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中的蚊子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身上都能找到影子,在等待和被等待,得到和错过之间我们在悄悄的过着自己的生活。
当蚊子苦苦等待刘荣的时候,他不知道,身边一直还有个女孩在苦苦等待他。
蚊子终于幡然醒悟,当他终于明白原来生命中最适合自己的人,一直守候在自己身边的时候,小静也终于做出了离开的决定。
当李静把陈文曾经送她的纸戒指挂在门口的树枝上的时候,也意味着这段感情的终止。
李静在独自等待了这些年之后,最后丧失了信心,开始选择到未知的远方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感情;而陈文则选择留在象征着过去的古董店,等待着自己的爱情。
其实,在这里当爱情终于不可继续的时候导演给了我们两种选择,李静选择了未来,而蚊子则选择了过去。
独自等待。
等待什么?
陈文不知道。
直到后来我才明白,等待本身就是一种状态,是一种生活方式。
至于等待的是什么,可能连等待的人本身也不知道,因为这已经不重要了,这是一种不期待结果的等待。
陈文开始等待,所以他的生活渐渐趋于平静,每天早上早早地起床去店里,晚上摸黑了才回去。
而李静呢?
我们呢?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所经历的,所面对的,不也是独自等待吗?
我们都有痛苦的时候,有无奈和失望的时候,古往今来在追求爱情的伟大事业上,从来就没有一帆风顺,但反过来,我们在过程中也确实学到了点东西,爱情的过程总是风起云涌,总是被表面的平静迷惑,总是非常微妙的在斗智斗勇。
总是期待着短信或来电铃声响起,一直焦急地等待,然而就是不肯主动拨过去,就这样一个心理,心中有与她不言而喻的暗合:是我想知道你在乎我,不要总让我主动。
我身上上演着和他一样的情节,看到那个画面时忍不住低头浅笑。
其实很简单的一个生活细节但在爱情的名义下就会变得复杂而沉重,爱情中的双方总是不会轻易妥协,然而等待是种折磨。
除了爱情外,影片里还暗藏了另一个我比较在意的现实元素——友情。
自己身边的兄弟姐妹,有自己人的亲切感。
李静不把自己当外人地关心着陈文,关心着他追刘蓉的进程;他那帮兄弟们,虽然总是连讽带刺,同时也带发自真心地安慰受挫的他,但是大家都明白,无论怎样,朋友支持你,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心里就是觉得暖。
故事从一开始的平静转化为激烈,又从激烈转化为平静,看的时候觉得很真实,很有现实感。
开始的一群玩世不恭的家伙,通过了一段爱情故事,就统统被还原成了他们本来的样子,只是少了浮躁,多了平静,平静下来才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其实也该为自己的生活好好打算,实实在在地做些事情了,人总是要吃饭的嘛。
生活就是这样,你无法掌控,经受生活一击,也得学着独自长大,真的是失去不感到绝望,错过不会变成终生遗憾,等待也不会陷入孤独落寞。
看独自等待是因为夏雨,因为喜欢他演的电视剧天下第一丑。
这部电影的故事并不离奇,献给从你身边溜走的那个人。
人总是不会懂得珍惜身边拥有的,因为太熟悉了,太容易了,不需要付出,甚至不需要发出要求就可以得到,而想象中的梦中情人则是完美,归位到现实中则是荒谬的,生活就是这样一个巨大的玩笑。
故事没有什么新意,里面蚊子过生日的一个搞笑插曲也是抄袭网上早已流传的笑话。
但是爱情这东西本来就是一个很老套很无味的话题,但再老套再无味,总还是有人会去表现它,有人喜欢去看人如何表现它。
因此,这部电影也就可以让人接受了。
故事的结局应该说是不错,虽然还留有余味,不过,该有的都有了,也没有牵强地给观众一个简单的结局,类似皆大欢喜之类的。
但发哥最后的出场更是让人马上想到赌神二最后一个镜头,可能是为了这部戏的国际影响力考虑吧,不然模仿的痕迹太重了。
