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舰哗变
The Caine Mutiny Court-Martial
导演:威廉·弗莱德金
主演:基弗·萨瑟兰,杰森·克拉克,杰克·莱西,莫妮卡·雷蒙德,兰斯·莱迪克,刘易斯·普尔曼,伊丽莎白·安维斯,汤姆·莱利,弗朗索瓦·巴蒂斯特,加布·凯斯勒,杰伊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3
简介:影片根据获普利策获奖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讲述了一位陆军上尉的军事法庭审理事件,严格说来这已经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叛变,依照军规“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不经上级批准解除舰长的指挥权”,在凯恩号军舰因奇格舰长的错误指挥而面临沉船危险的时候,他原本忠心耿耿的副手马克当机立断接管了军舰,马克也因此和支持他的同僚受到了严格的军事..详细 >
好看啊,整件事情像洋葱,剥了一层又一层。演员表现也到位,可以从表演上的一个眼神,一个举动就感受到他们的情绪转变和过度,使整个故事更加流畅。后面新加了911的一段说词,美国的英雄主义还是不褪色的主题。顺便提下,这部影片不是站老年派还是少壮派的选择,而是一个为了成名赚钱的斜杠青年策划的一场政变。除了律师在读案件的时候已经看清了整个局,其他人还被蒙在鼓里,最后自以为聪明的斜杠青年没有想到律师会看透了他,邀请他来为自己庆功最终激怒了他。
机翻的一塌糊涂,太影响观感
因为导演和演员之一都已离开,观看的心态多几分“崇敬”。它如常坚持那种“老式”的风味,完全在军事法庭展开的故事,仅有高频对话推动事件想象,配上好戏之人的交锋…反正就不像一部发生在2023年的故事(当然它的源材料确实也快六十年前了),而有种令人惊叹的完成度和不作任何议题扩散等复杂动作的稳妥。Kiefer和Jason Clarke的表演相当强劲,但也更加衬出Jake Lacy处理“Maryk”一角的平淡。当然,更大的问题可能仍然是:为什么一定需要一部这样的翻新?
这老题材了
可以说完全尊重原著了,我真觉得没必要改成现代。小萨瑟兰贡献的演技也可以,但是上次影版的鲍嘉的神圣光环太强了,怎么也压不住。克拉克也不错,控方主检换成迈克尔珊农更好,一定要用女的的话,希望科恩嫂这种岁数大点的来。
整个事件可以看成一个隐喻。众所周知,自惠特曼以来,船长几乎就是美国总统的代号;水手哗变因而就相当于政变;判断究竟是否属于哗变也就相当于判断是否属于政变;海军法令第一千一百零八条授权大副接管无法正常履行职能的船长的职权也就相当于宪法第二十五修正案授权副总统接管无法正常履行职能的总统的权力。然而尽管于法有据,上述条款的启用却仍然是一件非常敏感、不能不极端慎重的决定,因为一不小心就可能走样为柔性政变,沦为心存门户私见者下克上的工具。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谁有资格鉴定领导者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是否合适继续待在他们的位置上?认定标准又是什么?这里面有很大的灰色空间和自由裁量余地,完全不是非黑即白的。这显然容易让人想起川普的弹劾案。美剧《国务卿女士》第四季第十二集正是以此为原型,讨论了这种情境的棘手和微妙。
除了将时间点调整为现代外台词几乎一丝未改,演出上借助剪辑省略了话剧中证人们上场退场的时间,终究还是舞台式的,只是能通过镜头来更好的强调舞台演出时不易察觉的细微动作,如奎格的钢球,但分镜头的使用也放大了一众演员表演的弱势,除杰森·克拉克饰演的格林渥外其他演员都太过拘谨,基弗不够奸,凯斯不够怒,奎格不够疯,原版中的同志暗示被隐去,几个本来足够华彩的黑色幽默段落亦未被演绎出喜剧的层次,当这部曾经的白人和尚戏如今变为不同性别和肤色的演员轮番上阵,从艺术创作到美国海军,时代看似变了,为何还要讲述这个故事——格林渥对奎格愧疚的原因由原版让身为犹太人的家人免遭纳粹屠杀变为了整个后911时期一代青年人们的安定成长,弗莱德金将心思埋在了这个尾声,不能忘记“老顽固”们,尤其在当下,宛如我们永远记得他和他的电影。
