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其实是个很温柔很贴心但淘气的男孩,如果当初跟着爸爸长大,会受到良好教育,被严格要求,最后青春期叛逆逃家,被溺爱孙子的奶奶惯成纨绔,年纪轻轻死于吸毒乱交和艾滋爸爸其实是个责任心很强的父亲(or母亲?
),如果当初抚养儿子,他会将很大重心放到儿子身上,无法追求自己内心的梦想,最后被混乱的自我认知、对现实的无能为力和被儿子的折磨而打垮好了,还是像影片这样子吧终于懂了影片开头她穿衣服时候的那个动作。。。
托比真是口怜的娃,前后两个爹都,咳咳,健康长这么大也是不容易啊Lynette在这里面叫Bree,我真是混乱了。。。
傲骨贤妻里我最喜欢的红发律师也露面了,好欢脱其实这一家子都是欢脱型的。。。
难怪养出来的孩子都有点怪这片子说明性取向、自我认知神马的真的有遗传因素在里面。。。
主角是个很有魅力的人,有梦想有学识有修养有气质至于那个男孩,放着我来!
最后的最后,我会说我是个萌父子CP的重口味腐女嘛!
片名很神,既表明影片是公路片,又暗合了主人公变性人(transsexual)的身份。
不要被变性人题材吓倒,这只不过是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剖析人性、探讨男和女的差异。
片子的喜感来自于很多细节,所以绝不是爆笑喜剧,只算得上是轻喜剧。
Felicity Huffman身为女人,恰到好处的表现出即将变成女人的男人的尴尬、不安和欣喜,无愧于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提名。
还有Dolly Patton那首获得了奥斯卡最佳歌曲提名的歌的确很棒。
评分:9 out of 10
2008-10-09 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我一直以为主演是位男演员,并憋着等电影结束再看看这位出色的演员是谁。
当出现绝望主妇的名字时候,我还在想这剧集里有个男主演吗?
Felicity Huffman,出色的表演,brilliant!
53
2015.12.23出的电影——transamerica其实故事就一条线。
人物也不多,场景也基本在公路上。
公路电影总给你很放松的感觉,但同时也很单调。
但是整整100分钟也没有让我有多余时间走神,很舒适地欣赏女主的表演——女主是一位性别倒错者,她不仅在心理上认为自己是一位女性,而且在外表、行为、生理上都希望自己是一位女性。
她反复提到自己有“性别焦虑”,也确确实实用演技在表现自己对于自己生理性别的焦虑,最典型的就是一个女孩问她是男的女的以后,她躲到电话亭里和自己的心理医生奔溃痛哭。
同时,女主实际上是一位非常博学、灵魂十分有追求的人,她大学读了十年,涉猎了方方面面。
她很优雅,在颠簸的路上也不停地寻找妆容间。
片子特意将她的脸化得有些奇怪,但是到最后,你会发出个托比一样的感觉——她真的很美。
电影中的性别倒错者面对了许多不易,现实中未曾接触过,但影片中的困难可见一斑——大学多年未毕业,应该是因为自我认知的挣扎以及家庭的缘故;在外面谎称父母双亡,就是因为性别倒错让家人蒙羞;工作的不顺利,以及当别人知道以后的那种羞辱,让她想要在生理上真正成为女人。
结局虽温馨,但现实却未必是这样的吧。
最后提一下男主——肉体让我无法自拔啊!
勾引女主的时候简直了!
至于他的人生,我想我和女主一样,认为他不是肮脏的小子,是一个善良、神圣的灵魂,他的人生该怎么走,完全可以自己决定。
如片尾唱到I am just traveling traveling traveling through .
