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有想过去电影院看,因为奔兄带给了我欢乐还认识了running man,金钟国的参演也是想去之一,可是后来看到3.3分的评分打消我去的欲望(我自己也比较懒,错过不少电影,霍3也拖了好久才看)。
就是作为综艺节目也不至于低到3.3分吧,怎么说也拍成了电影,可是看过之后我真的想说,确!
实!
不!
如!
电!
视!
综!
艺!
节!
目!
睡前的一个推人游戏还是有点意思的,主要是有谢依霖,少数很有艺能感的人,结果结束了之后豪华与简陋就是一个破卡通图片!
也没有夜间任务,没有起床任务,就到了第二天的正剧游戏。。。
这个看过最混乱的一个游戏,开始说拼孔雀得88888大奖,后来又完全变成了瞎猜间谍...就不能好好玩游戏找线索然后真的推出间谍再举报吗?
间谍就不能好好撕名牌吗?
还黑虎白虎的阴谋乱七八糟,要搞笑不搞笑,要煽情不煽情,要悬疑不悬疑,还各种镜头回放严重涉嫌拖时间。
本片最大俩看点就是谢依霖和金钟国,所以还是给两星吧!
今天实在没事干终于踏出了,迈向综艺大电影的第一步,也应该是最后一步。
因为不算一部电影,所以这部电影本身没有什么好置啄的。
比起“奔跑吧,兄弟”这个节目,电影计划的诚意实在是让人心寒。
正能量没有见到,游戏也几无可玩性,而最重要的笑点,除了开始的前半个小时,后面在千古情的杀人游戏索然无味。
我一向是很抵制综艺大电影的,觉得毁坏了中国电影的风气,虽然本身也没什么好风气,但这类电影的产生无疑让中国的优秀电影人和广大影迷们寒心。
我看这豆瓣刷一分的短评时也一样的同仇敌忾。
让我意料之外的是今天逛到电影院时我居然对“为了和女友打发时间而看这部电影”这个想法没什么抵触。
看完后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我会花钱看我之前一直嗤之以鼻的综艺电影?
在买票时的抵制综艺电影的念头也仅是一闪,而过。
我想来想去发现,我买票时的想法其实跟其他广大看了此片的同胞想法是一致的:图个乐。
我并没有跟这个剧组这个节目这里面的演员有什么深仇大恨,我为什么要为了虚无缥缈的中国电影前景而失去一个消费笑声的机会?
况且,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综艺电影在中国能站稳脚跟是为什么?
大家应该都明白,是市场。
韩国也搞过综艺电影,为什么失败了?
不要跟我说什么类型限制,什么行业操守。
那是因为没有市场。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电影市场的现状是“人傻,钱多”,那你有什么理由能阻止那些商家速来呢?
如今的综艺电影只是一种现象,没有综艺电影,还会有别的种类的电影来圈钱。
而好电影依然会是好电影,不会因为综艺电影的出现而无生存之地。
国内电影市场极度膨胀,成了块香馍馍。
好莱坞,韩国,和国内的各个知名电影公司没办法吞掉,谁又能怪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有人从中取利呢。
好歹每个月的那些个不知从何而来的低俗爱情片和搞笑恐怖片没有都赚得盆满钵满的,这说明大部分的我们的鉴赏能力还是有底限的。
无论跑男电影的票房如何高,市场如何广,作为观众的我们都不应该被谴责。
大众如水,可导,不可逆。
看到一句话说的很好,观众有低俗的权利,但创作者应该有自觉性,不能为了迎合观众,一味低俗。
如果拍电影只谈钱,那真的是在侮辱电影。
我们今天在谈的其实并不是综艺电影的优劣,而是在中国电影市场如日中天的当下,一个合格的电影人应该秉承的态度。
现在的电视节目可真是五花八门,有幽默搞笑的《快乐大本营》,让人学习知识的《一站到底》,星爸萌娃齐现身的《爸爸去哪儿》等等。
而我,却对这个电视节目情有独钟。
它就是近几天红遍大江南北的《奔跑吧,兄弟》。
