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都

金都,My Prince Edward

主演:邓丽欣,朱栢康,鲍起静,金楷杰,林二汶,许素莹,岑珈其,卢镇业,易健儿,陆添新,麦梓亨,袁绮雯,陈健朗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汉语普通话年份:2019

《金都》剧照

金都 剧照 NO.1金都 剧照 NO.2金都 剧照 NO.3金都 剧照 NO.4金都 剧照 NO.5金都 剧照 NO.6金都 剧照 NO.13金都 剧照 NO.14金都 剧照 NO.15金都 剧照 NO.16金都 剧照 NO.17金都 剧照 NO.18金都 剧照 NO.19金都 剧照 NO.20

《金都》剧情介绍

金都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金都》以坐落于太子的金都商场为背景,商场以售卖廉价婚礼商品闻名,电影的主角莉芳在商场的婚纱租赁店工作,与另一婚礼摄影店的年轻东主Edward拍拖七年,Edward被视为莉芳的白马王子,结婚似是迟早的事,但原来莉芳有个不能结婚的秘密。 「婚姻」一直被描绘为爱情的大团圆结局,三十开外的女性除了结婚生子,似乎没有出路。电影以太子的平民化婚庆圣地金都商场为背景,三十多岁的婚纱店员为了应付男友催婚,逼于处理早年为钱假结婚的烂摊子。每天都离不开婚嫁话题的她,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路向?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医妃难囚第一季和子与周的五彩日常过去将来时铁笼碧昂丝:天后崛起将界我未成年朱丽叶与罗密欧波洛克芳心终结者绝世好宾谷穗黄了涛女郎失落的海峡明媚的青春2:迷失异冢今日的网漫伦敦女孩第一季红蜘蛛5:本能诱惑红灯喜欢的话请响铃第一季13西洋古董洋果子店镖行天下之桃花劫呀:暗黑骑士铠传命运九重奏玻璃鞋尘缘城堡岩第一季西部铁血风云

《金都》长篇影评

 1 ) 生活有多难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一个人趴在网上看了香港电影《金都》。

剧情很简单,思想却直击灵魂,温柔一刀。

在婚姻里,女人需要什么?

爱是什么?

和什么样的人结婚才是最合适的?

男主Edward是个善良,聪明,有能力的香港青年,在他的世界里,母亲,女友安排好生活,他努力工作,认真打游戏。

生活是简单的1加1。

这样的男人没什么不好,也是大多数男人的生活写照。

生活平淡无奇,如果没有阿伟的出现,没有那场假结婚的故事,张莉芳也愿意这样忍气吞声的去过一辈子。

阿伟出现了,张莉芳的心弦被拨动了,她的世界被打开另外一扇门。

她看到了自由的火,她对阿伟有一丝期待。

即使最后阿伟还是回归家庭,为了一个男胎安心守住一个家,张莉芳却回不去了,在和Edward长久的消磨中已经耗尽了力气。

最后,所有积蓄的怒火爆发。

开放式结局,也许她还是会回到Edward的家里。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服从命运的安排。

不是最好的,不是需要的,却是我不可逃开的生活。

女人什么?

一个可以认真听她讲话的老公;一个可以养龟的自由;婆婆没那么多干涉;一份安静的天地。

我和你共此一生,相看两不厌,多难!

 2 ) 不结婚你就自由了吗?那你想要去哪里呢?

看了《金都》这个电影。

是今年港片的黑马。

导演是《叹息桥》《玛嘉烈与绿豆》的导演,螺蛳壳里做道场,领教了。

故事很简单,一个浑浑噩噩没有主见的大龄女青年,一个庸俗的直男,凑在一起七年该结婚了,只是为了作伴,爱情基本看不到。

女主因为和大陆人有过假结婚,现在又要离婚,大陆人为了香港身份自由,这种土气要改变命运的大陆特产让浑浑噩噩的港女感受到一丝压抑生活里的可能性。

故事的最后,港女不想结婚了,大陆男倒是留在福州,和女友奉子成婚。

开始大陆男嘲笑她:为什么要结婚?

这么老土!

你明明不爱他!

故事的最后,大陆男说:你不要想太多,结婚吧。

那就算不结婚,你就有自由了吗?

不结婚你想做什么呢?

你想要去哪里?

你有想法吗?

结局是开放性的。

看到三联的评论,意思是正如萨特所说,真正的觉醒是有目的地去做事,并对所做之事充满信心的人,这才是一个真正的自由之人。

《金都》的最后,女主关掉手机、买了自己想要的餐桌,甚至假如推掉婚事,这一切都不能说明她从此自由,而让我们看到一线希望的是,女主从此开始有了“目的”,这才是一切的起点。

...人生的哲学观从来都没有对错。

有的人浑浑噩噩只管往前冲一辈子也挺好,但我估计真的满意的人生,都大抵知道自己的心意,在做决定时候权衡了一切,但那个底仍然是自己的那一点心意和坚持,那就是幸福的秘诀了吧。

 3 ) 人生不过是从一个水箱,到另一个水箱

好压抑的电影,最压抑的是其压抑不在于电影而在于其所映射的真实生活。

“不结婚就有自由了吗?

”自由是什么?

