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尾太令人费解,媳妇从韩国不远千里历尽艰辛跑到越南战场找到负心郎,只为了揍他几巴掌,你为何在外面有情妇????????????????????????????????????????????????????????????????????????????????????????????????????????????????????????????????????????????????????????????????????????????????????????????????????????????????????????????????????
烧钱也令人费解,你烧自己那份就算了,干吗把别人的也烧了??
美国军官的话也令人费解:你丈夫的组织已经被我们击垮了,别以为字幕打错了,我反复听了几遍原话了,美韩难道不是同一阵线??
丈夫是从阳刚满满到贪生怕死,珊妮是被动如水到向死而生。
丈夫从力量满满到无能为力,心如灰死,丢货落魄。
结局上,珊妮人格独立了,而丈夫者只是醒悟了一点。
阴阳互转,以后两人的强势方变成了珊妮。
就和之前珊妮每月去探望丈夫时,丈夫酒后问她的那句问话一样。
珊妮现在可以问他丈夫:你知道什么叫做爱吗?
原本真的没想看这个片子。
因为看了剧情介绍:一个千里寻夫的故事。
我不太喜欢这样的故事。
实在是那天没得下了。
开着电脑,迅雷却没活干,对于我来讲是说不过去的。
于是下了这个“最新”的大片结果,从影片开头金色的田野,秀爱动听的歌声起,我一直被她深深吸引,一个劲儿庆幸没有漏掉这部影片。
整个故事说是寻夫,可还跟孟姜女寻夫不一样。
因为sunny的丈夫有喜欢的女人了,对于家里逼给她的妻子,他连碰都不愿意碰就去参军了。
婆婆逼sunny一个月去一次军营探亲,他们几乎也不说话,只是沉默中度过一夜了事。
后来那个丈夫去越南打仗了,婆婆还逼她去探望。
在自家人也不收留她的情况下,她只好踏上去越南的路。
可是真的真的好难啊,那个年月,那个战争的情况下,一个女人只身从韩国去越南找一个人。
为了找到他,她去求长官,她拿出所有的钱加入乐团,她从一个村妇变成得在大兵前跳舞唱歌的酒吧女,被越南共军俘虏,甚至陪韩国军官喝酒睡觉。
她一路卑微着,坚韧着,绽放着。
所有所有的困难都没有丝毫使她动摇。
那是那么多千千万万的恩爱的夫妻,兄弟,父子,都做不到的事情啊。
一个在丈夫眼里形同陌路的女人做了。
她为的什么呢?
他们之间甚至没有亲情、爱情、友情。
这或许就是影片震撼和感人的地方所在吧。
当困难到了不可逾越的地步,原本的目标已经不算什么了,翻过困难本身就变成了唯一的目的。
这就是所谓坚韧。
生存的危机就在眼前,原本困扰生活的一切,都变得渺小可笑。
当全军覆没,只剩下原本敌对的两个人时,对活下去的渴望立刻使仇恨变为友情。
当丈夫看着他最讨厌的队友死去时,他以往的人生也跟着远去了。
当乐队成员经过了生死的洗礼,感受到真挚的情感后,原本只对钱和赚钱感兴趣的他们,也渐渐体会到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当sunny和丈夫再一次见面时,我真的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设想了几种情况,但都承载不了她们那样的经历。
最后,几个耳光,响亮的耳光,结束了这一切。
继金知云之后,李俊益这个韩影新晋中年也在今年落马了。
脸蛋光滑明眸可人的秀爱,随着剧情的发展,分明现出《一个都不能少》中魏敏芝老师的砂红来。
和所有比较重感情的导演一样,李导显然对“一根筋”性格十分欣赏,但过去总是欠缺合理而且能被主流接受的理由。
《王的男人》比较惊世,《愉快人生》比较骇俗,《广播明星》到最后也没说清楚安圣基如此抛妻别子鞍前马后地伺候朴重勋是为了什么。
这次总算有了一个"正当"的题材:妻子寻夫。
秀爱是可以理直气壮地上路了。
然而,外面的世界变得很诡异:好像当年魏敏芝面对的那个没有城管、收容遣送制度和怪蜀黍的世界。
可以把上一个女人玩到大肚、骗到精光而且还踹上一脚的郑镇荣,在良家妇女面前表现得中规中矩,五讲四美;韩国军队的兵哥哥们文明得不得了,面对着衣着性感的劳军女郎,只满足于跳跳集体舞,连上下其手也没有;高级军官连和美女共舞都扭扭捏捏,只有万恶的美帝国主义才会邪恶地贼眉鼠眼,向东方女人索要性贿赂。
而连借酒浇愁都浇得那么风尘味十足的秀爱,似乎从来没有想过可以半路拿钱回家,然后对婆婆巧言敷衍。
最后,我唯一的希望变成了看到她的丈夫战死沙场,因为战地恩怨的段子太老了,患难解恩仇的段子也太老了。
我根本没有想到李俊益这个拍过《黄山伐》的人会把这种段子讲到底。
果然,然后他就没什么可讲的了。
——扑街!
