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这部电影还不错,特别喜欢死1。
看过死1的都明白这部影片反映的不只是所谓的科幻,更是关于人生的思索,关于生存与死亡以及宗教的思索。
死2挺好看的,故事讲得挺不错。
而最后贾斯丁死了,后来的事也就不会发生。
Donnie Darko》现(2.15)IMDB排名117评分8.3,中文译名《死亡幻觉》/《惊悚28天》。
以上两个译名都是针对这部电影的表面内容,一指主角在梦境或某种状态下经常看到幻觉,以及死亡等奇异现象;二指影片中28天6小时42分12秒后的世界末日。
但是以我的观点只看影片的原名《Donnie Darko》直译即是影片男主角的名字《唐尼.达克》更直接表达了导演想要探讨的主题。
在我眼中网络上所有的影评,包括我现在创作的也一样,最多只涵盖了影片七成的内涵,并且每为观众对这部电影还有自己的理解。
整部电影是导演在对80年代美国青年人的迷茫、伤感、叛逆;家庭关系淡漠的悲哀;整个社会充斥着颓废不安感的表达。
没有“幻觉”只有“叛逆的思考”我是唐尼.达克:“来自未来的预言兔子弗兰克、28天6小时42分12秒后世界末日、爱我的女友、假装救世主的虚伪混蛋、无知的体育老师和校长、冷漠无聊的家庭生活、靠不住的朋友、暗恋我的胖女孩、威胁我的痞子同学。。。。。
一切的一切多么可笑,他们不过是自私的想要保全自己所生活的“原发宇宙”的被控体,甚至那个带着面具的兔子和我唯一的爱人也是给我设置“引导陷阱”的“死控体”。
我为什么要顾及这帮家伙的死活,正如阅读课上格雷厄姆.格林的小说《毁灭者》所指:“破坏是创造的一种形式,把世界破坏后会发生什么事?
改变世界?
”我真是厌烦了这些陷阱,这些引诱,尽管破坏学校,火烧大屋这种破坏的感觉非常棒,但这总被“弗兰克”安排好的“娱乐”还是让我分外的不快乐。
只有在女友陪伴我的时候,才能感到些许的理解与快乐,至少我并不孤独。
可谁知道原来她也是“置设陷阱”的“死控体”她用她的死来逼迫我拯救这个我厌恶的世界。。。。。
呵呵到底是选择一个人孤独的面对末日,还是选择做救世主呢?
我叛逆,思考,对社会付诸暴力,因为我不愿意被你们耍了,咱们一同被毁灭吧!
”——我想唐尼.达克肯定这样想过,因为他的叛逆,他的思考。
可他最后还是在导演的“要求”下选择了“爱这个世界”选择了自我牺牲。
“因为世界是美好的,值得为它奋斗!
我只认同前半句!
”——《七宗罪》当然也可以再换一种角度看唐尼的思考:“我厌倦了你们对我选择的期待,我厌倦了对你们负责,世界的命运掌握在我的选择中,我讨厌每天看到你们就好像看到了一张张等待我拯救你们生命的虚伪面孔!
好吧,我选择去死!
你们开心了吧呵呵呵呵 我就要死了,为了拯救世界而死呵呵呵呵真TMD荒谬,悲哀!
”唐尼.达克就是那个年代青年人的代表:迷茫,叛逆,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和猜忌。
导演借这个人物将年轻人的思考和自己的怀旧情怀表现出来,同时也要欣慰于杰克.吉伦哈尔的演绎,使这个角色更加真实,且富有内涵!
看似和睦的80年代家庭,其实隐藏着无尽的空虚影片第一次看到唐尼一家,是一次全家团圆的晚饭,晚餐是披萨。
唐尼的妈妈:要知道一个美国中产家庭晚餐吃披萨可以说是居家的母亲不太称职,再看晚餐上因政治和唐尼姐姐谈论有关唐尼的神经药物展开的争执,再到唐尼和母亲的亲切“交流”可以看出唐尼一家很久没有沟通了,这从一家人对餐桌上出现这种事的反应,以及母亲和唐尼的一问一答就可看出:“是你在约翰逊家门前,把厕纸弄的到处都是吗?