《奔跑吧,兄弟》是浙江卫视全新推出的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它由许多精彩的游戏组成,有七位明星嘉宾,每集还会有不同的嘉宾加盟。
我是《奔跑吧,兄弟》的死忠粉,每星期都会在电视机面前观看,当明星完成任务后,我会跟着他们一起欢呼雀跃,当他们任务失败后,我也会伤心难过,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我也会愁眉不展……就说最近的一期吧,他们接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任务,自己制作纸船渡江,看到了这个任务后,明星们瞬间傻眼了,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也是懵了,自己做纸船还得划到江的那头,这几乎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经过一阵商讨,他们分成了三组,每组人各出奇招,把硬板纸折成各种样子,裹上了好几层的透明胶,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每个人脸上都冒出了细密的汗珠,可是都没有一个人说要放弃,但是这艘船关系到他们的生命安全的。
要是浸水了,那后果可是真的不堪设想啊。
就算在这高度紧张的制作过程中,他们也不时对着镜头做个鬼脸卖个萌,整个场地都充满了欢乐。
他们似乎就是正能量的传播者。
正当我期待着结果时,节目竟然结束了,真是吊人胃口,让我意犹未尽啊。
这个节目带给了我们欢乐,同事也让我们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坚持到底的意义,不能随便放弃,这样才可能通向成功。
2月6日上午,拍片期间的冯小刚照例抽空发声,针对眼下综艺电影的火爆现实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基本有这么几个意思:行业内部从业人员积极拍摄这种电影不妥,主管部门应该有所管制,制片方趋利的本性会导致他们放弃对认真作品的关注,观众虽然是老大但这样下去他们的口味也会弄差。
其后媒体纷纷以“这是电影的自杀”为标题发稿。
而直至2月7日星期五为止,《奔跑吧兄弟》大电影已经获得大约3.5亿的票房收入。
稳定维持着全国票房总数内正常的比例。
冯小刚导演作为资深从业者,又是对语言有极高天赋的人,他一向知道怎么说实话和粗话,在一片捧读之声显出锋芒、划分立场,令人感受他的真诚和率性,又不至于沦为海英孙伟平张这类激素型炮手的档次。
他这些话语中有一个基本道理是最无可指责的,即职业自律。
对于默认“投身电影行业”的人来说,如果面对制作产品的水准低劣又无力单面提高,理应有拒绝的态度。
但呼唤管制则一下子让他显露出了位高权重者极难自省的粗暴感。
众所周知,相关部门对文化产业各方面管得不是不够,而是太多、太细。
太随意。
受众的娱乐审美被大批量挤压至综艺魔域本就和当下现状脱不了关系,因为出现了新的乱流而希望再来场洪水,实在是浮空的不管穿鞋的。
内地综艺节目这数年的发展成绩有目共睹,庞大的市场成长支撑起了那些率先改革的电视台,从请台湾老师韩国老师指点,到直接花钱买节目买团队买明星露脸,财大气粗的程度令对岸腹诽之余还不得不极力促成小三通。
工艺水准方面的进步用双眼也看得出,LED灯光音响等硬件抛一边,多机位剪辑造出的叙事感在嘉宾演员蹩脚的演出中越来越有节奏了,闪回和诡叙的使用也比比皆是。
可以说,正是电影本体的发展经验,给予综艺节目这些“伪真实空间”吸引人的方法,让所有制作人都意识到,观众看节目,也是“看故事”。
《奔跑吧兄弟》的韩国原版节目,做到收视率最好的那段时期,游戏基本是手段,看点就是一群不同属性角色反复出演的反转剧情片。
所以它们和电影不能完全横向比较,但也并非不能比较。
十个综艺十个假,但从观众角度看,一个是需要调整情绪才能慢慢适应世界的产品,一个是明星或素人都是带着部分真实自我洒狗血的空间,自然容易被后者所谓“真”拉过来。
