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总会在某个时段对死亡进行思考。
片中的男主的这个阶段则发生在和家人外出度假时。
当男主意识到自己是家中最小的成员,正常情况下父母及兄长都会先于自己离开,男主由此产生了无尽的孤独及恐惧。
年少懂事的男主知道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进行了“积极”应对,为自己制定了详尽的孤独训练计划,以期减缓将来的痛苦。
男主的举动在年长的我们看来,是幼稚的。
可我们又何尝没有类似的经历呢?
记得上小学时,有次过年,和爸妈去远方亲戚家拜年,我和姐姐提前回去了,可当天爸妈留在亲戚家打牌没有回来,晚上我睡在爸妈床上。
从未离开父母的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害怕,恐惧让我想到了死亡,想到了人死后会被放进棺材里,尸体上面盖满了石灰,当时真是吓坏我了。
第二天很早爸妈就回来了,然而我的心情没有因此变好,那年的春节过得很糟糕,在最热闹的日子,我却整日郁郁寡欢。
这是属于我的小秘密,我未向任何人提及,我也不知道家人是否发现了我的异常,现在我自己也已经忘记当时是怎么走出来的了,但我知道的是,自那次经历后,死亡对我来说便变得很淡了。
真正的解决问题是直面问题,而非逃避。
家人的离去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我们不能为了减轻遥远的离别之苦而疏远他们。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珍惜彼此的相聚不是?
产生的美好回忆是一辈子的财富。
如果疏远了家人,即便他们离去的时候自己真的是无痛无痒,可一个人孤零零的活了这么些年,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浅显的道理,年少时的我们可能是很难想通的。
成年的我们或许仍时常孤独,但我们已不再思考这样的问题。
只会因想到年少的自己抗拒孤独而被逗乐。
看非凡夏日的时候想到,相比日本文艺作品里的逼仄和边缘,欧洲人把“孤独”这件事描述得开阔而自然,而在俄国作品里,似乎就没有这一码子事。
虽然读的书不多,不过我想,大概日本充斥着人群里的孤独,欧洲是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孤独,俄国作家更多侧重于苦难、悲伤,孤独是附属品。
在梅子鸡之味、毕加索的奇异旅程……与孤独死亡相关的作品里,我想到人活着、然后折腾下去的重要理由——死前好有得回忆,无论是欢乐还是悲伤。
对抗孤独、创造回忆,对抗孤独、创造回忆。
9月1了... 看它就像在度假。
随家人来到旅游小镇度假的Sam就像土生土长的小镇居民,他来到这片地方展开的孤独训练,一切都非常地,浑然天成。
哥哥因为踩空了他在沙滩上挖好的坑而摔得骨折,Sam在爸爸送哥哥到诊所的路程里发现了炸鱼车。
等待小姐姐装身炸鱼期间,Sam为她讲了个蟑螂的冷知识。
他喜悦的表情里,是因为即将到来的美味炸鱼,还是源于分享了一个自己喜爱的故事?
或两者兼有?
怎么看,那都是一份处在度假模式就会出现的愉悦心情。
然后Sam就遇到了Tess,我们也走入了电影的主题:My Extraordinary Summer with Tess。
Sam说Tess很独特。
但他的孤独训练却更独特。
背着个只装了青瓜、训练本子的小包,一身T恤短裤外加凉鞋走到沙滩就是第一天两个小时的孤独训练了。
沙滩里碰巧遇到的丢弃木栅,Sam拉扯它搭起了小小遮阳棚,旁边插起枝丫,顶端撑起一个小塑料袋,Sam的营地就此诞生。
这件为日后的孤独而做的训练,似乎没有想象般的煞有其事:这份决心应该有一个仪式,仪式感衬托重要性,就像所有的讲述奋起故事的电影那样,一个事件让他做了这样的决定,而在这个决定被定下之前,他的心情、他的孤独所有所有都需要被放大、着重。
电影里只给了Sam一个黑夜睁眼看天花板的镜头,他的孤独训练就展开了。
他雀跃地进行了数天不断增加时长的训练。
一切都像极了肆意的一人旅行。
海浪前赴后继的呼喊,沙滩上的不同海洋生物,遨游在那海滩里,游累了就在遮阳棚下啃青瓜… …遥望大海的另一边,等待阳光的褪色,晚霞染满远方… …Sam为自己安排了每日的谷固定节目。
每一天的日程安排都需要考虑。
如果这天陪了Tess,就不可继续孤独训练了;爸爸要家人呆在一起的家庭日,无论谁都不能推掉;Hugo和Simone的住宿日是固定的,Tess和Sam必须在这期间争取相处的日子… …旅行的日子里总是数着过的,每天都会离去,每天都将成为记忆一部分。
Sam又像个住在小镇的孩子,他有着蟑螂博士、小小观光客等昵名,单车租借老板与他交换约会信息,炸鱼车的小姐姐邀请他们去节日party,他与住在山上的一位深居爷爷做了朋友,他还帮助Tess完成了她的一个心愿。
他走走停停,带我逛向这个小镇的角落,认识这里的很多人。
他浑然天成,不像我教育里只有过跟在父母身边叫嚣撒野的孩子;没有腻歪,没有别扭,慢慢地学习如何消解糟糕的心情… …Sam一直想着的孤独训练,就是因为他在乎旅途里遇到的所有人。
深居山上的爷爷告诉他:我们好好创造记忆,就不怕孤独了。
Sam跟爷爷说:你愿意多一个回忆吗?
