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因为网上评价比较好,豆瓣评分8.1,所以走过路过也来瞧一瞧。
看完之后发现还真是有一种独特的无厘头风格,而且就这种爆米花电影也避免不了夹杂着一大堆意识形态的私货。
服了,意识形态夹带私货还是美国人强啊。
先贴几个标签:1.超级英雄;2. 黄暴血腥;3.无厘头搞笑;4.反套路;5.反美国政府。
前4个没有什么好讨论的,但是我觉得最后一点把美国政府挺有意思。
他是真的反美国政府吗?
一直看到80%的时候,似乎还真是。
剧情不分析了,剧情太傻逼了。
把第五点稍稍分析如下。
美国政府在外太空搞了一个奇怪的海星回来做monster weapon,但又不想在自己的国家做实验,于是和独裁政府签订的一个协议。
独裁政府在美国人的支持下搞人体试验还鱼肉百姓,但是被武装政变推翻了。
为了保守这个秘密,美国人派出了一个自杀小队,要抹平这一切。
这是第1个黑点,虽然设定脑残,但也是传统的反政府套路,后面的就有意思了。
队伍里都是监狱里面的犯人,其中有一个叫peace,maker的最为搞笑。
你说他是peace maker,但是他杀起人来是最没有原则和底线的,老人,小孩妇女一个都不放过,只要顶着为了和平的名号,就可以为所欲为。
这个绝,整个就是一个李鬼版的美国队长,这是在黑漫威的美国队长以及更进一步黑整个美国大兵。
这个黑点就比较厉害了,相当于掀开了美国大兵在全世界建军事基地的裤衩。
但奇怪的是,在小队杀掉派大星以后,明明是美国人造成的这一切的悲剧,岛国的居民却在欢呼庆祝进行了民主选举??
纳尼?
虽然明面上并没有说民主选举得到了美国人的支持,确实是在当地的反政府武装的组织下进行的,那其实也不用明说了。
岛国的人反美这是毋庸置疑的,反过头来革命胜利了,还是在美国人的隐形统治下,讽刺中透露的是绝望。
毫无疑问,那个假的美国队长peace maker是一个队伍中的反派人物,黑白两位队长的能力一模一样,结果黑人超级英雄伟光正的杀掉了白人超级英雄。
这就很政治正确了。
因为白人超级英雄维护政府的黑暗统治,而黑人想要揭露这一切。
结果革命胜利他妈的胜利以后,黑人队长投降了,他把这个硬盘上传,作为要挟让黑人女局长饶他们一命。
这简直就是革命投降主义,几分钟前,拼着自己的脑袋爆炸也要为岛国的百姓拼命,那股劲儿哪去了?
最后美国政府的黑暗行为还是没有被揭露,这他妈和白人队长有什么区别?
意思是就是有一万个德特里克堡也会这样被按下来是吧?
编剧反了这么多套路,还是离不开绝对自由的个人英雄主义。
虽然整个电影都在反体制,最后的英雄却还是成为了宋江。
抖落一些无关紧要的黑料假装反美国政府,最后其实还是维护美国政府在世界的黑暗统治。
不得不说滚导是一个很擅长写群像剧的人,每个人在影片中都有很好的塑造血腥运动没有和第一部的死射一样塑造,虽然他也爱女儿,但是他的爱从来不流露在表面,他在开头跟女儿对骂也让人大吃一惊,不过他加入自杀小队的原因之一却是为了他的女儿,整部电影给我们贡献了很多精彩镜头跟打斗,所以说谁爱一个浑身是军火的男人呢ps:怕老鼠这个设定真的有一种反差萌和平使者,为了和平不择手段,也正如影片中所说的“是个笑话”,影片开头我也纳闷为啥要选一个人设跟血腥运动高度重合的人物呢,后来才发现导演的高明之处就在这里
两人虽然人设重合,但是立场跟动力不同,血腥运动有自己的准则,而和平使者为了达到自己所谓的和平可以不择手段,甚至是伤害妇女儿童,这也可以说是为了影片后期两人对射做好了铺垫至于波点人,他贡献了本片大量笑点,看谁都是他母亲,不过他那句“只要把别人想成是他的母亲就能下杀手”让人有点心酸,他是个重情重义的人,在影片中没有存在感的弥尔顿(那个司机),观众想必也会忽视他的存在,导演应该也是知道了这点,在这个小角色身上做文章,展现出了他的情义跟同情心,虽然我感觉最后他的死有点草率就是了小丑女不多做评价,导演这一部没有再从这个角色身上发掘新东西了,毕竟观众经过前两部电影也熟悉了(至今没看猛禽小队是我最后的倔强),一如既往地疯癫和有魅力最后就是鲨鱼王跟捕鼠人了,这个预告片里疯狂吸睛的鲨鱼王跟几乎没有存在感的捕鼠人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导演这点也很高明,呆萌可爱的鲨鱼王(如果吃人算可爱的话…)整部电影却经常一个人独处,正如他所说的他没有朋友,而存在感低的捕鼠人却很乐意跟他交朋友,这两个孤独的人走在一起产生了很多共鸣,丰富了两个人的角色。
