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前,美剧《暴君》第三季完结。
作为第一部紧跟中东时事、并具有人物原型的美剧,这部剧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剧中的第一号男主角巴萨姆·法耶德是以叙利亚当前在任总统巴沙尔·阿萨德为原型的。
因此剧中的很多剧情完全就是来自叙利亚的政局。
巴萨姆从一位美国帕萨迪纳的医生变为统治剧中阿布丁的暴君,与巴沙尔的经历如出一辙。
但这部戏显然在跟进现实的发展脉络。
在第一季中,作为多年生活在美国的巴萨姆回到阿布丁,显然带着美式民主的优越感,不仅对自己的父亲、兄长的暴力统治非常不满,更希望在阿布丁践行美式民主,以至于想要发动政变。
第二季中,他的兄长、独裁者贾马尔将他流放,他在流放中成为抗击哈利法国的英雄,然后王者归来,逆袭成为总统。
巴萨姆成为总统,又是阿布丁抗击哈里发国的英雄,总算有了改变阿布丁的的资本与能力。
他开放选举,并大义凛然地不参加这次总统选举。
按道理说,按照这个逻辑,阿布丁很快就会进入繁荣稳定。
但巴萨姆如同多数美国人不清楚的是,暴君的产生绝对不系于个人的道德品质,更不是一个人意志所决定的。
在错综复杂的冲突中,巴萨姆的女儿被哈里发国的人当众处决,甚至被裸体抛入尸坑。
巴萨姆的美国妻子失去理智,要求巴萨姆的强烈报复。
国仇家恨,自然开始运动起战争机器。
为了让战争持续下去,巴萨姆不得不中断已经开始的选举。
结果又引起国内反对派的舆论攻击,哈里发国势力又在其中搅合,宗教分子和自由知识分子也一起向巴萨姆发起舆论攻势。
混乱中,巴萨姆的儿子也差点死于武力镇压。
最让巴萨姆意想不到的是,最终支持他的军队将领也直言不讳地告诉他,如果他不能强力统治这个国家,法耶德家族恐怕就会被屠灭,军队自然会找出一个人来当这名“暴君”。
换而言之,自从巴萨姆回到自己出生的阿布丁,就已经踏上一条成为暴君的不归路。
他基本上没有任何选择,在各方的势力的压力下,选择暴君不仅是一条快捷简便的统治方法,而且是唯一的自保方法,不然的话,只有死路一条。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中国人都知道的一则典故:快刀斩乱麻。
南北朝时期,东魏的权臣高欢为了考验诸儿子的能力,找一团乱麻让六个儿子想办法解开。
五个儿子都毫无头绪和办法,只有二儿子高洋抽出佩刀一阵乱砍,乱麻果然松开。
高欢由此非常欣赏自己的二儿子,而高洋后来也成为了南北朝北齐帝国的开创者。
很多人以为乱麻仅仅是一团乱麻,但实际上对南北朝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非常清楚,那是那个时代乱局的象征。
那个时代的中国,各方势力争霸,不仅有着混乱的民族、宗教和文化矛盾,而且有着政治体制往什么方向走的问题。
自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来,少数民族的汉化就不可逆转,但同时也造成原生文化的反扑。
高欢、高洋正是鲜卑体制和汉族体制对抗的经历者。
高欢的一团乱麻象征的正是当时的乱局,而高洋的处置方法简单粗暴。
或许正是如此,北齐帝国的皇帝无一不是暴君,有些残暴的程度超出人性的认知。
历史总在轮回之中。
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并不能改变人性,反而会放大人性中的恶。
不论在美剧《暴君》中,还是现实中东政局中,欧美的政治、文化乃至军事干预都只造成了更加混乱,更加乱麻一团,甚至理不出任何头绪。
巴沙尔·阿萨德当年从英国回到叙利亚,确实也曾经搞过一些开放的政策,但很快就回到了原路,而阿拉伯之春更是让这个地中海的文明古国成为混沌——人们已经看不到内战的各方有哪一方更为正义。
欧美在经历希特勒、斯大林之后,尤其在意自己的政治体制,而冷战的胜利无疑为这种自信打了一剂强心剂。
这也是萨达姆、卡扎菲被定为暴君,乃至被处决的“正义”的理由。
但不论欧美的制度如何优越,中东的暴君如何不堪,甚至希特勒、斯大林的统治如何暴虐,奥斯维辛和古拉格如同地狱,都无法推论出一个人、一个政党、一种主义造就了这一切。
因为踢进球门的那一成功的一脚,总是由无数次传球、进攻来造成的,是由无数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因素造成的。
在这场游戏里,受害者和受益者一样都是被命运推动的承受者,都是身不由已的罪犯。
《暴君》里的底层百姓、异见者、反抗者被轻易地监禁杀害,但身居金字塔顶端的暴君何尝不是被拘禁在暴力的牢笼中,做着无情命运的工具!
