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听风云

竊聽風雲,Overheard

主演:刘青云,古天乐,吴彦祖,张静初,方中信,王敏德,李子雄,陈伟霆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中国大陆,新加坡语言:粤语,汉语普通话年份:2009

《窃听风云》剧照

窃听风云 剧照 NO.1窃听风云 剧照 NO.2窃听风云 剧照 NO.3窃听风云 剧照 NO.4窃听风云 剧照 NO.5窃听风云 剧照 NO.6窃听风云 剧照 NO.13窃听风云 剧照 NO.14窃听风云 剧照 NO.15窃听风云 剧照 NO.16窃听风云 剧照 NO.17窃听风云 剧照 NO.18窃听风云 剧照 NO.19窃听风云 剧照 NO.20

《窃听风云》剧情介绍

窃听风云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情报科窃听小组三兄弟情同手足,梁俊义(刘青云 饰)正直而又懦弱,在个人感情问题上托泥带水;杨真(古天乐 饰)家境窘困,不仅要应付身患白血病儿子的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而且自己也病入膏肓,命不久矣;林一祥(吴彦祖 饰)年轻有为,满怀雄心,如今又“嫁入豪门”,前途不可限量。 三兄弟在负责调查上市公司“风华国际”涉嫌内幕交易案起始,通力合作,出色的完成了布置各种偷听及监视仪器的工作。在继续的监听过程中意外获得一则情报,巨额利润诱惑之下,三人遂起贪念,在风起云涌的股市大赚一笔。事后三人又恐事情败露,利用职务之便销毁罪证。 正当三人以为这件事平息之际,却不曾想风云再起,一只意想不到的黑手往他们袭来,三人陷入劫境,连遭杀戮,最终悲情收场。 “三大型男”挑战极限,两大班底(《无间道》、《门徒》)共同打造,一段悲情感人至深。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狂医魔徒长白山传说之捉仙记海边的朝日与骗子们漫长的告别末日激战你是我的光芒我要上头条西游之双圣战神放牧人伴侣隔墙有情人爱情面前谁怕谁未来战警凯恩舰哗变青涩恋爱女导演连环杀人案出走俏娇娃刺杀肯尼迪一屋两家三姓人基和皮尔第五季赤色雄狼举杯畅饮的姐姐们桃源暗鬼疯人怨越活越明白进击的巨人总集篇最后的进击终极列车惠子,凝视开心鬼应急响应第一季

《窃听风云》长篇影评

 1 ) 我也很爱钱

如果刘青云能痛下杀手,干掉那个女秘书,就只剩下李子雄和王敏德狗咬狗,而电影的辛酸三人组都能过着各自的happy 生活了——看完电影我一直这么想可惜的是我不是编剧更不是广x总局,这样合理的情节也不可能合理地上了大陆的几千块屏幕上。

我只是在想,贪念是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斩断的三人组出了事,吴彦祖去提现金洗白自己的炒股暴利,经纪人一脸正义地说:我不做非法的事!

吴彦祖依然笑靥如花:10w?100w ?200w?

…… 陡地经纪人的胖脸一变:没有一千万我不做的啦!

吴彦祖冷静地说:六百万 胖胖的经济人大手一握:这是给你的价噢~影院里顿时哄堂大笑。

和广东人一起看粤语片感觉的确很有意思,平常觉得碎碎念的广州话放在电影里也突然感觉到笑料和辛酸来。

粤语的表达就是在那一句句的碎碎念中,叫你听着,念着,突然被打动了想起马克思爷爷写在政治经济学里一个重要的财富判断,当利润达到200%时人人都会动摇,而到300%就只有所谓的暴徒不惜任何代价去强夺利润(原话不记得)我不敢肯定如果自己面对如此高额的利润时,会不会也是暴徒之一对于吴彦祖的那种强烈的财富落差感和古天乐那种缺钱的焦灼,我身历其境。

自认只是香港的过客,并不很了解香港。

但是能体验到对金钱一样的渴望。

在那样花花绿绿的商品和整个耀富的氛围里,你永远贫穷。

只有数得清的上了八位数甚至九十位的帐户,才会填补那种精神上的饥渴——因为只有在有海的房,加长的车,数层的艇的包围中才找到自己在这个社会中的尊严和意义。

人说香港物欲横流,在我看来岂止—— 它的魅力或说致命之处是这物欲已经流进你的心和你的骨髓。

钱永远赚不完,但是钱也永远不够花。

除非大家都平均赤贫,让我的双眼从此没了琳琅满目。

窃听风暴只是香港万象的一瞥,只是表现在警匪故事里戏剧性更强了而已。

但是对金钱的欲望就像毒品缠绕着每一个人,想起彼时开始对花钱充满了兴趣,想起彼此之间可以谈钱搞定一切,想起傍大款不是那么可耻而成为骄傲……古天乐对家的执着是唯一让人清醒一下的镇定剂 这恐怕也是中国人唯一可以赖以相信的了

 2 ) 最喜欢的港片

而港片的精髓何在?