对于香港人来说,自由是不再住在逼仄、漏水的房子里,是千尺豪宅。

对大陆人来说,自由是自在旅行,是大洋彼岸。

但是生活摆在眼前,我们要面对的是一张张待发的喜帖,是成箱囤积的奶粉。

我们生而自由,却从不自由。

婚姻是什么?

是一份合伙契约。

结婚后未必生活一下子就会变得幸福甜蜜。

而只是从一种不自由,转变成了另一种不自由。

就像是那只乌龟,从一个水箱,到了另一个水箱。

和阿芳一样,我也数次怀疑过,若是结了婚,以后的生活是不是也就看到了头。

当她略带绝望地对男朋友说“我们以后就一直这样下去吗?

”而他却心满意足地说“会一直这样下去的。

”这一幕,太过真实了。

人与人之间永远不存在真正的相互理解。

永远不放好的指甲剪,被丢弃的乌龟,被嫌弃的衣服,随时闯入生活的妈妈。

相比那个假的“丈夫”,生活的琐碎和零星的沟通,这些才是横亘在两个人中间的鸿沟。

那为什么要结婚?

对于女性来说,除了结婚,是不是真的就没有其他选项了?

——只有有钱人和女同才有选择不结婚的权利。

“如果跟一个自己不爱的人结婚,这算不算假结婚啊。

”最后阿芳的叛逆,也只是暂时的而已。

她还是会回去,面对着一个很有孩子气却很依赖她的男人,写喜帖,准备婚宴,结婚,生孩子。

天啊,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来找虐看这么压抑的一部电影。

 4 ) 似乎很多女性还没想好婚姻是什么就被匆匆卷进婚姻。

豆瓣的热议话题:我们需要怎么样的婚姻教育。

其中一名答主获得超多点赞。

她说:结婚三个月,依然不懂我是为何而结婚。

这是很多女性会面临的问题,似乎我们还不懂什么是婚姻就被匆匆卷进婚姻——金都豆瓣:7.6

香港,金都大厦。

这是一座售卖婚礼商品闻名的大厦,在这里你几乎可以一条龙购买结婚用品从礼服、婚庆、喜帖、喜糖....一应俱全。

张莉芳(邓丽欣 饰)在金都大厦的婚纱租赁店工作,而她相处7年的男朋友Edward则在金都开了一间摄影工作室。

张莉芳是个懦弱的女人,总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从不懂得拒绝别人,在乌龟店看了一眼仰翻的乌龟,就被店主硬塞了一只乌龟。

男朋友Edward扔掉她暴露的衣服,心里有怨言阿芳也说可以。

即使被迫接受了乌龟,也被迫被婆婆送走。

似乎阿芳和很多女性一样,没有主导权也不愿意表达。

这天准备下班回家的阿芳突然被拦住,男朋友当着所有同事朋友的面,单膝下跪向阿芳求婚,希望她嫁给自己。

阿芳苦笑,她似乎还没想清楚婚姻是什么,就要被迫走进婚姻。

但让阿芳犯愁其实她已婚,而上一段“婚姻”他们还没有彻底离婚又怎么和男朋友Edward登记呢?

原来十年前阿芳还是个涉世未深的少女,因为早恋父母不同意她偷偷从家里搬出来却没钱租房。

她只好答应了一家黑中介,和内地来的杨树伟“假结婚”。

因为假结婚杨树伟可以拿到一张香港的居留权,而阿芳也可以得到中介给的费用来支付房租,况且中介承诺一定稳妥没有后顾之忧。

涉世未深阿芳就答应了,谁知中介倒闭杨树伟也失踪,到了自己真的想结婚,才发现上一段“假结婚”根本还没办理离婚。

如果单方面提出离婚手续办理完也需要2年,但男朋友这边已经求婚,婆婆也开始操持酒宴定好日期该怎么办才好?

这部电影获得了39届金像奖最佳电影音乐和新晋导演奖。

而导演黄绮琳喜欢港剧的应该不陌生,她是《叹息桥》《玛嘉烈与大卫绿豆》《选战》的编剧每部的评分都在8.5以上。

这部电影是黄绮琳的首部电影长片,非常女性的视角,也阐述了一些只有女性才能理解的痛。

阿芳似乎面临着很多传统女性都会面临的问题,婚姻和自由。

而很多时候女性根本没有想好为什么结婚,就迫于社会的压力,迫于家里的压力,迫于别人都这样你为什么不这样的压力下,匆匆结婚。

似乎答应求婚那一刻开始,我们就陷进了一个恶性循环,因为不懂拒绝,因为别人好像都是这样过来的,而一直在被推动着前进。

阿芳只想和男朋友旅行结婚,因为操办酒席实在太麻烦,但婆婆已经擅作主张的把一切都定好了,告诉阿芳的时候好像一个例行通知。

但就像阿芳说的:“婚宴就是花一千元看我们现场表演结婚。

”一切的过场都为了结婚,而结婚。

而阿芳问男朋友是自己想结婚还是因为婆婆的催促才结婚,男朋友则说这两方的原因都有。

难道一段亲密关系,必须要以结婚为最后的结点吗?

