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跟踪≫,这片的故事很似曾相识,实际上是翻拍自香港影片跟踪。
虽然在叙事手法上做点改动,但几乎情节大部分都与其完全相似。
尤其是郑雨盛将片中杀手一角刻画的入木三分,看的观众不寒而栗。
配音,廖张班底又一部惊喜之作,商虹配的杀手完全出乎意料的妙,赵岭挺适合配中年人的。
总之,值得一看。
看绝密跟踪,有很多细节值得回味和学习,里面包含了很多编剧的人生哲学。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很值得学习的一点是,看绝密追踪上演的猫鼠游戏,是如何打一场漂亮的团队战的。
正反两方各有两个大Boss组建两个团队进行作战:团队成员的组队情况,团队人员职责和岗位设置,团队成员完成任务的状态,团队的资源配置、团队应变能力,是否更好的发挥各自所长等,都能有所启发。
正方:女上司坐阵指挥室,统领全局,临危不乱,非常有担当(具体表现在事情进展到危机关头时顶住了来自上层的压力,对行动负全责)。
男一:黄班长,实际行动的最高指挥。
知人善任(聘用了女一),理性冷静克制(女主去救和案情毫无相关的路人时的教导),善用团队成员(知道每位成员的优缺点并安排在合适的岗位),运筹帷幄(行动布局周密有计划)随机应变等等。
团队成员各有所长并且发挥到极致,且不断在随时变化的现场环境中打磨自己的技艺。
(黄班长曾对对小花猪的评价;再有几次她就可以出师了)反方:反一几乎担当了领导、团队指挥者等等多重角色,在三次行动中都是独自一人面对最危险和复杂的情况,团队成员缺乏独立思考和配合及团队精神,被个人欲望驱使,全称行动中沟通不畅,信息无法及时达到同步状态等等。
全局节奏紧凑,最精彩的部分就是欣赏正方如何在周密的团队配合和行动中一步步落实计划,临场随机应变。
抛开电影其他部分的因素不谈,真是一场漂亮的团队战。
好久没看电影了,动荡的车厢资源少,只有三部电影可选,看了一部,优秀!!
我发现我越来越喜欢高丽国的朋友们了[愉快][愉快]他们的幽默方式真的很可爱。
我很少看警匪或者逻辑性特别高的电影,今天却被深深的吸引了,以后会多看一些这类电影,拍的真不错,每个镜头都很有感觉,编剧导演和摄影肯定三体合一了才可以把镜头刻画的这么细腻又精准,一点不浪费。
这类电影里每个角色的大脑都比普通人加了10%的plus,我一向很羡慕崇拜机智聪明的人,他们绝对都是高智商的人。
"梅花鹿"真的是一个很可爱的代号,猎鹰,松鼠,猪仔,动物园开门了,动物们要出动了。。
(我真的要去逛动物园看小动物了) 印象深刻的几个画面,1,猪仔第一次行动,和松鼠交接默契的拍手,真的好让人开心,小花乱飞。
2,好多电影在描述悲伤或低落时都会用下雨下雪的场景,这个电影也是,梅花鹿无助的跪地,突然天晴了,希望真的是一把万能钥匙,开启能量的大门。
3,影子做恶,心狠手辣,其实真实的他内心并不是,他只是鞋匠的工具和手脚,孤儿真的没办法,把他养大的人,对他有恩,又让他做事,他有感恩又听话,但还是被逼的杀害了养父,养父才是黑心。
看完这个电影智商可以涨1个百分点。
1,女主似乎未受过追踪被怀疑后的应急处理,面对被追踪者的盘问,撒谎都撒不溜(两次)!
这不科学啊!
真的不科学!
侃班出身?!
2,女主回忆起她曾见过犯罪头目,第一反应是自己去追,而不是通知总部——电话又不是没有,自己边行动边打电话不矛盾啊!
后来才想起打电话的吧3,既然已经知道出第三次犯罪地点,尤其是推测出犯罪头目可能出现在某两处,居然只有情报部门自己瞎忙活,其他部门不协调作战么?!
4,最关键的bug就是警用频道不加密啊?!
要是说交警频道不加密也就算了,可是情报部门的网络随便入侵?!
5,犯罪头目从楼顶逃走,居然避开所有的摄像头,再次不科学!
如果说,计划失败,按照预定路线从容不迫的逃走,避开所有摄像头,我相信,但问题是明显的后面有跟踪者,是被迫改变逃跑路线(不止一次),在此情况下还能避开所有摄像头,实在是让人费解!