删除重要的证词、人物在狭小的空间躲避、换装突破层层关卡、搞定在港片中出镜率超高且极倒霉的警察总部。

都是港片常用的“抓人”手法。

  除了斗智斗力,这部港片难得的把一些细节做得极为漂亮。

鉴于这个故事的特点便是“逼近真实”,那些细微之处就更显功力。

开篇在暗巷里出没又陷于危难的老鼠,仿佛是人物命运的预示。

王敏德扮演的马先生那段讲话用平行蒙太奇切换到小祥和老杨二人被害,阿俊参与救助过程的场面。

流畅富有深度。

其中马先生这个人物的演讲内容之深意与画面的契合度显得天衣无缝又不生硬。

还有古天乐在追老婆出门一段极为生活化褪下的裤子(虽然很多人将其视作搞笑)。

不能忘怀的三人窃听之枯燥用一段吉他配乐结合窃听、聚首、吸烟的画面剪辑流畅的带过,都显得较为用心。

  把西方类型片的闪光点借鉴后最大化,把港片的优势重拾用新技术整合,把细节做足力求真实,《窃听风云》的路虽走得曲折,却步步扎实。

  表演:三个男人的一台戏  实际上,这是五个男人的一台戏。

  《窃听风云》终究是部男人电影,张静初在表演上没有问题,角色不算花瓶一切处于不过不失容易被忘记的尴尬境地。

但是,显然刘青云扮演的“头儿”阿俊。

以及由吴彦祖扮演的年轻帅哥小祥,古天乐充满生活压力的中年角色老杨三者的戏份最为吃重。

至于方中信扮演的上司小光和王敏德走道貌岸然路线的马先生,则是不俗的补充。

他们让角色的性格通过之间的交手显得丰满。

  刘青云没有掉进“影帝”的迷局,这部新作表现很是抢眼。

这种电影中最容易出现的就是正面人物脸谱化的倾向。

但是一些小的眼神和动作上,如清晨吃面时的一个迟疑。

隔着玻璃催泪的戴戒指等动作真不是一般演员可以把握得当的。

到了最后,闪回三人嬉笑画面时,刘青云潸然泪下的动情也极具张力。

他的眼泪永远是留在眼眶里很爷们的“苦苦徘徊”,这个人物值得玩味。

  古天乐则是永远求突破的典型。

有人说起这部戏中他的断肢一幕称为不俗,却不要忘记在《门徒》的所谓“自毁形象”之前,他已经在《夜叉》中的颠覆性演出。

人物老杨很生活化,极为左右摇摆。

一边是职业道德、一边是家庭责任,左右为难间挣扎感强烈。

只不过有一点:人们会因为他的偶尔玩笑与给人印象深刻的痛苦表情忽略他的努力,这是最大的不公。

可以说到去年的《保持通话》截止,他已经可以去奢望尽快在金像奖的历史上写下自己的名字了。

  终于说到吴彦祖。

不消多说,这是三个人里最容易被忽略演技的帅男。

但请回答以下这个问题:港片历史上最倒霉的演员是谁?

答案1:2000年前的周润发,因为他经常被导演弄死。

答案2:2003年之后的吴彦祖,因为他经常被导演虐。

《旺角黑夜》的血流满面。

《新宿事件》失去一手化身视觉系爆裂男肠穿肚裂。

甚至客串《宝贝计划》的娘娘腔雷人无比。

到如今,请别忘了吴彦祖已经很久没有在银幕上耍帅了。

阴冷的反面配角是《新警察故事》送给吴彦祖的新路和礼物。

但是真正帅气的,游走在欲望与正义之间的这个人物小祥,也是较为不错的选择。

补充:这一次,他的死相依旧很惨。

  对比起方中信的略显平淡,说说王敏德转型成老奸巨猾反面戏骨的可能。

他的气质是当下华语电影圈较少见的。

阳刚中透着不羁和镇定,老成深不可测。

这一次他的每次发言、思索、对质下属时的恐吓都拿捏得极佳,值得褒奖。

  回忆近期台湾电影《停车》的群戏惊艳,曾经《天堂口》堆砌帅哥的彻底失败,《窃听风云》没有让这些帅男的演技互相抵消,反而变成了1+1+1>3的效果。

这群男人的好戏可以上演,实属不易。

  启示:给了港片一条新路  由此可见港片如果这样拍没有问题。

技术、故事、人物、题材、编导都OK。

但是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此,在生存。

  投资高达一亿九千万港币的《新宿事件》无缘内地,死于题材。

同为麦庄作品的《大搜查》一塌糊涂,死于结局。

  给好题材一个好结局,是港片唯一的生路,也是一条值得思索的新路。

  于是,当警匪题材已经随着时代的进步由枪火大战变成斗智斗力的游戏,港片的思路也即是题材的选择就值得斟酌。

《无间道》在2002年把港片历史一分为二,这个系列的意义在于,用极度商业化的手法,讲清楚一个需要观者稍加思考的故事。

现在看来,这种改变是值得推广的。

但是,卧底是不值得一而再再而三上演的,《黑白道》的无法成为主流便是例证。

于是,大格局下当全球金融风暴咋起,西方《跨国银行》一类的主流商业电影将目光投向金融寡头时,《窃听风云》题材的选择便既顺应时代特质,又保留了正与邪的对立,且强调了吸引眼球的话题性。

  再者,众所周知,港片之所以吸引人,不在于警方端掉犯罪团伙,而是英雄主义出手消灭反派。

试问上世纪80年代末期的经典老港片,哪个不是等到敌人巢穴被捣毁后香港皇家警察才姗姗来迟圈起隔离带封锁现场解救伤者?