冯小刚还说“美国综艺那么发达,但美国人不这么弄自己的电影。
”这可能就是他对此了解得不够了,高端的不说,美国MTV台有个叫做《Jackass》/《蠢蛋搞怪秀》的节目,全部内容就是一群人无下限地去挑战一些令人瞠目结舌的荒诞场景,有些是困难和危险,有些则是恶心和尴尬,但参与者乐此不疲。
2002年《蠢蛋搞怪秀》也拍摄了自己的大电影,内容同样为短片集合,毫无剧情,因过于血腥被分为R级。
首映周末票房为2276万美元,2006年上映第二部。
最后两部电影的美国票房分别有6425万美元和7277万美元。
而他们的制作费分别只有500万美元和1150万美元。
2007年上映《蠢蛋搞怪秀2.5》,2011年上映《蠢蛋搞怪秀3D》,首周末5000万美元一举打破秋季档记录。
2013年又开辟了新系列《蠢蛋搞怪秀:坏外公》,演员化妆成老头,在公共场合做出各种极端行为,录下行人反应。
照例上映便登顶票房榜,并且奇葩地得到一个奥斯卡化妆提名。
极端的成功案例如果显得很刻意,那么同样可以举个反例。
2010年上映过一部叫做《MacGruber》《百战天虫》的喜剧动作片,这是美国综艺节目《周六夜现场》中一个小短剧衍生出来的电影,短剧本身又在在恶搞八十年代美剧《百战天龙马盖先》。
因为人气颇旺,编导脑袋一拍就做了大电影,上映之后强行拉长的无聊冷笑话并不受人待见,在2551家影院上映却只有160万美元,最终未过千万。
说这个的原因只是想阐明,市场总是会有自己摇摆的方式。
时至今日,虽然美国本土的票房确实在下滑,但它依然成熟地吸收着各种改变的可能,并没有因为各种投机行为而崩溃。
或许内地电影市场因为种种原因出在畸形中,但帮助它的方式,最好不要是用可能导致其更畸形的手段。
常常会自问,我们即便远离了学校,心中是不是时刻都还要住着个老师。
那个喜欢说“你一个人讲一句话看起来没什么,要是全班这么多同学每个人讲上一句话,那怎么上课啊!
”的老师。
文/梦里诗书看往昔《爸爸去哪儿》中国特有的畸形真人秀版电影票房红遍大江南北时,就注定了这绝非最后一部综艺电影,《奔跑吧!
兄弟》便是顺势席卷而来,若说前者还有那么些许寓教于乐的价值,那么后者哈哈呵呵的两场游戏节目便撑起了一部电影,电影?
综艺?
里外皆非!
因何不能为之电影?
一部电影最基本的是必须要有剧情,《奔跑吧!
兄弟》每次嘻哈打闹的撕名牌真人秀显然不兼具此项,于是掩耳盗铃,电影自已居然牵强附会的扯出了场上古传说为引,最后还是跑男大集合,大家愉快玩游戏!
在历经了一场夺房之争红黄两队的水上推手游戏后,电影开始进入剧情上的“正轨”,一场奢华版的寻宝外带杀人游戏由此展开,首先宝藏明显未有吸引,一群富家翁还要对88888的现金装出极大的兴趣本就是个无趣的笑谈,杀人游戏所在地更明显是个新开发的坑爹圈钱人造景区,看似稍有悬念新意的“杀人”,实则还是一出撕名牌游戏的老梗,于是一场哈哈的水上推,一场呵呵的撕名牌,便构筑了这部电影空前不知能否被绝后的忽悠“剧情”。
因何不能为之综艺?
综艺节目常理是不会需要剧情脚本的,但近几年很多看似真情流露的真人秀综艺节目,落足没能在于一个真,而是在一个秀上,最典型的莫过于《变形记》那本动人质朴的互换生故事,被一群芒果脑的导演安插了多少戏份?!
《奔跑吧!
兄弟》无疑也是于此,所有既定的剧情发展配合着一群演员的演技皆是如此的作态,水上推游戏明显女汉子的谢依霖一定会连胜几场,看似矮小的王祖蓝一定会有着逆袭,最后一定会是队长间的争锋对决,陈赫一定还是会有着贱兮兮的神状,当本是充满未知的真人秀,变成了按部就班有着导演编剧的设定发展,一群真演员在你面前玩着一场假游戏还带以各种“真情流露”,这样的节目还能称为综艺?!
里外皆非不是电影也不是综艺的综艺电影,是中国庞大明星粉丝群的一块畸形蛋糕,有了蛋糕自然就会有人要去分食,看似粉丝满意,电影公司稳赚不赔,明星名利双收的三者利好,实则是中国电影的鸦片,当人人都发现在银幕上让明星玩一场游戏远比让明星拍一部电影更赚钱的时候,谁会不趋之若鹜于前?
