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还是说说看完影片后自己的第一想法:说谎不难,甚至习惯了脱口就是谎言,真正难的是承认自己说谎,因为你要首先认识和面对真实的自己。
从标题也可以看出这是一部与空难有关的电影,但如果天真的以为这就是一部灾难片或者纯粹表现飞行技巧的片子就大错了。
影片首先讲述了一个品行不端的机长如何镇定自若地迫降一架濒临死亡的飞机。
引发事故的外因是机械故障年久未修,机长用自己天才般的技术拯救了航班上大部分乘客,但同时机长平时酗酒过度,不仅飞行前酗酒,还在飞机飞行过程中酗酒。
这给后面的公证出了难题,发生事故总是需要找个人或机构负责任的。
一方面因为机械故障制造商少不了责任,但另一方面机长“酒驾”,航空公司和机长个人都逃脱不了责任。
律师给机长的建议是公证时把酗酒推脱给跟机长有染但已遇难的空姐。
我觉得影片到此一直比较精彩,情节紧张,让你有深挖下去的欲望。
接下去基本是丹泽尔个人秀了,戒酒-酗酒-戒酒-酗酒,反反复复,直到站在公证席上的最后一刻,机长一直是处于酗酒的状态,处于谎言的世界。
在这点上出乎我的意料,以为在之前的某个瞬间,譬如女孩子的离开、妻儿的驱赶,机长至少会在打开冰箱面对酒精的那一瞬间成功醒悟和戒酒,然后踏上公证席诉说真实的自己。
但罗伯特一直把高潮拖到了最后一刻,公证人员要求机长回答是否将飞机上的酗酒事件归责于跟自己有染的空姐时,那才是机长的顿悟时刻。
最后机长顺利入狱,认识自己。
影片后面大部分主要看丹泽尔的表现,一边想着戒酒重新做人,一边又借酒消愁,最后发现一直活在自己的谎言中。
看完公证席那一幕,让人觉得说谎真心不难,甚至习惯了脱口就可以是谎言,真正难的是面对大众敢于承认自己说谎,承认自己需要帮助,意味着真正面对真实的自己。
丹和美乳美腿空姐打了一晚炮吸了口可卡因去开飞机,上天后因飞机本身硬件原因差点坠毁,后经丹“本能”反应当机立断翻转,保住了大部分人的命;虽被歌颂为英雄,但被各种调查,他也脱罪,但不争气他只是个酗酒的自大狂;最后听证会还是过不去自己的良心,坦白交代,“哥感觉这辈子都不会说谎了”,以主旋律结束。
原来宿醉吸个可卡因就活力无限了啊...娜丁·维拉兹盖兹开场露奶至3点毕露吓一跳,够正啊...中间太过冗长,开头坠机和听证会那段都很不错,雀斑吸毒女真的只是个可有可无的过客啊...
刚看完这部电影,简单写几句,那个酒不喝能怎么着?
惠普当时为什么要承认喝酒,最终进监狱,什么都没有,这会开始反省,开始戒酒,难道就不能不承认喝酒以后好好当英雄好好开飞机在好好戒酒?
机长不喝酒是可能更得当的处理灾难险情,但又一点我也不否认,酒壮胆,我经常喝酒开车,但我开车很准,喝酒以后兴奋,身体各项机能反应都比平时快,我喝完酒以后打游戏打王者打的不是一般的棒,我从没耍过酒疯,我喝再多我都自己把自己和车送回家,我喝酒以后也不墨迹,换个角度来看,如果不喝酒,惠普当时敢把飞机倒过来飞?
影片事后有交代他当时有别的选择的处理结果会更好于倒飞?
当然惠普那叫酗酒,而我不是,我喝再多也没有他那个样子,把自己头磕破,把屋子搞得乱七八糟。
如果惠普不刷酒疯的话我想替他问一句,我喝酒怎么了?
我喝酒不耽误事我怎么了?
言归正传,惠普当时完全可以把喝酒的问题甩到女友身上啊?
因为我就不明白了,说女友喝酒就给她造成污点了?
乘务员喝酒影响飞行了?
飞机失控坠落是乘务员喝酒喝坏的?
调查结果显示是乘务员搞鬼把飞机弄坏了了?