最后决战我们本以为鲨鱼王会有大作为但事实上却是最不起眼的捕鼠人照亮了希望,伴随着歌曲Ratism的响起,也带给了大家希望,默默无闻的她拯救了世界(没记错的话这个海星是正义联盟漫画的第一个敌人)
总而言之,DC这部电影真的是大胜利,滚导能把这些十八线角色写的如此生动立体也是很有本事(点名批评尾灯的正联)PS:第一次写影评,还有很多地方有不足,谢谢体谅
【以下内容都是主观感受,仅代表个人观点】
第一感受就是爽,这部电影在今年我遭受了《速度与激情9》和《黑寡妇》的商业片打击后,给我的带来的好感度直线飙升。
相较于上一版本,这版的导演个人风格更加浓烈。
延续了《银河护卫队》般的幽默风趣,还加入了一些独特的构图风格,例如小丑女的打戏和血腥运动抽烟那一段,在特效横飞的商业片中算的上非常不错的镜头了。
然后就是绕不过的血腥暴力了,大量的血肉横飞,脑浆崩出的画面看来真的是漫威主宇宙的设定逼疯了滚导,使得他在本片里释放了天性。
小丑女逃跑那一段的画面处理真的让我想起了《王牌特工》里的烟花爆头。
人物塑造上每一个人物都有更深入的刻画,反差萌的血腥运动无疑比死射更加成功,每个人物故事线的相对平均分配在我看来也并没有什么不妥。
就连出现时间短暂的控制他们脖子上炸弹的女指挥官(对不起!!
我真的忘了名字了)的刻画都更加饱满。
可能是因为我爱听摇滚的原因,感觉本片配乐极度舒适,个人感觉在情绪的推动上有着如虎添翼的作用。
当然,本片依然存在着诸多商业片的固有弊端。
例如存在感极低的反派、突然醒悟的众人、干掉反派的手法(个人认为好过上一部的一颗炸弹💣)等等。
但这部电影带给我的观感能远远抵消我对商业片的逻辑的注意力。
但是,就在漫威不断扩建自己宇宙的同时,DC也在与华纳高层的反抗中有了很大进展,导演权利的真正掌握必然会使得DC越来越好,也希望DC接下来的导演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优势。
如果你是滚导的粉丝,喜欢滚导的搞笑风格,或者是因为《银河护卫队3》上映时间遥遥无期,拿这部电影填补急不可待的心情,那么你会收获很好的观影体验。
因为《x特遣队》的尺度放宽,滚导特有的搞笑风格在这部电影有了新的体验,满屏便当发得看着很爽,总体观影体验是要比《银河护卫队2》好上很多。
抛开自杀小队这个设定不谈,如果你将《银河护卫队》的那种设定带入进电影的话,那么这部电影完完全全配得上高分。
可惜,这是自杀小队,把这部电影拍得比前作《自杀小队》好看,不代表《x特遣队》的水平很高,或者是完美的。
就好比语文考试作文题目是“小草”,你写了一篇称颂牡丹花的雄文,任你把牡丹花吹得有多好,批卷老师只能觉得你的文笔很好,但你的作文得不到高分。
《自杀小队》 之所以广受关注,不是因为小丑女,她只是一个可以为整部电影增色的工具。
《自杀小队》这个系列让人好奇的原因,是因为DC擅长制造反派。
DC的反派总是有一套可以自洽的理论,合理化自己的恶行,并且还能影响到读者,让读者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一件事情的另一面。
所以说,《自杀小队》的核心是让一群恶人用他们的方法,去阻止一件见不得人的坏事。
并且,这些恶人可能会因为自己处理了某些事情,满足了自己某些方面的欲望,从而获得成就感。
而不是让这些恶人,觉得自己做了一件正义的事情,让自己释然。
并且观众在看的过程当中,不能因为这些恶人做了一件好事,从而觉得他们是英雄,或者说他们有变好的可能性。
不然的话,DC一众超级英雄就不需要那么累,也不需要阿卡姆疯人院,直接将这些恶人抓起来送到自杀小队里就好了,死了活该,执行任务成功了还能看到变好的可能性,来回执行几次任务说不定就能给洗白成超级英雄。
电影开始一直到遇见自由军领袖,整体气质都表现得十分好。
自杀小队成员疯癫怪异,管理这群恶人的工作人员连这些奇能异士的弱点都不知道就安排工作,开始执行任务就淹死黄鼠狼(后来发现它没死),就谁会死打赌,视这群罪犯如工具。
这种上下两方的态度,是十分契合《自杀小队》系列的整体风格。
直到遇见自由军领袖,这群依仗自己能力大杀特杀的犯罪天才,一下子降格成为了“蠢蛋”,再加上之前不停对队员不靠谱行说出“我们迟早要完”的吐槽,就是《银河护卫队2》的既视感。
从看到自由军领袖之后,这些恶人的灵魂仿佛都被净化了,再也没有表现出扭曲偏执怪异的一面。
从此以后,他们的举动,全都变成了蠢萌的搞笑桥段。
为什么没有作为恶人的出格举动?
