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有个洞穴寓言:有一批人犹如囚徒,世代居住在一个洞穴之中,洞穴有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人们的脖子和脚被锁住不能环顾,只能面向洞壁。
他们身后有一堆火在燃烧,火和囚徒之间有一些人拿着器物走动、火光将器物变动不居的影像投在囚徒前面的洞壁上。
囚徒不能回头,不知道影像的原因,以为这些影子是“实在”,用不同的名字称呼它们并习惯了这种生活。
当某一囚徒偶然挣脱枷锁回头看火时,发现以前所见是影像而非实物;当他继续努力,走出洞口时,眼睛受阳光刺激致使他什么也看不见,只是一片虚无。
他不得不回到洞内,但也追悔莫及,他恨自己看清了一切,因为这给他带来了更多的痛苦。
柏拉图讲的是“哲学王”的境遇,而这一则囚徒困境的故事寓意在于,当我们解开束缚的枷锁,走出了愚昧和无知的峡谷、接触到了新的光芒和新的天地后,一方面我们打破了脑海中的想象,认识到这些影子并不存在,他们不是实体,但是未知的新鲜事物让我们产生恐惧,往前一步可能是地雷阵,可能是各种豺狼虎豹,踏出这一步需要勇气和魄力,而妄想再回到每天对着洞壁、看着影子晃动的日子又不可能了,于是我们陷入到了一种徘徊犹豫的痛苦中。
荷马史诗《奥德赛》中有一句至理名言:"没有比漫无目的地徘徊更令人无法忍受的了。
" 我们正在遭受这种无法忍受的痛苦。
将这则洞穴寓言用来形容当前自己的状态并不为过。
读研之后,身边都是优秀的人。
长得比你好看的人比你还努力还会玩还会社交,他们顶着“学生会主席”、“985、211本科”的耀眼光环,宣告了你的渺小,我还在尽力平复自己的焦虑,调整自己。
可当身边的人都雄心勃勃早起晚归地学习和进步,将未来的蓝图细心描绘、用心拼凑时,我却陷入到了一种不自知的迷惘当中,觉得自己过得空洞又麻木。
一如既往坚持的行事风格面对形形色色的同学却显得格格不入,大家都早已形成稳定的朋友圈,无暇将时间投入到结交新朋友的事情中去。
大多数时间,感觉自己从一种舍我其谁的优越感中逐渐沉沦,我是如此没有信心,哪怕是做一件小事也会觉得做不好。
有人说,你都读研了这么优秀,怎么还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你的前程美好又光明!
可他并不理解我内心的感受。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顶着研究生的帽子,心里的痛苦如一江春水。
看微信推送,读研的好处之一,是有时间思考未来的从业方向。
可每当要做未来规划时,就不知如何下笔,对自己的定位不清,很是惶恐。
我向来对人生的重大选择没有过自己的规划,以前幼稚地说是坚信林德布罗姆的“渐进主义”,一切随时间、地点、条件变化,不要为自己设定某种人生,可是现在想来这种太过随意的放任自流,很容易挫伤自己的积极性和荣誉感,徒增焦虑。
有一天,我看到同学的一条微博,她说:一觉醒来,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读研。
午觉后意识清醒的我毫不犹豫地评论道:读研是再给自己三年时间思考自己适合做什么,不管怎么样,选择什么就坚持什么。
是的,我经常扮演安慰别人的角色,想试图给别人点希望,其实最需要安慰的人是我自己,我和别人有着相同的困惑,但我没有始终木讷,积压在心中,不予理会,因为这样显得自己充满正能量。
我经常想起我刚入大学的率性、恣意、无拘无束,毕业后近一年的时间里我回了母校三次。
缅怀过去,我感激所遇到之人都是心地纯朴善良、为人正直真诚的,同学、朋友、老师教给我为人处事、陪伴我嘻嘻打骂,包容我的脾气、忍受我的错误、理解我的烦恼,善意的人温暖的故事让我热泪盈眶。