欧美干预的失败,恰恰是因为在道德上一开始就否定了东方式的政治体制,为其扣上中世纪“专制”“独裁”的帽子,成为一种魔鬼式的存在。
但东方式的政治体制,不论东亚,还是中东,都有着深刻的文化、宗教和现实原因。
没有人是天生热爱束缚性极强的政治体制的,之所以形成如此的政治体制,是在长期的博弈中不得不如此的选择。
正如中国古诗里写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但,和平稳定下的苦与兵荒马乱中的苦有着天壤之别。
在长期的兵荒马乱中,诞生一位强者,以极端暴力的武力统一各方,平息战争,这是历史的逻辑。
欧美如同文明刚刚起步的少年,没有吃过那么多苦头,自然就有着那么多天真的幻想,包括好为人师去教导那些古文明的幻想。
(完)阅读更多影评,或与作者讨论,敬请加公众号“观世影”(或者扫下面的二维码)在后台留言
20160827, s03e08, follow
美国系列大片《暴君》中“暴君”的原型就是前叙利亚总统兼叙利亚复兴党总书记哈菲兹.阿萨德,他就是现仼叙利亚总统兼叙复兴党总书记巴沙尔的老爸,而片中的“暴君家族”指的就是叙利亚的统治家族阿萨德家族。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借助什叶派、叙利亚复兴党和军队的力量,阿萨德父子作为少数派已经统治叙利亚这个文明古国长达半个世纪。
现在,陷入战乱、教派恶斗和大国干涉对决的叙利亚更频频成为国际新闻热点,以此为背景的戏说电影怎能不勾人上瘾呢?
为便于大家更好的理解《暴君》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及其中人物的命运,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叙利亚的阿萨德父子领导的执政党——叙利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来龙去脉。
叙利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是叙利亚的执政党,简称复兴党,音译为“巴斯党”。
1947年,叙利亚中学教师扎基.阿尔苏茲(什叶派阿拉维派)的“阿拉伯复兴党”和米歇尔.阿弗拉克(东正教徒)的“阿拉伯复兴运动”合并,创立“阿拉伯复兴党”。
1953年,复兴党和胡拉尼的“阿拉伯社会党”合并,更名为“阿拉伯复兴社会党”。
1961年,社会党退出,但复兴社会党名称未变。
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创立者和早期成员多数是一些具有极端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的小资、知识分子、军人和农民,该党结合了泛阿拉伯主义、伊斯兰教和社会主义,宣称自己是“阿拉伯民族民主社会主义政党”,主张复兴阿拉伯民族的古老荣光,在整个阿拉伯世界实现“统一、自由和社会主义”。
该党强调伊斯兰与阿拉伯主义的独特联系,主张反帝和反犹太复国主义,消灭以色列。
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为谋求创立一个“统一的阿拉伯祖国”,在多个阿拉伯国家设有分支,但只曾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掌权。
1963年3月8日,叙利亚复兴党军官发动“白色革命”,夺取政权,并从此开始在全国实行戒严;1966年,叙利亚复兴党内左派青年军官发动政变推翻逊尼派元老统治,造成叙利亚和伊拉克两国复兴党分裂。
1968年,萨达姆等伊拉克逊尼派复兴党人在巴格达单独召开“七大”,另立“民族领导机构”,伊叙两国复兴党互指对方“背叛革命”,分道扬镳,誓不两立。