”“我从六年级就不去别人家里了!
”唐尼的父亲:会在子女在餐桌上以“SEX”词汇互骂时看笑话;会在半夜起身看球赛;会在送儿子去心理诊所的路上忘了儿子的心理医生姓什么;会在与儿子沟通时承认自己是个不善沟通的人;会在与妻子晚餐的时候目光呆滞的咀嚼食物。。。。。
而且经常出差办公,对政治家的纳税政策侃侃而谈,可见他是一个忙于工作疏远家庭的人,但好在他是个乐天派。
唐尼的姐姐:影片中有关唐尼姐姐的篇幅不多,但大多都是在打电话,看电视,或者在其他我们看不到的时间打工,考试,学习,等待哈佛的录取通知。
姐姐的理想就是和努力学习和打工攒够一笔钱和男朋友去哈佛上学,并且在30岁之前不要孩子!
简单的说姐姐也是和家人缺乏沟通,也叛逆的想尽快离开这个家!
弗兰克代表着什么?
影片中不止一次的出现弗兰克这个名字:死亡兔子(死控体)弗兰克;唐尼父母在酒店里谈论死在去舞会路上的高中同学弗兰克.费德勒;唐尼演讲的诗歌里提到弗兰克;虚伪演讲者的幻灯片。
而且除了唐尼的诗歌以外,每一次弗兰克这个名字出现都是和死亡以及失败挂钩。
也可以这样理解“弗兰克”象征了那个年代所有迷失的受到伤害的青年一代。
对80年代的回忆,对新时代的预言,一部与时俱进经久不衰的杰作!
心理医生:“你现在感到孤独吗?
”唐尼:“我不知道,我希望自己没有感到孤独,但是我只是从来没有看到过任何证据。
所以我在这点上不再做争论了,我可以用我的一生去争论,但仍然不会有证据,所以我不再争论了呵呵这很荒谬!
”“没有人知道自己长大后想成为什么,找到答案需要问时间!
”“地球上每个生命都注定孤独的逝去!
”孤独,迷茫这两个主题不只是导演对80年代的质疑,至今也是现代青年人面临的问题,这也是影片自上映以来能够经久不衰的原因。
它(影片)在思考,在替我们寻找答案,但其实答案很清楚:“不知道!
不过我们的结局都是一样的”影片还通过唐尼让我感觉到另外的声音和氛围:“随时随地我都可以去死,我也准备好了赴死,这一点也不困难!
这个世界没什么好留恋的!
”这是一种极端的迷茫和思考的结果,当然导演是在通过唐尼放大我们心中的颓废,在结尾导演给出了我们答案:那些思想是一个偏离轨道的过程,通过思考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轨道。
这是一个疯狂的世界,我们都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换句话说我们为了逃避孤独,都选择为了别人而活着!
叛逆,迷茫的年龄想到死亡是正常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唐尼.达克,但不要被自己的思想耍了,那不过是幻觉,还是选择自己的命运来得实在。
一些细节:首先虚伪的演说者第一次出现,就“遮云蔽日”导演对它进行了讽刺和暗示!
唐尼第一次想和女友接吻时,女友说旁边有个胖子在盯着咱们,然而影片最后的狂欢舞会,这个胖子又出现了!
