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第二集,女主闺蜜说话难听,女主作为运动员,男主怼她闺蜜崇洋媚外,女主偏帮闺蜜,并且事后不肯跟男主合作练习。
看起来就很儿戏,为了区区小事不训练。
而且描述男女主的暧昧画面过多,剧情不紧凑!
作为运动题材的电视剧,应该更集中冰上项目的发展,努力及更替,而不是男女间的朦胧感情,有点小失望。
在此郑重声明,之前有微博博主表示欧豪和彭小苒将于8月中旬进组。
我希望大家能把进组和取代他人这两个概念区分开。
作为国家体育总局主要领导亲自聘任的2022北京冬奥会冬奥文化推广大使,同时加上他参演了仍为该剧总编剧的梁振华老师此前编剧的《理想照耀中国》等因素,王一博依旧有较大可能主演该剧。
在正式官宣以前,最好不要发布不利于该剧宣传推广的未经证实的信息。
毕竟这部剧不是只有一个男角。
不久前微博一些博主发布的该剧最新海报,即便如此也没有直接披露王一博是否参演的信息
国家体育总局党组书记、局长苟仲文同志亲切会见王一博等。
在上篇“冰雪情缘”中,前期因为经济困难,后期因为脚踝受伤,严振华在花滑这条道路上吃尽苦头也没能走到最后。
不过老严家应该是有些冰雪天赋在的,多年后子承父业,儿子严阳也展现出了短道速滑上的才能。
“竞技体育是残酷的”,残酷的不仅是辛苦的训练,还是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冲突。
就运动员个人来说,身体机能、经济支持、心理素质这些基本条件,都能成为决定他能否坚持走下去的关键因素,除此之外成为冠军还需要时运,这也是为什么全国练花滑和短道速滑的选手那么多,为人熟知的却只有那么几个。
就目前剧情里严阳的表现来看,严阳会比他的父亲走的更远。
首先来看身体条件。
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校队里远近闻名的“冰上一刀”,严阳虽然错过了比赛,也能凭自身的实力得到孙教练的青睐特招进青训营,可见他在短道速滑上是有点天赋在的。
在青训营的各项考核中,可以看到严阳的身体素质极佳,是竞技体育的好苗子。
再来看经济支持,20多年过去了,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体育方面也突飞猛进,短道速滑由小众项目变得越来越有名气,国家的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
除了国家支持外,严阳也不会像老一辈体育人一样背负了家里的经济负担,因此可以心无旁骛地全力冲刺。
至于心理素质这一点,是最容易被忽视但却至关重要的因素。
还记得上篇唐剑因为克服不了心理障碍只能从短道速滑中退出吗?
就目前剧情的分析来看,严阳心理素质极佳,既有毅力,又有韧劲,看似容易冲动,实则胆大心细。
首先严阳对短道速滑的极有毅力,即便他因为父亲的原因短暂中止了训练,选择参加高考,但是也从未放弃过短道速滑的梦想。
甚至在考取了大学之后,毅然办理休学加入青训营。
在青训营里也不怯懦,大胆为自己争取合理权益。
但他的性格里不止坚硬刚强的一面,从他在严森林的冰场里教导小朋友、他为唐寒准备万花油、以及他不计前嫌维护针对他的队友,都可以看出看到他善良柔软的光芒。
过刚易折,过柔易弯,严阳有格局有担当、有决心有胆识,中和的刚刚好。
最后来看时运,几经周折严阳终于加入了青训营,接受国家队模式的训练,就是在为冬奥做准备。
对于冰上运动员来说,难道还会有比冬奥会更难得的机遇吗?
