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青春爱情片,从一见钟情的套路,导演太会了。
用盲人做男主,把爱情一步步描写的太暧昧了,电影都快结束了,盲人男主还没亲男二,从始至终的暧昧,想象,嫉妒,以及一丝丝的性启蒙,不到一个半小时,完全就是融合青春片的极致,总之整合的并不突兀。
导演用自己的方式展现了不一样的爱,加上似有若无的性描写,很有代入感
其实在我年少的时候也和剧里的男主想法差不多--因为现实中太多的挫折和烦恼总是小心翼翼的维持自己的生活,会意淫心中的男神,也想拥有一个不排斥自己取向的好“姐妹”,更想拥有一个发现并喜欢上胆怯的自己的男票。
爱其实真的很简单,但现实里面好像又很难实现,能遇见一个懂你爱你的家人朋友和男票其实挺不容易的。
我承认我很羡慕男主的幸运,不过我也知道并不全是运气的成分,希望我未来也能遇见那个他
第一次写影评,单纯浅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很不错的一部电影,看完满心欢喜如蜜糖浓的化不开,久久痴汉笑停不下来。
首先说里面的两个吻都很心动,第一次酒后的偷吻,第二次确认心意的吻,都看的我心跳漏了一拍。
只想屏住呼吸去欣赏这纯纯初恋的青涩与美好。
超级喜欢最后的告白!
加白列背对着里奥扶在椅靠背上害羞的告着白,当他说到自己偷亲过喜欢的那个人时,里奥情不自禁笑了,太甜了!
“如果你偷了一个吻,要怎么还回去?
”还有两人在房间里一起跳舞也很甜很甜。
还有涂防晒霜时的点点暧昧,加百列帮里奥抹脸太温柔了!
帮里奥抹身上时,里奥一惊仿佛一头受惊的小狮子,反应好可爱太萌了哈哈哈!
浴室那段也是我很喜欢的一个片段!
加百列看到里奥的身体后的不自在和尴尬都演的挺到位的!
还有里奥演技也好好,个人认为颜值也高。
一直很心疼里奥,看着他被嘲笑被捉弄却只能叹气。
里奥讨厌身边的环境,讨厌父母的娇惯,他坚强 渴望独立 想摆脱对父母的依赖。
和父母有矛盾,和最好的朋友产生隔阂,包括班级的环境,他所经历的一切我几乎都能感同深受,这部电影真实的让人心痛。
很喜欢吉 感谢她的善良,像天使一样陪在里奥身边,没有让他一人孤立无援。
虽然她也会像个小女生一样嫉妒加百列替代了她而斤斤计较。
总之这部电影牵动了我很多情绪。
《爱,简单》(巴西 2014年 第64届柏林电影节“泰迪熊”奖最佳影片),导演从一位盲童的视野、心理和情感出发,讲述青春少男少女关于爱情、友谊及对未开生活的向往,虽然没有特别出彩的剧情,但在表演的真实流露、视觉色彩、插曲选材(古典与现代)、整体氛围等方面给人印象深刻[强][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极少接触到盲人这个特殊群体,对他们的了解和关爱也非常少。
试想,是怎样的一些人或一些事能让片中的盲童从被动依赖到主动承担、从少言少语到内心愉悦、从自我封闭式到逐步自信?
该片从多个角度、多个有趣对话及故事让你能逐渐感受并体会:没有颜色的世界里,内心却更为丰富多彩。
片尾画面唯美而自然,两位美少年同骑一辆单车,温暖的笑声回荡在校园大道大道上……“If you stole a kiss… How would you return it” “你是我的眼,牵着我的手,我要带你去看世界……”(ps:类似影片还有《男朋友,女朋友》《Call Me by Your Name》《Love, Simon》推荐观影)
《爱,简单》是一部美丽的电影,如同每个人青春中挥之不去的小插曲。
爱其实并不简单,它甚至会承受生命中的各种不堪重负,可以想象,一个看不见的世界,将如何去爱;电影整个过程干净纯粹,没有一丝杂质,内容基本上涵盖了青春期所有的话题,片尾两个男孩儿骑上同一辆单车沿着下坡飞驰而下,你会发现,爱就是一个愿意做你眼睛的人,不顾现实,哪怕只有一刻,却依旧弥足珍贵。
如果不是看到最后十分钟,我也许还不会给它四颗星总的来说这部电影的剧情不算脱俗,传递的道理也是老生常谈的大道理,但却偏偏很有说服力,因为它足够细腻。
“如果你偷了一个吻,那你要怎样偿还?
