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片前被演出阵容吓了一跳,能演同志片的大腕男色差不多都来了(少了个胡军,呵呵),小张酷得掉渣——“这才是杀手。。。
”(此处插入扑哧扑哧的白鸽飞起就pefect了),小吴电眼功率十足——“我觉得你RP还不错。。。
”(被电晕的小舒语),小杨傻头傻脑——“哥~~~”(唯一留下印象的台词),小刘爆烂的坑蒙拐骗技术--“对不起”(临死前搜肠刮肚而来的感慨),小孙飞扬跋扈的痞气——“别让我再替你擦屁股”(间歇性发作的奸笑过后一本正经的狰狞)。
话说当年的《喋血街头》票房惨淡不信邪,JOHN此番卷土重来欲找个新手来顶风口浪尖,可是JOHN同学的霉运自好莱坞归来还没到头,找个灌水的剪辑师剪出90分钟标准片长的fashion show,旧上海调调 + 枪战动作 + 男女情兄弟情 = 可歌可泣的爱恨情仇?!
拜托~看着片尾复仇时候小刘贴着条小胡子瞪出副陈宝国演大宅门的等死pose和男男板the matrix式的子弹横飞枪战,想不吐牛奶的就直呼此乃高杆cult片鸟~至于有没有赶超《无极》的素质,还要待将来是否出导演联合监制BUG修正重新剪辑扩展版DVD盖棺定论,HOHO。
最近在东都办了一张电影6折卡,每每有新片上映,人家总是尽职尽责地通知到位。
这种短信策略效果不错,被忽悠而至的机率在我们身上还颇为应验。
最近的这一部《天堂口》,完全是循着吴宇森的大名而去,却忘了留意这人的头衔是“监制”而非“导演”。
连新京报的记者都知道在采访刘伟强执导的新电视剧时问一问“监制”的工作是否就是挂个名,我们却错把吴监制当吴导演颠颠儿地奔了去。
结果呢,有幸看到了今年第一部开场20分钟左右就开始左顾右盼想退场的片子,让我想想,上次发生这个事情是哪一部,恩,已经记不得了。
《天堂口》的英文名字是BLOOD BROTHERS,三个穷小子去花花世界找天堂,因为意见不合而落得兄弟反目,有人被杀有人逃亡,有人寻仇杀人有人复仇杀人。
刀光血影一片。
问题的症结在于,作为转折点的被杀与寻仇,居然丝毫解释不通。
第一个杀机,不为权不为财不为女人,为什么呢?
弟弟不听哥哥的话;第二个杀机更加无厘头,最不搭界的两个人,一人取了另一人性命。
如果非要寻找反目的那个最初的原因,对,起因在于三人之外毫无关系的另一人身上。
这另一人,与这三人关系更是微妙,同事?
竞争对手?
情敌?
看来只好这么理解了,BROTHERS在这里的理解是广义,非狭义。
题材不新,故事讲的烂,感情线更是莫名其妙。
不过,有男色可看。
贵族忧郁气质王子吴彦祖还是一样的忧郁,集阴柔与阴郁于一身的刘烨还是一样的阴气沉沉,沉默是金的性格人物张震还是一样的少言寡语,少奶杀手孙红雷又做了一回老大,不同的是,人家只投资电影。
各个年龄段的女士们就感叹吧,电影中的男色终究比现实生活中要养眼一些。
天堂口题记:天堂:泥巴对此二字的最初印象为巴金所做的《鸟的天堂》那篇游记,而今文中所指的那个天堂由于小鸟周边被开发,原有的农田、水塘被破坏,环绕小岛的天马河的水质遭到污染,小鸟不断地飞到其他地方觅食,不再回来。
原来天堂也是只在某一时刻存在着。
天堂不为你存在,天堂没有了你的参与,天堂也不再天堂,就如,泥巴每次去学校要经过的白沙大桥是独塔双孔120米斜拉的桥形,每次经过那个方方正正高达30多米的拱门都只是麻木的穿梭而过。
但因为最近施工封桥,在某个盛夏清爽的夜晚躲过施工人员,我站在宽16米高达30米的拱门之下的无人境地,江上清风、昏月所凸显出来的静具有一种神秘的诱惑,泥巴在闭眼倾听的瞬间能感受到在这个拱门的某一点就隐藏着天堂入口的微黄按钮。
那种喜悦、快感传遍全身——飘飘然。
而在《天堂口》影片里刘烨所寻求的物质、极乐世界的天堂在孤独里轰然倒塌后,吴彦祖依然找不到他自己的天堂。
这是必然的。
在这个一切都被物化的后现代的人类社会里,无神论所构建的物欲碉堡里,我们目光所及心智所思都有如:那万般能耐的猴子在如来佛的手指上到此一游还是那泡侯尿一般,能证明的只是我们的自以为是的一个跟斗的高度,哈林、杨利伟……够高够远了吧,但连太阳系都出不了。
所以东方的哲学讲究的是对自身的在心灵上的认知,一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宇宙。
要进入天堂,首先要找到自己。
刘烨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要的天堂是什么,所以它能一次次的笑:发至内心的微笑。
无论是在乡下角里讨论着去上海当侍应生向往,还是在第一次完成孙红雷(老大)布下的任务后那种悠然。
所以在杀死他弟弟之前是幸福的。
而相对之前的刘烨来说,吴彦祖和杨佑宁则一直在摇摆不定彷徨自责,不知道自己的天堂是什么。
如果是在乡下和李小璐美满生活,则可以立马回去,如果你是要富贵虚华则可以一路杀下去,正是因为其摇摆不定,正如在最后刘烨所说:“其实是你害死了他们!