说到“一根筋”,李俊益应当参考的显然不该是张艺谋,而是去年他的同胞张镇拍的那部《率性而活》。
那部非常搞的电影,展现了一个“一根筋”的警察下决心要扮演好一个劫匪的角色时可能投入的全部精力和智慧,可能被激发的全部潜能,以及可能给并不像他那么“死心眼”的上司、同行和社会各界带来的麻烦。
很奇怪,这部本来很刻意的“戏”现在看来很真实,而本来想要真实的《君在远方》却比“戏”更假。
原因无它,张镇只是很平常地让我们看到:一个警察倘若在他上司的车上贴了一张罚单,必然的后果是一个咬牙切齿的电话和拍桌大怒,随即降职或调离。
而怎么也不会是:车门一开,出来一位笑容可掬的领导,拍着他的肩膀赞许地道:“小同志你做得很好嘛!
我们执法人员办事就是要坚持原则嘛!
”那样的话,就连看戏也不是了,而纯粹是见鬼。
看李俊益的片子却看见了张艺谋,当然是见了鬼。
韩国导演李俊益的声名鹊起是从《王的男人》开始的。
《王的男人》是三个男人之间的爱情。
而作为李俊益音乐三部曲之终结篇的《郎在远方》则把关注的眼光转为女性。
故事的背景是20世纪70年代的越南战争,参军的男人同时收到来自新婚妻子和他情人的来信,好事的士兵当众读信引来一场撕斗,于是他们被发放越南战场。
新婚妻子,即女主角苏茵,一个安静而倔强的女人,知道自己的丈夫心中有个她,回娘家被父亲赶走,回婆家婆婆要带她去越南寻子以延续烟火。
心冷了的她于是决定只身前往越南,踏上千里寻夫路。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一个寡言的喜欢兀自唱歌的弱女子,决心穿越硝烟与山河去寻找她的男人。
这时她遇到了被债主逼得走投无路要组乐队去越南赚钱的郑满。
郑满把她拉入乐队作主唱。
在与韩国部队的群舞中,在与美国大兵的贴身热舞中,在炮火与枪杆的洗礼中,单纯素朴的苏茵渐渐变得风尘妩媚诱人,并且靠出卖自己的身体找到了丈夫。
彼时苏茵抡了丈夫几个耳光,站立在四起的烟尘里,而他的丈夫双膝跪下,音乐响起,那一个画面被拉为远景,影片告结。
个人以为这样的结尾是影片的一大败笔。
是千山万水的爱吗?
让一个女人千里寻夫,令淡漠的丈夫回心转意,终于结成爱的连理?
新婚不久缺乏交流丈夫心中另有佳人,苏茵能对丈夫有多少感情呢?
