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面前有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我就想他是否会为我现在所作所为而感到骄傲,如果是的话,我就继续做下去,如果不是,我就马上停下。
”一位沉迷抢银行的老绅士,越狱多次就为了抢银行,受害者对于他的描述都是“有礼貌,面带微笑”,与过去“罗宾汉”式的好汉英雄不同,也不是一心图财的目光短浅之人,亦非穷凶极恶的狂徒,就是“喜欢”。
梦想是什么呢?
是世人觉得你是否应该做这些做哪些,然后你就听从世人的看法,或者说就是简单的从众,还是做你认为你该做的,或者你喜欢做的。
对于福斯特来说,他的选择,就是做他喜欢做的—抢银行。
主角这一人物形象,首先便是他的绅士外表,以及他的微笑。
后来我们发现这一人物其实是一个抢劫银行的罪犯,但他却有一把一直也不开的枪。
在后来,他一时决定偃旗息鼓,好好养老了,可后来又去抢银行了。
导演为我们以一个新的视角展示了一个追求梦想的人,他以什么方式践行自己的梦想呢?
他是一个善良的人,这个无从质疑,因为他彬彬有礼,面带微笑,但他却是个罪犯,对于一个罪犯来说,存在善良吗?
那么,什么是犯罪呢?
当然了,对于福斯特来说,他的犯罪是没有任何借口的,因为他喜欢犯罪,或许这样的犯罪也就是所谓的“秩序邪恶”,而他很明显是那种极度自我主义的人,为了自己的梦想可以付出一切。
很好笑的是,我们现在有很多言论都在鼓励这一点,为了梦想奋不顾身,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这一点非常适用于他,他就是那种越狱也要抢银行的人。
不过这样真的对吗?
这样扰乱社会秩序,虽然他自己开心了,但是对于社会来说,这样真的好吗?
我觉得电影是带有某些讽刺意味的,其实福斯特和阿甘没什么区别,都是追求自己的梦想,而且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或许这也是对于梦想的一个讽刺,究竟什么是梦想。
如果你要是完全觉得阿甘是对的,那么福斯特也是对的,但是这个就会产生一个矛盾,当然也许有人感受不到这种矛盾,那是因为被抢劫的不是你罢了。
整部片子就是根据着梦想来说的,什么样的梦想,如何坚持梦想,为啥没有提名的,虽然感觉不如绿皮书看着过瘾,但我觉得还是很棒的。
西方有很多过于犯罪的电影,抢银行是其中一大主题,从电影中,我察觉到相对于其它犯罪,西方普通民众对抢银行似乎有额外的包容性,在《城中大盗》,抢银行更是被描述成一门世代相传的谋生技艺。
我想,这大概和西方的民权思想有关——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包括自己和他人的。
但银行财产嘛,属于国有或财团,普通民众显然并不过分关心。
如果你有幸遇上的是福瑞斯特·塔克这样一位和煦、儒雅、面带微笑的绅士劫匪,你甚至无法对他生出真正的恨意,或许,做为利害关系人,还会生出那么一点小同情,小惊喜。
福瑞斯特·塔克的故事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从13岁到年过70都以犯罪(主要是抢劫银行)为生,用中国文化描述,这是一个“技进乎道“的人,他享受的不是从银行获得的财富,而是抢劫、追捕、逃亡和越狱过程中带来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脱。
这个故事让我感觉悲伤,是那种缓慢、深沉,像是潮湿的天气里墙壁慢慢渗出水珠似的悲伤。
我忍不住想,一个人要经历怎样的家庭,怎样的童年,才会走上这样一条通过毁灭自我实现救赎的道路。
警探约翰对老人说:“像你这样的人,不需要靠抢银行谋生。
”确实,我绝不怀疑以福瑞斯特·塔克的才干和素质在任何一条其它道路上可以获得的成功,例如创办一家企业,成为成功的企业家。
但是,他选择了犯罪,在第一次选择落子之前,一定种下了我们看不见的苦果。
福瑞斯特·塔克有一个遗弃多年依然深爱和崇拜他的妻子,有一个七十岁高龄偶遇倾慕的灵魂伴侣,第十七次,他没能越狱,我以为他会从此度过平静祥和的晚年,但某一个阳关明媚的日子,他选择了重操旧业。
爱他的女人和他爱的女人,都留不住他那颗枯萎的心。
他的笑容彬彬有礼,但我看到的是一股死气,只有通过犯罪他才能找到自己活着的感觉。
在我看来,原生家庭和童年成长才是这部《老人和枪》背后最应该探讨的话题。
不少人歧视好莱坞。
我不。
今天看了那儿的一部新片子《老人与枪》。
故事不复杂,不刺激,但讲的顺溜。
在这种电影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正常。
作为个体的人可以不正常。
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正常。
夫妻之间,警匪之间,该什么样儿就什么样儿,不夸张。
大家的乐趣以及电影的笑料,都来自于智力,而不是愚蠢。
用王小波的话说,这就是“高级”。
是一部新电影,讲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老贼弗罗斯特·塔克和另外两个老人组成了“日落帮”,制造了一连串的银行劫案。
和一般的抢劫犯不同的是,塔克的行为及其谦逊低调儒雅和善。
通常是彬彬有礼的向出纳员递出一个纸条,上面写着“抢劫,请把钞票放满我的提包。
”有一次,一个新来的女出纳员看到纸条后吓哭了,塔克同情的目光看着她,并安慰她说:“你哭了?