夏雨的演技我一直是很欣赏的,也很喜欢他的风格。
可更值得说出来的是,龚蓓苾,这个我本来不太熟悉的名字,在里面饰演了一个让人很有印象的角色,一个从少女时代就开始暗恋蚊子的女孩。
电影中的李静,外形活泼却给人感觉安静,说话爽朗不带半点矫揉,性情率直恰到好处,确实是难得一见。
整部电影里她都在笑,除了最后她与蚊子的离别,哭得不多不少,真实地伤感。
无论是在喧哗的迪吧里,还是最后离别的难舍,她都表现的绝不为过,依然让你觉得她的静,她的真,就象她一直以来对蚊子的感情那样,藏在心里,表现出来就平淡多了。
难得一见,龚蓓苾,从一个演员身上表现出来内敛和张力的完美结合。
“献给从你身边溜走的那个人”对于这排字的印象 依旧停留在历经“沧桑”的陈文 在稿纸上 蓝色的钢笔留下的那一排印记 从那以后 就刻在心里了关于这个电影 有很多记忆 会想到许多人 许多过往 许多说过的话 写过的文字 看了至少五遍 可是每一次无论是提起还是场景再现 我都还会奇异的湿润眼睛 奇异的落泪 好像是一种魔力李冰冰最后去找夏雨,说我就只是想和你一直做好朋友。
其实,就因为这个,我挺恨这个女人的。
自私的我们都希望身边有这样的人,陪着你,伴着你,却又不是爱情,当然也不是友情,它总是在几种感情之中飘忽不定着,总是希望和某些人保持着暧昧不清的关系,好像随时回头就可以看到他在身边,随时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抓住一根救命稻草,或者是一个备用轮胎,或者是为了证明自己,或者只是让自己过得快乐,生活本来就不容易。
至于陈文,我只想笑他那个“她符合我的那个单子”梦中情人是怎么产生的 都源自这张单子仅仅是年少的时候对爱情的幻想,对梦中人一切美好的堆砌至于爱情?
什么是爱情?
其实我真的不懂。
陈文他懂么?
真的有梦中情人吗?
也许只是他的某些特质吸引了你,然后迷恋他,让我相信他是完美的,其实我本来也知道,世界上并没有完美的人。
有些人留在梦中永远比走进现实要好得多。
其实我挺同情李静的 我当然也承认刘荣是美女 我也痛恨刘荣她虚荣自私 可是却也叹息李静她怎么就没有勇气 也许有一种感情 就是被习惯的深藏 可是你不努力 不勇敢面对 不抓住 就是自己去放弃 也许 你离开的时候就像不回头的李静其实 电影里的他她 就是生活中的你我 谁敢说自己没有过刘荣的虚荣和自私 谁没有陈文那样的迷恋柏拉图过 谁又能坦然勇敢的把深藏多年的爱讲出来不心跳加速陈文最后说,"这是献给那些从你身边溜走的人的。
每个人一定都有这样的人,从你身边偷偷溜走了,也许那个时候你的眼里只看到另一个人,所以根本不会在意他在你身边等着你,也许那个人差一点就和你一辈子了,可是你忘了珍惜,当然你可以说是缘分,然后他就走了,也许你想抓住他,可是他并没有力气去抓住你,所以,就这样看着他们从你身边来了又走,等你真的回头的时候,并没有谁还在原地等你。
"说的太对了 还是那一句话,不要以为蓦然回首 那人还在灯火阑珊处等你 所有浪漫的痴情的 也许只是也许 也许永远不为你发生 更多的情况是 当你挥手的时候 灯下已经悄然寂静献给从你身边溜走的那个人 谁不希望生活里有伴 谁会花一辈子去孤独等谁 总有一个合适你的人会出现 那时候 幸福就离得不远 不过 也许 它不全在前方 没准就在背后和身边 珍惜吧 抓住 当心!
你的身边 谁正在溜走
你爱上一个跟自己梦想相当符合的男人或者女人你觉得他/她特完美你还特爱他/她你还因为他/她被折腾得死去活来痛不欲生欲罢不能然后有一天他/她跟你玩了点儿小暧昧或者发生了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小故事你就以为他/她终于和你一样坠入了情网然后呢然后你又发现他妈的原来是玩儿老子呢特羞愤吧特失望吧特悲情吧特苦涩吧这感觉你有过么?
反正我有过。
所以看这电影的时候笑了还有点儿苦涩了。
电影的好处和善意在与它设置了一个默默爱着你,默默陪衬着你的羞愤的好姑娘,她挺漂亮的,还挺善良的,还挺有才华,尽管她最后爬上火车离开了你,还在远方享受了众星捧月的那种感觉。
但是你心里是不是会有点儿小期待,她还会回来么?
