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消防题材爱好者,火神是我近几年看过最让人有感觉的消防电视剧,也是最让人血压上来的电视剧,。
破洞的防护服导致消防员烫伤、坏掉的无线电导致在关键的时候无法呼叫增援、有PTSD的消防员、民众媒体无端指责和胡乱指挥、领导因为外部压力无法作出正确的决定,看下来的第一感觉就是这种在消防这样的关乎生命的大事上都以面子为先的政治制度和政府一定有什么大毛病扯远了,个人感觉内地近几年能和这部剧比的消防题材影视作品只有作为纪录片的 《119请回答》 ,火神作为电视剧可能有些煽情的桥段,但算是把他要表达的东西给表达完整了,及当前消防员所面临的问题,不管私的还是公的我们怎么就拍不出这种电视剧啊,当时看火焰蓝那两在救援现场谈恋爱,我恨不得来块石头砸死丫的,不对,砸了,给了他一个英雄救美的机会还毫发无伤,最重要的是居然不及时撤离!!!
不行,血压又上来了
《火神的眼淚》揪心大結局,令大批劇迷為之動容,有網友發現,原來該劇從第1集就開始鋪陳,劉冠廷飾演的「林義陽」與民眾發生衝突時,其中一句「不能射水」似乎就為最後的悲劇埋下暗示。
劇中,劉冠廷所飾演的林義陽綽號「羚羊」,個性直率、妒惡如仇,卻也因此常與民眾爆發口角衝突,吃了不少悶虧。
凡是講求公平正義的他,明明抓到娛樂城消防安檢問題,卻遭議員關說壓下,最後只能眼看此事草草了結。
而當真正發生火災時,他仍選擇犧牲自己,救了當初壓下安檢問題的議員。
害林義陽命喪火場的最大關鍵,就是娛樂城董事為了保住保險箱的錢,讓市長打電話給現場的消防局長施壓,最後局長下令雲梯車射水,造成爆炸,羚羊就這樣遭大火吞噬身亡。
陳庭妮表示,「其實在拍要救林義陽那場戲時,我的腦筋是一片空白的,在爆燃的那一瞬間我的情緒真的是從0到100,我只想把義陽從那個火場裡面健健康康的帶出來,誰都不能攔我!
拍完那場戲隔天睡醒突然覺得腳很痛,才發現整隻腳都是撞到梯子的瘀青,只想說可能是我真的太愛義陽了吧!
我還拍照給劉冠廷說『義陽你可以好好的活著嗎?
我們大家都為了你很努力』!
」
劉冠廷分享,「我前面在試圖爬繩子出去的時候,真的是用盡我所有的力氣在爬那條繩子,我也很想活著出去站在子伶面前,但是當我不斷失敗,又聽到娛樂城裡傳來很大的爆炸聲響時,內心其實是很五味雜陳,有種真的在面對死亡的感覺,拍完當下真的有很多感觸、很難過。
」但劉冠廷仍不改愛開玩笑的個性笑著補充,「現在回過頭來想,我當下的情緒應該還有差一點,因為我那時候還差沒有看到人生的跑馬燈。
」 最後結尾張志遠回到分隊的天台點起一根菸給好友林義陽,林柏宏分析,「天台是志遠和義陽最常一起抽菸聊天的地方,也是義陽曾經給過志遠力量的地方。
為兄弟點一支菸,就像是義陽從來沒有離開過,志遠也永遠不會忘記義陽。
本來我也擔心,義陽的殉職對敏感的志遠肯定是很大的衝擊,但這一次,希望志遠能將這份感念化成力量,用義陽的精神繼續在消防工作上前進。
」 對於觀眾的喜愛,導演蔡銀娟在映後直播中表示,「很驚喜、也很高興可以收到這麼多觀眾的喜愛,儘管戲劇結束了,也期盼大家持續關心台灣的消防議題,最近因為疫情的因素消防員們也都背負著很大的壓力,希望大家都可以多待在家,非必要時不要外出,這對他們就是最好的幫忙了。
」
製作人湯昇榮更藉著直播宣布第二季的籌備狀況,「已經有一些人有開始在連絡我們想要投資、參與《火神》的第二季,這也給了我們對於IP的建立很大的信心,希望可以有更多人一起進到產業內支持台灣戲劇IP的建立。
」