按我个人理解,这个胖子和最后威胁汤尼的问题学生就是所谓的“被控体”他们试图毁灭“活体接受者”—唐尼
明天世界末日?放心吧,从小到大还没死成呢有你的活不了我就不回来了给你这样的Darko家族专注穿越20年From Donnie to Samantha没有第一代那种绵密诡异的节奏没有太多值得咀嚼的东西三连击的穿越最后献身的却是不相干的Iraq同时出现三个被选中的人...难道做个Living Receiver那么容易咩?而且这三个Living Receiver同时还是三个Manipulated Dead(我还在考虑是不是要加上那个小男孩)OMGRichard Kelly可以考虑洗洗睡了深度怀疑如果还有第三部是不是死掉的Donnie也会复活呢?忽然无比怀念大学后门卖的兔头
烂片,我非常失望,我还以为第一部男主能混个盒饭呢,真是浪费时间。
毫无新意的抄袭,没有情感的铺垫只是单纯的抄袭第一部的故事结构。
第一部除去科幻部分仍然是一部情感丰富的佳作,更像是一个讲述青少年烦恼世界的故事,只是批了一层科幻的外衣。
而第二部除了美女特写比较多而已,整个故事中人物刻画都少的可怜,性格似是而非,整部片子就是一群中二少年合集,中二少年欢乐多,没事就玩末日说。
其实这部片子过程也算抄的可以,但我最不满意的是结局,明明一点感情共鸣都没有,你最后弄个像第一部一样煽情的结尾,一群人还抬头望望天,你们看见了上帝再笑你们傻吗。
那个牺牲的人甚至都不能算主角,他为什么要死,他怎么就死了,他身上发生过什么,他死不死和我有半毛钱关系,你想骗我好感度你好歹给他加点戏份,路人甲死了上了报纸,你们有人哭的冲动吗。
还不如结局就是世界末日没人获得救赎呢,起码有点警世讽刺的意味。
而只照抄原版剧情,却没有原版的感情,只能让我心疼自己浪费的时间。
电影的惯例大都是续集奇烂无比,这部也毫不例外,甚至可以说是对第一部的侮辱!
第一部暂且不说其具争议性的情节内涵,首先拍摄手法和意境就是高超的,名列150部优秀作品之高;而第二部纯粹就是哪个疯子没事做去效仿第一部,我甚至怀疑导演或编剧懂不懂
不知道第二部的目的是为了致敬还是直接模仿,然后准备在DVD市场小捞一把,反正不管它出于什么目的,结果就是失败。。。
造型上算是模仿十足,第一部有的基本上都出现过,故作高深的台词也不少,第一部至少我们还能看明白一些,这一部的台词只能说编剧写得都是未来人说的话,每个字都是地球语言,但是组合在一起就硬是不知道他们在讲些什么;本来上一部也不是靠剧情为卖点的,但是这个续集的剧情发展到让人难以容忍的地步,看得人发晕。。。
可怜了两个身材不错的女主,换着死了几次,还要在那里故作表情的说些莫名其妙的台词,我怀疑她们自己也不明白自己要表达什么意思。。。
如果说《死亡幻觉》只是欲言又止地描述了离线宇宙的梗概的话,《死亡幻觉2》则更清晰地展现了离线宇宙运作的模式。
《死亡幻觉2》号称是致敬之作,自然少不了对前作经典元素的再运用,如水柱、电影院、兔子面具、迷幻舞会、感伤音乐、道貌岸然的牧师……甚至整个故事的大纲都与前作如出一辙——离线宇宙出现,活体接受者必须以死亡为代价,换取原生宇宙免受末日灾难。
而直接运用前作的人物,当然更加是对原创者李察基利最大的诚恳致意。
同时续集导演基斯费沙也有所创新,最明显的自然是主角视觉的变换。
首集的主角是唐尼,他的身份是活体接受者,因此他在影片中的表现主要聚焦于他如何挣扎于一系列由死控体和活控体给他带来的磨难中。
续集的主角则是唐尼的幼妹萨姆和她的死党科瑞。
萨姆是死控体,会主动影响、驱使活体接受者贾斯汀的选择走向自我牺牲;科瑞的角色则更耐人寻味,她既是活体接受者又是活控体。
要解释这个,就要从续集的第二个创新说起——对离线宇宙的描述。
首集全篇都是讲离线宇宙发生的事,直到片尾才返回原生宇宙;续集则层叠地描述了两个离线宇宙的情形,三个宇宙其实有十分复杂的牵连关系。