但这样草草的结婚到头来,离婚率上升或者把婚姻的不幸福都撒气在下一代身上。

根据民政局2020年第一季度民政统计报告,全国平均的离婚率在39.33%,而全国排名第一的吉林省离婚率高达71.51%。

很多时候在婚姻里走一遭,发现和自己想象的婚姻不同,被胁迫结婚后又早早离婚,这是离婚率高的很大一部分原因。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自己都没成熟就要一步步进行人生需要完成的各项考验,随手搜一下社会新闻。

“三岁孩子哭闹,年轻妈妈竟扔河边顾自离开”“年轻母亲抛弃幼儿,独立离开”这样标题的新闻到处可见,自己都是孩子又怎么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从步入婚姻的那一刻开始,我们都该想明白。

女人没想明白别人都说好,自己到底喜欢不喜欢呢?

女人没想明白,一辈子只和这一个人在一起照顾家人、孩子你甘心吗?

女人没想明白婚姻不是游戏,学会和一个人长久相处才应该步入婚姻。

但电影似乎提了一个TA自己都解答不了的问题:如果婚姻是牢笼,那自由?

真正的拥有了自由又可以去哪里呢?

很多时候我们是矛盾的,但无论是选自由、单身、结婚还是孕育下一代,我们终究该明白的是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5 ) 对婚姻的纠结和恐惧,都被这港片黑马说尽

作者: PrincessNoodles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在影片《金都》中,导演黄绮琳则展现了:就连准备婚礼这件事也可以成为爱情的坟墓。

《金都》是导演黄绮琳的长片处女作,在第39届金像奖上提名了包括最佳编剧、新晋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等在内的8项大奖,并最终拿到新晋导演以及最佳原创电影音乐奖。

此前在各大影展放映时,《金都》也收获了很多好评。

高口碑以及奖项加持,可以说这就是今年最值得一看的港片了。

《金都》讲述了一个关于婚姻与自由的故事。

女主角阿芳在金都商场的婚纱店工作,与婚礼摄影师男友Edward相恋7年,即将步入婚姻殿堂。

在准备婚礼事宜之时,阿芳的秘密被男友发现,原来她已和一个大陆人结婚十年之久。

十年前,为爱情离家出走的阿芳没钱付房租,只好通过中介出卖了自己的婚姻——和大陆人杨树伟假结婚。

为了能和男友顺利结婚,阿芳需要帮助杨树伟拿到单程证,对方才愿意离婚。

而在与杨树伟离婚以及准备婚礼的过程中,阿芳发现自己并不是很爱男友Edward。

影片中充满了对于婚姻的讽刺。

在电影前半段,导演在不遗余力地告诉我们: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婚姻就是不自由。

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心,即将步入婚姻生活的阿芳都处于封闭的、被压抑的状态。

片名叫《金都》,观众在电影中却看不到光鲜亮丽的国际大都市,取而代之的是鱼龙混杂的婚庆商场、不见日光的地下室走廊、逼仄的出租屋、邻居家轰鸣的装修声……

金都商场是香港的婚庆商场,贩卖婚庆用品,此为金都商场内景而正是这间漏水、厕所刚刚好只能容纳一个人的出租屋,即将成为阿芳的婚房。

尽管阿芳讨厌这个房子,尽管她也曾询问过房产中介想要买新房子,但由于是男友Edward的母亲付首付,所以他对于阿芳的抗议置若罔闻。

阿芳没有选择婚房的自由。

两人租住的拥挤的出租屋而在亲密关系方面,阿芳和Edward则像是生活在一座巨大的巴别塔中,无法沟通交流。

在见到昔日同居好友之后,回到家中的阿芳明显若有所思。

当阿芳提到自己的过去时,Edward用一个类似“企鹅肉”般的笑话接过了阿芳的话。

谐音梗冷笑话:李洁芬=你结婚Edward对阿芳的控制欲极强:不让她穿露肩带的毛衣、过短的牛仔短裤;一分钟不回信息就会对阿芳进行短信轰炸……阿芳说:“如果让Edward选择我车祸死或者和别的男人暧昧,他一定会选择我被撞死。

Edward的母亲也不尊重阿芳:她来阿芳家从不打招呼、自作主张地决定办酒席、擅自扔掉阿芳的乌龟……在她的世界里,阿芳的想法并不重要。

阿芳就像是她买下的那只乌龟一样,被即将到来的婚姻和社会囚禁在一个四四方方的盒子里,抬头就是她那一眼就能望到头的未来。

和大陆人的婚姻是假的,但她和Edward的婚姻又有几分真呢?

明明不再喜欢对方了,却由于世俗的原因硬着头皮结婚,算假结婚吗?

和为了金钱的假结婚相比,哪种更虚伪呢?

大陆人杨树伟的婚姻观则和阿芳的完全相反。

杨树伟和阿芳假结婚是为了拿到香港身份证,想要去美国,想要自由。

他的话语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对婚姻的不屑:“蠢人才着急结婚”、“结婚证书有什么用啊,有屁用”、“我告诉你,结婚之后更没有自由”……

有趣的是,在电影结尾,导演似乎又推翻了自己“婚姻=不自由”的论断。

杨树伟和阿芳的人生进行了互换。

想要自由的杨树伟选择了和女友奉子成婚,放弃了他等待十年的自由;而阿芳则离开了男友,选择了不结婚。

结婚后的杨树伟对阿芳说:“不结婚就有自由了吗?

那你想去哪里?

你想要做些什么呢?