顺便吐槽两句别的。
女上司叼炸天,但没能表现出她为何能拥有如此屌的资本。
猎鹰被捅,真是“轻伤”不下火线啊!
韩国电影《绝密跟踪》作为一部翻拍自07年香港《跟踪》的警匪片,不仅在剧情完成度上吸取了前作不足更为出色,韩片惯有人物细腻的刻画和镜头感亦值得称道,近年电影上多奉行拿来主义的韩国电影,确在某些方面上将其做到了更好。
电影整体架构较之前作并没有过大的改动,仍是以鲜为人知大隐于市的警察监视组为引,悍匪抢劫铺开剧情,高智商对决的跟踪与反跟踪得见张力,只是将这战场搬到了韩国,失了港味带着韩范加了绝密二字的跟踪,虽有感稍离地气,但韩国电影呈现的是更为出色的大格调,飙车追逐也好,喋血枪战也罢,比之今下的香港电影虽也能做到,甚至比韩国做的更好,但对于镜头感的把控却未能如韩国电影那般讨巧,兼具艺术氛围特写镜头的运用,一直是韩国电影的不二法宝,而在场景调度上受地域局限于一隅的香港电影某些画面也难能尽善尽美,这也是如今港片黄金年代不在的症结之一,《绝密跟踪》正是添补了这一不足。
对于韩片,早年深不以为然,但今日对比华语电影每年佳作的屈指可数,韩国电影却是百花争艳,佳作频出,究其根本,这得益于韩国电影真正懂的如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说的直白点抄也要讲求技巧,最早给我这种观感的当是10年的韩国电影《大叔》,其不论是风格还是剧情上皆与法国经典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不谋而合,对于这种移花接木“拿来主义”的做法虽唾之以鼻,但又不得不认可确是拍出了经典,合理的将韩范风格元素融于电影改头换面,充实填补内容使之真正成为自已的作品,从这个角度在来看《绝密跟踪》,其时间上相较于《跟踪》多了约二十分钟,却丝毫未有拖泥带水,相反剧情的夯实给人以更为出色的悬疑感,只能说韩国电影的拿来主义也同其整容般形成了门特有的艺术。
电影结尾任达华友情现身,向原作致敬的同时也为其埋下了续作的可能,韩版的《绝密跟踪》乍看几近完美,但终还是翻拍之作,剧情虽滴水不漏严丝合缝却难见新意,更少了份原作里那港片市井真情的味道,这是多么精致的画面都仿不来骨子里的韵味。
韩国电影人有多喜欢香港电影?
看看这两年类似剧情犯罪片的改编痕迹就能看出,这一部更是连细节都没放过的改编。
我个人特别喜欢《跟踪》,当年就直接看两遍,之后时间过久了还是想看的那种,对我这失忆王来说真的不容易。
可惜这两年香港电影已难觅旧日风采,也许韩国影人们也是惋惜扼腕的同时拿来膜拜致敬,在改编模仿的过程中帮助本国同类影片形成自有风格吧。
其实这部改编的不错,特别日新月异的新科技,在镜头与镜头剪接中引人入胜节奏紧凑,更让人对如今警方破案运用的高科技感叹,也不知道真正破案是不是这么高级的这是我每次看类似电影都好奇的但对《跟踪》的喜爱和惊艳是不可复制和磨灭的。
甚至因为《跟踪》我至今也不讨厌徐子珊。
我当年根本不知道徐子珊是谁,看了她演的角色觉得这姑娘前途大把,果然她也获得了当年金像奖最佳新人。