”我们教育的最大公用在于告诉你你要的是什么,最大的失败不是蒙受了某家学说而置生死于不顾,而是让你不知自己要什么整天在彷徨中虚度。
生命就这样在毫无作为的情况下被时间吞噬。
也许有人会说“无为而治”,但是别忘了,老子的‘无为’是有目的‘无为’。
当杨佑宁一切都依靠个个刘烨来摆平尊严早已开始流逝,所以当对自己的哥哥刘烨开枪时,其动机其实和刘烨杀死老大孙红雷的动机一样是一种自尊心的本能反抗,而没有所谓的大义灭亲。
因为他没有真正的自己,真么可能有道德立场。
对于舒淇,其前身有《摇啊摇 》里面的巩俐,相比要丰满很多,但是对于吴彦祖的眉来眼去,其动机是因为他的单纯还是视为知己或是为了死在买粽子的乡下?
对于开场舒淇的娇滴滴磁性的嗓音所唱的《天堂口》的酥软无奈表达的十分到位,但据泥巴对当时上海的流行乐的了解,这样曲风在30年代十里洋场里用爵士、中国民俗音乐、戏曲音乐相结合的流行音乐里是不见的,倒是在21世纪的今天才开泛滥起来的。
而舒淇那迷离的眼神真的是让我受不了,只是那一身身旗袍真的不怎么样,这也只能怪舒淇太瘦的缘故。
因为对于造型设计叶锦添与美术设计邱伟明真的是没得说的。
不然的话这一段段帅哥的MV也就没那个精致了。
只是刘烨那两撇小胡子的效果真的不亚于杜桑先生对《蒙娜丽莎》的那次有名的生毛手术啊。
看上去真的很GAY,在《蓝宇》里没有启用这样的造型遗憾啊。
无论你什么角儿,能碰到陈奕利这样能这般坦诚(面对此片模仿《英雄本色》《教父》的质问是,竟也能毫无愧色的说是在向吴森宇、《教父》致敬,但这也好,总比那些抄袭了他人之作还死不认账的要来的直爽点)。
本来监制就是吴森宇,所以那里面有他的影子纯在也不足为奇,而陈导你至少也是个导演啊,你总得做点事吧,要是真要制片客串导演的职务而自己专心做编剧,那你也要写个委托书什么的吧。
再说啦,要是在专心做编剧那么至少也要吴彦祖在乡下练习以下鸟枪打几只鸟做野味改善一下生活啊。
不然的话叫一个初次开枪的车夫干净利落的干掉5个有板有眼的恶棍也太不合常理了啊,就算是叫吴彦祖受点伤或者只安排两个恶棍也好嘛。
要是真的要暴力要血腥要美学您就不能把那场点火烧人的戏更逼真震撼点么?