”阿芳没办法回答。

导演在借杨树伟之口发问,但她也没有给出观众答案。

她只给出了阿芳离开男友后,在惠州小面馆里一个人轻松吃面的镜头。

娜拉出走之后的故事,留给了观众去想象。

这是导演黄绮琳的长片处女作,在此之前,黄绮琳的身份是编剧和作词人。

《叹息桥》《玛嘉烈与大卫绿豆》均出自她手,那首入围了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的《金都》,词作者也是她。

正是因为有此前的编剧经验,《金都》剧本的完成度十分高,完全没有处女作的生涩。

导演本人也曾在采访中说到:“为电视剧写剧本是一段很好的经历,很能锻炼你对剧本的执行能力。

很多没有做过电视剧的创作者在执行剧本的时候可能会异想天开,但很难做到,我对剧本的执行能力得益于这段经历。

导演想要通过Edward对于阿芳的控制来体现阿芳的不自由,所以Edward显然不是一个讨喜的人物,但高级的是在导演并没有刻意丑化Edward来达到她的目的。

Edward并不是一个工具性的丑角,他更像是我们生活中就能遇到的普通男性。

他有一些让人难以忍受的缺点,但他对女友的爱也是真的,在阿芳的乌龟被母亲放生之后,他去给阿芳买了一只新的乌龟。

导演给Edward写的人物小传中有这样一段:“Edward的人设是在英国修读电影,但回流香港后却放弃拍电影,以妈妈的资金在金都商场开婚摄店。

小套房是妈妈给他租的物业,墙上固然有不少电影海报。

更有一场戏,Edward如厕时手上拿着电影书,这些侧写了他对电影的喜爱。

可惜现实中,他的事业却离理想越来越远,电影是曾经的梦想,除了婚姻,人生中还有许多的烦恼,能让Edward这名角色更立体。

Edward手中的书是《电影诗学》而杨树伟也不同于以往我们在香港电影中看到的大陆人形象。

港片中的大陆人形象多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而产生变化,但无论如何,从《打蛇》到《恐怖鸡》,再到《榴莲飘飘》《低俗喜剧》,大陆人的形象总避不开根深蒂固的偏见和刻板印象。

但在本片中,作为一位介入港人生活的闯入者,杨树伟并不是张牙舞爪、面目狰狞的,抛开了极端又夸张的想象,这一角色反而让人觉得很真实。

这和导演自己的经历有关。

她所就读的浸会大学里有很多来自大陆的学生,“杨树伟这一角色,有着不少当时我在浸会大学跟大陆同学相处的养分。

大陆人和香港人假结婚是一个带着社会议题、很容易变得偏激的故事。

想要丑化其中的一个角色很简单,但导演始终带着温柔去对待每一个角色以及她想要讨论的议题。

两个来自不同地区和文化环境的人相遇,互相改变对方,这不是两种意识形态的激烈碰撞,更像是两个真实的人的相遇。

昨天《金都》发布蓝光碟之后,导演黄绮琳更新了豆瓣短评:“看完之后想给钱的可以私信我!

(觉得不好看也要给钱的喔)。

”可以说是很可爱了。

采访中,导演透露自己的下一站是要去日本学日文。

请一直温柔地创作下去吧!

 6 ) 信任与契约

《金都》是年轻导演的首部作品,拍的非常好,它让人想起《天水围的日与夜》,是真正的香港电影,因为它反应出普通香港人的生活,香港的精神面貌。

几处细节拍的非常好,像张丽芳这样的女性,独立和觉醒的确需要从要求男友自己折好指甲钳开始。

她穿件稍微露肩的T恤,男友Edward要几次去提她的衣领,最后要求她扔掉这件T 恤,Edward这种自小被母亲带大的妈宝对自己开放对女友保守是非常普遍的。

邓丽欣演的也很好,张丽芳那种期期艾艾欲言又止的性格和她从小与家人不睦,父母都不负责任有关。

最后张丽芳去看杨树伟小梅(住在惠州),猜他们孩子的性别时说:肯定是仔。

杨树伟说你猜的真准,她说:仔先至唔舍得落嘛 (因为是儿子所以才不舍得堕胎)。

这些细节都非常棒。

抛开香港背景,这也是一部关于信任的电影,恋人之间有没有真正的信任?

其实信任都是经不起考验的,正如Edward最后说,结婚证就是合约,不能做违背合约的事。

(但很多人婚内出轨了)。

Edward不相信张丽芳,小梅不相信杨树伟,反而是杨树伟和张丽芳之间是有信任关系的--因为他们被一张契约绑在一起,也因为他需要她拿单程证,她需要他办离婚。

爱太复杂也因此太脆弱,而生意和需求总是简单易于坚持的。

所以杨树伟不需要任何单据就给了张丽芳一沓钱。

张丽芳在他已经不需要办单程证后把钱还给他。

这个情节在现实里是比较假的。

但它有戏剧的真实。

杨树伟一开始对张丽芳说,你男朋友神经病,你真要和他结婚啊,你想清楚了没有?

