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杂技中的一个重要类型,马戏(circus)因为加入了各种动物的表演以及人兽(鸟)互动,而呈现出别样的魅力与韵味,一直拥有数量庞大的观众,深受各年龄层的观众们的喜爱。
时值盛夏,中小学已经全面放假。
不过,想看马戏不一定非长途跋涉去长隆,更无需万里迢迢飞到莫斯科。
从7月21日起,3D动画电影《神奇马戏团之动物饼干》,就在国内各大影院上映了,导演正是因执导《花木兰》而为中国人熟知的动画大师托尼·班克罗夫特。
欧文(约翰·卡拉辛斯基配音 )在叔叔鲍勃的马戏团中长大,并因马戏结识了妻子乔伊(艾米莉·布朗特配音),青梅竹马的他们长大成人并结婚生子后,欧文却没有选择马戏表演,而是在岳父的狗粮公司任职。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给马戏团带来了可怕的损失,鲍勃叔叔和婶婶也不幸遇难,马戏团群龙无首,另一位叔叔霍雷肖(伊恩·麦克莱恩 配音)率领自己的团队来争夺控制权。
安于现状的欧文,不想继承叔叔的事业,但无意中得到的一盒神奇的动物饼干,却改变了他、他的一家,以至马戏团的命运……
作为一部梦工厂气质浓郁的动画片,《神奇马戏团》可以说笑点密集,包袱不断,各种搞怪耍宝根本停不下来,配合动画片特有的奇幻镜头和强劲节奏,营造出的喜剧效果,让大人小孩都能看得相当过瘾。
极具震撼力的现场表演,以及动感强劲的歌曲与配乐,无疑让我们联想到了狼叔主演的《马戏之王》。
当然相比真人拍摄的种种限制,动画创作更能随心所欲,无所不能,紧张刺激。
饼干的神奇,借助最先进的CG技术,更是被展示得淋漓尽致。
从能被手机砸扁的小仓鼠,到一口能吞下两个人的大狮子,从凶猛咆哮的金钢式大猩猩,到憨态可掬扮可怜的小猴子,都能通过饼干来轻易实现,说变就变,自由切换。
编剧还颇具匠心地设计了一个key factor,让其成为推动剧情反转的关键。
当然,就如同《变相怪杰》中的面具一样,饼干可以为好人造福,也可以成为恶人的帮凶。
真正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拥有饼干的人。
这样的剧情设置,让剧情更加饱满,节奏更趋明快,反转更为有力,最终在一场令人血脉偾张的Live show中,将气氛烘托到了最高潮。
饼干固然威力无穷,但只是工具和道具,它远远不及人心强大,不如爱与责任更有魔力。
正因为有了对人性的深入刻画和深刻反思,才令这部动画片摆脱了简单肤浅的插科打诨,从而拥有了更为长久的生命力。
欧文的身上,显然有无数普通男性(diao si)的影子:因为想“脚踏实地”,他们放弃了自幼热爱的理想;因为要“养家糊口”,他们对平庸又埋没才华的工作相当依赖;因为会“审时度势”,他们对本应扛起的责任熟视无睹……他们唯唯诺诺,患得患失,得过且过,未老先衰。
让观众哭笑不得的是,勇敢承担起马戏团重担的,居然首先是男主的妻子;吞下动物饼干,纯属一场意外;艰难地迈出表演之路,还多亏了小丑的劝说和“忽悠”。
但本性纯良的欧文,在叔叔的事业即将被彻底毁掉,岳父一再羞辱,妻子与孩子也可能随时面临危险的情况下,内心潜藏的能量终于迸发出来。
对家人的爱,对叔叔心血的维护,对自身地位的不甘,促使他以身犯险,无畏前行,真正成为了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男子汉。
不管是变成萌萌的仓鼠、笨笨的猩猩、呆呆的棕熊等等,他都愿意为了妻子和孩子,为马戏团而勇敢变身,更敢于和邪恶势力抗争到底。
作为《花木兰》的导演,班克罗夫特对女性有着发自内心的尊重与敬意。
女主角乔伊身上,显然注入了他的很多理想。
当丈夫安于当个狗粮品尝员时,是她鼓励他听从内心的呼唤;当马戏团陷入瘫痪丈夫却不作为时,她勇敢地扛起了重振演出的重任;当家人和伙伴的生命受到威胁时,又是她无所畏惧地挺身而出……这并非一部大主角电影,但女一号的光芒,一点也不比她的老公差,更值得千千万万的现代女孩学习与反思。
现实生活中,艾米莉·布朗特和约翰·卡拉辛斯基是一对恩爱夫妻,他们也合作过高分电影《寂静之地》,联手为动画男女主角配音,还是第一次,这种默契自然是无可替代的。