可那会的幼稚和青涩也显而易见的,烦闷苦恼就去对面寝室来两把NBA 2K,下雨索性在床上看一整天小说或者天朗气清跑去球场打一天球。
从一个理性的成熟人看来,这种随行、放任的行事逻辑,浪费了自己的宝贵时间。
现在,我稀释了自己的好胜心,不会在球场上非得拼出个输赢不可。
悬在头上的还有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我清楚打完球后还有随堂作业、一大堆书籍和文献等着我,拼尽力气是不划算的买卖。
刚进大学的我,像解放天性的自由野马,眼睛里满是渴望和新奇;读研时的我,鄙夷浑身散发的的“野气”,更多的是克制、理性,更在乎自己是不是按时按计划读了多少书,在乎自己是不是每天在进步。
往前的路崎岖或平坦,蜿蜒或宽阔,我并不知道。
我有那么些时刻,怕前进的步伐过快,也怕被人遗忘,愧对了自己,辜负了青春,冷落了爱情。
我讨厌自己成为与大众脱节的人,也不满跟不上周围人的脚步。
我是如此的患得患失,幻想自己有平衡一切的力量,一边害怕丢失初心、童真,一边喃喃呓语要做个有出息的人,走进了死胡同,没有一件事做的果断又痛快。
我每走一步似乎都在失去着什么,都在与从前的自己告别,大脑中某种情感性的力量,牵扯着我的神经,头皮内有股翻涌的意识。
正如柏拉图所说的“洞穴寓言”,既然选择了漫漫读研路,回头路是不会有了。
我无法穿越时空,将四年前的我叫过来,好好教训一顿,跟他说,你别玩了!
是时候好好为自己制定一个计划了!
不能终日浑浑噩噩,饱食终日却没有危机观念了!
否则,你就会像我漫无目的,过得那么痛苦。
影片中的主人公经常做梦梦到十几岁、二十几岁的自己对话,常常因为观念不和,破口大骂以至于大打出手。
幽默滑稽之余,却也体现了不同人生阶段奋斗目标的差异。
时光不等人,岁月催人老,在调和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最终谁也没能说服谁,谁也不理解谁。
所以,哪怕是我拥有超能力,借助月光宝盒回到尚读大一呆头呆脑的我说,喂,臭小子!
滚回去好好学习!
争取拿奖学金!
那个小子肯定怒目圆瞪、一脸不爽地说,走开吧!
大叔,你谁呀!
说点和本片有关的吧,那就是,我也很害怕成为像主人公这样的人,家里总有个恨铁不成钢的老爸给自己施压,每天早上起来打游戏吃饭要拌嘴,或者还有个对自己极其失望但孝顺听话懂事的女儿在用行动支持自己,还能有个看似一帆风顺老好人式的挚友吹吹牛牛聊聊理想,除了没事业和没女人,男主角其实真的是很幸福的,但是代价就是没人瞧得起你。
我不知道现实中有没有这样的人,但我继承他好的一面,希望成为一个有趣的人,但又不希望自己无所作为,人生才刚刚开始,我要动真格的了!
最开始正视全力以赴这个成语,是从《网球王子》那儿获取的。
冷酷的青学部长手冢国光对着小屁孩越前龙马说,全力以赴吧。
当时怀着少女心的我一下子就燃了起来,全力以赴也成了为自己打气的话,当然,反过来也可以成为安慰自己失败的话,我只是还没有全力以赴。
电影的标题看到就有一种膝盖中了好多剑得感觉大概就是以上原因。
当40岁的楠竹拿出一种要切腹的表情在饭桌前对着他爸大声的说,我想当漫画家!!!
他爸大概很想拿起桌上那盆饭扣在这个废柴儿子的头上!
心想怎么越活越不中用!
40不惑之年,怎么他就这么糊涂!
40岁还在打工,过着自己认为的如同鸟儿般自由自在的生活,在人海茫茫中漂泊,要被比他小一轮的店长呵斥,没有固定收入,拮据的时候还要向女儿借钱,被自家老爸嫌弃。
这人生还真是够了!!!
可是楠竹就是拥有一种热血漫画精神,连夜就在想漫画改叫什么名字,噼里啪啦的写了满满一页。
开始画,负责人的一次次否定,楠竹也不懈努力,继续继续的画着,几乎什么题材都尝试,找算命的取笔名,总之是很得瑟的朝着漫画家在前进,周围的人也大多数觉得他是在瞎忙活,白折腾。
怀疑自己却又重新振作,环境都在提醒他快点放弃,可是最后几经波澜也终于获得一个新人奖,在漫画书的某一页上留下了印记。
我们一定要这样么?