而生活则很牛逼地说傻了吧,没有另一个姑娘,只有羞愤陪着你。
它不可怜你,它只觉得你可笑。
“献给那个从你身边溜走的人。
”影片最后打出的字幕。
陈文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了刘荣,一个符合他梦中情人标准的女孩。
他按照他所说的爱情游戏的规则,展开了对刘荣的追逐。
看他那既兴奋又好笑,非常想打电话给对方又不断犹豫的样子,觉得好笑,也觉得心酸。
原来,男人并不是我想想中那么勇敢。
以前总觉得男人只要喜欢谁就可以很轻易的告诉对方,我错了,他们同样遭受着种种心灵的折磨。
陈文以为自己已经追到了刘荣,那种兴奋、满足、快乐我看了都觉得高兴。
原来男人这么容易满足,女人似乎就有些贪得无厌了。
陈文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跑遍整个城市为她挑选礼物,结果却在商场里看到刘荣和一个大款在一起。
陈文的情绪失控了,从山顶落到了谷底,紧接着就像岩浆一样喷发了。
这种伤害无论对男人和女人来说都是致命的。
很少有《独自等待》这样的电影或文学作品,从男性的角度,从男性的情感心理,从男性的情感经历来表现男人内心的东西。
原来,男人比女人要“虚伪”很多,他们看起来似乎很大度,很坚强,似乎可以承担一切,但是有几个男人会让别人看出自己真实的情感,尤其是伤心的时候。
看过很多以女性为主人公的小说、电影、电视剧,女人会用各种方式宣泄内心的情感,这些女作家、女编剧不是在这样做吗?
男人活得真累,什么都要放在心里,所以被人认为城府深,猜不透,常常被误解。
我建议所有的女人都应该学学男性心理学什么的,多关心自己身边的男人,爸爸、哥哥、男友、丈夫等等。
看来还是做女人好,简简单单,单纯的生活,不用像男人那样压抑,那样要在整个男人的世界里勾心斗角。
男人总要给人自己顶天立地的形象,为此他们深谙伪装的绝技。
事实并不是我们所看到的,《独自等待》的编剧真的很勇敢,以一个男人的身份向人们揭示了这一切。
看了真是心痛!
陈文在剧中说了这么一句话:“去他妈的,不爱我是他的损失!
”说得真好,可能有点违心,可能是一种自我安慰。
但我觉得他说得很好,人活着已经够苦,为什么不多安慰一下自己?
是的,我也要说这样的话,“去他妈的,不爱我是他的损失!
”他溜走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到底适合什么样的生活,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那样的生活也正是他曾经期盼的。
可能太晚了些,我的反映迟钝了些,不过“去他妈的,不爱我是他的损失!
” 回到影片的最后“献给那个从你身边溜走的人!
”。
《独自等待》的编剧用影片献给从他身边从很多人身边溜走的那个人,我用这篇文章献给那个从我身边溜走的人。
如果他不溜走,我永远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那里,永远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生活,永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谢谢他!
失去的一切就当是交了学费,或者说是我对他造成伤害的一种补偿。
记得《我叫金三顺》里金三顺的爸爸常对她说:“人生没什么了不起的。
”的确,人生有什么大不了的。
白驹过隙,苦也罢乐也罢,匆匆忙忙就过去了,来不急多想什么。
记得三顺在等公车的时候,突然看到站牌上写着这样的话:“去爱吧,就像从来没有受到过伤害;去跳舞吧,就像没有人观看;去唱歌吧,就像没有人聆听。
”这句话也给从我身边溜走的人,希望他能早点忘记那些伤害,勇敢的去爱,勇敢的去跳舞,勇敢的去唱歌。
“要么好好活着,要么你就去死!
”可能对很多人来说死亡都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但客观上我认为它实际是世上最幸福的事。
出生意味着来到世上受罪,死亡意味着解脱,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为出生而庆贺,为死亡而哀悼,一切都反了。
我冒天下之大不韪,说了这句大实话,诸位可以好好想想我说得有没有道理。
当然我是从每个人自己的角度来想这个问题的,人们之所以庆贺出生,哀悼死亡,是从亲人的角度来说的。
我出生时我的亲人为我庆贺,我死了我的亲人为我悲伤。
同样,我的亲人出生了,我为他庆贺,我的亲人去世了我为他悲伤。
所以,人不是为自己活着,你为亲人的出生与死亡的哀悼完全不是从你亲人的角度出发,而是从你自己的情感感受出发。
再所以,人都是自私的,如果有可能,我会为自己的出生哀悼,为自己的死亡庆贺。
然而,人又是无私的,为了亲人的感受,为了亲人不流泪,挣扎着苦苦活了下来,并且好好的活了下来。
好好活着,好好生活,很多爱我的人对我说,我为他们活着,因为我爱他们,他们是我的父母和朋友们。
这个话题太严肃了,有些严重,只因为剧中有这么一句话,才罗索了这么多。
对绝大部分人来说在最痛苦的时候都会闪现死亡的念头,但也只是一个一闪而过的念头而已,越痛的时候越要放得开。
不记得《独自等待》里的谁说过,世界上总有适合你的人。
让我们每个人都独自地等待适合自己的那个人出现吧!