而“万磁王”伊恩·麦克莱恩诠释的坏叔叔霍雷肖、“兰博”史泰龙演绎的子弹侠,也都令观众印象深刻。
影片的造型设计,是创作了《寻梦环游记》《海底总动员》的卡特·古德里奇;而主题曲的演唱者,则是三获格莱美的巨星麦克·布雷。
这样一部集结了众多好莱坞影人的动画大片,主控方却是一家中国公司——文华东润影视文化有限公司。
作为影片出品人,漂亮的女老板穆冬业,自然也赢得了媒体的广泛关注。
而她构建的中西结合、明星荟萃的主创团队,既是《神奇马戏团》能够成功的关键所在,也为众多后来者,提供了可资借鉴与参考的宝贵经验。
一篇上影节期间的采访,备份。
在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动画片竞赛中,出现了多部令人惊喜的作品。
首先最值得一提的当然是来中国青年导演周圣崴的作品《女他》,这是一部纯手工制作的定格动画长片,罕见而且惊艳;其次还有最终获得最佳动画奖的日本作品《朝花夕誓:于离别之朝束起约定之花》,让无数观众感动落泪。
还有一部不得不提的是来自美国好莱坞的动画作品《神奇马戏团之动物饼干》。
电影的导演名叫托尼·班克罗夫特,说出来可能很多人都不认识。
但是如果说他是1998年动画片《花木兰》的导演,是不是会让人很惊讶。
出生于美国的他,22岁就加入了迪士尼的动画部门,并在迪士尼工作了16年之久。
在这十六年间,他不仅参与了《美女与野兽》《阿拉丁》等一系列迪士尼经典动画的制作,还担任了《狮子王》的动画总监,创作了疣猪彭彭这个角色。
最终他以导演作品《花木兰》获得了动画界最高荣誉——安妮奖的最佳导演奖。
《狮子王》疣猪彭彭随后他创办了自己的动画工作室,从事高质量家庭娱乐的开发。
直到20年后的今天,他再一次执导了一部动画作品,也就是《神奇马戏团之动物饼干》。
电影不仅入围了上影节的竞赛单元,更是将于7月21日在国内上映,也就是明天。
趁着电影即将上映,推送一发导演专访。
在电影节期间,我们恰好也有机会和导演聊了聊他的动画世界。
导演本人极其和善,而且尤为喜爱画画。
导演总是随身带着速写本,无论是在车上,还是在采访间,导演总会抓住片刻的时间来画画。
就连最后在为我签名的时候,都不忘要在海报上画上一个可爱的小动物。
《神奇马戏团之动物饼干》以下是采访实录:这是您第一次来中国吗?
对中国印象如何?
不是啊,其实我早在90年代中期就来过中国,而且在过去的三年中我已经来过六次中国了。
我一直很喜欢中国,我觉得中国对我这样一个来自西方世界的人来说都非常舒适。
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其实都很相似,我很享受这样的共性。
您的作品《神奇马戏团之动物饼干》入围了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动画片的提名,请问您对于获奖有什么期待?
我当然非常希望能够获奖。
我们的电影昨天晚上也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放映了,现场的观众都看得非常开心。
如果评委们也能像他们一样,或许我们的电影获奖的机会就更大了。
《花木兰》您之前曾执导过动画电影《花木兰》,这是一个来自中国的故事,请问您喜欢这样的中国故事吗?
对于中国的文化有所了解吗?
对于我这样一个美国白人来说,其实在准备《花木兰》这个电影之前,对中国的文化了解是很少的,但这也正是这个电影所带来的惊喜之处。
为了拍摄《花木兰》,我们用了三四年的时间来研究中国的文化、故事、背景。
而且这已经是将近20年之前的电影了,在当时互联网远远没有如今这么发达。
当时的我们只能通过书籍、电影、录像等等来获取资料,这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
同时我们也邀请了一些中国人来参加这个项目,比如一些设计师、一些画师,向他们请教关于中国文化的细节。
《花木兰》这部电影受到美国人和中国人的同时喜爱,您觉得是什么原因使得它能够如此成功?