度假的所有回忆终究会成为我强大的力量。
欧洲人在对内在情绪的表达总是如此温暖,比如本片,又比如瑞典的小说《焦虑的人》和《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我时常在想那是怎样的环境怎样的编剧才能如何美妙地理解消化这些永恒的情绪!
一个少年的烦恼,是因为家庭年龄最小最后死亡引发孤独,为了抵抗孤独,天真的孩童居然训练自己适应孤独!
一个少女的心事,被误以为少女怀春,其实是对父亲的渴望,因为父亲的一句“幸好我没孩子”的误会差点错过相认。
少年少女敏感脆弱的内心如此细腻逼真。
其实所有的情绪消化会发现不过自我偏见没有被正确消化,如同老人所言“只要搜集到足够多美好的记忆即便一个人也不会感到孤独!
”正好说明了孤独是因为没有感受过美好,并非只剩自己一个人!
抛开故事,本片的黄绿色调舒服好看,没有过多的炫镜头,中近景居多,仅有的大远景或俯瞰镜头凸显人物自我的困境,中小演员演技也逼真,很舒服的观影感受。
属于豆瓣观众会喜欢的那类电影,可以对标《怦然心动》,几个演员也都是非常讨人喜欢的性格,拍出了美好夏日的感觉,观影体验非常好。
导演掌控情绪能力极强,能做到一秒切换情绪,笑中饱含泪水,父亲弹着吉他外部家庭欢乐,瞬间切进男孩内心活动:如果这也是我与我父亲是第一次见面,会是什么感受。
不被成年人所知的儿童心理和行为缘由背后内含着成长后的代价,孤独不是必须的,而记忆却是构筑人的一生所必须的,需要更多回忆也是必须的。
《孤独训练夏日特别篇》是荷兰的一部关于青春成长的清新小品,温暖的夏日,碧海蓝天的小岛,一次不经意的邂逅,成长的惆怅和青春年少的自寻烦恼。
山姆和父母还有哥哥一家四口在小岛上度假的时候,忽然之间意识到了一个非常严重问题。
作为家庭中年纪最小的成员,家人总有一天会先他而死去,他最终要一个人面对孤独。
既然终有一天要面对自己恐惧的孤独,山姆决定提早培养自己独处的能力,雄心勃勃的指定了一个孤独训练夏日计划。
正当山姆准备开始实施自己的孤独训练计划时,他邂逅了一个在岛上居住的同龄女孩泰丝。
泰丝古灵精怪神经兮兮的气质,瞬间吸引了山姆的注意力,同时也打乱了他的计划。
泰丝和单亲母亲相依为命,关于她的父亲,是泰丝心中的秘密。
十二年前她的母亲在前往阿根廷的旅行中,遇到了一个名叫雨果的男人,回到小岛九个月之后生下了泰丝。
虽然十二年来母亲一直告诉泰丝,她不需要父亲,但是在泰丝的心中却渴望能和从未谋面父亲相见。
在母亲的只言片语中,泰丝终于找到了关于父亲的蛛丝马迹。
这个夏天她也制定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她把自家的一间民宿当成奖品,邀请一个名叫雨果男人来免费居住,泰丝认为这个人就是自己的父亲,这是她能和父亲相认的机会。
当山姆知道了泰丝秘密之后,决定帮助这个新结识的朋友完成这个寻父计划。
可是计划进行的并不顺利,一路上乌龙不断笑料百出,懵懵懂懂的少男少女体会到了人生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
在经历不少坎坷和波折以后,泰丝终于鼓起勇气想要对雨果说出真相,正当此时她听到雨果说“我真庆幸我没有小孩”,这让泰丝伤心欲绝黯然离开。
山姆无力安慰伤心的泰丝,决定继续自己的孤独训练,却因为不熟悉环境,误入满是淤泥的海滩无法脱身。
面对慢慢涨潮的大海,山姆意识到可能在家人中最先离去的会是自己,自己的孤独训练变得毫无用处。
山姆能否转危为安,泰丝是否会和父亲相认,成为了电影后面的悬念。
这类关于青春年少青涩记忆,喜悦烦恼的好电影不少,比如《鳄鱼波鞋走天涯》《伴我同行》《契克》,还有一部希腊小岛上的《男孩与鹈鹕》都是这类电影中佳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