上次在电影院看阿汤哥的《世界之战》时,正片放映前的国产电影预告《独自等待》颇吸引我的注意。
昨天便下载了,今天观赏之。
国产影片里,一直特别关注那种与周围的生活、环境差异不是特别大的类型,比如《开往春天的地铁》、《天使不寂寞》等。
《独自等待》(导演/编剧:伍仕贤)的故事发生在北京,夏雨在其中饰演男主角,是一家小古董店的老板,平常喜爱恐怖文学创作。
他一直等待自己理想化的爱情,用他的话来说,他的梦中情人必须是身材36-24-36、幽默感、出门的时候不会每次都让他付帐,不会表扬自己不会臭美…… 而李冰冰饰演的女孩刘荣恰恰是完全夏雨眼中的梦中情人标准的。
自从他邂逅并且认识这个女孩后,他就为之着迷并且疯狂,并且尽一切努力追求和表达自己的爱。
而刘荣对他的感觉似乎是若即若离,一直口口声声喜欢他又一直声称希望两人只是做一辈子的好朋友。
夏雨的身边有一帮子好朋友,那基本是他的智囊团,每当他在追求刘荣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这些朋友就会向他陈述他们的一通见解或者提出一系列的建议。
当然很多建议不免是馊主意。
而龚蓓苾扮演的李静则是其中的一个朋友兼同学。
李静表面上有着看似不羁的外表以及新新人类的风格,但影片后半部分却体现了心里柔弱细腻的一面,因为她一直暗恋着夏雨。
在闹过一次生日的笑话后(其实我对于这个细节很诧异,这个细节完全是感觉照搬流行笑话里的内容,并且实在不明白为什么那样夏雨就会把自己衣服脱了)。
夏雨好久没有和刘荣联系,刘荣却在一个晚上找到了夏雨,在这里李冰冰和夏雨有一段激情吻戏。
夏雨以为他的梦中情人走出梦境了,到商场去给刘荣买她喜欢的东西做礼物时却看见她和一位大款式的男人亲昵地走在一起。
夏雨失落了,而刘荣追上来说“我只想活得快乐,生活本来就不容易,这有什么不对,有什么错。
夏雨在街上恍惚地走着,这时的音乐和他的心情一样,他跑了起来……而后来刘荣到他的小店找他,说希望他能忘记以前的事继续做朋友,夏雨没有怎么说话,刘荣走了。
而门外的李静把夏雨开玩笑送她的锡箔戒指挂在树丫上…… 片尾夏雨有段旁白: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梦中情人,也许她所拥有的特质和个性根本就不适合自己。
我敢肯定在这个世界上,一定有一个适合我的女孩。
想起夏雨在迪厅里感慨现在的女孩变化太大的镜头(那时画面出现满脸打孔或者拼命抽烟喝酒的女孩)。
这孩子,确实是一个追求理想化爱情的人。
现实中也老听到周围男生如此感慨。
所以觉得影片某些方面还是抓住了现代年轻人的一些心态。
喜欢影片随着情节不断出现的音乐,比如SHE的“super star”、许巍的“蓝莲花”以及羽泉的“奔跑”等。
片中关于恋爱的很多话语都幽默而让人回味。
另外,里面明星汇萃,非常多的客串明星如英达、吴大维、葛存壮等。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最后出现主要演员姓名时的那段扫尾镜头还是非常搞笑,尤其是周润发居然出来问“小伙计啊,听说真有卖我的内裤啊”。
这个结果估计会让很多人会心一笑。
另外,在夏雨说“如果生活是和童话故事一样的话,我就有个特美好的结局。
可这是现实,还想怎样,难道下个进门的就是我未来的对象么”后,进门的居然是袁泉,夏雨现实中的恋人,这个安排也是很巧妙。
只是袁泉很快就被一个秃头大款开车带走了…… 最后,该片的结尾字幕与镜头称“献给从你身边溜走的那个人”。
于我们,有多少人从我们身边溜走?