虽然很喜欢《奔跑吧兄弟》这个真人秀节目,但是对于综艺拍成电影非常反感,虽然曾经也脑残过,追过《爸爸去哪儿》第一部真人电影,当时陷得很深,不能自拔,不过清醒之后才发觉有多可笑。
不过不管怎么样《奔跑吧兄弟》综艺节目绝对爱的没话说,其实综艺拍成电影可以成为一个新的标杆,但绝对不是把电视上的综艺直接搬到大荧幕上就可以了,内容不能这么水,如果可以将真人秀往深处挖掘,说不定会成为一个新的形式电影,有些东西不一竿子打死,说不定会有惊喜!
冯小刚炮轰自己担任股东的华谊兄弟拍这种垃圾是在自杀,我赞同了两句,下面有人留言说能上映,能卖钱就可以,你那么高冷矫情干嘛?
看了我一下子就来火了,现在高冷两个字这么不值钱啊?
高冷和底线分的清吗。
一个娱乐节目,花五到十天制作,就能上映去卖钱,我是闻所未闻。
别说是美国,就是隔壁韩国,这综艺节目的祖宗,想把综艺节目搬上电影院也遭到了韩国电影工会的集体抵制,为什么?
人家高冷?
人家还有底线而已。
这国家俗的事情太多太多了,没有底线的事情太多太多了,最不缺的就是高冷。
上个礼拜想去看电影,打开电影院的排片,三部国产幼儿动画片加两部综艺节目,你还说高冷?
你TM去给我找世界上另外一个国家可以排出这样的排片来。
稍微有点要求吧,比能卖钱要求高那么一点点就是高冷啦?
电影是门现代艺术 是一门把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和工业文明高度结合的现代工业,是一门有独立学科,独立学院,独立研究,独立奖项的学问,全世界都对电影有这这样的尊重 连综艺如此盛行的国家,综艺人谈到电影人还是充满尊敬的。
难道我们就不能多一点尊重?
难道能让人尊重的就只有产生票房这件事情?
这完全就是在亵渎这个行业。
我对国产电影的要求就是导演有诚意,想拍部对得起买这个票的观众。
这TM就高冷啦?
想看娱乐节目你家里网上看看重放不就行啦,糟蹋什么钱呀。
你进餐馆,厨师给你炒两菜卖你一百,回头给你出去买两个盒饭也卖你七十,你会买吗?人家连伪装都不带伪装的清楚的告诉你,盒饭!!
你会买吗?傻呀?
比喻成吃的能明白的人就多了。
使劲买这种电影的票吧,等每一部这种“电影”都能卖好几个亿了,谁还费那老劲拍电影去啊,一样的道理。
我又想说广电总局呢?
管台词管服装馆演员管立场,就不管这个行业的死活啊?
人家有行业协会可以自己抵制,我们的行业协会没这能力,家长制管理,既然你要管你倒是好好管呀,只管小孩穿衣不管小孩学坏呀。
不是要建设文化强国吗?
这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吗?
如果你不想看到以后中国只能拍出这种垃圾,还是高冷的不要买票,并在看到宣传看板的时候鄙视的骂一句,少TM恶心人。
看了很多人的评论,其中一部分人表示自己本来就喜欢这个综艺节目,所以来电影院哈哈一乐也挺好的。
我看到这样的感想后就忍不住写了这个评论。
从那些所谓自己哈哈一乐的观众角度来说,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大错误。
但是角度不同,或许看到的也不同。
近年来中国式的搞笑电影开始多了起来,那些比较有名的,我都有看过,我却是真心笑不出来。
我看到的搞笑作品往往是通过整人,或者囧态来吸引观众,毫无文化可言,如同站街女一般。
在已经如此浮躁的社会情况下,这种快餐式的电影居然还经过大卖,任其发展。
从前一年的爸爸去哪儿到今天的这一部奔跑吧兄弟,只能说将整个中国的电影事业拉低了,大家纷纷问综艺片为何也能上荧幕?
可见综艺片与电影之间本身就有着巨大的差别。
那些说为了乐呵乐呵无可厚非的观众只是满足了自身观看娱乐类节目的心理,却忽视了它这次是作为一部电影这么一个方式出现的。
因此理应要制止,不能让这类无聊,毫无意义的“节目”,变成一种电影上的艺术。
如果已经买票,赶紧退!!!!!!!