因此,当港片的结局不能以暴制暴,不能在杀戮中体现快感时,便失去了固有的魅力。

这一点,《窃听风云》的结尾就从道义战胜了法理,令人解气震撼。

那只“手”缓缓的伸向令人心酸的全家福露出那张面孔时,镜头语言的纯熟运用下,一个直入人心的结局正在诞生。

这既避免了之前题材被一刀切的危险,又为稍显主旋律的正义战争邪恶坏人被捕光明结局添砖加瓦,开辟了道德审判的第二战场。

  由此可见,顺应时代包含老港片精髓的题材,加之情与理尺度分配得当的折中结尾。

是港片生存下去的一条新路。

折中选择虽然稍显无奈,却总比固步自封等待死亡要强上百倍,因为毕竟没有人希望这道独特的光影风味消亡。

  给麦兆辉和庄文强以特殊的掌声,因为在这个年代,品质不俗依旧是第一,而新港片则是突破。

这条新路,可以让港片不死,且保有特殊的精神内核,值得褒奖。

而这个故事透着那股子黑暗和不屈,虽有不足却瑕不掩瑜。

让港片有尊严的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当看到结尾那个从天而降的“笑着赴死”一幕袭来,俗一点说,听到正义审判的钟声敲响之时。

  我知道,《窃听风云》,已经成为了一部我喜欢的香港电影。

 3 ) 港产片的末路

喜欢港产片的人会给这部片打4星,但只是看电影的人可能只会打3星。

我虽然属于前者,但也想说几句泼冷水的话。

一部电影如果有:内幕交易+金融犯罪+警匪斗智+高科技办案+办公室三角恋+警察犯罪+ICAC+机器战警复仇这些因素加到一起,会怎么样呢?

此外,如果一部电影有:刘青云+古天乐+吴彦祖+张静初+方中信+王敏德+李子雄等等当红影星及过去时当红影星这样的班底,又会怎么样呢?

公布结果,答案就是:不怎么样!

我并非想要哗众取宠,但一部前面一半吊足观众胃口,后面一半完全不知所云的电影也不可能得到太高的评价。

起初我看到很多设备,加上<窃听风云>的名字以为是一部高科技影片,这很好,我很期待;后来,我看到有办公室三角恋,我以为是部兄弟情义片,很好,我很期待;再后来看到金融犯罪,我以为是部商业间谍片,很好,我很期待;再后来看到警察犯罪,我以为是部内鬼片,很好,我更期待!

结果呢?

自从我们的大眼睛影帝向ICAC坦白之后,情节就向莫名其妙的方向发展。

高科技不见了,三角恋也似乎可有可无,金融犯罪也只犯了那么一下,犯了错的警察们最后就不知为何得到了应有的(不应有的)结果。

可能最后导演也觉得无法收场,只好用隐藏情节来欺骗观众,以便在最后仍会让人觉得意外。

而当真相大白之后,又急匆匆的三下五除二,将恶人处以恶报,才算是完了工。

说实话,即使字幕不打,也能看出电影是两个人的作品,只是不知道后半部是谁负责的,不好意思点名骂而已。

我个人觉得香港电影自从<暗花>和<无间道>之后,就已经达到了警匪黑帮电影的最高峰,在此后的作品中尽管仍有佳作,但已经很难超越这两者的成就。

由于观众的胃口被越吊越高,一般难度的情节设计已经很难满足观众的要求。

因此即使有再好的演员而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结果也只能是缘木求鱼,作为观众的我们也只能感叹一下刘青云的演技真好、吴彦祖真是帅等这样无聊的话题。

所以说港产片如果一味延着旧路走下去,也只有越走越窄的份儿。

回想八九十年代,香港电影顶峰时期,尽管有多种原因,但与当时作品题材的多样是有很大关系的,鬼片、功夫片、赌片、枪战片、无厘头搞笑片等等花样翻新层出不穷。

但到了今天,香港电影却走到了末路。

虽然香港电影界向来不缺好导演、努力的演员,却很少有勇于创新的人,结果也只能是一盘好饭炒了一遍又一遍,炒了一遍又一遍,最后到扔了都没人捡的地步。

这一次<窃听风云>发行方花了很大力气宣传,希望借助内地火热的电影市场让港产片重拾升势,但我看却难有太好的成绩,原因有二:第一是嘴上说喜欢港产片的人未必都真的喜欢看,其实最铁杆的也只是受周润发万梓良成龙影响的那一代人,新一代港星在内地并不具备太多的票房号召力;第二是原汁原味的港产片由于故事背景仅局限于香港让大陆人有距离感,毕竟我们看到月入2万元仍然很穷的香港人和“大哥,我先劫个色!

”的大陆强盗时肯定感觉后者更亲切。

所以如果票房不如预期理想,制片方应该首先考虑自身的问题。

说实话,电影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王敏德,他的很多台词都很雷人,在这里选取我最喜欢的一句作为结尾:“你当我是天生杀人狂么?

”我也不是天生喜欢港产片,如果拍得不好,我也会慢慢改变的。

(PS:吃水不忘挖井人,在这里要感谢豆瓣网给我进电影院的机会,尤其这次还是粤语原版,鸡冻!

另外加强感谢影志,在电影院门口他帮我很大的忙,考虑到若有人模仿将会给影志本人带来麻烦就不详细说细节了。

)(PS2:影志本人人很和气,很靓仔,我看不比小吴差。

 4 ) 语录

你就是这德性,对什么都漫不经心。

我要贪,也不贪这一点点,起码要一百万。

别习惯让人使唤。

王八蛋,一转手就赚一千万,而我们熬足一个月才挣两万多。

不抓这帮王八蛋,我绝子绝孙!

现在根本不用装窃听器,因为大家都带着窃听器(手机)。

这是GSM阻截器,只要输入目标的手机号码,就可以窃听到对方的每个电话。

就算对方没开机,只要电池没拆,一样可以窃听到。

人始终比机器聪明。

我长这么大,住过最大的房子才七百尺,没想到现在用的厕所比我的房间还大。

在我们公司当保安总监,年薪是450万,比特首还多一点点。

现在什么年代了?

几百万有什么用啊?

你说谎我马上走!

明明是件对的事情,反而觉得自己做错了。

我已经分不清什么是对错。

如果明天“风华”有什么三长两短,你们不用跳车,跳楼吧!

