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家的目光似乎都集中在《1921》《革命者》等电影上时,一部爱情片《我没谈完的那场恋爱》在这个看似“不合适”的时间点悄然上映了。
图片:官方海报上次听说导演赵宇,还是他和阿牛一起执导的《半熟少女》,而女主角则是2017年《前任攻略3》的主演于文文。
《前任攻略3》的火爆,很大程度上借助了短视频的兴起,“网红”们用于文文演唱的主题曲《体面》配合各种视频,成功提高了电影的热度,《体面》至今依然是许多人在ktv的必点曲目。
为了延续“主题曲带动电影票房”这样的模式,《我没谈完的那场恋爱》里,于文文的角色直接变成了一个落魄的唱作人。
故事的主线,也处处围绕着音乐展开。
这部电影的音乐占比多到什么程度?
仅是专门填词并在影片中唱出来的曲目,就有8首之多。
对于一部仅有97分钟的影片而言,平均每10多分钟就能听到一首全新歌曲。
如果不是于文文特有的嗓音加上这些歌曲大多以民谣或吉他弹唱的形式出现,配上一些群演伴舞,我甚至恍惚间以为自己在欣赏一部印度片。
图片来源:微博@电影我没谈完的那场恋爱毕竟,影片的剧情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观众们来电影院,更像听了一场于文文的个人演唱会。
本文涉及剧透,请谨慎阅读。
拼凑起来的剧情在我贫瘠的院线电影观影记忆中,上一部以“落魄”音乐人为主角并以音乐作为叙述主体的电影,还得追溯到大鹏的《缝纫机乐队》。
那部电影的结尾,古力娜扎饰演的女主丁建国,穿着帅气的风衣,手里拿着一个行李箱,毅然决然地跟着大鹏登上了前往北京的列车,并且留下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就只允许你一个人当北漂?
”
大鹏与古力娜扎,图片来源:豆瓣那时的“北漂”,给人的感觉是一种前往新生活、寻求新冒险的机遇,而不是现实意义里漂泊不定的生活。
《我没谈完的那场恋爱》的故事起点同样在北京。
于文文饰演的林珊妮作为一个街头歌手,为了梦想来到北京,开场仅仅用不到10个分镜就一笔带过了初期的困难,转而就是一个突兀的“五年后”三个大字。
我本以为这样快速地带过她的经历,是想用她现在的“成功”和当初的“困难”做对比。
但是我错了。
转场之后,于文文依旧是一个逐梦失败的唱作人,她的逐梦之路并不顺利:巡演无人问津直接被取消,负债累累的她无力偿还20万信用卡透支。
她的生活也一团糟糕,与音乐人男友分手后借酒消愁。
林珊妮借酒消愁为了让这部电影开展戏剧冲突,即使是如此潦倒,林珊妮也不惜再次刷爆信用卡要买一把二手吉他。
是的,一个负债20万的人,仅仅就因为男友一句“冷漠”的话,就在将男友留给自己的吉他从楼上扔下后,又去买了一把。
在这把二手吉他的包里,林珊妮发现了一本引出影片故事的日记。
我能看到编剧在“音乐电影”和“爱情电影”的框架内用尽了浑身解数,为了塑造一个失意潦倒的唱作人形象,编剧恨不得把“我好失败”、“我很消沉”、“生活好难”这些元素,统统贴在特写镜头中于文文那张虽然窘困但依然找不出任何瑕疵的脸上。
太用力了,以至于和后面林珊妮对于音乐态度的转变显得那么生硬。
宋宁峰饰演的男主董东的出场,同样给人一种“爱情电影工业流水线”的感觉——林珊妮来到城楼上散心,向楼下看去时,遇到了也想一起“跳楼自杀”的董东。
当董东一边挂着浮夸的笑,一边手脚并用地想向城楼下跳去时,林珊妮“眼疾手快”救下了他。
后面的剧情我相信大家应该能猜出来:林珊妮某日又遇到了董东,并且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与董东相处一段时间。
图片来源:微博@电影我没谈完的那场恋爱太老套了,以至于我在看到“跳楼”的那一幕,就已经想到了接下来两人见面的场景。
当董东以开玩笑的口气向林珊妮解释自己为什么拄拐时,我也笑了,不是因为烂梗,而是因为一部电影进行到20分钟我就已经感到编剧创作才华的山穷水尽。
所以后面的故事满足了一切“爱情电影工业流水线”的元素:两男两女出现,一定会出现三角恋或者四角恋;三角恋最后破碎,会以其中一男一女发生关系之后,女方怀孕、男方不辞而别作为结尾;不辞而别的这个人,一定是患上了某种绝症,并且要编制一个看似“善意”的谎言来让女方忘记自己,去追求更好的生活。
如果一部电影的剧本真的可以这么写,那我认为每部类似主题的韩剧都可以是优秀的爱情电影。
主题是音乐还是爱情?