所以说,天时地利,只待人和,台子已经搭好,就看严阳自身给不给力了。
期待接下来,严阳在短道速滑这片天地里,发光,发彩。
《冰雪之名》是我在D奥会期间无意点开的一部剧集,伴随着运动赛事的开幕、进行,近日也在这场盛会落幕之后迎来了结局。
在看过全部影片内容之后,我认为《冰雪之名》绝对是一部超出预期的冰雪题材献礼剧。
首先在剧情内容上,《冰雪之名》的故事分成上下篇跨越两代,囊括了上世纪与新世纪两代冰雪人的奋斗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与同时期相似的类型剧对比来看,《冰雪之名》上篇的故事并没有拘泥于单纯表现人物的运动生涯,而从各个维度展现时代发展中的中国民众,及其人生中对体育运动追求和努力的经历。
在上世纪时代变革的洪流中,每个人物的人生故事应该都是随之有着全方面多维度的改变。
在大的情节中可以看到很多鲜明准确的时代标志,像下海经商,体制改革类似的特定事件,都可以看出编剧对于时代感的追求和把握。
在小的细节上,也不乏很多精准细致的刻画,像上世纪以平房区和楼房区划分的阶级差异,以五毛钱冰糕和俄罗斯雪球区分的生活习惯,细致入微的展现社会时代面貌。
在《冰雪之名》的下篇中,故事情节设定不算复杂曲折,以当代中国青年的视角描绘为了D奥梦的努力奋斗,真实展现了当下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进程,在下篇故事中,主人公作为上篇人物子役的身份揭露上做了小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追看性,带动观众的好奇心。
同时全方面展现当下中国运动员训练和生活,相关内容的专业性极强,可以看出创作者在专业性的内容上充分的了解支撑故事发生和具体展开。
而在人物上,《冰雪之名》的群像感非常明显,从上篇到下篇,多个重要人物的成长弧线跨度大,从多个维度多个方面展现人物的成长弘光,无论主角或配角。
留下深刻印象的亮眼角色像:严振华的叔叔严森林,虽为配角,但在上下篇中,他的成长线脉络清晰,从家中最让人操心的胡闹小儿子到牢牢把握住时代机遇的追梦人,再到下篇中热心家乡冰雪运动发展的成功商人,他的人物形象立体丰满,每个时期的状态鲜明,层层蜕变让人温暖感动。
同时创作者在人物的关系网络搭建上也颇费了一番心思,下篇中男主严阳是上篇男主严森林的儿子,下篇男主对手唐寒是上篇男主好友唐剑的儿子,由此串联起了两位好友的再度相逢。
结尾由女主好友李念雪还稍稍带出了上篇女主李冰河的回归, 让上下两部之间的关联感更加明显。
在结构上,《冰雪之名》分为《冰雪情缘》和《D奥梦想》上下两个篇章,两个篇章中的内容和人物互有联系,形成完整的关系网,并且更明确直观的让观众感受到代代中国冰雪人的坚持与传承,更有时代更迭变迁感。
在影像画面上,《冰雪之名》上篇追求鲜明的年代感,画面质朴,色调真实,画面尽力还原那个时代的沉稳感,置景也用心还原东北雪乡上世纪末的老旧感,让人瞬间能够带回到那个时期。
总得来说,《冰雪之名》是一部在D奥期间带我们了解中国冰雪人奋勇拼搏的故事,献给所有为了冰雪事业无私奉献的人们,诚心实意超出预期的优质献礼剧。
伴随着南方的一场降雪,《冰雪之名》圆满收官。
这部电视剧分为上下两篇,讲述了两代人与冰上项目的情缘。
变化的是时代环境与条件,不变的是对冰雪梦想的执著。
上篇的主角是严振华、李冰河、唐剑三个年轻人,他们从孩童时期就热爱冰雪,并相约将来要一起走上奥运的赛场。
当时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各种冰上项目都刚刚起步,所有人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他们也不外如此。
唐剑因无法克服内心的阴影,最终放弃了短道速滑。
严振华和李冰河在花滑项目上一路披荆斩棘,从业余体校到专业体校再到体工队,凭借着自身的奋斗与拼搏在花滑比赛中拿到了全国亚军的好成绩。
赛后,两个花滑伙伴分道扬镳。