与其说是因为爱的牵绊,毋宁说是一种被动的执念。
当然,在这个女子的坚韧与注重内心的感染下,那个乐队里一心只想大把赚钱的其他男人们亦发生质的变化,开始懂得爱与坚守。
我想说演员们的表演挺到位的,人物细微的变化表现得很好,苏茵寡言,而她的眼睛里溢满深意;郑满是个智慧却无情的痞子,最终却为了苏茵能见到丈夫奋不顾身;帅气并且善良的贝司手永德对苏茵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这本该走到一起的天生一对,却为保持剧情与主题的单调统一被导演忽略分化……总而言之,它依然是一部可看性很高的电影佳作。
如果要给它打分,我给它八颗星。
贯穿影片的原声音乐流畅婉转,令人百听不厌。
李俊益则发挥了他乱中取静的电影哲学,战火中,声色中,死生悬,情谊在,无论身处的世界多么混乱芜杂,苏茵所坚持的信念却如一条安静的河,缓缓的流,低低的诉说,形成一股无以抗拒的力量穿越时空。
另外,片名还是译为《郎在远方》比较有感觉。
“郎”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字眼,既雅且俗,爱意绵绵却也不失庄重。
“君在远方”则有故作格调失却风情之嫌了。
“我早该告诉你,我一直爱着你...”淳朴简单的乡村美女幸顺(秀爱饰)婚后长期备受丈夫冷落,在婆婆的训斥下,为续香火每月从村里长途奔涉到丈夫的军营团聚造人,丈夫尚吉心里却爱着首尔的情人,一再冷对妻子,丈夫因打架突然被派遣到越南战场,从未出过远门的幸顺在婆婆的压力下,不得不千方百计去越南找丈夫。
走投无路的 无业游民郑满(郑振英饰)为了躲避债主追杀,拉拢人组织一支前线慰问乐队远赴越南战场表演掘金,幸顺不顾一切报名充当团里的歌手,争到去前线寻夫机会。
一伙人心怀各种目的凑合成一个临时乐队坐船来到战火纷飞的越南战场开始了一段惊险之旅...唯利自私,金钱为上的郑满一心只想把幸顺当赚钱的“摇钱树”,幸顺为去惠安找丈夫历经沧桑。
在硝烟弥漫,枪声不绝于耳的越南战场上,幸顺以一位女性纯真的心…用真挚执着的爱慢慢感化着身边的人... 片中选用了英文歌"Danny Boy”是一大亮点,经典旋律婉转动听,歌词也朴素隽永,在曲折跌宕的电影情节映衬下显得分外优美。
李俊益导演早先在大学时期的专业是美术,在他成为导演之后,美学艺术渗透到电影中去,呈现出细腻的戏剧化影像效果。
李俊益的电影《王的男人》和《郎在远方》皆是如此,两部电影的美学功底可谓如出一辙,电影的主色调都采用了泛黄基调的暖色。
配合故事情节,饱和度不一的复古黄不仅烘托了人物情感的变化,同时也充斥着对电影中那个时代的无奈和控诉。
两部电影所叙述的故事都置于庞大的历史背景之中;故事中杜撰的人物虽然名不见经传却并不随波逐流。
主、配角都有各自鲜明、独立的个性,特别是主角带有出类拔萃的自我英雄主义色彩。
恰如《王的男人》以长生和孔吉的假面戏开场,《郎在远方》以女主优美的歌声拉开序幕。
假面戏和唱歌表演正是两部电影中贯穿全剧的故事载体。
开局孔吉的回眸一笑和苏茵的闭目吟唱的特写镜头成为两部电影的经典一幕。
细细品味其中深意,原来即使身处不同年代,世人都有对岁月静好的深切渴望,只是乱世又哪能容得下如此安逸的一份平和,戏子也好,贫民也罢,他们的悲剧在乱世之中昭然若揭。
《王的男人》中的主要人物最初走的是一条被动的路线。
长生和孔吉从小地方辗转来到汉阳,再进入皇宫是受生活所迫、被政治操纵,一路走来如履薄冰。
《郎在远方》中的苏茵和郑满也是如此,苏茵在进退两难之际遇到一心想去越南发洋财的郑满,于是千里寻夫的路上历经风霜。
同样在被动中进行的故事本应逆来顺受、波澜不惊,却因人物主观意志的转移和精神层面的上升而变得跌托起伏、激荡人心。
比较两部电影中的人物设置,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戏班和乐队本身有异曲同工之处,只是所处年代不同,呈现的形式不同而已。
《远方》中的苏茵正是《王男》中孔吉的缩影,郑满这个角色又类似《王男》中的长生。
苏茵原是温顺的乡村女孩,因为封建礼教的束缚而困于有形无实的不幸婚姻中。
面对丈夫的另有所爱和婆婆的求孙心切;苏茵并没有反抗,而是恪守妇道、孝顺婆婆;努力维系这一客观局面。