再说1000万美金也不是小数目了啊。
当然您也还是年轻人第一次总会很快的。
可以谅解,只是希望您的第二部不要再专门去拍致敬类的影片了才好,不然您可以直接去某导演那当个副导演或者其它龙套什么的来的真诚,不然如此这般还指不定人家领不领您的情呢。
此部影片再一次一事实说话,导演对演员有绝对性的领导权,我要你往西你不得往东。
再一次激起对导演的恐惧,再一次激起了如片中的刘烨一样杀掉导演做导演的欲求。
后记:记得有篇美事文字上有介绍嘉兴的粽子的香润可口,还提到了金庸笔下的韦小宝对嘉兴的粽子赞赏有嘉:韦小宝闻到一阵肉香和糖香。
双儿双手端了木盘,用手臂掠开帐子。
韦小宝见碟子中放着四只剥开了粽子,心中大喜…提起筷子便吃,入口甘美,无与伦比。
他两口吃了半只,说道:‘双儿,这倒像是湖州粽子一般,味道真好。
’今日终于能在银幕上一探究竟,只是那个屈原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不是因为《离骚》,不是因为楚怀王,不是因为伍子胥,不是因为水怪而知道自己,而是这香嫩可口的粽子。
貌似要吃你尸首的不是那河水里又悠游自在的鱼儿,而是这写以纪念为名的人们。
而且得益于‘五芳斋’的真空包装,全世界的人们都能因为他而不再稀罕你那永垂不朽的尸身了。
粽子真伟大,‘舒淇’能‘死’在这样的神物旁边可以瞑目了。
版权所有转载请留言或联系:[email protected]
《午夜场》做了刘烨小震吴彦祖的专题,于是动眼看搁置好长时间的《天堂口》。
闻说《天堂口》被个很迈克的导演提名参评了威尼斯的“断背狮奖”,而且网上恶PIA当有趣地好几棒子伺候着。
从 三昧 的豆瓣上看到她这样评价:要情节没情节要意义没意义,除了男色一无可看的东西。
总之呢,是看完了。
反正我也不清楚吴宇森监制不监制有什么大起色,黑帮片本来也不是我的普洱,不看男色,不看狼们嚎叫出来的JQ,还看什么呢?
我怎么JIAO着聚集了两岸三地的顶尖中生代男优的《天堂口》是半拉子政治片?
如果有这个类型的话。
角色的设定满有趣的。
内地或曰大陆的演员,孙红雷和刘烨,一个是前老大,一个是雄心勃勃的后起,两人木有什么区别,都是没来由心狠手辣,而且铁定是“我说话你还敢不听”的主。
台湾的演员,张震和杨佑宁,一个是头生反骨的杀手,一个是扶不起的阿斗。
阿斗同学被一奶同胞的大陆哥哥料理了,这是“绝对不放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暗示?
香港的演员,吴彦祖,当然啦,有米国背景,可总是华人的,出演个代表了良心的淳朴角色。
嗯,香港已是自家兄弟,即便血统有些不纯,关上门来好说话。
不论如何,当台湾杀手最终向大陆大哥开枪时,香港兄弟不是也痛心疾首追悔莫及吗?
要说台湾杀手冷静地处理了纷繁芜杂的蘖债,酷毕地重生,该做如何解释……终于“T独”了?
——我不说是半拉政治片么?
要真是刘烨华丽丽地刀枪不入,最后一挥手小弟们乱枪做掉了杀手,也太不韬光养晦了,也太不虚怀若谷了,那也太明目张胆了。
嘛叫敲山震虎?
几位演员,还是最喜欢小震,就那么简单的一坐,都有型。
一贯阴霾,现在居然还强势……杨佑宁也满好,不得瑟不过火,果然是台湾最有出息的新人。
其实《国士无双》里他就很有潜力了。
按着时间是极其有限的这一紧张狭隘的观点,我是无法为一部相当普通的电影写点感想的。
不过,谁叫它有我最喜欢的三地年轻演员呢。
人嘛,有时候是要给自己面子的。
刘烨、吴彦祖、张震是分别来自三地的三位外表俊朗热爱表演艺术而非热衷名利的年轻影星,站在他们面前我都自惭形秽,自己长得多不刺激,自己的成绩多么没有啊。
《天堂口》老早就被监制老吴吵得挺响,里面除了我看好的三帅哥,还有演戏相当出色的孙红蕾同志和嘴巴很有表现空间的舒淇女士,又讲上海滩那摊子江湖仇杀什么的,都到2007年了,不知道还能不能在这些故事的演绎上有什么看头。
当然我这种欲作大放厥词状的态度是被我接受的,毕竟咱是外行也是伟大的观众,如果是同行,那就不能轻易评价别人了。
影片不久,舒淇唱的“明明就是天堂的缺口”就点题了,天堂口是个蛮有诗意的文学象征,但不敢恭维的是,这个精彩的词跟剧情的化学关系比较僵硬,空有一个意义在,空有一个不离不弃的场景歌舞厅在,好比一个人生了个儿子,虽然铁定是父子关系了,但他竟然二十年没有见过儿子。
也就是说,剧本方面,它的主题升华是徒劳的,影片对于人性的挖掘注定是纯商业色彩的涂抹。
剧本要靠演员来阐释,几位优秀演员的表演是挺努力的,不过也许是角色太简单了,演员们看着都略显拧巴。