萨姆死之前所发生的一切,属于第一个离线宇宙的的范畴,在这个宇宙萨姆担当死控体的角色,科瑞和其他人等则是活控体,圣物是陨石;萨姆的死则发生在第二个离线宇宙,这个离线宇宙实际上是第一个离线宇宙的离线宇宙,科瑞成为活体接受者,失踪的男孩比利是死控体,他引领科瑞回到第一个离线宇宙作出重新作出不会让萨姆死去的选择,科瑞通过自己的死解决圣物汽车突然出现的问题;科瑞死后第一个离线宇宙继续正常运作,萨姆继续完成她死控体的任务,最后把贾斯汀带回原生宇宙,让恍然大悟的贾斯汀坦然接受被陨石砸死的命运。
通过引入离线宇宙中非活体接受者角色的视角,离线宇宙的一些运作细节进一步呈现在观众面前。
这主要体现为两点:第一,详细解释了被控体“大多不记得先前的经历”的情形。
萨姆作为死控体,根本就对自己梦游时引导的贾斯汀的毫无记忆,这也诠释了在首集中死控体法兰克本来与唐尼也没有什么瓜葛的情况;第二,离线宇宙一样需要修正,科瑞的经历正是对第一个离线宇宙的修补。
我们可以推断兴许还有更多的离线宇宙存在,不过在续集的故事里应该只有两层离线宇宙,因为在第二个离线宇宙中没有出现过神秘死亡事件/神秘事物出现事件,意味着没有离线宇宙出现的标志——圣物出现。
经次续集一番更进一步的刻画后,整个离线宇宙的设定明白了很多。
在此我以一种用顺叙的方式介绍一下离线宇宙的生灭过程:1.离线宇宙出现,它的坍塌会造成原生宇宙被黑洞吞噬,也就是世界末日。
2.离线宇宙中活体接受者开始感受末日气氛,并在死活控体的共同影响下探索拯救世界的可能性。
这一切是为了让活体接受者明白自己只有在原生宇宙中死去才能拯救原生宇宙。
3.活体接受者接受使命,在圣物袭击时一死救世。
三点补充:1.有人推断活体接受者可能是经历过多次离线宇宙的经历才会承认自己的使命。
我对此有一定的保留态度。
按照《时间旅行奥义书》,离线宇宙本身“极不稳定”、“只能维持几个星期”,按理是不能让活体接受者无限次地在离线宇宙做实验。
关键是,离线宇宙本身也应该是单线性的,否则像如果还可平行地衍生出并列的离线宇宙的话,则会出现某个离线宇宙已经坍塌某个还在发展的情形,那么原生宇宙早就湮灭了。
2.活体接受者拯救世界的原理。
活体接受者的死是一个所谓的“把圣物致于返回原生宇宙的位置”的过程。
而具体是怎么送回,这个是影片的未解谜题。
总之,被控体想方设法要让活体接受者领命。
由于离线宇宙不可能出现并列,离线宇宙中对活体接受者的开导就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而所谓的时光倒流,并不是倒流回离线宇宙出现的起点,而是返回原生宇宙圣物出现的一刻。
当活体接受者被圣物袭击致死时,原生宇宙与离线宇宙重新融合起来,历史改变,离线宇宙曾经发生的一切变成虚无,于是原生宇宙重新恢复唯一。
3.圣物的来源。
个人认为,圣物后于离线宇宙的出现。
当动荡导致离线宇宙分裂出来后,离线宇宙以一个跟原生宇宙一样的构成运作着,并且发生相同的事件。
直到圣物出现,两个宇宙的事件发展走向才开始有分歧。
但分歧只是拯救宇宙的一个插曲,活体接受者按计划死去后,宇宙就会继续按原生宇宙的路子走下去。
圣物不一定来源于离线宇宙(即首集的引擎不一定就是离线宇宙中飞机失事坠下的引擎,理由是续集中陨石的源头并没有在离线宇宙中得到解释),它只要符合“违背因果逻辑”,即不知从何而来就可以。
李察基利首创了玄妙的离线宇宙,基斯费沙则进一步展现了这个诡异的世界的点滴。
对于后者来说,能把一部致敬之作拍到这个份上,其答卷也算让人满意了。
故事一般,确实不如一有意思,完全整成了时空穿梭。
不过几个年轻演员都不错,Ed Westwick演的也挺好。
1好歹还懂了。
2根本就太玄了也没再看第二遍的想法。
倒底,谁先死了?
