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球员还是教练,都有最适合自己的球队,布莱恩·克里夫就是那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教练,所以他更适合带领小球会创造大奇迹,利兹联是一段小小的插曲,他的人生可以分为德比郡和诺丁汉森林,如果他自己是球队的大脑,那么彼得·泰勒就是他的眼,黄金搭档,球坛传奇。
很喜欢用这种怀旧的镜头叙述几十年前的故事,丝毫没有违和感。
虽然不了解那段历史,但影片讲得很全面,即便稍加修饰,依然能够将准确的信息传递给我。
这部影片向我们展示了人性中共同的弱点:成功后,把成功的原因通通归到自己身上,变得忘乎所以的自大而不可一世;失败了,除了从别人身上找缺点,再不会做点别的。
影片的开始,是主人公执教的德比郡主场迎战当时英国甲级联赛冠军利兹联队。
那时,克拉夫是怀着无比的崇敬之情等待利兹联主帅唐.里维的到来的,但里维把急于与之握手的克拉夫撂在一边,径直从他身边走过。
就这么一件事,让克拉夫心中升起仇恨的怒火。
在与好朋友也是球队副教练的泰勒共同努力下,德比郡从乙级联赛升入甲级,并夺取了联赛冠军。
克拉夫一时风光无限,认为自己是这一切的缔造者,把球队主席也不放在眼里。
因为对一场比赛的安排与主席起了严重冲突。
为了提高自己在球队的地位,克拉夫自以为是地提交了自己和泰勒两人的辞呈,以为球队会反过来求他,结果遭到解雇。
一场激烈的争吵中,克拉夫把球队所有的荣誉都揽到自己身上,把泰勒说得一文不值,两个分道扬镳。
克拉夫来到他曾经恨之入骨的利兹联做教练,以为在这么顶级的球队自己可以更好地实现自己作为教练的价值,结果却是屡战屡败,他认为是球员在和自己对着干,于是想通过买入新球员加以改善,却毫无起色,最终被球队辞退。
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在没有泰勒帮助的情况下会一事无成。
影片结尾克拉夫下跪像泰勒道歉才挽回这个最好的朋友兼助手。
后来他们俩带领诺丁汉森林队又一次完成升班马奇迹,而且两夺欧洲冠军杯。
对影片主人公,我开始是怀着一种敬佩之情,敬佩他充满雄心壮志,同时还活力四射,但随着影片的进行,他的自大、目空一切,以及让人受不了的大嘴巴,让我产生些许的厌恶之情。
直到看到他向泰勒跪地认错,我才意识到其实他身上的那些缺点不过是人性中共有的缺点。
没有人可以避免那些缺点,也只有这么经历了这些缺点带来的害处,人才能认识到它们并且自省。
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会有那么点狂妄自大,没有被这狂妄牵着鼻子走经历失败前,没有谁会清楚意识到它的存在。
可只要承认这种弱点的存在,并加以警惕,抱有雄心的我们是可以获得不断的成功的。
对于德比郡队的唯一印象就是初中那段每周买体坛周报的日子,应该是我罗拿金球那一年,07到08赛季,他们升上了英超。
十足的送分童子,英超史上最弱球队(不包括以前的英甲),赛季一胜,落后倒数第二24分。
而对利兹联的印象就是一直是劲旅,出了费迪南德,然后几年前因为负债太多而衰落,现在是英冠中上游球队,正在酝酿复兴。
很久以前就听说过英格兰曾经有个叫诺丁汉森林的队伍很强,欧冠两连冠,不曾知道那就是Brian Clough的功绩。
虽然在英国生活学习,但是更多的还是关注现在的情况,对于英格兰足球史没有了解很多。
满地泥泞堪比苏州体育中心的草坪,只够瘦子走过的门,被风吹日晒地只看得到Der三个字母的球场标志,木制的教练席,站都站不稳的奶奶清洁工。。。
这就是那时候的德比郡队的主场,而如今的英超球队就算很多球场也不算大,但是都能做到在电视里看起来高大上的效果。
而就是这样一支球队居然经由菜鸟教练,前边缘国脚Clough的带领下在两三年内从乙级联赛保级队变成了甲级联赛冠军去踢欧冠。
想象一下兰伯特退役以后去职教一支英冠保级队,比如伊普斯维奇,然后过了三年英超夺冠,当然,这里可没有什么石油业巨头给伊普斯维奇注资。
这种事情在现在是什么概率?
0,完全没有任何可能。
但在那个时代什么都是有可能的,百花争鸣的时代,球队贫富差距不大,谁都可能夺冠,谁都可能降级,小球会的生存空间比现在大得多。
没有各种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各种妖人,没有大球队们无处不在的球探网络,只要你有眼光就能找到妖人,只要花上几十万镑,你就能把他们带来。
足总杯第三轮(64进32,顶级联赛球队加入争夺)还是关注度很高的全民节日式的赛事,全英的广播电视争相报道。
而时至今日,作为一个教练你不可能在教练席上抽烟,作为球员更是不能在大街上公然吞云吐雾,也不可能有主教练先斩后奏的越俎代庖的转会了,因为神通广大的媒体甚至在你谈判之前就已经知道了,如果你是英冠保级队你也无法在大俱乐部之前发现和签下妖人了,除非他们是被切尔西签下了,你可以去尝试租借寻求帮忙练级的机会,不过相比什么唐卡斯特流浪者,大球队显然更愿意把青年才俊租借到埃因霍温或者埃弗顿。
当然也有好处,被人铲伤以后也不用被背下场了,十字韧带断裂也不意味着退役了,球迷们会接受自己球队的水平,不会再奢望太多了。
总之现在的足球世界(或者说别的领域也是如此),金钱是一切,光有底蕴没有钱?