不过有趣的是,有几处都是主角用夸张的表情来表现复杂的内心,首先复杂的内心是最难表现的,而夸张一般还是适于表现简单强烈的心理,所以这种方式很容易离谱或者不准确,除了孙红蕾好像天生就对生活有极强的悟性以外,其他演员的表演老让我为他们捏把汗,因此观看过程中我也总不能融入故事。
作为一部江湖片,吴宇森帮忙的动作处理可以放心,小刀插人的真实和利索,让人想起教堂与鸽子的枪战,都很熟练。
最好看的是影片的色彩一直比较浓并清晰,不管是服装还是场景的设计,演员都因此显得特别干净,记得准备杀舒淇时候刘烨坐着的那个背景,凝重的暗红,工整的明暗线条墙壁,精美装潢的歌舞厅,都像立体主义画派的努力。
吴彦祖酷酷地在麦克风前说“天堂现在关门”之景也是非常帅,这种事就得交给有叛逆有思想的花花公子气质的流行偶像干,接着一阵打杀,该死的都死了,刘烨空中来那么一句“对不起”可谓是相当的不严肃,更暴露了这场悲剧的发生是多么地历史轮回,如果好兄弟或者合作伙伴必须以这种结果收场,我肯定如吴彦祖那个角色一样,宁愿没什么追求,宁愿碌碌无为,难道历史的推动必须靠人性扭曲作为代价么?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是刘烨演的大哥,到时候也会杀掉自己的弟弟,而且我总是更同情刘烨这个角色,而不是善良的吴彦祖,因为其实前者很简单,很有能力,只不过社会不允许,人类社会罪恶太多,而中国社会的暴力文化尤甚。
记得上次有个客人说我是“typical Chinese”,其实他自以为是很有思想,看一个人的特点无非是看他把什么看成最重要,古今中外都一样,中国人更容易偏向于权力扭曲而已。
我们的英雄都是因权力站在所谓顶端的皇帝,而西方的英雄往往是热爱自己天分的唐璜;我们的悲剧到最后往往是在权力架构中牺牲自己所爱的一切,直到丧失殆尽,西方的喜剧到最后往往是宗教宽容和个人主义的实践,直到美的高潮;我们的命运似乎是不得不痛苦,原因其实就是不想改变,西方人的命运倒仿佛总是可以选择。
人类共同的真善美之梦在中国很难有个不错的感动人地艺术表现,中国社会的思想内流太勇猛了,《黄金甲》其实是批判皇权的,但是它也只能到此,要挖掘个梦出来并和世人分享——这是中国导演的使命。
除非每个人都改变,否则封建社会的根子永远除不掉,君君臣臣不爱女人拧巴投降的命运就不会大面积的消除。
天堂在中国永远都缺个口,我们永远只能在缺口处徘徊,如果我们还不选择改变思想改变内心。
我经常问自己为什么来这里我还以为它真的像所有人说的那样是个天堂。
上海的天堂是个舞厅眩目的灯光闪亮的舞台勾魂的舞姿一杯酒一丝温柔这是个天堂只是物是人非兄弟之间反目成仇记得第一次知道天堂口这部片子的时候是坐在TAXI上,看到座位后的触摸屏,播放着天堂口的预告片。
我是喜欢美女的,当然不会放弃看舒美女的机会,在这里不得不说舒淇是我看这部片子的最大原因之一。
没看之前,搜索了豆瓣,顺便看看别人的评论,多数是以不好看、烂片等来形容的。
不过我还是去看了。
说实话,剧情有些俗套,不过它让我发现了张震,一个不羁的男子,不得不说他很帅,还很像吴彦祖。
对于喜欢彦祖的人来说无疑又是一个看点。
令我心痛的是兄弟之间的互相残杀,还记得那个怀表,让我唯一觉得一丝温柔的东西。
在杀死弟弟之后哥哥还保留着它,可是为什么你可以保留这个表却不能挽回你的亲弟弟呢?
总之这部片子虽然有些不尽人意,也不至于是部烂片。
PS。
里面彦祖说过一句话:脚,才是女人最迷人的地方。
- - 貌似我要好好注意脚的保养了。。
[img]http://img.bbs.163.com:88/xqgs/yu/yuyan05/187x260_12952.image[/img] [b]片名:天堂口 英文片名: 又名: 国家/地区:中国香港 区域:港台 出品:银都机构有限公司中环娱乐有限公司华谊兄弟传媒有限公司 发行: 类型:动作剧情 导演:陈奕利 编剧: 制片: 主演:刘烨吴彦祖张震杨佑宁舒淇李小璐孙红雷 分级:未分级 片长:95分钟 上映时间:2007年8月16日[/b] 卖碟的地方是个不大不小的店,里面主打的是正版的CD,价格不菲,行行排列。
店的左边是好利来,右边是比格,香气四溢,却静默。
于是,居中而紧邻的小店音箱里就永远流转着最诱人心弦的那首,寻着声音走过去,在CD架前细细翻拣,偶尔还会有丝丝缕缕的甜香。
当然,CD再好,单卖CD也总是太过坎普,关于赚钱这件事儿,弯弯腰总是难免的。
所以这个店不分冬夏,门一律是大开着,贴的是最新的影讯与海报,一左一右,门神一般。
呼应着它们的是最外面、临街的两大窗DVD,展示招徕的身姿。
那天,门神是《天堂口》和《导火线》,一面是群星摆酷,一面是Donnie张力十足,左右对峙,各有各的嚣张。
《天堂口》的海报上写着“《天堂口》,8月30日DVD正版上市!