我所有的朋友都死了——落泪的只会是备受煎熬,受难于苦海之中的每一个人罢了秋天的叶落了,遮住了眼,火神似乎带走了不该带走的人。
距离上一次完整观看台剧过了至少半年的时间,但是对于这一部,我有着强烈的“一路在找终于拥有”的欢呼感,除了题材和评价很高外,这部剧最开始吸引到我的是【刘冠廷】,由他参演的多部影视剧我都有看,慢慢的在我心中他也像是一种质量保障般的存在,所以我决定一定要看看《火神的眼泪》,至于后面的感受,就在下面慢慢分享。
稀释台湾119职责 融于水中的新模式刷新认知
剧集开端便表达了消防员的工作内容不仅是灭火,还有急救、甚至还要捕蜂抓蛇,整体工作架构更偏向于救护、消防一体化模式。
我想也正是因为这样,致使很多人觉得这并不是一部垂类消防员的剧集。
实则不然,将每一项职能发散,拍摄相关的案例及其中的上级制度与民众情绪,更是在刷新大部分观众的认知,重新搭建一套消防救护体系。
合理利用工作内容繁多这一点,对消防员进行“稀释化”,让每一个分支职责完全渗透在每一帧每一幕中。
没有绝对的泾渭分明 但他们掌握着泪点阀门
主海报中身穿消防服的四个人从左至右分别是,张志远(林柏宏饰)、子伶(陈庭妮饰)、羚羊(刘冠廷饰)、邱sir(温升豪饰)。
四个人四种鲜明的性格特点贯穿整部剧,张志远乐天派却有着不敢回首的童年阴影;子伶靠母亲一人带大,对其工作的不理解让子伶工作举步维艰;羚羊家庭条件艰难,急性子暴脾气却又是最温暖最勇敢的一个;已婚有两个小孩的邱sir,在家庭生活温饱和消防事业之间无限度的徘徊。
在我心中这四个人仿佛掌握了泪点阀门,带你无数次的看清和看轻之后再出发。
他们不是脑袋不开化,是在制度面前人人都沦为“胆小鬼”子伶、羚羊两人出任务,报警人是一位老爷爷,妻子罹患重病突感不适,便拨打了救护电话。
在接上婆婆和爷爷后,婆婆很希望救护人员能够通融一下,前往婆婆和爷爷之前常去的海滩,那里似乎是他们爱情开始的地方,婆婆说“如果这次不去,我可能再也没有机会去了”,子伶拨打了总台的电话请求更改路线,却被总台驳回称必须先行将患者送到医院。
爷爷婆婆两人失望的表情凝固在了脸上,因为他们知道婆婆的生命力很难再支撑下去了,就在这个时候子伶突然把车开到了那片海滩,下车打开车门说了一句“我要上厕所啦”,子伶和羚羊两个人相视一笑,把爷爷婆婆扶下车,和他们在很接近生命尾声的时候一起听听海声。
也许我们不能再延长一点你的生命了,那我想帮你完成一个小小的愿望,那我想你能是无憾的离开。
不是不想留个全尸,只是换个方式让他活下去夜晚张志远接到任务,一名男子溺水需展开紧急救援。
找到该男子时已经是冰冷的尸体,在男子母亲的表述中,得知男子的父亲十分严格,几乎没有给过儿子赞赏,高压之下选择了自杀。
因为儿子还很年轻医生建议可以将其器官进行捐赠,却遭到父亲的强烈反对,可在接下来的某一天,张志远例行出任务将人送到医院就诊时,看到医生正在准备给男子进行器官捐赠手术,张志远问道为什么爸爸同意捐赠器官了,护士回答“昨天他们遇到一个女孩等心脏等了三年,走了”,那一刻医院外有很多辆救护车都在等待器官,每当一批医护人员送器官离开时,爸爸眼含泪水的目送着,好像是在和儿子说一句抱歉,也好像是在和儿子做最后的道别。
我深知救人重要,可我怎么会不想给自己的孩子留一个全尸呢,生前所有的亏欠此生很难再弥补,不能继续做你的父母只想好好送你离开。
这样的心情我们似乎换位思考后都能理解,但是看到父母做好决定要捐赠器官时,那种不舍和揪心难以言表,也许他是想说“亲爱的儿子啊,这一次爸爸就陪你到这了,还是对不起欠下很多句夸奖,之后就以另外一种方式和我们一起生活在这个世界吧”。
