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训练,我们比赛,我们没有那种想要改变世界的志向,但我们知道,我们的未来要自己拼。
”随电影旁白打出的字幕是:以此片献给这片土地上,为梦想脚踏实地的绳力女孩、男孩们。
谢谢你们的坚持,让世界看见我们!
第50届金马奖影片《志气》,以2010年台北景美女中参加意大利世界杯拔河锦标赛获女子组540公斤组冠军为蓝本,简单几句话,在长达2小时的讲述完成后,句句入心。
无一丝不良反应。
若是在墙上涂抹几句标语,弄些运动式口号,日见月见,同样的道理,还听不听信不信?
矫枉过正连最基本的信仰都丢失了,质疑假恶丑,同时也不信真善美。
在快餐的狂欢和刻意的深刻两端回到中间,悠长而缓慢地,回到事物本来的样子,信手便可拈来些真实。
停下来,想一想,不急不徐。
2013-6-6之前看《康熙来了》的时候看到了关于这部电影的宣传。
几个拔河的女孩子坐在一起宣传着《志气》。
听说这是从她们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来。
后来某天无意在网上看到这部影片已经出来了,但是一直没有点开来看。
今天终于点开了这部电影。
两个小时的片长,慢慢地看完了,依旧是忍不住地流泪。
不是因为影片煽情催泪,而是那种平凡,简单,坚持一直打动着我。
那种励志的心情,还有我内心的愧疚。
依旧是百度了影评,看到很多人的评论依旧不好。
不过看了几页,还是释怀了。
对我来说,这是一部不错的影片,这不就够了。
典型的台湾电影风格,至少是现在的内地无法拍出的感觉。
当然很多人不喜欢,我个人倒是很喜欢这样的清新小文艺片。
我觉得整部电影并没有刻意的励志,半纪录片感的电影,更加侧重地展现了那群女孩子的真实。
她们是什么样的背景,她们是怎么样的坚持。
那汗水,那辛酸,那泪水,微笑,组成了独特的励志青春。
电影里李春英阿么对她说,“ 做鸡就要掅,做人就要翻。
要认份,要打拼。
”这句话一直推动着她的前进和成长。
而邻居阿伯说,“你们拔河就跟种地一样,退后就是前进。
”影片诠释了个不同的人生。
为了赢得荣誉,只有拔河是要一步一步地往后退。
但是这些话对我最开始并没有太多触动。
只是看到她们不停练习,不服输的练习着。
在最后的比赛,那份坚持,那份坚定,还有那句:教练,我的未来我要自己去拼。
我的心真的被重重敲了一下。
我很惭愧,却还是忍不住哭着。
我没有想写影评,因为现在脑袋空白的很。
但是整部片子的风格,画面,片子的音乐都很棒。
我也不说演员演得怎么样?
也不分开来分析影片好坏。
因为我做不到,我只能凭着感觉来说。
我只是想写下我看完电影的唯一感触。
每个人都有梦想。
可是我们握住的是什么?
我们能坚持住吗?
我们能为我们的梦想去付出什么?
一群17岁的女孩子,正是花季的时候。
哪个不爱美丽?
可是她们却要拼命地把自己吃胖,好让团队达到参赛的体重。
她们的手上满是茧子,还要被排挤。
拔河好像真的是一个很冷门的运动吧。
很多人也都觉得不就是拉根绳子而已。
但是看了影片发现,原来拔河不只是拉根绳子那么简单。
它需要的是整个团队的合作。
一队人的动作,甚至是呼吸都要合一。
它有技巧,它需要力量,需要耐力,需要坚持。
影片里有有个女孩子的男朋友也是拔河的。
那个男孩唱了一首歌。
“不想放手,追逐梦想的是我,掌握志气在手中,坚持才能够拥有。
不能放手,紧握的不只是梦,还有亲爱的你我。
”我想真实的她们,赢得了比赛的她们,真的真的在很努力地拼搏自己的未来。
片子里每当她们拔河的时候,那音乐响起,我真的就会跟着激动着。
我在想什么时候我才能握住我的梦想,什么时候我才能用力握住我的志气?
哭着的时候,那是我的触动,我的愧疚。
此刻的我,竟然比不上那群17岁的孩子。
那么,我又拿什么说我要成功?