”。
但,除非是D9,否则支持正版是一件挺没意义的事儿。
在这里,DVD的换算公式是:1DVD=10.00RMB,比地摊的贵,比卓越的也贵,但保质,所以,心甘情愿,两张十元换算成两张DVD,再换算成一个两碟连看的充实的夜晚。
先看《天堂口》,因为喜欢刘烨。
却发现刘烨又一次被脸谱化,僵硬得没有任何道理。
屏幕上偶现刘烨痛苦的特写,仿佛卸了妆的鬼狼。
所以从《无极》到《满城尽带黄金甲》再到《天堂口》,变态、痛苦、扭曲、癫狂的状态就始终停留在刘烨的脸上再未离开过,好像刘烨的脸是月球背面的代言。
就如同从《鸳鸯蝴蝶》到《云水谣》再到《理发师》的陈坤,木讷、腼腆、文艺、羞怯已经成了陈坤的标准像(P.S:昨夜的华表奖颁奖典礼上陈坤还是很有风致的)。
而此二人明明很久以前在《巴尔扎克与小裁缝》里与周迅有过非常精彩的对手戏,表情正常,表演流畅,一样可以让观众感知到喜与悲深处的情绪。
说回《天堂口》,这部影片中,小刚(刘烨饰)、小虎(杨佑宁饰)和阿峰(吴彦祖饰)三人从“朱家角”前往上海发展。
此时,刘烨尚停留在单纯阶段,只是有些属于男人的野心罢了。
但来到上海后,一切都不再受控制。
小刚来到“天堂”,投靠洪哥(孙红雷饰)门下,之后顺理成章地将小虎和阿峰带进去。
“天堂”里面还有洪哥的女人——红舞女露露(舒淇饰)、洪哥的弟弟马克(张震饰)。
大概的人物关系关待清楚后,接下来就应该是情节的铺叙。
大约导演陈奕利是想突出情节的扑朔迷离,所以里里外外,角色纷杂;明明灭灭,情节跳跃。
但再纷杂的角色也应该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寸金寸光阴的电影里出现冗余的角色未免太过浪费,比如李小璐。
做为堂堂女二号,她存在的必要性是什么?
难道就是为了给阿峰做陪衬?
在前面进行铺垫后,让阿峰带着马克和露露逃出上海后有藏身之处?
如果是这样,那么有阿峰的妈妈和妹妹做前因后果足够了,根本不用再塞进来一个李小璐;如果不是,而是想表现兄弟间义薄云天的同时还有爱情山高水长,那就更没道理了,否则阿峰不会爱上露露,不会在上海那么久,几乎从未想起过李小璐。
而且导演若想煽情的化,仅有在大雨滂沱中共同修补漏雨的屋顶的情节显然是不够的,至少后来阿峰和马克重回上海时给个依依不舍的告别情节也好,但没有,或许导演怕落了俗套,而我们这些俗人却瞎了导演的这番媚雅向善的心。
冗余角色二就是杀掉露露后那个杀手,脸很有拼贴感,而且看上去应该和马克有宿怨,但是仿佛没交待或没交待清楚,至少从我观影一遍的过程中未找到任何蛛丝马迹。
所以虽然他很露脸,但他很多余。
其实,他不过是个符号,一个刘烨派来杀露露的工具,随便一个镜头就可以了,却和马克之间来来回回浪费了那么多胶片。
而马克这个角色也显得太过模式化,风衣、礼帽、冷面、惜字如金,可惜了张震,居然成了《天堂口》让人笑场的重灾区,可以比拼年初在北大看《云水谣》时同学们对陈坤的笑场,明明演员很认真,情节很认真,可观众们却抑制不住地笑了。
但综观全片,编剧其实完全可以让马克在戏中有着更好更舒展的表现,他和洪哥和小刚和阿峰之间的戏大有空间可做,但导演没有,只是从头到尾让马克如幽灵一样,忽隐忽现,一路冷着个脸。
只有露露被枪杀后,马克前前后后约五秒的悲愤的表演才展示出属于准影帝的傲人演技。
而相对于冗余角色,这个电影的情节却是缺失的,所以情节虽然够扑朔够迷离,但太过跳跃,让观影者像一个猴子一样,几十米几十米地从一棵树荡到另一棵树,树上是万千变幻了,可树下的延续性没人交待了。
比如小刚小虎和阿峰第一次为洪哥办事,阿峰退出后又回来变成神枪手救了小刚和小虎,阿峰的好枪法哪儿来的?