” 这样温馨、调皮又羞赧的语言,颇让人略带紧张地微笑。
影片最后Leo骑车带着Gabriel滑翔的样子更再次深深强化了影片的核心价值。
两个男人(1)让彼此变成更好的自己Gabriel让Leo学会了跳舞、学会听电影、学会了骑车,也学会了自信;Leo让Gabriel变成了体贴大哥哥,让他有了更加细腻的灵魂展开,也间接地增加了他的自信。
恋爱最应该做的,就是让对方觉得自己的存在很重要、很独立、很特别。
长久的关系往往双方势均力敌,一方太弱,另一方就要帮对方提升经验值。
(2)一起做没做过的事感情的发展和维持,如果只靠生物化学的作用,恐怕难以持久。
人是会疲劳和厌倦的,但世界不会。
不想厌倦相同的人,就必须走进不同的世界。
Gabriel从一出场开始到结尾,都在不断地为Leo的生活提供不同的新鲜的变迁。
看月食、听电影、手舞足蹈,他带着Leo走过不断变换的舞台,也享受着Leo身上闪烁不停的变化。
剧情太过完美,道理却很普适。
四星赞演技和最后高潮的设计
没有东方男孩好看,胜在画面唯美,小清新风格。
前面节奏太慢,就莫名其妙的牵手了,感觉结尾略仓促。
心疼吉,她明明也喜欢里奥,然后还是笑着放弃了,心疼说着“他十分钟就把我取代了”的吉,想给大长腿的漂亮吉一个大大拥抱,仿佛看到了很二逼的自己。
对里奥这一对完全就没有啥好感了,或许爱情就是这么莫名其妙的东西吧,没有先来后到,没有十分钟,一秒钟就可以确定了
尽管故事比原本增加了和前任更多的偷情与回忆过往,还有现任那令人捉摸不清的态度,但在人物的深入上,故事的解析上并没有超出原片的大作为。
《爱,简单》中线索贯穿、层层递进、在铺垫中酝酿激情,又做到了主题的完整,而短片《爱,牵手》由于时间的限制,则用表达一个叙事性的主题时,则采用比较巧妙的手法,比如用更加短小的象征性镜头替代一段情节,特写与摇镜居多。
巴西导演丹尼尔•里贝罗的这部同志纯爱小清新是今年最被看好的一部同志电影,翻拍自2010年的短片《爱,牵手》,这部电影最终也不负众望的在年初的柏林电影节上一举拿下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大奖和泰迪熊奖。
将短片扩展成成片,剧组找来了原版人马,故事的大体框架和大致的情节都被保留了下来,不同的地方是增加了男主角里奥的父母,他的青春期叛逆和同班男生的作弄,整个故事的重点也从男孩的性觉醒变成了他的成长。
无论是里贝罗导演2007年获得柏林电影节泰迪熊最佳短片的《你,我和他》,还是之后的这两部《爱,牵手》和《爱,简单》,他最擅长的就是从生活化的日常小细节里提炼浪漫和心跳的感觉。
这样的故事不需要很强的戏剧冲突,不需要多么大的抓马情节,在经过小火慢炖的酝酿之后,就连两个男孩的一个简单的牵手,都足以让人感动亢奋。
导演的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他根本就没把性取向和同性恋的话题当成某种“特殊”题材来处理,这也许也和导演自己就是同志的身份有关。
在他眼里,这只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爱情故事,一个盲人男孩牵手了另一个男孩,简单而正常。
里奥的父母对于儿子的性取向被留白了,仿佛这根本就不算什么事儿。
连校园里一直招惹里奥的男同学,在看到他和加百利牵手之后,都是一脸羞愧的挫败感。
如今在同志题材的电影里,似乎已经很少有片子再纠结出柜和性取向这些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反而越来越多的像《周末时光》《男孩》《寻》那样,都是直接站在同志的立场,角色对自己的性取向很坚定,它们已经打破了大众心目中对同志电影的思维定势。