宋冬野说“层楼终究误少年”是男人油腻之后,忘记了少年轻狂的心境。
成年人一笑而过的小事,很多在懵懂无知的年纪都是了不得的大事。
成长过程中心灵的每一次蜕变,都是一次痛并快乐着的过程。
成年以后我们变得对曾经的刻骨铭心不屑一顾,或许是因为我们曾经敏感脆弱的心,在成长的过程中无奈的渐渐坚硬冷漠了吧。
这部的片长只有八十多分钟,是一部典型的小品级作品。
在电影中却至少涉及了死亡,孤独,亲情三个对于少年少女来说非常沉重的话题,这三个话题即使对于成年人来说,能够大彻大悟也未必事件很容易的事。
关于死亡和亲情我第一次面对死亡和电影中山姆的年纪差不多,小学三年级我的姥爷去世了。
因为我是在姥姥家长大的,所以和姥姥,姥爷的感情很深。
现在回忆起来我这代人心智成熟要比现在的孩子晚的多,姥爷去世的时候我应该是不理解死亡的真正意义。
我大声的哭泣,更多的原因是看到成年人哭泣而感到恐惧,而不是源自于悲痛。
大约过了差不多一年的样子,我才多少理解了一点死亡,人死了意味着永远的别离,不管自己多爱这个人也永远无法见面了。
在理解到这一点的同时,我和电影中山姆一样,意识到总有一天我身边的很多人都会死去,虽然我没意识到我最终会变得孤独,但是死亡还是对我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那时我从来没对其他人说过关于死亡的话题,可是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死亡充满恐惧,不是自己怕死,而是非常害怕自己的亲人会像姥爷一样死去。
这种恐惧困扰了我多久我记不清楚了,但是我清楚的记得我因何不再恐惧。
我小时候很喜欢养小动物,小猫,小狗,小兔子之类的都养过。
有一天我一个挺要好的同学说家里的兔子生了小兔子,问我要不要一只。
我刚刚因为往家里带小动物被妈妈骂,所以说不要了,可是我想去他家看看。
新出生十来天的小兔子非常好玩,那天我在他家里玩了很久才回家。
他家那时住的是平房,离我家挺远的,是不是冬天我忘记了,但是天挺黑也挺冷。
我就在那天回家的路上,不再对死亡心怀恐惧,因为我知道了生命的意义,在死亡的对面有诞生的存在。
只要有新的生命,就不可能出现我爱的人都离我远去的情况,因为会有我爱的人新出生。
说是豁然开朗也好,说是顿悟也罢,反正我的成长就是在那天一瞬间完成的。
我会悲痛的送走我依靠,我爱的长辈,可同样我会成为别人的依靠,别人爱的人。
亲情永远不会断绝,爱一直能够延续,想到这一点我觉得死亡也没什么太可怕的。
关于孤独对于孤独我的体会不深,我小时候就总是和一帮同龄的孩子混在一起,到了现在小学,中学的老朋友有固定联系的还有二十多人。
我直到二十多岁才有一个人独处的机会,我一个人有很多事可以做,所以不太在意孤独。
因为我这个人有很严重的收藏癖,电影里那位拾荒老人说的话我感触很深。
人生其实就是一个不断积攒回忆的过程,每个人不出意外总会有一天靠着回忆活下去。
这里推荐一部是枝裕和的《下一站,天国》,他总结的更加直接,生活在幸福的回忆里既是往生的天国。
当然是枝裕和没说大家也能想到,生活在痛苦的回忆里既是地狱。
到底有没天国和地狱这个不好说,可是无论是谁在死之前,总会或长或短有一段时间靠回忆活着。
都没什么好回忆的一定是寂寞的人生;痛苦的回忆多些是不幸的人生;快乐的回忆多些是幸福的人生。
这一点我比很多人想到的要早,应该没到二十岁,后来我就非常在意积攒回忆。
快乐的还是痛苦的,我不太在意,在做之前没人能预知结局,反正我不想过寂寞的人生。
为了积攒回忆我在快到三十岁时,经历了一次单身旅行。
我从沈阳直接到了三亚,然后到海口,再回北海一路沿着海岸线,游历了大部分沿海城市。