1970年11月,什叶派阿拉维派军人哈菲兹.阿萨德(巴沙尔的老爸)发动“纠正运动”接管政权,成为叙利亚复兴党总书记。
从此,叙利亚复兴党一直由阿拉维派的阿萨德家族控制。
老阿萨德政变上台后,对外与苏联结盟,对内依靠什叶派实行世俗民族主义统治,同时在国内长期实行紧急状态法,压制逊尼派和少数民族库尔德人。
1982年,逊尼派泛伊斯兰组织“穆斯林兄弟会”在叙利亚哈马城发动反对复兴党的起义,老阿萨德派遣弟弟里法特率领大军包围哈马,用坦克、大炮、飞机和毒气进行无差别血腥镇压,除消灭数百名参与暴动的“穆斯林兄弟会”成员外,还造成4万平民死亡,10万老百姓流亡海外,从此埋下了今日叙利亚动荡分裂的祸根。
20160716, s03e02, follow
总体来说,《暴君》前三季,一季比一季升华。
第一季,巴萨姆带着全家从美国回到阿布丁,原本想置身事外的他,目睹哥哥的专制暴行和祖国的满目疮痍,决心政变推翻哥哥的统治,结果身陷囹圄。
这一季的故事比较简单,更多围绕着阿尔法伊德家族的恩怨情仇展开,与其说是政治剧,更像是一部家庭伦理剧。
第二季,巴萨姆被哥哥扔入了沙漠,其主角光环爆发,不仅顺利活下来,还赢得美人芳心,更成为革命领袖推翻了哥哥的统治,情场事业十分顺利,国内声望直上云霄,然后他民主幼稚病发作,宣布了宽大政策和民主计划。
这一季,家庭伦理剧变成了革命斗争剧,而革命的果实:宽容敌人和民主选举,二者能共存吗?
第三季给了我们答案。
第三季,巴萨姆放过了了哈里发领导人独眼小黑,结果小黑反杀了巴萨姆小女儿。
天天被女儿幻象和bitch化老婆整到无比心烦的总统,下定决心铲除哈里发为女儿报仇,因此他越来越专制,违背了曾经的民主诺言,战友和爱人纷纷倒戈,巴萨姆孤身一人踏上复仇的道路。
这一季像是设定为巴萨姆的黑化过程,他内心专制暴戾的一面(前两季也多有伏笔,比如小时候他比哥哥更加敢于枪杀叛军)逐渐显现出来。
他曾经的战友们为了在阿布丁实现民主,纷纷站到巴萨姆的对立面,达莉亚对巴萨姆说:你被复仇遮住了眼睛,看不清前进的道路。
真的是复仇遮住了巴萨姆的眼睛吗?
其实巴萨姆走的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当一个国家面临着严重的外部威胁,而且这种威胁还和国内的宗教问题相互纠缠,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可能实现民主选举吗?
从现实中的民主化历史来看,恐怕还没有先例。
今天中东的混乱,与其在内外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硬推民主(被世界警察逼着民主)有很大关系。
在动荡环境中推行民主的后果,无非是披着民主外衣的独裁专制罢了,这一点,我国近代史就是明证。
以民主为骄傲的米国,战争状态下也要行使总统专制,因为米国人最明白,战争状态下,民主是最大的祸患。
这一点也是《暴君》第三季中表现很多的一个部分。
当巴萨姆竭尽全力要消灭哈里发时,他昔日的战友们,为了捍卫民主,实际上在扯着国家的后腿,“帮助”着哈里发。
巴萨姆太想要复仇,同样的,他的战友和阿布丁的人民也太想要民主了。
当他们被民主这个美好的愿景遮住了双眼,就看不清通往民主的道路。
清除掉外患,不一定能迎来民主,或许是新的独裁;可是不清除外患,永远不会有民主。
稳定是民主的必要条件。
第三季的故事在本质上已经涉及到一个国家民主化的路线斗争问题,巴萨姆要先复仇,再民主;其他人则要先民主。
其实,复仇只是导演编剧为了突出“暴君”的诞生而设计的桥段,让观众认为巴萨姆是为了私仇而走向独裁。
实际上把哈里发杀死总统女儿这个设定,改为哈里发对阿布丁无穷无尽的恐怖袭击,同样会毁掉阿布丁的民主选举。
问题的本质根本不在于巴萨姆是不是被仇恨蒙蔽了双眼,而在于哈里发不除,阿布丁的民主化就没有必要条件。
我们可以预测,如果下一季的故事是巴萨姆被推翻,阿布丁迎来了民选的总统,这位新的总统面对着无穷尽的恐怖袭击,他又会怎么做呢?