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出格呀!
他们做着任何一部超英电影中超英都会做的事情,最后展现出不畏强权的反叛精神,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魄,朝那个大海星跑了过去,连奔跑的姿势都如此伟光正。
我知道电影是靠恶人的人性觉醒,来讽刺老美虚伪且毫无人性的对外政策。
可到头来呢?
还是宣扬老美对外输出的价值观。
这算反着星条旗举着星条旗。
电影里主要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更是处理得十分牵强,这是这部电影没有《银河护卫队》好的地方。
老鼠女和几个人物之间的交际是最多的,可她是通过什么方式呢?
通过对着鲨鱼王笑,让鲨鱼王懂得交朋友;然后通过对血点哭,讲述自己糟糕的童年经历,让血点将老鼠女当成对自己女儿愧疚的投射,最后弥补血点的童年阴影。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DC!
童年阴影!
过去的创伤!
亏你老鼠女在漫画里是从哥谭来的,哥谭啥都缺就不缺创伤。
蝙蝠侠要知道这个方法这么好用,还要啥自行车?
遇到罪犯一顿嘴炮讲述自己糟糕的童年经历就GG了,万能腰带换成两个大喇叭一边讲一边放苦情音乐,蝙蝠车不要就给我行不?
配在哥谭当银行劫匪吗?
然后就是小丑女,一个被摄影机重视却被剧情边缘化的角色,有她和没她根本不影响剧情,反倒拥有长达三分半的独角动作戏码,还有结局冲进海星眼睛里可海星根本就不是她杀的桥段。
同样,这三分半在电影中根本没有什么用,只是为了吸引喜欢小丑女的粉丝。
我并不是讨厌小丑女这个人物,但从《自杀小队》开始,电影里所有的小丑女,表现都是不及格的。
这一步的小丑女表现的比前几部都稍好一些,可惜跟剧情没一丁点关系,没啥用。
血点就是死射的2.0版本,跟死射的问题一样,从头到尾就没把他往坏人方面塑造。
鲨鱼王跟《银河护卫队》里的格鲁特类型一样,都是被定义成蠢萌的工具角色。
他在电影里的残暴是基于和人类的道德观有冲突,也是最容易做出出格的举动,从而影响整个任务正常执行的存在,结果被老鼠女一句“朋友”就实现了道德观的归化。
之后简单地吞了一个人,撕了一个士兵,就沦为主要让人觉得蠢萌的工具人。
波点人被他的母亲折磨得精神有问题,有应激障碍,然后隐身了大部分时间,因为不像应激障碍反而像胆小没有经验触发了关键剧情,引爆炸弹,最后被海星拍死了。
最让人觉得像个恶人的反而是赵喜娜,有自洽的行为逻辑,有残忍的杀人手段。
谁能想到,在这群恶人中最像恶人的角色,竟然真的是反派。
我并不是就道德谴责这些恶人,并不是觉得罪犯没有救赎的权利,也并不是因为道德洁癖而无限否定他们。
我是觉得,DC里的反派之所以有魅力,并不是因为在坏事做尽之后偶尔迸发出的人性之光,或者是蠢萌搞笑到可爱的地步,而是因为他们是坏人,读者是通过他们做的坏事,一点一点剖析出这些人物的魅力。
他们可能阴差阳错做了好事,但他们并不是英雄,他们存在的目的并不是证明人性还值得被拯救。
他们不是《银河护卫队》那样,从一无是处的衰人,做了伟大的事情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就算他们做了好事,也得是通过让人不寒而栗的方式促成,因为他们的行为逻辑就是这样的。
就好比狮子老虎只会通过搏斗争夺配偶,而不会耍人类才会做的绿茶行为。
就这一点说,《x特遣队》跟前作比只是更好看一些,事实上没有什么突破。
如果你不喜欢上一部《自杀小队》,我不敢说你一定会喜欢这部,但可以确定的是这部与上一部风格非常不同,除了都有小丑女哈莉奎恩外,基本上就是两部完全不同宇宙的电影。
《X特遣队:全员集结》(The Suicide Squad)的确与上一部一样原则:一群具有特殊能力的罪犯为减刑为美国政府执行任务,但如果中间不按指令行事,随时可以被爆头。
只不过这次角色中多了很多长得稀奇古怪的角色,风格大胆而超现实,动作戏极度血腥,而且主角随时可能死掉。