这类电影往往胜在生活化,让你看到角色最真实最普通的生活,什么家庭的反对,自我的认同,恐同和欺凌,再往大里讲是种族偏见、人权斗争或者艾滋病,这些很多时候都已经算不得什么特殊了。
如今同志电影的流行趋势是展现当下同志角色作为普通人的生活现状和心理状态,小抓马小细节也变得更能打动人心,让人找到心理共鸣。
《爱,简单》是一部关于初恋的纯爱青春片,两个男孩在一些琐碎的日常生活里不经意的心动,然后慢慢的爱上对方。
片中两个美少年之间的小暧昧小试探,简直纯情唯美的一塌糊涂。
它在观感上有点像日本电影,比如《不求上进的玉子》《横道世之介》等,朴素普通真实动人,你能从这些电影里看到各种熟悉的时代感,还有似成相识的美好青春。
相比之下,国内的青春片常常就显得刻意做作了,比如《同桌的你》《致青春》,都像Drama Queen附体,各种戏剧性的桥段和时代大事件拼贴在一起,再加上所谓的残酷青春,好像每一次都要重复演绎一遍什么叫不作死就不会死。
青春何必非要那么抓马呢?
原载于《南方都市报》
看了那么多电影,也慢慢看出了自己的喜好。
要么是蕴含深刻内涵的片子,像库布里克;要么就是有舍我其谁的独特风格,像戈达尔;或者着就是温婉细腻的情感,像小津。
很多佳作都是这三者的完美结合,我自然彻底沦陷,爱得不可自拔。
小清新在电影界是个独特的存在,岩井俊二是这方面的老手,青春、爱情、唯美摄影,加上动听的音乐,这类影片往往能吸引一部分受众群体。
相比与一些作品的歇斯底里、惊天地泣鬼神的讲述方式,小清新更温婉唯美,就像是蒙上了一层纱看世界,就像拍照后的lomo处理。
在这种电影画面和配乐都已定型的电影里,情感表达成了最重要的环节。
画面、音乐的优美并不是制胜法宝,很多东西初看上去很美,久了就腻了。
然而影片的情感内核却是人和观众与无法抵御的利器。
大陆、台湾很多影视剧都采用了小清新的风格,但大多都丢掉了魂,只是一味的呈现花里胡哨的摄影与配乐。
小清新也无法征服人类的审美疲劳症,千变万化的人类情感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情感交流更是电影获得观众好感的重要元素。
所以说,小清新电影值得学习的对象是小津,如何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润物无声的表述出来让观众如痴如醉才是最佳出路。
观众永远那么挑剔,又永远那么诚实,电影荧幕前的观众表情那么的坦诚,那个时候人类才少有地卸下了伪装,所以一部电影好不好去看看观众的脸就可得出一二了。
很多同志电影也采用了小清新风格,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有华裔美籍导演陈俊彦,2008年的《你好,再见》沉静细腻的情感表达收获诸多好评,2013年的《人来,人往》延续了这种叙事手法,漫长的铺垫,情感的积蓄,直到最后的喷涌而出,这种情感冲击让观众难以抵抗。
阿根廷人马克•伯格的《B计划》《夏威夷》也是同样的路数,另一个要说的就是这部《爱,简单》导演丹尼尔•里贝罗。
2010年的一部短片《爱,牵手》让他备受关注,时隔四年,他带来了短片加长版《爱,简单》,这部原班人马打造的作品没叫人失望,本片获得第64届柏林电影节全景单元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以及象征同志电影最高荣誉的泰迪熊奖。
长片是短片的扩展,17分钟变成100分钟,导演在长片只三个主演的增加了Leo父母,以及班里同学的戏份。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原来短片名,即开头利奥打字机打的是:“我不想一个人回家。
