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再见」再一次被狠狠地击中了。
踏上寻找珍贵的东西想送给珍贵的人的旅途,提问爱的感受。
稻草人启发了黑猫,小黑猫寻找着令自己好奇的世间最珍贵的东西,期待送给心爱的小女孩。
遇到三个奇怪的人,三次奇怪的经历,大家将对「爱」的理解融入不同的事物中,单纯天真的小黑猫并没有读懂事物背后的意义,失落离开,但却依然执著寻找自认为最珍贵的东西想送给小女孩。
泥土开出的小花,是小黑猫送给作为人类的小女孩最恰当的礼物,也是作为分别最好的礼物。
我充分体会到这份纯粹和美妙的感受,被美感动到会心疼、会流泪的境地。
爱会让人苏醒;会让你既想伸出颤抖的手又想缩回;会让出现心爱之人地方的灯光瞬间被点亮。
爱是什么?
爱是为珍惜之人流的眼泪合集,爱是温暖炽热,爱是太阳之心。
毕赣审美太好了,每一帧都是艺术,非常被打动。
首先片名叫<<破碎太阳之心>>很像塞林格的一个短篇小说叫<<破碎故事之心>>,里面有名的一句话是爱是想要触碰又收回手,这句话和毕赣这个短片的主旨也很相似。
以下叙事线按照时间顺序进行 故事开头黑猫被小女孩捡回家后,不懂得如何向小女孩表达爱,抓了死老鼠,受伤的鸟和冰冷的蛇送给了小女孩但被小女孩嫌弃,然后黑猫踏上了给小女孩寻找世界上最珍贵的礼物的道路。
一开始黑猫碰到了稻草人,稻草人请求黑猫帮忙点燃自己去寻找稻草人天上的朋友,其中稻草人燃烧的场景很像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感觉,我觉得可以象征稻草人能够进入天堂。
这个时候出现了水中倒影的镜头,而且是一个颠倒的世界,镜头中小猫装扮成了稻草人的形象,我觉得这个镜头代表小猫受到稻草人为爱牺牲的启示成为了世界上另一个稻草人。
稻草人有点像钉在十字架上的救世主形象
镜像的生成象征黑猫变成了世界上的另一个稻草人 黑猫遇到了第一个怪人是孤儿院里被遗弃的机器人🤖️,小猫利用镜子将太阳光反射到机器人身上为其提供能量,机器人有电了以后给了黑猫苦丁糖,但是苦丁糖不是黑猫要找的礼物。
黑猫遇到的第二个怪人是一个健忘的女人,女主和火车司机分开以后她把自己困在了一个火车车厢里,不停的吃肠旺面,火车车厢代表了女主陷入失恋痛苦情绪的困境,吃肠旺面代表她试图通过遗忘从而麻痹自己缓解痛苦,黑猫刚出现的时候是在车厢的镜子里,代表开始的时候黑猫没有走进女主的内心,后来黑猫把自己的的眼睛当作灯泡照亮了女主昏暗的房间,这个时候它才真正走进了房间,也走进了女主的内心世界,让女主终于有勇气打开房门去面对现实,最终记忆的列车停下来了,女主也在黑猫的帮助下走出了困住她的房间,走出了感情创伤。
但是女主的信的内容依然不是黑猫要的礼物。
黑猫遇到的第三个怪人是变成魔鬼,魔鬼曾经个魔术师,为了学习真正的魔法抛弃了家庭,也丢失了快乐。
我觉得导演在暗示如果人为了心中执念放弃家庭,就会失去快乐,变成魔鬼👹。
这一段导演把魔术师的动作倒放更像是一种隐喻,反映了魔术师内心希望能够回到过去,通过逆向的行为举止把魔术师对于很渴望回到曾经拥有家庭,拥有快乐的往昔心理做了具像化处理。
而且我觉得导演是不是把自己比作了魔术师,因为他三段都在玩视觉游戏欺骗观众的眼睛,像视觉魔术师一样。
最后黑猫把灵魂给了魔鬼后得到了一团泥土。
最后那团泥土中开出了一朵雏菊花,正是黑猫用对朋友的爱浇灌出了最美丽的花,雏菊还有一个花语是深藏在心底的爱,小猫为了送给小女孩世界上最珍贵的礼物,献出了它的眼睛和灵魂,但是至始至终都没有让小女孩知道它为她所做出的牺牲,送礼物的时候也是装扮成稻草人的形象送出的,而雏菊就代表了小猫深藏在心底对小主人的爱❤️。
我的疑问是7分41秒处导演给了游戏机一个特写镜头,游戏机的屏幕是蓝色的,但是后来透过玻璃看魔鬼的镜头又变成绿色了,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穿帮的镜头呢?