看剧情简介,抱着猎奇心态找来看,结果原来是细腻纠结的伦理片,变性手术前夕的父亲和街头贩毒梦想拍av的儿子的重逢本来已经够独特,他们之间复杂、多次反转的情感关系也是各种刷新三观。
他们在公路之旅上经历各种矛盾,升温,又遭遇困境,彼此了解了对方的真相后别离,又在最终在完成了各自的心愿后重逢。
这是一部各有隐情的父子在公路之旅上寻找自我认同的伦理片,但个人觉得,最后彼此的自我认同表现的还不够彻底,总有意犹未尽之感。
尽管剧情看起来奇葩,电影叙述的口吻都是平和、温润而又情感丰富的。
女主角演技也让人信服,把那种非常在意别人看法因而略显做作的表现女性气质的形态演绎的十分逼真,让我一直以为真的是男演员在演。
As I'm traveling through...这是Transamerica片尾曲的最后一句。
记得以前有一部美国电影被译作“窈窕奶爸”,是一部喜剧搞笑片。
既然这部被译作“窈窕老爸”,而且是讲变性人与儿子的故事,也许会在巨大的反差和显而易见的矛盾中摩擦出戏谑的放松吧。
带着这样的期待,我打开了Transamerica。
之前就知道这部电影反响不错,特别是在电视剧“Desperate Housewives”中出演女强人的Felicity Huffman在电影中有出色的表演。
说实话,Felicity Huffman在“绝望的家庭主妇”中算是最不上镜的一个,而且她在剧中的“强悍”有时像个男人。
所以,没看Transamerica之前,就觉得变性人的角色很适合她来演绎,因为她似乎天生就很男性化。
影片刚开始,我还在暗自感叹,果然比“家庭主妇”里难看多了,如果不了解背景,还真的会怀疑Felicity Huffman的真实性别。
然而,随着剧情的展开,一股温情在不知不觉间悄然蔓延开来。
装扮成女人的父亲准备变性,吸毒卖淫的儿子打算成为色情片演员,听上去,两位主角都是“不良”人士,自身问题一大堆,还要共赴一段旅程,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呢?
尚未彻底变性的父亲如何面对自己的身份?
男人?
女人?
父亲?
母亲?
儿子的母亲刚刚自杀不久,如果知道了父亲的真实身份,会不会精神崩溃?
然而,这并不是一部血泪齐下的“悲惨世界”,随着旅程的延伸,希望与爱自然地流露出来,就像片中的初夏景色一样:蓝天白云、翠绿的树木、清澈的湖泊、阳光普照但并不灼人。
本来看似阴霾的人物却渐渐露出了清新善良的本色。
引领着这一切的是优雅、温柔、善良、宽厚、自尊自爱、充满女性魅力的父亲——Felicity Huffman在一个男性角色身上演出了女人应该具备的所有品质。
他注重仪表,每天换一身或粉或蓝的衣裙,一举手、一投足、一笑一颦都十足女人味,更重要的是他温柔而又坚定。
在父亲和儿子被骗,被抢走了所有财物,身无分文时,遇到了老印第安牛仔——一个慷慨、善良的绅士。
父亲温柔的女性特质打动了牛仔,虽然只相处了一晚,也没有露骨的表白,却还是能够从老牛仔的道别和邀请中看出他对父亲的欣赏和爱意。
走投无路时,面对家人,特别是自己母亲毫不掩饰的羞辱,父亲第一次表现出了愤怒,但他还是不卑不亢的坚持做自己,坚持自己的女性名字,而当他身穿粉色晚礼服大方、高贵的出现在家人面前,纵然是母亲也不得不在惊呼中暗自感叹他的美丽。
不幸的是,父亲的魅力也感染了每日亲密相处的儿子,儿子向父亲表达了爱,甚至提出了希望通过结婚永远厮守在一起的愿望。
父亲不得不据实以告,儿子接受不了突如其来的父亲,跑掉了。
父亲的变形手术成功了,但他却没有意料之中的欣喜,他惦记着儿子。
最后,如愿成为一名色情片男演员的儿子,找到了已是女人身的父亲。
两人都完成了身份认同的旅程,到达了幸福快乐的目的地。
正如电影海报上写的“Life is a journey. Bring a open mind.”我们也应该在生命的旅程上敞开心灵。
虽然自我认同是一个漫长艰难的过程,但只要我们像片中的父亲一样坚定而又温柔对待自己和他人,我们就能拥有幸福。
在此向Felicity Huffman润物细无声的表演致敬!
直到看见dvd封套上的“trans America”才发现这原来是一部传说中的公路电影……相比之下,还是中文翻译比较靠谱,因为我完全没感觉出穿越美国的旅途对这对父子之间的故事发展有什么影响嘛~~遇到了一个坏人,被偷了一部车,遇到了一个好人,被留宿了一晚,而已……toby对这个保守大婶的爱情是如何产生的?