像诺丁汉森林和利兹联那样去为英超升级附加赛打拼吧。
曼城和巴黎被戴头巾的哥们儿们注资以后都从中游球队直接变成了冠军,虽然在欧冠表现还不算出色。
利物浦的经济状况一般,纵使他们曾经是英格兰乃至欧洲的绝对王者,现在也只能为了欧冠席位拼搏。
几乎一切都变了,但也有不变的事情。
就像上次去看默西塞德德比的时候坐我前排的那个老奶奶,带着她的孙子,戴着埃弗顿的围巾,想来半个世纪前她也是被她的奶奶或者爷爷带到古迪逊来并找到了一生挚爱的吧。
安菲尔德的围巾墙,You'll never walk alone。
曼城不再坐镇缅因路球场,但是come on city的呐喊声还是不会改变。
只因为我们爱足球,并且永远都爱。
http://axinlove.com/2010/01/the-damned-united/《The Damned United[该死利兹联]》与强人为敌by @xinl.ve 100129英超真球迷应该是知道Brian Clough,所以不知道的都是伪球迷(好唯心的因果论…)。
我不知道Brian Clough,可我不是伪球迷,因为我基本上连球迷都算不上了。
熬夜看球的经历越来越少,到了12点的下半场,支撑不住睡着是常事,数个星期看不了一场球赛也是常事。
忽略Brian Clough的传奇,自属正常。
因而,没有预知《The Damned United[该死利兹联]》的结局,Brian Clough带领诺丁汉森林队赢得了1979、1980两届欧冠冠军。
两届冠军!!!
伟大如弗格森、香克利等人,也不超过两个欧冠奖杯!
Brian Clough早已成为传奇。
看一个人的身价,要看他的对手。
电影的结局是一名个性教练(现实辉耀历史,Michael Sheen饰演Brian Clough和如今的穆里尼奥)——成为英国足球史上最成功的主教练,进程则是Brian选择了在利兹联赢得无数荣誉的主帅Don Revie成为他的对手,用对方的光芒一步一步刺激着他追求荣耀的心。
“浮华”的Michael Sheen在银幕上习惯衣冠楚楚风流倜傥。
《Frost/Nixon[福斯特对话尼克松]》里饰演轻浮的娱乐节目主持人,本片中他也更多的时候像个公子哥。
教练场、媒体访问和家庭聚会等公开的场合,未知是Michael Sheen的风格,还是真实Brian Clough就是如此(影片末尾一点纪实影像说了那么一点意思),爱出风头、爱表现,不像一个老谋深算的教练,更像一个搞笑艺人(Brian下跪求Pete回来的那场戏,我笑了)。
角色的轻浮不能赢得真正的奖杯,在轻佻调侃回答问题的背后,电影没有着墨Brian Clough付出的艰辛。
漂亮和狂妄的言语,不知天高地厚的莽夫也会嚷嚷,穆里尼奥说,“上帝,上帝之后就是我了”之后,乌黑的头发开始变得雪白。
耗心耗力耗神的不懈工作才是与强人比肩的真实状况。
把联赛头名利兹联队定为对手的Brian Clough赢得了冠军,也赢得了对方的帅位。
“你们在法庭上赢得一次意甲冠军,第二次是因为没有竞争对手,第三次是在最后一分钟才获胜,你们全部都是一堆屎”,穆里尼奥臭骂他的队员,顺带捎上了国米的前主帅曼奇尼。
成为利兹联队的主教练是干翻Don Revie的副产物,Brian Clough小心眼的起因,是久远之前志得意满的Don Revie目中无人,没有与当时交手的Brian握手。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定下与强人为敌的志向,成就了Brian在德比郡的奇迹,却无法让他的德比郡队无法在欧冠赛场取得突破,毕竟Don Revie也就只是一个欧冠四强的教练。
回复与助理教练Pete的关系后,Brian在诺丁汉森林的崛起是否因为选择了新的敌人,电影没有交代。
穆里尼奥选择与整个英格兰和意大利为敌,好像确实增长了切尔西和国际米兰的雄风。
足球比赛总是需要一点血性。
The.Damned.United.LiMiTED.DVDRiP.XviD-ALLiANCE
对于我这个从1994年世界杯才开始喜欢足球的人来说,对于英国足球史上的传奇名帅布莱恩•克拉夫,印象深刻的只有两点,一是他曾经带领诺丁汉森林两夺欧洲冠军杯,再看看如今诺丁汉森林的衰像,感觉此人能做到称霸欧洲应该是挺牛B的事儿。
二是他曾经拿弗格森说事儿,“有样东西我有两个,他只有一个——我说的可不是睾丸”,他指的是欧洲冠军杯,他2004年去世前,弗格森还只有一个。
不过,能说出这样的话,想来布莱恩•克拉夫应是一个口快直言之人,加之在足球圈获得的成绩,牛B又直言之人的故事想来应该精彩。
电影《魔鬼联队》,虽然只是截取了布莱恩•克拉夫教练生涯的一个片段,而且是一个失败的片段,但是已经足够精彩,可以感受他一生的传奇。
1974年,布莱恩•克拉夫告别德比郡,执教英格兰足坛这段时期的霸主利兹联,而之前,利兹联的主教练唐•里维刚刚接过了英格兰国家队的教鞭。
影片通过布莱恩•克拉夫上任前就在电视台对唐•里维一番口无遮拦的攻击,很快告知了观众两个俱乐部和两个教练间纠结的关系。