走走停停漫无目的,说是旅行不如说是闲逛,虽然是一个人,我没觉得孤独,也没觉得寂寞。
这次旅行对于我人生意义重大,为我积攒了很多快乐的回忆。
我性格的原因对于孤独感不强烈,到了很大的年纪才想明白这件事。
人其实不用太老就开始变得喜欢回忆了,回忆童年,回忆青春,回忆和妻子相遇,回忆孩子出生,回忆所有过去了却深藏心底的那些宝贵记忆,就是大家常挂在嘴边的情怀吧。
我时常会回忆自己的那次单身旅行,直到这时我才体会到什么是孤独。
不是一个人独处就是孤独,最沉重的孤独,是连回忆中都只有自己一个人。
孤独如果只是点缀在人生中的一些碎片,会成为一种格调。
可是如果大部分回忆里都是自己一个人,我想不通怎样定义这样的人生。
孤独可怕的不是现在,而是无法重来一遍的未来。
我们享受孤独的同时,意味着不断的积攒着孤独的回忆。
资源分享,娱乐资讯,深度评论,关注微信公众号:鲤鱼电影手册 lydysc2017
悠闲的夏日假期,充满了阳光海洋沙滩。
和在荷兰留过学的友人说的一样,荷兰真的是在自行车上的国家,草原中长长的自行车道真的很美。
本片讲述了两个少年成长的故事,sam思考孤独,tess寻找父亲。
sam是四口之家中最小的,他不知道当父母和哥哥去世后,该如何忍受孤独,于是他开始了孤独训练,同时他遇到了女孩tess在寻找亲生父亲,经历了一些少年中常见的嫉妒变扭之后,用自己的热忱帮助tess父女相认。
在故事的最后,他明白了要珍惜每一刻,把每一刻放在回忆起,在孤独的时候要依靠这些回忆度过。
片中对sam和tess的少年恋爱描绘得非常形象。
两人有热情能快速从陌生到熟悉,又容易因为嫉妒误会而吵架,但当误会解开,又能不顾一切地去挽回。
小男孩sam爱上tess之后,当tess接近yugo(tess的父亲)甚至自己的哥哥,他都会嫉妒,甚至会恶言相向,让我想起我年轻时候,真的就是这样子。
故事中最让我动容的是sam在听了海边老水手讲述的要珍惜每一刻创造回忆后,在明知道tess昨天不想说出口的情况下,一个人去告诉yugo tess没能说出口的事(tess是yugo的女儿),这种不瞻前顾后的行为实在是让人动容。
记一些自己的奇怪思考。
恰好昨日在夏目漱石的《后来的事》中看到一段“ 昔人会因为头脑懵懂,实质上是站到利己的场上,却坚决自信在替别人着想,又是哭泣,又是感叹,又是激奋,结果,终于使对方顺从自己这一方的想法。
”在电影中结果确实是好的,但很难说sam是真正站在tess的立场上思考这一问题,而是他觉得yugo和tess已经错过11年了,不应该在错过了,这样因为自己顿悟而做出的行为。
而这大概只会在年少懵懂的时候才能够做出这样,潜意识是为了自己的信念,但表层是完全为了他人着想的行为。
虽然听上去像是为自己,但这并没有什么不好,因为即便是按自己的信念,但确确实实为他人着想而并非寻求自己的利益。
每次当我们谈到想象力,谈到天马行空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想到小孩子的影视作品。
论想象力,成年人已经固化了的思维很难造就出非凡的想象力,这是小概率事件,然而对于孩子来说,天马行空则是日常,具备各种各样的想象力,且能源源不断地输出,这就是小孩子的优势。
因此,成年人与孩子之间会存在着某种代沟。
但是对于影视创作而言,这种代沟会产生一种吸引力,加之应用,一部好电影就此产生。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可以说是成年人与小孩子的思维在某种意义上的平衡。
平衡的非常不错以后,本片应用而生。
《非凡夏日》是一部不能算得上是儿童片的儿童片。
本篇主要讲了一个跟随家人来到度假区的小男孩,认识了一个当地的小女孩,然后两个人在夏天一起做了一件大事情。
究竟是什么样的大事情呢?