”新的长片名变成了“我想一个人回家”。
据导演说是因为“短片到现在已经过去了3年,几百万人看过它,很多事情都发生了改变,在长片里我显然不能再只是复述同一个故事。
我希望在原来‘发现爱’的主题上增加一个新的内容:独立成长。
对利奥来说‘独立性’尤其重要,因为他身边的人可能经常出于同情而对他产生过分的保护欲。
他需要不依赖别人的生活。
所以最初的片名‘我不想一个人回家’就变得过时,因为‘一个人回家’恰恰是利奥应该完成的目标之一”。
可见长片版将不仅关于少年们的懵懂初恋,还有成长的真实印记。
双目失明的小男孩利奥每天放学后由女伴乔安娜护送回家,因为新来的转校生加百列介入,利奥渐渐对加百利萌生爱意。
这类小清新,不会涉及同志权益方面的东西,他们间最大的阻碍可能就是对自己情感的认知,或者是对于对方是否爱慕自己持怀疑态度。
今年荷兰的《男孩》也是同样类型,性别在这些作品里变得不再重要,喜欢就是喜欢,喜欢一个人而不一定去在乎他的性别,其实这也是一个悖论般的存在,看同志电影必然会去想是两个男的相爱了,而这些作品处理是模糊性别,专注于情感的描写,不再是在性别上大做文章,其实就是片子换成一男一女主演也是毫不违和的。
《爱,简单》里,加百利转学而来,渐渐与利奥和吉安娜走近,接触久了,利奥发现自己喜欢吉百利,此时横生枝节,种种迹象表明吉百利喜欢班里一个女孩,利奥很沮丧,加百利也发现自己喜欢利奥,在聚会里有了一吻,两人从此陷入尴尬,经过一番小挫折,两人走到一起。
看起来很弱智的剧情,在导演的处理下,却有强烈的情感暗示,比如利奥晚上套上加百利衣服的自慰,比如淋浴间加百利看到利奥裸体的反应,情感的真实流露才是影片的魅力所在。
相比于那些声嘶力竭的表达,我更能接受这种平静祥和的处理。
情感不是你咆哮出来的,见微知巨,隐忍的力量威力更大,更令人回味。
在将不寻常的故事寻常化这方面值得肯定。
挺纯
巴西申奥片,短片《爱牵手》的加长版。相比短片又加入了很多生活化的细节,以及几位小主演的心态的转变。关注重心也转移到男孩的性格独立、自我认同及青春问题的困惑与成长。只不过中间内容还是稍显空洞。小清新的风格,就像一阵微风伴着阳光拂过脸庞。
倍感无聊。。。
主观上不喜欢这类电影,看不下去。
甜~!!!拉丁系的都好甜萌啊~~!!
添太满了,点到为止的短片更好。
我决定以后都把这种小清新gay片叫做queer flick,其他代表作还有Hawaii和Shelter这样的,中文译名也想好了就是小基电影【
有时候短片比长篇更有味道。
真是要被拉丁系gay片给惯坏了 甜的让人心痒 除了美好的暧昧还有成长的烦恼 可惜那个吻没短片里来的甜
挺俗气的故事。没有短片拿捏得好。
好闷,看不下去,一半就弃了
只要是涉及同性恋的都自动加一颗星么?……吉瓦娜就是陪衬
开场很惊艳,然而故事一旦开始往基片发展,就变得特别无趣,甚至可以说是媚俗。甚至连三角关系都没建立起来,还把原有盲人元素的内容冲没了。当搞基从禁忌变成政治正确羽翼下的小可怜,基片就开始大概率出庸片烂作了,特别是近五年,基片基本可以约等于烂片。
“偷走了一个吻,该怎么回还”都出来了…果然拍长了就会过腻吧。短片里那个“亲吻的误会”作为小高潮还挺不错。
虽说长片不如短片,但是仍是优秀之作。
巴西的白種人真的是一個個都讓人把持不住!滾去翻照片...
没有短片好看,有点无聊。
“如果你看我的电影 听我爱的CD 如果你能带我一起旅行” 导演想表达的恋爱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
幻想的世界太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