游戏机屏幕是蓝色的
眼睛透过玻璃看游戏机内部是绿色的
破碎的太阳:迷失的法身。
黑猫:求索生命意义的每个人。
黑有自闭缺爱的意思,猫有精致聪明的意思。
象征现代人的心灵状态。
稻草人:是黑猫的师父,指引了黑猫求索之路,稻草人传了法脉,就浴火涅槃了,黑猫继承师父的衣钵。
然后黑猫开始了求道的旅程。
参考罗大佑歌曲《稻草人》,歌词是稻草人的前传,毕赣喜欢这些。
机器人:象征现时代科技文明,像我们被手机电脑控制,沉迷其中,奄奄一息。
科技解决不了心灵问题。
机器人家的窗户,是教堂的窗户,暗示西方文明的不究竟。
机器人家的塑料布,象征隔膜。
苦丁糖:佛教四谛里的苦谛。
有人觉得生活还挺好,有苦有酸甜,这样的人不能求道,这样的人认识不到,酸甜背后还是个苦,黑猫就觉得,这糖只有苦。
孤儿院:沉沦人间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孤儿。
镜子:镜面折射的阳光,救活了可怜的机器人,阳光是爱的光芒。
你好,再见:人生就是你好再见,不断的相逢,又不断的告别,其实从来都是你自己一个人,什么都无法持久,这滋味苦。
索道:追问的路,像登山,“数里入云峰”。
健忘女人:无始劫来的我们,在轮回里生死死生,要忘记的事情,已经想不起来了,却还在继续吃着,忘记的面条。
每个人都想从过去的自己里,走出来,却怎么也出不来。
这一段提出佛教的第二谛,集谛。
就是为什么苦丁糖这么苦,这里毕赣给了几个原因,都来自佛理。
火车司机:主掌命运的十二因缘。
黑猫的眼睛:信仰,点燃心灯,黑猫和尚的法布施。
火车:命运,按既定轨道行驶的命运之列车。
信里的第一个诗:毕赣对集谛的又一个诠释,一切都是现象的存在,没有因果,没有为什么。
生命是生命本身,生命以外别无意义。
(……天气状况,污染,悬浮颗粒物……)信里的第二个诗:这是一个幻化的世界,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没有实在的事物。
(一朵花加另一朵花……)信里的第三个诗:爱是生命的终极意义。
(太阳光芒里有爱这首),但是黑猫并不认可,也就是毕赣不认可。
感情这些事,对求道的黑猫来说,太小儿科了。
为情所困的女人,死路一条。
残损的门:参考胡德夫《最最遥远的路》:你须遍扣每一扇门,才能找到自己的门。
魔鬼:魔鬼是一个已经拥有了,他想要的一切的人,欲望满足的人。
魔鬼很大,很膨胀,但是魔鬼也不开心,很无聊,很无奈。
《路边野餐》里的陈升,可能最后拥有了他的卫卫(尘世幸福),看在这里,他又成了无聊的魔鬼。
灵魂音符:这里提出第三谛,灭谛。
知道了生命的苦,是怎么来的,知道了就过去了,过去就是消灭了。
人生就这么回事,你眷恋不舍的一切,都将变成苦。
所以,黑猫把他的一切(尘世价值),都跟魔鬼去交换真理了,黑猫什么也不要,了无牵挂。
泥球:然后换来了一个泥球。
这球就是个“无所得”,意出《心经》,泥球啥也不是,空无一物,黑猫已经啥也没有了,灭谛。
魔鬼的舞台:人生的舞台,人生一场戏,你是演员。
小女孩:生命中最宝贵的事物,这个事物,黑猫失去了,是黑猫寻找觉悟之路的最初契机。
凡心不死,道心不生。
死老鼠礼物:黑猫的自以为是的爱,压迫感的关怀和爱,导致黑猫被遗弃。
泥球幼苗:四谛里的道谛,黑猫一无所有,以无所得故,得阿搙多罗三藐三菩提。
黑猫已经明心见性了,这小花,也是太阳之花,也是法身之花,佛性之花。
上立交桥的小女孩:做作的语气,有化妆,里面有礼貌规范,小女孩社会化了,代表已经不是黑猫眼睛里的小女孩了,一切都在变化着。
风中飘荡的帽子:黑猫告别了小女孩,圆满的经历这场情劫,继续他的修行之路,追随稻草人之路,也是毕赣的自况。
因为Ta用自己的灵魂,那是Ta唯一拥有的贵重的东西,换来了一朵再普通不过的小花,像空气一样存在的疏松寻常 在Ta最重要的人面前 好像跟我一样 (还有,还有什么能比送上了自己所能想到最好的东西,结果反而遭到嫌弃,开始远离更令人无措的呢?