看完《X特遣队》的第一感受是: James Gunn之前拍摄《银河护卫队》真的太收敛了,虽然都是黑色喜剧风格,多样化的角色及十分丰富的色彩运用,《X特遣队》则非常大胆,近乎是为所欲为,想杀谁就杀谁,十分地放飞自我。
罗素兄弟之前常常说,有时必须让主角经历一些苦难甚至牺牲才能调动起观众的情绪,增加电影的紧张感和做到情感升华,但就这样牺牲一个主角还能被粉丝埋怨三年。
而《X特遣队》中大部分的角色人们并不熟悉,因此James Gunn完全可以大胆忘形。
本片中,有的角色刚刚登场没几分钟就死掉了,甚至死掉时观众还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和有什么特殊才华。
还有些角色被杀后才被告知是“杀错人”了。
也有角色明明一直跟在身后但几乎没几个正面镜头,直到死了人们才注意到他在场。
开场不到15分钟,角色已经死了一半,这充分奠定了影片的基调:并不需要过于严肃而认真,没什么是不可能的。
开头就奠定的疯狂风格基调加上角色千奇百怪的造型,人们很快就可以意识到虽然这是一部发生在地球上的电影,但与银护这种外星片没区别,不必太当真。
哈莉奎恩依然是片中最抢眼的角色之一,因为她有一些单独戏份展示她善于迷惑人且疯狂的本性。
基本上她可以上一秒还看起来像个小迷糊,下一秒就拿着金箍棒大开杀戒。
是的,这次哈莉居然多了一个新的武器,很像孙悟空的金箍棒。
但是新登场的几个配角也很抢戏。
比如饿了以后敌我不分谁都吃的King Shark。
这个角色塑造得有点像《银护》里的Drax,看起来傻乎乎但偶尔又带有人情味。
斑点人看起来装束最奇特,本领也很令人惊呆,他进攻别人的方式很特别,居然是把对方想象成自己的“妈妈”,给影片带来很多好笑的场面。
赵喜娜(John Cena)出演的“和平制造者”(Peacemaker)与伊德里斯·艾尔巴(Idris Elba)的bloodshot具有相似的本领,都是善于使用很多暗器,也因此成为竞争者,始终在斗嘴和比试。
但整个电影下来,观众可能并不会记得他们究竟用了什么武器,反而是赵喜娜只穿内裤在伊德里斯·艾尔巴面前显摆的场景给人印象最深。
大海星自然是片中“最显眼”的角色,如果它最开始就登场人们可能难以相信这样的角色怎么会出现在地球上。
但经过了前面各种奇葩事件的铺垫,观众会发现在本片中看到什么都不会觉得奇怪了。
不排除有的人可能看完本片觉得太疯狂,无法招架。
如果放在DC其他超级英雄身上也许这种方式并不适合,但因为本片里的各种角色本身就很奇葩,这样的风格反而符合预期。
加上有类似于《The Boys》和《死侍》这类R级超级英雄作品铺垫,《X特遣队》并不算是开先河,只是把疯狂和血腥推到另一个等级而已。
不过整个电影可以明显看出带有James Gunn的个人化风格,色彩丰富,角色偶尔愚蠢,行为无所顾忌,但每个角色又都有悲惨的过去,令人心生同情。
我并不是很喜欢老鼠和控制老鼠的Ratcatcher,不过这也是James Gunn的恶趣味体现之一,他很显然很喜欢具有拟人化行为的动物。
比如浣熊火箭。
可是银护之后,很多人因为喜欢火箭而开始养浣熊,然而浣熊并不适合家养。
于是这次James Gunn特别塑造了适合居家圈养的动物:一个可以善解人意的老鼠角色:塞巴斯蒂安。
不过可以看出华纳是超级希望改变自己之前在超级英雄之路上的不顺,希望观众知道他们也是可以尊重电影人的自由和创意的,也可以冒险的。
并且希望与漫威反着来,漫威也发掘了很多风格鲜明的导演但一切都统一受到管制和协调,而本片则是完全独立于DC其他电影之外,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
华纳目前的对策似乎是开创不同分支电影,女神系列走的是奇幻史诗风格,X特遣队是混不吝风格,而即将开启的新蝙蝠侠系列继续暗黑风。
可以看出华纳对本片真的是完全没有干预,全按照James Gunn的意思来,甚至花了很多投资搭建场景和宣传。
这是一场很大的赌局,希望可以就此开启导演风格个人化之路。
看的过程一直感觉莫名其妙,很无理,就纯粹的动作片(真正的·名义上的·动作片),唯一的一点点看点就是小丑女美美的样子(那也不多),挺无聊的,看到后面更有一种奥特曼打怪兽的即视感。
说燃也不燃,片尾强行让怪兽说一句“我曾经也自由翱翔过”……???