为什么急着结婚,结婚就没自由了。

后来他女友怀孕,他不得不结婚,放弃拿单程证时,他对张丽芳说的是:你男朋友很爱你的。

结了婚也可以有自由的。

而此时的张丽芳已经站在了杨树伟之前的立场上:手机轰炸追踪,管到她穿什么衣服,被扔掉的宠物乌龟。

的确神经病,结婚的确没自由。

她在惠州的一家米线店做下,淡然坦然的吃着香港吃不到的口味的米线,男友的短信还在一条条的轰炸,她像没看见一样,在宜家家私网站上下单了自己喜欢了很久的一张饭桌。

这种对倒令这部小品在内容和结构上都做到了完美的统一。

影片英文名My prince edward,金都商场在太子站附近,太子站的英文名是 Prince Edward.今时今日,一张历史契约打破了,这样的电影可能以后也不会有了,片中关于内地人有特别的 足否 街 方式,以及Edward种种对内地人刻板印象的对白已经犯了大忌,不可能通过审查了。

 7 ) 你结婚啊?不,我是李洁冰。

#时不时的戏 #金都 #MyPrinceEdward

喜欢小成本的当地味的港片,在豆瓣排行榜上看到的一部戏,因为影片本身不长,才一个半小时,感觉也提名了很多奖,觉得应该不是太浪费时间,所以决定看了。

百度了一下金都,其实就是香港的一间大厦,其实就是各种普通人士结婚筹备婚礼的货物采集地,其实我越来越觉得演员是很受限的职位,因为他们的工作其实和普通员工没有区别,都只是去呈现导演或编剧想要构造的情况,本身的能动创造性就比较有限的,或者是被局限在一个框架,所以我一直觉得电影或影视作品更多的是导演或者编剧的功劳,但普通观众会把所有喜欢影视剧的闪光点都最大程度的放到演员的身上,也就是演员通常会占便宜。

Stephy对她的印象还是好早了,感觉还是零几年的明星,《七夕》很红,还有和方力申的绯闻,以及那些一连串的爱情电影,这一转眼好像也过了十几年,最近几年感觉慢慢的有在拍一些小成本电影,走口碑文艺路线,然后渐渐的通过入围金像奖,缓慢再回春,认认真真拍戏,其实这部戏,她的表演并不太突出,因为全片本身用于表现演员特写的场景也并不多,但我认为在男女主争吵那里,爆发力不错,能够看出转折点,其他的特定场景就感觉能够正常完成导演所想,但本身通过拍到好的作品,入围奖项就是在为职业生涯延长期限了,也值得鼓励。

男主我觉得在争吵戏方面,相较有点用力过猛,但他的优点在于比较自然,全片表现都很淡然,没有演戏的感觉,但感觉长的太像打了很多玻尿酸的样子了,虽然我之前也不认识他,但感觉上太不自然了,恍然之间其实还有几分钱小豪年轻时候的样子。

讲述是一个现实黑暗面的例子,各种政策漏洞,内地人想要拿港人身份,而引发的种种,真实的诠释了,撒了一个谎,然后要用无数的谎言来圆,也以女主的视角探讨了对于婚姻、社会现状的一些探讨,人啊,都是这样,尽管我们都没有办法改变所有,但仍然觉得能够表现出来,也是好的。

中上,7分的电影,平平淡淡的,看完我依然还记得,李洁芬,李洁冰的梗,还是很喜欢广东话。

 8 ) 万事俱备,究竟是结婚还是逃婚?

金都My Prince Edward作为一个过气的编导生,最近看完《金都》却是令我非常有冲动去讲一讲这部电影。

1

身边大部分的女性朋友有跟我同龄的也有比我年长的。

无一例外都会面临着被亲朋好友催婚的时候。

社会枷锁在女性身上的负担,束缚无数女性选择自由的道路。

女人三十烂茶渣,是小时候在电视剧里面听到的一句话,虽然在台词中是调侃的话语,但当时年少无知的我却信奉成一个真理。

当我慢慢去了解这个社会对于女性的施压和不平等后,都是参与的封建思想去影响着女性对于自己的婚姻的选择自由。

2谁用幸福换取自由金都,位于香港太子区,一个非常出名售卖廉价婚庆用品的商场,类似广州市二宫a口那边婚庆商场。

女主阿芳在一家婚纱店打工,男朋友阿荣就是同商场的婚庆工作室的老板。

二人拍拖七年,似乎结婚是迟早的事,可阿芳竟然隐藏着一个不能结婚的秘密。

面对男方催婚,自己埋藏的秘密尚未解决,结婚是否真的是幸福美满的开端?

整部电影一直围绕着一个主题究竟结婚还是不结婚更幸福开心?

全片使用冷色调的调色,让观众的感觉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冰冷,哪怕是最亲密的情侣也是如此。

开篇阿芳经过金鱼店看到一只小乌龟无法翻身便告知老板,老板却直接捞起来跟阿芳说45元。

阿芳看着乌龟对老板说这不是翻不了身的那只。

老板依然无动于衷,阿芳给钱拿走龟。

就如戏中对于婚姻一样,就像找个合伙人,就算不一定是选中那个反正,是个人不就行了吗?

老板的冷漠反映社会缩影的婚姻状态,柴米油盐酱醋茶各种的花费开销,需要有人与你一起去分担,只要能够减轻你的负担似乎哪一个都是OK的。

似乎重点已经被带偏了,原本是想告知有只乌龟转不了身,但却被误以为要购买,但买到的却是另一只龟。

很多人在婚姻的选择里参杂非常多的因素在里面,或许单纯对对方的喜欢和爱仅仅是一部分而已。

到最后,乌龟因为被风水师说影响风水,而被阿荣和阿荣的妈妈扔了,却不会事前去通知阿芳询问将乌龟如何处理?