马克一次一次地到底在杀谁,若杀洪哥,原因到底是什么?
小虎的死又意味着什么,难道就是因为小刚说他的弟弟已经死了,所以小虎就落了个横死的下场?
刘烨到了最后为什么变成了一个“肌无力”,等死都等得那么白痴?
而且到了最后明明刘烨已经被打得奄奄一息,阿峰却守着他不让马克开那一枪,好像不开那一枪,一切就可以从头来过,看到这儿,终于忍不住也跟着笑场了。
而且在整部影片中,情节始终像刘翔跨栏一样,跳跃着从前到后、从左到右,仿佛影片是一部四十集的电视剧的缩水,而且是东抽一段,西抽一段拼接而成,中间的嫁接地段都得靠你去猜,虽然电影并不是流水帐,必须将每环每扣都叙说分明,但关键的环节总要接得上,就好像做动画都要有关键帧,关键帧的缺失意味着动画的停滞与误差。
尽管思维不同于程序的一五一十,观众们通过思考,对于情节也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并且就算猜不到,也可以把一切都归到电影的表现手法上,但总觉得有些喘不上气来。
其实,把情节交待得连贯些也并不耽误导演走向通往大师的桥梁,必竟当大师不是当袋鼠。
接下来,如果还要说差强人意,那么就应该是片中总想要表达却总是表达得别别扭扭的爱情,比如露露的一对三,她与洪哥、与马克、与阿峰,哪个是真正的爱情?
可以看出导演着力于她与马克,但却没有更重大的情节去烘托,所以看不出任何深情与深刻。
按剧情来剖析,露露其实应该是一个很有挖掘性很痛苦又很率性的角色,剧本却没有给舒淇太大的空间,和张震一样。
只不过舒淇运气略好,她还有美轮美奂的华服与歌喉可以对角色予以一定的弥补。
所以,从感情戏来说,露露唱的《天堂口》与该片实为天作之合:随便的一杯酒,随便的温柔。
说完败笔,自然还是要表扬一下的,必竟一个众星云集的电影不可能一点可圈可点之处都没有。
觉得整部影片看下来,印象颇深的情节有几处,比如说洪哥杀掉四哥,而刘烨最终又用同样的手法杀掉洪哥,这期间演绎了混在江湖的轮回,同时演绎了小弟上位的最佳手法。
而四哥在要洪哥的女人——露露时,孙红雷的表演也颇为到位,如果说这部影片有爱情,那么我更愿意相信洪哥应对四哥时对露露流露出的些许情感。
据说《天堂口》脱胎自吴宇森经典旧作《喋血街头》,说实话,《喋血双雄》到是看过,《喋血街头》实在是没什么印象,但总该是吴宇森的心爱之作,如今被陈奕利导成这样,不知道吴宇森做何感想。
而且,威尼斯影展的闭幕片的殊荣也多半缘自于吴宇森的名头吧。
突然觉得,如果把《天堂口》比作一张脸,演员们比作脸上的五官,那么其实这张脸上的五官都不错,不说绝色,也是世间难寻,可组合起来以后,这张脸却不太对劲儿,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但遗憾归遗憾,还是很感谢这些为电影倾尽全力的人,哪怕是为了功利。
就好比昨晚看华表奖颁奖典礼,如果单看演员,是多么虚假的繁荣景象啊,但当影片的片段一个个回放的时候,无论是看过的还是听过没看过的,你都会觉得不知不觉中原来这么多电影已经从时光中走过,来到观众面前。
尤其是李冰冰在获奖后的感言,让人想起摄于高原的《云水谣》的确来之不易。
而高群书也是几经波折与困顿才有了现在的《东京审判》。
所以,对于电影来说,无论观众是褒奖还是贬低,都代表着一种态度,也就代表着一种关注。
那么,对于《天堂口》来说,既然已经由构思变成了作品,背后已然凝结着无数人的汗水,是优是劣也已无法改变。
那么重要的是去展示,去总结衍生下一部作品的动力。
至于天堂口究竟是天堂的入口还是天堂的缺口也就变得不再重要。
看的中间就一直觉得风格很熟悉,一直到结尾看到吴宇森的名字,才恍然大悟。
虽然没有白鸽,有N大帅哥坐镇,另加我最爱的性格美女舒淇,兄弟情仇,爱断情伤,对于我这样一个只是抱着看一看的态度的小影迷来说已经够了。
如果说作的话,没有任何电影能够比得上年度最佳“作片”《明明》如果说不知所谓的话,没有任何电影能够比得上冯晓刚的转型古装之作《夜宴》。
为什么喜欢这部电影,也许就因为我和导演一样,喜欢做梦。
纸醉金迷的上海是什么样的,谁知道?
