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e Chang的闪光点在于他不是一个仅限于开发新菜品的主厨,而是会思考美食背后的种族问题,移民现状,各类偏见与歧视,性别平等和平权,etc. You don’t need approval to enjoy food that you love. Kitchen is part of the heritage. 第一集几乎触动了我的生育观,没有料到会这么up close and personal
6分钟前
Oddly Enough
力荐
哎怎么才四集……
10分钟前
伐克奥芙
力荐
最后一集中东美食太棒了
12分钟前
阿花_hana
力荐
So much elitist bullshit from the ‘steak’ episode. I just can’t.
比第一季更脱离食物本身,但我更喜欢了。感触最深是印度和中东两集,在晾晒场第一次吃到新鲜胡椒的Dave Chang露出孩童般的惊讶和快乐,以及背井离乡到德国开店的约旦女主厨讲food is the common language. 真的不要有那么多莫名其妙的仇视和敌意了,人为什么要去恨一个他只从社交网络上了解、却不曾亲身体味过的东西呢?May we united by deliciousness, or whatever else.
Dave Chang的闪光点在于他不是一个仅限于开发新菜品的主厨,而是会思考美食背后的种族问题,移民现状,各类偏见与歧视,性别平等和平权,etc. You don’t need approval to enjoy food that you love. Kitchen is part of the heritage. 第一集几乎触动了我的生育观,没有料到会这么up close and personal
哎怎么才四集……
最后一集中东美食太棒了
So much elitist bullshit from the ‘steak’ episode. I just can’t.
Food brings joy to people.
第一集Kid food直接看哭了,食物连接着家人朋友,食物就是爱!第二集Indian非常好看,一直觉得印度菜有被低估的嫌疑,种类多样,aroma和flavor都很丰富。通过印度朋友的介绍,吃了家附近的南印菜,深爱锁死。第三集Steak有点pretentious,但不影响看人吃肉的开心。如何可持续吃肉,确实是个问题。第四集Meat大开眼界,吃过Persian,Labanese,Egyptian,Afghan,完全没有反思过各个中东国家cuisine之间的分别。food是文化的一部分,食物在,魂在!看完这部剧,太想去旅行啦!什么时候疫情能结束啊?!和谐社会,还得靠美食啊!
再次验证表达频率和表达深度的反比关系
现在最时髦的美食节目,就是在纽约找一些不同族裔的厨子坐着谈女权环保?感觉比第一季差了许多,有些地方像是第一季没用上的素材拼拼凑凑就端上来了——可能制片人也是厨子出身吧……
没有任何优质美食纪录片以文化开始,但所有优质美食纪录片都以文化结束
比第一季更脱离食物本身,但我更喜欢了。感触最深是印度和中东两集,在晾晒场第一次吃到新鲜胡椒的Dave Chang露出孩童般的惊讶和快乐,以及背井离乡到德国开店的约旦女主厨讲food is the common language. 真的不要有那么多莫名其妙的仇视和敌意了,人为什么要去恨一个他只从社交网络上了解、却不曾亲身体味过的东西呢?May we united by deliciousness, or whatever else.
对饮食和文化抱着更包容的心态去探索和体验是UD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剔除政治、经济、性别、种族、宗教这些偏见,以感恩的心纯粹的去享用美食才对得起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
白左黃左玩身份政治還玩出癮了,連食物都不放過。
第二季的成长在于,Dave Chang作为一个已经(most probably)融入主流的少数族裔不止步于为自己的族群(或已经拥有部分话语权的"强势"少数族裔,namely黑人/亚裔/墨西哥裔)发声,而将共情扩大到更为弱势的少数族裔、到女性、到难民,进一步挑战常识对人思维的桎梏。第一季中那个带着点冒犯意味,试图改变人们偏见的人,又开始不断反思、审视自我、在不同文化中寻找相通点。美味的食物是共通的语言,毋庸置疑。
请就此打住别拍第三季了,明明第一季里已经表达得很漂亮了偏要狗尾续貂
第一集太tender了我的天哪
大卫 求你别再瞎搅浑政治正确了 要不是一边做饭一边看的真觉得浪费生命
居然只有四集,熟悉了套路以后很能猜到每种食物他要从什么角度切入,但还是好喜欢。
e1可以不看,和美食几乎毫无关系
喜欢喜欢。从未想过关于烤肉垂直过来带来的种族歧视,和延伸出来的中东身份认同。
是美食更是文化。印度和牛排那两集很好看,小孩那集就索然无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