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谢长留林家栋终于男主了!
可喜可贺!
其实作为一个二十年来只钟情于男二号的我来说,林家栋早就已经是心中名副其实的男主了。
开始关注林家栋是01年版的《碧血剑》,他在里面饰演忠臣之子袁承志。
那时候就觉得这男的肯定火不起来啊,注定一辈子演配角的脸!
演个忠臣之子,按说算是主角了吧,可是跟金蛇郎君江华一比,立刻被甩出去十万八千里。
后来再演什么都无法改变我对他那张平淡无奇的脸的印象,也真是被我猜中,果不其然,一辈子跟在大主角的旁边寸步不离,可就是登不上主角的宝座。
演着演着,就让你觉得,要是大主角旁边真没有他,大主角都大不起来了!
所以林家栋也算是多年的配角熬成配角之王的鲜明案例!
要说林家栋这种平凡脸怎么就突然嵌在观众深深地脑海里的,就要看他跟着大主角刘德华闯江湖后出演的角色了。
尤其是在《无间道》中的表现,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在这么多大主角的凶猛攀比下仍然保持自己的不败地位,将一个二流角色演出一流水准。
大家都说林家栋没能抓住这次机会一飞冲天,而是再一次与头牌擦肩而过。
这样一等又是十年,才轮到今天刘德华不得不亲自为他打造一款小混混大变身的电影,更不惜为了他轰塌整个中环!
这算大手笔了吧,林家栋也果然不负众望。
我们都知道刘德华是要凭着这片去各种拿奖的,林家栋永远也不可能凭这片得到最佳男主角奖,但是在观众心中却再清楚不过,林家栋才是真的大主角,林家栋的大主角时代来了!
这么多大哥、督察、这么多爆破场面,都禁不住要为了林家栋靠边站。
就因为林家栋他天生长了这么一张跟帅不沾边的脸,谁让你们现在是一群帅哥烘托一个平凡人呢!
话说他的眼神啊,和十多年前袁承志没什么分别,只是现在看起来更刚毅,仍然透着一股呆萌劲儿!
这就是为什么他耍帅耍酷耍坏都让人爱!
这也让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剧里面燕冰可以三番五次眼看着陶成邦进局子,还在外面一心一意的等候,有些男人,天生注定了做反派,又聪明又可爱,这让有些女人,死心塌地跟着坏人,天涯海角永不变心。
这样的坏人还有张耀扬,就像他后期一头长发一样,乌鸦这个名字就是他的代言,生冷狂硬,霸气十足、毫不留情!
好容易做回卧底,叫你难判真假。
影片太霸气了,中环算什么,为了个家栋兄,不要了!
可家栋兄那么潇洒的跑出去以后仍然没能躲过被卡车撞飞的厄运!
德华兄从高楼上多次摔下来不死之身算什么,中环都坍塌了,还不是丝毫不受影响,稳稳的拖着枪瞄准家栋兄!
坏人就都要死,天经地义嘛!
那我倒是想问问曹楠后来怎么着了呢?
话说回来,林家栋,这次为你鼓掌的人要很多很多了,估计你的粉丝超不过张亮,也直追王岳伦了吧加油,看好你哦
现在想到【风暴】,总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只因为我和女朋友看完之后,就着“性格能不能改”这个问题大吵了一架,所以导演我恨你。
不过作为一部主打动作枪战的电影,其中的爱情桥段竟然能引发人的讨论,还真是一件奇葩的事情。
刚离开电影院的时候,听到后面一对基友的谈话,简单概括就是“这电影就是一部真人CS啊!