烟花本应绽放 火神也应该落泪整部剧中多的是揪心场面,上级制度的不清晰,领导之间相互推皮球,做足面子工程却不顾基层死活。
群众的不理解来自四面八方,多重压力阻挠下的消防队备受煎熬,几起案例下也觉得消防局长想要为基层申请心理谘商完全不为过,点滴组成很多心理问题。
但是在这样的节奏中,也有着全篇最高甜的时刻,当羚羊和子伶在一起时,最真心的感受便是希望你们能够1+1>2,两个人一起温柔的对抗这个世界的所有不公和嘈杂。
在多重打压下,学长对羚羊说过这样一句话,“不死个人,是没有人关心我们的”,就是这样一句话,好像也验证了后面羚羊会成为那个用自己的牺牲换来一些什么的人。
一场大火好像“如约而至”一般的来了。
在这场大火中,被心理问题百般折磨的张志远跌下电梯井晕倒,邱sir对着志远说“志远加油,志远不要放弃啊”时,真的觉得生命脆弱不堪,也坚强的打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也许你会觉得情绪烘托之至,是在美化他们的职业和人物性格,其实不然,他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所谓的灰色地带,仿佛也在向大众传递一种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无论发生什么总是要心存善念并且不要忘记为人之本。
民众和楼主不断的催促,要求消防员紧急使用云梯车射水,但殊不知如若进行射水极有可能造成消防人员的伤亡。
但随着新上任的消防局长一声令下,云梯车射水安排,极高的水压冲击整层楼的大火引发爆炸,也正是这个时候,还在等待从气窗爬出去的羚羊,永远的留在了这场大火中,而正准备将他从气窗中救出来的人就是子伶,那种难以描述眼泪直掉的视觉冲击,也强烈的影响着我的内心。
羚羊妈妈说,羚羊本来可以保送体大,但她听说消防员的待遇比较好,所以让他考了警消。
也许成为消防员并不是羚羊的第一目标,但是只要在职在岗的他,似乎一直都做的很好,竭尽全力。
学弟看到学长在处理新来的无线电时说,“局里终于给我们买无限电了”,学长的一句“你错了,这是用义阳的血换来的”,面对财阀和官僚的打压及谎言,无能为力的中层用不再反抗默许了一切恶劣行为和表述。
似乎总要有些牺牲,总要有人拼尽全力无所顾忌的去反抗,才能收获一点希望。
如果可以,下次我们还要见面情绪不断堆叠,每一个人的“背面”也逐渐清晰。
张志远小时候和哥哥也深陷火海,但不幸的是只救出来了他,哥哥离开了。
所以面对家人无数次质疑时,他说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想做消防员吗,因为我最想救的那个人没有救到,那个人就是哥哥。
邱sir因为救援两次错过妻子分娩,甚至也在不断错过孩子的成长,更严重的我们可以觉得他在错过这段或许本能幸福美满的婚姻。
子伶和羚羊两个人才刚刚在坎坷中收获爱情,可这样的甜头却被大火熄灭。
在保险公司来到消防队,让队员每人提前写好遗书以备意外发生时,会想过羚羊的信一定是写给子伶的,但没想到,在至生命终章时,他仍然会笑着鼓励她,仍努力让生活开满温馨漂亮的花。
火神真的会有眼泪吗,火神又真的只是一场又一场的大火吗,有时候人心、阶级等等众多因素仿佛更像能够致死的火神。
烟花绽放所有人望向天空,这曾是我设想过这个剧已足够浪漫的收尾。
也的确是绽放了,只是在火光之中,英雄离场,我们逼不得已藏下眼泪。
开篇基本向我们描绘了消防员的日常工作,以及几个主角的家庭背景和性格。
刘义阳:单亲,父亲因癌症去世,排球教练建议他考取消防。