利兹联在联赛的霸主地位正是被刚刚升入联赛的德比郡终结,而布莱恩•克拉夫视唐•里维为死敌,也就是新贵的教练接替了死敌的位置,执教传统强队,想想之前两队从教练到球员间还互相攻击的场面,此番布莱恩却要前来执教,其如何处理与队友的关系首先就是令人担忧的事情。
果不其然,强势而情商不高的布莱恩不顾利兹联旧臣的感受,全面否定唐之前的执教方法和战术,激起了队员一阵阵反弹,面对这种情况,布莱恩不知深入沟通,反而是找来德比郡昔日弟子若干,激起了更大矛盾,最终,利兹联成绩糟糕透顶,布莱恩迅速下课,从上任到离开,历时44天。
在剧情上,影片以一种利兹联的现在与德比郡的过去闪回的方式相结合,将布莱恩的个性,以及他与唐的恩怨清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看布莱恩的故事,我难免想起了穆里尼奥,两者似乎有些共同之处,都是曾经的小角色,内心多少带着些敏感,对外常常显得张狂。
而布莱恩在本片中的敏感和怨气被处理的更富于戏剧化,当年名扬欧洲的唐,带领利兹联做客德比郡时,因为没有与他握手,引发了布莱恩对其一生的怨气。
而也正是凭着这股子证明自己的豪气,他带领德比郡杀入甲级,进而夺冠,可谓扬眉吐气。
而同时,影片也将这个阶段布莱恩的张狂和因此带来的代价集中展示,这份张狂让他充满人格魅力和鼓动性,可以给球队和球迷最大的激励。
但是同时,这份张狂又具有两面性,因为这份张狂,他屡屡给球队带来口舌麻烦;因为这份张狂,他就为斗气在欧洲冠军杯重要比赛前尽遣主力与利兹联对抗,结果球员身心疲惫,甚至有人受伤,赢了战斗却输了战役;因为这份张狂,他在来到昔日死敌利兹联执教时,不知处理人际关系,让自己越来越被动,而实际上,从本片看,这并不需要他多么的八面玲珑,稍稍注意下对方的感受,或许就可以避免这样的困境发生。
而这份张狂也带给了他最大的代价――也是本片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情感线索――与助手皮特•泰勒交恶,让他们的友谊遭受沉重的打击,也正是这份友谊的波折,让影片更突出了一个男人的成长过程。
一个人的成长向来与年龄无关,你不能说一个三四十岁的男人就完全成熟了,正如布莱恩,从德比郡到利兹联,他都是那个张狂的不顾他人感受的布莱恩,而不同的是在德比郡,他有个“保姆”,一个与他性格互补的助手皮特•泰勒。
皮特的性格和布莱恩显得判若两人,他性格温和,不事张扬,同时处事传统,做事谨慎,正是他帮布莱恩物色球员,处理很多具体事务,并尽可能纠正布莱恩的偏颇之处。
然而,当被胜利冲昏的头脑的布莱恩不但企图在德比郡以球员威胁董事会,又在接受其它俱乐部邀请后又要违约前往利兹联时,皮特实在忍无可忍。
温和之人的爆发常常更加激烈,皮特甚至选择与布莱恩绝交的方式,去过自己安定的生活。
没有了皮特的布莱恩积极的一面无从发挥,消极的一面倒是尽情摧毁一切,所以,这个男人终于在挫折中成长,意识到他不是不可一世的足球皇帝,他可以桀骜不驯,却也要学会与真挚的好友相处。
布莱恩向皮特请罪,在皮特家门前动情的一跪,可谓跪出了这个男人的真性情,他就是这样情感外露的家伙,会让人讨厌的咬牙切齿,也会可爱的让人感到亲切。
影片的最后交代,两人重新结合梦幻组合,接手了一个名叫“诺丁汉森林”的小俱乐部,并奇迹般的带着这支球队杀入欧洲,连续夺得两届冠军杯,而后来的成功,也是从这两人友谊恢复并愈加坚实的一刻开始。
这是一部球迷不可错过的电影,那俱乐部内外的故事充满趣味和戏剧性,而哪怕你是一个非球迷,看看布莱恩这个个性中年男人的人生起伏也是颇有味道的体验,何况,还有那经受考验的友谊温暖人心。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a29ce2f8af5d221dd9f9fd98.html
怎么说也看了十几年足球了,但相比对电影的热爱,发觉自己似乎算不上个真正的球迷。
只要是好电影,不管哪种类型、哪国语言都要看,无论悲喜结局,看完都会大呼过瘾;看足球时则倾向性太强,只看自己喜欢的球队、球员,观看前后顾虑重重,得不到想要的结果便会闷闷不乐。
没办法,电影是虚幻的,足球是现实的,现实总是要比虚幻更残酷。
所以,当现实中的足球被搬到电影中,故事也就透着些残酷的味道,虽不重,但绝对要比“一球成名”之流尖锐、深刻许多。
教练与教练之间,教练与球员之间,教练与俱乐部上层之间,周而复始的矛盾,成绩好了还好,只要一连续输球,所有矛盾立刻翻倍激化——这就是体育,尤其是足球。
看过太多现实中的相关案例了,可真被放到电影中,还是很让人感慨。
影片的叙事结构很棒,将布莱恩克拉克在德比郡和利兹联队的两段执教生涯穿插讲述,每一边都很好看,这相当难得。
最喜欢布莱恩在德比郡升到甲级联赛后第二次对阵利兹的那场,赛前平静中忽然爆发的动员,看得人热血沸腾,比赛时从窗外呐喊声揣测战况的紧张与不安,让人真开始喜欢上这个疯子教练。
被仇恨蒙蔽双眼匆忙中执教利兹似乎是布莱恩犯下的一个错误,但实际上他所犯的最大错误是背叛了朋友兼最好的助手彼得泰勒。
有句话说得好:人在人下要把自己当成人,人在人上要把别人当成人。