”,显然导演不只是想做一部“真人CS”级别的电影,但是因为结构混乱,文武戏比例失调等一系列问题,外加完全不能严密把控节奏,造成了普通观众只能看到打打杀杀,而看不到里面深下去的东西。
但话又说回来,第一部作品就能做到这个地步,已经很是不易,导演的下一部作品还是值得大家期待的。
写到这里,我遇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我竟然完全不知道导演是谁,整部电影的宣传期都被刘德华和江志强这两个名字占据了。
说到电影监制,他在一部一部电影中的作用可大可小,甚至有些时候就只是一个荣誉称号而已。
关于这个职业,彭浩翔已经在【低俗喜剧】中以戏谑的语气说了个通透。
江志强作为一个监制,他监制过的电影已经证明了他的慧眼识金和高瞻远瞩,【卧虎藏龙】、【英雄】等作品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而这样一个成功的电影人、投资人、院线拥有者,从前却很少走到台前。
所以这次他的抛头露面绝对不可能只是为了宣传一部电影那么简单的,令【寒战】、【北京遇上西雅图】、【风暴】这种效仿好莱坞类型片的商业电影形成以个体系,可能才是他的目的,让“江志强”监制变成中国好看的商业类型片的重要标签,也许才是他的诉求。
虽然江志强近几年来不遗余力的挖掘新人,在赚地盆满钵溢的同时,也为中国类型片起到了强力的推动作用,但是商人就是商人,将【风暴3D】做成一部除了片名有3D二字没有一点3D效果的影片这种行为,简直就是自毁还没立好招牌,简直就是一种土匪行为,实在是不厚道啊!
说回【风暴】本身,这部电影给我的整体印象就是导演、故事、演员、特效都很用力,但呈现出的效果却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我认为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一个新人导演对于这么大规模、大格局的电影没有很好的掌控能力。
导演欠火候,致使该起情绪的地方观众起不来情绪,该给观众留思考空间的地方又过的太匆忙,结果一部分观众除了枪战什么都没看到,或者根本没空去考虑故事。
大家看完【寒战】之后,有疑问的地方都喜欢去网上找找答案,看出东西的人也喜欢去发表一下看法,这样一下子口碑就树立起来了。
【风暴】却总让人有种看完就算了的心态,完全引不起我深究的兴趣。
浏览了网上的影评,看到有人在讨论刘德华扮演的吕明哲最后是被抓的还是自首的,我觉得这个问题根本不是个问题,因为如果吕明哲不进监狱或者不死的话,这电影是过不了审查的。
再来说说吕明哲这个人物,不管是从哪个角度看,这种以奉公执法还是以暴制暴为主要矛盾的角色还是我第一次在华语电影里看到,而且刘德华明显是拼上了自己年过半百的命在演戏,怎么说都算是对的起观众了。
我原本以为他会是一个高大的悲情英雄式人物,结果看后觉得他起初是个变态,后来变成了大变态,甚至比根本不像出来抢劫,更像是出来报复社会的贼首还要疯狂。
而且吕明哲不管在情绪如何激荡汹涌的状态下,都可以保持头脑清晰、计划周密、行动冷静真是让我觉得有些瞎掰。
【风暴】中其他的人物,大部分还是脸谱化化的,但林家栋和姚晨这对情侣算是玩出了新花样,特别是姚晨饰演的冰,坚强、独立、有血有肉。
算是十年来北上香港警匪片中最有戏的女性角色了。
现在往前想去,我对【窃听风云2】中刘青云的贤内助还算是有些记忆,不过与姚晨的角色相比还是逊色太多,比姚晨更加亮眼的就要数到十几年前【无间道】中的刘嘉玲了。
【风暴】虽然是香港制造,但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港式警匪片,而是一部有模有样的好莱坞式类型片,即使韩国现在把它拿走,原样不动的翻拍一部,你也不会觉得奇怪。
(说不定会更精彩…)中国电影有越来越多的正经商业类型片出现,并且越来越能获得市场的认可,果断是一个可喜的状况,至少可以说明中国电影也不断向着专业化迈进,也许不久之后,【孤岛惊魂】、【小时代】这种渣滓都能圈钱的年月就要一去不复返了!