电影采取双线叙事:主线是现在这个时间点林珊妮与董东相遇,他帮她做巡演、改变音乐风格,副线则是日记的主人在知青上山下乡的年代的爱情悲剧。
本来两条线的交合,应该让音乐主题与爱情主题交融在一起得到升华,但是导演并没有这么安排——他在以音乐为主的主线和以爱情为主的副线之间划了一条楚河汉界,告诉观众:音乐就是音乐,爱情就是爱情。
图片来源:微博@电影我没谈完的那场恋爱主题究竟是音乐还是爱情?
如果是爱情,那么于文文“没谈完的那场恋爱”是哪一场?
如果是音乐,那么为什么要引入对主线毫无帮助的“悲剧爱情”副线呢?
两条线值得融合进同一部电影的关系,似乎只剩下了渐冻症。
仅有好片名,让观众只会为由片名所想到的自己的故事而落泪,换成其他任何一部爱情片的剧情都有相同的效果。
观众们哭,哭的是自己的故事,剧情没有感动人,只是成为了观众情感的宣泄口,至于这个宣泄口本身是什么,这并不重要。
好比拼多多买东西,人们只会在乎能否拼成功,而不会在乎是谁和你一起拼的那样。
渠道而已。
精致而又粗糙的细节影片不能说没花心思,只能说是花了心思,但没完全花。
一些铺垫与伏笔的细节处理得很好:喝啤酒打不开时候一瞬间的崩溃;双线叙事中通过画幅的变化来表达时空的转换(主线的画幅为4:3,副线的画幅为16:9);主线中整体的色调偏向冷色调,副线中整体的色调为暖色调;就连渐冻症这一情节,都藏在之前日记和信里的散乱的字迹中。
但一些设定却处理得很烂:延安乐队统统操着一口京片子,毫无陕北口音;在livehouse进行的巡演中,董东作为临时顶替的贝斯手,因为渐冻症无法弹奏贝斯后,居然在歌曲还在演唱、众目睽睽之下,从舞台上卸下贝斯,拄着拐走向场馆外,观众和乐队其他人对此无动于衷。
如果说电影经费紧张,可以理解,不过于文文作为一名音乐人,不可能连真正的livehouse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图片来源:微博@电影我没谈完的那场恋爱有细节当然是好事,但是一部电影的细节不能只处理一半,一半细节满分而另一半细节零分的电影就像一盘加了姜丝的土豆丝,让人难以下咽。
想要复刻《前任攻略3》靠《体面》这首歌火出圈的票房成功,对于如此稚嫩的《我没谈完的那场恋爱》而言还是很难。
真的想靠旁门左道吸引更多的流量,还不如用片中于文文脸部的特写神似游戏主播周淑怡来营销更简单。
图片:官方剧照
图片来源:微博@不2不叫周淑怡————————关注公众号“躺腔”,走进有腔调的娱乐世界。
评分给的高,源自细节和初心,扣不开的啤酒盖,讨钱时干燥颤动的声线,公务员贝斯手自嘲的点烟,以及后半段炸裂的父母知青爱情线,当然作为音乐主题电影,歌都出乎意料的好听。
怀旧意味很明显,我更愿意称之为“我没过完的那场青春”,作为“眼瞅着三十岁但一事无成”本人,我还挺看得进去,起码真实,不是布景搭起来的、看似写平凡人实际“上层人”体验生活故事(对,说的就是现在的垃圾爱情生活现代剧!
)电影主角年龄、时代、行事都突破了现在影视剧生怕主角不够年轻动人,故事不够奢华浮夸的审美。
但是!