直到丈夫发配越南从军事件突发打破了苏茵苦心维持的局面,一方面受婆婆逼迫,一方面受父家排斥,无路可退的苏茵又无法放下尊严,最终走上了最不切实际又最合情合理的千里寻夫之路。
战争非儿戏,越战的残酷非常人想象,越接近目的越是困难重重。
一路险山涉水,其中艰辛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经历战争的苏茵在艰辛中成长,褪去青涩,单纯羞涩的少女转变成性感撩人的歌手;面对受伤的同伴,不顾危险奋力搭救;当乐队被越军捕获时又挺身而出用歌声化险为夷.....柔弱的少女终于如蝴蝶飞过沧海,生命的张力在硝烟弥漫中肆意绚烂,穿越千山万水只为心中执着的信念,只为来到这里告诉你“这便是我爱你的方式,这便是我执着的信仰”。
《王男》中的孔吉最初也只是个与同伴长生一起街头卖艺的戏子。
因一起突发事件,孔吉误杀了戏班班主,不得不与长生逃难到汉阳。
本想在汉阳卖艺求得温饱,却被人利用,进入皇宫。
小人物的命运不由自己,被人操纵,戏班的命运也变得岌岌可危。
本是善良柔弱的孔吉在关键时刻急中生智用表演征服了燕山王,赢得了王的宠爱,同时戏班也成为王的杀人工具。
随着宫廷斗争的愈演愈烈,戏班在充满阴谋权术的宫廷中险象环生。
重情重义的孔吉始终没有在是非中迷失自我,最终破茧成蝶,与师兄相视一笑,共赴那场生命的约会。
苏茵和孔吉同是外表柔弱内在坚强的人。
当外界的险恶在他们眼前层层剥离;当生活将他们蹂躏殆尽,内在的执着与坚韧终于迸发出潜在的光芒;人物的精神境界随每一次的险象环生不断拉升,最终人格的力量超越自我,撼动周身。
关于郑满和长生这两个人物在两部电影中也有各自不同的转变。
郑满是苏茵千里寻夫的见证者,与苏茵共同经历风雨之后,本是唯利是图的平凡之人因苏茵的种种而深受感动,最后不惜冒着危险帮助苏茵完成心愿。
长生的转变在与孔吉的相互相惜中潜移默化的表现出来。
最初的挺身而出是不堪孔吉被乡绅凌辱;之后当孔吉陷于宫廷阴谋之中时,出于对孔吉的保护和不甘命运的摆布,毅然独自背负所有罪名。
从两部电影中的主要人物和人物的经历来看,《远方》的结构模式更为单一,主线更为明了,自始自终都是围绕苏茵千里寻夫这一主题而发生、发展、结束。
《王男》的故事结构呈现出三段式的模式:第一段中讲述孔吉和长生被总管太监所利用,进入王宫;第二段中这两人又被王利用,成为王惩治奸臣的杀人工具;第三段中孔吉又被王后利用,成为王后向王挑衅、争宠的工具。
随故事的展开、发展,三段式中又派生出孔吉和长生的感情主线,并随着故事的推进,人物的情感和精神境界也达到高潮。
因此从电影剧本上看《王男》更为曲折,寓意更为深刻,小人物始终是处于被反复利用的境地,而在这无奈的处境下,小人物所表现的情深意重、生生不息的潜在意志和精神更能感动人心,其人物形象熠熠生辉,生动鲜明。
但结合两部电影的历史背景来看,《远方》的故事背景以越南战争为依托。
正是金钱交易下的战争促使了苏茵千里寻夫这一可笑又可悲的举动。
导演正是借这一件匪夷所思的小事从侧面强烈评击了战争给无辜的贫民带来的巨大伤害。
所以《远方》中虽然有许多不符合实际、强上位的情节,但纵观全剧,《远方》也是一部意义深远的好电影。
正是越战时期,男人参了军。
女人每隔几周都去军营探望,但两人总是相对无言。
男人娶了女人,心里却装着别人。
男人的情人写信到军营说:“你和妻子好好过吧。
”男人伤了心,问女人:“你爱我吗?
”女人不语。
男人背过身,喃喃地说:“你懂什么是爱吗?
”然后,男人随军去了越南。
女人决定去找男人。
为了进入越南,女人加入了一个慰问演出团。
女人穿上热裤短裙,学会了卖弄风情,只为了能一步步接近战区找到男人。
无论遇到韩国军或是越南军,女人都毫不吝惜地唱着、舞着、笑着。
在美国人的军营里,女人任由疯狂的大兵们把钞票粗鲁地塞进自己的内衣。
女人对美军司令说:“请你一定帮我找到丈夫。
”关上房门,女人当晚留了下来。
当女人终于在炮火连天的战场见到男人,什么也没说,只是狠狠甩了他几个耳光,眼泪不停地流。
男人望着千辛万苦奔他而来的女人,也惊讶得说不出话,号啕着哭倒在地。
究竟什么是爱呢?
经历过的人自然会明白。
是喜欢这张电影海报才看这部片子的。
不过二个小时看完觉得之后,幸好我没有因为片名而弃。
所以我决定写一大段字来纪念。
你是如此遥远,我的爱人。
幸顺,一个朴素的农村妇女?