看的我满脸问号,肤浅,又不具美感,作为动作片也差强人意。
就感觉是努力塞了很多“关系户”进组,强行给很多人加一点镜头。
强行让女儿感叹,那是我爸爸,点一下开头?
作为旁观者我都没感到自豪好吗?
上一部《x特遣队》的最佳看点小丑和小丑女cp也没了。
要是说映射美国政府,我也没感受到内涵(难道是不爱民?
)。
每个人物形象的塑造也不立体。
演到后面我甚至有点记不住谁是谁,而那个可以操控老鼠的小女孩让我想到了卖火柴的小女孩。
肉盾·傻·鲨,善良·弱·女儿,神经·美·女人,厌母·丧·儿子,透明·装·男人,爱女·闷·父亲,应该就五个人吧,那个和平使者被哪个角色杀的我也不记得。
作为爆米花电影也不合格,又不搞笑。
结语:浪费时间虽然我也在一边摔打了一个小时麻薯,但也很无聊。
不说影片深度之类的吧,人物角色的塑造吧(反正这部电影里也没有)。
就说说这里面的打戏部分。
其中x特遣队突袭反抗军的那场戏。
在这个受害者倒地前的一分多钟的场景里,x特遣队的两人已经杀了不少于10人,受害者发出了很多惨叫
甚至这个受害者跑过来的方向正是那位抽烟哥们站的方向,他看着自己队友手持武器向他身后冲去随即发出一身惨叫,而且受害位置距离他不过bloodsport走了7步的位置,他居然没有听到也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不离谱嘛?!
以及这位仁兄遇害时,甚至是直面案发现场,从bloodsport杀害抽烟小哥开始算也已经过了10秒多了,他居然还是一脸“诶?
这里有个人”的表情,遇害的三个人完全没有任何反应。
至于后面的小丑女穿长裙单挑20多个全副武装的特种兵。
建议直接把吴京的那段采访放到这里“外国人一个打一个师就行”“中国人打两三个就觉得假”“贱不贱啊?!
”
五年前的《自杀小队》扑得有多惨呢?
这么说吧,就算把主创拉出来做两个小时的访谈节目,都比电影有趣得多。
失望归失望,《自杀小队》也不是一无是处。
稀烂的故事之外,至少几个符号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是全员坏人的反英雄设定,二是过火癫狂的影像风格(仅限预告片),三是小丑女乖张神经的气质。
所以即便电影失败,手里没什么牌的华纳也没打算放弃。
不但推出小丑女的外传电影《猛禽小队》,还找来滚导重启“自杀小队”。
没错,《X特遣队:全员集结》不是续集,而是重启项目。
除了设定和个别角色被保留下来,几乎看不到与原作、甚至是《猛禽小队》有什么剧情上的关联。
再看英文片名,“The Suicide Squad”比起《自杀小队》的“Suicide Squad”其实只加了个定语“THE”,基本上在宣告自己才是“正牌货”。
那么新版的《X特遣队》到底怎么样?
我是觉得滚导拍出了我心目中“自杀小队”应该有的样子,但并没超出预期。
开场就是一队吊炸天的超级罪犯集结,前往南美洲的科托马耳他岛国执行任务,不料刚跳进海里黄鼠狼就淹死了。
随后队员发现他们被奸细出卖,直接落入了敌人的陷阱。
一场战斗下来,除了瑞克·弗莱格和小丑女外全员阵亡。
死状之扯淡,跟《死侍2》的超能团队有一拼。
这时镜头一拉,二队顺利从另一处海滩登陆,真正的“自杀小队”出场。
二队由“血腥运动”牵头,为了救出瑞克·弗莱格,他们杀了整个树林的人,才知道这些都是反抗坏人的自由战士。
小丑女一路杀出戒备森严的反派老巢,正撞见“自杀小队”鬼鬼祟祟的营救自己。
这样的桥段还有很多,几乎整部电影就是这么出其不意的向前推进着,营造出一种极不正经的超级英雄片气场,而这种气场正是“自杀小队”前作的预告片里曾经出现过的。
要说这些出其不意的编排有多高级也不见得,关键是电影能不能把握好尬与不尬之间的界线。
很多人说滚导这次是个人风格鲜明的放飞自我。
其实恰恰相反,如同他之前的“银河护卫队”系列,所有看似脱线的情节都是精密计算过的。
华纳找来滚导也不是拍脑门的决定,大概是看中了“银河护卫队”与“自杀小队”相似的“逗比团队”的概念,把走偏了的反英雄联盟彻底掰成不正经画风。
甚至有时候跟《黑袍纠察队》都不相上下。
滚导这次有R级加持,用组建“嘴炮银河护卫队”的丰富经验,把“自杀小队”成员安排得明明白白。
故事可以很简单,但人物一定要奇葩,甚至是弱智,只要立住了就行。
牺牲故事逻辑性没关系,角色间的化学反应一定要足。
难得的是,即使很刻意,很多点却都能很好的融合进电影里。
这次华纳请来滚导担任编剧和导演的操作真的不亏。
有意思的是,除了滚导,还有《雷神3、4》的导演塔伊加客串一代“捕鼠者”、《银河护卫队》的“勇度”来演Savant、《银河护卫队2》的史泰龙配音鲨鱼王、新一代“勇度”的“滚弟”配音黄鼠狼……这也让我意识到,随着漫威和DC在电影版图位置的巩固,两者的关系也进入了新阶段。
经历了前三个阶段,漫威电影成了巨无霸的统一电影宇宙,电影间盘根错节的关系庞大到无法赶超的程度。
DC电影宇宙却因为不稳定的发挥一直没立起来。
《正义联盟》以后,“海王”和“神奇女侠”等项目得以继续推进,蝙蝠侠则重新选角,超人被无限期搁置,被迫形成“多元电影宇宙”的格局。
如果DC在这条路上取得成功,则双方共同做大市场,又不产生直接竞争,这才是米老鼠希望看到的局面。
但多元电影宇宙的难度不比统一宇宙小——没有规模加成,《X特遣队》的口碑并不能保证下部影片的成功。
这么欢脱的风格,《X特遣队2》要是没有了滚导的把控都有可能玩儿飞了,更别提其他没有什么关联的电影了。
DC的下一阶段仍不明朗。
鲨鱼王太可爱了!!!