在一个不受尊重,处在底层地位的婚姻家庭,阿芳的出路又在哪里?

既然是结婚题材,少不免出现的就是婚纱。

很多人对于婚纱的第一印象:纯白,贞洁戏中试婚纱的时候一句黑色幽默调侃的台词:白色(婚纱)代表处女。

在婚姻中,新娘是否处女之身会更受到关注。

戏中待嫁新娘想尝试不同颜色的婚纱。

婚纱店老板提醒一句:白色才代表处女,新娘就马上换回白色的婚纱。

不论这个新娘自身是否处女,但更介怀的是背后的含义,一层枷锁束缚了自己选择的自由。

或许她觉得香槟色更得自己欢心,却因为要背负一个无形的名词而遵循大路。

其实对于婚姻的幻灭,不一定全部来自于不忠不诚。

无数件芝麻绿豆的小事情都足以让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心灰意冷。

戏中最后阿芳离开家中给男友阿荣留下信息:以后指甲钳不要乱放了。

阿荣见到后惊慌冲下楼在人来人往的街道寻觅阿芳的踪迹。

似乎是一个很普通的信息,何解会令到阿荣大惊失色?

戏中也有提及阿芳三番四次叫阿荣剪指甲不要剪到到处都是,剪完就把指甲钳给收好。

一个连自己讲的话都不会放在心上,虽则是一个无伤大雅的坏习惯,却是成为压倒阿芳对这段感情破灭幻想的最后稻草。

要说阿荣真的只有不随手放好用过的物件这坏习惯倒真罪不至此。

或许将指甲钳反映的问题只是阿荣和阿芳之间存在着最轻微的问题。

3遗下幸福自己浪游

其实作为婚庆从业员的阿芳与阿荣历年来见尽不少情侣迈进婚姻的殿堂,各种的原因促使着一对对新人结成夫妻。

是不是每一对都幸福都美满?

会不会又在临门一脚发生意外?

相信他们作为婚庆从业员也会深刻体会过。

男女主角的结婚根本不是源自于最单纯的动机,为了爱而结婚。

阿荣因为不想被母亲责备与女友同居而不结婚,因而遵循妈妈的决定去结婚。

阿芳则对于婚姻和爱情会更偏向爱情,感觉一纸婚书其实也不过如是。

无论是准婆婆带房东到自己租的房子劝说买房时介绍到阿芳是自己的媳妇,阿芳也是连忙解释自己还没结婚的。

到被男友意外准备的求婚仪式一脸尴尬与无奈。

深深看出阿芳不仅因为自己假结婚的原因暂无办法去和阿荣结婚。

更是因为在这段过程中,慢慢发现到阿荣身上的不足缺点,而自己也是无法去改变和忍受的由于抉择。

这时候就牵涉出和阿芳在早年假结婚为了拿到香港身份证的阿伟。

他作为阿芳阿荣之间的“第三者”,他向往自由,喜爱自由希望早日跟自己女友移民到美国。

在他看来阿芳是个经典的港女,不懂得去享受自由,被阿荣控制着。

因为需要伪造夫妻之间的生活证据,他们会做一些阿芳根本没和阿荣做过的有趣事情。

阿伟觉得恋爱可以但要结婚捆绑着自己就像一只小鸟被困在囚笼。

阿芳从那时候被点醒,男友的妈宝行为,只爱打游戏疏忽自己,婆家对自己的不尊重,娘家对自己的冷漠……种种的原因刺激阿芳的神经,让她在结婚和逃婚间作出抉择。

我们都身处在金色的都市中,时而心有不甘想破茧而出,时而害怕孤独想将错就错。

日复日般妥协地享受着所谓的安逸,一边暗自期盼着某天有某位路过的好心人把我们从狭小的龟缸救出。

离开龟缸后,等待着我们的究竟是另一个缸、是更大的水池、还是无边无际的海洋呢?

一直对邓丽欣的印象都停留在叶念琛导演的爱情片系列阿宝角色,今次这部金都确实是令人眼前一亮的电影作品。

也是邓丽欣成功摆脱阿宝的第一步,没有过往商业爱情中的桥段,来的是更贴地真实,令人深思婚姻的关系,要去如何抉择。

是不是不结婚就要分手?

是不是“不能保证结婚一定美满幸福,但不结婚一定不会美满幸福?

”这是出自哪一方的说辞?

婚姻从来不是简单混合爱情的事情,参杂着无穷多的事情。

到那个时候,爱又是否真的战胜一切,其实都是一个open ending……

 9 ) 婚姻就是不自由?