小男孩帮助小女孩鼓起勇气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亲。
于是,这个夏天原本非常无聊,现在却变得富有某种精神。
究竟是什么精神呢?
电影没有说明,然而每一个人感悟至深。
本片之所以让人感觉到舒服而不是束缚,一定意义上源于本片的发生的环境。
夏天是一个适合发生一些小故事的季节。
因为夏天阳光灿烂,夏天可以扫走阴霾。
同样的夏天也是肆无忌惮的娱乐嬉戏时间。
然而对于孩子们来说,暑假是有意义的,是可以逃避负担而无忧无虑的。
这样整体的大环境给了本片的小主人公们一个毫无负担的场景,他们不用去担心什么,因此,自己的想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
夏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而度假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放下伪装。
在一个自己生活着的地方肯定有着自己的人脉联系,然而度假区会将这些联系统统打破之后,重新建立起来新的联系。
交流的意义在于结实新的朋友,与不同的人一起认识然后成为好朋友,对于小孩子来说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然而更有意义的事情是和不同的人完成不同的故事。
这是很有新鲜感的。
而这个故事是关于找到自己亲生父亲的。
这对于小女孩来说至关重要,这对于小男孩来说也是很新鲜。
小男孩在夏天想要做的事情是独处,是将自己封闭起来,不去接触任何人,从而培养自己的单独的记忆。
然而在遇见小女孩之后,独处的意义就不大了,小男孩屡次破坏自己独处的计划,转而为小女孩去做很多事情。
以至于他最终敞开心扉看待这个世界之后,独处彻底的失去了意义。
他明白了一些道理,一些独处不能给自己带来的道理。
感触则是这部影片最后的核心观,感同身受的故事让小男孩子无意之间做了一些好事。
促成小女孩父女相认之前,小男孩对于亲人之间的联系认识的并不是很深刻,然而当自己真正的一个人呆着的时候,却发现了危险,发现了无助,发现了迷茫与虚幻。
这一点跟自己之前的价值观完全不一样。
原来自己之前的想法是多么的可笑。
小男孩选择去淤泥海滩是本片的一个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直接决定了小男孩之后的人生观,且彻底地清除了他之前对于亲人之间联系的固有看法。
原来人与人之间的关联是密不可分的。
回看一下之前小男孩和自己家人之间的交流总是不欢而散,他不理解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同时也不想让家人理解自己想要的生活的秘密。
然而经历了这件事情之后,小男孩的心智得到了成长,他逐渐的认同了亲人之间的联系,最终促成了小女孩与自己的父亲之间的相认。
从不认同到认同,从陌生到重新熟悉,这个夏天对于小男孩来说是意义非凡的。
在这个夏天发生的事情让他彻底地改变了自己之前的人生观。
小男孩真正地意识到自己与亲人之间的联系,自己与这个世界之间的联系,自己的经历是多么的可贵。
最终,这个夏天是有意义的。
同时本片也走向了这样有意义的结局。
整体来说,这是一部非常规整的轻喜剧,本片的成功在于它很好的平衡了儿童与成人两个不同世界之间的交集,我们可以通过任何一个角度去看待对方的时候,都不会感觉到太尴尬。
我们用儿童的天真烂漫去看待的时候,能找到共同的点,用成年人的严谨去看待本片同样也能理清楚逻辑,这就是本片给人感觉很舒服的原因所在。
以上,好的电影一定是有着很多相似点的,虽然这些相似点集合起来不至于达到惊世骇俗的效果,然而也能很好的与观众之间形成良性的互通,观众的诉求其实很简单,在有限的范围内能做到自圆其说,且能很好的表达清楚自己的主旨核心就行。
良好的环境的创造是任何一部电影的基点,在这样好的环境范围内中规中矩的行进,它所产生的效果是无穷的。
拍一部好电影很难吗?