他同样要行使专制权力,消灭哈里发,当他消灭了哈利发之后会不会搞民主呢?
那恐怕就是第五季的故事了。
剧中的“复仇”其实和现实中的“稳定”(或者是国家统一、民族解放之类等等)具有同等意义。
只是如果不设定为复仇的话,会让巴萨姆的同道中人更多,显不出他作为暴君的寡道少助,倒是与这部剧的主题不相合了。
动荡与民主之间的矛盾,在现实的历史中曾反复出现,《暴君》的导演编剧应该无心于表现这种宏大的主题,但《暴君》第三季的故事内核确实呈现出民主化过程中的困境。
我知道许多观众都觉得这一季《暴君》挺难看的,西方的影评网站也不例外,最终让这部剧在第三季就被腰斩,但我个人不这么认为,我甚至认为这是《暴君》最有意思的一季,觉得不好看,很可能是你这届观众不太行。
当然大家都看得出来,第一季贾马尔回忆起小时候自己因为懦弱没有处决反抗军战士,而巴萨姆满脸“不要浪费我时间”一枪爆头,这部剧的隐线就是要表现巴萨姆作为一个受过美式教育的民主信奉者“如何可能成为暴君”,他童年精神里埋藏的“残忍”如何要被挖掘出来,这条线在第二季一直没有什么推进,但是在第三季随着女儿被绑架杀害全面爆发。
最初我是预期死的应该是老婆的,没想到编剧比我想象的还要无情反人类,肯定会给很多观众造成不适。
我知道有些观众(特别是女性)会诟病两个问题,一是巴萨姆怎么能女儿一死老婆刚走就搞小三,这里的伏线甚至在第二季都埋好了;二是莫莉死了个女儿怎么就能变得那么作呢,呃,你死过孩子吗?
带着上帝视角你一定是很难理解的。
这一季《暴君》之所以好看,是把人的复杂性和内在的斗争表现得更多,更好了,包括上面的搞小三也是一种内在斗争,达莉亚作为一个穆斯林传统家庭的寡妇,一个母亲,一个“革命圣母”,如何去追逐爱情,去和自己的爱人对抗。
再举一个例子,就是那个从第二季开始就在协助巴萨姆的女大学生,她与一名男生相爱,倡导自由,倡导爱的自由,但却始终不愿与男生发生性关系,不愿去实践周遭所指责的“放荡”,“自由”不就是一种“放荡”的渴求吗?
为什么她要克制自己,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斗争。
那个在德国的酒店里自爆的穆斯林姑娘也是矛盾的,她就是指责“放荡”的一员,但是她毫无犹豫地把自己的身体呈献给了她崇拜的宗教极端分子,再要呈献给自己的神。
在按下起爆按钮的那一刻,她要解脱自己,但是炸弹没有爆炸,你看见的不是苦恼、疑惑与愤怒,而是松了一口气的表情,她是一颗人弹,但她真的做好了奉献的觉悟吗?
她傻呆呆地要走出酒店,BOOM。
这一季《暴君》的核心亮点,是从“影射叙利亚”和“宫斗剧”的印象里破出来了,更加结合中东政局的现实,试图带领观众去思考一些“观众爱看的”以外的问题,比方说,“伊斯兰”一定是暴力的吗?
为什么“伊斯兰”不愿意信任西方世界的介入?
带着善意在中东传播和平与民主,为何总是处处受限?