个人认为郑宇盛就应该演这种冷静心狠的反面人物,我第一次看他演的电影是《雏菊》,其他时候看到都觉得好像差点意思,他这种花美男长相,在人们的惯有思维中就会认为他们这种人是好人,所以再去演好人其实是没什么看头的,只有突破自身形象去演亦正亦邪、甚至反面角色的时候才会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并且演技如何高下立见,这就是为什么元彬那种花美男演《大叔》票房口碑都会那么好的原因之一。
在《跟踪》里徐子珊的“猪女”扮相是即便在现实中也随时可以融入茫茫人海的。
那种稚气未脱呆呆懵懵的感觉恰好是可以完美麻痹跟踪对象的,但这部中女主的样子一看就很灵,眼神都透着聪明,在关键时刻也总是显示出她的高智商,个人认为她这样的往大街上一放保证回头率很高,还跟踪个屁啊···影片最后任达华居然来友情客串,华哥在韩国应该人气很高吧,像今年的《盗贼联盟》也是演了个充满绅士风度和深情款款的贼,最后还来个生死恋,联想起他在《黑社会》里的无利不起早深藏功与名的样子就觉得他是来搞笑的原版在脑子里印象太深再看改编总是难以立正一个客观的心态,而且会在大脑里自行脑补两部片子对比画面,完全无法感受这部片的节奏如何,只能算是非客观 观后小感吧。
很多影评人都说,以前这类型电影是香港擅长的(我觉得算鼻祖,或者说发扬最好的),现在却要靠韩国了,想想挺无奈的。
但我觉得只要银河映像、游乃海、欧健儿、老杜们在,就有希望。
因为很神奇,在他们身上,你看不到下坡路。
看完《毒战》很多影评人还说谁也想不到守住香港电影最后底线的居然是杜琪峰。
我是从小就非常喜欢杜琪峰的,听到这种话觉得特别怪,后来才知道原来杜琪峰的定位是商业电影导演,可惜我却都拿来当艺术片看的···囧···这要是被专业人士看到就贻笑大方了,但是,爱是不讲道理的···作为个女生最爱看黑社会题材的电影,一直让我很羞涩,就差说“生而为人,对不起”了。
电影值得一看哦郑宇盛大发
作为一部警匪片,电影并非像很多同类电影那样强调动作和枪战,“跟踪”这个题材限定了大开大合的动作场面,潜伏式的跟踪戏变为最主要的环节。
两位主演薛景求和郑宇盛都韩国知名演员,薛景求的组长角色与任达华不相上下,有意思的是原版《跟踪》中的任达华也客串了一个角色,从原版中的组长变成了被跟踪者之一。
郑宇盛的反派让人印象深刻,凶狠、凌厉的杀人手法干净果断,也是一份阴郁的造型,只不过比起原版中的梁家辉,还是相对稚嫩一些。
倒是主演韩孝珠是最大的惊喜。
被粉丝们称为韩小猪的新晋女星其实并不属于很漂亮的那种,但气质极佳,属于那种小清新休闲美眉。
片中造型抢眼,一身休闲服帆布鞋的搭配与其气质很是贴切,而她片中所留的头型,已然变为今年中韩两地风靡的发型。
这一点,韩孝珠要比原版、港姐出身的徐子珊强出不少。
《韩国版跟踪》高楼全局监控、组队行动抢劫、快速果断撤离、毫秒精准掌握!
这是犯罪团伙在行动!
超级记忆强人、团队配合娴熟、纪律严明有效、资源支援得力!
这是韩国警察在训练!
随着影片的进展,越来越觉得从情节到人物设计、角色搭配,像一部影片!
随着片子中段已过,逐渐唤起记忆,这是任达华主要的那部吧!
对了,叫《跟踪》!
当罪犯纷纷被缉拿、惩治,似乎本片就这么结束了!
咦,随着一列火车进站,出来的背影是那么熟悉!
--任达华!
哦!
一切都诠释完毕!
这是《韩国版跟踪》!
《绝密跟踪》翻拍自香港电影《跟踪》,整部片子也是港味十足,值得一提的是,在《跟踪》中饰演警察的跟踪者任达华在《绝密跟踪》中摇身一变成为了被警察跟踪的窃贼!