导演你没有心啊,搞那么不必要的旁枝干嘛,比如开头那五年的片段,比如小孩那一段,比如女主角前男友那一段,光一个巡演取消你来来回回说了四五遍。
编剧方面,故事挺好,逻辑没编好,去延安可以,买吉他都可以,跳楼遇到男主emmm;乐队缺人可以,巡演可以,刚好就遇到前女友就emm…逻辑不用心,遇事就用巧合凑,难免让人觉得呵呵哒。
知青演员用心了,我哭死,从下雪自行车那段就开始流泪,老爱情,后劲大。
为什么前任系列平等都能那么高,我不服,扣掉一星是因为主创团队不许骄傲!
要保持这种老牌作风,别学市面上圈钱的样子!!!
音乐与情感结合紧密:影片的音乐是其一大亮点,导演赵宇表示,音乐是影片重要的叙事方式,通过音乐展现了人物的情感变化。
于文文和宋宁峰的音乐表演也为影片增色不少。
情感表达细腻:影片在情感表达上较为细腻,尤其是对两代人爱情的刻画,既有现代爱情的直白与冲动,也有过去爱情的含蓄与克制。
这种对比让观众感受到爱情在不同年代的差异与共性。
演员表现自然:主演于文文和宋宁峰的表演较为自然,成功塑造了两个性格鲜明的角色。
于文文的演唱和表演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主题深刻:影片探讨了爱情中的遗憾与成长,通过两代人的故事展现了“没谈完的恋爱”这一主题的深刻内涵。
不足剧情逻辑与节奏:影片的剧情被部分观众认为较为拖沓,节奏不够紧凑。
一些情节的衔接不够自然,导致故事的连贯性受到一定影响。
叙事手法:影片采用了双线叙事的方式,但部分观众认为这种叙事方式在影片中显得有些生硬。
此外,影片的剪辑也被认为存在不足。
情感深度不足:尽管影片在情感表达上有一定的细腻之处,但部分观众认为影片的情感深度不够,未能引发强烈的共鸣。
部分细节不合理:影片中的一些细节被观众指出不够真实,例如知青时代的道具和场景设置。
本片讲述了两个千差万别却同样迷茫的年轻音乐人,一个是多年打拼,事业毫无起色,又屡遭生活暴击的和声歌手珊妮,一个是身患重病,隐姓埋名等待死亡降临的前摇滚乐手董东,对生命感到绝望的二人在自我了断时相遇......自杀计划流产,他们的生活也因彼此的出现发生改变。
另外一个时空的故事,从珊妮意外发现的一本1970年代的日记中铺陈开来,一段没有下文的悲伤爱情竟然在珊妮的努力下尘埃落定。
跟音乐、爱情和人生有关的种种,让珊妮与董东的相遇愈发神奇。
千丝万缕中,是否每一种爱都能开花结果? 他们能否找到继续爱这个世界的理由?
我和他的爱始于2021年3月5号,终于2021年5月17,我们现在又在一起了,我还爱他但是不像以前那么爱了短短两个月他就让我爱的无法改变,他出现在我最需要人陪在我身边的时候,让我离不开他,可是后来我才知道他心里爱着另一个女孩,他之前和那个女孩谈了九个多月,他之前和我分开也是因为她,我们虽然还在一起,但是我真的每天都很不开心,我们一个星期都可能见不上一面,他也不和我聊天,我身边很多人都劝我放弃吧,我也想过放弃但我真的舍不得,要是当初没遇见你就好了。
爱过你,我不后悔!
希望还在那段感情里走出来的你们,看完电影后都能为过去画上句号。
前几年流行疼痛伤感文学,最近伤感爱情电影系列颇增,整个五月、六月电影院都弥漫着这种氛围,继《你的婚礼》、《我要我们在一起》后,《我没谈完的那场恋爱》在6月25日上映,目前《你的婚礼》《我要我们在一起》已经可以在线观看了,估计这场电影排片也不会太久,在下线前,我们来看看这部电影是否值得看?
这个是个双主线的故事,叙事平铺直叙外加穿插故事平平无奇,剪辑有些不尽人意。
看完之后甚至不知道这个电影主要表达的是什么,总之和电影名称一点也不搭。
看完直呼退钱!