长直发简单的箍着。
一脸逆来顺受的小媳妇样。
在生活中唯一的乐趣就是对着劳作一天的妇女唱歌。
而婆婆唯一的信念就是要幸顺早日怀孕生子,继香火。
于是幸顺每个月都会按照婆婆的吩咐去兵营找当兵的丈夫。
只是她的丈夫朴尚吉似乎对她非常的厌倦,当自己的情人来信要和他断绝关系时,和私拆他信件的士兵大大出手。
在长官让他在关禁闭和去越南选择,他选择了后者。
“你爱我吗?
”丈夫最后一次见幸顺的时候问。
幸顺低着头没有回答。
“你以后不要再来看我了”于是幸顺在下一个月探访时,才得知了丈夫去越南的消息。
“我的丈夫就是死在越南”婆婆知道这个消息执意要去找儿子,幸顺制止了她。
“我会去找他”这次的回答似乎不只是顺从,而是坚定。
去越南并不是想去就去,原本想自己会唱歌,也许可以跟着去越南的慰问表演团。
在面试受挫时,她遇到了痞子一样的团长。
欠债,出卖团员,在团长的眼中似乎只有钱。
幸顺拿出了她的钱买到了许可证,于是团长带着她和另外二个成员一起去越南。
在船上,他让团员教幸顺唱歌——Susie-Q。
只会唱乡土民谣的幸顺变扭的学着英文歌。
团长也改了幸顺的名字。
幸顺变成了“桑妮”到了越南西贡并不顺利,反而是靠着被团长曾经出卖的团员找到了表演的机会,到美军军营。
第一次的表演不出意外的被搞砸了。
想了半天他们决定去为韩国的军队表演,当然桑妮付出的就是露出她的大腿。
表演在韩国军队里大获成功,甚至在不同的军营里,桑妮已经是坐着长官的直升机。
在不同的军营往来,桑妮却一直坚持要去惠安,因为在去越南的船上,她打听到丈夫所在的29队就是在惠安前线。
在和团长约定的最后一次表演时却出了意外,军营遭袭。
团长趁乱偷拿了武器想要运到西贡买个好价钱。
桑妮看穿了团长只是要挣钱,她执意一人要往北去惠安。
可惜他们都被越南人抓住了。
因为有武器,在危机关头。
桑妮对着越南军队的长官说,我是来找我的丈夫,她唱起家乡的歌。
也许是被伤感的旋律打动。
他们奇迹般的幸存下来。
可是不久,越南军队的人被美军抓到枪决了。
他们也被俘虏了,团长可能是受桑妮上次的影响,他唱起了美国的国歌。
看来音乐无国界是有道理的,他们再次获救。
“朴尚吉在一次任务中失踪了,惠安已经是美军的基地,韩国军队已经投降”美军的长官冷冷的说着“把他们送回西贡。
”这一路团长或许是被桑妮坚定的信念感动,他拦住了美军的长官,请求他给一次表演的机会。
这次桑妮还是唱Susie Q,只是不在忸怩,她要抓住这个机会。
面对塞进胸衣里的美金,她拿出来抛在地上,她对着美军的长官摇摆着身体。
一脸微笑,满眼泪水。
那些士兵叫嚣着。
身后的团员和团长都无声了。
为了去找到自己的丈夫,桑妮把团员关在门外,而那些桑妮屏住眼泪挣来的钱最后被团员烧掉了。
美军的长官终于答应让人护送她去惠安前线。
而她的丈夫在战场上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一个死去。
好不容易和身边最后一个受了伤的战友获救,很快又被派到战壕里。
那个受伤的战友还是死在身边,他感到精神恍惚,只是还是不断射击着。
被寻找他的士兵架出战壕,他看见了妻子,他似乎终于回过神来。
而幸顺走到他的面前给了他一巴掌再一巴掌再一巴掌。
最后他跪在幸顺的面前哭了。
你爱我吗?
曾经的问话,妻子以行动来回答。
是的,我爱你。
所以我那么远那么远的来找你。
他与她丈夫真的是爱情吗?
那永德算什么?
她和永德之间我才看到了爱情。
他一直要追寻丈夫的信念,是欺骗,是责任,是恨,可以是很多。
但就不是爱,这不是爱的表达方式!