上篇的故事无疑是伤感的,充满了遗憾和辛酸。
上个世纪的冰雪人在简陋的条件下依旧坚持训练,只为实现内心的冰雪之梦。
而冰雪也以不同的方式回应了他们。
严振华作为一个从雪乡走出的孩子,凭借花滑站在了全国大赛的舞台。
唐剑靠着对短道速滑的热爱,即使放弃训练之后依旧选择了从事相关行业,最后拥有了自己的工厂。
李冰河是他们之中走得最远的,进入了国家队,退役后选择了出国。
尽管“雪乡三侠”没能一起实现儿时的梦想,但在哈尔滨共同训练的那段日子,还是成为了他们人生中最宝贵的回忆。
下篇的主角是金莹和严阳。
时间来到2019年,两个孩子面临着与上一代完全不同的训练环境。
金莹一直在加拿大训练,饱受被排挤的苦楚。
她毅然决定回国后,遭遇了各种阻力,最终还是适应了国内的训练方式,并且在严阳的帮助下战胜了内心对抢跑的恐惧,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严阳为了进入青训营和父亲斗智斗勇,好不容易过了家长那一关,到了青训营后又面临着人际关系的难题,在教练严厉而有效的调教下,严阳也获得了极大的成长,并以势不可挡的姿态拿下了国际比赛的金牌。
下篇的篇幅较上篇稍短,却展现了一个现代化的中国。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这一代青年人不再面临物质的难题,可以以一颗更加专注的心投身于训练和比赛。
我们看到了更加专业的训练方式和一场场令人热血沸腾的比赛。
如果说上篇里中国的冰雪项目还处于“厚积”的阶段,那么下篇的运动员们则赢来了“薄发”。
最后一集里,身披红色国旗骄傲绕场的严阳和金莹,让每一位观众的内心都涌起了无限的自豪与爱国热情。
跨越四十年的历程,《冰雪之名》上下篇的故事就像一封写给体育竞技的情书。
它毫不遮掩地展现了体育竞技的残酷——伤病带给运动员的折磨、即使拼尽全力却因没有足够天赋而只能遗憾止步的运动员、物质条件的阻力等等,同时,它也讲述了体育竞技的魅力——在逐梦路途中遇到的同行伙伴、对手间的惺惺相惜、赛场上的畅快淋漓、身披国旗的荣光。
“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练,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
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这是泰戈尔《飞鸟集》中的一句诗,用之形容体育竞技再合适不过。
每一位在赛场上为国争光的运动员们,背后都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刻苦训练。
作为普通的观众,我们很少有机会了解运动员背后的故事,而《冰雪之名》则将它搬上了荧屏,以一种充满亲切感的语调将其娓娓道来。
于是我们看见了运动员一步步的成长,看见了站在运动员身后的教练、家人、伙伴和无数的工作人员。
《冰雪之名》就是这样一封写给冰雪人的情书,通过跌宕起伏、扎根现实的剧情,饱含感情地致敬了一代代为国家冰雪项目奋斗的运动员们和背后的工作人员们。
虽然剧已经播完,但冰雪之梦还在继续。
我期待着像《冰雪之名》这样关注体育竞技的优质剧集能够越来越多,也期待着我国的冰雪事业越来越好!
(5星力荐给下篇,上篇3星吧)第一次写这个剧剧评的时候(2022.02.09),是看完前四集,当时觉得制作太用心了,亲情戏份拍得特别好。
结果我的老天爷啊,前半部一直围绕着自卑自私恋爱脑一到正事儿就打退堂鼓男主,和城市白富美越来越有事业心女主的爱情故事展开。
越看越煎熬越看越煎熬,看到后面都不敢打开这部剧了,但本人又太想看第二部并且重度强迫症,非要按顺序捋完剧情才行……所以这个上半部直到昨天(2022.03.01)才看完,顺利衔接下半部。
结果让我想不到的是,下半部越看越停不下来,竞技部分剧情燃,主演演技到位,俩人单独有事业剧情线,感情戏份一点都不多,但甜得恰到好处,CP感极强!
但是下半部为什么这么短?
啊?
为什么!!