就那样捧着自己单纯的真诚心碎,还想着继续给些什么
很喜欢这个短片带给我的整体感觉之前看过《地球最后的夜晚》只感觉他镜头下的梦境表达很浪漫,然后惊讶于他出片名的时间和长达一个小时的“长镜头”后来在公众号推送里看到这个短片,还以为他出新电影了呢。
结果听说是个广告片(我还真没看出来哪里广告)倒是科长的《孔雀孔雀》更广告一些虽然我不喜欢小孩子,但我喜欢小猫咪,《太阳》短片中三个怪人呈现出的画面除了第一个我觉得有点恐怖以外,后面两个真的很惊艳!
很好看!
很喜欢!
可能是我看的片子还是太少了,真的很羡慕想象力丰富的人
海报也特别好看,是我喜欢的风格。
可能都是讲梦境吧,我上一个片子看的《盗梦空间》非常喜欢这些超现实的东西!
非常喜欢!
(说到超现实,我很喜欢《乌海》的一些画面)放截屏
没错,我和猫呆在一起就会变困,因为我家的赛蒙实在是太慵懒了
字体和颜色也好看
燃烧的稻草人。
这里不写片中的台词,台词会写到摘抄本上(其实是我记不住了现在懒得查)
玻璃窗好看,和这个塑料布在一起就恰到好处
砸碎的玻璃
就总有那么几个导演电影里的画面每一帧我都特别喜欢,也很容易能get到他的意思
想知道这个画面是实景还是..?
因为门那里正好有个路标,窗户正好露出电线杆(我明天就去看幕后纪录片瞅瞅)蓝色的路标,地上蓝色的玻璃反光,右边黄色的电箱构成了画面的平衡当然我的目光还转向了碎墙上面的防爬玻璃渣
这一幕太惊艳了!
她思念着家人,她的丈夫是火车司机,他打开房门(我认为是打开心结的感觉)风吹进来,车往前进,桌子上的纸都被吹走一种自由的感觉突然生了出来
哈哈这个,我很震惊,果然是生活在游戏机里的人。
还是倒放,就是还很紧跟潮流的感觉
这块我也很喜欢,就是给我了两次“惊喜”就是完全打破了我原定的认知,我还以为“剧场”是绿色光
这张图很适合做微信背景哈哈哈也喜欢片尾那个帽子在天上飞的镜头,像是小猫灵魂的音符在虚空的五线谱上起舞看完这个小短片之后我去b站找到了他其他的小短片!