不知道,那就让我们独自等待吧。
总之,整部电影很轻松不压抑,但又值回味,确实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一样。
推荐一看。
我从头到尾都面带笑容,看完这电影,却在最末,体会到一丝苦痛。
从幽默真实的生活出发,从陈文的角度看,简直可以说是一部中国男青年泡妞大全,偶尔遇到自己的梦中清人刘荣,想尽办法接近讨好,却没想到刘荣不过一个爱慕虚荣自私自利的女人,而一直暗恋着他的好朋友李静,也在此刻去了远方寻找自己的梦想。
而我,却对那个整天穿着随随便便的女孩儿,李静,有了触动。
火车上的她,该会吟唱什么样的歌曲,为这一切祭奠?
“给你的回忆,绘成永恒的旋律 神秘的谜底,温柔纯净的爱情 就逝去,就逝去 ”李静离开陈文时,心里还放的下么,能问心无愧的把回忆绘成旋律把谜底淡开笑颜么?
她存在流动的车厢里面,而他的身边,终究又溜走了一个人。
导演没有叙说太多她对他的爱恋,若没有说她保留了他送她的所有礼物,我也只以为李静只是个仗义的女孩。
心悦君兮君不知,隔着最近的距离做最好的朋友,个中滋味,也只能自己品尝。
在陈文和她两眼放光的谈刘荣,梦中情人梦中情人梦中情人,喋喋不休的刺痛她耳膜,她帮他出谋划策甚至不惜帮他假扮他女友。
只有在心爱人的身边,女孩才能绽放光彩。
我笃信,这时的李静是沉溺在这场骗局的,投射到陈文脸上的笑靥连连,若她是我朋友,我定要劝阻她,可这是爱情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挡。
想来,自己何曾没干过这样自欺欺人的蠢事?
看到精心打扮的她,陈文惊叹道:“你也能这样漂亮!
”她自信又无奈地一笑,她本就是美丽的,只是他不知,他不知。
她爱笑,爽朗的简直没心没肺。
终究,她也是不会掩饰自己悲伤的人吧,所以更放肆的大笑,让眼泪都隐没在心里面。
她心里的苦,他不知,他不知。
他给她读他写的小说,她从来都能入戏,即便他写的不过庸俗。
他被出版社退稿,她鼓励他继续努力。
这样的女孩,不求回报的爱人,让人动容又不解,正所谓当局者迷啊。
她是想当他小说女主角的,他不知,他不知。
她的才华她的可爱她的善良她的纯真她的坚强...她,还是做不了他的梦中情人。
难道应了那句话,男人也喜欢坏女人?
浅笑一声,她也决意离开了。
陈文没忘记她离开的时刻,她是惊喜的,只是她知道,他仍是不爱她。
两人告别,命运从此岔开两条道路。
现实就像是一辆真正的火车,一旦启动,就有了自己的法则,由不得乘客喊停。
而一切,都只是窗外的颜色,只要一秒,就会成为历史。
也许只有回忆是可以冷藏的,但它真的好吃吗?
末尾处,浓重的蓝黑墨水写了那么赤裸裸的沧桑:献给所有在我身边溜走的人。
触及心底的墨印,多少人,在我生活中来了又走,而我却不自知?