在最燃的部分咔吧就结束了,不尽兴啊不尽兴……之前看有网友评论,说不爱看体育题材的影视剧,就是因为演员的小胳膊细腿儿,和运动员的身材相比差远了,根本就没有运动员的那个感觉。
在看上半部的时候深以为然。
且不说上半部大华和冰河老太太裹脚布一般又臭又长的感情戏,单说这俩每次一到花滑相关的戏份时,俩人一个表情如同在拍艺术照一样自我陶醉,另一个如同上刑场一样苦大仇深,就让人怀疑这俩到底是在整啥玩意儿?
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剧情里,冰河应该是能体现花滑艺术的美感,而大华应该是由于自身天赋和性格的原因,更加紧绷与认真。
说实话我真的怀疑,这俩演员有没有好好揣摩花滑运动员的比赛?
花滑里的认真、专注、力量、速度、美感,诚然(真TMD)不是这样的!!
本来就没有特别喜欢花滑运动,看完这俩演员的表演之后,简直都要对花滑产生PTSD了。
好在镜头给的远景还是专业运动员,以及另外竞争对手那一对也是好看的。
但是导演麻烦您,演员呈现的状态对不对,心里能不能有点数,就这种让人看着很煎熬的非竞技状态,咱就别一直给大特写了!
观众不在乎用不用替身,这种运动题材都能理解,但是呈现出来的看着太煎熬了!!
如果说花滑这项运动本身运动技巧比较难,所以演员拍摄有难度,那练习的戏份呢?
大华就是天天举杠铃,满脸的不知道在为啥举杠铃而举杠铃,冰河就是花样摔跟头,好像为了体现痛苦而摔跟头的摔跟头。
这两位演员,完全没有表演出运动员追求目标的信念感。
更遑论应该表现出来的、理应可以为下篇带来对比的,由于现实压垮理想所带来的痛苦了。
从表演方面来说,个人观点,彭小苒完全走偏了路子(流量浮于表面的表演),而陈若轩则是对角色、对整个剧本的理解有偏差。
别给我说彭小苒哭戏多好多好,有一集冰河父亲刚从手术室退出来,冰河大喊着撕心裂肺地哭起来。
弹幕里一水儿的夸,演技真好。
我真是……竟无语凝噎。
您这哭法,没有前面医生说的话,后面躺在病房的爸,单看这段哭,谁能不以为这是死了爹?
脑溢血病人手术成功,要这么撕心裂肺吗?
就算您不怕夸张动作和声音吵到病人,您的难过得有个限度吧?
后怕的悲伤里也该带着点死里逃生的庆幸吧?
当然这个庆幸应该是角色潜意识里的庆幸,不用刻意表演出来,但演员如果能理解到,就不会这么撕心裂肺地表现纯粹的悲伤。
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下篇两位主演,可以说在演技上把上篇的两位碾压得稀烂。
个人是比较喜欢梁洁的,也很期待她好不容易能接到的,非偶像剧类型的表演。
本来挺担心的,因为印象里虽然看过欧豪的作品不多,但就是觉得他演技挺不错。
(麻烦粉丝别跟我撕,本人只从演技方面分析,演技好我一准儿夸。
)事实证明,下篇在运动表现力上,完爆上篇。
比赛场景,应该是有冰替的,但这两位演员应该是自己也滑得至少达到业余比较好的水平了。
前面提到上篇两位主角训练场景的表现力,对比下篇应该就很明显了。
下篇的训练场景,两位主角的近景镜头,除了心无旁骛的专注、(眼神里)想提高成绩的目标、和自己身体肌肉较量的对抗性,观众从他们脸上、肢体语言里看不出别的任何在运动员身上不该出现的东西。