在每个年龄阶段就必须做这个年龄该做的事情,一切都被安排好,只要我们小心的按照路上的脚印一步一个来,就不会出事,就能好好的安度整个人生。
这时,你不应该去想儿时的梦想,脑中的新奇想法,要及时把脑子发热想的东西给第一时间抹灭,然后继续按部就班的生活。
人生不能折腾,就这么过着吧。
然后平静的离开。
这种不作死就不会死的人生,其实是很多人都没有勇气去做的吧。
谁真的想作死啊?
很多次都告诉自己孤独一掷吧,破釜沉舟吧,最有一搏吧。
唉,虽然失败,最后也只能安慰自己说,我只是还没有全力以赴,然后再重新整装待发的继续作死下去。
这样的人生也不觉得是种失败吧,想要的生活总有100种,不一个个的去试一试,怎么会知道哪一种才是最好的。
40岁的大叔还能天真的颠覆自己的生活。
我为什么不能无邪的对现有的人生说不,不后悔的活下去吧,就像每天都精彩每天都期待一样。
我只是还没有全力以赴,当然也可以意会为我等会就让看到我全力以赴的样子,哼
废柴静雄帮了金发小子然后带小子去看棒球然后叫“赞助人”来请吃饭,席间真是脑补BL剧情20页:赞助人就是默默爱着废柴几十年嘛,表面温柔的关怀小子就业问题,但心下当然是占有欲之交锋啦。
饭后酒醉的静雄挂在小子身上回家去,躺倒在了地板上小子就坐在他身旁一边抽烟……哎哟哟不行了我已经一边脑补H(当然是年下攻)一边笑到满地打滚了~~~
这是一句很多人会挂在嘴边的话,这也是堤真一新片的片名。
这部充满漫画感的喜剧片中,堤真一饰演的废柴大叔大黑静雄,在42岁高龄到来之时辞掉朝九晚五的白领工作,决定要寻找自己心中的梦想并要为之奋斗终生。
听到这里,仿佛这又是一个积极向上令人热血沸腾的励志电影。
错,影片旨在告诉你,废柴大叔怎么样都是废柴,但是……但是一开始就剧透的少年不是好少年,还是讲讲结局之前的故事吧。
如果静雄是个儿时便喜欢画画,被现实暂时击败不得已放弃梦想的人,影片倒还有些积极向上可言。
可他偏偏是一个从没拿起过画笔的美术白痴,选择这样一条道路只是因为在便利店随手拿起了一本漫画书,这样的设定不知是应该让人赞叹他勇气可嘉,还是笑他看不清现实。
恨铁不成钢的七旬老父,少言寡语的花季女儿,一家三口原本平静的生活被静雄突如其来的梦想搅乱。
屡遭退稿是必然的结果,百折不挠是可笑的执拗。
看看静雄的漫画,无非是中年男子终于决定再战人生的开始,但每一篇都没有真正的结局。
然而正所谓无知者无畏,在他看来,所有一切的根源都只是一句笑眯眯的“我只是还没有全力以赴”。
被老父亲扫地出门的他借宿在朋友家,畅谈心扉之时:“已经来了吧!
我的将来!
我现在不就活在绝妙的将来?
”一句话让一直不拘言笑的朋友捧腹不止。
静雄梦境中,不同年纪的自己也都在劝他放弃。
当他再次声明自己就是要出道当漫画家时,这一次,执拗终于成了坚持,废柴也燃起了火焰。
佳作奖让他更加坚信自己的时代即将到来。
于是,影片迎来最大的转折点,带着终稿奔赴漫画社的静雄得知,自己一直“叨扰”的那位编辑竟被自己的执拗深深打动,也辞职去开创梦想,扔下了梦想即将烂尾的他一地鸡毛。
是继续还是放弃?