调查结果出来了,是飞机老化部件没有及时更换,这更一个乘务员喝不喝酒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要是我是惠普,我不会承认自己喝酒,好好当英雄然后在戒酒,没必要说实话,撒个谎没什么对不起女友的,乘务员喝酒跟飞机坠毁完全就是两码事,死难家属在无理取闹也不会怪到一个乘务员身上,乘务员是喝酒了,她能咋着?
去驾驶舱耍酒疯?
驾驶舱不是一般人能进的好不?
飞行的时候把窗户打开了?
是乘务员喝醉酒把飞机劫持了?
调查结果都已经出来了,我认为跟人喝不喝酒没有关系。
真他妈搞不懂你们的逻辑。
一个是派拉蒙的FLIGHT,另一个是哥伦比亚的SUBWAY,刚好两个片子都是丹泽尔华盛顿演的,Flight更考验演员的功底,因为备受心理的煎熬,最终还是自己走出了心魔,还原事实的真相,典型的美国价值观的电影,因为导演Robert Zemeckis,Forest Gump 就是他导的,那一年阿甘打败了低俗小说中的John Travolta,摘得奥斯卡小金人,而今晚看的Subway中的Denzel Washington 也击沉了约翰屈伏塔。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巧,机缘和巧合无处不在!
把《Flight》翻译成“迫降航班”真的很有意思。
一方面毫不留情地剧透了最惊心动魄的情节,一方面有成功地做起了电影营销,让在电影院徘徊的人们找到了为之买单的理由。
实际上电影更多的讲的是迫降之后的事情,丹泽尔华盛顿饰演了一位永远把“明天再说”挂在嘴边的酒鬼机长,在成功化解迫降危机之后,还没有来得及享受英雄凯旋,就陷入了人生中最后的一道抉择。
很有趣的是,在看到一半的时候还在骂影片翻译者坑爹的我,在电影结束后不得不佩服他们在片名上的处理——迫降航班——绝妙的隐喻,浓缩了whip的自我毁灭和重生的所有要素。
丹泽尔华盛顿通过松紧有度的表演,很好的诠释了一位空中瘾君子的角色。
在云端时,他是恶魔,即使坠落也没有让他失去骄傲的劣根性,寄望于酒杯的忘却还是躲不过上帝的眼神;在地狱时,他是天使,洗尽铅华的老人在面对儿子问出“who are you?
”的时候已经经历了再次涅槃的人生。
作为同样是《阿甘正传》导演的泽米吉斯,这一次没有通过历史全景化的视角去观察人生。
导演通过影片开始糜烂穷奢极恶的画面亲手为主人公点燃了走向毁灭的导火索,然后像旁观者一样退到观影席上去观察众生。
颠覆式的结尾尽管被猜出个八九不离十,你依然无法轻松地拍拍屁股,关上播放器走人。
面对丹泽尔的眼神,我感到深深的眩晕。
每一个被阴影笼罩的角落,都在滋生腐烂的种子。
每一个活在明天的承诺中的人,都需要一场暴风雨来迎接新生。
当世界倾覆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活在当下的勇气——
1.律师付毒品钱时不肯自己给,这就是程序正义;2.上庭前百无聊赖被关在酒店,结果无意发现了一冰箱的酒。
一忍再忍却难忍最后宿醉一晚,醒来找基友送毒品。
也许,有时候我们花很大代价追求这样一刻的自由。
3.结尾男主为了炮友,良心觉醒;关进去后男主说自己虽然身处监狱,但却是第一次感觉自由,也许,我们一辈子追求的就是这种内心的力量。
故事很简单,就是飞机失事引发的一系列的调查最后机长入狱的事情,如果没看影片的小伙伴可以看这位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372077/的简述或许是导演有意为之,最后的结尾也没说因为什么事怎么判刑然后还来了一段儿子为父亲自豪的桥段(黑人问号. jpg)看过电影的人都知道,虽然Whip酒驾确实存在问题,即使应对飞机出事的能力,决断力再好,酒驾都是不对的,但是飞机失事的主要问题是在于飞机零件磨损过度啊,为什么Hugh说官方定义为刑事过失行为,我特地查了刑事过失的定义(错误请指出谢谢)过失行为是指应当预见自己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由于疏忽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因而造成损害结果的发生,属于过失。
过失犯罪的,法律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的,依照法律规定承担刑事责任。
犯罪的涉及到刑事责任的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零件磨损驾驶人不知情,不可预见避免,发生问题了迅速做出反应而且救下了一飞机的人也并没有疏忽,更何况难度之大。
我再次声明酒驾确实存在问题,Whip不能因为救了人而免于处罚,但是单纯飞机失事来说问题并不在于Whip不是吗?