话说欧豪刚出来的时候,作为一个不太熟悉他的观众,一下子有点没认出来。
个人观点,欧豪的表演整体来说,细节把握得非常非常好,可以现在搁这想,想不到任何觉得表演不合适的地方,但是在看的时候,又有好多好多次都觉得:这个眼神绝了,这个小动作绝了,这个表情到位……而如果仔细回想,剧中严阳光是“笑”,都有好多种,而且几乎没有表演痕迹,完全融入角色当时的状态。
欧豪这个演员,在他这个年龄段来讲,可以说得上拔尖儿的了。
(当然我得提一句,这个评价很可能会由于我之前看过欧豪的影视剧过少,而看不到演员表演同质化,表现力单一化这种问题。
)梁洁的表演整体来说还是可以的,不过相比较欧豪来说稍微逊色了一些,但俩人对手戏相当可。
首先不得不说,梁洁是年轻女演员里,相当会演恋爱戏份的一位。
她真的是能做到【和谁都有CP感】,这是她的强项,所以就不说了,只说一下她的特点和不足。
我仍旧觉得,梁洁的特点或者说天赋,是她对角色的信念感真真儿的。
她的表演,会让人感觉到是她从角色出发而作的反应,而非演员梁洁本人进行的设计。
但这种沉浸式表演的缺点,则是她角色的上限,取决于梁洁本人的共情能力、生活阅历、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甚至包括她性格的包容性,思维的开阔性。
从角色的表现力上来看,金莹和严阳之间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
梁洁的金莹,优缺点都很明显。
优点是她把运动员的竞技气质拿捏得比较好,从心理上对竞技的呈现比较到位。
但缺点是角色的某些特质,比如“高冷”、“运动员日常状态”等这类的表现力就和之前的角色有很大同质化了。
高冷部分我看到了之前那个女皇(忘了叫啥了),运动员日常我看到了女江熠……再比如对比严阳的笑、神态动作,金莹就表现层次和类型就少了很多。
这点可以看一下蒋欣,退役女运动员,严苛总教练,蒋欣把气质这块拿捏得死死的:眉头子一皱,脸一撂,眼神盯着运动员移动,大嗓门一吼,魔鬼教练的感觉就出来了;坐在沙发上,腿横着在另条腿上一架,运动员大咧咧的劲儿就出来了。
之前看《功勋》申纪兰的时候,就觉得蒋欣演得很棒,这次看她换了个角色,仍旧非常贴合人物。
这就是演技了。
个人观点,蒋欣是可以评价角色气质塑造的段位了,不单单只论演技在角色表现上的作用了。
角色气质,这比“演得好”,又高出了一个大境界。
感觉蒋欣很可能也是一位被低估的女演员吧。
02.09原文———————一口气看了四集,可以说从剧本到演员,再到服化道、镜头、整个的叙事节奏,都非常棒!
小小细节里勾勒出年代感,而剧情和人物刻画里,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虽然是大东北的背景,但主角们的童年、友谊、爹妈、亲戚等各方面,看到熟悉的影子,找到熟悉的感觉。
这个剧非常有老剧里的那种人情味儿,娓娓道来的叙事里,藏着许多令人动容的泪点。
比如男主爸爸“严老师”,从开头滑雪也要回家过年,到踢自己的弟弟,打儿子,救儿子和学生,截肢后的一系列表现……通过不算多的戏份,自然而然毫无痕迹地,就完美刻画了一个优秀的、有担当的东北大男人形象。
啥是接地气儿?