脾气较为暴躁,正义。
邱汉成:已婚,一儿一女,因过于忙碌甚少顾及到家庭,妻子希望他转内勤未果,因此妻子因为孩子已经多年没去出版社上班。
徐子伶:单亲,妈妈一直希望她回公司上班,从前公司离职之后换了所有联系方式。
曾被前男友退婚。
张志远:父亲是钢琴家,大哥过世。
目前为止,主要通过消防员日常处理的案件展开剧情,中间穿插每个主角自身所遇到的难处和困境,然后夹杂着一些群众和消防员的温情碰撞或者矛盾冲突。
但是看到第三集,我都处于一种过于平淡,有些无聊,然后偶然还会被一些戏尬到的情况,比如第二集结尾帮助年老夫妻去海边,比如第三集张志远拒绝小护士的表白,有一种没有铺垫完全然后升华和冲突就莫名其妙地来了的感觉。
小护士说是志远哥哥玩火,但是按照志远这种愧疚心理,感觉更像是他玩火导致哥哥死亡,这才能解释他为什么执着地相当救护车以及说出“全世界都可以和你在一起但是我不行”这种话。
第三集真的有被气到,不过也能看出该剧在很认真地想探讨消防人员和普通民众的一些矛盾点以及某些长久以来被争论不休的话题。
比如即使法律明确规定消防人员因为是紧急避险不被处罚,但是当民众一直抓着不放的时候,责任依旧需要基层人员来担。
比如类似于电车难题,你被指派去救一个没那么严重的伤者,但是又有另外一个你可能救到的比较严重的伤者的时候,应该去救谁。
以及从头到尾都出现的非专业人士一直在质疑甚至辱骂专业人士的现象。
在看时的点评:看着看着就想流泪,太感人了,从第二集就开始哭…适合一个人在家独自观看…太温情了吧!
当时在看第二集,剧情已经不太记得清楚了,但就觉得这些消防员在一起很团结,互帮互助。
一些小细节很戳我!
但接着的就是他们无端受到民众的指责、辱骂、投诉他们又做错了什么呢?
捕蜂捉蛇、拯救醉汉、校园宣讲、楼道宣传、报假警,甚至小孩只是普通的擦伤都可以打消防电话,这大大超出了我的认知范畴。
他们总是在尽心尽力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可是部分无知的市民却对此不屑一顾,只有当危险真正来临的时候,那时恐怕也只是追悔莫及了。
民众的无知指责,上层的克扣官僚,让基层的消防员真的承受了太多,后三集简直是连环催泪弹,最不能让我接受的就是羚羊的殉职,之前不小心看到了一个疑似剧透,所以从第八集开始我就隐隐担心,很多伏笔都指向最后羚羊的殉职,比如本来不该他当值,却因为国胜学长在大号,先替他顶班;自己又先把好的无线电机给了别人;又被点名带了一个不是自己队的新手,人家因为浓烟走散,把他一个人丢在里面;在进去之前,叫子玲注意安全,好好等他出来!
哭。
其实选择这个人物殉职也是有道理的,他家境一般,只有一个孤母,不像志远家地位显赫,家人肯定不肯善罢甘休。
只是不知道他弟弟最后还会选择消防员这个职业吗?
邱sir这个角色其实也很矛盾,自己喜欢的职业既有危险又很忙碌,而且无法同时兼顾到老婆和孩子。
他老婆真的也蛮可怜的。
他们两个人都很矛盾,感觉可能正像结局那样的,才是最好的安排。
老婆带着两个孩子去了娘家,而邱sir继续带着兄弟们重整士气。
还有分队长和国胜,分队长就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好领导、好朋友。
不管是和羚羊争锋相对后的那盘饺子,还和他讲起了国胜学长的往事,可能在最后国胜为羚羊游行抗议,不仅是羚羊因他牺牲,可能同时他更看到了昔日自己的身影;还是虽然气呼呼,却还不忘在后面补一句对国胜说别忘了带上口罩和墨镜好好保护自己,国胜也是个嘴硬心软的人!