《绝密跟踪》讲述了由郑雨盛饰演的悍匪头目,与重案组精英薛景求、韩孝珠、李俊昊等人在闹市街区上演警匪追击暗战。
在片中,郑雨盛单刀赴会与多人连续厮杀,并主谋多起银行抢劫案,不但窃取警方监控数据,更擅长乔装易容,迅速摆脱追踪后竟然没留下蛛丝马迹,“烧脑”概念成为此类犯罪片的新尝试。
郑雨盛在接受专访时,坦言《绝密跟踪》让自己有更大的突破,“我饰演的角色和其他人没有太多接触,所以一旦在戏中碰到彼此时,就会有所行动,但这是我第一次与女人敌对,所以对自己的演出,既好奇又期待” 。
在“人人影视”上看到介绍说是07年游乃海电影《跟踪》的翻拍,这部电影的很多情节都不大记得了,但对其中歹徒的残暴和电影的阴郁气氛仍记忆犹新。
虽然很少看韩国电影,但想着既然是翻拍,至少剧本不会太差。
因为对韩国影视的印象一直不好,所以看之前并没有太高的期许,结果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两个小时的观影可以用“享受”二字来形容,以至于看完后仍然感到很开心。
第二天又下载了《跟踪》,想对比一下两部片子。
看完后觉得对于一部翻拍片来说,《监视者们》是成功的,虽然也有些不足之处,但是在很多方面都对《跟踪》都有超越。
1:剧本《监视者们》在大体情节上几乎与《跟踪》完全一样,贯穿整部电影的三次抢劫事件,刚参加工作的美丽警花,最先被跟踪的胖匪徒等等。
但是原版《跟踪》的电影时长是一个半小时,而《监视者们》却是两个小时。
这多出来的半个小时有对相同场景的细化,也有次要情节的改动和增加。
但恰恰是这些不同之处展示出两部片子导演和编剧艺术追求的差异。
首先,不得不承认,《跟踪》不是《一九四二》那样其实恢弘悲天悯人的历史大片,也不是《桃姐》那样温情脉脉的感情戏。
说得简单一点,这其实这还是一部警匪片。
警匪片恐怕是香港电影史上被拍得最多的类型片,已经很难再有新意了。
而《跟踪》的卖点是,故事的主角不再是武艺高强出生入死正义感十足的神探,而是永远便装的“跟踪者”,他们只负责在茫茫人海中找出和跟踪嫌犯,并获取相关情报,为刑侦科的警察们提供线索和情报。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剧情片,电影的重点在故事情节,而不是人物刻画。
在游乃海的《跟踪》里,警方真正有戏份的只三个人:任达华演的猥琐大叔队长,徐子珊演的年轻警花和邵美琪演的madam,侦查科的其他人员基本上都只能算群众演员,而且对办公室内的情况和人员都只是一闪而过。
匪方也只有两个人:梁家辉演的匪首和林雪演的最先被跟踪的胖子。
但是在《监视者们》里,警方队伍里加了花样美男李俊昊演的最后被歹徒杀死的队友,对警方办公室人员的刻画也比《跟踪》细致多了。
对于这点来说,《监视者们》比《跟踪》做得好。
其实从两部片子整体对比来看,韩国的这部翻拍片比原作用心很多,有很多精彩的细节,比如郑雨盛演的匪首为了躲过监视器的拍摄,特意等到对面大楼上的玻璃反光强烈时才走到车里去安放炸弹。
这种例子还有很多。
李俊昊这个角色是《跟踪》里没有的,《跟踪》里面被杀死的那个年轻交警只是冤死鬼。
而在《监视者们》里编剧把他改成了侦查科的队友,而且是一个有着青春活力的花样美男。
这样修改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好的一面是让侦查科的整体队伍形象更加丰满,不至于像原作一样只是两个人的戏。
坏的一面却是破坏了原作这个情节包含的内涵。
在原作里,那个年轻交警与整件事情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因为出现在错误的时间和地点,就被杀害了,有着游乃海电影典型的宿命感。
而《监视者们》对这个情节的修改,并不能完全让人信服,至少李俊昊的角色已经知道他询问的是匪徒,却还是轻易的被刺死,就不得不让人怀疑其作为警务人员的专业能力。
当然,如果没有这样的设置,也没有了后面警方人员在他的墓前集体敬礼的煽情场面。
第二个情节改动是第一场抢劫完的那场戏。
主要故事都是一个小弟在抢劫过程中为了拿更多的钱,没有按照预定计划逃跑,差点致使众匪徒被警方抓住,匪首为了以儆效尤对其进行了严厉惩罚。