到时候线上看看就好了。
歌手于文文饰演女主珊妮,男主宋宁峰饰演董东。
这俩演员知名度并不高,提到于文文突然就想起那句歌词“分手也要体面,谁都不要说抱歉”……哈哈哈,不好意思,我对她的印象只有这一首歌,在电影里于文文的颜还是不错的。
一个是身患重病、隐姓埋名等待死亡降临的前摇滚乐手董东(宋宁峰饰),不知道这演员是谁,去翻了过往履历才知道,原来他出道了很多年,也曾出演过《杜拉拉升职记》《秦时明月》《相亲相爱》等影视剧。
宋宁峰的前妻居然是齐溪,他们两人有长达七年的婚姻,当时婚礼办得轰轰烈烈,请到了很多明星大咖前来助阵,受到了圈内圈外好友的一致祝福,但是好的快,结束的也很绝情,没有想到七年过后,两人的这段婚姻画上了一个不圆满的句号。
反正这部电影就是两个不知名或者说是过气明星出演,相比现在其他电影宣传来说,这部电影无论是从演员还是服化都没啥吸引点。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我没谈完的那场恋爱》为全景展现跨越两代人的爱情故事,在北京、西安,尤其是陕北地区取景拍摄,将爱情元素、音乐元素与独具特色的陕北旅游资源巧妙结合,观众将通过大银幕饱览大西北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
本片改编自作家周冰的原著小说《如野火如荼靡》。
导演及编剧在此原著基础上,历时两年完成了剧本的创作。
据悉,电影《我没谈完的那场恋爱》入选了《2020年度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名单。
相遇相知然后分开的爱恋情深也许是这世上所有人的意难平。
正如海报上那句“谢谢你来过我的世界”,以及繁花描绘的生命吉他所呈现出的寓意一样,原本在平行两个人生如琴弦共鸣,竟然可以合奏出一段如此感人至深的深情恋歌。
因为遗憾,这段命中注定的相遇,更令人感同身受,泪目唏嘘。
《我没谈完的那场恋爱》其实是一部治愈系的作品,虽然全片故事由爱而起,但它所论述的,则是如何接受那些错过之后的残缺之美。
这类电影在今年似乎特别吃香,不想去电影院看,在家也能看,锁定葫芦视频,一个发现好片的电影神器。
突然很想说,谢谢你们,愿意做我的动力,让我始终能看得到那束光。
再悄悄努力一下就好,感觉就快要开始了。
希望听歌的人和夜晚的星星都没有意外。
青春就是不辜负你喜欢的人和事。
不被保护的年轻也许残酷,但,也可以很酷。
我该当猫就当猫,该当狮子还是狮子,摔倒了就悄悄趴一会,不会让人看到YOUNG就是年轻,就是无所畏惧.无论有再多再多的困难,都打不倒我和我的IKUN。
用目光环顾别人,不如用目光正视自己。
谢谢台下每一个你们陪着我。
在维持流量和留下作品之间,我更在意的是后者。
真正的man不是体型上的,而是对事业的态度。
音乐内外的我,没太多反差,我就是通过音乐表达自己。
爱情是要一个圆满,还是要一个心安?
——若说是擦肩而过?
有些匆忙。
真的到了结婚生子?
又未免太平凡。
幸而,这部影片给到了爱情足够治愈与暖心的答案。
毕竟有时候,“没谈完”的残缺之美,又何尝不是一种圆满呢?
以前总是纠结他为什么说不爱就不爱了,明明是两个人的事情,为什么他一个人就能决定我们感情的生死,明明我还那么喜欢你,你就这样说抛弃就抛弃了,于是我开始不断质疑自己,是不是哪里不够好,所以他才和分手,明明这场恋爱我们还没有谈完就戛然而止,现在我好像找到了答案,被这部电影锁治愈,爱情的结局不一定美好,有时候残缺也是另一种圆满。
影片拍摄很细腻,细节做得超棒,一看导演超级用心。
男女主演得很自然,演技很有代入感。
女主于文文唱歌也太好听了吧,本色出演。
但女主的没有爱情线,哈哈,感觉不过瘾。
男主到底喜欢女主还是喜欢前女友,男女主他两没有共生情愫吗?