我们现在有钱了,去哪里都行。

几十年了,都挺规矩的。

现在这么碰了一下,就弄得满身臭烘烘。

错的事我们都敢做,对的事我们反而不敢做了?

我们活着干嘛?

死了算了!

人家想查账,你就要杀人,你以为我是天生杀人狂啊?

你可不可以先尝试跟他谈一谈?

“我们警方和廉政公署都有车准备好了等着你呢。

”“我自己有车!

”还有两小时就开市,所有跟我有关的股票都放掉。

你跟经纪说,不要问价钱,有多少放多少。

最重要的是,等我坐完牢出来,世界还是我们的。

 5 ) 反主旋律的《窃听风云》

故事其实老套得厉害——三个警察一时贪念,利用自己的职业身份犯了罪,随后在善恶之间抉择,最后终于将终极大boss绳之于法。

因为引入了窃听这么个独特行当,各种包袱抖得还算有趣(虽然细想起来,漏洞其实举不胜举),也暗合了人类普遍存在的偷窥欲望。

三个警察身份的设置也有点错落有致的意思。

吴彦祖演的那位一看就是典型的青年才俊——是生是死,是犯罪还是收受,都看得很轻易简单,于是最终的死亡也来得最直接,悄没声息地就死了。

古天乐演的那位则是典型的普通老百姓代言人——不逼到一定份上那是绝对的本分好人,虽然也许嘴欠点,可是一旦逼急了爆发力惊人,所以最终的死亡也来得最为惨烈,家毁人亡,与仇人同归于尽。

刘青云演的那位就具备普通人所不能及的道德崇高感了。

一时失足后不断地希望弥补,在友情与正义之间一而再地选择正义,然而事情发展到最后,却只能用痛哭来结局。

同去观影的朋友说这片太主旋律,可是我无论如何都觉得这片子简直反主旋律得厉害。

当然如果光看开头和结尾,这片子是挺主旋律的——就那么一点点小贪念,结果却死伤如此之重,这个故事确实告诉我们,人啊,可是一点贪念都不能有啊!

可如果细掰掰故事的起承转合又会怎样?

故事的第一个转折点,是刘青云非要背着其他两位向廉政公署自首。

如果不自首,按照电影的情节发展,三个人轻轻松松挣到几千万,什么事儿都没有。

自首之后,刘青云成了三个兄弟之中的卧底,至于卧底的结局怎样,前面说了,亲人朋友全死了,刘青云一哭再哭,哭完了自己还得乖乖去坐牢。

Sigh,故事的逻辑是不是成了,要么就别犯错,万一犯了错,可千万不能自首啊!

好,再来看故事的第二个转折点。

是刘青云明知道自己的脸被人看见了,却不肯杀人,把人放了。

因此导致终极大boss知道了实情,派人一路追杀,三兄弟基本上都是全家死光光。

故事脉络进一步提炼成,要么就别犯错,万一犯了错,不但不能自首,还得心狠手辣把事情做得干净利落。

到故事结尾,刘青云付出生理加心理双重巨大代价,终于搞到了大boss的罪证,能请他回警局协助调查了。

可boss在电话里说啥呢?

说得是,赶紧帮我找谁谁谁顶罪,把股票卖了,几年牢坐完咱还是老大。

听得人那个绝望。

再想想那个明明是刘青云老友的廉政公署人员从头到尾面无表情、公事公办的pose,所谓政府、所谓法律的存在意义简直让人倍儿想哀嚎啊。

最终大boss的死,还是得靠混上车当司机的古天乐,拼着自己一死,跟他来了个同归于尽。

于是,另一个环绕背景声响起了,政府、法律都不顶啥用,到最后还是得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这简直比麦导演当年拍的《无间道》还要让人觉得做好人不值当啊!

起码梁朝伟还仅仅是自主选择自己的命运,刘青云同学是卖了自己还不算,悄没声地还把兄弟给卖了,卖完了还不告诉人家,继续利用人家的信任,让他们自己给自己刨坑。

某种程度上我都想说,你这算不算是选了正义忘了公平啊?