这或许要归功于迪士尼的聪明之处,也是我在迪士尼工作了这么多年之后所学到的东西——就是要把一个故事讲简单了,让它变得具有共性,跨越文化的隔阂,而能被所有人理解。
所以迪士尼只讲述关于爱的故事,因为这些是全球所有国家的人都能够理解并且被感动的。
对于《花木兰》这部电影来说,木兰本身的性格就足够吸引人。
她女扮男装,替父参军,善良坚强,是一个伟大的女性。
所以只要我们能够把握到这个人物,那无论讲述怎样的故事都会被人喜欢的。
真人版《花木兰》,刘亦菲主演您怎么看待迪士尼即将开拍的真人版《花木兰》电影?
(一阵尬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其实近些年来,好莱坞一直都在翻拍或者重启一些经典电影,也就是所谓的开发IP。
这倒不是不好,当然我也很支持他们的项目。
不过我希望真人版的《花木兰》电影不是简单地重复当年的动画片,用真人来演一遍,而是有一些新的想法新的创意。
您觉得动画电影和真人电影之间有什么区别?
动画电影在哪些方面可能会更占优势?
从电影本身来看,其实并没有很大的区别。
只不过我从导演的身份来看,动画电影相对的优势是我能够绝对控制所有的角色,每秒24帧我都可以控制,因为我只需要把我想要的画出来制作出来就可以了,而真人的电影需要去跟演员沟通,并且很容易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
当然这些意外有时候可能会成就一部电影,也有些时候会毁掉一部电影。
《神奇马戏团》一直以来好莱坞都喜欢制作一些有关中国文化的电影,比如《花木兰》《功夫熊猫》,甚至《2012》《蝙蝠侠:黑暗骑士》这样的大制作都加入了中国元素,您如何看待这些做法?
这是一个顺应时代潮流的做法,很自然。
因为现在中国的电影市场已经是全球数一数二的大市场了,好莱坞电影也希望能够进入中国市场。
那么在电影中加入一些中国元素,讲一些关于中国的故事都是很常见的做法。
电影中出现的魔力饼干的创意是怎么想到的呢?
《神奇马戏团之动物饼干》这个故事最开始是来源于我的制片人。
这是一个非常私人的故事,是他在哄自己的孩子睡觉时经常会讲的一个故事。
时间一长,这个故事越讲越丰富,越来越精彩。
后来我和制片人聊起的时候才决定把它拍成电影的。
《神奇马戏团》本片的配音阵容也无比强大,您是如何选择这些配音演员的呢?
当我们在创作剧本的时候,我们就在脑海中想象过每个角色对应的人选了。
比如史泰龙,比如伊恩·麦克莱恩,可当时我们想应该没办法邀请到这些人。
不过我们还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把剧本发给了他们的经纪人。
最先答应配音的是伊恩·麦克莱恩,随着“甘道夫”的加入,所有人就很快都答应了。
就像《魔戒》中的远征军一样,甘道夫都来了,其他人有什么理由不来呢?
电影史上出现过很多关于马戏团的故事,比如费里尼的《大路》,维姆·文德斯的《柏林苍穹下》,《马戏之王》等等,您觉得马戏团这个群体对于人们有什么意义?
您对于马戏团有一些个人的记忆吗?