失魂落魄的他走进一间按摩房,竟然遇到了自己的女儿。
慌乱而逃的他骑车从台阶上摔下,一地鲜血,他满脑子都是和女儿的过往。
故事到这里,本应该有一些悲凉的味道。
但那样怎对得起这么励志的片名。
从医院出来后,医生语重心长地“夸赞”他,真是有个硬脑壳。
硬脑壳在日语中与执拗说法相同,静雄第一次哭笑不得。
然后父女有一搭没一搭的对话,静雄让女儿辞掉“那份兼职”。
本以为他该从此走上正途,找份正经工作,闲暇时画画漫画足以。
未料这次的事件更加强了他“全力以赴”的动力,反而让人有些感动了。
另一边,一直是白领的发小儿宫田修也辞去工作,因为不愿再成为前妻口中那个太过温柔的白开水一样的人,决心开一家面包店。
本要再婚的前妻竟带着儿子回到他身边,只因为还很懵懂的儿子不愿看到宫田变成第二个废柴大叔。
于是,又一场梦想开启。
影片的开放性结局让我们无从得知静雄期待的未来到底会不会来,因为镜头定格在最美好那一刻,结束了也就结束了。
就好像童话中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之后的柴米油盐谁都不会看到。
而我们的未来正在来。
想起老狼曾经唱道,“每一个真实的现在,都曾是你幻想的未来。
”每次听都好像在给心灵敲小鼓,咚咚咚,提醒着你我的成长与衰老。
到底什么样的年纪是应该追求梦想的年纪?
这样的问题谁都不太愿意回答。
说得太小,一下子就暴露了自己日渐苍白的内心;说得太大,仿佛自己跟静雄一样幼稚简单。
所以就不如现在吧。
用停下来的那一点点时间,用工作之外心灵之内的那一点点精力,不用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也不用担心自己不能“全力以赴”。
有个想法可以付诸实践总是好的。
1.我们为什么不能全力以赴去做事?
因为我们害怕失败,如果全力以赴去做却没获得预期结果就会自信心受损,盲目自信带给自己的骄傲和舒适总让人难以抵抗;因为我们缺乏真正让自己怦然心动的目标,没有目标或目标不明确就会动力不足;因为我们后知后觉,认识不到好机会跟前,及时出手和全力以赴的巨大价值。
2.我们还有机会全力以赴去做事?
只要想全力以赴去做一件事,任何时候都不晚。
都是走出舒适区,相比朝九晚五上班族圈内自主地鼓足勇气做,离开原有环境圈子选择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全力以赴更容易。
3."躺平"意味着什么?
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命曲线,但每一条河流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奔向大家。
有的时候,我们的生命会是泥沙,可能慢慢地我们就会像泥沙一样沉淀下去。
一旦我们沉淀下去了,也许我们不用为前进而努力了,但是我们却永远见不到阳光了。
不管我们现在的生命是怎么样的,一定要有水的精神:当时机没来的时候,不断地积蓄自己的力量,不断地冲破障碍。
当我们发现时机不到的时候,把我们的厚度给积累起来,当有一天时机来临的时候,我们就能奔腾入海,成就自己的生命。
一个42岁的中年大叔,上有老下有小,每天浑浑噩噩生活,每天打游戏,持续性休息,间歇性努力。
他觉得自己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一直说要画漫画,当漫画家,却总是以“我还没有全力以赴”作为借口,迟迟不行动,要知道他画画没有一丁点的基础的,完全是零。
但他偶尔会行动,画一部投稿,结局很明显,一次次被退稿,最后一次被退稿后他去按摩店找乐子,结果,“服务”的人居然是自己的女儿。
他惊呆了,指责女儿为什么要干这种行业!
女儿说是为了支持自己画画,一旦有事家中没钱就难了,女儿十分希望看到自己的漫画出版。
这一次,这位42岁的中年大叔没有说我还没有全力以赴,而是对天吼道,静雄,努力的画画好吗?