然后打算下次去看《路边野餐》( ´▽` )ノ
猫给了他主人珍贵的东西,一条蛇、一只老鼠、一只鸟。
主人不喜欢他。
他于是问稻草人,然后开始寻找。
三个怪人的珍贵的东西,猫无法理解。
就像猫给主人的东西一样。
怪人是猫的镜像,如里面出现的很多镜子所示。
他寻找的路上,只尝到了酸和苦涩,失去了可以抚慰心灵的眼镜(情感)。
最后失去了灵魂的音符,就像失去灵魂和快乐的魔术师一样,他最珍贵的东西是一团土,一团虚无。
但是猫剩下了最后的温度,藏在帽子里。
帽子里的小草是他的心,他的太阳,把心给了她,帽子就随风飘走到没有尽头的路,就像稻草人飘到没有尽头的天空里。
转自朋友圈沫沫:我感受到的是:猫咪在和我们共处时,在努力用心理解和感受我们[爱心][苦涩]具体是:一开始黑猫遇到了稻草人,穿上了衣服扮成了人的样子,这是外化的“接近人”的努力;后来吃了甜酸苦 的苦丁糖,但是因为猫咪没有甜的味觉,品尝不到甜,这里想说的是猫咪因为生理因素还是很难完整的理解人的感受;之后读了一封人类感情的信,但是猫咪只能作为信使,它看不懂写了什么,也是难以理解人的感情;再后来说到了黑猫以前的主人,小女孩,它用死鸟和死老鼠作为礼物送给女孩,却被误解是邪恶的行为被冷漠,黑猫离开了女孩,试图理解女孩的感受,于是从魔鬼那里弄到了泥土,种出了小花送给女孩,这是它学习到的人类能喜欢的礼物。
这里面让我感受到感动和伤感的是,猫咪其实因为自己的种种局限性,一直都无法真的理解我们的感受,但是它们真的在努力接纳我们感受我们,让我们拥有陪伴的满足。
想到了请回答1988的一句话:喜欢一个人,不是喜欢他的体温,而是努力接近他的体温。
通常,我们看到的电影都是小说,小说会给你讲一个故事,起承转合,告诉你一些人和事。
很偶尔的情况下,我们会看到一种像诗的电影。
在这样的电影里,一切都是人类情绪的凝结和浓缩,它就像是一种专门制造出来用以收藏转瞬即逝情绪的魔法容器。
毕赣这部短片《破碎太阳之心》在我看来就是一首诗。
从《路边野餐》到《地球上最后的夜晚》,毕赣一直在把电影诗化。
诗化的电影几乎是不需要具体情节的,不借用情节来传递情绪,反倒最难。
在这一点上,毕赣已经自成一派,几乎也是中国电影导演里的珍稀动物,应该予以保护。
《破碎太阳之心》延续了毕赣以往的风格。
将故事摊薄,童话化和寓言化:故事以一只黑猫的视角展开,黑猫满足了稻草人燃烧自己去飞翔的心愿,而后受到稻草人的启发,去寻找拥有世界上最珍贵东西的三个怪人。
大量日常又充满着诗意的意象:无家可归的黑猫,稻草人,机器人,破碎的镜子,镶嵌在火车上的房子,魔术师障眼法的舞台,泥土和花朵。
一个诗人的旁白:把人物的心境翻译成诗歌。
这一切组合起来,就是毕赣的形状。
如果用看故事的角度去观影,或许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所以要用去读一首诗歌的心态去看这部短片。
黑猫找到的第一个怪人,是孤儿院里负责给孤儿发苦丁糖的机器人。
孤儿只有离开孤儿院的时候,才能领到苦丁糖,尝到甜蜜和苦涩的滋味。
而机器人也只有在每个孩子离开的时候,才能跟他们每个人说一句话:你好,再见。
相遇和告别同时发生,机器人才是孤儿院里最孤独的那个人,也是一个注定要被遗忘的人。
在表现被遗忘的机器人时,毕赣在影片里用了大量的镜子,尘封的透明塑料纸作为意象,营造出一种鬼气森森的凋敝感,在黑猫用破碎的镜片折射阳光给耗尽电量的机器人充电时,被遗忘了不知道多久的机器人又重新站起来,把黑猫误认为是要离开孤儿院的孤儿,给他发糖,用机械的声音喊出那句久违的“你好再见”。