再有,对于一个平时撒谎成为口头禅的人来说,反而在关键时刻选择诚实,这是导演想展现的人性吗,好草率。
在我角度看来,中间的一大段并没有很好的让我感受到Whip真心有悔意真的想改正自己的这个问题,前妻离开,父子反目,Trina死亡,Nicole离开我都没有看到一个正经的Whip,哪怕是第二天听证会开始了,该看的档案都没动,不该喝的酒却一杯不少(微笑. jpg)更生气的是为什么大学的论文和初中作文如此相像!
最生气的是为什么最后出现的不是Nicole!
(哈哈哈哈偏题了偏题了)。
最后安排一个“我见过的最吸引我的人是我爸”(迷之微笑. jpg)吸引什么,酒驾?
酒驾还救了一飞机的人?
还是不撒谎?
诚实?
戒酒戒毒?
(对不起,兴奋导致我片面了)也许是导演有意为之让我自己悟或者在讽刺什么吧,眼拙嘴多了。
该夸的还是要夸,开头包括飞机布景很棒(不是飞行员不了解飞机布景,听说的),而且3100万美元成本所展现出来的东西和现在动辄上亿片子来说也是良心价了。
再夸一夸丹泽尔的演技,最佳男主角真不吹。
最后,Harling让我哈哈哈哈哈,太喜欢这个角色了。
评论:罗伯特·泽米吉斯用这部电影重新成功地回归了真人电影制作业。
总体来说,这是一部成熟的戏剧化的影片。
——《华盛顿邮报》《航班》让我们回忆起了华盛顿是一个多么出色的演员,这是他这些年来最有说服力、最有深度、最有层次的表演。
——《滚石》并没有很多电影能在保持戏剧化和高潮的同时还保持着角色的质感和情绪的。
《航班》做到了。
——《芝加哥太阳报》本片中的角色,是华盛顿所扮演过的最复杂的角色,他的表演令这个角色鲜活。
——《好莱坞报道者》-资料:航班的故事并非无中生有,而是有一定现实依据的。
在现实生活中,这个事件发生在2001年,主人翁是一个叫做罗伯特·皮齐的加拿大机长。
当时,他驾驶的空客A330飞机在飞行途中没有染料了。
他凭借着自己高超的驾驶技巧让飞机平稳着陆,保住了306名乘客的姓名。
一夜之间,他成为了全民的英雄,但是蜂拥而至的媒体却开始挖他的私生活和他的曾经是一名犯人的过往。
后来,媒体的注意力转移到了皮齐这个人身上,而让他的生活陷入了困顿。
这部电影的故事,就是从这里衍生出来的。
虽然影片中的故事和皮齐的降落并没有什么关联,但是这部影片的确反应了皮齐的生活。
在编导们看来,这样的一个故事,这样的一个难说是好是坏的形象,正好是一个走进角色内心,拷问人性的好题材。
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说:"这个故事最打动我的,是这个故事当中的人物。
这些人物,或多或少的都是一些走在灰色地带上的家伙,他们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好人,也不是什么坏人。
这种模棱两可的性质,是我拍摄这部电影,塑造这些人物的驱动力。
而另外一点让我倍感兴趣的是是片中的角色下一步悬而未决的举动。
这并不像悬疑片中的定时炸弹,也不像间谍片中的绑架之类的。
观众会一直好奇,这些角色下一步的举动是什么,他们不知道角色会如何对片中的情况进行反应和处理。
幕与幕之间的连接和情绪,是这个剧本中最令人感到惊奇的地方,这种人物性格的厚度和深度,是我不曾想象和预料的。
我觉得,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观众肯定会被维普这个角色抓住,想着他下一步会做什么,并且期待着看他的表现以及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
"
本片应该是一部标准的美国主旋律式影片。
不得不说华盛顿的演技非常好,不得不说影片的视觉冲击力极强,不得不说情节的铺垫与反转极为抓人心肺,但我不得不说——片中男主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极不负责的渣男!