差点就被它的新朋友恰了,摔下楼还哭 蠢蠢的!!
这个城市不属于我们,而是属于它们:老鼠。
最卑微的生物却拯救人类,跟裟椤双树的浮生物语中有一个故事有共同之处,同样有海星,同样老鼠拯救人类。
每个生物都有存在的价值,世界属于万物,而不是人类独占,我们应该敬畏尊重每一个生命,而不是仅凭私念剥夺任何一个生命的自由
虽然几乎每上映一部新片,粉丝们就要喊一遍“中兴DC”的口号,但从票房口碑来衡量,每一部又都离成功差那么一点。
但这次,真正把DC救活的英雄来了。
疫情期间北美首周末最高票房纪录,豆瓣评分8.1,烂番茄新鲜度91%,DC新片《X特遣队:全员集结》真正地实现了“扶狂澜于既倒,挽大厦之将倾”的光荣使命。
《X特遣队:全员集结》首先,从《X特遣队:全员集结》过山车式的剧情来看,不断的反转再反转,就让人不得不感叹编剧的脑洞之大。
影片开局,美梦监狱主角团集结:回旋镖队长、断臂男孩、标枪、黑暗守卫、黄鼠狼、蒙戈、智者等等,当然,还有最重量级的小丑女哈莉·奎茵。
每个成员在原著漫画中都是让超人、蝙蝠侠等英雄们头疼不已的恶徒,合体后的战斗力估计掀翻正联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浩浩荡荡开往战场,结果出师未捷,团队的搞笑担当黄鼠狼就因为不会游泳直接”牺牲“在海滩登陆环节。
不过战场上时不我待,恶人组合还是迅速投入了战斗。
这一投入不要紧,本以为是碾压,结果却是吊打。
对面不但兵力数十倍于我方,火炮机枪等等重型武器更是面面俱到。
整个小队成员虽然都一肚子坏水,但毕竟还是肉体凡胎,在哥谭搞恶作剧还行,真吃了枪子也是会嗝屁的。
结果就是,在观众的一脸懵逼中,“主角团”登场十分钟就几乎全员领了便当。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原来刚刚放出去的只是烟雾弹,不但迷惑了敌人,也迷惑了观众。
真正的X小队已经在炮灰英雄们和敌人硬杠时偷偷潜入了敌方。
正牌X小队的成员,有血腥运动、和平使者、捕鼠人二世、鲨鱼王、波点人。
他们接到的任务是接近敌国首席科学家,潜到秘密科研基地,销毁敌方手中极其危险的神秘生化武器。
任务前期推进得十分顺利,几乎兵不血刃便一路摸进了敌人的大后方。
结果深入之后就彻底傻眼了,传说中威力无穷的秘密武器居然是个天外来客——五彩斑斓的独眼“派大星”斯派洛。
这个终极大boss不但武力值爆表,随便动动触角就能把城市拆成废墟,而且还能通过释放抱脸虫操控人心。
确实,相比起敌国前期的那点阻挠只能算小打小闹。
这一边是被设定逆天的大反派摁在地上摩擦,另一边小队内部还出现了分歧和内斗。
更反常规的操作是,当观众们早已习惯主角光环时,X小队接连的损兵折将,则无疑为我们带来”痛并快乐着“的全新体验。
当然,除了升级打怪之外,《X特遣队:全员集结》中哈莉·奎茵的支线剧情也相当精彩。
作为炮灰小队唯一的幸存者,本以为要老虎凳、辣椒水伺候。
结果却是画风一转,锦衣华服,描眉画眼,把哈莉打扮得漂漂亮亮,这哪像刚下战场的俘虏,简直是马上要登台的爱豆。
原来敌国政府首脑暗恋哈莉,好不容易有机会一亲芳泽,必然得想办法拿下女神。
而恋爱脑满点的哈莉似乎也终于迎来为他治愈小丑情伤的王子。
什么X小队任务,哪有和帅哥谈恋爱并升级当第一夫人来得爽。
结果俊男美女的cp还没来及嗑,男嘉宾就暴露了真面目:对女朋友深情款款不假,但一提到他的宏图伟业,就闪现出冷血弑杀的原型,为达目的甚至不惜以暴力付诸妇孺。
但是这一切,对于曾和癫狂大反派恋爱,目前已经人渣ptsd的哈莉·奎茵来说,实在太下头。
由此,帅气逼人的小总统还没来得及多讲两句台词,就直接被女神干脆利落地解决了。
而对哈莉来说,没了头号粉丝的庇护,严刑拷打自然是虽迟但到。