在高二分科的考场上,我旁边坐着一个笑起来像花儿的女生,她总是扭头瞄我的试卷,虽然迫于她的美丽我没有把卷子捂起来,可胆小的我还是怕给老师发现,低头伏笔。
可每考一门,她的胆子越来越大,终于,等我做完了地理卷子,刷的一声,我的卷子就在她的桌上了。
她对我笑笑,我目瞪口呆,用陈文的话说:天哪,我第一次见她我就跌进去了。
那次很悲剧的数理化都几乎考了满分,于是,被父母塞进了理科班。
把桌子搬进新教室,我一眼就看见了她,依然笑得跟花儿一样。
没多久老师让自选同桌,我们俩很默契的就把桌子并在一起。
日子枯燥平淡,也偶有火花,那时的我们都那么单纯,无话不说。
高考我考的不好,勉强过了一本,被调剂到一所离家乡很远从未耳闻的学校。
本打算复读的,可得知她居然也在那个城市的一所医学院,我毫不犹豫的去报到了。
大学几年我们的关系还是那样融洽,以至于我不忍心也害怕更进一步。
我总想着等我再出色一点再向她表白吧。
没错,我依然是个胆小鬼,在爱人面前一直这么卑微。
直到有一天,我接到了她的电话,她接受了一份表白,那男生从高一就一直追她,这么多年的等待,够了。
她说前一段有部电影叫独自等待你去看看吧......不知不觉,我看过这部电影已经有五年了。
我和她之间不近不远的就这么各自毕业、工作、生活。
前不久我参加了她的婚礼,身披白纱的她很美丽,新郎也很帅气。
在新郎面前,她给了我一个也是最后一个长长地深深地拥抱,我说那电影我看了,我明白,祝你幸福。
今天夜里我突然心血来潮,又看了一遍独自等待。
电影里陈文最后说,"这是献给那些从你身边溜走的人的。
每个人一定都有这样的人,从你身边偷偷溜走了,也许那个时候你的眼里只看到另一个人,所以根本不会在意他在你身边等着你,也许那个人差一点就和你一辈子了,可是你忘了珍惜,当然你可以说是缘分,然后他就走了,也许你想抓住他,可是他并没有力气去抓住你,所以,就这样看着他们从你身边来了又走,等你真的回头的时候,并没有谁还在原地等你。
"这段话说得挺直白,生命里就是有这样的故事,我明白,又有点迷糊。
我突然不知道要表达什么了,词穷了,卢安克对柴静说有比表达更大的乐趣,是什么我不得而知。
其实我一直是个不懂表达的人,自认为是个单纯的书生气的傻小子。
可笑的是,有些领导居然把我的沉默少语视作老谋深算、心机很重,以至于我很怀疑是我自己太扯蛋,还是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操蛋。
要么好好活着,要么赶紧去死!
在这个操蛋的世界上,孤独的人是可耻的,他们也许错过了爱情,也许被爱情背叛了,被生活的现实伤害了。
可他们依然相信爱情,并且视爱情为通往一个美好世界的幽径,在那里他们会找到他们自己,他们害怕寂寞但也不愿意盲从。
尽管一遍遍被嘲笑,可他们愿意在这样一个荒芜的原野上独自等待。
大四的冬天总是透露着森森寒意,更寒的是当华子那张老实巴交的面孔出现在我的面前,用那种极度迷茫的眼神配合着那忠厚的嗓音一遍遍的问我:“她咋就这样不理我了呢?
”自从《独自等待》这部电影问世后,我身边的哥们儿越来越多的重复了“蚊子”的路。
我本以为,这部电影能改善一下当代姑娘们的恋爱观,能让我们这些在1.07的男女人口比中,位于小数点后几位的大老爷们能享受到一点爱情的滋味,起码知道它是酸的是甜的是苦的还是辣的。
可是,“姑娘,你怎么就这样不理我了呢?
”我越来越多的兄弟们陷入了这种困境之中,连姑娘的手都没摸到,就这么像浮云一样消散在茫茫光棍海之中。
今天,是华子。
“我们很有默契啊,我都短了她一个星期了,她忧郁寂寞没人陪的时候都是给我发短信的,我们都商量好一起去看奥运啊,我还准备为她整出个娃啊!!
可她怎么就这样不理我了呢,我还没和她见面啊,我很费解。
”一哥们给华子介绍个师妹,华子一辈子没谈过恋爱,不敢死皮赖脸的去围追堵截,嫌弃那手段比较下作,于是采取短信攻势,结果他有一个美满的开始,拥有了一个惊奇的结局。
现在整个姑娘真难。
很多人说现在是个暧昧的社会,而且大都把责任归咎于我们男同胞,可是,我要说,是现在的姑娘们喜欢玩暧昧。
张爱玲曾经说过,“女人这辈子讲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远永远。
”我要说,当今的姑娘们,讲的是很多男人,念的是几个男人,怨的是一个男人。
姑娘们,这不怪你们。
怪当时爹妈们非要生个带把儿的娃,怪咱们长的不帅出生不好没有投胎成ABC,怪改革开放的大潮太汹涌网络普及的太快,怪中国移动和联通让我们莫名其妙的走到了一起。
可姑娘,咱可是真心的想和你继续深入下去啊,你咋就这样不理我了呢?
咱当文艺青年,咱读书是干什么的啊?
那是因为书中有颜如玉啊,什么黄金屋,千钟粟都是给颜如玉用的啊!
姑娘,你是我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我为你而生,为你而亡,甚至我愿为你造出一个,不,一双不带把儿的下一代!