 6 ) 知情太多的命运玩笑

识时务者为俊杰,越来越多的香港导演难以抵挡大陆市场的诱惑,希望能分上一块蛋糕。

2009年,呈现在他们眼前的形势是内地导演开始组建起亿元俱乐部,好莱坞大片纷纷井喷爆发、书写记录。

《窃听风云》选择在这个强手如云的夏天加入战局,自有它的胜算与把握。

起初,这个讲述三名警察犯法的故事根本过不了审,还好监制尔冬升疏通了上下关系,剧本里头加入一条反贪腐副线,《窃听风云》最终如愿进入内地。

麦兆辉与庄文强依然选择了不变的警匪题材,但是远离了你死我活、非黑即白的双雄片模式。

双雄片从上世纪80年代吴宇森时代一直红到了回光返照的《无间道》,之后《双雄》跟《伤城》算是这一系列的苟延残喘。

当陈可辛在《投名状》里将三人组概念做成功后,他还想继续做大推出惊爆的群角戏《十月围城》。

《窃听风云》的幕前幕后既有群角影子同时也在推行三角组合,我们大可将它视为《投名状》“同富贵共患难”主题的一种演变。

电影外面香港导演们一起冲击内地市场的决心,电影里头三个好朋友由于一念之差葬身股海。

麦庄用前作试探一番后,想的是全身而退,不再采用以前做法,一分为二来区别对待。

《窃听风云》没有任何“后九七”的遗留痕迹,少了不必要的影射,麦庄似乎把主题浓缩到了人性上面。

至于会叫人联系到金融危机和股市风云,在主创看来那也谈不上稀奇,一些港剧早有过大量提及。

一人下水,再有一个跟上,最后一个全程参与、掏钱买单。

《窃听风云》用一把解不开的连环锁,让主角无意中听到了不该听到的话,然后他们为冲动的贪念付出了惨痛代价。

这三人同在一个部门,同值夜班,性情各异但志趣相投。

影片有意突出了三人在场的戏份,像开片时潜伏进大楼办公室安设窃听器材,完全是团队作业。

到了他们需要分开的时候,《窃听风云》经常采用平行剪辑手法来处理人物之间的组合关系,尽可能打破不同的时空场景,在同一段电影时间内交代他们的内心活动和相互作用。

比如中间一段,一个受困於见不得光的情感,一个面临着巨大的家庭压力,一个不爽权贵岳父的盛气凌人。

这为他们的集体落难种下了因,后来也有一次被追杀的呼应交代。

影片没有出现忽略某一人、再跳回来插叙交代原由的情况,由始至终,导演的有意设计居于次要位置,电影的悬疑感均来自人物命运本身的去向不明。

《窃听风云》一大看点是人物转变,古天乐角色对上司很硬、对老婆很软,他的身不由己也把朋友牵扯进去。

吴彦祖角色大有前途,他本该无欲无求结果有着最可怕的财富野心。

刘青云角色是唯一一个奉行了相同做人准则的人物,他在爱情上两头犯难、不敢开口,现实中就是行动迟疑,既要照顾朋友,良心上又过意不去。

无论这三人表现出怎样的处事差异,都没有影响他们在一条道上走的事实。

影片结局是如此绝望,没有合龙的吊桥说明了此路不通,前面的死光光和同归于尽都是麦庄典型的人生说教。

一念之差,要么跳楼、要么落水,二者任你选择。

【东航】

 7 ) 《窃听风云》:三个男人没有戏

吴彦祖被勒死了,古天乐家破人亡后装着假肢与坏Boss王敏德同归于尽,只留下刘青云注定要过被痛苦和忏悔纠缠一辈子的生活。

然后便听见了张杰演唱的片尾曲。

这就结束了?

这就结束了。

立马想起了《无间道》,港版和内地版有两个截然不同的结尾:在香港,刘建明逍遥法外;在内地,陈永仁则一定要最终胜利。

更惨的是《大搜查》,内地版被阉割到与港版迥然相异,连剧情都有了Bug。

明白了,不是庄文强和麦兆辉不想把《窃听风云》做得像《新宿事件》那样黑色,而是考虑了内地的市场——游戏都是有规则的,既然想挣人民币,那么廉政公署就一定要横空出世,不然香港的法律秩序往哪里摆?

(或者《窃听风云》也有一个截然不同的港版?

不过我还没看过。

)做殖民地的时候,香港电影里的香港可以是好人受尽冤屈,坏人鸡犬升天;但变成了特区,就一定要阳光普照,电影里亦是“和”风劲吹、一片浓情。

所以,骨子里其实是一部黑色电影的《窃听风云》就这样生生的成了四不像。

多好的坯子啊!

我坚信庄、麦二人的编剧思路断不会是这样温柔委婉,一个窃听小组,其实无意间就放大了人性的黑暗面:他们偷听同事的偷情隐私,虽然只是为了打个小赌,但其手段已然令人头皮发麻;他们篡改监听的谈话记录,虽然表面上只是几句调情秽语,但背后却隐藏着金钱的强大诱惑力;他们(刘青云)帮同事在前妻家里装窃听器,虽然看起来是因为性格软弱,但内心深处却早已在践踏道德的底线。

窃听器其实就是夜神月手里的那本死亡笔记,有了这个利器,窃听组的人几乎成了无所不能的人。

信息社会,信息至上,而个人隐私则是信息海洋中的瑰宝,窃听器有此资源抓在手里,又没有L出来挑战,怎能保证他们不做非分之想?

仔细分析一下,吴彦祖是个乖乖男,在三个男人中,他是最单纯、最与世无争的一个,只是为了帮同事救病入膏肓的儿子,才铤而走险去靠内幕消息炒股票,而且严格的说,吴彦祖也没有太多作奸犯科之事,充其量只是搭顺风车赚点红利而已,比起那些庄家大鳄,已然算是良民了;刘青云则是个好好先生,而且道德操守极为高尚,从未利用职权之便为自己牟利益,即使对待爱情踌躇不前,根子里也是处处替他人考虑、抹不开面子所致;古天乐更是个任劳任怨的五好丈夫,可惜家有幼子卧病在床,虽然兢兢业业,无奈囊中羞涩(可见香港的医保制度也是有缺陷的)。

三个好人,要么家破人亡、要么英年暴死、要么孤独终老,人性之诡谲、黑暗,由此可见一斑——而《窃听风云》之悲剧力量,也正植根于“好人办坏事”的剧情逻辑之上。

究竟是社会不公还是人心不正?

观众唏嘘过后自有结论。

当然有一些线索也没有交待得太清楚,譬如吴彦祖,前面用了那么多戏分来交待他未来岳父的骄横跋扈,那一场与警务处长打高尔夫的戏完全勾着观众往钱权交易上做联想,但最后吴帅哥横死,富豪岳父这根线索竟全都断掉了,到后来三人越陷越深之际居然无所作为,这在编剧上就成了个死结——吴的岳父如此个性鲜明,却成了所谓的“冗余人物”,实在有些可惜。

不过若把这个角色理解成是对吴彦祖的刺激,正因为如此吴才会对炒股致富有着强烈的渴望,倒也说得通。

不过若然能够丢开限制,最后让古天乐和刘青云惨死,吴彦祖反而凭借岳父的淫威苟全性命,并且直达警务处长,用非法手段除掉王敏德,这不更加叫绝?