女儿对天吼道,好啊。
自这一刻起,这个42岁的中年大叔才真正的开始全力以赴。
人生没有300年,好好规划好自己的一生,不要留遗憾。
学会活在当下,未来就来了。
找到自己真正喜爱的,就像主人公,40多岁又如何呢,努力去做就好了。
很多东西是要做的,不要不断给自己找借口。
梦想的路上,保持一颗童心,不要放弃。
上班路上,坐着公交车,知乎上刷到了一段影评,看着看着就觉得这不就是自己的人生嘛,只是我的角色是宫田修,而我的大哥是静雄。
大哥比我大5岁,在我毕业前一直是我追赶的对象。
他年轻时长得很帅,很会穿衣打扮,在高中大学时都有不少女生倒追,我仍记得我读高二时,大哥带着女朋友去学校找我。
那时我很土,长得也是家里最丑的,看到衣着光鲜的哥哥带着一个漂亮的女朋友,心里满心羡慕,觉得以后能像哥哥一样多好啊05年大哥大学毕业,去南方做外贸,那时他带着母亲和姐姐去游了西湖,去参加各种展会,家里有不少那时的照片,真的是意气风发。
可是,他的性格太直,接受不了职场那种氛围,又有点,用难听的话叫心比天高。
辞职后创业,一直做的不太好。
后来有一段时间就像静雄一样,有点神神叨叨,还拉着我去讨论他的商业计划,准备年赚600万,被我泼了一大盆冷水后放弃啦。
又回来自己研究手工,做了很漂亮的葫芦灯,做的挺不错,送我了几个,别人见了都说漂亮,还计划着逐步扩展他的销售范围,可惜最后也没有坚持住。
他就像静雄一样,经历了颓废,经历了打鸡血努力,经历了失败。
以前他是多么负责任的一个人啊,我上大学时候还要给我钱,每年回来都要给家人买礼物。
可是失败后的人生,让家人看起来像不负责任,不管自己的孩子,管妻子要钱,借家人信用卡还不上,生病没钱去治。
再后来,他迷上了佛教,道教,开始了自我修行,现在想出家去修行。
经历了多年的折腾,家人也失去了去劝说的动力,任由他去吧。
而我的人生,就像宫田一样,也和大部分人一样。
毕业就老老实实上班,做事忍气吞声,好好工作养活家人,有点积累反哺下成长的家庭。
我今年33岁,心理感觉像60岁,对工作毫无兴趣,只是因为这里可以给我稳定的收入。
时常感觉人生毫无意义,总心想如果没有老婆孩子,我可能就去找个地方读书,清清静静了此一生。
但是有时一个人的时候,我又没有去静心读书,所以没有了工作我可能会像静雄一样刷视频吃垃圾食品颓废下去吧。
有时,我很羡慕哥哥,现在他一心向佛,对世俗的事情和责任一类的已经不太关注,追求内心的宁静。
而我每天,早起坐公交车到格子间里,与各种不喜欢的人,不喜欢的事打交道,我知道这样的人生还有很长,而我也许连宫田的勇气都没有。
选择了责任就选择了压力,选择了快乐也要承担痛苦。
人生无法完美,只有和自己和解,希望我们都可以和自己和解吧
梗概有,废材大叔决定做漫画家⇒多次被退稿最后好不容易要出道结果被人叫醒白日梦⇒最后依旧努力;打架男辞去便利店工作做酒保⇒看不惯欺负老实人与人打架被打⇒即使被推荐找工作也没啥结果⇒最后应温柔男邀请做了面包店店员;温柔男经常找废材聊天经常找儿子⇒儿子一直都对其不冷不淡⇒儿子妈告诉温柔男自己要结婚让其不要见儿子了⇒温柔男决定辞职开个面包店⇒最后儿子妻子回来了场景有,便利店,编辑部,酒吧,棒球场,小酒店,面包店,家中,街上,公司内桥段有,和坏孩子走到了一起,相互理解。
在大街上找占卜师占卜。
在外光鲜亮丽的人回到家或者是到了没人的时候对其生活真正不快乐的地方进行描写。
雖然堤真一單人飾演四角關係的喜感逗極了,但我其實不太懂這個電影究竟是該歸類為喜劇,悲劇,還是其他的甚麼?
當一個閃電請辭的四十二歲上班族,誇口要當漫畫家卻連火柴人都畫不好時,他該如何朝夢想前進?