1、看完这个电影的第一感觉,就是邓丽欣饰演的张莉芳,没有一丝丝的快乐,无论是被求婚还是已经真正离婚后的她,从来都没有感受到快乐。

2、感觉电影里无论是张莉芳还是殷俊荣都不是真正的爱对方,或者是喜欢对方,只是时间到了,应该要结婚了。

张莉芳一直担心被自己男朋友知道已经离婚的的恐惧并不是自己爱对方想跟对方结婚,怕伤害对方,而仅仅是不想其他人知道而已。

影片中除了被知道之后,通过肉体的补偿也没见任何内疚、愧疚的情绪。

3、殷俊荣明显也没有在爱张莉芳,就例如张莉芳所说:“如果是让她选择被公车撞死还是跟其他人有染,他肯定会选择她被车撞死。

”各种的生活上的细节,妈妈丢掉乌龟、买房、订酒席没有询问过她、经常张莉芳在跟他说话的时候,还是选择在玩游戏。

明显就会导致另一方情绪的爆发,但是他不在意,或者心里是想反正抱抱就没事了。

4、也正是因为他们之间爱的情感并不突出,反而不能感受到被发现结婚这件事的重要性,所以就感觉看起来殷俊荣最后很紧张在找张莉芳,却没有共鸣。

5、当然本身影片的基调就是不知道应不应该结婚,结婚和自由之间的探讨,但是通过从发现已经结婚、解决、沟通的过程来进行思考,但基于他们之间的情感并没有想象中的热烈,反而显得已经结婚这件事并不重要,你会发现即使抽掉这个情节,角色的情绪没有变化的。

最后的结局看似是已经跟自己的妥协,做自己,但是你会发现其实整个过程她都是在做自己,因为这段感情中她也没有妥协,一直都在情绪发泄,疑虑。

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总觉得怪怪的,但是又说不出来。

 10 ) 为了钱而结婚和迫于周遭而结婚哪个更像假结婚?

阿芳和男友结婚之计发现自己十年前为了十万块假结的婚因为中介被抓没有离婚,极力弥补却仍然被男友发现,男友本就很冲动,虽然勉强和好,但控制欲作祟,打开了阿芳的位置共享,找不到阿芳就开始短信轰炸。

在结婚和婆婆这些生活的鸡零狗碎之中,阿芳终究还是崩溃了,不再一味勉强沉默,开始反思反抗结婚真的就好吗?

年纪大了该结婚了,再不结婚就要错过最佳孕龄,谈了这么多年差不多该结婚了,说起为什么结婚很多都是因为这些。

那究竟为什么结婚才是对的呢,才是让自己开心的呢?

究竟怎样才能得到自由呢?

现代人最喜欢的一句话来激励自己,真正的英雄主义,是认清生活的本质后仍然热爱生活。

那么结婚也应该是认清这个人的本质后仍然愿意和他一起面对生活,但,认清,这两个字说起来太过容易了,人当下的感受太容易变了。

也许没有假老公的出现,阿芳仍然会和男友吵架,但也许就这样过下去了。

也许没有那个孩子,假老公仍然会放弃自由,但也许会更久,也许阿芳晚去福州一刻钟,就会发现男友又买了龟回来,之前狂轰滥炸是因为在乎。

人生就是这样,最后总会落个谁知道呢。

人生的契机太重要了,但谁又能知道契机在哪,这个世界很多事情是没有最优解的,所以抛开那些权衡利弊,跟随自己的多巴胺选择,人生本就无法圆满,能落个心甘情愿已经实属难得。

ps:其实很羡慕阿芳的男友,对生活的不满可以宣泄,不用妥协,对生活的不如意也能找到释怀的理由,简简单单,不去想为什么,喜欢阿芳就去结婚,不喜欢阿芳的短裤就直接扔掉 (当然这样牺牲别人感受的事情是不对的),之所以羡慕不是想成为他,而是我已经很久不敢“为所欲为”,对朋友,对同事,对亲人,谨慎周全。

总说生活无所谓对错,但时时也会检讨自己这样面具会不会太厚。

《金都》短评

比较惊喜,相比同样是女导演处女作的《过春天》更加真实自然。婚庆大楼里的真假结婚,禁锢在小屋内的爱情与婚姻,陆港台甚至美国和创作上到底哪里更自由。真不是黑大陆,也许那就是人家的日常,包括对自己所反映的也很透彻,开玩笑的表现最后也能得到理解,如果都报有这样的心态明天会更好吧。舞台剧出身第一次演男主就获得提名,妈宝男承担了大多数的笑点和悲伤,但邓丽欣让人眼前一亮的成熟表演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没提到女主还是很遗憾,那项最佳歌曲她也应该不会出席颁奖礼现场演唱。#金马56#

8分钟前
  • seabisuit
  • 推荐

披个“港片”就能获得这么高的评价?

10分钟前
  • 很差

“螺丝壳里做道场”,果然。最喜欢关掉手机定位的细节,自由在nomadland。

12分钟前
  • 推荐

女性向电影。这种片的情节在男人看来就是没事找事,心比天高吧?30多岁的廉价婚纱店店员,认识7年多的男朋友踏实专一。不结婚干嘛?瞎作脑子有问题么?男主典型的华人男性,有稳定职业,买楼这种开销大头有老妈来(银行账户还是和老妈联名的),日常生活有老婆照顾。自己闲暇时打打游戏,人生就是岁月静好的画卷。看似潇洒的大陆男,就为了“是男孩才会不舍得打掉”的未来儿子被捆住了,什么香港,LA都不想了。看着没什么花头的大龄女店员,跟男友同居多年“感情稳定”,不吵不闹地离开了,没多说什么。每个人对婚姻和“自由”的看法、期待、接受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是无法理解他人的。

16分钟前
  • 夏之轻寒
  • 推荐

充斥着洗脑让人结婚的内容,看得出zf和资本狗已经着急了,台词已经丧心病狂无视观感的输出洗脑内容

17分钟前
  • 闻越
  • 很差

一开始看几个镜头,觉得还是一个会拍电影的,但看着看着觉得太刻意了,很没劲。编剧再去学校学一下,再多看几部好电影。演员也不是都好。鲍起静这么厉害的演员都没发挥。导演脑子里思考的东西太少了,所以呈现出电影比较乏味。