两部电影的这个场景都是残酷而张力十足。
但是在《跟踪》里,场景是发生在天台上,惩罚过程中电影镜头却给出对面楼一个性感美女在窗脱衣服的特写,然后众匪徒一起观看,整个紧张气氛得到缓解,最后又一起开始吃烧烤。
这种出人意料的处理方式给人典型的香港三级片的错觉,而且最重要的是给人一种特别“脏”的感觉,在这里梁家辉演的匪首和其手下没有任何区别,都是贪财好色的亡命之徒。
而《监视者们》这场戏设置在夜晚的海边,郑雨盛演的匪首一面用引燃棒烧抢劫工具,一边教训不听命令的手下。
真正拍出了残忍和凌厉,最重要的是把匪首和他的手下区别开来,其实郑雨盛的角色是抢劫的策划者,与真正实施抢劫的匪徒还是有区别的。
《监视者们》这种处理对郑雨盛的角色塑造很有好处。
甚至有一种英雄主义的情节在里面。
第三个情节改动是刚入职的警花面对不在自己职责范围内的突发情况的反应。
《跟踪》里徐子珊演的警花因为刚刚入职,对这种情况选择了听队长命令没有干预,这个情节主要为后面的绑架案埋下伏笔。
但是在《监视者们》里,韩孝珠选择了违抗命令解救被伤害者,最后没领到批评,非常煽情,而且凸显出了制度与现实的矛盾。
我对这种改动没有意见,但是因为片长的关系,这个情节没有展现出其内在的意义,有点不痛不痒。
第四个主要情节的改动是匪首与其上级的关系。
在《跟踪》里,梁家辉的师傅已经坐了十八年牢,他的任务由师母分配。
师傅提前出狱,梁家辉却因为东窗事发不得不跑路,师徒两人只能见最后一面。
完全就是一副黑社会温情脉脉的师徒关系图。
而在《监视者们》里,郑雨盛与其联络者同样是师徒关系,但是却没有任何情分可言,在郑雨盛拒绝做最后一次抢劫之后,师傅派人杀徒弟,以此威胁要求其继续为之卖命。
最后一次抢劫失败后,郑雨盛独闯虎穴杀死了自己的师傅。
游乃海对这个情节的处理其实还是在延续其宿命论,黑帮其实也是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情感。
而《监视者们》却冷酷的风格贯穿始终,很有些暴力美学的感觉。
最后一个大的情节改动是故事结尾,队长任达华被匪首刺破大动脉躺倒在血泊里,给所有的队友讲笑话故事的情节。
这个场景是《跟踪》的高潮,煽情到了极致。
但是在《监视者们》里这个情节被弱化了,没有讲笑话,薛景求演的队长被送上救护车后用订书机在脖子上订了几下止住血,又回到犯罪现场亲手击毙了郑雨盛。
英雄主义感十足。
《跟踪》里梁家辉确实在逃跑时脖子不小心挂在铁钩上死掉了,仍然是游乃海的宿命论。
2. 摄影从摄影的角度来讲,《监视者们》完胜《跟踪》。
一方面《监视者们》比《跟踪》晚出品六年,摄影设备和摄影技术的发展都使后者无法与前者相比。
但是去除技术因素,两部作品对细节的重视程度也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监视者们》用了大量不俗的特写镜头,对人物心理的刻画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而且薛景求跳楼追逃犯的场景运用了随拍,给观众很强烈的视觉冲击和临场感.警车撞向货车时也用了相似的手法.《跟踪》的场景设置在香港的普通居民区, 再加上色调灰暗, 每时每刻都给人破旧压抑的感觉。
《监视者们》的场景设置在现代化的韩国都市,色调也稍微明快些,观影感觉好得多。
应该给《监视者们》的摄影师给提名奖项。
3. 演员这两部电影的演员阵容都很强大,香港的有任达华,梁家辉,徐子珊,林雪和邵美琪。
韩国的这部有郑雨盛,薛景求和韩孝珠。
对比分析一下会很有意思。
1)任达华 VS 薛景求任达华这次打破一贯帅酷的黑帮形象,演了一个有勇有谋的猥琐大叔。
刚出场的时候我一直觉得他肚子里面肯定塞东西了,让我纠结了好几分钟。
应该说这部片子他是戏份最多的三个演员之一,也确实不负众望。
我对韩国演员没有什么了解,看完后查了一下薛景求的资料,特别是看了他宣传照,发现与电影里面的形象差别好大,果然也是为这部电影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两人的表现都很优秀。