又是谁绑架了孩子们?
照这种穿越时空,回去重头开始的做法,那些仿佛曾经发生过的事,莫非都是宇宙一次次校准的残留记忆?
因为几年前看过一,觉得还不错。
这部二,说实话,我没看懂。
在看了四十分钟的时候,我没看懂,看到最后,还是没看懂,而且我肯定这不是我的问题。
我能体察到几处的感情流露,知道很多话都有隐喻,很多镜头是想隐射现实,整个故事是想通过死亡的绝望烘托现实还是存在美好的地方。
不过我说导演没表达好,或是没想好,表达得不到位,就让人困惑。
印象很深的是Corey在红色车里的一段,她回头时努力探出车窗,要把Sam看看清楚,然后,她知道的会飞来的那辆车,撞上。
我说台词我就听懂了一句。
坐在电影院里时,John问Sam看着屏幕她看到了什么。
Sam说是童年。
John说你不能回到过去。
当时的我想,如果是我,我会看到什么呢?
三颗星给极地双子星。
没有ED我才不会看这部垃圾,什么玩意,我就不明白,既然那个坐风车上的男人一开始正常死亡,就不会引发世界末日,那么干吗救他?最后还得穿越回去再弄死他?这不扯淡吗
世界就是这么难以理解 Just be perfect in your way.
剧本实在单薄,OST加分不少
非常不喜欢这种照搬前作各种设定甚至细节的所谓续作,除了几个主角颜值可以看看之外其他均无可取之处。
与第一集基调一致,但我依然睇唔明白。
比1逊色很多,只看了一遍。
没看第一部让我很是摸不着头脑
not that bad, music score is fair
好像看懂了
完全搞不懂为何拍成这样
唯一的惊喜是觉得爱德·维斯特维克(绯闻少女)也蛮帅的。。。
要不是看在Briana Evigan的份上.......MLGB的
乱糟糟的,原谅我没看懂,跟1一个套路,又没有1情节好
女主长得漂亮多给一星
第一部都搞懂了,看完这部居然又晕了。虽然帅哥美女是很不错啦……
虽然特效很烂、剧情前言不搭后语 但是画面漂亮、女主可爱、台词有趣 所以看完你会说“靠 没看懂 但是 心情舒畅”。而且虽然特效烂 但是配乐棒啊!
听到DCD歌的时候都要哭了,配乐都太好听。这算是第一部一个人看的略有恐怖的电影了,我胆太小,中间有被吓到暂停,猜到要到吓人的画面时有眯着眼不认真看,但为了dcd还是坚持下去了。
还行
这个第二部有些不太行啊。看本片依然和第一部一样,需要先看过《时空旅行的哲学》这本书才行,而且相较于第一部可以从其他角度理解情节,这一部则必须看了书才能明白。故事依然主要发生在“离线宇宙”里,到了结尾才回归“原发宇宙”,“圣物”是陨石,只不过这一部的主要视角,不是放在“活体接受者”身上,而是“死控体”的轮回上,在情节上也有很多致敬第一部的小细节存在,比如都有政治、司法体系、宗教和猥亵儿童等问题,但是对于整个故事内核的宿命论,以及科学方面的探讨却显得比较一般,没能在第一部原有的基础上,做出一些新的突破和延展,再加上整体的拍摄风格很有山寨片的味道,也让整体的观感大打折扣,甚至会让人觉得有些故弄玄虚和狗尾续貂,只能说让人有些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