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第一感觉是低俗小说,然后醒悟,是两杆大烟枪。
多条线索。
、小学老师是怎么说的,写散文是最难的,要型散神不散。
而这次呢,彭哥神散了,型散的也很过分。。
最后的结局没有收的有力干净,有些邋遢。
不过能看到彭哥尝试新的风格还是挺开心的。
3星
电影的拍摄手法的确很吸引眼球 一开始看到是彭发的作品已经稍有期待了 他的电影很多都是年轻偶像来演绎。
片尾曲真的很不错。
“如果……”那里,我本来是没看到的,因为我已经完了就只有名单那些,正要关掉的时候才看到。
看了觉得很沉重啊,毕竟是悲剧结尾。
江若琳的角色的确比较惨,她和男友之间的爱情,是那种痛并爱着的感觉,明明是很爱对方却又阻止不了自己对对方的伤害。
亲情,友情,爱情。
小肥的角色,不知道在最后,他是不是对哥哥很愧疚呢?
看到那个LEO给江若琳的信息真是不爽。。。。。
说实话,同样题材的电影也多少看了几部。
如果最后的“如果”不出现,我只能评价为三星。
不过人生是没有假设重新来过的,所以,好好过每一天吧。
scar很好听。
P.S.突然发现电影的海报山寨了把刺殺據點(Vantage Point)彭发啊彭发,呵呵。
又一个验证“世界真细小”的故事,通常这类型的叙事总会让人觉得有硬来的嫌疑,而且因为时间是并行的,看的时候往往会不自觉地抽离出来思考时间衔接的问题,但这也只是观影的一部分。
在我的字典里,好的电影和好看的电影是有差别的。
好的电影是让人爱不释手、回味无穷的,而好看的电影则只是一次不错的娱乐,只要有能令我看下去冲动的,都还能称得上是好看的电影。
这部戏勉强算是好看的电影。
作为一个看港产片长大的人,我对港片还是有一定感情的,也可以说是文化上的一种倾向,比如同是纯爱题材的日片和港片,我会选择港片。
不久前看的那齣《很想和你在一起》挺打动我的。
近年来,香港电影对港味的探寻回温,节奏快、小制作、小情节、小演员的港片络绎上映,口碑虽一般,但起码炒热了一些气氛。
我一向都觉得节奏和情节是港片的锐利武器,节奏有一半是技术活,所以香港电影人还能保持得挺稳定的,但是情节就总感觉没什么突破,无间道好卖了,就都拍卧底题材,叶念琛那几部好卖了,就都拍“黑色爱情”,而银河也是一贯的银河,贺岁片也一年不如一年。
到底是圈内自娱自乐还是要另辟蹊径,港片似乎一直踌躇不前。
最近连续看了几部,《死神傻了》《同门》,都给我感觉惊喜欠奉、只能说是不过不失。
稍微差点的是《死神傻了》,香港喜欢翻拍外国经典的一些题材早就不是新鲜事,我认为对香港这样一个资源、人才都有限的市场来说,这也是无可厚非。
但是,拜托山寨也山寨得有点诚意。
虽然不是完全照搬《死神来了》的叙事结构,而是着重在“随时随地,死法灵异”这个主题上,但是这片子的节奏确实是太糟糕了,就比如那场打边炉打出架的那场戏,演员表演过夸张不在话下,那节奏拖得也太离奇了吧。
整部看完深深地感觉受了侮辱。
就算许志安、樊少皇、邵美琪等人的客串再亮眼,也是瑜不掩瑕,况且他们的表演也是流于浮夸。
而看完《关人7事》,我也还好没觉得浪费时间,只是感觉被领着绕了好远的路,最后还是回到原点。
路上还是有风景看的,只是看过就忘了。
为了理清关系,我还特意以便利店为中心画了一下关系图,关系人物多达12个,而不是片名的7个,不知道是片方搞噱头,还是我过虑了。
我的图显示每个人至少都有两条关系线,根据什么排列组合原理,这其中错综复杂到什么地步,可想而知。
具体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是无法深究的,探讨来也没啥意义。
我就说说我的几点感觉吧。
彭氏兄弟向来以拍惊悚恐怖出名,在我看过的所有他们的作品中,只能说《见鬼》是能进入我的好电影之列。
彭氏兄弟生于香港,发迹地却在泰国,听说风云2是他们执导时,我还确实挺惊讶的,因为确实太不搭调了。
此次《关人7事》则是由弟弟彭发独立执导。
依我看来,他们还是有一定水准的,剪辑和节奏都还不错,影调也跟他们惯于操作的恐怖片题材差不多,偏沉偏阴,故事也大部分发生在夜晚,风格比较统一。