无论贫穷富贵、民族职业、男女老少,能刻画真实而不虚假的人,就是真正的接地气。
剧里有太多细节真的让人印象很深。
比如奶奶一口一个“大孙子”,把吃的(好像是年糕团子)喂在大孙子嘴里,那种放在心尖尖儿上疼的感觉,简直太真实了;二叔要离开家乡,奶奶私下里又骂又心疼,扣出私房钱给二叔,二叔下意识看了外面一眼赶紧躲开,以及之后母子俩的对手戏……;女主搬家的时候,女主妈妈感觉到女儿对穷小子有点特别,之后一直憋着那个劲儿……;男主妹妹果果看女主家的时候那个“见了世面”的样子……;女主闺蜜一家子来串门吃饭时候,和男主那边普遍不是“一个阶级”的社交型对话……(吐槽一下,之前点评《淘金》人设太悬浮,粉丝还叭叭叭地洗,对比一下只能说,有些剧少看,降低审美和智商。
)整个剧本结构非常工整了,开篇点题冰雪运动,接着主角团埋下奥运之梦的种子,进而围绕主题展开叙事。
导演的节奏也把控得非常好,详略得当,温情而不温吞,热血而不鸡血,就真的很有小时候看那种热播生活剧的感觉。
尤其是男主爸爸提到冬奥会时候,字里行间中自然而然的那种爱国情怀,澎湃却不激进。
后面在亲友家人感情的塑造上,又让观众进一步感到,爱国就和爱家一样自然,家国密不可分。
表演方面,演员们普遍演技在线,尤其是中老年演员演技都太棒太自然了。
小演员里,最喜欢果果,这小姑娘简直太可爱了有没有!
之后主角团童年组的戏份也挺好的,表演也跟得上。
陈若轩这次不错,亲情戏份特别细腻感人,比印象里他别的剧要好很多很多。
他总给我一种挺实在、人品比较厚重的感觉,也许这个演员还是往生活剧、正剧方向比较合适。
彭小苒很漂亮,虽然演技略表面了一些,但能看得出来非常用心。
总体来说,能看出来她是个很走心的人,同时也比较聪明有一定灵性,但感觉应该是被前些年一些流量型表演荼毒到了。
对她还挺有好感的,或许她多演点戏,多和正统的表演前辈学习一下,放松一下心情,后面会有更好的提高。
主要刚看四集,据说后面还有下一代人的主角团,个人挺期待梁洁,想看看她这部剧里的表现如何,欧豪也可。
到时候如果有感想再添加。
emm如果说因为这部剧爱上花滑,我只能说不是爱。
离谱,这么多花滑常识性错误居然会有人因为它爱花滑?
要么就是爱上之后恨透这部剧,要不就根本不爱。
只有这两种可能性。
举个例子,好好看看这两个人跳跃的时候腿是什么样的。
我承认他们绝对没有用替身我很感动。
但麻烦花滑专业指导告诉他们怎么盘腿。
男生那两条腿像虾一样蜷着你告诉我他不会摔?
女生看上去好一点但是这种动作明显歪轴啊!!!
我知道你们在吊威亚,但麻烦符合常识。
我可以理解我作为一个冰迷是有点用放大镜在看。
但是新教练让他们做动作的时候那个本子上跳跃和旋转居然只有一种。
离谱。
可笑。
简直是在侮辱花滑。
还有,葫芦滑行是个人就会。
大可不必把这个拿出来作为技术动作。
我简直看地老血吐出来。
这两个主角,练了这么久,还只会抛跳两周?
我还以为是我记错了,结果一查,那个年代的三周抛跳做的不要太漂亮哦!
做个两周颤颤巍巍的,落冰还晃来晃去。
比业余还业余。
编剧简直有毒。
考斯滕怎么看都是抄袭。
抄夫妻店当年的服装,还有一套外国的。
就是那个年代奥运赛场上的衣服。
改了个腰带就不算抄了?
这些问题其实都不是个别。
自从冬奥申办成功之后这类剧层出不断,误导了不知道多少观众。
每一次我都会很痛苦的指出来然后也没有人理我。
包括冰糖炖雪梨,陪你逐风飞翔。
每一个都有共同问题单也有不同的错误点。
总之错的地方是五花八门闻所未闻。
我知道大家看的是甜剧没有人在意,但是请不要打着冬奥的名头蹭了热度又有这恶多错误。
麻烦编剧导演都上上心吧。
不是演员的问题我不连带。
但我受够了这些剧和被误导的群众了。
作为一个零零后短道冰迷,当时开始看这部剧的时候非常具有目的性哈哈哈。
很喜欢《冰雪之名》,这部剧讲述了三代人的冰雪奇缘,以花滑和短道速滑为主,非常优秀而且让人回味无穷,场景非常真实,比如九十年代的环境,东北的冰雪世界,都会让你很有代入感,而且它让我们感受到了冰雪运动的从艰难探索到蓬勃发展,也教会了我们坚强、团结、爱国……一系列美好品质,这不只是冰雪运动员的成长,也是我们心灵的一次洗涤。
看完剧有兴趣的还可以看一下原著,非常奈斯!