电影主要讲述了警察吕明哲带领一众警察与制造混乱的匪徒交战,一次次的交战,使得场面越来越大。
原本正义的警察为了复仇开始改变,劣迹斑斑的匪徒因为女友的关系也开始改变。
这时,不能以简单的好坏来定义两人。
其实在这时,已经没有好坏之分了。
警察吕明哲是一名正义的警察,即使是面对突发事件,面对犯罪分子就站在眼前,他还是坚持要走程序,按着规矩办事。
一直以来,他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坚持着严格的程序,坚持着每一项规矩。
但是,当他看到线人死去,线人的女儿也被匪徒残忍的杀死,他心中的正义崩塌,开始思考,即使走程序,按规矩办事也可能并不能将匪徒绳之以法。
这时候的吕明哲心里开始动摇。
最终吕明哲决定伪造证据将匪徒送进监狱。
这时候的吕明哲开始转变,已经并不是最初的吕明哲了。
为了给线人父女报仇,吕明哲选择违背程序。
因为复仇,吕明哲从一开始正义的警察走进了灰色地带,在这里没有好坏之分。
黑社会混混陶成邦虽然和吕明哲是同学,但是完全走到了另一方面,成为了混迹江湖的混混。
即使出狱之后,女友帮助他找到一份工作,他也没有正经的去工作,而是暗地里还会去帮助匪徒去干一些违法的事情。
直到女友说出怀孕的事情并提出分手,陶成邦开始有所改变。
为了女友,为了孩子,即使女友说孩子不是他的,陶成邦决定去当警方的线人,开始给警方提供线索。
这个时候的陶成邦开始慢慢转变,由原来做尽坏事的黑社会混混,转变为为警方提供线索的线人。
因为女友,陶成邦从做坏事的匪徒走进了灰色地带,在这里没有之分。
因为某件事情,两个截然不同,黑白分明的两人走进了灰色地带。
在这个十字路口,随着枪战的爆发,黑白开始不分,善与恶的界限也开始模糊,同时也没有了好坏之分。
怀着对德华的崇拜以及宣传的美好,更是3D的效果,我走进电影院。
从屏幕开始放映,我就挡不住开始对这部电影吐槽。
一开始的重案组,对着几个小喽啰,被打击的满地找牙,朋友说这是电影安排,情节需要。
到最后整个军队不知道为了保护什么还是怎么回事,让五六个犯罪人打击的不敢冲击,直至整个城市一片恐慌。
哎,我只能慢慢说脑残电影。
刘德华的栽脏举动有公报私仇之嫌,因为死者是自己认识的人就这样生气跑去直接找罪犯,而前面有路人被爆头怎么没有生气而跑去直接找罪犯呢??
见到勒索者病发不救,已经是步入黑暗的坏人了,后面何必还要装好人,直接坏到底就对了。
既然都已经坏了,就做个黑暗裁判不行吗,最后还装什么装啊,假装好人不开枪,让车撞死线人,刘德华就不用选择以后还要不要去灭口了,我靠编剧。
最后居然还要自首,搞屁呀,还有那么多罪犯等你去杀啊,难道刘就只公报私仇杀了这几个就完了???
那还这么正义叫着说要抓所有罪犯??
只是想抓个别罪犯吧,明显带有个人情绪。
继续杀下去啊,杀掉所有罪犯啊,!!!!
不伦不类,莫名其妙的电影!!!!!