不要哭。
你干嘛要哭呢?
”女子边装钞票边委屈的说:“这是我第一天上班。
”塔克柔声说:“凡事总有第一次嘛,是吧?
高兴点。
你干的很不错。
”之后,从容的携包而去。
就这样,他们作案几十次,经常被抓,塔克也经常越狱,似乎这已经成了他生活的常态。
一次,塔克在作案逃跑的途中邂逅了一个善良温柔的老太太朱厄尔,他们成了好朋友,一起聊天、喝咖啡、骑马,互相倾诉自己的人生感悟。
但这并不妨碍塔克持续的作案。
直到最后失手。
我们看到这里,通常会认为他们的抢劫偷盗是为了谋生。
塔克的同伙也说:“我马上就67岁了,身子骨不好使了。
我也得为自己的将来考虑。
”如塔克这样从小就开始偷窃,13岁就偷了第一辆自行车被送进少管所,多次越狱又多次作案。
他们除了抢劫和偷窃,别无所长。
他们只好以此为生。
他们三个老人即便不愿意做这种事,为了糊口,也只能去做了。
这里想说的就是人生的选择。
影片中负责抓捕抢匪的警察约翰·亨特很爱自己的孩子,他这样去教育他的孩子:“你选定了?
说定了?
嗯,好,那就选你想要的。
我是说,你不是喜欢棒球吗?
那就选棒球。
一定要选你所要的。
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做你想做的,一定要确认你真的喜欢这事,明白吗?
因为你以后就都要做这行了。
”在社会中,通常都会为人们提供一些选择的。
或文科或理科,或打工或老板。
或当官或做学问。
总能选到比较靠谱的。
即便是少不更事,孩子的父母也会为儿女的将来操心。
然而也有那么一些人,沦落到被人们遗忘的角落,有家庭原因经济原因环境原因,也有许多偶然因素,而政府太忙,只顾着在伊拉克叙利亚耍威风,和俄罗斯中国较劲,没工夫去想着这些人的将来,更没有给他们其它的选择,这或许就是命运的安排吧。
一次又一次的抢劫,一次又一次的入狱,一次又一次的逃脱。
久而久之,他们就顺着这种惯性走了过来,他们认命了。
这些经历造就了他们的人生。
曾经看过这样的报道:一个惯偷被抓后,在判决书上签字时,顺手将法院书记员的钢笔也偷走了。
问他为何如此?
他的回答是:“习惯了。
”确实是这样,他们很少去考虑自己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危害,法律对于他们只是提醒自己作案的时候多个心眼别让抓住,更鲜有平常人心目中的道德感,只是一种习惯罢了。
逐渐地,他们尝遍了其中的甘苦,受尽磨难的同时,也逐渐的感受到乐趣在其中。
塔克准备了一支手枪,却从不使用,仅仅是为了威吓胆小的银行出纳。
从小就学会了将床单撕破做成绳子逃离少管所。
为了越狱,甚至废物利用,精心制作了一艘小船。
作案时也始终保持温文尔雅的笑容。
曾经为塔克辩护的律师说:“我对他说,像你这样的人,要是谋生的话,不一定非要靠犯罪吧?