没交代;toby如何在感觉被骗之后又爱上了这个长着一条dick的怪阿姨?
没交代;牛仔大叔对他们之间有何影响?
看不出来;toby奇奇怪怪的性取向也没有说明白,这孩子到底有什么问题?
……其实电影的立意看起来是不错的,至少浓墨重彩的封面和故事简介颇能引人兴趣,可惜整个故事很薄弱,似乎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没有什么经得起玩味的东西在情节后面做支撑。
对变性人心理的探讨算是成功的吗?
我只能说霍夫曼的演技还是很棒的,影片一开始在去做手术前的咨询前,精心装扮出了一个很符号化的女性形象(哦,粉红,粉红,粉红),然后对着镜子漾开一个幸福而忐忑的微笑——这个表情实在是到位!
以至于让我对着片子抱了很大的期待。
那么然后呢,面对“她”曾经fathered a boy的事实,他以准变性人的角度如何处理?
一开始他只想到略尽人事来摆脱toby,而当得知儿子的不幸遭遇后,万般无奈的带他上路,忍受着他的粗鲁,轻佻,愤怒……我只遗憾由于那家喻户晓的乱语绝情妻,我深知霍夫曼是个女人,因此损失了很多将他视为男性的感受。
在我看来,bree就是个有点保守的大婶而已,也许导演的意思是要表现stanly对女性行为的过度模仿。
总之,故事表达的还是老一套。
有好人有坏人,有朋友的支持,有家人的反对,变性人的境遇即使如此——生活在矛盾重重的世界里。
应该说影片的亮点应该在bree和toby的关系上,以此为切入点闪现不同于以往类似主题的火花,可惜比较失败。
不,应该说是很失败。
这条线根本没用好,糊里糊涂,闷闷吞吞。
在我的观影过程中,总是会遇到这样的作品,确实如此,他们看上去很轻松,甚至有些调侃的味道,却不经意间讲述了一个很宏大的主题,却让人感觉并非是海市蜃楼般的纸上谈兵,而充满了平和的哲理和温暖的人文气息,《TRANSAMERICA》(《《穿越美国》)就是一部这样的电影。
一个准备改变性别的男人——Bree(布莉),已经以女人的身份生活了很久,而就在“她”准备做手术的前一周,接到了一个陌生男子的电话,这竟然是“她”从未见过面的儿子,Toby(托比),他被关进了监狱,他希望能找到自己的生父,于是布莉的生活出现了一丝涟漪,“她”觉得不管怎么说,应该以一个“父亲”的责任,把托比送回家…….不由得想起了写过的有关《伊萨贝拉》的影评,那是一个关于断层生活重构的故事,而《穿越美国》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只是托比在寻找自己的生父,布莉在努力摆脱以前的生活,寻找和摆脱,这样的故事碰撞在一起,断层的生活即使相交,却注定彼此会分开。
公路片的风光景致,青春片的成长历程,生活片的伦理道义,喜剧片的幽默桥段,音乐片的动人音符,这么多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影片的结构和层次依然清晰,让我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中,体会到了难得惬意的观影过程。
非男非女——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的统一看这部电影的时候,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判断一个人的性别最主要的是靠什么,生理特征还是心理特征?
对于大多数而言,我们的生理特征和我们的心理特征是吻合的,所以我们会自然的从生理特征的角度出发,而对于布莉,从生理特征上,“她”依然是一个男人;但是从心理上,“她”早已经是一个女人,碎碎叨叨的抱怨,害怕正视男人的裸体,甚至在某些细节上,比女性还要女性。
人们可以因为一些原因而暂时掩盖自己的性别特征。
在电影世界中,有很多这样的角色,在《金枝玉叶》中女扮男装的袁咏仪,替父从军的木兰,和梁山伯结为兄弟的祝英台,只是暂时的通过外表的生理特征的掩饰来使自己成为想要成为的人,在心理特征层面依然是女性,一旦不需要她们扮演这样的身份,她们会马上恢复本来的性别。
心理上的特征同样需要生理上的特征来做为认同的表现形式,由于两者的不统一,于是布莉活着小心翼翼,活着战战兢兢,活着充满了无奈,于是布莉希望通过手术,让自己更接近一个真正的女人,就像她说的那样,“上帝创造了向我这样的人,目的就是让我受到磨难而得到新生”。
或男或女——性别心理和性取向的关系让我们继续思考,性别心理和性取向的关系又是如何的,是不是一个性别心理出现了问题的人,就意味着她的性取向也有问题呢?