开头先说两星给拼命的华仔,一大把年纪了这么拼命,但是剧情真的是让我把三天前的饭都想吐出来,拉人去当线人事情一被暴露直接被人先摸到线人家中干掉。。。。。。。。
好像一个个穿着道具服的警察连道具也不如,想体现犯罪分子的缜密残暴也不用这么夸大吧,实在是受不了这种情节,犯罪分子的装备快好成正规军了,而且身手还是特种兵的身手,满街荷枪实弹的警察就是靶子。。。。。。。
我真是是说不下去了,这个电影足够让我再反胃3天,原本以为富春山居图是华仔烂片的极限,今天看过首映之后,不得不说,真是可以烂到没有下限啊,华仔我求求你下次再拍电影可别再拍这种了
港片“风暴”,意外的觉得很好看。
虽然典型港片风格,但动作场面,剧情,节奏感都还不错,现在巴柔还满红的,一开场就是十字固,后面也看到不少缠斗技能…扯远了…以下聊观感———其实我叫剧透———真实的风暴中并未如预告片暗示那样出现,风暴其实暗指人心之变,善恶之念便是风暴之眼。
每个人都需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无论初衷。
林家栋饰演的角色以撞车开始行恶,一路欺骗,欺骗警察老同学,欺瞒无偿信任他的爱人,说谎就是他的习惯和本性,显得似乎自然又理所当然。
当行劫当中被爱人抓现行后逃走后,他心有愧疚但仍习惯性的用谎言掩饰,爱人终寒心并随后离去。
他想挽回却只能靠实现所撒的谎言弥补。
他开始想向善,旧日的恶行结出恶果,如同进入无间地狱,他最后的救赎源于爱人报复性的谎言,实现依赖于完成自己的谎言,而途径是信任曾欺骗过的人,而此人要杀掉他来掩饰谎言…当他几乎要成功时,结束于撞车。
结局其实就是开场,一场轮回因果。
刘德华出场形象就是标准的好警察,甚至没有污点,似乎就是纯粹的正义和善的化身。
但在善与恶的交战中,更多的却是不断的失败。
他坚持的规则总是不断的打击他。
他想尽办法,他拼命,他受伤,忍气吞声,都是为了在规则内赢得正义彰显,减少无辜者的伤亡,但每次交火都只会导致无辜的人死去,他内心堆积的无力感和愤怒在无辜的干女儿死在怀中的时候摧毁了他的理智,也改变了他的信念,法律由规则变成了手段,此刻他因仇恨生出的恶念使他形势逆转终于如愿,但他至此不再纯粹有了污点,开始滑向法律的反面,为求自保,他对威胁自己但按法律来说是无辜的人见死不救,最后他的杀降,已经证明曾经作为准绳的法律已经不能限制甚至被他抛弃了。
他为什么最后没开枪,为什么抢匪还是死光,最后是否是自首,编剧这里开放式的结局,可以有多种解读。
但个人觉得他不会再回归最早的观念里。
片子高潮的应该是卧底即将被杀,满眼泪水念着圣经看着女儿被扔出去的时候,周围貌似都唏嘘擦脸…反而从头到尾都在枪战扫射,感觉只剩劳模好身板多喝汤挡子弹…最好笑的估计就是最后林家栋奔跑塌陷的场景,都跑出MV的感觉了…
首先,我要感谢豆瓣这个平台让我能将这次百感交集的观影体验记录下来。
其次,我要感谢这部电影,是它成就了本人的第一篇影评。
最后,我要对《两杆大烟枪》《snatch》《低俗小说》及此类玩剧情走环扣的电影以及盖里奇昆汀等人表示强烈的谴责。
因为你们让我错过了多少照顾大众智商的简明易懂的好电影。
从峰值理论来看,整部电影毫无高潮,结局毫无悬念,让我度过了极有意义的109分钟。
刘德华是缺钱了么?