他看着我。
跟我说:我不是要谋生,我是在享受我的人生啊。
”塔克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抢劫事业,满怀激情的去作案,每一次的成功,都充满了成就感。
对于塔克,这就是莫大的享受。
亨特在调查塔克的过程中,对他有这样的评价:“他是个老人,但曾经也年轻过,他只是喜欢抢银行而已。
”亨特的妻子对他说:“就像你,是个警察,一个会抓住他的警察。
”这样,在人们的眼中,劫匪和警察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只是互相抵触的两个职业罢了。
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邪恶正义之分。
一个要抢,一个要抓,一个要跑,一个要追。
业绩的考量也在其中了。
塔克与一般的劫匪不同,他热爱生活,暗恋并尊重初识的女友,对于自己的抢劫生涯也有更深的思考。
他和朱厄尔的一段浪漫的对话令人感动,虽然长了点,仍然录在下面,让我们一同去享受思考的乐趣。
朱厄尔:“我们结婚的时候,彼此都太年轻了。
跟你的情况一样。
然后就怀上了小孩,然后你就失去了人生的方向。
至少我是这样的。
那时很容易满足,觉得这样就很好了,人生就应该是这样。
你花很多时间去感受自己有多幸福。
但也许有天早晨你睁开眼睛,觉得自己可能并不快乐,可能你一直就不幸福,可能你根本就不懂什么事幸福。
然后意外随时可能发生,你失去了身边的人,孩子长大,远走高飞。
然后就就会想,我还剩下什么?
现在我想通了,自私点也没什么不可以。
你想想啊,十年以后你会在哪里?
你会做些什么?
现在每次关上门我都会想,哎,至少我还能有机会再做一次自己想做的事,不管是什么事。
”塔克:“你知道,当门关上的时候我会做什么吗?
我从窗上跳出去。
每当我要做什么,或者要去哪里,我就会把自己想成一个小孩,我就会对自己说,我去做的话,这男孩会为我感到骄傲吗?
如果不会的话,那我就头也不回的向前走。
但如果他会的话,我对自己做什么就一清二楚了”。
朱厄尔:“那么这个小孩,他为你感到骄傲吗?
”塔克:“每一天过去,他都会更接近骄傲。
”朱厄尔:“但你永远到不了一清二楚的那个理想的情况。
不是吗?
如果你真的达到了那么理想的情况,那你也该死了吧?
而那个十岁的小孩,他可能有着梦想和希望,但是他不理解时间,对这个世界的阅历也不如你。
那么,你只能就这么继续下去,享受人生,尝试新鲜事物。
就那么努力向前走。
”于是,塔克听从了朱厄尔的劝告。
一出狱,他就迫不及待的去抢劫了四家银行。
是习惯也好,是敬业精神也好,他在用自己的余生去“再做一次自己想做的事”,虽九死而未悔,如夸父逐日般去享受属于自己的人生。
片尾的台词这样说:“当他被捕的时候,当值警员注意到:他在微笑。
”如果暂时抛开法律和道德层面不去考虑,塔克的人生是不是很励志?
他的激情,他的浪漫,他的执着,他对事业的热爱,不是令我们感动不已吗?
塔克由著名影星罗伯特·雷德福扮演,这也是他所出演的最后一部片子了。
满脸沧桑的化妆,蹒跚的步履,不紧不慢的话语,很到位。
塔克的女友朱厄尔由曾经的奥斯卡最佳女主演茜茜·斯派塞克扮演。
饱经风霜,心地善良。
警察亨特由上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卡西·阿弗莱克扮演,一直很喜欢他在《海边的曼彻斯特》里那种沙哑、疲惫和漫不经心的语调。
这部电影中依旧是这个风格。
这三个大腕一起为我们奉上了一个完美的影片。
只是剧情稍微弱了一些。
影片的音乐也很好,共有22段音乐和歌曲,非常动人。
现在苹果的iTunes资料库中已经有了。
喜欢的朋友可以去下载和欣赏。
本人评分:7.5。
他追求的从来都不是如何生存,而是怎样过自己的人生。
茜茜在影片中饰演一名按部就班的妇人珍珠。
年纪轻轻就结婚生子,循规蹈矩地过了半辈子。
直到老伴儿去世,儿女们有了各自的生活之后,才发现,原来从来没有为自己好好地活一次。
这是很大一部分人的真实写照。
看这部片子,让人思考该如何面对老去。
每个人都会老去,但这不代表要放弃梦想。
我们的人生潜规则,是什么样的年纪就该做什么样的事儿。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七十就可以颐养天年了。
然而看似是很完满的人生,依旧有很多人抱怨——看过很多风景,知晓许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一生?