坚持是基础,更多的是去奋斗。
就像整个影片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我的未来我自己拼。
”
又是一群姑娘的电影,不过这次没有勾心斗角,没有金枝欲孽,只是一群16的小姑娘一起拔河的故事,貌似里面还有个男的。。。
因为看到郭书瑶上了微博热门搜索,好奇地关注了一下,才知道原来是得了金马奖最佳新人奖,几年前她还是一个靠胸大出来的小姑娘,几年后已经如此高端大气了,果然人只要肯努力总是会越来越好的。
正值周末,闲着也是闲着,就看了一下这部电影,故事很简单,一群被瞧不起的体育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向别人证明了自己。
很热血,很阳光,有种年轻的时候看日本热血漫画的感觉,比如足球小将、比如灌篮高手、再比如棋魂什么的,很有青春的回忆。
让我比较惊讶的是原来拔河也能算是一个运动项目,而且还需要技巧,又长知识了不过跟看完全套安达充的棒球漫画,你也不知道棒球是怎么打的是一样的,就算你看了,你也不清楚拔河的技术点在哪里如果就影片来说,真的就那么回事吧,十年前的国产片都能达到这个水平。
但现在国内的影片已经很少这么踏踏实实地拍戏了,整天整明星拼特效的,最后成了一个笑话。
最后真的要感叹一下郭书瑶胸好大呀!
这真的合理么,这是什么生理构造,如果她真的是自然生长成这样的话,我只能说:她好厉害!
就冲她这么明显违背自然规律的胸,这片子也值得看一下
对于郭书瑶这个台湾妹子,原本的印象就只是娱乐新闻偶尔看到的标题中写的“童颜巨乳”几个字,如果说像柳岩那样,凡是和她有关的新闻报道,标题都会用到“爆乳”或是“性感”这样的词汇,那我想,观众对这个人物也就没其它印象了。
想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付出的努力太多太多,像一些女星,先因戏取得一定的地位后,再被发现身材不错,那就是她多出来的优势,而那些一开始就拿身材炒作的,必将成为一个抹不掉的没那么好听的标签。
第50届金马奖,郭书瑶穿得像个初中生,雪白的小短裙,屁颠屁颠地从星光璀璨的巨星们身边走过,没有气场,没有光芒,有时候真觉得这是“少女”的劣势,是“青春”的劣势。
她拿下了这一届的最佳新人奖,从新导演赵薇手中接过奖的时候还差点掉了,好险,接着她哭得非常夸张,整个变形,不过,可以理解,各人有各相。
还没看其它入围的影片,单看了获奖者这一部,确实很不错,从镜头一开始,就发现她的许多脸部小动作和林依晨很像,特别是以前青涩版本的林依晨,加油,新一代偶像女主角。
可能大陆这边对于拔河比赛这个项目了解不多,但参与还是挺多的,不过对其理解估计也就停留在——两拨人拼力气,真的仅此而已。
看了片子,才知道拔河竟然也像其它大家熟悉的运动项目那样,会有如此正规的训练,昂贵的器材,以及专业的技巧。
曾经,拔河比赛还出现在1900~1920年的奥运会上,如此盛事,如今对于我们多数人来说就是一场如同老鹰抓小鸡一样的小游戏。
拔河队的同学,其实也就是体育生,凭着优秀的体育成绩进入名校,但根本上还是和名校里的其他同学不同,她们大部份来自单亲和经济状况不佳的家庭,因为没有退路的家庭背景,使得她们在课业及拔河的训练,比常人更加努力。
她们挥洒着汗水与泪水,一步一脚印,用力拉出属于她们的一片天,向全世界证明她们的志气!