可是,咱还没拉过你的手,你就这样不理我了。
姑娘啊,咱一次又一次的拿热脸去碰你的冷屁股,可是您把咱和其他的同行一起玩弄于你那PC的键盘中,戏弄于你那手机的屏幕中,您就这样把寄托了无数大老爷们幻想与激情的文字刹那的删除了,似花非花,似梦非梦。
更为悲凉的是那些在摄相头前为了博姑娘一笑而搔首踟躇,头上玳瑁光,对镜贴花黄的兄弟们,他们为了您把嘴角都咧僵了,哈喇子都要流出来了,还是保持着那风雅的姿势;他们为了您,读书破万卷,嫁接出一封封文采洋溢的情书,情真意切,连观音姐姐都将为其脱离空门。
可是您呢?
面不动如磐石,语不多如宋词。
您给了咱一个充满幻想的开始之后,就这样不理我们了...您毁了我们的人生观、毁了我们的价值观、毁了我们的世界观。
所以,“我的双眼清澈见底,神采如鬼火,在见不得人的地方长燃不灭”。
我们以后要生个不带把儿的女娃子,“肉薄心窄,眼神忧郁。
我对她以后只谈功名利禄只谈如何傍大款灭小姨子讨好婆婆”。
我们父辈所受的委屈,只能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了。
可是,姑娘,你咋就这样不理我了呢?
深夜,一个人看完独自等待。
电影容易让人糊涂也容易让人清醒。
人们看电影时候总喜欢那些与自己相似的角色,比如我从头至尾都没有投入的看刘荣,而李静,从她一出场的那一刻,我就了解她想法,只因为这角色我演惯了。
会有一种女生可以如哥们似的,她跟随过每个混乱的夜以及之后酒醒的早晨,她为你的恋情出谋划策身体力行,她会一直讲笑话以及大笑,在接不上话的时候赶紧找话题甚至怕你尴尬,她会在失意的时候支持你骂你抬你回家。
她不是爱你她自己也不知道是不是爱你或者那一点点的心酸是不是已经是习惯。
有的时候,这样子也没有看上去的那么凄苦,生活很容易心满意足,比如说偶尔的零碎破烂的东西。
时间毕竟很久盒子里也可以攒下很多很多的东西。
友情暧昧还是暗恋,已经不那么重要。
她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没有身份的,当梦中情人翩然来到她只能降几个优先级的时候才猛然发现,那也不会去抢的。
不是差些勇气说也不是怕被拒绝,有些东西太好了你舍不得碰,一碰不管得之还是不得都是毁坏。
许巍的歌响起来响起来,他被压了箱底这么久没听。
那些努力想隔出来的天地,还是泯灭不见。
以为不一样不一样,结果还不是一样。
就让记忆中的你慢慢老,老去了谁也得不到。
这电影在05年看来应该是有点特别的吧,但放在现在就比较俗套了。龚蓓苾暗恋得毫无道理,李冰冰回头得莫名其妙。人物性格前后实在是缺乏一致性。不过好的是导演的手法和意识还是比较超前的,因此故事倒也不显得突兀。
【2015年最后一部电影】在青春片泛滥成灾的当下,回看这部青春爱情片,那样潇洒从容,是无比的难得可贵。这部电影上映的时候,也是对我很重要的时候。当年没能在电影院看到实在遗憾。在独自等待2015结束的晚上,有这部电影陪伴也算应时应景。献给从我身边溜走的人和岁月//20170514资料馆胶片版大银幕
许巍的蓝莲花 羽泉的奔跑 周润发真是帅!