有句谚语: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
现在不开始,只会变得更晚!
当你说太晚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它可能是你退却的借口。
不可否认,年龄确实会限制我们去做一些事情。
我们有太多的顾忌、太多的羁绊让我们不敢放手去做那些我们想做的事情。
你想成就自我,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这也是人生最有意义的事。
当你担心年龄,害怕老去的时候,可以借鉴王德顺老爷子的人生经历。
24岁当话剧演员,44岁学英语,49岁的时候一穷二白地“北漂”研究哑剧。
50岁开始健身,53岁练出一身肌肉,57岁创造“活雕塑”艺术并被载入“中国百年史”,65岁学骑马,78岁骑摩托,79岁登上T台,85岁驾驶飞机上蓝天。
王德顺的这一生可谓是经历丰富,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没有虚度年华,没有浪费生命,这一辈子活得很充实。
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做你们想做的事情,不要畏惧挑战,放胆试一试,也许就能成功。
”就像王德顺一样。
我们可以下定决心做任何我们想做的事情。
只要努力,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哪怕撞南墙,这辈子也没遗憾。
新年的第一份影评献给老艺术家们的《老人和枪》,以为是悬疑片的我看下来还是比较偏文艺了一些,但奥斯卡影帝,影后的演技还是牛逼的,卡西·阿弗莱克终于演了一个比《海边的曼彻斯特》里有点人气儿的角色。
比起警察抓坏人的整体基调,我更愿意把这部片子概括为一位不甘出狱的越狱抢劫老惯犯的极致浪漫 💕~
为了探索人性,讲述专业罪犯和越狱大师的故事显然不是一个合适的方式;但这就是导演David Lowe在一部轻松的新片《老人和枪》中所做的。
故事非常好,表现也很好,而且“热门电影”的类型成功地唤起了传奇电影明星罗伯特·雷德福的表现,也是他职业生涯中最热情的表演之一。
老人和枪雷福德在福雷斯特塔克(Forrest Tucker)中扮演主角,这是一位出色的银行抢劫犯。
它卑微,低调的本性和内心的礼貌似乎可以帮助他在犯罪时避免怀疑。
福雷斯特,永远穿着西装,有时戴着帽子,就像一个缓慢而温柔的流浪者。
他有时独自工作,有时与“年度年”合作(这个名字是因为福雷斯特和他的同事都很老),创造了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银行抢劫案。
除了一些倒叙,这部电影主要来自两条平行的故事情节线——。
一个是在福雷斯特遇见可爱的退休女人Jewel(茜茜·Sposeke)之后发生的温暖的“夕阳红”浪漫;另一个是一个往复式,节奏缓慢的猫捉老鼠游戏:侦探约翰·亨特(Cassie Affleck)试图破解一些相关的抢劫案,并希望将福雷斯特绳之以法。
老人和枪预告片Lovi表现出缓慢的叙事节奏,特别是去年看似无精打采的《鬼魅浮生》,这与他的年龄不一致(虽然只有37岁,Lovi指导了五位部长)。
从技术角度来看,Lowe坚持使用经典的视觉叙事技巧,将许多慢动作放在一起,分开,减速和褪色,并在整部电影中合理地摆动。
他和摄影师乔安德森多次拍摄玻璃或挡风玻璃,以强调电影的镜像,这是一个双重身份主题。
—— Forrest在非法活动中也是一位光滑的绅士:你会希望他成为你的邻居。
以同样的方式,电影坚定地把“反社区”带到了最后。
在《老人和枪》中,没有枪战场景;当发生动作事故时,我们只看到结果,而不是过程。
——在抢劫案发生后,福雷斯特集团的几名成员正在缝合伤口。
在电影的倒数第二个崩溃现场,即使警察最终接近福雷斯特,他们也只是创造了一种悲伤的乡村音乐风格。