电影史上确实有很多关于马戏团的故事,但马戏团对我而言也有着非常个人的记忆。
在我小的时候,我的父母就经常带我去马戏团玩。
现在我已经记不太清那个马戏团里有没有像电影中那么多的动物,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丑。
不管怎么样,马戏团给我的童年留下太多乐趣,直到现在我一想起马戏团的第一反应就是快乐。
所以我也希望观众在看我的电影的时候能够收获跟我一样的快乐。
费里尼《大路》本文已发与公号【余小岛的电影偏见】,转载请豆油。
《神奇马戏团之动物饼干》是一部喜剧/家庭/奇幻/冒险/动画电影。
看点:一,不可避免的中年危机。
每个人年轻时都有梦想,随着父母的老去,家庭的组建,儿女的到来,养家糊口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有一份收入不多也不少的稳定工作,干着没动力。
但舍弃这份工作,去做回儿时的梦想,又是前路渺茫,担心会不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寓意:有梦就去追,不追会后悔。
追过了,失败没关系,大不了从头再来。
二,每个人都曾有过的孩童梦想。
喜欢小动物,喜欢看马戏。
幻想过自己化身为舞台上,钻火圈的狮子,逗乐的小仓鼠,可爱的狗熊,灵活的猴子,甚至是神奇的驯兽师。
给自己带来欢乐,也给周围的人带来欢乐。
寓意:不能像动画里一样变动物,可以让自己学习更多的技能,同样可以让自己变得与众不同,给周围的人带来欢乐。
三,一个试吃狗粮的枯燥职业,因为一次突如其来的大火,让自己重拾马戏团老板的梦想。
在一筹莫展的时候,通过一盒永远也吃不完的神奇“动物饼干”,实现了所有儿时的梦想,收获了无数观众的掌声,马戏团也起死回生。
寓意:人生就是充满了转折和机遇,要你勇敢的去发现和抓住,就会有收获。
四,父子之间,承诺与被承诺。
夫妻之间,不是一味的隐忍和谦让,就会风平浪静。
只有共同成长和进步,才是恩爱长久的动力。
寓意:爱是永恒的魔法石。
五,画面制作精良,大到场景道具,小到毛发和水滴,都非常有质感。
这无疑都是制作方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才呈现的效果。
电影票花的值。
六,有吸引孩子的动画形象,也有吸引成人的人生思考,可谓是用心良苦,非常适合全家人一起观看。
暑期合家欢。
文:原创, 图:网络侵删。
虽然据说是中方主控 不过【神奇马戏团】里的中国元素还是很罕见 皮克斯对于主角的选择极为谨慎与刁钻 不太可能是普通人。
动物饼干有情怀记忆 吃了能变动物也有新鲜感。
但这个设定有点类似近来韩国奇幻片的套路 就是没明确的限制 有无限的可能 这样是过犹不及 反而减弱戏剧性 因为所有人吃了饼干都能变 还能变几乎所有动物。
中国人历来有教育全世界的冲动 希望在遵守规则之前 能反客为主【神奇马戏团】的理念估计是天下大同 超能力共享。
今天,跟儿子一起观看了电影《神奇马戏团》,这是一部轻松搞笑且充满温情的动漫电影,非常适合孩子们观看。
电影主要讲的欧文一家如何利用神奇的动物饼干帮助鲍勃叔叔重建马戏团的故事,动物饼干非常神奇,无论是谁,只要吃了什么动物形状的饼干就可以变成饼干上的动物,开始,欧文不小心吃了仓鼠饼干,马上就变成了一只小仓鼠,结果差点被他的妻子乔伊给拍死。
幸好吃了饼干变成动物之后还是可以说人话的,这才救了欧文命。
有了动物饼干就有了神奇的变身能力,所以欧文也必须肩负起马戏团的重建工作,只可惜工作的压力已经耗尽了欧文的所有的热情,所以他退缩了。
即使他曾经深深的喜欢马戏团,为能成为其中的一员而骄傲。
但为了和妻子在一起,他向他的岳父妥协了,放弃了心爱马戏团去他岳父的狗粮公司上班,每天的工作就是试吃狗粮。
欧文在岳父的公司上班,岳父认为他非常无能,配不上自己的女儿,所以每天对他冷嘲热讽,同事也经常对欧文挖苦嘲笑。
工作的不顺让欧文失去了信心,所以在面对马戏团的问题时他选择了逃避。
他的同事曾用一句话形容欧文:“你浑身散发着半途而废的味道。
半途而废就是你的习惯。
”这句话瞬间就戳中了我的软肋,生活中,我们何尝不是每个的身上都散发着半途而废的味道。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欧文。
我们很多的人都在过着低配版的人生。
很多人在新年伊始时,都会给自己定下目标,有的人想升职加薪,有的人想瘦成闪电,有的人想坚持每天读书……然而,2018年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二,很多人还是该睡觉睡觉,该玩的继续玩,该刷手机的刷手机。
目标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形式,2018年没有实现的目标,2019年继续定。
他们对自己没有要求,也许他们定下的目标更像是许愿,愿神灵保佑我的愿望能通通实现吧。
一个人开始废掉的迹象之一,就是不愿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在越来越低的配置下,活得理所当然。
你想去健身,想去学烹饪,想过精致的生活,结果没坚持几天,还是觉得床上躺着舒服,外卖叫着方便,反正饿不到就行了。
你总是这样半途而废,做什么事情都是三分钟的热度,为了逃避枯燥的学习过程,辛苦的运动,你不断的降低自己的标准,总是退而求其次,以为这样会活动得很好,但其实失去更多。
电影里有几处情节是很动人的。
动物马戏团,他们拥有神奇的力量,却不滥用,他们想的是让大家开心,要幸福其实很容易,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贪心。
马戏团的像是一家人一样,他们为马戏团奉献,乐在其中,因为老板将大家都当成自己的家人。
想要员工卖力很容易,把他当成自己人就可以了。
女主人公,义无反顾地放弃现实的安稳,坚定地支持男主人公内心真正的理想。
爱一个人很容易,鼓励他,支持他,相信他。
理想不一定是当百万富翁,成为一个带来欢乐的人也是一种修为。
吃了能变成动物的饼干,除了运用在马戏团上,除了像那个老大说的利用这种力量统治世界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有趣用途?