2)梁家辉 VS 郑雨盛梁家辉也是老戏骨了,这部片子对于他来说只是交出了合格的作业。
导演对他角色的定位也限制了他的发挥。
至今看过除《监视者们》外郑雨盛演过的电影只有吴宇森导演的《剑雨》。
他在《剑雨》里面的表现很出色,从容淡定的小生形象。
因为与《剑雨》里的形象差别太大,在《监视者们》开场好几分钟我还没有意识到这个发型粗狂举止果敢的人是他演的。
在这部片子里他把角色雷厉风行和凶狠残忍的性格表演得淋漓尽致。
相同的角色显然郑雨盛更胜一筹。
3)徐子珊 VS 韩孝珠不管是从外表还是演技,韩孝珠都比徐子珊高一个等级。
可以说《监视者们》其他演员的表演都在意料之中,韩孝珠是最大的惊喜和亮点。
其实她并不是韩国女演员中最顶级的美女,但是却有着独特的青春气质。
而且对人物性格的把握也更加细腻,更加到位。
很多人看完《跟踪》都觉得电影最后被拍成了“少女成长记”,这种抱怨不仅跟导演的情节设计有关,也跟徐子珊的表演有一定的关系。
其他的演员中,林雪是最大的亮点,这个死胖子演这种角色真的是最佳人选。
最近杜琪峰的电影《盲探》里也有他的精彩表演。
看来香港导演很喜欢这个特型演员。
。。一直在讲监视,有意思吗,郑雨盛这个死胖子,起开,你当河马小子我看行
在雨中哭了2分钟抬头还能看见被跟踪人。神了。
翻拍,可是孝珠这么漂亮,合适吗?还是港片的猪女有意思
韩孝周在这部戏里的表演实在太割裂了,一会儿是整顿职场的去性别化冷脸初生牛犊,一会儿是会撒娇会嗔怒会害怕的传统雌性梅花鹿,最后大雨当中跟丢郑雨盛之后在那里跪地拍打路面的戏份完全是偶像剧表演。而剧情改编上,又犯了大而无当的毛病,改编银河的这两部都是这样,非要把一般的犯罪行为往007碟中谍的方向改造,最后导致的就是勉强撑过前半段,中段以后逐渐崩溃,临近结尾漏洞百出。还有就是这部改编的非常主旋律,原版当中警方内部当然团结友爱,可匪方也是有情有义,但这里把匪方之间的关系改得非常套路,又是黑吃黑,原版师徒情深的关系这里也反目了。最后结尾跟踪组全员穿上警服出席葬礼和那枚木槿花警徽的特写,走向了与原版完全相反的表意。(不过韩孝周的确很漂亮,公平些来说另外两名男主角演的也很糟,最后掏枪的时候薛景求还在那耍帅)
翻拍自港片《跟踪》,然后任达华也在本片客串了一下。4星全给韩孝珠,颜值完胜(只是 这身Rap造型做跟踪太惹人注视了~ )。《未生》里的狗哥卞耀汉也在里面当马仔
结局毁了前面110分钟的那股子劲……可惜!
又出来耍帅
标签是不是是应该写香港啊?太尼玛抢风头了
任达华cameo
太坏了!又用萌妹子勾引我!
不知道是自己先入为主的情绪太强,还是本片就是有借鉴拍摄的嫌疑,我总是感觉我在看的是美版的《猫鼠游戏》的翻拍片。
翻拍怎么能和原版相提并论呢呵呵。
在连续驾驭了《只有你》中的苦情盲女形象,《创可贴》中的痞女形象,以及《监视者们》中的内心戏大于台词的女追踪者,如果不记长相,你丝毫感觉不出这三部戏是同一个演员,仔细品味韩孝珠的演技,不难发现她连早年演的偶像剧也都不是千篇一律,这个1987年出生的女娃年纪轻轻真是不得了。
垃圾
这个电影真的不行。形散神也散。一滩散沙。七零八碎的。连叙述清楚都做不到,更别说节奏流畅的。连交代剧情都交代不明白。乱七八糟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没头没脑。莫名其妙。不知所谓。后面的后半部分更是全员降低智商。装逼了大半集,最后全都一蠢到底。完全不符常理不合逻辑。漏洞百出。荒唐可笑。
翻拍得有模有样,不过略微装腔作势啊
《跟踪》华丽升级版,最后任达华露了一脸。
郑雨盛老好多这眼袋快到下巴了,松鼠萌萌的就这么死了好可惜,看的时候盆友还说韩孝珠眼睛都是血丝不过还是不影响美貌啊!
人物设定什么的,特别港味,看完发现是由港片翻拍~有少少的故弄玄虚感,唯一喜欢的是影子帅帅。。偶尔想起黎明= =!
电影其实很简单,固定的时间内讲一个故事,逻辑清晰,节奏紧凑,让观众愿意看你讲下去。这部电影基本上完成了以上所有的任务,虽然是翻拍,但不失为一部好电影。特别感叹一下任达华的明星气场,光一个背影的戏就能让我们轻易地认出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