“问题的关键不是咖啡机,而是尊重。我在意的不是草莓,而是原则。”……作为观众,问题的关键或者我们在意的,也不是翻拍(当然你也可以说是戏剧再度入影),而是品相。与弗莱德金在九十年代翻拍《十二怒汉》相似的问题,这部凯恩叛舰与原作差了不只一口气。萨瑟兰对于精神状态的诠释明显缺乏鲍嘉的感染力,虽然揉铁球的特写被保留了;克拉克岁数并不大,也就五十出头,可状态保持较差,使被告律师通片都显得精气神不足;作为仅有的道德反派,作家戏份较少却很重要,新版演员显然量级不够——老版饰演者是黑片经典双重赔偿的麦克莫瑞。而且终镜高潮处,导演砍掉了一个迪麦特雷克版中个人颇为欣赏的镜头:遭泼酒后脸部特写!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4413552447/
原来是十二怒汉导演的全新力作,如此独特又令人印象深刻的交叉盘问便也在意料之内了。关于对整个事件法律层面外谁更有罪的思考,作家暗搓搓固然不那么上台面,但一场厅审让舰长的弱点纤毫毕现,策略起效的前提难道不是事实得经得起调查?不过舰长最后在健康报告上给maryk的评语还是很慷慨的,因为他不只一次表达了档案对职业生涯的重要性,可见这个行为心理偏执的指挥官也是个刀子嘴豆腐心。建议䃼充观看1954年版的叛舰凯恩号,故事性画面感都更强,在本片中经由原被告接受审问透露出的内容,1954年版都有直观的表现和刻画,给观众带来的感受也大不相同。
世事莫不如此,老派人不吃香。
顺便把1988年版本的北京人艺话剧看完了!这是在1988年的话剧《哗变》(编剧:赫尔曼·沃克;导演:查尔顿·赫斯顿;演出:北京人艺)中,著名表演艺术家朱旭先生所饰演的魁格舰长的经典独白,长达7分30秒,共1600字。朱旭先生的表演,无论是在表情神态、肢体动作还是声音语言上,都非常松弛自然,对整体节奏的把握也准确自如,内心活动充满变化,丰富而又细腻,完全没有任何“表演”的痕迹,只有真实鲜活的性格和掷地有声的表达。他的艺术处理,将这个外国形象由里到外的“本土化”和“中国化”了。
真好,想看话剧版了。个人感觉基弗·萨瑟兰饰演的舰长张力不足、杰森·克拉克的戏份不如女检察官多,略感遗憾
真是不如人艺版话剧好看,那些演员不行,不但不如朱旭任宝贤那版,比冯远征吴刚版也不如。主要改动:对检察官查理、证人伦丁医生做了性转,用女演员来扮演,而且一位是拉美裔,一位是亚裔,大法官用黑人演员扮演;把时间放在了当代,把哗变地点改在了波斯湾,加入了9·11事件、海湾战争等历史事件。但是演员的表演缺乏记忆点:核心人物魁格舰长各方面特点都不突出,神经质的一面不突出,癫狂霸气的一面也不突出,就连各个版本里最有张力的8分钟独白都让人不起波澜;辩方律师格林渥表现的温吞吞;马瑞克感觉戏份比人艺版王雷少;基弗虽然戏份不多,但是人艺丛林的表演让人对幕后黑手基弗的阴险狡诈印象颇深,但是电影版里的基弗就没啥存在感。不过,因为剧本太好了,虽然这个版本的表演有所欠缺,影片也还是可以看下的。
也很棒
这个电影肯定很省钱
一场关于扫雷舰在风暴中下级军官夺取指挥权的审判,场景很小专注与审判现场的唇枪舌剑来揭开世事,演员的功力显现,可以作为英文爱好者的学习。
还行
#Venezia 803+从头至倒数第二场是完全的庭审戏,来自不同视角的观点信息碎片被慢慢拼凑,灵活调度使得影片显得并不无聊却也波澜不惊。当下的语境里,把这样的故事拿出来翻拍确实有些深意——受害的保守者试图复出,在程序正义的框架里于最后一刻呼唤已死的“美国精神”
感觉在看话剧,挺普通的,没有笑料。如果换成是塞缪尔杰克逊 伍迪哈里森这种水平的想必大不一样。
重拍1954年经典的同名电影,但把故事背景改到了2022年,没有表现舰艇的戏,全片在军事法庭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