好多没有解释的行为,没有结果的后来。人生或许就是这样。
不错,挺爱看这种叙事流畅的简单故事,单相思的人内心戏就是多,而自诩文艺青年的人,永远把男女关系看得比搞创作重要。仅看影片呈现,其实李静未必就真的喜欢陈文,李静喜欢陈文有可能也是陈文自己的一厢情愿,但演员在演的时候肯定是按着喜欢去演的,所以当结局李静要离开北京开始新生活时,陈文才会觉得不舍。我倒是觉得陈文到最后有点喜欢李静了,他发现了她身上有他单子里列出的那些特质,包括但不限于热情大方和奇怪的幽默感。对单相思的刻画还是挺传神的,毕竟真的爱你的人,不会让你猜来猜去。唯一比较不合理的是拜金女和大款散了,应该去找下一任大款而不是找没钱的备胎。加一星给客串的袁泉李霞吴大维周润发葛存壮。没用窦唯的Don't Break My Heart来作为插曲也算预期违背了。
单身男青年的青春幻想——世上只有两种女人,一种欲擒故纵求之不得,另一种默默奉献牺牲成全。很有代表性的顺性别异性恋男性思维。
那种掏心窝子的真诚,国产电影里再也看不到了。等过,自己等过,也让别人等过,独自等待过,也聚众喧嚣过,我爱的人追不到手,爱我的人不知道珍惜,爱情不是精确的科学,可这也正是它的美妙之处。
和95年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相比,夏雨真的老了。虽然依然是插科打诨地和我们开着他的七浑八素的玩笑,但他再也不是那个在爱情道路上痛苦挣扎的马小军了。整部电影感觉节奏太快,想表达的意思很多,看明白的去不多,似乎有很多东西没有很明白的说出来。电影可能是想跟我们讲讲现代北京青年人的爱情现状,不过片中时不时插入的哪位老爷子的爱情观念是何用意,另我不解。
昨儿CCTV6放了,总算把他看完了。。。
好片!“獻給從伱身邊溜走的那個人”我好像突然明白了很多东西…… 实乃排解寂寞防止犯贱之必备啊
最后十分钟哭成泪人,千禧年后,真的鲜少看到这样具有生命力的国产电影了,镜头、配乐、台词都恰到好处,夏雨的台词太好了,拿戛纳影帝果然名不虚传,喜欢李静的角色甚于刘荣,李静这个角色有一种倔强的美,“车走了就不会回来了”,锡箔纸戒指圈曾被我小心珍藏,现在我将它挂到你门前的树上,默不作声的还给你
老婆介绍给看的,因为有高旗~
(刚开始觉得有点太男性视角了)但,太可爱了😭真的被打动了。土的蠢的笨笨的。太真诚了。|音乐有时代感,还挺有意思的|迪厅是个特傻的地方,那些装潢的灯光像恋爱前的幻想一样。|李静,太喜欢了,有史以来看到的最喜欢的女性角色,自我、坦荡、真实、透彻、聪明,明白一切但面对感情依然勇敢地、默默地做着一切,不卑不亢,她是真正懂得爱的人。比陈文的故事更动人。口香糖纸折的戒指太可爱了。真的。最后火车处爆哭了。|从我们身边溜走的人,最后还是要感谢!
11/03/23豆瓣电影日历推荐|还没整牙的李冰冰鲜嫩可爱到让我嗷嗷叫,片尾袁泉的20秒客串因为“下个进门的就是我未来的对象”全片最哇噻。导演的个人经历让选景、节奏都有明显且地道的美式痕迹。与当年开放的风气形成互文,所有人都在“你是电你是光”和“随风奔跑自由是方向”的歌声中坚定相信着未来会更好且越来越好,所谓蒸蒸日上。当年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在当下的华语或说大东亚同类型电影中已了无痕迹,现在流行的似乎只有精英和颓丧派两种形象。可惜的是今天从女性主义视角看来全然是非自愿独身直男的意淫和对女性的丑化、厌恨。细节上低俗梗的密度让人惊诧,宏观结构也是男主的双重悲剧:在短期的失恋之外,更大的心碎是从少年时起心目中勾勒女神形象的幻灭,原来完美女人真不存在——“怎么连你也这样!”“我以为她是好女孩!”[狗头]
想文艺来着,却嗅出点......
【B+】前半个小时还以为是那种换皮的烂俗国产都市喜剧,有些桥段显得过于做作,也过于理想化。但后面从男主失恋之后的故事就愈发精彩,情感饱满,金句频出。尤其是最后十分钟,将主题直接从“爱情”拔高到了“生活”。这是一个没有开头,更没有结尾的故事。这个故事不会过度渲染喜悦或是悲伤,也不会注重甜蜜或是伤痛,它只是默默的讲述着,以一种既遗憾却又圆满的方式收尾,无形中点明了生活的某种真相。看看现在的国产都市爱情电影,只会一个劲的卖眼泪,实在是没意思啊!
李冰冰好美,龚蓓苾是导演的妻子。在当时算是比较前卫的都市喜剧了,现在看来只觉得土。里面的很多表达放到现在只会被人骂死。
娱乐片里算是能看的那种,看一次就行了,多看不会顺产。
这电影就是用来满足男屌丝臆想的吧,女生不跟自己在一起的原因一定是因为要傍大款,怎么不看看自己是不是不求上进又一身臭毛病呢。还是一个狗血的俗套故事,再次印证了男女之间没有纯洁友谊。这片子得分高是因为那个年代这种电影很少见么,所以时间证明了,现在十年过去它落伍了。
有点意思,三人构成一组简单的暗恋追求关系,陈文永远也不会恨冰冰的,因为那就是另一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