绝是绝了点,但是太不和谐,如果把时间背景换到97前的香港还说的通,现在还这么拍,肯定跟内地那4000多块大银幕就绝缘了。

《窃听风云》的监制尔冬升在《南方周末》2009年4月23日号D22版的专访曾里说了一段话:“现在,不开放的地方也包括香港,你能像在美国一样去拍总统?

不可能了。

以前,我们可以拍《港督最后一个保镖》,现在拍不了了。

现在我们戏里‘你以为你是李嘉诚啊’都不能讲。

……内地对电影看得太重要了,电影其实没那么重要。

”重不重要不敢说,反正《窃听风云》基本上是港片精英尽出了。

刘青云、古天乐、吴彦祖,再加上王敏德、李子雄和方中信的客串,香港男影星的实力派和偶像派群贤毕至,刘青云的演技没话说,现如今吴帅哥和古帅哥也是突飞猛进,拿捏角色丝丝入扣(当然,张静初作为“万绿丛中一点红”,也颇给大陆影人争面子)。

其实三个男人的戏,杜琪峰在《铁三角》里玩过,陈木胜的《三岔口》也是如此模式,但《窃听风云》的设置比前两者都更加复杂——并非直接的对手,而是从朋友变成同谋又共同陷入一个大圈套,《窃听风云》显然在人物关系设置上更加层峦叠嶂(《投名状》在这一点上倒是颇有几分相似)。

相较于好莱坞为代表的国际影坛,香港乃至整个华语电影圈的编剧能力相对都是较弱的(同样是三个男人的戏,大洋彼岸的《神秘河》显然就要强于一众港片),庄文强和麦兆辉则属于矮子里面拔将军,有点鹤立鸡群的意思。

在两人的联手打造下,《窃听风云》有一个极好的基础,但是刘青云莫名其妙的引入了廉政公署后,剧情立意马上就下了一个台阶——反道德神话的黑色电影居然又捏造出一个道德神话,给我的感觉就像吃饭吃到一半发现碗里有个苍蝇般难受(当然张静初的离世又让这个道德神话悲剧感十足)。

而最后在王敏德的慈善拍卖会上廉政公署当众揭穿其虚伪画皮的戏,更是小儿科般的说教。

挺好的《窃听风云》,还纠缠着主人公之间及其与爱人、家人和同事的纠葛,三翻四抖之后,居然没戏了——幕前刘青云、古天乐和吴彦祖三个男人没戏,乃是由于幕后庄文强和麦兆辉的没戏,而庄文强和麦兆辉的没戏则是因为背后还伫立着一个伟岸无比的身影(当然不是指天娱)。

在这个身影的笼罩下,不仅《窃听风云》没戏,照这样发展下去,香港电影迟早没戏。

(南方网专稿,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

 8 ) 《窃听风云》:港片终于号准了内地的脉

先声明一下,标题里说的内地其实是朝廷,号准的脉,只是政策而已,不在标题里说,是为了躲避机器章鱼的触角。

至于内地文化的脉,可不是一下能号准的,尔冬升也说了,那会是未来的一个瓶颈,这里暂且不提。

电视大剧热播不断,电影票房年年新高,如今大陆的文化产品可谓泡沫丰富,繁荣昌盛。

其实林林总总加起来,都说了些个什么事儿呢?

上至主旋律大戏,下至晚会小品,只要现实题材的,其实讲的都是一个故事:官府怎么帮老百姓打败奸商!

《窃听风云》说的,正是这么一个故事,这是在现阶段唯一可以堂皇出街的剧情。

而且难得的是,它确确实实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不是麻将里头所谓“十三滥”一般,每张牌都挨不上的零碎大集合。

所以我说,以《窃听风云》为标志,港片终于把朝廷想看的故事给说圆了,这不容易。

看到最后那个圆滑而又不乏老港片血气之勇的结局,我们几个看片的朋友弹冠相庆——耶!

这个结尾居然是说得通的!

太棒了!

听起来有点心酸,可是不要小看,无数顶着上头的枪林弹雨,伤痕累累面世的残废港片告诉我们,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进步。

香港电影人要想在“北佬”的地盘活下去,就得学会说圆一个这样的故事。

以前的港片不是没有廉政题材的佳作,不是没有给女皇贴金的媚态,香港人从来就不缺这种机灵。

只是面对中央王朝“无招胜有招”空门大开的怪招,一时应付不来而已。

懂了什么故事可以出街只是第一步,真正让观众掏腰包,还得靠港片擅长的商业元素。

这一点《窃听风云》做得挺不错。

开始七八分钟装窃听器的场面做得很抓人,唯一的缺点是少一个交待各人空间位置的全景或者摇镜,剪得稍碎了点,大概是港片缺钱置景时代留下来的习惯。

这样导致李子雄入场后空间关系全乱了,该有的迫力没出来。

还有就是伴奏的音效时间长了有点刻意,因为现场是找不到音源的。

看得出,这场戏麦兆辉是故意要得瑟一下的,不过比起《西部往事》开篇和《红圈》洗劫这样的经典场面来,差距太过明显。

电影开头半小时是标准的商业片开局,扎实紧凑,通过对话把该交待的都交待了,各人的身份、背景、性情和困境,为各人后来的脱轨命运奠定了动机。

唯一比较弱的是刘青云和张静初、方中信这条线,又见TVB传统的“爱上朋友老婆”俗套,还好没来个“我爱上朋友老婆,朋友爱上我老婆”的言情版《无间道》。

亮点在于两人隔窗求婚一段拍得出彩,居然有一点老默片的氛围,童稚而温馨。

为这条线挽回一分。

向廉政公署投案也是比较生硬的一条线,看小宝的访谈,这应该是根据他的意见加上去的。

虽然比以前的“我们去自首”自然些,但还是留下些疑问:廉政公署怎么会管到商业犯罪?