对于她们的选择,总是心生敬意。
那些短跑长跑、羽毛球乒乓球等体育女运动员,再怎么没有女人味至少不像拔河队员这么恐怖,全是为了体重而拼命增肥,天呐,不觉得不可思议吗,女人都在减肥,她们却吃吐了也要拼命吃,在上体重秤前还要赶紧再吃几口,只为了上去后那个数字能再多一点,她们朝着女人身形的反方向行走,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女人所没有的爆发力。
对我来说,全片无尿点,泪点不少,狂命拽走我很多眼泪,很多很多。
拔河队只有郭书瑶是明星,其她的都是真正的拔河队员,因为演员的真实性,看着更让人入戏,就像纪录片那样,看到了一支真正的女子拔河队的血与泪,好心疼。
回想起刚上大一的时候,学院组织了拔河比赛,每个班级派出一支队伍,我当时积极报名了,我当然清楚知道自己没几两的力气,但我想重在参与,这对于我这个性格极不合群的人来说真的很难得。
后来我们班是输是赢我现在已经不记得了,我只记得班里没有人对我这个看起来“起不了任何作用”的瘦小女生来点正面的能量,看到的听到的仿佛都在说“因为你所以我们才输了”、“你来凑什么热闹”、“你没帮上忙好吧”……身处怎样的集体,真的会像捏泥人一样塑造出完全不同的人,不过,这个集体依旧是我大学很爱很感激的“家”。
谢谢你们!
初中班主任放的电影,现在大一,看过无数励志电影,这部电影中的励志片段不过平平,渐渐淡忘了,但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当女主被学校开除回家时,奶奶在田地里干活,看见她先是吃了一惊,问她不是休息日怎么回来了,转而发现孙女悲伤的表情就什么都不问了,就笑着说去做饭了,没有责怪,甚至都没有追问原因。
一个无条件爱你的人,无论你变得怎样,别人如何看你,对你的爱一如既往,你的内心会变得更坚强,不计较得失,心无旁骛地投入所热爱的事业中,因为无论结果如何,你永远是她的挚爱。
不说了,要落泪了,我想起了我的奶奶了。
挺好看的励志片,还是体育题材,而且没有太多俗套的爱情桥段,女主角就没有一点点的感情戏份,两个小时的片长丝毫不显冗长,让人觉得一下子就看完,郭书瑶作为女主角本来是让人觉得很不靠谱的,可她在影片中的表演不能说是经典,但绝对能够改变在很多人心目中她只是一个花瓶的印象,很认真的在表演,而且没怎么抢镜头,这一点最难人可贵。。。
本片的音乐和音效非常棒,绝对的给影片加分,看看工作人员名单,原来是杜笃之和吕圣斐(海角七号、塞德莱巴克都是其作品)联手打造,难怪水准如此之高,非常适合这部电影。。。
我丫以为又是台湾人在YY了,结果还是真事,我大中国河北河南大妞们去哪里了?
照理不该拉她们几条街?
不过想想好像北京奥运会有个台湾小妹小小的也拿了块银牌,人家还是业余的,估计台湾.......,伙食好。
很简单很清新的东西,我们七八十年代这题材也拿手的吧,貌似每一国家拍这类东西都不差,都能体现人间冷暖和体育精神,啥时我们再整一个,关于拼搏的题材多了去了,比如女排、比如刘翔.......
我是有多久没有感受到拼搏的滋味了,很久了,安于现状了,懒惰了,我都快忘了奋斗的感觉了。
我不是一次这样说过,我在研究生阶段,无数次这样说过,我忘了,忘了很多事情,以前的那些种种。
我什么都想得到,什么都想兼顾,什么都想尝试,我现在知道,我太贪心了,我欲望太多了,多的让我失去了方向,我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我说不能砍短自己背负的十字架,可是呢,我没有砍短,却让里面的东西,失去本质。
拔河,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想我同大多数人的想法一样,甚至同电影中选手的父亲一样,对此不屑一顾,我不理解,这竟然成为了一项运动,还有世界级的比赛,我只能说,是我自己见识太短,对所有事物没有深入了解之前就妄下了定论。