丁力和许文强就算曾经存在过的,也没留下任何纸质或者影象材料。
旧上海的黑社会是怎样的,杀手是怎样的,歌女是怎样的,老大是怎样的,让人感觉歌舞升平宛如天堂的“大上海”是怎样的?
谁知道,都只是猜测而已了……可是我就是喜欢不要贴近生活,不要贴近现实,不要落地,我就想在空中飘。
我就喜欢看到杀手有质感的西装,很酷很酷的拔出枪扫倒所有人。
我就喜欢老大阴冷的眼神,一个人在冷色的沙发中间自顾自的自唱自舞。
我就喜欢看他们的迷茫,该不该为了一个女人爱老大,该不该为了纸醉金迷背叛。
是的,背叛,连这个词,我都深深的迷恋。
如果没有出生入死,如果没有忠诚又何来背叛。
我就是喜欢看着不能不该相爱的恋人相爱,我就是喜欢杀手的爱情,没有未来的杀手爱上没有未来的舞女,没有未来的挣扎,甚至没有深刻表达的爱。
在我的想象中,杀手就应当这样爱,一个眼神,就跟我走。
舞女就该这样爱,说着心碎,目光却游离,嘴角浅笑。
我知道事情不会这样发生,不会这样开始,也不会这样继续。
可是这就是一个故事,满足我所有幻觉的故事。
喜欢小路青涩的笑容,小镇宁静与美好。
喜欢舒淇妩媚的烟熏妆,光滑的背,低低的吟唱。
喜欢吴彦祖站在舞台中央,说,“天堂关门了”。
喜欢他磁性的声线,虽然不够标准。
喜欢张震凌厉的眼神,甚至也因此原谅他总是耍花枪了。
喜欢所有故做深沉的台词和痛苦。
喜欢每个人的死亡,和他们生前的纠葛。
就是喜欢这个故事,也许肤浅。
在我的幻想中,就该这样。
孙红雷带领着一个团队,管理着一个酒吧,酒吧里有一批美女。
这批美女里面有拍过三级片的赫赫有名的舒淇。
在多年的上海滩的打拼中,孙红雷慢慢的摸索和发展出了公司自己的企业文化和核心凝聚力。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自我感觉良好的孙红雷一直以为是因为他的个人领导魅力才得以留住团队的业务骨干,哪里知道团队的很多业务骨干其实是在迷恋美女舒淇。
(这种事情不足为奇,北航图书管里就有一批不是为了看书而是为了看美女的男生,害得图书馆老大妈自我感觉良好)公司新来了三个人,刘烨很快就适应了这个公司非常极端的企业文化并成为了绝对骨干。
吴彦祖一直没有适应这个公司的文化,但是迷恋上了公司的美女舒淇(再一次验证团队里面多一两个美女的必要性),所以好歹也在公司里面混着。
一段时间过去之后,公司接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业务,孙红雷把这个业务交给了这三个人,在处理这个任务的过程中,这三个人就如何执行这个任务产生了分歧,分歧的背后实际是对于企业文化的争论。
最后,吴彦祖选择离开这个公司,而刘烨很不得了,居然替代了孙红雷坐上了董事长的位子。
毕竟刘烨是这个公司里面真正能够把企业文化融入血液的一个人。
后来的事情越发复杂,公司里面由于管理不善(虽然企业文化很强势),再加上美女众多,爆出了很多桃色丑闻,一方面造成了公司业绩的下滑,更重要的是引起了公司人员内部的一些纠纷。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如果不能够防微杜渐,那么问题一旦暴露出来,对于公司的打击是致命的。
天堂公司由于桃色丑闻,加上不太合适的企业文化以及在招聘新员工的时候缺乏把关等一些综合因素的作用,最终破产。
盛极一时的天堂酒吧就此破产,并引起产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思考。
企业文化的问题,团队成员的男女比例的问题,领导者的个人魅力的问题,当然最重要的问题是,天堂公司破产以后,天堂不在了,大家找不到天堂了。
还好,我的天堂一直在我心中,游游泳,玩玩航模飞机,吃一碗肥西老母鸡的面条,逛逛合肥城,看看网站排名,在kfc里面看一会报纸,睡觉前听一段评书,早起时被来自落地窗的阳光晒醒,回家的路上期待着遇见美女,写一段小代码看着elex越来越完美。