这是一个女人成长的故事。
女人因为男人而成长,而成长之后就不在低头了影片中也包含这对战争的思考,丈夫糊涂的进入了战场,就像韩国当时因为美国而进入战场一样。
代表着人性,代表着美代表着韩国的传统美德。
妻子在越南经历的不是堕落,是成长。
美好的东西中有经历过风雨才能发光,这是韩国的精神。
而最后陷入战争的丈夫跪在了妻子前面,痛哭不止,导演甚至一直用全景描绘丈夫对妻子跪下。
这是对人性的忏悔,这是对战争的反思。
信念的力量得有多大才能万里寻夫,我在影片的最后才肯定那是爱情的信念,顺伊倒底有多爱他丈夫?在片尾那一次次的掌刮中表露无遗。。。还有,音乐真的挺干净,挺美。。。
她,一个传统的农村姑娘,我都不知道她是为了什么,一个人去到了混乱的战场,卖笑、卖唱,看的真心酸;幸顺这姑娘虽然第一眼看起来普普通通,但是真是越看越漂亮,特别是眼睛
棒子的背景总是描画的那么扯,影响到本作剧情了
不管是郎在远方还是郎在近处,只要能坚定信念,就是郎心如铁。
幸好是个美好的结局,往往总是女性爱得更执着。
信念的力量得有多大才能万里寻夫,我在影片的最后才肯定那是爱情的信念,顺伊倒底有多爱他丈夫?在片尾那一次次的掌刮中表露无遗。。。还有,音乐真的挺干净,挺美。。。
看之前绝对没想过是这么烂的片子,男女主几乎没有演技可言,相反配角们还魅力十足。故事很扯很拉胯,本来只是中规中矩的美式动画片故事,但是非得硬凑女性暗示,尬出天际。怪不得看过的朋友说不好看。又尬又俗,要是是拟人化动物的动画片没准看起来会更自然。
少见的韩国越战片,最近经常哼Danny boy,看到影片结尾会心一笑
想想为什么国外就可以拍出这么真诚的战争片 我们不行吗?不是 就算行 你敢写嘛?就算你写了 有人敢拍嘛?就算有人敢拍 有人敢上映嘛?好片子看完 就会觉得痛 心痛 天天都讴歌 都弄虚作假 这样的时代永远不可能出艺术经典 就酱了
剧情巧妙,布局诚意,西化宪政下的南韩电影果然厉害;一条副线,血海深仇的同乡兄弟的战争历程锦上添花;离开情妇后的男主独处相敬如宾循规蹈矩的女主媳妇,女主没有说出‘爱’,结果石破天惊;“早该告诉你,我在爱着你”,这个故事遇上贴切的歌曲,真是贴切;你看现在白鸟噤声、猪头一尊的土地,人活着都和蚂蚁蜜蜂似的,靠屎一般的作品、毫无诚意的鸡血苟活,真是唏嘘要是南越存在该是多打脸射会煮义啊。
唉,后面过分了,真希望没看懂,入戏太深
有一个战争场镜头太酷毙了,不比兄弟连差;剪辑切换酷毙了;女演员有魅力,萨克斯大叔和负心郎君相比之下演技逊色了些;伦敦德里小调是我接触到最早的能把自己吹感动的音乐;一点不淫荡;这部电影中人人影视剧目组的字幕很有人情味。
🤢
韩式越战题材电影,影片拍得还不错,但是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来看,作为片中主角的韩国军人其实很尴尬,因为韩军在越战当中并不是主角,仅仅是作为侵越主角美军的仆从军的存在,然而,韩军在越战中的表现令人瞠目结舌,不是作战勇猛,而是杀戮残暴,韩军在越南犯下了毫不逊色于二战时期侵华日军的暴行,堪称血债累累,至今在韩国仍是禁忌话题!!!
一般吧,我其实一直不知道女主为啥要去找男主,说是爱情有点太牵强了
其实可以算是一部公路片吧,又感觉像是韩国版《芳华》,从个人命运管中窥豹,试图揭示一些政治理念和和平思想。只是这个故事不知所起,不知所终,使得整段艰难旅途更像是一个笑话。一些表演片段可以说是十分色情了。
其实一直没看出来幸顺爱不爱她老公,但那又有什么关系,感动的本来就不是他们之间的感情,而是这一路上幸顺的坚韧,和为了达成目标的不顾一切。任何时候都不能小瞧女人。
过程拍的很有趣 但问题是动因到底是什么 枪林弹雨去找个根本不爱自己的人啊 打几巴掌过去就能爱回你了吗
越南河粉不错,回到最初的问题,答案一直在。
立意别扭,看着自然也别扭。唯一亮点,女主角很漂亮,两星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