如果注意听,机器人醒来之后,环噪立刻响起孩子们的吵闹声,而此时孤儿院明明已经肉眼可见的破败。
很明显,这些孩子们嬉闹的声音,来自于机器人最初的记忆之海。
而他手指上的太阳纹身,也代表着他对阳光的渴望,可是给他光的人,无可避免地越来越少。
他在短暂醒来之后,又将继续沉睡,被遗忘在时间之谷。
我在这个片段里看到的是每个人从巨大的人间孤儿院里走出去,终于失去庇护,开始独自品尝饱含尘世万千滋味的苦丁糖。
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而黑猫却对甜味不敏感,它只能尝到苦涩和酸楚,似乎映照着许多人漫长而辛苦的一生。
黑猫只能继续上路,乘坐索道从荒野走向城市,此处镜头的设计让人再次想到《地球上最后的夜晚》里那段著名的长镜头,黑猫在前景,背景在变化,给人一种梦境之中的旅途感。
第二个怪人是健忘的女人,每天吃常忘面来抵御失去爱人的痛苦,她最珍贵的东西是一封火车司机写给她的信,但她却记不起信的内容。
在这一段里,光影的变化,和《地球上最后的夜晚》里念诵诗歌就旋转的房子如出一辙:敲门声响起,门打开,原来房子就置身在一辆行驶的火车里,女人就居住在这辆永不停站的记忆列车上。
现实与梦境的界限再次被诗歌的咒语打破。
这样的处理,依旧是熟悉的毕赣。
黑猫所找到的第三个怪人,是一个学会魔法而失去快乐的魔鬼,最终得到一堆泥土。
到这里,故事开始闭环,旁白开始讲述黑猫自己的故事。
它被一个小女孩在野外捡回家,为了向小女孩表示爱意,它把自己认为最珍贵的东西都放在了小女孩床上:受伤的鸟,死去的老鼠,冰冷的蛇。
小女孩却开始厌恶黑猫,许多时候,人和人之间无法感同身受,你把爱献出来,对方却并不领情,两个人之间的壁垒,最终会使得某一个人心碎。
黑猫感知到这种厌恶,于是开始了流浪。
在经历了稻草人和三个怪人之后,黑猫终于开始明白,这趟旅途的意义。
稻草人教会它奔赴与寻找,机器人教会它失去之后的自处和自洽,健忘的女人教会它记住和遗忘,魔鬼教会它伪装、心碎和希望。
原本漫无目的的它,终于找到了一个目的,它终于有了勇气,再次回去见到了抛弃它的那个小女孩,送给她一枝用魔鬼相送的泥土种出的野花,淡淡地说出那句久违的,你好再见。
到这里我们才恍然,原来这是一个关于孤独,心碎和爱的故事。
诗歌书写的正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恒常如新的爱,从不缺席的孤独以及热烈又冰冷的心碎。
我想每个人都能在这部十几分钟的短片里,读到属于自己私人的观感吧。
这就是诗歌的魅力,也是毕赣的魅力。
太阳会心碎吗?
当然会。
不然哪来的光呢?
去吧,尘世的人,爱,孤独,心碎和猫,都在等待着我们。
这部短片,是一个童话,故事的主角,是一只猫。
故事发生的那天,是一个小女孩的生日,黑猫为了找到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把它当作礼物送给小女孩,开始了它此生最后一次旅行。
其实,黑猫一开始并没有给小女孩过生日的打算。
它原本流浪在一片茫茫荒野之上,命运使然,它遇到了一个和它同样孤独的稻草人。
稻草人请求黑猫点燃自己,好让它也获得飞向天空的能力。
那样,它就可以去看望在天空中飞翔的小鸟朋友了。
对于稻草人来说,对小鸟朋友们的爱,已经克服了它对死亡的恐惧。
黑猫早已破碎的心,被稻草人的这份爱所震撼,于是,完成了稻草人的心愿之后,它变成了另一个稻草人——黑猫穿上稻草人的衣服,开始为自己的心愿而旅行,而稻草人的命运,预示了它注定牺牲的宿命。
人人都读过童话,我们知道,童话所具有的魅力,不仅仅来自于超自然的设定,和被赋予人类思想情感的鸟兽虫鱼。