而且既然已经自首,又何必去偷硬盘?

这都是我看片留下的疑点。

其实涉及窃听的戏,故事发生在不同的空间,视觉关系和声音层层叠套,剪辑得当的话,很容易在视听效果上炫起来的。

从这类电影的鼻祖《谈话》(科波拉)到《全民公敌》(托尼·斯科特),到最近的《谎言之躯》(雷尼·斯科特),都运用跳接的方式操纵观众的感官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中穿梭,效果不俗。

可惜的是《窃听风云》以“窃听”为招牌,却没有一场体现“窃听之美”的戏,只顾着经营窃听者的幕后人生,显得太过“人本”了一点。

说来说去,好像都是缺点似的,其实“好片找缺点,烂片找闪光点”才是常理。

排除这些瑕疵,《窃听风云》各部门都在水准之上,可算最近港片中比较出彩的一部。

尤其从讲好一个能为内地所接受的故事这点来看,应该说是港片适应内地环境的一个标志。

既不犯禁又好看,这才是主流商业电影的常态,仅从这一点看,香港电影的生命力依旧蓬勃。

 9 ) 港片,一个未死的传奇

《窃听风云》麦兆辉庄文强不愧为香港最好的编剧,“铁三角”合作这么多年,二人编导的技术都相当圆熟,是否也预示着这个三角的分道扬镳。

不过无所谓,一部《窃听风云》足以给观众信心。

本片现实意蕴沉重(指向当下金融危机和窃听时代中的信用危机),但没有影响其娱乐效果。

整个故事紧凑绵密而且扎实,有一种弦乐四重奏般的韵律感和从容感。

刘青云古天乐吴彦祖三个主角戏份均匀自如,配角里王敏德、方中信包括那对经济罪案调查科的偷情男女都塑造的有血肉有性格。

尤其古天乐这个苦命角色进一步推动古戏路的拓展。

麦、庄二人不算高产,但均是精雕细刻,游刃有余。

《窃》缺点是“谍报警匪”类型片痕迹过重,以至于阻滞了叙事和抒情的灵感,缺少细部的神采,缺少耐人寻味的起伏和张力。

最根本的是,缺少一种在《无间道》中流露出的更深远的人性的、社会的内涵,感情的缺失,关怀的缺位,是当下华语电影的一个深层次缺陷。

 10 ) 所谓黑幕,剧透及部分情节的疑问

国语版的感觉很差。

仿佛是那些人物都来装作是讲普通话一样,语气与表情有时候感觉对不上号,有时候又太过了,其实我更希望他们用粤语来讲那些对白。

但是宪法说了,全国推广普通话,于是乎凑合看吧。

原本是三个搞技术的警察,应该没有无间道里面卧底侦探那么腥风血雨,但从结果看起来,这片子整个颠覆了我国国民的思想,没有大团圆的结局,甚至连小团圆都算不上。

庄跟麦把无间道延续下来的色调跟空间感又一次展现在这部电影里面,三位主角内心交流的基础场景,仍然离不开——天台。

我也是一个有着天台情结的人,在我看来,天台是一个可以让人打开心扉的地方,一个说真话的地方,和一个跟自己的内心纠结掐架的地方。

没有人能拒绝这样的场景安排,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单调独立的个体,没有这么一个地方,哪来的那么多戏呢?

回顾这一年来所看过的港片几乎是寥寥,最近也就是《保持通话》、《证人》、《新宿事件》,再下来就是这个《窃听风云》了。

脱离了王晶、周星驰之后,发现新香港的电影人总是以一种怀疑的态度来面对世界的变化,恶被宣扬的过分。

虽然那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但总归不是一些常态的生活。

近些年来,港片导演似乎更倾向于拍悲剧,虽然有些正剧最后不免落好人战胜坏人,正义战胜邪恶的大俗套,但港导演的悲剧情结却总是会在不经意时流露出来。

而这部片子本身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悲剧。

英文海报是一个被老鼠夹子夹下来的耳朵,映照开篇阴暗巷道中鼠夹夹死老鼠的那桥段。

我想导演是想讲述这么一个故事的。

作为老鼠,它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身份,他可以偷点残渣来吃,可以找别人丢掉的垃圾吃,甚至可以作为宠物让人喂鼠粮吃,他所选择的道路都会影响他的一生。

但万万不可去不该去的地方,拿不该拿的东西,好奇和贪欲会让他丢掉原有的一切,甚至生命。

肮脏的巷道里鼠夹上那块诱人的蛋糕其实并不真实。

就像影片中那疯狂的股价。

有人获利,就有人亏本,有人发财,就有人跳楼。

财富永远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从一些人手中流出来,到另一些人手中去。

财富流入谁的手中,谁就会想方设法持有的时间更长一些。

其实吴彦祖演的那个人物才是本片中最大的反派,披着警察外衣做违法勾当,他本可以老老实实的做一富豪的好女婿,耐心等待继承岳父大人的衣钵,但他内心深处的贪婪远远超过生活水平处于底层的老杨。