对有能耐的人来说,上半句似乎不难做到,而对下半句的背离往往成了他们前往滑铁卢的车票。
利兹前主教练唐里维在得意之时得罪了布莱恩,布莱恩更牛,于得意之时砸掉了自己和好朋友的饭碗,并且在恶语中伤好友之后扬长而去。
好在那短暂的44天执教生涯成为布莱恩克拉克的人生巨大财富,成为他日后带领诺丁汉森林队创造辉煌奇迹的奠基石。
人生总有潮涨潮落,或许我等普通人没有电影中那样的大起大落,但一样有自己的高潮与低谷,关键是我们能在潮落时学到些什么,能于潮涨时保持些什么。
PS:感谢迈克尔辛,一如既往的高水准表演
布莱恩克劳芙从足球员变成一名教练并且带队德贝郡,一支二级垫底的队伍,经过他们的努力把德贝郡带到一级球队,并且进入了欧洲杯,一路顺风顺水,并因此出名。
后因成功后的心态膨胀,高傲自大而被解雇。
彼得联系了一个球队,并且他们一起签约了这只球队,开出很好的条件,但是它也是一只垫底的球队。
此时,一级联队利兹联也向他抛出橄榄枝,彼得劝他不要去,但他觉得是机会,布莱恩一人去了利兹联,从此他们分道扬镳。
布莱恩站在一个一级球队,更高的起点,原本布莱恩想着能给他带来更高的荣誉,但从此一落千丈……最后被炒鱿鱼他们在德贝郡成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靠优秀球员的挖掘,即他的助手彼得为他精挑细选优秀人才;二是布莱恩克劳夫他对球队的热情和对球员独特的激励。
三是,隆森主席对布莱恩克劳夫的信任和放权。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利兹联队(一级联队)的邓利维对他的影响。
间接刺激了他。
在布莱恩的带动下让整个球队形成一股凝聚力,升级,打败并超越对手。
后来到了利兹联执教失败的原因有四点,一,他没从内心膨胀和对邓利维片面的认识中走出来。
二,他失去了核心教练成员彼得(能给他建议和挖掘优秀球员)。
三,失去了斗志,利兹联前教练邓利维退休了,没有了竞争对手。
四,一级球队,再往上走难度变大,超过他的能力范围。
大家都处在比较低的起点,目标容易一致,都想往上走。
当领导者目标坚定,具有慧眼挖掘到潜力球员,并且能激发他们的斗志,这样就形成一股强劲的向上势力,结果就显而易见。
每一场赢球都能激励他们,同时也会让领导者更加相信所做出的决定是正确的,是会成功的。
管理层之间的信任更深。
比如,片中的布莱恩确信他的助手彼得,选人是独到的,同时也确信自己让彼得不断挖掘优秀人才进来的决定是正确的。
离目标越来越近,就越想接近,一次次的成功也固化了他的做事方式方法。
这样的方式方法在球队低点的时候是管用的。
但这些方式方法在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球队里使用就失效了。
因为输赢对高水平的球队是有定数的。
不再是单纯靠激励和挖人,更多的是团队配合,球员伤病,心理状态等因素,都在细枝末节中。
图片从粗犷的管理方式到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切换,难度很大,但头天还习惯使用粗犷的管理方式,第二天就空降到一个团队并强切精细化管理方式是难上加难。
对于管理者从低的起点到达到高的成就相比于从高的起点达到更高的成就是更容易实现的且容易坚持。
就如0-1和8-10的变化,从数值增加来看看8-10的增加数值大,前者数值增加小,但对于他们各自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对于前者,这是0的突破,是一个很大的成功。
一点小的进步都可以激发他们的斗志。
但对于后者来说,本身他的基础就高,但净增加值是低的。
就像养育一个小孩,从出生到长大成人,看到他每天的变化,内心是喜悦的,容易灌输自己的想法和意愿,也愿意花心思培养他。
但是突然要培养一个成年人就不一样,他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喜好,想法,做事方式方法,他的一点成长相比小孩来说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不同的产出比给管理者的刺激是不一样的。
这就要求管理者不仅要具备粗犷的管理还要具备精细化管理的方式方法。
而且要遵从这样的规律。
一个新的管理者进入公司不要分配老员工让他管理,可以分配新的员工,当他具备一定水平且达到各项要求后,比如业绩。
此时增加对他隐性方面的要求,比如,对员工的关心程度,每日员工的状态记录等。
慢慢地,再分配一定比例的老员工给他,当这些老员工绩效有提升,那可以分配更多的老员工给他,反之则要减少分配的老员工的数量。
“克劳夫喜欢撒谎。
”1993年,艾伦-修格面对最高法院法官时如是说。
这是修格在热刺队的前主教练特里-维纳博对他说的。
最高法院听说克劳夫在为诺丁汉森林队购买或出售球员时,总是喜欢接受回扣,在理想的情况下,他们总是在一个公路服务咖啡馆中进行私密交易。
克劳夫拒不承认---“撒谎?
那难道不是只有搞洗澡堂子的水管工才会干的事儿吗?