很多的时候我们会把这两种人混淆,我想,这两种人的区别,更多的是就在于对于自我性别的认知。
比如如果喜欢一个男人,更多是把自己作为一个男人去爱他,还是一个女人去爱他。
对于前一种人,更多的是一种对同性的性取向,他们不需要改变性别,同样能够去爱;而后一种人,则更多的从性别心理的错位来进行解释,她们需要改变性别,才能接受别人,接受自己,只有这样,她们才会获得相对正常的人生。
布莉遇到了那个对自己好感的男子,她也动心,更希望能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女人来面对他,而不是一个男人;反之比较《断背山》,Ennis和Jack之间的爱,两个人都是把自己作为男人,却爱上了另一个男人,他们的爱充满了男性之间的阳刚之美。
心理特征错位的人并不一定就是同性恋,而同性恋也不一定等同于心理特征错位。
染色体决定了你的性取向。
也许很多人一生都在进行着错误的决定,多年的经历,使我们都已经成为了“社会人”,我们知道活着不能只为了自己,我们为了别人而放弃了最真实的自我,却把这作为一种成熟的表现。
从这个角度上说,布莉是很勇敢地,她敢于向她的家人坦白这一切,在面对母亲的斥责时,简单而坚定的回答,“妈妈,其实你从来就没有儿子”。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断背山,布莉所做的不是发现断背山,而是勇敢的跨越断背山,去做真实的自己。
红男绿女——如何对待弱势群体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断背山,或者一定要跨越断背山。
如果我们把有关性别心理和性取向的问题放在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就会引出如何对待弱势群体的问题。
影片的基调是很轻松而幽默的,但是却向我们很尊严的讲述了一个深刻故事,不是以一种猎奇或者调侃的态度,用客观而宽容的态度,在平铺直述中,不动身色的关注了边缘人群的生活状态。
变性人,同性恋,不良少年,受虐待的孩子,形形色色的角色都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只是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他们。
托比在无意中发现布莉,原来是个男人的时候,他不由的有些被欺骗的愤怒,并认为她是怪物,而对她辱骂甚至嘲讽,却没有一丝的歉意。
作为正常人的我们,总是或多或少的有着一种优越感,这种主导社会价值取向的优越感,潜移默化的通过学习,渗透在了我们的信仰中,使我们常常很难容忍或者接受与自己不一样的行为,即使这样的选择只是关系到当事人本身。
布莉在面对托比的嘲讽的时候说,“难道你认为我没有信仰宗教的权利?
”而弱势群体,他们也可以这样问:“难道你就认为我没有爱的权利?
”,“难道你就认为我没有生存的权利?
”弱势群体最需要得到的就是尊重,让他们有选择并享受人生的尊严,他们需要的是对选择的理解和帮助。
他们的群体虽然是少数,但是在人的基本权利方面不应该被弱势。
就像布莉所说的,她只是想做自己而已,而托比渐渐的接受了布莉,最后也认为了他是一个女人,甚至向布莉求婚,希望能和她一起生活。
托比同样是弱势群体,本来是最灿烂季节的他,从小饱受继父的虐待,经历了母亲的离去,吸毒,皮肉交易,他世故而幼稚,以为所有的关系都可以牵涉到金钱和性;他最大的理想就是染一头漂亮的金发,当A片演员;他对所有的人都存在戒心,却又容易满足。
但是当我看到了他为了俩人下一步的路费而在小饭店出卖肉体,却谎称是卖毒品所得来得钱的时候,我知道他只是一个孩子,只要有人对他好,他会以最大的热情回报。
布莉和托比都是弱势群体,他们不是有话语权的人,但是他们同样有生存和自由选择的权利,对于布莉,我们需要的是理解和宽容;而对于托比,我们需要的友善和帮助,影片始终在提醒我们该如何面对我们的世界,我们该如何接受别人的选择,我们该如何帮助别人,没有谁和我们不一样,只是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和角度不同而已。
这次穿行,对布莉而言,虽然没有做到了无牵挂,完全告别过去的生活,但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对真实自我的坚持;对于托比而言,尽管找到的结果与他想的有很大差异,然而他获得了久违的亲情。