老人和枪导演洛维去年的作品《鬼魅浮生》这种精心调整的音调赋予了电影一种让观众沉浸其中的浓厚感觉。
这部电影对外国观众可能没有太大的共鸣或感觉,但是洛厄尔的作品(基于真实故事改编,虽然一些事件和角色以多个原型为模型)让我能够清楚地看到美国电影。
分支类型——“Dexarkana”电影—— Terrence Malik,David Gordon Greene和其他电影制作人使用其情感丰富,基于角色的风格,具有德克萨斯州,阿肯色州和美国边缘州的背景。
如俄克拉荷马州和路易斯安那州西北部。
这些电影经常赞扬这些地区丰富的户外景观,专注于在国际收支中挣扎但从未被各种困难打败的中产阶级人物。
当然,在《老人和枪》被释放之前有很多新闻,因为Radford曾经说过这可能是他作为演员的最后一份工作(这位82岁的男子也计划成为导演,当然他会继续为了坚持环境保护活动,他还在他创办的圣丹斯电影节工作。
自发表此类评论以来,雷德福已经说过一切都没有得到修复,他无意从公众视线中消失,也没有退休计划在短期内.0x9A8B]真正的天鹅之歌在他的大银幕生涯中,那么这绝对是一个合适的谢幕表演,因为Forrest有太多人物,符合Redford的友好和轻松的角色。
Redford从这个角度揭示了图像的概念,《老人和枪》具有更深层次的含义——最后,Lowe选择闪回Forrest的劣质过去,并在几十年前使用了Redford的一些工作。
中间的照片和剪辑唤起了Steven Soderbergh的《老人和枪》的回忆。
在那部电影中,Terence Stump的电影经典与《菩提树下》非常相似。
尽管福雷斯特和宝石之间的温暖的衷心调情和愉快的浪漫平衡,《老人和枪》的冥想和悲伤和耐久性的质量不容忽视(事实上,福雷斯特塔克最后一次见到四年后被捕并在监狱中死亡,在83岁)。
这不是特定时期的电影;事实上,当你看到它时,你会挣扎于它发生在哪一年的故事。
一切都很微妙,符合它的规模。
这是这部电影的观点之一。
——我们是自己故事的主角。
当你选择如何生活和追求什么时,就会有一种简单的美。
这些选择可能很有趣,但无论多早或晚,后果最终都会结束。
雷德福为这一角色注入了活力,让观众间接感受到无拘无束的生活。
自己选择活法,按自己选择的活法去活一辈子,老贼令人钦敬,那优雅从容的态度、传奇刺激的人生(抢劫一生、越狱一生),不可复制;警探中间的点评很对:他只是喜欢抢银行而已(只是喜欢,无关其它),当然警探是受了老人律师的启发。
暂时出狱后与女友走在街上,看见运钞车,他的眼神仿佛钓手看见了水,我很理解。
惺惺相惜警与匪,恋恋风尘他和她。
各自踌躇,最后一个开门出迎、一个下车走来——不说话、浅浅吻,随即一个由衷幸福灿烂地笑、一个戴上帽子转身离去——何其动人呐,老年人的爱情。
茜茜·斯帕塞克马上七十岁了,她的翘鼻子(尤其侧影)迷死个人。
插曲《Blues Run The Game》与本片,绝配。
对卡西·阿弗莱克(饰演 John Hunt)这种半死不活、奄奄一息的调调异常讨厌,数日前弃剧的英剧《女鼓手》亦半是为此。
警探小小女儿的话有道理:“你抓不住他,也许不是坏事——因为如果你现在抓住了他,以后就不能再追他了”,解释一下就是:你让Game over 了,就再无游戏可玩了——警探到底也是这么做的:面对面而纵之。
君问归期呢,我说一会儿:Goodbye My Love,我的爱人,再见;Goodbye My Love,相见不知哪一天。
我把一切给了你,希望你要珍惜、不要辜负我的真情意……
影片主角虽然是不法之徒,但他的一生依然是个传奇,由同样是传奇的 罗伯特·雷德福出演。
如果这真的是雷德福最后一次演戏(他自己说打算退休),那也算是一个很适合他的收尾了。
这个角色不仅展示了雷德福的帅气与绅士气质,还很顽皮倔强,是个狡猾的老顽童。
对于80多岁的演员来说,真的很难找到这类有趣又迷人的角色了。
影片某种程度上也像对雷德福的致敬,在展示主角过去的“犯罪史”时,顺便也展示了雷德福年轻时的很多照片,不断提醒着观众,这位82岁的老人一辈子都是万人迷呢。