总是被谣言与偏见笼罩的中国观众,如果能带着脑子来看《暴君》的话,对自己是很有好处的。
当然,编剧不免还是要搞点儿性爱戏调剂一下。
有几个地方处理得还是太草率了一些,比方说,第三季一开头逆势把贾马尔搞活了,但是没几集就非常平淡地让儿子把他捂死了,这个角色的结局没有用好,私生子也是,估计是要涨片酬没谈拢,这两个角色处理好比空降一个新的军队负责人要更好看。
第三季末尾埋了很多东西,巴萨姆最终陷入了自己曾经逃离的父亲的那个位置,成为军队的傀儡,他不想杀人,不想镇压,但是军队可以在大街上以他的名义发布宵禁令,就像曾经绕过他父亲的毒气袭击,时势将巴萨姆的父亲推向了暴君的形象,成为了墙上的那幅画像,如今巴萨姆的画像与他父亲的画像挂在了一起。
那个双重儿子如今满心忠诚要跟随父亲的“事业”,就好像是曾经的贾马尔。
“I think it captures you.”"Yes,I am afraid it does."如果你觉得编剧已经暴走没逻辑了,肯定是你自己没看懂。
这个被腰斩的结尾留下了一个多方对峙的图景,无法为现实的问题提供任何答案,当然我认为编剧本来也就无法给你任何答案,只能给你提出问题,不是剧情将走向何方的问题,而是中东的现实可能走向何方的问题。
观众真的认真关心这些问题吗?
被砍掉好像也不是很奇怪。
不好意思,这届观众不行。
20160813, s03e06, follow
男主:圣父癌大哥:总有刁民要害朕男主老婆:心机婊嫂子:中东の武则天 我当定了!
男主蛾子:来啊 搅基啊 反正有大把时光男主女鹅:因为我三观正所以才戏份少吗肥侄子:宝宝心里苦啊帅侄子:其实一开始邀请我加入贵圈的时候 我是拒绝的革命之母:这个(绿)寡(茶)妇(婊)好单纯好不做作哦 跟外面的妖艳贱货一点都不一样耶反派:不管我怎么努力 都只是为了推动剧情而已
20160729, s03e04, follow
20160721, s03e03, follow
怪不得被砍了
0。眼科医生
全线烂尾
大概编剧已经疯了
1-3季语录1.迈克尔泰森(拳王)曾经说过,每个人在被打脸之前都有个计划。2.你不要觉得你有义务留下来,也不要觉得你有义务离开。3.你认为这违背人性,但是人性挽救过你吗?4.有一天,受害者们不再说“我想复仇”,而是说“我原谅”才能打破这个循环。5.你们或者支持我,或者我辞职——巴萨姆6.当总统要为所有的错误和问题负责,跟为人父母一样,不管出了什么事,孩子总会怪你。——贾马尔
一开始的立意很新颖,奈何编剧太狗血了,N个人物性格180°大转弯,第一季智商还在线上,第三季就蠢过头猪,从政治剧变成战争剧再变成琼瑶剧,编剧能力让人惊呆。
越来越差~
可惜被砍了
故事编不下去 所以这季俨然变成狗血谈情说爱剧了 molly黑化一心想复仇跟Ihab有什么区别 或许是我不能体谅他的心情 但这季最恶心的就是这个角色 sammy一度搅屎最后终于做了点正事 最后那副画还真是讽刺了
还是第二部好点,巴萨姆和媳妇的切换有点不正常。
美国人意淫下的中东政治局势走向。Democracy is overrated.
越来越离谱了,有些剧情简直就是为发生而发生
fayeed家的人黑化得我都不想再看了,S3剧情flop得太远,还好被砍。
死了好多人
这一季太无聊。确定被砍了啊,这么英俊的Adam Rayner又要失业了吗?
瞌睡,每集都快进,太琐碎了,剧情不集中,第三季讲的什么故事……全季都是铺垫……
海报都是leila结果主线还是傻逼男主 新型诈骗??
弃
被砍了,最后其实刚刚开始的战争还远不会结束。sammy的伤口看来并不会改变什么。
首先要稳定 其次再发展 才能谈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