而X小队是不会放任战友落到敌方的,尤其是领队旗队,对哈莉的安危格外紧张。
他制定详细的营救计划,明确各个成员的分工,只等一声令下就要冲进去端了敌人的老巢。
结果千钧一发之际,待解救的公主却慢慢悠悠地从路口溜达过来,而严密看守她的警卫们早就被哈莉单枪匹马干掉了。
虽然旗队英雄救美的计划扑了个空,但却意外地敲开了哈莉的心。
眼看着爱的小火苗已有了燎原之势,结果下一秒男主角就被一刀穿心,死在了小队内讧的争斗中。
哈莉·奎茵的感情戏虽然被写出了琼瑶苦情剧的调调,但《X特遣队:全员集结》终究不再是围着小丑女打转的大女主戏,而是全片升级打怪鬼马恶搞,燃烧了一把废柴联盟的团魂。
这就不得不提,导演詹姆斯·古恩较之先前几位前辈的优势所在了。
最开始的《自杀小队》是由导演大卫·阿耶首次掌镜投资成本过亿的A级大制作。
和前期的豪华卡司、震撼特效以及后期铺天盖地的宣发相比,这位新人导演则无疑成了《自杀小队》的最大短板。
2016《自杀小队》侮辱观众智商的混乱故事,又一次踢翻了DC电影的口碑基本盘,本来打算和漫威差异化竞争的反英雄线不得不走向重启。
而青黄不接之际,仓促上马的《猛禽小队》更是直接交到了新导演阎羽茜手里,结果自然依旧是票房口碑双扑。
2020《猛禽小队和哈莉·奎茵》相比之下,同样是被资本选中的新人愣头青,滚导的《银河护卫队》就凭借非常鲜明的个人风格,直接把星爵等等冷门英雄打包送进了漫威宇宙主线。
2014《银河护卫队》当DC将烂摊子交到滚导手里时,滚导已经凭借两部叫好又叫座的“银护”系列,跻身到好莱坞最有商业价值的导演行列。
滚导 詹姆斯·古恩但从电影背后的种种蛛丝马迹,我们也能隐隐嗅到一丝风水轮流转的气息。
因不合时宜的玩笑被无情扫地出门,滚导才无奈转投到对家DC。
而此后,银护系列主演和粉丝们多次要求漫威请回滚导,以继续推进《银河护卫队3》的拍摄,这才意外地成就了滚导横跨两大超英IP巨头第一人的光荣事迹。
2023《银河护卫队3》但嫌隙终究已经产生,漫威的种种骚操作也颇有些过河拆桥的迹象。
跟寡姐因票房分红的撕逼,暴露出吃相难看的资本家嘴脸,加上“雷神”系列导演塔导也传出被DC挖墙脚的风声。
漫威宇宙新阶段还没彻底打响,就已经有了人心涣散的先兆。
寡姐状告迪士尼违约事件,在好莱坞引发连锁效应而内容方面,全年龄合家欢的创作方向也越来越让观众们感到审美疲劳。
作为漫威第四阶段开局的《黑寡妇》哑火,更昭示出这种定式的局限。
2021《黑寡妇》相比而言,DC的成人向路线则开始有了逐渐反超的态势。
导剪版《正义联盟》的高口碑,真正为扎导的暗黑古典主义风格洗刷了票房毒药的冤屈。
2021《扎克·施耐德版正义联盟》而滚导新开辟出的黄暴血腥+黑色幽默的B级片风格,似乎也可以说明,DC高层终于停止作死,放权给了真正懂电影懂观众的创作者。
或许下一个十年,我们真的能等来,DC和漫威双雄对擂、神仙打架的battle。
作者| 胖到笑;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写不了长故事可以选择拍抖音短视频,没必要浪费资源拍电影。
可看性强多了,贱兮兮的垃圾梗还是得看滚导的,但是很多内容还是没必要,拖到100多分钟才高潮。鲨鱼王,可爱。
节奏差得一B
越来越恶心
敌人是真的蠢。。除了主角都会中弹,监狱衣服真的干净,所有敌军全在打牌吃饭,这分数就是这时代的悲哀。
太赞了!血腥暴力美学的英雄片还能这样拍!爆头 碎尸 断肢等看得人又激动又爽!就算你不认识DC的这些人 光是打斗场面都让路人觉得high爆了!另外一定要表白哈莉奎茵 逃出大楼那一段太飒了 出花瓣蝴蝶又美到我语无伦次!而且这个角色在残忍和可爱的反差中让人忍不住亲上几口!最后如果不是老鼠多得让人出戏我觉得可以直接竞争最佳爆米花了!