他不但要钱,他更要脸,但现实中他只能有一个月两万块的薪水,他永远不能反驳岳父要他辞职的要求。

当一个凤凰男,在既没胆量、又没智商,且条件不具备就想要高飞的时候,真的很危险。

不料结果他竟死的还算好看了,既没连累未婚妻跟岳父,又留了全尸。

哪像老杨一家老小都搭上了,自己还身残志坚忍辱偷生了一年才得以报仇雪恨。

老杨起了贪念,小林则是把贪念放大……刘青云扮演的那个监听组老大却始终缺乏勇气,第一不能放下过去来重现面对女友,第二心慈手软放任了小弟们的贪念。

最后的老板马志华操纵股市、杀人灭口、行贿政要的全部目的就是一个——洗钱。

他虽然是个魔头,但说话却不失道理,口口声声都是箴言。

是个明明知道是错还要当作是对的去做的人。

脱下犯罪的外衣他更像是个安分守纪又乐于公益事业的商人。

刘青云是明明知道是对的,却不敢去做的人。

脱下警察的身份,他则是一个胆小懦弱,优柔寡断,毫无领导能力和魄力的小男人。

所谓的黑幕是这样的,最后好人之所以无法战胜坏人,是因为生活状态恶劣的好人太容易成为坏人了。

而是谁让好人生活状态那么恶劣呢?

是坏人吗?

是那些杀人犯?

是那些洗钱的毒枭吗?

是那些助纣为虐的律师跟财经人员吗?

是那些贪赃枉法的公务人员吗?

答案自己想吧,动动脑更健康。

犯罪电影总是会激起我的探索欲望,看完这片子,更是觉得有些情节不大合理,不得不在这里说说看。

1、老杨的假肢,老杨一家被撞车,后面一下,右侧一下。

香港的车的靠左行驶,右边是驾驶员座位,试想一下如果驾驶员座被撞成那样,还有没有命了,如果命大活下来,该截肢的位置非右边手脚莫属,那边受到最大的撞击。

但是最后老杨开车,还是右边驾驶的车,用左手摘去观后镜上的照片,左脚加油门,都是假肢,这真是让人疑惑啊。

2、关于小林的尸体。

刘青云再次看见失踪的小林时,小林已经是一具尸体了,镜头拉近看,脖子上有明显勒痕,旁边有绳子,他手脚都被捆绑,尸体嘴唇略微发青白,双目及口紧闭。

看道具的话,导演是想暗示,小林是被勒死的,但从尸体现象看,不像是被勒死的。

嘴唇青白显然血液因为心脏停止跳动而失去血压,开始往身体的低处流,这一点符合死后的特征,但被颈部绕绳勒死的话,尸体的眼珠跟舌头都会突出,,虽然手脚都被捆绑,但被害人依然会拼命挣扎,手脚都会有因为挣扎而留下的绳子的勒痕,小林死的样子那么安详恐怕也仅仅是为了和谐吧。

3、关于暗杀刘青云的杀手。

第一次开枪击中张静初,第二次击中方中信,剩下的就是逃跑,这杀手水平也太次了,他的目的应该只是刘青云而已。

慢慢想到再来补充。

电影仅仅是娱乐一下自己。

考据不合理的剧情也是仅仅出于娱乐而已。

《窃听风云》短评

为啥叫2呢 没关系啊

10分钟前
  • Frogod.
  • 还行

感觉最好的一段就是刘青云和张静初扮演的角色隔着玻璃那段。国语的配音很烂。

15分钟前
  • 甜春宝
  • 很差

基本没看懂,故事没创意,关键情节交代得太匆忙,又是一部让我分不清谁是谁的闷片。港片学内地风格,两头不靠。

20分钟前
  • tgm
  • 较差

窃听风云说明贪小便宜吃大亏。小警察干不过坏蛋。坏蛋干不过党。

24分钟前
  • Seddie
  • 较差

还行,编剧编过头了。

26分钟前
  • geek
  • 还行

什么都没看出来 失望

28分钟前
  • 生椰拿铁
  • 较差

这样做作又二逼的片子真叫人断了看港片的念头啊:(

33分钟前
  • 数人的绵羊
  • 较差

感觉还不错!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

35分钟前
  • 蓝人
  • 还行

典型的香港电影,继《无间道》之后的优秀作品。

38分钟前
  • 宇智耀耕
  • 力荐

想当年还是被狠狠的惊艳了一把,虽案件的主线不够强大引人,多余笔触过多,可对于贪念,人性,小人物的刻画虽不到位,但至少还能看清是怎么回事,算是当年圈钱氛围下的精品了!

42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推荐

一贯的警匪片~犯错就要挨打~

43分钟前
  • 王脱盐
  • 推荐

补档 赖在人家寝室蹭电影而被推荐的又一部。仍然觉得有种香港警匪片经典的自作多情和自以为是。

48分钟前
  • 南枝
  • 较差

有不少亮点,有无间道式的戏份,有不错的配乐,有值得称赞的摄影。但是仍然无法让整部电影脱离中规中矩的平庸。

49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港版科恩兄弟,荒誕不足,教化有余

51分钟前
  • slim
  • 还行

色女之爱。

52分钟前
  • 玉藻前烬
  • 推荐

典型的香港电影,非常喜欢!

57分钟前
  • Cool老房
  • 力荐

看的很不爽

58分钟前
  • blueloo
  • 较差

世界上绝大部分惨痛的事情都是由人的贪念和金钱利益相关引起的,故事真令人唏嘘。电影很不错,节奏很紧,集齐了很多港圈大咖,没看到粤语版,国语配音差了一点意思。不知为何,股民因为股票暴涨而疯狂的神情竟令我觉得毛骨悚然。

1小时前
  • Neroat
  • 推荐

王敏德的英文说的比粤语好多了。看完之后觉得还不错,想看看其他人的评价,然而看的云山雾罩,脑子才明白过来,原来大家看的是内地版,我看的是香港版,故事后半段不一样

1小时前
  • 千寻亿选
  • 还行

真的是合拍片时代了怎么都逃不了主旋律

1小时前
  • 光环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