也不是很难,拍一部优秀的电影很难,但是拍一部好电影其实很简单,有参照,照着做,质量自然而然。
……你好,再见
萨姆和苔丝两人意外在岛上相遇,相互作伴,成为了朋友,度过了愉快、意义非凡的假期。
萨姆没有想到这个假期的怦然心动不仅打乱了他培养自己适应孤独的训练安排,还将他带入了另一个冒险的旅程中。
在这个漫长的夏日假期里,让萨姆知道了人生并非一座孤岛,相伴才具有意义。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总会在某个时段对死亡和孤独进行思考。
想要解决问题就要直面问题,而非逃避。
家人的离去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我们不能为了减轻遥远的离别之苦而疏远他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珍惜彼此短暂的相聚时光,产生的美好回忆是一辈子的财富。
两个少年成长的故事,sam思考孤独,tess寻找父亲。
sam是四口之家中最小的,当父母和哥哥去世后,他不知该如何忍受孤独,于是他开始了孤独训练,同时他遇到了女孩tess在寻找亲生父亲,经历了一些少年中常见的嫉妒变扭之后,用自己的热忱帮助tess父女相认。
在故事的最后,他明白了要珍惜每一刻,把每一刻放在回忆起,在孤独的时候要依靠这些回忆度过。
片中对sam和tess的少年恋爱描绘得非常形象。
两人有热情能快速从陌生到熟悉,又容易因为嫉妒误会而吵架,但当误会解开,又能不顾一切地去挽回。
小男孩sam爱上tess之后,当tess接近yugo(tess的父亲)甚至自己的哥哥,他都会嫉妒,甚至会恶言相向,让我想起我年轻时候,真的就是这样子。
故事中最让我动容的是sam在听了海边老水手讲述的要珍惜每一刻创造回忆后,在明知道tess昨天不想说出口的情况下,一个人去告诉yugo tess没能说出口的事(tess是yugo的女儿),这种不瞻前顾后的行为实在是让人动容
有点鸡汤,不过也是青春片该有的水准了😂PS. Anna Woltz原著小说传送门: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387843/
流光溢彩的夏日,模范的男女老少,爱和需要是萨姆和苔丝对世界最初的理解,构成了饱尝独处和缺憾的观众对世界最后的感情。在这个意义上人人都是那头最后的恐龙。
如果你想表现夏天,就不能只是表现夏天,而这才是夏天该有的模样,有景有人还有情。
11.30 欧盟影展。Oh TESS! "我会去参加你的葬礼"。收集记忆,也只是另一些答案中的之一。那些有趣的问题,和有趣的计划,不如说就是人生应有的样子。抛弃、遗忘、犯错、碰壁、濒死、惊诧、醒悟,然后获得从容与鉴定。
#HIIFF
8分,最沉重的孤独,是连回忆中都只有自己一个人。
如果我们不想失去,我们就要学会适应孤独,可是如果只有孤独没有记忆,我们还不如死去。好舒服的一部夏日片,我们就应该在海边有一栋房子啊。
最适合夏天与假日的电影
趁早收集美好回忆。
不用去寻找孤独,孤独会自己找上门来的。
还行吧。比较平淡无味
2.5,2019.07.18@光點
夏天、阳光和海风的味道,儿童电影该有的都有了。男孩女孩懵懵懂懂的友情是最美好的。男主开始思考死亡的年纪居然跟我一样…
以为是像月升王国一样的少年冒险公路片 结果就是一个主线副线都不明白的两儿童恋爱片 里面所有的人显得跟白痴一样
脑袋里记得的才叫日子。
看完电影像是度过了一个沉浸式的假期,放松愉悦。这是多么美妙的电影体验啊!
Leo夏日片单 / 美好夏日,夏天和海边绝配,美丽的风景,明亮的色调,轻松舒缓。在小岛度假的一周,不必再去训练自己适应孤独了,和其他人一起去收集更多的的回忆,使之成为美好的记忆。
【2019第十二届欧盟电影节·非凡夏日·荷兰·2019】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和老船长,一样不缺的假期就是“非凡夏日”。
生命的意义在于体验,而不是提前训练自己适应孤独。
飞机上看的,呃……其实对我来说一般般,总感觉这种夏日假期主角和一些新认识的人之间建立的美好回忆这种剧情有些老套( )“你不能和人太亲近” 否则就要遭受被抛弃时痛苦失落的风险。嘛结局是he也是很难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