电影的概念很奇幻,但是剧情有点俗套,感觉还可以更天马行空一点,脑洞还可以更大一点。
儿童看还是不错的,简单明了,温馨积极,但是满足不大人的胃口。
或许每个人童年时都希望自己的父亲无所不能,这部电影很好的表现出来!
神奇的马戏团因为饼干而神奇,神奇的东西为人们带去快乐!
快乐属于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朋友,家人!
好吧!
剧情太过恶俗,毫无新意!
我在思考到底成功的动漫,是否是因为剧情吸引人、又或是某些细节让人捧腹大笑?
如果两者都是,谁在其中占据大份额!
或许只有观众自己知道!
最大反派似乎应该承担最大笑点!
但片中表现明显不足/以欺负同伴的弱小或低智来搞笑!
在今天是行不通的,且最后反派一定是变成了大怪兽,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没有惊喜,这部电影几个在于那无所不能的父亲,失败在于剧情的创新缺失,搞笑又存在太多老梗!
作为一部暑期档动画片,《神奇马戏团》是典型的合家欢电影,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各种萌态十足的动物们,愚蠢可笑的反派团,互帮互助的小伙伴,当然最重要是“邪不压正”的美好结局。
所以,这部影片,值得各个年龄层的观众去看。
剧情的设定很有趣,因为一盒充满魔力的动物形状饼干,而引发出一场马戏团生存之争,故事的核心是“家庭”,这个“家庭”有两重含义,小家是两代传承和一家三口血浓于水的亲情,大家是马戏团一众小伙伴,不离不弃的友情。
男主角欧文的人设经历了成长,他迷茫过,也放弃过,最终通过神奇的动物饼干,在不断变化身体形态的过程中找回自我,勇敢地保护了自己的家人,也带领马戏团重回辉煌,守住了梦想,给身边的人带来欢笑和感动。
毫无疑问,可以变换身体形状的魔法饼干满足了大观众和小朋友的“愿望”,现实中做不到的,让电影来实现,所以,这个梗非常聪明,就好像小时候憧憬自己穿上隐身衣去行侠仗义是一个道理。
电影用丰富的细节来推进故事的发展,欧文的画外音讲述了马戏团的前世今生,辉煌和没落,希望和坎坷。
狗饼干试吃员和魔法动物饼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伴随着欧文平淡无味的生活,后者则是带着父辈重振旗鼓的期冀,在一场惊心动魄又妙趣横生的追逐和争夺中,一切都按照观众的美好愿望去发展,当然,皆大欢喜的结局也是大家都愿意看到的。
片中塑造了一群鲜活生动的人物,欧文和乔伊夫妇,以及古怪精灵、可爱到爆的女儿“小猴子”;越吃越胖金句频出的马戏团元老小丑;忠心耿耿的台柱子子弹侠,还有各怀绝技的演员们,当然,那些中国杂技团员更是让我们倍感亲切。
这样一个充满团队精神的大家庭,自始自终都在爱与勇气的信念支持下一路向前,满满的正能量。
除此之外,片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各种各样的动物形象了,呆萌的小仓鼠、憨态可掬的大棕熊、勇往直前的犀牛、壮硕无畏的大象、霸气十足的狮子,还有落难化作了猫狗形象的叔叔婶婶,以及大反派最终因吃了碎饼干变成了四不像的怪兽,人设细腻入微,且赋予每个形象以突出的个性,拟人化的处理也令小朋友们容易接受,看得非常开心,就如同马戏团重获观众认可的首场表演,化作骏马的欧文从高空一跃而下,落入鱼缸之前又变成一尾金鱼,神乎其技的表演让孩子们惊叹不已。
出色的幕后团队保证了这部动画电影的质量,而这样一个老少皆宜的故事更是合家欢观影的首选,影院里小朋友的笑声不会撒谎,这确实是一部真正适合亲子观影的动画片,炎炎夏日,热辣暑期,来看魔法饼干和神奇的动物吧!