议员的发言和转变也很催泪。
他说:希望不要再侮辱这些救火英雄了。
希望政府能多拨款,让消防员们可以有新的防护服、无线电、咨询师ptsd。
從小,我們各種教育體制下都喜歡把軍警醫護貼上「英雄」的標籤。
殊不知這個標籤看似榮譽的背後是用多少乏人問津的血淚硬撐著強顏歡笑而來的。
《火神的眼淚》並沒有太多後坐力很強的情感元素在交織劇情,甚至這方面是很薄弱且平淡的,但諷刺意味極強的那句「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根本是間接告訴觀眾其實都是真正發生過的案例⋯⋯反而更耐人尋味了。
各大媒體討論區的留言下也證明了事實沒有誇張,只有更誇張罷了⋯⋯一開始我以為分隊長也是個官僚主義,看到後來才發現他之所以看似官僚主義是因為他早就看破了這官僚體系。
有時候你會覺得你的主管無能其實他不一定真的無能,而是他被迫無能,無能之餘也只有無限的無奈,甚至要假裝無能才可以生存⋯⋯但至少看到他還願意盡力而為,用自己最大限度的微薄之力來保護底下的隊員和反其道而行之的去面對上級的壓力,這點還是比較令人敬佩的,畢竟這個社會不是非黑即白或能直線解決問題的環境。
也正值疫情擴散期的現在,看完這部劇再和實際情況來相映,很多地方也算有異曲同工之妙了,心情真的很差,但願這波低氣壓後人們不要忘了這些辛苦的軍警醫護人員,也不要再浪費各種社會資源了。
雖然我覺得這種人根本不可能因此而覺悟吧🙄🙄🙄當然,最難過的絕對是羚羊殉職後的劇情,終於把整部劇最重要的主軸給演出來了⋯⋯反正死的都不是你家的孩子,又怎會理解呢?
那些官官相護之下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簡直了。
但我相信這是劇情需要所以已經簡化、美化了現實中的狀況,我相信現實中只會更不堪入目⋯⋯而完整或砍半的撫恤金或入不入宗烈祠根本不重要,家屬就是想要一個真相。
殊不知為人父母的真的永遠只會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平安罷了。
不知道要猴年馬月才能讓這些社會基層卻偉大的百工百業能得到真正該有的權利與尊重。
沒想到從小師長們所說的人與人之間要互相尊重,但長大後才知道原來尊重根本是飄渺的呢⋯⋯
编剧、镜头和表演,都不值9分。
但不否认确实体现了消防员的职业困境,是很棒的社会话题,但和《我们与恶的距离》的制作水平上还是差很多条街的。
主要消防员人物的家庭背景、困境、难题和心结带出还算是很平滑的,主要体现在无法陪伴家人、风险高两个部份,每家表现出来的问题各不相同,比较真实,各个消防员的人性也描写得比较突出,相对有血有肉。
编剧对社会群众案例选得还是比较接地气的,从对消防体系的不理解、不懂救援爱BB、乱报警占用资源到对消防知识和设备的跟进不积极….等等,对政府制度层面的切入也比较多纬度,从破门制度的两难、舆论的双面尖刀、消防单制度与政府全制度的管理冲突和平衡问题到企业消防审核的腐败..等等,都是日常在发生的故事,确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可能这种剧就无法不形式吧,就像大陆的《你好火焰蓝》一样,就算用最好的编辑和制作团队,也跳脱不了形式感,毕竟这是要政府过审的内容。
这部剧若是将一些固化片段(比如典型的代表:遇到小学老师、醉鬼的突然醒悟)处理得更精细,再将刻意煽情的片段(比如典型的代表:婚礼打架时的台词、林义阳牺牲部份)重新做减法处理,或许会更好吧。
若从制作水平来说,不足8分,但从立意来说,可以9分。
就好比你好火焰蓝也一样,制作水平4分,但立意值6分,大陆剧多努力吧。
他们都是平凡人,却背负拯救的使命。
一度在影片中看到底层一线人员的难堪处境,不过不同的是,在工作中左右为难的我们,背负的不是人命这样的重压。
全剧其实一直都是严肃沉重的基调,它没有塑造高大神圣的打火英雄,每一个在火场拼命,在日常救护拼尽全力的都是普通人。
工作的危险与工作条件的不匹配,家人的不理解,工作家庭的难以平衡,每一点都跟我们普通人一样会遭遇会犯难,甚至他们遇到的压力还更大,剧中每一处这些难点都让我共鸣揪心。
他们可能并不是因为多么高尚的觉悟才做这样的工作,也可能是迫于生计选择这份职业,但也不得不佩服,在他们的身上是有神性血性的,同样背负世间疾苦,除去职责所在,他们却能做到在危险面前奋不顾身,我做不到,所以我更佩服他们。
我会为他们的大爱而感动,但自问自己能做到吗?