《冰雪之名》前四集真的很感人,我看之前以为是讲短道速滑的,看完之后讲的是冰雪人的传承,演员的演技很有感染力,让人能够沉浸其中。
这部剧和《超越》不同的是超越的感动点是对短道速滑的热爱,让人感动的点是家人之间的相惜。
看到中间集数,看简介是讲两代人之间的冰雪梦,但是在大华这条线上太过拢长了,前半部分大华和冰河的奥运梦里穿插着太多的感情戏了。
虽然我不太懂花滑,但是在冰河离开大华去北京时,一个配合10年的人比不上刚搭伙的人吗?
可能是我不懂,可以为冰河的离开设定更多合理,而不是像是第三者的插入。
在这个过程中大华家遭遇了很多变故,但是我觉得变故太多也会让人有一种麻木的感觉。
第一次看到奶奶去世那边,是感动的,但到后面,大华父亲截肢,厂长脑出血,就显得没那么有说服力。
把这部剧看完之后感觉,看了两部冬奥献礼剧,都跟短道速滑有关, 都很好看, 这部剧更好看。
在这部剧里看到了更多情感的东西,也有更多的致敬。
最后一场1500米比赛, 致敬了任子威的兔子战术和武大靖的平昌冬奥会。
陈槿教练的原型是王濛吧(我猜的)还有王濛与李琰教练之间的故事也有隐晦的提及。
我很喜欢这部剧,是我今年目前为止第一部边看边记录感受的剧 人物的设定都很立体。
hgr的脏真的很让人气愤 。
上下篇我更喜欢下篇,上篇有点拢长了。
到最后李冰河和严振华相见部分 这样安排电视上相见确实比线下见面好,还有金雪的身份设定,之前大家都以为金雪是李冰河的女儿,到最后慢慢的让大家知道李恋雪才是李冰河的女儿,至少在金雪身份设定上没有狗血,避免了初恋的女儿成为我儿媳这个狗血剧。
今天既是元宵节,也是冰雪之名上篇收官之日。
今日小编就来给大家小小的剧透一下,锁定葫芦视频看《冰雪之名》上篇的大结局。
李冰河为了不上严振华担心,一心希望大华哥能在冰上有所突破,家里的事情一直都没告诉严振华。
这次李爸的手术才让严振华了解到李冰河一直都在为滑冰努力,但他却追不上李冰河的能力了。
这次李爸手术,李冰河的母亲也回来了,还说会照顾李爸,让李冰河不要分心,拼尽全力也要进入国家集训队。
严振华脚踝的伤一直没好,但还是不断尝试练习。
但他一次次尝试黎哲的动作,越做越不到位,就越来越焦虑,导致动作也越发变形了。
严振华偷偷出院没有告诉李冰河,其实这几天严振华想通了,他决定不再和李冰河搭档,还说狠话让她和黎哲搭档,告诉冰河他想要解脱了,还说这十年来,他一直混淆了对她的感情,他以为是爱,但其实不是,他只是因为他们是搭档而已,看到冰河现在有更好的搭档,他就释然了。
字字锥心,李冰河一直哭,但严振华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其实严振华是在一个无人的街边,偷偷蹲在角落里泪流满面。
这一晚,严振华找到二叔严森林说出了心里话,他真正的想法是不拖累冰河,送她一个好的前程,冰河破碎的家太需要她的成功了。
以严振华的速度,双人滑很难再出头,于是他跟教练说要从双人滑改成单人滑。
他还是不想错过这次国家集训队选拔。
但是就在他准备蓄力为国家集训队做准备时,严振华的父亲已经肺癌晚期了,并在临终前告诉了他一个惊天秘密,原来严振华不是严义国的亲生父亲,是他在下雪天捡到的婴儿,还说他这辈子最不后悔的事情就是让严振华走出雪乡,而且希望他越走越远。
就这样,三个月后,国家花样滑冰集训队选拔开始了,不出所望,李冰河和黎哲搭档成功获得进入国家队的机会,但严振华却落榜了。
在火车站外,严振华这次是真的释怀了,他和曲洁一起去送了李冰河和黎哲,并告诉他们希望自己可以在冬奥会上看到他们。
《冰雪之名》就这样收官了,这部有关冬奥题材的电视剧不仅向我们阐述了运动员的信仰,也刻画了运动员的各项不易,虽然最后磕的CP最终没有在一起,但好在他俩有一个带着从小对运动精神的向往终于走向了国家队。
上篇大结局之后接下来就是梁洁和欧豪主演的下篇,下一辈的精彩又会是怎样的呢?