這種框架要演得勵志太容易,故事卻處處黏貼殘忍的現實縮影,白黑都各沾一鍋。
從喜劇面來看:中年大叔努力畫畫,雖然畫技不行,但感動了編劇。
他多次交稿的誠意還因此讓編輯感動到辭去出版職去追求夢想。
上班族的朋友也間接被這種改變的動力鼓舞而轉行開麵包店,自己當老闆。
最後,儘管換了編輯就等同重頭開始,但大叔的夢想沒有斷絕,家人也支持。
Happy Ending從日本最王道的小清新收尾,只是焦點從青春發散的小伙子變成中年邋遢的上班族。
從悲劇面來看:中年大叔努力畫畫,略屢遭退稿。
編輯被這種蠢人蠢事促生危機感,連忙趁年輕時追夢以免像如此。
上班族的朋友看不下去,陰錯陽差下開了店,幸災樂禍看主角繼續出醜。
最後,編輯換人又再度被打槍的大叔只能繼續投稿,家庭收入吃緊,女兒下海風俗業賺取緊急的開支來默默支持父親的夢。
Bad Ending無庸置疑的黑色諷刺,不切實際的中年轉行不過是想到逃避現實的繭居生活藉口,還拖累了年輕有為的兒女下海失去未來,悲情無界。
同個故事,兩種角度,似乎都可以切入得當。
導演兼編劇的福田雄一似乎也在喜劇與悲劇中擺盪,全片一會兒是樂觀到賣夢的麵包店開張,一會兒卻又轉折出女兒下海的展開,黑白交雜,我抓不著實際上的基調。
結局中,提真一與女兒散步,他首次擺出父親的地位,希望女兒婷只下海的打工,而他承諾會讓家庭回復正常。
假若下一幕,提真一穿上西裝,緩緩走向新公司的岡位,重回上班行列,那或許這會是成為個有點南柯一夢的,現代中年夢碎記的寓言。
不過並沒有。
在結局我們得知,大叔還是在繼續畫著漫畫投稿。
家中沒人有收入,該如何是好?
將女兒的未來寄宿在自己一時瘋狂的漫畫夢上,是不是太過猖狂?
這收法表層自然是處處圓融,人人滿意。
但在陰鬱的現實揭穿後,仍舊保持著追夢姿態的結束背影,令人難說是警醒,更似疑惑--現實與夢想的距離,在片中模糊到我幾進遠視了。
币站看到的,虽然说没有像大部分电影一样,结尾令人喜悦,但是开放式结尾更加适合你去品味中年危机的创业风险。
仔细品味电影,它给不了你什么,唯有努力和运气!
比较搞笑的是审核接待员因为他的坚持辞职了,这也是一种成功!
什么要140字??????
我中年人没话可说啊,因为我35出来单干的。。。。。。。。。。。。。。。。。。。。。。
也太白开水了
看到宅姐我直接想打差评,那种心情!!!!!金发子打架小能手这个设定对熊猫君来说超适合,反而黑发后的心态转变我有点接受唔到。扫厕所おっさん那段才直戳泪点,受不了被命运压到变形还要装乐观的,这种意义上的全力以赴有点心酸。
2013.12.24
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去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哪怕需要女儿去援交也可以吗什么东西...一星打给校服装桥本爱另一星打给援交屋里那个突然出现桥本爱的镜头...
电影当然是用来做梦的,现实里卢瑟依旧会是卢瑟,就算这一刻被做援助交际的女儿唤醒了父亲的责任感、就算因为撞破头而开始反思了人生,他最后还会是卢瑟。但看着三位大叔卖萌中二和桥本爱,哭哭笑笑两个小时,真好啊。
泥马,是不是想暗示没有梦想的人是看不懂的啊,还是想明示全力以赴了,成就了别人,炮灰了自己??不懂。。
抽风的时候也一直帅着。堤叔自己的爹名字就叫静雄
剧情就是个渣,现实中卢瑟还是卢瑟,人艰不拆啊。我没成功,只是我还没有全力以赴啊,只要我努力,没什么是我搞不砸的啊。穿出了秋裤神韵的爷爷
然而并没有什么好看。
看了一半实在看不下去……
素晴。让人很想生一个懂事的女儿
山田染金毛没认出。生濑胜久演技GJ!BGM也很不错。
桥本爱小天使><男主简直不能更烦,而且看完明天炒鸡不想上班好么
推无聊了
现实是当你20几岁找不到人生方向时就已经一蹶不振了,何况40岁,但人啊还是乐于看见这种在困境里的乐天派,到底谁也不想一直滑向深渊
这个故事是用来治愈全人类的吧
呕
看前面还觉得不错,就是结局略显无力..
还有勇气说自己只是还没有全力以赴的人好幸福啊 这句话隐藏着一种绝对的自信和超然的乐观 好像只要通过个体的努力就能改变或扭转整个命运//恐怕更多的时候是 《我也曾想过一了百了》
很赞。很好。妹子很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