我不能,因为我会害怕。
也幻想过,愿意自己的家人为了大义去做这样的工作吗?
我也不能,我承受不了这样时刻提心吊胆的压力。
我做不到,所以我更佩服他们。
我们每次都说殉职人员名单上,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都是一个真实家庭在蒙受巨大苦痛。
可是每次在审视这些名单的时候,我们真的有办法做到感同身受吗?
我们不能,所以只能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过于冷漠。
最近也在思考,我喜欢轻松明快的剧目,能让日常烦躁的空隙得以喘息,但或许这样真实严肃的剧目,带来的感悟启发,也是对人生的一种治愈,明白在生活的重压下,仍然有人跟你一样咬牙坚持,让你找到人生的动力。
就像剧的结尾,好像一切都并不明朗,每一个人都还有遗憾,但他们都还在追寻希望。
子伶在推动消防改革,志远放下心结,汉成暂时离开家庭,义阳留在过去但并不后悔...向一切克服人性的幽暗,发光发热的人致以敬意,也愿所有为人民服务的平凡人平安。
——《火神的眼泪》2023.03.17
年纪大了,看到这样的好片子是打从心里的珍惜。
片子的好在于他的真实。
每个消防队员都只是一个普通人,背负着自己的故事,以血肉之躯保护你我。
消防员遇到大case,那是用生命与火神搏斗;遇到故障的对讲机、破了的消防服,那是用生命与体制妥协;遇到追讨破门费用的屋主,是自掏腰包满足刁民。
同样还是破门,第二天你遵守着sop,要等屋主同意才开门,结果迎来的是一具冰冷的尸体。
当你觉得倒霉透顶了,长官还开你玩笑说你已经是上辈子烧了好香,才被媒体放过。
剧中各个消防员都有血有肉,普通得和你我无异,只是面对着生活、工作的烂事更多。
汉成心中有使命的火,可是保护不了自己的家庭。
志远为了心中的秘密,不断的自我怀疑,也要坚持下去。
从小受妈妈“重男轻女”言论影响的子伶作为一个女消防员,不愿意被男同袍比下去,自然是加了百倍的努力。
义阳的死是全剧的高潮,一步步的铺垫,娱乐城消防不过关,义阳每次去复查,店家都各种推脱。
宋小要检查气瓶的,可是硬被拉去灭火。
义阳进火场本来是为了带着学弟,可是一转眼就被漫不经心的学弟抛弃。
分队长和白科长心里都疼出血了,但他们又能做什么呢?
你以为国胜学长只是喜欢偷懒,却不知道他为体制吃了我多少苦。
义阳的遗书里写到:“如果你收到这封信,那我一定是救人牺牲的,是最帅的死法”(原话记不住了)但他的死,不是单纯的意外或不幸,是体制加人祸。
如果我们不追查,还有多少消防员白白牺牲。
当然,这剧的意义不是让我们集体悲愤,而是我们可以怎样变得更好。
结尾的体质改变还没发生。
但是或许我们可以先反思,自己有没有像里面不可理喻的刁民一样,自以为是,看轻帮忙自己的人,以为自己懂得比谁都多。
少指责,多关怀,爱人如己。
这是我能做到的最伟大贡献
消防员给人们的印象,都是救人于危难、至生死于度外,消防题材的电影也看过很多,优秀者如“灭霸”演的真实事件改编的《勇往直前》。
而本剧则探讨得更深,除了惊心动魄的火场营救,很深层次的展现了普通民众对消防员的不解,消防员事业与家庭的矛盾,以及消防在市政层面尴尬的境地。
在生命与尊严之间谁更重要?
在时间与规则之间谁更重要?
在权力与权利之间谁更重要?