电影的最后,很温馨的展示了布莉很努力学习墨西哥语言的样子,也许她会回到那个喜欢她的在新墨西哥州的人身边;即使知道了布莉就是他的父亲,托比还是来找她,告诉布莉自己成为了一部A片演员,邀请她去看自己的电影。
选择就是自己的事情,只要不会伤害别人的利益,我们需要的是尊重和理解。
当女主角终于在医院里大哭时,她的话是:it's hurt.这引得观众大恸。
这个变性女人,并不打扮得像人妖一样,她让人看到,女性的魅力也在于典雅,也在于洒脱坚强地处理各种事务。
最终,是她的爱与洁身自好,而不是她的外表,赢得了别人的尊敬与爱戴。
她曾经历过自杀,寂寞等最为艰难的感受,因此,万事在其面前都能有其欢乐的一面。
她乐观地看待人生,没钱,儿子拍色情电影,都不再是问题。
呵呵。
就像是长腿叔叔里的那个女孩子。
总体来说,想学做人的人,可以在此片中受到启发。
本片的音乐很不错,与女主角的温和而坚强的为人很相似。
公路片中美丽的景色更是添色不少。
这部片片名直译就是《穿越美国》,严肃得像《国家地理》的专题,还有的译作《窈窕老爸》,又太过轻松了。
香港人译作《寻找他妈……的故事》,这个这个……不过替那个男孩子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和一个有点烦的老女人同行,渐渐开始喜欢她却发现她是个变性人,之后接受她的身份爱上她却发现她原来是他爸爸,换了谁都会忍不住仰天长啸……TMD造化弄人啊……这个离奇的故事轻快地点到了很多社会问题,但是不深刻,娱乐至死的时代,谁又需要深刻,一笑而过好了,反正编剧也给了一个其乐融融的结局。
喜欢!
真的很让人感动的电影。当儿子对他说出那番话的时候,他的心里该是怎样的翻江倒海啊。人要诚实地面对自己到底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after "Desperate Housewives", this is Felicity Huffman's big step, hope to see more of her movies.
虽然是喜剧但是很难笑出来。非常有趣的故事结构,只是没有延展拍出太多。(12/50)
本片获第78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和原创歌曲提名。片尾的那首歌真好听。剧情实在一般,而且人物设定存在着道德上的缺陷。同样的故事发生在《六人行》中钱德的身上,但至少钱德的童年没有被人遗弃、虐待。而片中的儿子,我真有点可怜他。
没意思
05年的片子,好吧剧情只能说得上是真实自然,不过镜头还是没有什么美感,除了主角比较惊喜其他都soso,两分全给主角演技吧,每一个小表情小心理都演绎的恰到好处,这么优秀的演员在影片中本可以有更多施展能力的机会。
房间里的马,牛仔帽。给了足够的对于自由的内核探索的勇气加成。
欣赏不来
If it's the love you want,hold out your arms.
这是个怪闷片
很少有电影让我只看到三十分钟便义无反顾地打出五颗星
没字幕的版本,看了20分钟就没耐心了,直接按快进到结束。。。上豆瓣看了看剧情简介后,发现自己英语听力能力欠佳,情节都没搞清楚
變性爸爸
里面的关系真够乱的,绝望主妇的变性人立意一开始很是不习惯,好在剧情很温情自然,而这个小帅哥又正魅惑,所以我还是愿意给高一点的分
出色的演员
菲丽西提霍夫曼无疑奉献了杰出的表演,声音还是肢体细节都禁得起揣摩,本片也有着绝佳的矛盾看点,只是作为公路片本身层次处理有些乱,整体感略差,戏基本全部压在霍夫曼变性人模仿演技上,儿子角色塑造比较弱也是较为遗憾,也因此影片缺失不少打动人的情绪点。资料馆银幕重看。
真是乱的可以
最后20分钟逆天了~现在强烈想看<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非常有趣的题材,女主角很认真,演技专业,表现力极强,比她的儿子要好很多。不过到底是年轻人,也符合角色的愣头青感。这部剧对主题的深入探讨点到为止,就是以喜剧的方法来说事,很合格,也很有趣,是出色的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