缺钱了可以和我们说呀,我们也缺钱。
祖蓝兄只有一个镜头并且我还错过了,这是我对整部电影最大的遗憾。
我愿意为了这个镜头再进一次影院。
警匪片,猫捉老鼠的游戏。
妙就妙在这个你进我退,攻守易位的戏剧冲突中。
就算观众知道,猫和老鼠永远都是死对头,猫永远都在抓老鼠,就算tom和jerry完全没有武器,《Tom & Jerry》还是经典了这么多年。
光是一只猫一只鼠在家里你追我赶的游戏观众也能看得不亦乐乎。
如果现在jerry和tom配备了武器直接对着干,那么除了血腥之外,更多的就是,无聊。
这就是《风暴》的逻辑。
整部电影的叙事方式就是,导演清晰的告诉你,他都恨不得加一个旁白,这两群人,就是你看到的这样,黑白分明,毫不勾结。
在两方都很蠢的情况下,正义最终还是战胜了邪恶,因为最聪明的那位大boss懒得玩儿了,把第一位大boss的第一男配角的戏份挤掉的第二位傻逼大boss只有武器没有脑子,所以被那位被谈判官说服想投降的小喽啰给爆头了,那位投降的喽啰缴械就死了,最后那位倒戈阵营的匪徒出车祸也死了。
一切都是天意。
导演一定是想告诉我们,这个剧本是上帝的旨意。
这部电影,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现在让我们好好捋一捋这两方阵营究竟是怎么对抗的。
1、开头大boss(也就是胡军)出现了,一副斯文败类整天到警局挑衅还写得一手好字送给a sir。
做事不留痕迹、最喜欢进行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抢运钞车这种作死却永远不死的行为,A sir就是抓不到他,正义与邪恶两方相当分明。
我安慰自己,好吧,看他们斗智斗勇应该也挺精彩的,至少你相信大boss的智商会好好推动情节发展。
精彩的来了,剧情进行到一半,导演告诉你,错了,这个boss干完一票准备金盆洗手开溜了,别在他身上浪费时间了,另一个大boss准备大干一票了,你应该抓他。
斗了半天,大boss一号就这么退出了剧情主线。
2、大boss二号就这么毫无违和的出现了。
你以为导演终于埋下个好伏笔了,正准备拍手叫好迎接高潮的到来的时候,有一个匪徒改过自新弃暗投明了,于是警方力量进一步壮大了。
3、刘德华充满正义感的向世界宣告:“所有的坏人,我都要抓干净,就算这个人是我的老母。
我如果少抓了一个人,明天就会多一个无辜的人死去。
”他总是对着停尸房里无辜死去的人质黯然神伤,却全然不顾在激烈枪战下惨死的百姓,两方阵营拿着武器对着干,战场般厮杀,你以为这演的是外星人入侵地球了,结果是一个蠢boss和三个小喽啰。
为的是“少死一个无辜的人”,呵呵。
最后,匪徒引爆煤气管,中环地陷,就这样,警匪片变成了枪战片最后在灾难片中结束。
4、那位卧底在自己女儿被抓的时候念的那段圣经里的台词才是本片的高潮。
小女孩是全剧亮点,没得说。
5、匪徒们武器阵容都是豪配。
能搞到这样大规模杀伤力的武器然后还要拼了老命去劫运钞车。
他们真的很缺钱。
6、一群人,一群车,围攻四个匪徒。
防暴部队不断支援,香港变战场,死的死伤的伤。
刘德华最后终于掏出了一个狙击枪瞄准远方的老同学,我简直感动坏了。
在这打打杀杀的过程中,难道调动两个狙击手,到二楼对准这四个人爆头很困难么?
为了设置枪杀场面而枪杀,香港真的变战场,意义何在?
7、导演想告诉我们这么几点:警察都很蠢的,不要相信警察。
匪徒一定会死的,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不要担心不要紧张,一切都是天意。
8、胡军一定是得罪了剧组的谁,让导演不管不顾的宁愿把剧本修改成这等劣品也要减少他的戏份。
最后的最后,祝港片的编剧和导演智商蒸蒸日上永无止尽。
一部合格却有待改进的警匪动作片。
剧情设置有个很大的亮点,就是刘德华伪造证据那里,然后隐瞒证据有点越陷越深无法脱身的感觉,直接或间接,试图把不该杀的人灭口。
这样的行为其实是个很好的切入点。
警察眼睁睁看着罪犯一次次行凶,尤其吕sir这样一个任何事情细节都循规蹈矩的警察,苦于抓不到证据拿犯人无可奈何,这时候为了让罪犯伏法而伪造证据到底应不应该,是对还是不对?