”---因而未曾被判有罪。
不过可能的情况是:“老教头”在转会市场上进退自如,即使帮助一个小小的乡村俱乐部进入欧冠联赛,他也能够从中大赚一笔,因此他觉得自己有资格得到回扣。
在他们的所处时代,克劳夫和他的左右手彼得-泰勒在转会市场上真可谓无人能敌的超级大师。
克劳夫和泰勒是1955年在米德尔斯堡的一场预备队比赛初次相识的,他们似乎立刻就一见钟情了。
不久后,他们便一起利用业余时间游历整个英国北部,共同观看足球比赛,教孩子们踢足球。
泰勒一直是球队助手,但克劳夫却以英格兰足球史上最短的时间踢进了200个进球。
直到克劳夫27岁那年的节礼日,克劳夫因为在冰冻的坡道上急刹车而导致右腿膝盖粉碎性骨折。
三年后他打电话给泰勒,告诉他自己收到了哈特尔浦的教练邀请函,他对此不感兴趣,但是如果泰勒跟他一起,他会考虑。
泰勒答应了,尽管在哈特尔浦的医疗部门他一个人得干两个人的活儿,在有比赛的日子他就要扛着海绵垫儿跑来跑去。
两人的搭档生涯就此拉开了序幕后面的事情大家都差不多知道,重点是:无论两个人具体的关系如何(是不是同性恋我们不得而知),他们非常擅长和了解如何与球员签约。
以下是他们的几次成功出击:1.1976年以2000英镑的价格从非英超联队俱乐部“朗埃顿”购买了加里-比瑞特斯,四年后又以125万英镑的价格把他卖给了曼联队。
对于诺丁汉森林,这是笔非常划算的交易;曼联这次购买比瑞特斯的出价要比他们12年后1992年从利兹联购买埃里克-坎通纳还要高出25万英镑。
在曼联,比瑞特斯的成绩相当于每个进球86000英镑,两年以后,曼联又以当初四分之一的价格将比瑞特斯卖回了诺丁汉森林队2.1990年,花费47000英镑的价格从爱尔兰的一家名叫“科布漫步者”的俱乐部购入罗伊-基恩,三年后以375万英镑的价格将他卖给了曼联队,在当时这个价格打破了英国转会市场的记录3.1977年以145000英镑的价格从伯明翰城俱乐部买入了肯尼-伯恩斯。
伯恩斯在当时被视为“一个到处跟人打架,整日酗酒的赌徒,体重严重超标”。
1978年,英国足球协会将伯恩斯评为当年的年度最佳球员4.两度以低价购入阿奇-格米尔。
1970年格米尔还在普雷斯顿俱乐部效力,克劳夫驱车来到他的住处,请他来德比队。
格米尔拒绝了,克劳夫说,那样的话,他就睡在停在门口的车里不走了。
格米尔的妻子请克劳夫住在屋内。
第二天的早餐上,克劳夫终于说服格米尔与德比队签约。
这次转会费用为60000英镑,格米尔很快为德比队赢得了两座联赛奖杯。
1977年克劳夫付给德比队20000英镑,并用那个如今早已被人遗忘的守门员约翰-米德顿换得格米尔来到他的新东家-诺丁汉森林队;在这里,格米尔为他赢得了又一座联赛奖杯如果说有哪一个球队在转会市场上的每一分钱都物超所值,那就是克劳夫领导下的诺丁汉森林队了。
在20世纪70年代,两者的相关性已经超出了常人的想象:他们用一支以很便宜的价格买来的球员组成的球队赢得了两座欧洲冠军奖杯。
遗憾的是,我们没有那个时期的财务数据,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即使到了1982年至1992年这段时期,克劳夫在泰勒离开以后开始江河日下之时,诺丁汉森林队在球场上的表现也和那些在球员薪水上花费高出两倍的俱乐部不相上下。
克劳夫冲破了球员薪水和联赛积分榜成绩之间铁一般的联系(简言之,球队中球员的薪水越高,在联赛中的成绩越好,这说明与其在转会市场上花钱买入几个替代品,还不如给球员加薪来得有效。
球员薪水的市场相当有效球员越优秀,他的薪水越高-然而转会市场却非常低效。
大多数时候,俱乐部买来的球员总是不合适)。
我们很难一一识别这一传奇二人组所有的转会秘诀,如果在当时,对手们就能够了解他们的做法,相信每个人都会竞相效仿。
泰勒在《泰勒与克劳夫》中清楚的写到,他花了很多时间去寻找(像伯恩斯那样的)球员因为一些表面的特征,其他球队错误地对这些球员的估价过低不过要说起来这也不是什么秘诀,人人都力图做到这一点。
有时诺丁汉森林队的确也会在人人都看重的球员身上花大价钱,诸如第一位“身价百万的球员”杜利华-法兰西斯,以及因为他们的高昂出价而成为英国历史上最昂贵的守门员彼得-希尔顿不过凭借着《泰勒与克劳夫》一书,我们找到了该传奇二人组的三个主要操作规则:A。
出售优秀球员要像购买时一样积极球员到达自己某一个时期的巅峰状态正像是股市到达最高点,克劳夫和泰勒一直在试图找准这一点,从而适时抛出手上的球员。
每当他们签下一位球员,就会对他做一番说教,泰勒将具体的说辞都记录在自己的书中了:“孩子,一旦我们有机会用你交换一个更好的球员,我们连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那是我们拿人家的薪水应该做的事情---做到最好,尽可能的赢得更多的比赛。
如果我们看到一个比你更好的球员而不用你去交换,只能说明我们是欺骗老板的无能之辈。
但我们可不是无能之辈。
”1981年,就在肯尼-伯恩斯为诺丁汉森林队赢得了一切之后,俱乐部以400000英镑的价格把他卖给了利兹联队。
B.老球员总是被过高估价如今奉行该原则的大师就是温格。
这位阿森纳队的主教练是足球界能够客观看待比赛的少数几个人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因为他曾在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得过经济学学位。
作为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经济学家,他更相信数据,而不是关于比赛的人云亦云。
温格常常让后卫踢到35岁左右,不过中场和前锋踢球的年限要比这早得多,如亨利、维埃拉、艾玛纽埃尔-佩蒂、奥维马斯,这些球员没有一个在离开阿森纳队之后有过什么上佳表现。
C.低价购买那些个人问题频出的球员(诸如伯恩斯或赌徒斯坦-布尔斯)然后帮助他们克服那些问题克劳夫是一个酒鬼,泰勒是一个赌徒,二人都很同情问题球员。
在与某一个新球员协商签约时他们会问他一个常见问题,“我们通常都知道答案”泰勒写道。
那个问题就是:“让我们在签约前听听你做过哪些错事、无论事关女人、毒品还是赌博。
”克劳夫和泰勒认为一旦他们知道球员的问题所在,就能够帮助球员克服这些问题。
泰勒说他曾告诉1979年加入诺丁汉森林队的布尔斯(这位球员后来一直在森林队效力,直到自己的运动生涯结束):“你私人生活中生活的任何问题都必须向我们报告;或许你不喜欢这么做,但是我们会向你证明,那是我们确保共赢的管理方式。
”在球员坦白某一个问题之后,泰勒写道:“如果我们无法找到答案,就会将它提交给专家:我们会为球员的问题向牧师、医生或当地议员寻求咨询意见。
”温格多半也是用同样的方法帮助托尼-亚当斯和保罗-莫森戒掉毒瘾的。
所有这些听起来很简单,但是足球界最常见的态度是:“我们可是花了大价钱把你买过来的,你还有这么多问题,去你的把”就好像当收入超过了一定程度,就不可能再患什么疾病、毒瘾或思乡病了。
本周,诺丁汉森林的王朝一代重新聚首,为电影《我相信奇迹》助威造势,这部Jonny Owen的电影,讲述的是诺丁汉森林在70/80年代的王朝神话。
看着这部电影,自然会回忆起头号主角,已故的一代传奇主帅:布莱恩-克劳夫。
谁是克劳夫 布莱恩-克劳夫,生于1935年3月21日,于2004年9月20日去世,享年69岁。
他是一代传奇射手、一代传奇主帅,个性超强,言行充满魅力和争议。
英国人至今有着“克劳夫未能执教三狮军团”的遗憾,他们给了克劳夫一个头衔:“没执教过英格兰[微博]队的最牛X主帅”。
他先是个牛X球员球员时代的克劳夫球员时代的克劳夫 球员时代的克劳夫是个神射手,生涯效力过两队:米德尔斯堡(家乡球队)和桑德兰,在米堡的222场联赛中打进204球,其中连续4个赛季进球40+。
也正是在这里,克劳夫遇到了米堡门将皮特-泰勒,这个人,是他今后塑造传奇一生的左膀右臂。
克劳夫当球员时就显现出不安分的个性,他经常提转会申请,而且和队友(尤其是后卫们)关系紧张。
克劳夫曾公开炮轰米堡后卫们赌球、故意漏球,在一场6比6的平局后,他挑衅的问后卫队友:你说个数,我要进多少球,咱们才能赢下来?