但讲故事上,就如先前提及的,有些硬凑的嫌疑,情节还不够流畅,而且一些衔接也不自然,很容易让观影者抽离,而这也是对电影来说,最扣分的地方。
电影的本质应该是引人入胜的,无法令人投入是很致命的缺陷。
这部片子的演员也是一个特点,港片很喜欢用偶像歌手,歌影不分家,另一方面是香港演员多多少少要会唱歌,看什么胡杏儿钟嘉欣黄宗泽之流都要出唱片,可见在香港做艺人有多不容易,也从侧面反应了香港在有限市场内最大限度发掘利益的经济逻辑。
难怪那么累了。
说说戏里的几个偶像派,江若琳演技在几个人里算是最好,之前净听到的是她整容的新闻,不过能整成这样也还算清新自然就算不错了,还有赵硕之也算入戏,女T的气势不弱,不过胸部也太有戏了吧。
其他人就都中规中矩地“演”,郑融那千篇一律的状态挺让人嫌的,周秀娜我是怎么都不觉得她好看,不知怎么她就成o靓模界女神了。
上海小伙徐正曦还是挺养眼的,只是感觉他跑来香港混有些失策,就他那外形,在内地混远比这有前途吧。
最后结尾的“如果……”绝对是狗尾续貂,谁不知道“如果没做错事,那该多好”,在我看来,停留在“荒诞”这一点,就已经足够了。
文/帮主胡子我很喜欢这个看似很仿照美国悬疑片的封面上的宣传语:谁是真凶?
谁是帮凶?
就像我经常面对A片发出的感叹一样:谁是男主角?
谁是男配角?
首先我必须非常坚硬的竖起大拇指说这是一部绝佳的香港电影,甚至可以归类为我看过的2009年最有诚意最佳电影。
《关人7事》在我大脑里几乎没有任何印象,甚至当我看到还是因为我做好看鬼片的准备看的。
可是就这么一部冷门片却能够带给人异常的欣喜。
影片的开头其中一个女主角说了一句话:“我是个教徒。
”我想导演肯定也是一名教徒。
影片从头到尾充斥着宿命论,因果循环表露无疑。
影片的所有故事是通过一个LES里的一方喜欢上一个男人开始的。
对于同性恋的片子我从来不好说什么,就像很多善良的人们对经常在家打飞机的人也不知道该骂他流氓还是该说他这样对身体不好。
就像影片名称管你什么事儿?
影片的每一步都很真实,每一个本会成为凶手的人其实都是非常普通的人,甚至还不如普通人,赌徒,烂仔,无业游民。
他们却都犯了足以毁掉自己人生的事情。
每个人在以为自己在做一件自己为真凶的小坏事儿的时候,殊不知可能已经做了某个人或者某个事情的帮凶。
小情侣之间拌拌嘴能掀起多大的祸害呢?
能有多大的仇呢?
人家跟你说这事儿就是发泄一下,给嘴过个年,您倒好,当真了,把对方的对象说的一无是处,死去活来。
同事抱怨了几句上司要让自己加班的事儿,您顺嘴开始就说着一些上司的八卦,“让咱们加班,人家拿着高工资谁知道到哪儿养小蜜呢。
”邻居唠叨几句家里房产的事儿,您又不行了,您的爱帮助世人的事儿逼毛病又出来了,跟邻居说说“养儿防老,养儿防老,说不清现在可都是儿子等着房呢。
”影片的结尾导演出现了很大的两个字:“如果……”影片中每个人做的小事儿没有身边人的怂恿,没有听从别人的闲话,后来的结局全部都扭转了,嘴巴碎并不算交际能力,更不要以为那会让别人感觉你是真正的帮他。
A的父母因为听从邻居的闲言碎语与A闹得不好,A于是将工作交给下属去做,自己跑去泡吧。
B因为要加班而无法和女朋友C的约会必须推迟改天,C听了朋友的话,觉得B的确对自己不好,一个人去了酒吧。
A认识了C,俩人上了床,C和B分手,A和家里人闹翻不在家里去住。
而他们现在都在和朋友一起,说着自己的倒霉遭遇。
如果……有时候,你可以不去当上面故事里的那个“朋友”。
文章出处:www.huzibeer.cn
《关人七事》这部电影剪接手法十分独特,节奏紧凑剧情环环相扣,通过倒叙及多线叙事的方式,为观众讲述了一群游走于社会边缘的迷途青年的生活悲剧。
电影的名字,是粤语里一句粗口,意思是关你什么事。
但电影呈现出的故事就像是一张网,将每个角色网罗其中,看似无关的人和人之间总能通过未知的节点相连,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故事线,不经意间彼此交叠,相互牵扯着,影响着。
当所有人的故事交汇在一点,就出现了电影开始时那个惊心动魄的结局影片的主要情节都发生在夜晚,色调昏暗的街道酝酿着阴谋和罪恶,各怀心事的年轻人或无意或刻意的在明亮的便利店里相遇,心底的恶魔被放出,上演了一出悲剧。