在他的演绎下,Forrest Tucker成为了最风度翩翩的银行抢劫犯。
影片对老人多次抢银行的描述也很具有喜感,音乐都是雀跃的,抢银行的人不仅不慌不忙,还戴着助听器,脸上更是洋溢着笑容,整个过程也波澜不惊。
基本上是在调侃社会和警方似乎对一位温文尔雅的白人老绅士犯罪是有多么不在乎,就算他一直成功犯罪,都没有人想要抓他归案,直到卡西·阿弗莱克出演的警探出现。
观众一定会联想到,这要是换成了一个满身刺青的黑哥们儿,别说让他一生逍遥法外,估计早就直接被乱枪打死了。
好在卡西·阿弗莱克在本片中只是个配角,所以就算之前有过一些负面新闻应该也不会影响到本片。
无论是戏份还是表演上,本片的焦点绝对是在罗伯特·雷德福身上。
讽刺的是,这个抢劫犯的角色虽然看起来很温和,但个性倔强,就算是70多岁,也还是想去抢银行,只为享受犯罪的乐趣,无论什么都无法让他停下来。
但雷德福却主动希望在本片后退休不再演戏了。
当然这样说,自然让本片更加意义非凡,增加了关注度。
如果万一老爷子碰到合适的角色,说不定又会再次出山。
在此之前,该收手时就收手也是好的。
PS:你们最喜欢雷德福哪部电影?
我最喜欢All the President's Men 和The Way We Were
在观看大卫洛维新片之前,我曾提醒自己,要避免过度解读。
看完《老人和枪》后,我猜想这也是大卫洛维在拍摄此片时对自己的提醒,他告诉自己,要避免过度创作。
这是他拥抱好莱坞的第一步。
他开始费尽心思刻画人物,所有机锋反转、箴言金句、尽显魅力的人物设定、谜一样的人物前史和充满玄机的对话描写,无一不展现着他向颁奖季发起冲击的决心。
大卫洛维大概有更深层的考虑,或许他在刻意调整自身的矫枉过正,试图获得主流认可,或许他开始对此前深信不疑的自我产生倒戈与动摇,但仅就《老人和枪》而言,这无疑是一部无法更平庸的模版式电影。
大卫洛维擅长的是情绪攫取,他如深井取水一般潜入人物内心,并屡屡在大片叙事留白与超现实的情境构建中挤压出情感张力。
所以他的影片节奏是变速的,时而缓慢沉郁,时而迅疾跳跃。
观众像是被动坐在过山车上,等候高高托起,或重重坠下。
而《老人和枪》不同,为了维持完整的戏剧框架,导演不得不选择匀速的表达。
他需要对事件进行巨细无遗的分解和阐释,起承转合缺一不可,但显然他还无法通过戏剧的牵引完成情感自然的酝酿和流泻。
其中有两个疑问是影片试图解答的(或者说是导演试图让观众以为他会解答的,以此激起观众向下探视的欲望):1、老人如何作案?
2、老人为何作案?
对于前者,导演不断强调老人神秘的微笑,用大量沙发音乐营造出chill & lazy的反类型效果;对于后者,影片全程避而不谈,仅以西部荒野跃马驰骋的牛仔自喻,将一切指向虚无的浪漫假象,老人被追捕时再次响起轻快慵懒的爵士酒吧背景音,瞬间让人产生一种提不起兴趣又发不出脾气的无语感。
可见,影片的一切反类型元素皆对准一个狭小格局的终点,仅作表面光鲜的橱窗展示,拒绝对此进行更深入的剖析。
基于此种浪漫的戏剧内核,大卫洛维的影像风格也从如棱镜一般的光滑尖锐变成被柔光包裹着的夕阳式伤感情调。
戏剧的原罪是油腻,因为它必然遵循叙事法则,所以完美的叙事必然包裹着最普适的日常,并指向人性至弱至暗。
而大卫洛维无力将光指向远方,他仅保留了一层漂浮在表面的热油,而舀起一勺,却发现内里是一碗冷汤。
老头子这可真是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了,整部影片太散,倒确实有种夕阳红的不紧不慢感。
a bit tongue-in-cheek, a lot of heart, completely caught off guard by this sweetest life hangover top 2019
一辈子抢银行,是太有个性,还是讽刺银行安保太水??女儿的故事?老女人的故事?年轻警察的故事,这都是为刻画一个老抢劫犯吗?