因为十字韧带撕裂,克劳夫29岁时被迫退役。
连同转会桑德兰后的进球,克劳夫球员生涯在274场联赛里攻入251球,如果统计英格兰各级联赛进球在200球以上的射手,克劳夫场均进球0.916个,是至今没人能破的纪录。
主教练兼大巴司机 1965年,30岁的克劳夫在哈特普尔联队开始了主教练生涯,是联盟中最年轻的主帅,该队是支第四级联赛的烂队,过去6年里5次排名在最后两名(均靠重新投票方式保住联赛资格)。
该队的财政也很烂,克劳夫作为主帅,经常要到附近酒馆里去游说酒客为该队捐钱,克劳夫还去考了大巴车驾照,客场比赛时亲自兼任球队司机。
1967年,克劳夫离开哈特普尔,当时他已将该队带到了联赛第8名,他离开一年后,哈特普尔成功升级。
执教德比郡的牛事儿在德比郡在德比郡 克劳夫来之前,德比郡队在英乙(第二级联赛)已呆了10年,他用了两个赛季,将德比郡带成了英乙冠军,升入了老英甲(顶级联赛)。
这两个赛季,克劳夫对德比郡完成了大改造,旧有阵容开掉11人只留4个,引进大批的“自己人”,原来的俱乐部秘书、场地维护员、首席球探都被他开了,甚至有两个茶水女工,因在一场输球后被克劳夫听到在大笑,也被开掉。
升入甲级后,克劳夫用了4年,将乙级冠军带成了甲级冠军。
1971-72赛季,德比郡力压利物浦[微博]、利兹等老牌劲旅,队史上首次夺取顶级联赛冠军。
在最后一轮,利物浦被阿森纳[微博][微博]逼平、利兹输给狼队(两队只要有一队获胜,冠军就不是德比郡),这让提前踢完比赛、以为自己无法夺冠的德比郡捡了冠军,当时克劳夫已和家人度假去了,结果听到了最好的消息。
和黄金搭档皮特-泰勒和黄金搭档皮特-泰勒 1972-73赛季,德比郡打进了欧洲冠军杯的四强,半决赛总分1比3被尤文图斯[微博]淘汰,克劳夫认为裁判被尤文收买,做出了多次不公判罚,赛后,他从更衣室出来,面对等候的意大利记者,克劳夫说:“我不和作弊的杂种说话。
”然后,克劳夫就大谈意大利这个国家在二战中是多么“没种”。
1973年,克劳夫因与高层不和从德比郡辞职,但这6年,他在英格兰教练圈已声名鹊起。
44天就被球员做掉电影《该死的联队》电影《该死的联队》 1974年7月,克劳夫出任老牌冠军利兹联队主帅,但仅呆了44天就被解雇。
克劳夫在德比郡时,就曾批评利兹前主帅邓利维的球队风格太脏(犯规多),接手利兹后,克劳夫甚至将邓利维留下的一干功勋球员叫到训练场说:“你们可以把之前的奖牌都扔进垃圾箱了,因为那都不是公平竞争迎来的。
” 克劳夫彻底惹怒了利兹球员,结果被联手做掉,利兹在6场里只赢了1场,一度排名倒数第四。
利兹高层见克劳夫与更衣室已势不两立,宣布解雇克劳夫,并赔了他9万8千英镑,当时的一笔大钱。
克劳夫与利兹的故事,后来拍成了著名电影:《该死的联队》。
森林王朝!
克劳夫(中排最右)和他的森林队克劳夫(中排最右)和他的森林队 1975年1月6日,克劳夫出任诺丁汉森林队主帅,他接手时,森林队是英乙第13名,但看看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克劳夫带队的第二个完整赛季(76-77),森林获英乙冠军并升入顶级的英甲;次年(77-78),森林以升班马身份夺取英甲冠军,比利物浦多出7分!
如今形容升班马直接夺冠,都说“凯泽斯劳滕神话”,其实是“森林奇迹”在先。
78-79赛季,神话更神了,森林夺取欧洲冠军杯!
79-80赛季,森林卫冕成功,蝉联欧洲冠军杯!