锁定葫芦视频,让我们拭目以待。
陈若轩依然很面瘫 而且胖了油腻了
对前半部男主无感,所以是直接跳过从21集开始看的。欧豪的少年气和精神气,挺适合这类角色,演的不错。扎起头发的梁洁也很好,青春气息和苗条身段,太匹配运动员了。还有蒋欣的出现,感觉原型是李琰,气场足,完全hold住角色。其他运动场景拍摄,也体现专业度。此外运动品牌安踏和361的加持,把装备细节都做的不错,模拟出国家运动队的真实感。有人说是蹭着冬奥谈恋爱,🉑贯穿全剧最大的内核,是传承,有上一辈对子女在运动上的传承,有冠军姐姐对小女孩在争冠上的传承。还有情感方面,更戏剧性串联全剧,些许狗血,还是有让人感动。
喜欢运动员拼搏的精神,有脆弱,有不服输,有不断挑战自己,也有努力成全别人。是一部拍的很用心的剧……
第一集看来还不错,喜欢女主,为剧情脑补了个热血励志的发展,爱情寓于共同奋斗之中,不知道实际如何。//似乎不是这发展
严振华的故事太出戏,人、故事、演技都是,如果不曾冬奥的话题当个狗血爱情戏看还勉强,非蹭,这就尴尬了
。。。。。。。剧本太烂了
台词剧情编剧能不能走点心,好尬啊
shit
前半部分0颗星,后半部分4颗星。
这比赛拍的…还没我看奥运会紧张
前半部垃圾,真就是不加狗血爱情戏就不会拍了是吧?
欧豪也是老黄瓜刷绿漆,拜托,找个年轻人能怎么了群演也是不行,全线崩塌
演技有种春晚小品的感觉
连分都没有 怪惨的
最近怀旧剧共同特色:舞美贴合度远远超过演员演技,要不下回电视剧您把人给我扣了吧还是…为哈尔滨看的,咋咋不正宗,别的就不说了,咱就说哪个东北女孩能因为男孩给下个雪眼冒金光啊?要不咱还是架空吧
除去上下篇衔接的一些生硬感,运动镜头的一些瑕疵,其实上篇可圈可点的地方很多,体会到了浓浓的时代感和东北的冰雪风情。另外要感谢导演把彭小苒拍得这么明艳好看,也惊叹她的灵气,演出了花滑少女在成长道路上的羞涩、懵懂、成熟。
蒋欣的每一个眼神都有深意,这部剧最大的亮点
作为冰雪运动的粉丝 我觉得这剧有点侮辱运动员了。。想看短道的可以去看看超越 花滑目前没有啥能看的剧
冰雪为名的年代剧、家庭剧,以体育竞技题材来说角度挺特别,可能想营造厚重感吧,苦大仇深基调过重。一般来说这类题材要么治愈要么燃,这部剧成功避开了,想创新结果四不像。另外竞技呈现非常差,都不如甜宠的体育剧,演员的挑选也很失败,别说贴合角色了,怕是平时连运动都不会碰的那一类。磨唧唧的讲、空喊口号的讲是这部剧的一大特点
三星观望 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