我不是一次犯过这样的错误了。
不管怎样这是一部让我热血沸腾,又热泪盈眶的电影,我仿佛又重拾了一份自信,是的,我说的是自信,在这里,我的骄傲已经被摧毁的体无完肤了,我不在是以前那个一抓一大把资本的人了,我没了资本,我现在像一支空杯子,需要不断的往里面加水,我需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
我至今记得,教练问:你们为什么要参加拔河队,女主角说:我要出人头地。
出人头地,几时我都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我从来没想过出人头地,我只想安稳的过我自己的生活,我从来都是这样告诫自己,但是我所做的事总与我的心不符。
也许我好奇心太强,好胜心太强,太要强。
曾几何时,我翻看这篇日志,却发现是没有写完的一篇,还记得那时看完片子,心中是热血沸腾,想一个劲的往前冲,想努力无所畏惧的前行,满脑子的义勇军进行曲,只是方向如果错了,那条路就会离成功和梦想越来越远,这是我所无法预料到的事情。
我只顾着往前,却忘了要不时的回头看看,以前的种种,总是看一些书,记一些话,不求甚解,是懂非懂,还没有完全懂得其中的真谛,只是在某一天,自己经历过,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书中说的那么有道理,而我却还是要撞得头破血流,才明白这些已经有人总结的道理。
后来,我就知道,每回的失败,每回的迷茫,每回的不知所措,每回的受伤或是伤害别人,都值得我思考,思考怎样去避免下一次犯同样的错误,真的变为自己的东西,真的让自己成熟起来。
以前,不以为意,自以为是,认为那么些人可耻,可恨,可恶,怎么就可以那么恶心。
原来当一个人真正成熟时,会学会接受,会学会多角度思考,会理解,会宽容。
然后,虽然知道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却也要装作不知道,也要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生存下去。
这是你不可避免的,同学说的很多,人的成长就是不断的妥协。
并不是一味的坚持,我已经选错了太多,我后悔了。
你,他,方向,专业,为人处世的态度,朋友,这些,我都没有把握的好,但是,事情总是在不断行走,我们也得在荆棘丛中打滚,泥泞路上前行。
我只想说,我的方向,我找到了,我会大步勇敢向前走去,不在左顾右盼。
有时需要放空,有时需要思考,我会学着掌握其中的真谛。
偶然的发现,看到了这部台湾本土的励志片,《志气》然后决定去看看这个讲述一群年轻的绳女们励志的故事。
我承认很多本土的台语没有字幕不懂说的是什么,但是电影一开头的亲情很感人,阿妈为了送一送孙女舍得花钱,再三坚持买一张站台票。
孙女也很懂事,阿妈的脸很慈祥,温暖的亲情。
知道后来孙女的回来,她没有问为什么,只是包容,也表示理解孙女的决定。
很不喜欢现在电影里面的女主角拼胸的时代泛滥,郭书瑶在这部电影里面有很好的表演,没有夸张的剪掉布料或者在浴室帮受伤的室友擦背露出她的胸来搏击眼球,整部影片她都是穿着宽松的T-shirt很努力的在表演,没有故作夸张的努力,就是很自然的表现一个人的情绪。
从开始的不满,到后来对教练的理解,她一步一步坚定了梦想。
那个夜市摆摊的学姐,看到这里,仿佛看到了很多体育生的身影,当然也包括一部分毕业生。
我们还是大一的时候,不也是在看到学姐学长们如此辛苦的摆地摊或者创业的时候,用春英的表情反思过自己的努力是不是最后是这样的结局?