影片的一开头就通过试吃饼干的叔叔吸引了观众的兴趣,再通过从叔叔婶婶的爱情故事,到凭借动物饼干创建了马戏团。
欧文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人物,不甘于工作,又不愿意再次尝试。
乔伊虽然是女性,却比丈夫更敢于实现自己的理想,肩负起重建马戏团的责任,当家人受到危险时也挺身而出。
整个故事围绕着马戏团展开,叔叔婶婶在火灾中“去世”,红鼻头把马戏团的秘密交给欧文,神奇的动物饼干可以完成马戏团的表演项目,霍雷肖叔叔发现了这个秘密并开始争夺饼干,一场马戏团的大战就这样拉开了帷幕…电影笑点非常多,在欢笑中让观众感受到导演想要传达的东西。
坏人必定受到惩罚,好人不会无辜丧命饼干可以为好人造福,也会成为坏人的帮凶。
真正强大的不是动物饼干,而是守护家人,梦想,事业的爱和责任。
(上海立达学院
今天带孩子一起去看了这部《神奇马戏团之动物饼干》 , 这部电影情节虽然很简单但很生动、感人 , 孩子很喜欢, 笑点也很多,影院里不时传来笑声!
以一盒神奇的饼干展开故事情节, 每个动物的形象都很诙谐, 是一部大人孩子都适合的影片!
皮克斯画的人物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坏人真可怜,人形饼干肯定凑不齐了。挺欢乐的电影为什么评分这么低,有亲情有感动,动物也很可爱,本来就是拍个孩子看的电影,一群大龄儿童在这矫情什么呢
动画片的剧情也不是这么玩的,唯一的记忆点就是那首don't stop me now 吧
看了一半宝哥就要闹着出来 觉得好可惜年纪大了好像越来越喜欢这种情节跳跃画面搞怪的“动画片”哈哈哈看的心情好好
中国制造就一定要有中国元素么?
听到了Jim的声音!
看了开头还以为是川宝跑去马戏团再就业。典型的中美合作的俗套电影,中国电影人想通过中美合拍电影来偷师这条路子,早就证明是失败的很。反派中有个角色长得太像傅满洲了,男女主女儿昵称小猴子,难道不知道在国外,黄皮猴子是对亚洲人的侮辱吗?竟然连半点的自觉都没有,也难怪现在的国漫里面能出来《雄狮少年》。
完全没有亮点,连我小孩都觉得一般般。
有点傻乎乎的动画片。人设还蛮讨喜
用人变动物来满足人们对动物表演的渴望?这个议题怎么看都很黑暗
陪大小姐看的…只有我觉得男主角脸长得很像林更新吗…动物表演确实挺精彩的…
如果马戏团那些可怕危险的动作都是由人扮演的动物来完成的,那作为观看者的我们是不是良心会好受一些?放心,这是一部合家欢电影,不需要思考这么深奥的伦理问题。
制作精良,台词密集,颇有《神奇奶爸》的风格
拍给低幼儿童看的全家欢电影。
3+吃饼干变动物还是有创意的,但剧情逻辑确实属于动画片水平,这部动画让我对魔术和马戏的区别产生了疑惑。
欢乐搞笑又感动 不知道打分的人爱看什么我感觉秒杀了欢乐好声音等一堆动画片了 插曲片尾曲都超好听的还有Queen的歌真的很搭 EB和John又在各种撒狗粮了真过分 Bulletman和Zucchini承包全场笑点还有可爱的小仓鼠也特别搞笑笑死了 最后一场戏各种乱炖大变身太精彩了 设定也很好很有趣 这个剧情总感觉在哪部真人电影里看过不记得了反正因为是合拍的所以画风不是很精致但是剧情太吃我了 EB美音讲的太太太厉害了很完美 马戏团和家庭的一些情节秒联想到马戏之王 为什么Zoe最后关键时刻才变身了一次以为前面也会变身!反正主角团一家真的很甜被eb秀一脸
又是一部老套的片子
这是拍给小朋友看的动画,不错的,特效再好点就更好了。
挺有意思的
动画电影一般都是看了开头就知道结果呀~不过还是很欢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