一切ok,天堂在我心。
我知道一堆帅哥挤在一部戏里准没什么好事。
如果导演拎得清,整出一部武戏,从头打到尾,胳膊腿满天乱飞,弹壳落地像雨点,那还有点看头。
尽管剧情可能很简单,甚至很老套,但只要编导肯在拳脚戏份枪火场面上下工夫,片子就不会太失败。
可要是像本片的导演一样雄心勃勃,有心无力,那就完蛋了。
硬是想说出一个深刻感人的故事,可又碍于各位大明星的戏份比例,肯定弄得不三不四、不清不楚。
咱们来瞧瞧这部戏里的三大帅哥:先说说张震,我感觉这个角色很多余。
他对剧情的贡献主要就是和舒淇搞地下情,为日后与洪哥反目打下伏笔。
可这个任务已经被吴彦祖插了一脚,几场重头的感情戏不都是他和美女完成的嘛,而张震和舒淇的感情完全是他单相思,美女明显早已移情小吴了。
张震剩下的工作就是耍酷,沉默寡言、眼神逼人、单手开枪等极为做作的表演都落在他的身上,可怜的来 相较而言,还是刘烨的角色有点意义,一早就看出他心狠手辣,将来必是大哥级的人物,取代洪哥非他莫属。
可他的转变也太生硬了,莫明其妙就把弟弟弄死了,就算弟弟打了他一枪,也不至于如此狠心吧,也不给人家一次改正的机会。
后来又派人杀死舒淇也很奇怪,要杀么就多派几个人,索性统统干掉,可偏偏只杀一个女人,留着兄弟的命,等着他们来报仇,真是诡异的思路。
本片最大的主角应该算吴彦祖,就属他事最多!
家乡有个纯洁美丽的相好,到了上海滩又和老大的女人玩暧昧。
对于这两个女人,他似乎都用了情,可又薄幸得很,见了露露马上把素珍忘得一干二净,发现和露露没戏,回到小镇又立刻重投素珍怀抱,真不是什么好东西。
事业上他也很优柔寡断,从一开始就不情不愿,还屡屡坏兄弟好事,比女人更麻烦。
这样看来,三大帅哥的角色都不怎么样!
帅哥不行那就看美女吧。
李小璐的表演中规中矩,没什么突破,反正她那张脸就挺纯的,无须多加修饰。
听说她的角色本来还被安排去做舞女,可又觉得处理不好就被删掉了,可惜了一大段戏份。
舒淇这回享受的可是众星捧月的待遇,周游于三个男人之间。
在孙红雷面前显露风情,在张震面前又无奈又柔弱,而在吴彦祖面前则装天真扮可爱,受不了!
人物不行,故事老套,连枪战戏都拍得了无生趣。
首先人数太少,还没怎么开杀戒,人就死光了,当年的黑社会老大真就这么缺人手么?!
其次动作太陈旧,有一个吴彦祖在火星纷飞中端着机关枪从舞台上跳下来的慢镜头,美国大片里的特种兵用过,早期的香港警匪片里也见过,怎么到今时今日还在用啊!
恕我实在无法体谅导演浓重的怀旧情结其实,像这样众星云集的大片,故事就要简单一些,不能奢望每个人物都熠熠生辉。
片长只有那么点,不可能把每个人每个点都说透,贪多嚼不烂嘛。
这我们写论文是一个道理,选一个小切口深入剖析,面面俱到反而受精力和篇幅的限制,写不好,最终也得不了高分。
像这部电影一样,把帅哥、美女、枪战、爱情随便堆在一起,乱炖一锅,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一路快进 不负恶名~~
新导演的悲剧啊~~有个干爹是不一样啊~~
萧敬腾唱的歌不错
好多我喜欢的明星,还是好失望..
2007.10.21
怎一个残字了得。浪费了众多好演员。
这是一部先驱电影
介个电影是个大杂烩。。
阵容值两星,吴彦祖张震刘烨孙红雷舒淇随便挑一个出来都能上大片挑大梁,怎么就能拍成这样啊!
神马玩意
三星都是给舒淇美人的,别人都一边凉快去。
刘烨怎么长得那么像坏人呢~
看了两遍都没什么感觉
最爱吴彦祖
很可惜我都没看完
嗯……浪费了一群演员
堂口
男人
还是印证了那句话: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我觉得还不错。吴彦祖演什么都挺顺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