而William就是这出悲剧中的一个牺牲者,他既自食其果又略显无辜。
对待爱情的真诚恳切是William最突出的特征,影片并没有着重于表现William的黑色职业,而是在倒回叙事的时空中,通过他与女友融融的对手戏来不断渲染。
作为剧情的重要推动者,William的故事主要围绕他的爱情展开,感情戏占据了角色的大部分空间。
故事的开始William带女友融融去灯火阑珊的天桥上谈情说爱,面对心爱的人他不想有所隐瞒,同时又担心女友觉得自己是坏人而离开自己,他心怀忐忑,但还是勇敢的坦承了自己的职业。
此时的特写镜头将William犹疑轻锁的眉头、小心试探的眼神等一系列细微的表情变化,一览无余的呈现给了观众。
陈伟霆的表演充分抓住了人物紧张忐忑的情绪,刻画了角色对待爱情真诚且珍惜的心态。
影片中还有一幕,更直接的展示了William在恋爱中爱护女友的好男友形象,看完电影后,William想带女友继续浪漫约会,夜晚街头幽暗的光线,暗示了他深陷在爱情漩涡中的盲目,语言上温柔且带有讨好的意味,中景拍摄时William一路颔首,身体前倾与融融对话,尽量使自己更靠近她,近景时他落在融融身上的关切眼神,全都表现了在热恋中的人渴望与对方亲近的心情。
在融融家楼下告别时,通过拍摄景别、拍摄角度的切换,立体的展现出 William耍小聪明未遂后失落委屈的模样,进一步丰满了William在爱情中柔软可爱的形象。
片段最后,镜头中幽深的楼梯意味深长,仿佛预示着William未知的命运。
在这一部分的演绎中,陈伟霆用准确的肢体语言和生动的表情配合镜头的变换,诠释出了角色沉浸在爱情中的热切心情。
作为地下钱庄收赌债的庄家,年轻的William也有着霸道轻佻嚣张的性格特征,这些特征丰满了以爱情线为主的William的角色形象。
William不知自己深陷爱情的骗局,只是被人利用的挡箭牌,挺身而出与情敌见面交涉,在整个谈话产生言语冲突的过程中,导演以近景展现William的情绪变化,他探身向前态度强硬的宣示主权,被无视后坐直身体克制怒意,而后暴躁霸道的与情敌言语交锋,最后不忘轻蔑的嘲笑挑衅对方。
这都体现出他的年轻气盛以及不良职业带给他的负面影响,当然也从另一方面体现了他对女友的在意,以及捍卫爱情的决心。
这场戏中William有两通决定全剧多数人物命运的电话,无意中促成了后面的剧情。
特写镜头从侧面拍摄,透过冰柜玻璃们仍旧看得到他拧起的眉头,不留情面的拒绝了延期收债的请求,转而镜头改变角度,从斜下方拍摄,我们看到了他眼中的果决在拨出女友电话的一瞬化成了满眼柔情。
这一段情绪的变化好像是刺骨冰化成了温柔水,同样都是用皱眉的表情去诠释,陈伟霆通过眉尾上挑和下垂的转换完美的演绎了冷酷到柔情的情绪变化。
电影很好的刻画了一个对爱情赤城认真的边缘青年形象。
他对女友温柔备至,对爱情勇敢担当,在过程中流露出性格中的暴躁与轻浮使William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鲜活,性格饱满。
在表现这个角色时导演大量的运用了特写镜头,充分的展现了陈伟霆在表演中对微表情的掌控力,适当出现的中景镜头在促进情节发展的同时也让观众看到了陈伟霆在处理肢体语言上的细致到位,成功的刻画出了一个虽未从事良好职业,但为人坦荡看重爱情的可爱角色。
整个电影的色彩基调时而昏暗时而苍白,反映着影片中人们的内心世界,或阴暗或空洞,只好任由欺骗、暴力、冲动等不良情绪去支配去操控。
影片的结局过分悲伤,事故的始作俑者都安然无恙,而因爱被牵扯其中的人们,或死、或伤、或锒铛入狱,命运就是如此公正亦不公平,它公正在每个人的结局都是由自己的一个个选择发展而得,它不公平在你最柔软的地方亦会是你的致命伤,越看重爱的人越容易受到伤害。
电影结尾的彩蛋是导演留给我们另外一种结局,几个人的一念之差,改变了所有人命运的轨迹,在这个结局中没有人受到伤害,大家继续在各自的轨道上生活,平稳如昨。
有人说这个结局使电影像是一部教育片,我倒觉得这是导演送给观众的礼物,让人们在残酷的现实中看到希望的光。
但生活没有如果,事情发展成最终的样子,是命运更是人们自己的选择。
海报上写着,谁是帮凶,谁是真凶?