上一支能在冠军杯卫冕的队伍是AC米兰[微博](88-89、89-90),而如果说“上两支”,那就要包括克劳夫的森林王朝了。
克劳夫本人更看重的,则是1977年11月26日至1978年12月9日,森林在联赛中的42场不败,这打破了伯恩利在20年代的35场纪录。
2004年,克劳夫去世后一个月,温格的阿森纳打破了这一纪录,最终改写为49场不败。
欧洲之巅欧洲之巅 克劳夫的足球理念,与传统英式的高举高打不同,他曾很鄙夷英式长传打法:“如果上帝本意是想让足球在空中飞来飞去,那就该在云彩里建块球场了。
”克劳夫讲究传接球,他甚至这样总结:“足球,就是一个红衣服把球传给另一个红衣服。
” 克劳夫执教的年代,是一个硬汉、凶神、刺儿头辈出的年代。
听听森林后卫Kenny Burns怎么形容那时候的拼抢:“那个时代的球鞋鞋钉,是木头的,里面有三块金属片支撑,赛前我会用锯子把每个鞋钉都锯一锯,锯掉上面木头那一层,露出金属,这样我铲球时,鞋钉可以更好的扎进对手肉里。
”“如今的足球,都是娘娘腔,我去超市抢购时的身体接触,都比现在的足球激烈。
” 执教这样一帮狠角色,你只有比他更狠。
曼联[微博][微博]硬汉罗伊-基恩这辈子只怕一个教练,就是克劳夫,当初在森林队的一场比赛后,基恩发挥不佳(加盟曼联前效力森林队),赛后克劳夫在更衣室二话不说,一个大耳光把基恩打倒在地,爱尔兰硬汉大气都不敢出。
“那时候我们训练时,如果看到一只牧羊犬跑出来,还有人吹口哨,大伙立刻都会紧张起来,因为那是克劳夫来看训练了。
”基恩这样回忆。
最后的记忆 听起来,克劳夫像是上古大神,但对于中国的70后球迷来说,其实也曾看过他和森林队的比赛。
1991年的足总杯[微博]决赛,森林对热刺[微博],中国国内有电视台对那届足总杯进行了直播,森林左后卫皮尔斯任意球破门、热刺中场加斯科因的悲情受伤和掩面被抬下、热刺射手莱因克尔点球不进,森林后卫德斯-沃克乌龙致败,也许是那支王朝球队在中国观众前的最初亮相和最后告别。
1992-93赛季,在卖掉了谢林汉姆、德斯-沃克等关键球员后,森林一蹶不振,克劳夫则深陷酗酒、转会收黑钱等问题。
那个赛季,森林从英甲降级,克劳夫也宣布退休,一代森林王朝始于他手、也终于他手。
“那一天我遇到了布莱恩-克劳夫”---(普通人的回忆)布莱恩-克劳夫布莱恩-克劳夫昔日王朝重聚首昔日王朝成员重聚首 Bill Kenchington:“有一天他们来和我的南安普敦比赛,赛前克劳夫走过来和球迷打招呼,我对他开玩笑说:‘希望你的球员吃了足够多的麦片(当时克劳夫做了一个麦片广告),他们需要点能量来踢这场’。
克劳夫回答我说:‘年轻人,今晚,你会对我的球队能做些什么感到吃惊的。
’结果他们打垮了我们的球队!
” Gary Jarvis:“70年代末,我是个年轻的海报画家,当时我在森林队主场500码外正在画一幅海报,克劳夫路过,停下来看了一会。
‘年轻人,你画的很有技巧’,克劳夫对我说。
‘谢谢你,sir’,我回答说。
自从离开学校后,我从未叫过其他人‘sir’,但面对克劳夫,你从心底里想这么叫。
” Jake Murray:“当时我在诺丁汉街上开车,一辆车抛锚了,堵在路中间,一些人在帮着推车,我也过去帮忙推。
我忽然意识到,在我旁边一起推车的,是布莱恩-克劳夫!
整个诺丁汉的英雄人物!
当时我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那车后来重新发动了,克劳夫对我说:谢谢,年轻人。
”Stephen Nashville:“我10岁的时候,父母带我去森林球场,去看一次公开训练课,当时还有一个茶商的赞助活动。
我父亲问克劳夫,能否让我给他泡一杯茶,结果克劳夫拉着我的手,带我进入场地,把我介绍给了所有的球员!
我至今记得,当克劳夫把我还回来时,我父母脸上的震惊表情。
” Jonathan Clarke:“7岁时,我把自己的一本纪念册寄给了克劳夫,他寄回来了,上面还亲笔写着:‘亲爱的Jonathan,你要好好的。
布莱恩-克劳夫’我现在42岁了,他这个举动让我成为了终生的森林球迷。
如今,有多少主帅会这么做?
” Philip Severn:“作为一个警察,克劳夫房子警报响起时,我每次都会过去。
我是个铁杆森林队球迷,有一次,我和他聊起了和汉堡的那届冠军杯决赛(森林1比0夺冠):‘你知道吗?
布莱恩,那场比赛的最后阶段,我紧张得是透过手指缝看完的。
’克劳夫笑着回答:‘你知道吗,孩子,我也是。
’” (向风)
《该死的联队》:神奇教练的黑暗岁月 相信大多数观看本片的观者都是本着作为一个球迷对于足球励志题材电影的特殊情感。
足球对于男人是激情与梦想交织的运动,虽然不是职业球员,但是球迷对于足球的感情,绝不亚于把足球当作谋生手段的专业球员,有时甚至比职业球员更加狂热,也许是因为职业球员天天与足球胶合,会产生出一些审美疲劳,而球迷每周,每逢大赛的“双规”(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宣泄,更是一份“小别胜新欢”似的云雨爆发。
一见到绿茵场就忍不住兴奋,一见到看台上满坑满谷的球迷就忍不住激动,若再恰逢几颗精彩的进球、几处精妙配合、守门员几次神奇的扑救,由领先到被反超再到逆转,到被逼平,再到伤停补时最后几秒钟完成绝杀,那这就是一场将被载入史册的球场。
峰回路转且荡气回肠!