遗憾的是,这个切入点并没有在后续剧情上展开深入的探讨。
后面的剧情侧重点居然转到了林家栋这一个真心想悔改走入正途的人却无意知道了伪造证据的真相后,刘德华心中犹豫要不要杀他这个点上。
于是后半段故事显得精彩度逊色很多,立意也差了许多。
胡军前半段不可一世风生水起,本来期待着和刘德华斗智斗勇,开展激烈大对决的,没想到后半段就一直昏迷不醒,反派换成了只会暴力突突突的吕良伟。
最后一大段片子就一直沉浸在子弹满天飞,中环狂轰乱炸中,大反派毫无智计可言,就是个勇猛的疯子,活生生把警匪动作片变成了灾难片。
看着炸塌了中环好几条街如此之猛的吕良伟,那么穷凶极恶,最后居然被胆小想投降的属下一枪毙命了,也是让我大跌眼镜……姚晨和林家栋的感情刻画算是意料之中,倒是刘德华干女儿和他的卧底父亲虽然戏份不多,却十分感人。
小女孩听父亲的话为了不喊出来,把手腕掐出了血,父亲在女儿被扔下去的时候绝望的念着圣经。
场景都非常的震撼。
配乐、场景、特效等方面配合得恰到好处,阴沉凝重气氛的渲染非常到位,基本上一直契合着风暴这个名词。
香港警匪片形式上越来越逼近好莱坞的大场面大制作,这种变化和想法是好的。
如果剧情能够理得更顺一些就好了
作为老刘同志的忠实影迷,不管有多少人说他虚有其表、毫无演技,每当他有新片上映,我总是会去一看究竟的。
这部他和著名制片人江志强联手打造的《风暴》,前期宣传似乎有再造一部《寒战》的雄心,我也是充满期待的,所以赶着今晚的提前场次,前去影院先睹为快。
看完之后,不得不说,是非常失望的。
刘老板和江老板两位老江湖这次算是失手了,同样是提拔新导演的警匪片作品,《风暴》所交出的成绩单无疑要比《寒战》差得多,虽然《寒战》的问题也很明显,挖了很多坑却只填了很少的土,但至少能够一直吊住观众的胃口,而这部《风暴》则是非常的平庸,枪战过火,文戏粗糙,实在无法令人满意,整个观影过程中我几乎没有感受到任何的触动。
作为一部严肃的警匪片,警匪对抗的紧张感是必须的,不然看起来就会非常的无味。
本片警匪双方的对抗性是有的,正方是警方重案组,反派则是一群持火力凶猛、横行无忌的悍匪。
但是影片只是通过几场重头枪战戏展现了匪徒的凶猛火力,却几乎没有可观的文戏对抗,只有开场没多久,刘德华等人正在警局研究怎么抓捕胡军时,胡军却大摇大摆来上警局送证件一场有点兴味,但是后来胡军这个目中无人的悍匪头目却突然收了手,换成吕良伟出场,实在令人莫名其妙。
这种做法不仅逻辑上令人不适,而且对影片人物伤害极大,一下子造就了胡军和吕良伟两个流于表面的反派人物。
观众从影片中根本无从得知么胡军为什会如此的嚣张,最后又为什么会收手,为什么那个被警察抓到的手下会对他那么死心塌地,甘愿跳楼自杀。
其实不只胡军和吕良伟这两个反派头目,影片里几乎所有的角色都没有很好的心理和性格塑造,即便是主角刘德华和林家栋的文戏都不足以动人。
比如,刘德华由善到恶的转变,导火索的点燃是由于小女孩的被杀而导致的,但是影片里刘德华和小女孩有限的对手戏中两人并没有什么有效的互动,所以即便刘德华演得卖力,悲痛欲绝,也无法令人感同身受。
同样的,小女孩和父亲姜皓文的互动也不够,姜皓文看着小女孩被扔下楼那一场突然念起了经文,由于前面缺少铺垫也显得有点莫名其妙。
林家栋这个角色也有点立不起来,你无法理解他既然那么爱姚晨,为什么刚出监狱就立刻参与打劫,是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吗,影片并没有交代。
他和姚晨的感情戏根本无法成立,如果他真的爱姚晨,他早就应该放手离开她了,难道他从来没想过坏事做尽的自己有一天会横尸街头,而留下她孤零零一个人吗?