影片最后的男主多么感人啊:为了内心的平静、为了不再辜负公众的期望、为了他人的清白,他不愿也不能再撒最后一个谎,说出了事实真相,从而放弃了原本唾手可得的荣誉、优沃的生活、高大上的职业,并承担了一切应该承担的责罚。
太TM高尚了!
绝对是一个诚实的、有担当的、瑕不掩玉的、标准的美国式英雄。
但是——以航班机长为职业的男主酗酒、吸毒——不管是在休假期还是在工作日,甚至是在飞机驾驶仓内。
他可曾想过要为几百名乘客的身家性命负责?
在听证会的头天晚上,当看到冰箱中散发着天使般光泽的精致酒瓶时,他可曾想过要为第二天极为重要的听证会负责?
在听证会最后关头承认自己是个酒鬼时,他可曾想过为了自己仅有的一次诚实,一家航空公司将要倒闭、拥有几百名飞行员的工会将会垮台、几千名公司员工将要失业、而事故的真正元凶——飞机制造厂商却得以逃脱惩罚。
而男主说:我接受这一切,起码我戒了酒!
这就是美国的价值观?
真心觉得还不错,看人性的复杂和内心斗争,假如给你一个不酗酒不嗑药但是关键时刻做不到这种机变的飞行员和能救人的瘾君子,关键时刻你选哪个呢?
无疑务实的人都会选后者。
而WHIP最后做出的选择就像他给狱友们讲述他给每位遇难者家属写了道歉信,有些会原谅他,有些不会。
每种选择都有他自己的道理,任何人也没有理由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指责他人,只不过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
假如WHIP最后选择了说谎,他是可以躲过一时的牢狱之灾,但却必定会在之后的人生中为其付出代价,而且可能还不小,他选择了在此处给它一个关闭阀,是智慧的。
同样,那些不愿意选择原谅他的人,在自己今后的人生中也会少看到欢乐和正面的东西,但是做为除了自我本身之外的任何人,都没有权利指责另一个人的选择,只有自己才能责怪自己,而且也只有来自自己的责怪才有实际用处,假如还有,那就只能是神灵,貌似有点领会到宗教的含义了哈,即人人都是佛。
还好当时在宾馆没花16.99点这电影。。。丹泽尔华盛顿绝对是个灾难专业户 地铁 火车 轮船 现在又是飞机
所有的成本都在开头空难的几分钟,余下一个半小时塑造这个职业道德不合格的机长。我认为本片不及萨利机长,在于叙事重点偏移,没有把律师跟反复质询当做重点。因为这片是教育、警示电影,酗酒加药物的机长不管他是不是拯救了空难,都是不合格的机长。这点上毋庸置疑,也使得挽救事故本身变得毫无意义。当庭道德感召承认自己不具备职业道德的戏份,然后服刑期间失去的家人生活又回来了,道德老套得无以复加。
真是怀疑机长的精神状态,节奏刻意,说教明显。
主线情节很出色,悬念的设置以及情节点的选择都非常精彩,以人的日常心理状态作为突破点。但人物的个人生活相关的次情节不连贯,而且与主线脱节得比较厉害,给人可有可无的感觉,没有对主线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非常标准端正的剧本,典型的三段式叙事。结尾的自赎确实突兀,但是泽米基斯和华盛顿两座美国主流价值观的大神摆在那,不能指望更多了。
x2毒酒毁一生。把一切人性的美好都归功于上帝,真正的政教一体国家非灯塔莫属了。最后他儿子的论文题目叫「我这一生遇到过的最棒的人」???贞女失节不如老妓从良啊哈哈哈哈哈!美式三观真特么棒👍🏻
俗气得跟隔夜的酒嗝似的
中间节奏太慢 有删片的冲动。。。前面和后面都是不错的
anyway, he is a real hero
民航飞机倒着飞,把自己当成了歼20?
4/10 和预期完全不符,就是酗酒者的自我救赎片,还拍得很无趣...
最精彩的部分只在开头十分钟。
以为是灾难片 ==b
★★★☆
不喜欢这种貌似可以被理解的主流价值观故事,尤其是这么一个自私的人物 通过一次良心觉醒的坦白 就获得所谓的自我救赎 实在是太扯淡了
果然还是来看影帝
关于人性的讨论是精彩,女主角实在吐字不清的小清新演技真令人倒胃口
boring and unpleasant.
今天回想一下,还是改成两颗星吧
华盛顿说shit的样子真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