当然本部电影没有展现出球场上的风云变幻场景,而更多是给予球场比赛想象的空间,比如有一处是德比郡与利兹联关键一战的时候,德比郡主教练一个人躲在更衣室不敢到场边观战,紧张而又满怀期待。
他焦虑的盯着更衣室的窗户,希望借此得以感受赛场上激烈的气氛与进程结果。
此段虽然没有形象的给出球场上的真实对抗情景,但是我们从主教练的神情,动作就能感受出赛场上的氛围。
这种以静制动透过主教练的心态描绘更加深刻反映了赛场上的波谲云诡。
这种心态描绘更加直接的切合击中了球迷看球时的心态。
因为少了绿茵场上球技的展示,影片把更多的着墨点放在了球场外。
也许这正是一场球的胜利与失败很多关键因素在场外场下。
这种手法继续了《女王》《福斯特对话尼克松》的传记片风格。
略去事件详细经过,更多着眼挖掘于事件的背后。
隐去宏观时代洪流叙事,着力于事件利益相关方人物的微观描绘,包括人物的思想、性格、背景、行为等。
这一脉相承的传记片《女王》《福斯特对话尼克松》包括本部《该死的联队》都有着两位关键人物在场——剧作家皮特•摩根与影片男主角麦克•辛。
麦克•辛在《女王》中扮演托尼•布莱尔、《福斯特对话尼克松》中扮演记者福斯特。
个人感觉麦克•辛在此三部曲中的演出没有任何实质上的突破,甚至都属于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包括姿态、语言等。
固然有角色,剧情冲突限定了麦克•辛的表演,但是仔细玩味起来,这种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重复性模式化演出,很容易产生思维定式限定未观影前的想象空间,不利于一个演员的可持续发展。
也正因如此,个人对于麦克•辛的下一部影片既有几分期许又裹挟着几分担忧。
《该死的联队》则把镜头对准了英国传奇足球教练布莱恩•克里夫。
论功绩,布莱恩•克里夫政功显赫。
1967年入住乙级队德比郡,一年之后德比郡以乙级联赛冠军升入甲级联赛。
71-72赛季,德比郡力压利兹联和利物浦获得了甲级联赛冠军。
76-77赛季,克拉夫带领英乙诺丁汉森林成功升级;77-78赛季作为升班马即夺得甲级联赛冠军,同时获得联赛杯冠军。
78-79赛季获得欧洲冠军杯冠军,并卫冕联赛杯;79-80赛季,蝉联冠军杯。
影片结尾处打出字幕“再也没有任何一个英国教练能超过这样的丰功伟绩!
” 熟悉足球行情的人都清楚的知道这些成绩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神奇教练的传奇故事。
但是影片却没有对准这些辉煌与荣耀,而是选择了神奇教练生命中最低谷黑暗的一段岁月作为影片的主题,也就是他1974年执教利兹联队后44天就被闪电解雇的历史。
这显然有悖于大中华的传统理念。
而且神奇教练04年刚刚去世,按照国人拍摄传记片,肯定会选择光辉正派的一面浓墨重彩铺天盖地的进行宣传弘扬,而对于人生另一层面或阶段则不置可否甚至刻意掩饰,美其名曰:“太阳也是有黑子的,我们不要只看黑子!
”前段时间大红大紫的主旋律大型歌舞剧《复兴之路》竟然就这样轻描淡写,有意无意的略去了共和国的几十年的历史。
盛世之下,不敢正视,显然“盛世”的命题已经成了伪命题。
影片也正是通过神奇教练身处这短短的黑暗岁月前因后果的状态描绘来完成了对于神奇教练为何神奇,如何神奇的有力诠释,经历了如此黑色裂变之后,影片嘎然而止,就此收场。
仿佛是要告诉世人:“他是从这里来,将要到那里去”。
一个人的历史,一个国家的历史都会经历或光明,或黑暗的阶段,之后的光明往往正是源于之前的黑暗。
当下的光明也许正在孕育着将来的黑暗。
2009-11-14
是冲着 David Peace 的原著小说看的。不过对非球迷的我,这样的片子还是太闷了。
基本只着重于他喷人,重新包装一下都能改名叫【魔力鸟传】了。
英格兰史上最伟大的教练
一个好的球探工具对于教练来说简直是太重要了。6
多么羡慕和尊敬英国的足球文化啊!认识了布莱恩克拉夫,同样的桀骜不驯,让我想起穆里尼奥。还有弗爵爷,都是传奇啊。或许二十年后,爵爷和穆帅的事迹也会被拍成电影吧!伟大的足球
原来我其实是个球盲
The.Damned.United.LIMITED.720p.BluRay.x264-iNFAMOUS
如果你玩过FM 并且曾带领不知名的弱旅捧起丰田杯
频繁的倒叙,令不了解 Brian Clough 的人看起来有些吃力
2012-231.在欧洲杯之前…
狂妄的小心眼
太短了 导演舍不得胶卷啊 多拍点主角的辉煌时刻能累着你啊
第一代疯子教练进化史。
本以为是足球电影
双线叙事,第一条线Brian Clough一生最灰暗的时光,加盟利兹联44天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被解雇,第二条是带领乙级连队德比郡冲入甲级并拿到冠军的辉煌时刻,情感纠葛方面主要是一些与Don Revie的恩怨,还有和他的搭档peter之间的合作、分裂和复合。没有直接表现运动的场景,所以很难讲是传统的足球题材,作为传记片,截取的几个重要的片段,演绎的不功不过。如果不是真人真事改变,结尾真是有点太反高潮了。
看过最好的足球纪录片
教练是好教练,但影片确实不怎么样~
颜色真好看,可惜我不看球
看看空降兵是怎么死的,你会学到更多
告诉你什么是英国足球MANA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