而影片的结尾正是如此。
而作为影片最大卖点的“将香港变成战场”的枪战戏,表面看上去确实火爆刺激,但是由于缺少足够的情节铺垫和情感支撑,只会让人觉得冗长、过火。
而且,可能由于导演是新手,对动作场面的节奏控制的并不好,像是第一场大吊车将押款车迎头吊起的戏,听起来都觉得很过瘾,但是影片却表现的毫无刺激感,其后警方的反应联动也毫无紧张感。
而最后那场所谓“炸掉中环”的大场面,已经完全是只追求场面刺激而不顾情节的合理性了,且不说悍匪们那些超强火力到底从何而来,如果现实中的香港警方像影片中那样,为了抓几个犯人就不惜在中环闹市区展开大火拼,造成警员和无辜市民大面积伤亡,如此地置普通市民生命安全于不顾,我想即便是如刘德华在《寒战》中饰演的保安局局长恐怕也要引咎辞职下台了。
而影片采用的3D技术也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除了最后煤气管道爆炸飞起的那块水泥块可以看到效用之外,并没有让枪战场面更好看,即便是子弹对着镜头打来也毫无临场感。
影片的最后留了一个悬念,刘德华在一个审讯室里接受盘问,但是身上却还穿着西服,可以说他去自首了,但是至少尚未入狱,交代了多少尚未可知,可能是故意为续集留下空间。
但是,还会有续集吗?
挺好看的
这么多熟悉的演员,这么大的激战排场,这么有正义感的结尾,看得还是满痛快的。老刘,你真的年纪大了,不要太玩命。
刘德华的正邪定位过于朦胧,挺多断落衔接也不算很流畅。但,没拧巴的前戏,直入主题,持续100多分钟的爆烈,紧张气氛一分没落下。我很爱你,但我不喜欢你了,祈福主阿门,这两段台词,真喜欢!
想搞的悬疑却又没有逻辑,还不如简单粗暴。
这个念头 匪徒比警察有型多了。 这个故事太多的枪战了,感情戏较少,幸亏感情戏不弱。姚晨的演技还可以,全场唯一女二号,没有女一号。两个男主角,一个正义一方的其实也不正义,一个邪恶一方最后却变的很有爱。。#为什么体会不到典型港片的味道呢?#
钢铁侠刘德华。
剧情太破碎,充满酱油
老公我支持你 哈啊哈哈哈
罚与法,人算不如天算。
由于香港电影的沉寂,五星致诚意和剧情,赞,惊喜
华仔的普通话确实让人出戏啊...
这几年香港的警匪电影我觉得拍的都不错。但是最后能来一出车祸,导演真是疯了。
华仔是打不死的金刚不坏之身,高楼坠下摔不死,车祸撞飞也不死,中了数枪仍不死,而且不流血,无伤口,站起来依然能拿枪对着匪徒突突。一念之间从善到恶,变化太快。起初我以为是警匪片,后来一看是枪战片,看到最后我才知道原来是灾难片~~
逻辑是硬伤
最后的大决战是在给海港城一条街的奢侈品打广告么
刘德华,一个半百的老头子,居然可以这么流逼!飞了那么多场还扛,你就是不死鸟啊!
很有种香港电影依然笑傲的架势。刘德华的警察因为个人私欲,置真实于不顾,虽然那个人还是一个罪犯,但是所为却已经等同于罪犯,而且还背信弃义,不如黑道。不过也觉得这样的警察形象,耳目一新。
学诺兰学得太投入,优缺点都学了个底儿透,有看过警匪片拍成战争片的,没见过把警匪片拍成灾难片的。
影片被当作重头戏的中环枪战却成了影片的败笔,不是败在剧本和表演上,而是败在“砰砰砰”——爆炸上。你妹的最后炸的我以为在看世界末日!就是在这样的大爆炸下,华仔却如同魂斗罗附体一般,不动不摇坐如钟,走路一阵风,怎样都炸不死。
没有看3D版的,所以没有受到3D的戕害,故事性来说还行其实,有剧情有深思,但和很多戏重合,就显示不出新意,半科幻的剧情安排也没有让戏更有说服力。中间那段命运转折点还是蛮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