成功者总是被关注,而现实总是充满着失败者的身影,没有同情,没有幸运,在失败者的生活里,除了加倍的努力,没有一条捷径可以达到预期的成功。
我们总是害怕通过努力,最后没有达到冠军,只能一败涂地,只能接受生活,开始做那些曾经觉得不会做的工作。
所以这是励志片,旨在激励每个人,心存志气,一直坚持。
即使你看到了学长学姐毕业后没有去世界五百强,没有豪车美女别墅,没有像自己期望中的那样优秀的活着,也不要气馁。
他们做不到的,你可以去做到,总会有人坚持并成功的,失败很多,不甘失败的也不少,说不准哪一天就有了收获。
电影里面的女生,包括女老师都很漂亮,拉拉队的学姐,很自然,很善良。
会在体保生的学妹受到侮辱的时候帮忙说话,会在春英放不下阿妈的时候开导她去安心比赛……不得不说这部电影里面的友情也是很让人觉得感动的,一个队友受伤,其他的队友会去关心,一个队友被教练赶出去,集体去求情,并替她蛙跳。
在队友受伤被迫放弃比赛的时候,她们对顶替自己比赛的春英是宽容的,不是讽刺而是鼓励她可以做的一样好。
学姐一开始指出春英的拖后腿,并不是加害她,说等着她的挑战也是为了学妹好,最后学妹输了,她还拍拍学妹肩膀让她加油,替她蛙跳……这里没有女生之间的小心眼,只有互相帮助,互相鼓励。
春英的阿妈住院,每天去做保健的队友说可以每天帮她照顾阿妈……她不仅没有为春英顶替她的位置得以上场比赛而对春英有意见,反而帮助她,这点心胸是很伟大的,很多人都很难做到坦然面对那些取代自己的对手,并真心的去祝福。
倒是那些优等生,靠着自己成绩就看不起体保生的女生很讨厌,她们有什么资格去歧视体保生。
学校的主任,一开始的凌厉针锋相对,想要取消拔河队,甚至在体保生外出的时候把月季摆到了宿舍,这里看着确实很讨厌她,但是后来她看到了学生的成功,不仅请吃火锅还捐助了捐款,也算一个改变。
这里面很伟大的是做饭的那位阿姨,在得知学生出国参赛要那么多经费的时候拿出了自己的继续支持体保生去比赛,毫无保留的相信她们,她很伟大,她的儿子也很仗义。
生活中总是有一群女体保生,她们被迫放弃完美的身材,每天训练,导致了发达的肌肉,穿不上牛仔短裤,害怕男朋友会嫌弃自己。
但是她们努力的样子真的很难让人不去爱她们,总会有一个他会接受你的一切,爱上你努力的样子,为你的队友加油,给你小小的惊喜。
所以不要担心,为了成功,此刻加油吧。
看了这部电影,很佩服那些不懈努力,放弃好身材,睡眠时间,付出加倍努力获得成功的人。
佩服郭书瑶从大胸妹子的称号一跃变成了金马奖的最佳新演员,她通过努力,证明了自己。
我们都要有志气,努力过上最初想要的生活。
看完电影,虽然剧情意料之类,所表达的也很明白。
看之前都能想的到。
其实这类型的电影很讨巧。
但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内地就拍不出这样的电影,动辄上亿投资的电影,有什么意义?
充满荧幕都是宫廷戏、抗战剧、古装剧..... 看过好几部台湾这样的电影了,真心觉得不错。
希望内地的导演们、投资方们,不要再拍那些毫无意义的电影了!
教练长得好像真子弹
让瑶瑶演拔河队真的大丈夫,这种三倍速的电影就背景乐下就可以了,演员完全失败,点到而至的小情愫高扬的大和谐,代入感零,个人片~~
中华台北的志气很有深意
女生热血青春运动电影,根据真实人物改编。无功无过吧。
6.8
海报真的,太恶心了。
只是喜歡真實勵誌的電影。題材還ok,拍得不太好。
把拔河这种冷门的运动拍摄的这么热血也是见功力了。〔另外 做人就要拼〕
群体运动的展现比“翻滚吧阿信”从剧本角度要难得多得多 2013.5.21
冷门运动,励志题材。改编自台北景美女中拔河队真人真事。俗套故事也依然会被感动。大概华语电影中也就台湾地区还在做这样的努力吧。
景美女中耶~
拔河小姑娘胖胖壮壮的好迷人啊
7.7分,都是什么人在打分啊?
有诚意但俗套
湾湾电影特有的感觉
瑶瑶怎么长残了,还是因为我一直看的都是ps的脸。两个钟头太长了,弃了。
第一次知道有这样一部片子,励志片拍得煽情却不做作,比国内电影好多了。郭书瑶,我觉得她只是一个小歌手,不过电影拍得还正常,不让人讨厌,还是金马奖哦。而且音效和配乐很赞。好奇的是,真的有这样的比赛吗,台北真的赢了?2014.5
巨乳郭 大爱 大赞
拔河都能拔出事来,台湾电影涉猎很广啊,台北主旋律
瑶瑶名声在外,又看到片子评分还算可以,就看了,算是讲了一下拔河运动的苦与累,以及对女运动员的外在摧残。片子热血不足,温情尚可,可能是从来没把拔河当成过竞技运动,又因为没把锻炼比赛表现的惊险感人,使片子后力不足,以致俗套。但她没用瑶瑶卖肉,也没有狗血爱情,很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