紧身裤、尖头鞋、牛仔帽,走路整齐一致,慢镜头推进,每每看到这种装扮就兴奋不已,枪战过程中的杀手们也是相当职业,即便受伤甚至被射死,也他妈得耍帅!
音乐更是牛逼,不是那种金属乐的疯狂,而是非常干净利落的blues,甚至有些抒情浪漫!
同样的风格只在《杀人三部曲》的开场小酒馆的一场枪战看到过!
酷的不行!
Mel Gibson又施展英雄本色,只是这次他是罪犯。
近年更愿意看他导演的戏,但再看到他新近拍的电影有种时光交错的感觉。
剧中提到Clint Eastwood很有喜感,看来Mel一直没有把Clint忘记,两人算是好莱坞最成功的从幕前华丽转身到幕后并取得更加成功的高手了。
开场被追的时候后座那个小丑妆小偷吐出的那口血在空中的特写,很美啊。
监狱像集市。
主角刚从拘留所转到监狱的时候的背景乐。
抢劫正坐在坐便器上方便的一个家伙。
直接从厕所门下面探进手往外一拉,干净利落。
当然只适用于厕所门下面有比较大的空间。
租赁小帐篷供人做爱,一堆在颤动的小帐篷还是道风景啊。
想一击致命,就要冲着中枢神经或者大脑下手。
哟!
这老大不是越狱里只向上帝下跪的家伙吗。
影片进行到快1个小时的时候那番对射很带感,额头上的洞,击碎的墨镜,穿胸而过的子弹,在慢镜下很性感的飙出的血浆,动作优雅的投掷手雷,手雷反投掷回去后的爆炸,还有这段的背景乐。
用衣服包住话筒说话的一头来改变声音。
把Cheese Burger(芝士汉堡)塞进汽车排气管让车发生故障,然后悠闲的狙杀了俩名追踪者。
同样悠闲的扔了俩手雷,然后撑起了雨伞(爆炸触发了那种天花板装的自动灭火设备)。
原声带值得收藏。
这片子让我想起了《越狱》S3。
梅尔·吉布森这些年好作品很少,这部么,尽管成不了经典,但至少也算中规中矩了。
比较让人喜欢的是男猪的吐槽,配合上脏乱差一个都不拉下的场景,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和谐感。
而剧中唯一的一场枪战,慢动作镜头拍得很带劲~~~
看过了之后,没有给我眼前一亮的感觉,梅尔吉普森在电影中的独白让这部电影更多了一层自传的意思,以广大观众为对象介绍自己的经历,没有层层紧扣的剧情,而更多的是跟着梅尔吉普森的人格魅力所走。
两个小丑,驾车在美国和墨西哥的边境奔逃,最后冲入墨西哥国境,死一个,警察发现巨款,而留下了唯一的嫌疑人。
墨西哥的监狱很自由,就像小男孩说的“这里除了越狱买不到,什么都可以买到”,其实更像是一个大的自由市场,不像监狱,这倒是和别的电影不同的地方。
逃犯认识了一个十岁的小男孩,他教他在这里如何的生存下去,于是他们成为知己。
小男孩的肝脏却是监狱老大需要的。
而逃犯所带来的钱的原主又追查到了这里,最后这一群人必将展开一场血战。
而结局也必然是好的,逃犯带着小男孩和他妈妈过的悠然自得的生活去了。
吉布森这么大岁数,还要从这边的楼跳到那边的楼,身手还是挺不错的。
整片充斥着墨西哥呜啦呜啦呜哩啦的音乐,还挺欢快。
虽然取器官这种桥段在无数个电影中上演,但是梅尔这次自己编剧的,取道倒是有些不同,我觉得挺好,这个外国佬,厉害。
梅尔吉布森的好片子,音乐好听!而且这个监狱太牛逼了,剧情节奏很快,剧情稍稍有点复杂
前期很新颖,后面看不下去
5
影片58分54秒至60分26秒长达2分半钟的枪战太酷了,前面的铺垫顺畅流线,层层受贿,3个杀手标准的牛仔范儿出场:紧身裤、尖头鞋、牛仔帽,走路整齐一致,慢镜头推进,每每看到这种装扮就兴奋不已,枪战过程中的杀手们也是相当职业,即便受伤甚至被射死,也他妈得耍帅!音乐更是牛逼,不是那种金属乐的疯狂,而是非常干净利落的blues,甚至有些抒情浪漫!同样的风格只在《杀人三部曲》的开场小酒馆的一场枪战看到过!酷的不行!
这监狱潮爆了
这么大本事何必被抓
看了一半就没字幕了,稀里糊涂看完的,墨西哥小镇的混乱犯罪风格还是很到位的,动作戏十分讲究,不过话说梅尔吉布森怎么混得演电视电影了——这片子北美都没上院线。
影片的内容比取的中文片名好的多。情节不太合理,也没什么主题,但是越狱过程还算精彩,可以看。
挺不错的。
Mel Gibson自己当家的片子一直是这个水准,可看但不特别精彩
毫无征兆地牵出沃伦·考夫曼这个莫名角色,这个角色还那么容易被电话欺诈,复仇时脑残地错杀了主角的情敌(只有一面之缘而错识对方也是有可能的)。弗兰克·法奥勒追讨自己被偷的钱都能追到那两个墨西哥警察身上,甚至雇佣杀手还在监狱杀无赦,难道还不知道主角的长相,没在沃伦·考夫曼办公室认出他?
又是那个梅二叔~还有一山甲壳虫
梅尔吉普森的片子向来不错。
吉布森宝刀未老啊!
轻松愉快的监狱风云
亮点:监狱里的枪战;冒名伊斯特大导演移花接木除去大坏蛋;套用巴恩斯桥段借刀杀人除去情敌。
英雄迟暮。。。
导演是个混蛋
剧情很俗套,但不能说难看。而已
念旧情的话还是可以有三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