我羡慕这样的人,一生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导演是不是在用一个极端的例子告诉世界一个简单的道理:人的一生就该去做即使用枪对着你,你也会微笑做下去的事儿。哈哈!看到Forrest最后开车车逃亡的那段时突然哭了,之所以那么用力的逃,是因为有所牵挂了吧?
想起了去年几个老影帝玩票性质的《三个老枪手》,但这个取材于真实人物的故事并没有像那个片子做成类型喜剧的夸张,而是全片弥漫着一股优雅、复古和沉稳的气氛。身着蓝色西服的老绅士,笑着“对待”每一次抢劫。David Lowery这次一改之前叙事偏弱的诟病,不慌不忙叙述了这场围绕着Forrest Tucker还有警探的“猫鼠游戏”,也借由这个角色完成了一次对于他生涯的完美致敬,最后的16帧是不是其实就是他的电影角色群像剪辑?
犯罪,是他的意义
不是商业类型片,却有一种独特的味道
比King of Thieves不知道好了多少倍,浪漫又迷人的雷德福,抢劫也可以是件云淡风轻的事。
几乎是为罗伯特·雷德福量身打造了,温情又浪漫的老年犯罪片儿。
谁能想到,本片最精彩的部分都是闪回,其余都跟馊了的面包一样无趣。
如果没有雷德福这样的影坛大咖撑场面,这片子的可看度应该大打折扣,显然导演不想循规蹈矩地拍一部犯罪类型片,于是想出了绅士劫匪+落寞警探的组合,可惜剧情发展过于平淡,劫匪的传奇身份不足以撑满一部片子,硬塞的夕阳红爱情也无精彩之处,只有闪回的几处雷德福年轻时候的影像让人想起虎豹小霸王,不禁感慨其老是老了绅士度依然不减。
虽然可能是真故事的改编,但是这个剧情也太无聊太没深度了吧 - 就是个脑子有问题的老头,用犯罪和越狱的行动让自己以为自己激情燃烧着岁月,实际上是个傻逼....
有警有匪有抢银行有越狱,但又不是这样的故事。舒服的节奏和自在的叙事,加上怀旧的氛围和老歌的使用,是一层又一层的浪漫气息。
是我的问题吧,说是各个年龄层的人都应该得到尊重,但是看这几个老年人的故事却觉得很没劲。。。有点记不清了,为什么一生都是大盗,非要在最后被爱情所困呢
虽然抢银行是不对的,但是您可能很难想象年轻的雷德福有多帅
40/100 好莱坞惯用也经常诞生佳作的一类heist类型片:由两条主要故事线组成,个性十足的罪犯和沉稳可靠的探侦,一条负责秀,一条负责满足观众的安全感。但在这个作品中,两条线的塑造均是极度失败的,而且是那种一两句话说不完的失败,可以说需要完成的任务都没做到。我衷心希望,这不会成为Robert的封山之作。
心情不好就要多看电影丨@ Pathé Buitenhof, 28 Nov 2018
演员老了 可看性差
德州版老人與海?倒是頗具文學性。它的表述不新,導演知道把Redford戲裡戲外的兩重體驗交織在一起才能發揮最大力量,最後那一段時光倒流和天矇矇亮的戲都是典型的lowery,他尤其擅長在虛實之間做時空變換,然後從一個背景跨越到另一個,鬼故事的那一段跳樓異曲同工。後半段缺點多一些,跳躍得不夠好。但整體而言表演很可觀。
Robert Redfor真是帅了一辈子。如此儒雅绅士的抢劫和浪漫的逃亡,不禁想到了《我爱你,莫里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