以为是第2部,没看第一部的话会影响观感。结果完全没有这方面顾虑,整部就是酣畅淋漓的下来了,尤其那些反套路情节非常有意思,值得一看。
看都看不下去...8.2的评分我都在怀疑是我的问题了
别吃饱了去看😮💨有几首歌挺好听的
漫威都是大英雄,DC一把真小人,还是真小人带劲。
夭寿啦!派大星吃人啦!
酣畅淋漓,笑点频频,好看的有点过分。鲨鱼人那么单纯,为什么那么多小鱼要咬他啊,真是心疼死我了。看见哈莉总是最放心的一个,因为她肯定不会死。太享受了,真的。上一次看这么爽的片子,还是疯狂的麦克斯4。最后替那个小国不值,你们以为的民主选举,真的民主吗。多少国家被美帝整的以为自己可以,最后被美帝收割了。
挺恶趣味的 但是不够彻底 比上一部强点
商业片年度最佳!无论你是喜剧控,惊悚控,超英控,女权控,哥特控,甜宠控,暴力控,怪兽控,SM控,魔幻控,军事控,政治正确控,原生家庭控,昆汀控,星战控,X战警控,漫威控,死侍控都会狂爱这部片!
7/10。还是古恩导演的处理,血脉喷张又新奇诡异,各类围绕身体奇观设计的角色动作都极其绚烂:鲨鱼男将敌人撕成肠子相连的两半,小丑女恍若一朵魅惑的食人花,拖着标枪、依靠凌厉格斗将整座监牢的守卫屠戮殆尽,鲜血绽放出二次元的鸟语花香,在巨无霸海星破坏城市、触手划破楼体的大体量战斗中,它腋下释放出五彩密集的海星如抱脸虫般控制群众,最终被鄙视链底端却目标坚定的老鼠(可谓X特遣队的化身),以密不透风的数量吞噬全身、突破眼球的水膜咬破视觉神经。可惜这部以恶棍为主角的电影,并没有颠覆邪不压正的精神内核,本质上遵循着英雄在自身觉醒下发起反抗、造福民众的原始叙事思维,真正以屠戮生灵为乐的罪犯早在开头就被上司遗弃在海滩,以可笑的死法覆灭,脱逃者的尸体喂养了被他用球砸死的小鸟同类。不断挖掘角色库真是超英片的唯一出路么?
我们看的是同一部电影?这完全是一出无逻辑闹剧,自杀小队不该是这样的。DC靠这种质量的作品中兴?🤢
毫无逻辑的爽点累积,为了转折而转折,为了搞笑而搞笑。全片最膈应的两个地方:一,主角团残忍屠村,而村民根本没有做任何事情,唱着歌洗着澡就被很血腥地杀死,两个主角团成员竟然还嘴炮谁杀人手法更厉害??二,结尾老鼠群扳倒五角星,主角喊着口号“这不是我们的城市,这是它们(老鼠)的城市”,然后发动老鼠们去牺牲。实际上哪里是老鼠的城市,老鼠就是个工具,毕竟五角星只攻击人类又不攻击老鼠,老鼠干嘛反抗五角星,还不是人类强迫它们去做的??
【3.0】在把自己打造成品牌的超英导演中,DC再就业的滚导做得远比扎克·施耐德出色。
依然是从漫威那几部继承而来的屎尿屁超英喜剧风格,詹姆斯·古恩大概也明白自己之所以被制片厂以及粉丝钟意的点在哪,但话说回来既然都明白原作精髓了,这种对官方立场暗贬明肯的暧昧态度就挺不硬气的……好的地方在于这部放大了角色魅力,以及各种恶趣味,但细想一下哈莉·奎茵在本作中还是挺鸡肋的,华纳大概下了血本说服罗比回归凑这个局,倒腾了这么几部甚至都没拍出这个角色一半的魅力也是令人汗颜。
我真的很想知道自杀小队系列给自己的定位到底是在MV里面插播碎片化电影片段还是在电影里面插播MV片段,超英电影里面转场最差的就是你,dc,真的太难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