最核心之物,是故事本身对爱的歌颂。
那么,片名《破碎太阳之心》和“爱”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稻草人告诉黑猫,有三个怪人,他们曾经拥有过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
于是黑猫开始寻找这三个怪人,想要得到最珍贵的东西,送给它曾经最亲密的朋友,小女孩。
第一个怪人,是孤儿院的机器人,他会制作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糖果,苦丁糖,送给孤儿院的孩子们。
黑猫唤醒了他,得到了糖果,却因为自己没有敏感的味觉,只尝到酸涩与苦味。
第二个怪人,是一个健忘的人,她爱吃“常忘面”,来抵抗失去爱人的痛苦。
她最珍贵的东西是一封信,但她却忘了信的内容。
黑猫帮助她得到了信的内容,却无法理解信的内容,它只能在自己的经历中寻找答案。
而在稻草人和这两个怪人的故事中,光,是美好的前兆。
黑猫点燃稻草人,熊熊火光,使他实现了自己追求友爱的心愿。
黑猫打碎镜子,用破碎的镜子反射阳光到机器人的身上,使他重获电能,再次制造糖果。
黑猫将自己的眼球送给健忘的人,因为猫的眼睛,能够抚慰人的灵魂。
眼球灯泡亮起,光的影子念出了她已经遗忘的情书,故事的答案就藏在信里——爱,保存在太阳的核心之中,用来维持太阳系。
爱就如同阳光一般永恒,能够抵抗遗忘、死亡和孤独,这就是“太阳”与“爱”的关系。
但是,在黑猫的故事里,光却是悲剧的前兆。
第三个怪人是一个魔鬼,他固执自私,为了魔法抛弃家庭,失去了爱,失去了快乐,也失去了灵魂,只剩下错位的生活。
他骗取了黑猫灵魂的音符,只送给它一团肮脏丑陋的泥巴。
他告诉黑猫,日落之后,阳光消失之时,黑猫将会被黑帽子带走它的灵魂。
幸好,黑猫像稻草人一样,并不畏惧死亡,因为它的愿望已经实现——黑猫唯一剩下的泥巴上,还有一朵纯洁的花朵,小女孩拿到小花的那一瞬间,黑猫其实已经把它自己最珍贵的东西送了出去,那是它全心全意的爱。
故事中的所有角色,曾经都拥有过这个世界上同一种最珍贵的东西——爱。
正是失去了爱,他们才变成了孤独的怪人、孤独的怪猫。
黑猫在修复自己破碎的心的同时,修复了“破碎太阳之心”。
当稻草人再次听到鸟鸣,机器人重获孩子们的欢笑,健忘的人打开车门吹着火车前进带来的风。
他们才发现,自己的爱从来就没有消失。
童话最美好的愿景,莫过于只要爱不消失,灵魂就不会消失。
曾经为爱牺牲的海的女儿,虽然变成了海上的泡沫,但获得了不灭的灵魂。
黑猫,一定也一样。
前天,pidan x 新世相 x毕赣发布了这支由毕赣导演拍摄的品牌首部短片,喜欢。
从露出剧照时候就开始期待,看到成片后也果真不失所望。
首先其在观感上就非常引人入胜,别出心裁,伴随着一只猫咪的探索,展开了一段浪漫奇幻的旅程。
人类之所以需要猫,是因为它能将你我独处时容易堕入的悲伤情绪凝固在平静之美中,于是在这部短片里,可以看到自然,看到寻找,看到爱。
当然看完短片后最值得称赞的还是毕赣导演在镜头视觉运用上的精心设计,就像毕赣写给电影的一封情书。
影片最让人着迷的是这个如梦如幻的故事,它像一位游走在山川陡峭间的诗人,也像沉溺在梦里看不清面庞的记忆。
去寻找爱,去发现爱,又去越过属于爱的樊篱,在浩如烟海的尘世间,体味属于心灵上的共振。
短片从头到尾都被一种带着迷惘的奇幻色彩所包裹,而待烟雾散去之后,留下的却又是静谧的平和温暖,要构建出这样的视觉奇观自也离不开摄制团队的精心设计,火车、舞台、魔法,无数奇妙思索的时刻,无数大开眼界的时刻,所有的一切,最终都只是为了,在送给你一朵小花的那一刻而绽放。