被民众误解,被家人埋怨,被上层压迫,被良心拷问……这是每天都摆在消防员面前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其中的难真的是我们这些外人难以想象的,隔行如隔山啊。
可是,还好,有人放弃安逸高薪的前途,有人平衡家庭与坚守的关系,有人直面心中最不愿想起的痛苦回忆,有人为了营救哪怕一直跟自己、跟消防作对的人而献出生命——也正是这么多普普通通的平常人,守护着我们家园的安宁,守护着世人心中的公平正义。
豆瓣3大虚高类型及修正建议:湾湾片-3.5分,纪录片及文艺片-2分,棒子片-1.5分
温昇豪长了一张好说话的脸,十年如一日地出演着被甩的男人,林柏宏士别三日演技见长,刘冠廷大概全年无休24小时在拍戏吧,剧集有些流水账。
1.湾湾这几年的职业剧真的甩大陆好几条街。2.湾湾的119还要负责救护,真的太辛苦了。3.人少活多,我真的很有体会,但是人命关天啊。4.或许从事每一份职业,都要问问自己的初心。
劇情不緊湊、廢話又太多,一大堆剪掉也不會影響劇情的橋段一大堆。整部戲沒層次!好像除了刁民就沒別的,不知道是刁民太多還是劇中消防員太笨,以至於走到哪都被罵!這部戲應該改名叫刁民的眼淚才對!
用另一个视角看消防员,很精彩,有时人性真的很难说得懂,哎
湾湾这个编剧题材有突破 强的
逆天,是不是台湾出品的屎都是香的?
怵目驚心的不是救火的畫面,而是⋯⋯台灣刁民的行徑歷歷在目,真的好可怕!!!
是不是要拍第二部?还是制作组想要的太多,感觉略显仓促。其实是想打四点五分,但是没有这个选项。另外,意外的管中窥豹的看到了台湾省的民粹政治的危害,算是一个惊喜。
民主体制下。
湾湾拍的剧真是越来越行
可以说是华语职业剧天花板了,叙事效率极高,每个人物每条线每个点都卡得清清楚楚,对社会问题的揭示力度不输《我们与恶的距离》,前面铺垫的各种漏洞顽疾最后都总爆发了,涉事各方包括消防单位、受灾者、媒体、官员、看客都值得反省。反观这边,《山海情》之类名为社会问题剧实则舔屁沟按头跪谢感恩的,呵呵。(刘冠廷再次以群戏主演最末番位成为最闪亮最揪心的那一个)
吹吧
如果不是片头写着“本片纯属虚构”,我会以为这个故事就是改编自真实事件,因为它太现实了:社会纵容大众对“人民公仆”的道德绑架,公职人员夹在官僚体系、无知大众和媒体之间的无奈,政客的伪善,无视消防设备的质量给救援人员带来的隐患,无视消防员PTSD后对心理咨询的重要性,却在晚会这种能令民众感受到政府存在感的事情上烧钱(而这一切都在简中地区更加模糊迷离,能诉诸真相的可能性也成倍降低)。除此之外,个体的情感在剧中被放大,每个消防员背后的故事都鲜活生动,也讨论了消防员的生死观,记以及他们在家庭中的处境,他们也是别人的儿女,他们的家人也希望他们是平安的。这部剧脱离了美国英雄主义叙事,煽情也非常克制,笔力着重刻画职业理想和个人梦想的之间的纠葛,最难得的是演员的专业程度,资本狂欢下的简中演员氛围无法去比。
看不下去…这剧有点装逼有点假…
第二集还是有点感动,三星半,这片子拍的真苦逼啊,看完感觉都要活不下去了。
小家子气十足,还空洞。
医生也好教师也好消防急救员也好,任何职业的人都只是人,我觉得这剧把消防员外勤岗塑造成了普通人以上的圣人,不合适。
台剧牛批,只能说最近几年的台剧真的甩部分内地打着职业内型却总是离不开谈恋爱的剧十条街。
为什么一个距离我们生活这么远的群体,能够应为一部电视剧,透过屏幕让我感受到他们鲜活的生命,让我产生如此共情。角色之间的关联度,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共情带动的着我,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被打动,被感动。他们是一个群体,他们是七个人,一个女人,六个男人。丘sir要顾家,志远挥不去哥哥的阴影,国胜打火的热情被熄灭了,义阳考警消挑起家中担子,一个游泳队的,一个觉得打火很酷。他们都是普通人。一部关于消防员的电视剧,却不把火场场面作为重点,而更是进一步拍摄消防员的日常,人民的不理解,官商的勾结,火后的援助,拍摄人间冷暖百态,事实无常炎凉。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