如果带女朋友看,更要赶紧退!!!!!!!
88min“电影”,5min背景,15min成员出场,所有人员在综艺节目中的表现回顾15min,出现某突发事件成员表情特写10min。。。。。
一共两个环节,推人入水+内奸(设置超烂);没有什么印第安人的场景,那是结尾的花絮。。。。
花絮有正片没有,别告诉我还有第二部。。。。。
一整天的好心情全毁在一部电影上了。
刚开始以为是电影,看了10min后决定当一期跑男看,结果呢!!!!!!!
只能当半期看!!!!!!!
还是粗制滥造的半期!!!!!!!
又是一部大火综艺节目延伸的大电影,绝对的商业运作和营销。
不过光从娱乐角度看,真不错,蛮搞笑的。
几个跑男兄弟娱众的本事了得,笑翻全场!
含含很开心,不过看的人不多,全场也就十来个人,简直就是VIP[憨笑][憨笑]又是一部大火综艺节目延伸的大电影,绝对的商业运作和营销。
不过光从娱乐角度看,真不错,蛮搞笑的。
几个跑男兄弟娱众的本事了得,笑翻全场!
含含很开心,不过看的人不多,全场也就十来个人,简直就是VIP[憨笑][憨笑]又是一部大火综艺节目延伸的大电影,绝对的商业运作和营销。
不过光从娱乐角度看,真不错,蛮搞笑的。
几个跑男兄弟娱众的本事了得,笑翻全场!
含含很开心,不过看的人不多,全场也就十来个人,简直就是VIP[憨笑][憨笑]又是一部大火综艺节目延伸的大电影,绝对的商业运作和营销。
不过光从娱乐角度看,真不错,蛮搞笑的。
几个跑男兄弟娱众的本事了得,笑翻全场!
含含很开心,不过看的人不多,全场也就十来个人,简直就是VIP[憨笑][憨笑]
节目有点短啊
旁边的小朋友笑得很开心啊~
大电影的后期制作团队很有问题的好吧,既然很多场景都被删减了,就不要在花絮里面留下好吗,真的很突兀啊!还有就是,剧情交代的也不是很明白,如果你从来都没有看过《奔跑吧,兄弟》的话,真的很难懂啊!而且大电影也没有展现出几位成员的团队精神,有种各自玩乐的感觉,关键是缺了队长啊!
优酷看了五分钟,关了
2015.02.06永旺
评论里有没有人真的去看过了?好看吗?首映好几千万呢
这种都可以叫电影,中国的电影圈为了圈钱真的可以做到无止境的下限。可笑的是,居然还有人去看。什么玩意,综艺idea花钱抄别人的就算了,还脸皮厚到制作成电影。为了给差评还得忍受那里写着“我看过这部电影”这么噁心的字眼,强烈要求豆瓣出“我不想看这种烂片”和“负分滚粗”的选项!!!
坐在电影院看着大银幕上的综艺字幕还是感觉到一丝别扭,这一期明智的选择了悬疑主题来抓住观众的神经但是过多的回忆往期节目,显得累赘,毕竟来电影院看的,都可以说是死忠粉了,后面悬疑气氛还算可以。不过这样的节目终究还是呆在电视屏幕里好。
宝强out的太有喜感了~
长脑子的都看得出,连队长都没在列,本身就是正常录制的一集,最后补拍了片头片尾就拿出来当影版,对这种圈钱行为应该强烈抨击!中国电影的审核制度何年能完善起来?
国外陪伴的作品
作为一部电影来说太嫩了,作为加长版综艺挺有意思
哈哈。就是喜欢奔跑吧~~~
唯一能为中国电影做的就是给烂片打一分
大家一起在电影院看一个综艺节目剧场版也是蛮开心的。在电视上看电影,在电影院里看电视。哈哈~
主要是看人,王宝强搞笑了……
为啥没邓超
虽然不算什么电影 但是金钟国真的挺可爱的
第一届很好,我好喜欢看,也很喜欢baby综艺,别拍戏,多参加综艺吧
好看就行,能让大家乐呵就行,别整的自己好像多懂电影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