女主太惨了,搞音乐搞得倾家荡产,音乐这条路不好走啊。
也不知道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她前男友咋舍得放下
这是一部简单而又纯洁的文艺电影,关于音乐 关于疾病 关于谎言 关于梦想…两个时空的交错,揭开了一段被埋葬的谎言,以平淡的插叙手法描写了父辈的爱情故事以及男女主之间的相遇,看似讲了一个故事,两场恋爱,其实也可以算作一场恋爱。
因为电影没有通过女主去挖掘一段被封印的爱情故事,看似在讲述那段上个世纪的爱情,也在讲述林珊妮与董东的故事。
电影整部下来一直用比较平和的叙述方式,没有太多波澜的镜头,就连董东与人发生冲突以及董东与林珊妮的分别都显得非常平静,但越是平淡的方式处理,就越能让你体会到爱情的魅力,当你观影之后细细品味时,会觉得回味无穷,那种话在嘴边,却无法说出的爱,是那么真实而又动人。
人生中的每场相遇都是注定的,对的人兜兜转转终究会在一起,不是对的人即使互相惦记也会走散,我们都难逃中途散场的命运,每个人心中都会有遗憾,时间会治愈的那些以为现在过不去的伤痛,也抚平所有的伤疤,曾经那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会渐渐变得不起眼,那些念念不忘的人慢慢的都会淡忘,时间会还给你一个新的自己
结局还可以,腿子好看
我现在正在电影院,看了不到三十多分钟就想评价了,要不是和对象一起现在立马想走!!!!烂片!
于文文的歌真好听,嗓音非常有特色。故事也很感人哇。五分。
害,里面的歌都挺好听
比預期好,用心製作的一部好片。沒有灌水對白,沒有低級搞笑,只有濃濃的感情和遺憾。
看片名以为是狗血爱情爽片,被评论写的纠结了,但是最终给了满满惊喜。真的是一部用心的作品,这是需要阅历的人才能看懂的片子,一段伟大,一段释然,最后男主给母亲唱歌真的看哭…
歌挺原创的
故事情节不太连贯,但是是有泪点的,那些为梦想追逐的日子,真不容易,现代爱情部分几乎没有,也许有些人认识过,就足够了,战争年代真不容易,听首外语歌就被说崇洋媚外,感谢足够解放了,还有了方便大家联系的科技和交通工具,赞赞啊,于文文也还是那么突出,小女孩好瘦,希望未来大火出圈,爱电影里的每一首歌,只是不能在网易云听,习惯了。。。。“有些人认识过 足矣”
于文文演的电影,其实她很漂亮,演技也可以的。只是这个片子编剧故事有些单薄。渐冻症的桥段倒是没有显得突兀。故事还算流畅。于文文还是唱歌好听,里面的歌曲很棒。知情时期的父母爱情和现代故事串连,巧合就是。
一个现代的文艺爱情故事,非要硬塞进一段下乡知青的往事,平行宇宙之间四不像地生硬跳转,最后还莫名其妙就成了偶然认识的男主妈妈的回忆,可见世界在导演脑子里小得可怜,那里的每一个人都在四十五度角流泪。无论是下乡生活,还是流浪歌手都悬浮得不着边际,知青生活不是弹吉他就是打架子鼓的日常更是哭笑不得。每一个故事都矫情又老套,煽情能力也捉襟见肘得词穷,没经过磨炼的一生成天寻死觅活,故作姿态地找来一些QQ签名与当年《知音》上的离谱故事当做自己忧郁而文艺的强调。即便如此,没学会走的导演今天就依旧要在交叉叙事的世界里大跳,搞出一堆网大都嫌弃的绝症烂梗当作深情卖弄。从故事的老套到配角的随意,令人不禁怀疑这部影片存在的目的仅仅是记录下于文文的百变美貌。
4分全给于文文的,哈哈哈哈,专门为她看的这电影
如果为了剧情大可不必,但是为了给过去画个句号想看就看吧
没谈完就别谈了,我已经离场了……
因为于文文去看的电影,果然和我预想的一样,电影请歌手来演可以省下不少开销(玩笑)。影片能够看出导演的诚意,虽偶有槽点,但确实有些惊喜。情怀是个消费品,偶尔拿出来看看还是可以提醒自己为什么在路上的!
Time needs a filter lens, music heals life.
歌蛮好听的,有点我的设想
延安狗血爱情故事,车祸白血病已经不能满足编剧,又来消费ALS
电影简直烂到想笑,但是结尾发现是讲渐冻人[流泪]。。。
名片和前五分钟让我还以为是爱情文艺片,结果是我太年轻
没想到这么低分,浪费于文文在里面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