这是,来自毕赣赋予的浪漫。
如童话般梦幻的除了故事还有阵容,谭卓x陈永忠x声音李丹枫x摄影黎佳能x惘闻乐队配乐,这样的阵容同时出现在一起所产生的奇妙化学反应真是回味无穷。
谭卓的表现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整个制作几乎是《地球最后的夜晚》幕后班底。
所以这也注定了这是一部非常强烈的具有毕赣风格形式的短片,就算只听声音,熟悉毕赣的影迷也会知道,一定是他来了。
看到毕赣的新诗,就像看到我在传销、网课、广告之间摸爬滚打多年之后,摸着光秃秃的脑门,打出来寥寥文字,怎么也抓不住那些昔日脑子里和嘴角边的金箔粒。By the way,宠物用品品牌这么干真的能活下去吗
很想把房间搬进火车里。
肮脏丑陋的泥土里长出一朵花,定格,奇幻旅程带来的诗意瞬间升腾起来。毕赣的诗意不是来自于句子,而从影像。短片精妙之处是从猫的视角出发,原本被人们视为“爱之客体”的生物,认识爱、了解爱,最终给予爱,且是以另一种面目。这种立意是无比开阔的,同时掺杂了温柔的感伤。
倒是提供了给甲方提广告片策划时的思路,拼贴一些甲方这群外行人压根没看过的电影大师的镜头,辅以一些导演个人标签,接着靠烧甲方的钱提升制作水平,最终交付一条形式感不错的成片。这波叫做迷影变现啊,各位影迷学会了吗?
破碎的意义在于,当人们拾起同样的碎片,却可以拼凑成不同的诗。
#🍋观影# 太平庸了,人兽混搭就是败笔,想象力呢?
所以只要是莫名其妙就会是mubi高分么
yue
小女孩不要因为有陌生人找你,就随随便便一个人赴约,很危险,对方说他是一只猫也不行。
如果毕赣还不关心当代,我们为什么还要来看他空洞而没有情绪的镜头复刻,而不是看大师的原作
等不及看魏书钧的广告片了。
充满诗意的童话之梦,黑猫到底有多少个音符?羡慕老天爷赏饭吃
光怪陆离的场景装置拼贴,杂芜奇幻的梦境,神来之笔是铁轨上的🏠。【豆瓣】
影片把老塔、大卫林奇、卡拉克斯等名导特色糅合到一起,就像猫猫稻草人一样,变成了“缝合怪”。曾经可取的诗念白,现在像小朋友听完童话故事以后的阐述,没有逻辑(也许有),语义暧昧,只有一个一个词的意象往外蹦,也许表达了爱,但毫无灵魂。
纵观全片,只有那句“人类的爱肯定藏在太阳的核心之中”超出了影片的固定表达范畴,达到了老塔在《飞向太空》中那种将个体爱欲与宇宙星辰相连通的层级,在无穷量级的爱欲激流中,爱与死,生命与宇宙的边界终于开始消弭。谭卓那段最好,像是《路边野餐》的纯粹幽灵又复现在了《破碎太阳之心》中。其他片段仅仅是广告创意的层级。如果毕赣不走出过往迷影经验的束缚,还一味沉溺在塔可夫斯基、大卫林奇、安哲、贝拉塔尔和卡拉克斯的影像世界中,仅仅只是将自身的观影经验再编织为一种再现式的影像杂汇,那《路边野餐》可能永远是毕赣的巅峰之作了。
评论区都是水军
文艺短片普遍规律,4:3,方言独白,冷色调,男的像流浪汉,女的像郝蕾
虽然是商业短片不能要求太高,但毕赣确实没拍什么新东西。镜头语言上基本是前两部长片擅长的东西组合了一下,倒放那段还可以,其余无。
毕赣可能是国内一流的视觉工作者 但是仅限于视觉工作者 文化方面大概是中学生水平 诗歌那些更是不能当真 这台词写的还不如郭敬明 就敢去模仿王家卫 要知道王家卫是真正的文人 跟村上春树 古龙 刘以鬯一个水平的
风格很像《鸟类变形记》,聚焦离别那一瞬的心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