其实,命运是帮凶,每个人都是真凶。
这部片子如果按时间顺序来讲,可能效果就没有那么好了。
这是一个看似表面上几个故事毫无关联,事实上所有人都是相关的故事。
有如蝴蝶效应一样,连锁反应,种的因,果终究会回到自己身上。
拍摄手法看似零碎,实则碎片之外一点点拼凑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结局令人唏嘘。
戏剧化的安排,构思精巧,令人佩服。
这个片子无论对青少年来说或是成年人来说,无疑都是一部很好的片子,很能引起人的思考,引人反思。
但是片尾的"如果""有些多此一举,一下子多了一些说教意味,就显得多余且累赘了。
看客心中自有定数,如此一来赘述不说,又削弱了收尾力道,本来能给人冷静反思的,一下子又给鸡汤灌得七荤八素,反倒失掉了原来的效果,得不偿失。
但总体来说,这种手法和构思国内都少有,做到这个程度,已是相当优秀了。
拍摄手法很独特。
剪接很到位。
演员很粉嫩。
玲的死我很伤感。
郑融吻的很激情。
看的我很兴奋。
结尾如果的很好。
片尾区跟影片结合的很不错。
彭氏兄弟的鬼片,吓过不少人,出来单干的彭发,在这部剪辑受到众人圈点的非鬼片中,其实也很用心的穿插了不少鬼片元素。
那位吃饭的阿婆,你吓到我了……
同样的便利店故事,看时总想起《夜店》。
我觉得比夜店成熟,多线叙事这一点及格了,但镜头重叠还是稍多,如果相同镜头有效合并,无缝对接能更好。
第一次看时经验于最后的“如果”。
第二次看时觉得这个叙事结构已经够吸引我。
那个"如果"倒是败笔,观众都是明眼人,没必要无所谓的说教。
就像郭德纲说的很对,该干嘛就干嘛的,相声或者电影,好看好听就可以。
江若琳真让人心疼,这样一部戏,足够让人喜欢她。
——20130113
很有“港”味的片子,头一次见江若琳,还没多看一眼她就死了,一男2B一紧张就整上海话,很蹩脚。。。看完就你就会跟我一样郁闷
最诙谐的台词莫过于:他就是这样,一冲动就说上海话……和《夜店》比起来,残酷多了……
剪辑再剪辑的
硬塞出来的本子还不如我写呢
砍掉最后3分钟 真的是好片 连配乐都出彩
这是美国的撞车的香港版本么~
最后有些狗血了
條理還算清晰~唔容易了~~彭兄還算對得起我的期望
非常眼熟的结构,很多无用的拖时间镜头。不过帅哥美女,剧情也算不过不失……ok lar。
刚开始看的时候搞不清人物关系,看着看着就一下理清了,叙事的风格我很喜欢,故事一般,几个年轻人无处安放的青春
有点山寨。
方向 差一毫 ..结局就不同.
为了看陈伟霆也是好拼~
上海话电影。。。
虽然也有超市 担不是夜店 虽然也有倒叙 但还是有新意 这样的手法在疯狂的石头之后有点被用烂的味道 不过值得表扬的是几个故事连在一起倒是蛮通畅的 就是太怕人看不懂 剪的时候 重复太多 有点低估观众的理解能力 好心办坏事 近来一票年轻演员演的戏 善良的结尾很多 不知道是不是趋势
没有人是无辜的……再多钱也难买一个“如果”……
默默的补档等哥电影
多么平淡的一部电影。相信所有观众都在期待惊喜,可就是没有惊喜,原来导演只是在讲故事而已。谁能解释一下什么叫做惊喜。
HK酒店里看的,不错。
陈伟霆把我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