22分钟前
  • Chris 一切由无聊开始
  • 很差

很规矩的小制作,没啥大缺点

25分钟前
  • uma y
  • 还行

如果不喜欢一个人,算不算假结婚?我竟然成为不被喜欢的那一个。

26分钟前
  • 春春大姑奶
  • 还行

解读香港的年度最佳文本,从演练过无数次的日常对话中提炼出港人的真实状态,非法移民在前,自由讨论在后,陆港两地华人所捍卫和向往的自由才是最大的伪命题,即便身处在所谓的自由之地,也会受到经济压力,婚姻制度和家庭关系的多方制约;香港护照的签证自由如装饰品一样,美好却没有大用;海外华人的自由是诱使冒险家远航的海市蜃楼,虚无得经不起风浪。不得不承认,经济认同才是目前全体华人的最大向心力。

31分钟前
  • 豆瓣浅度用户
  • 推荐

夹带太多私货了吧,大可不必

36分钟前
  • 猫咪打哈欠
  • 很差

又是一部不知道该怎么打分的电影,纠结于是3星还是4星。看得出导演想表达是一种现代香港下的迷茫和不知所措,这在导演的采访中也可以看出。但是导演的表达欲似乎太强了,诚然如果只是聚焦于一个恐婚女性的主题有点太小了,但又盲目地把自己的视野扩展到现在的大陆和美国,将主旨拔升得太高了,反而透露出了导演某些方面的无知,尤其是对于这样一位初出茅庐的导演来说,把控力和知识面确实差了很多。

39分钟前
  • 瓦斯柯夫
  • 还行

跪在真实

43分钟前
  • 陈抱朴
  • 较差

另一種政治隱喻的劇作寫法。結婚/不結婚,背後深層的其實是中港關係中的「自由」。一紙契約是否會五十年不變?「我地一直都係這樣。」結婚會失去自由,但問題是,不結婚就會想得到理想的自由?這才是劇本最有趣的地方。最諷刺的是,一個大陸人渴望拿到單程證就會覺得是自由,質問一個香港人不懂得自由,而香港人會反問自由的定義是什麼,微妙的不言而喻。龜的象徵意義,從一個地方去到另一個地方都是被困住,所以「放生」象徵著的就是女主的歸宿。但結局反而很曖昧,她真的離開了麼?點解仲要買大張的餐桌,這個虛偽的反抗是做給誰看?值得玩味。另外似乎有一條隱藏的女同感情線,其實張麗芳是深櫃?朱柏康奉獻了近年港片最令人深刻難忘的男主角演出!

47分钟前
  • 阿树
  • 还行

从内地人的眼光来看杨树伟这个角色是挺讨喜的,至少他时刻都在讲究公平的买卖,但是更让我有共鸣的是殷俊荣这个角色,他具有现代香港男青年特别典型的性格:没有安全感的大男子主义。因为在香港生活如果没有钱就代表跟极大多数的人争夺仅存的一丁点儿的资源,从小就带着这种心态成长,长大以后不仅不敢违抗母亲的意愿,还会不考虑他人的感受自以为是地支配好一切。就比如张莉芳没有及时回殷俊荣的WhatsApp,他就开始狂轰乱炸,还会扔掉她比较暴露的裤子,偷偷打开她的手机定位,他时刻都在监视着她,展现他的控制欲,但是同时又是个妈宝男。婚姻与自由的关系是这部电影里面的主题,女人三十以后婚姻是否真的成为了人生的必需品。结婚就不自由了吗?不结婚又自由了吗?当婚姻成为一眼望不到头的黑洞时,又要听从周围的人的安排往下跳吗?

49分钟前
  • 高詩遠
  • 力荐

病态的香港人拍的病态电影,自己病态就算,非要黑一下大中国才有人看对吧,差评不谢

51分钟前
  • Lamer 
  • 很差

一般般。导演想讲的大概是独立都市女性遭遇冷漠原生家庭、妈宝未婚夫、不尊重隐私的挑剔婆婆、贪婪大陆男,兜兜转转最终寻得内心宁静。我看到的却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为求财务独立不走正道,没钱还想住新房,能力有限非要奢求自由,不关心父母也说不上有多爱身边人的新一代都市女性。最后的“个性”无非是遁入消费主义,一张新桌买来还不知往哪儿放的现代人困境。表演富于香港电影的生动活泼,电影手法未见特色。

56分钟前
  • 风间隼
  • 还行

都市男女无聊的感情生活之下,夹杂着陆港问题的表达。一个为了香港身份假结婚的大陆人问身为香港人的女主:“你去过美国吗?没去过,怪不得你不懂自由。”话未落音全场大笑,但想到此时此刻,笑完就想哭了。

58分钟前
  • 后自愈
  • 还行

最后的李洁冰是什么意思?真的不是很懂。导演感觉没什么深度,一切的东西都表现得太直白了。不管是香港,还是内陆,两边的缺点都说得太直白了,容易引起观众的不适。台词也像流水账一样,直白且没深度,没有很好地将整部电影关于女性与婚姻的这个主题思想更加深刻地表现出来。就是看完了就看完了,最后能在脑子里留下来的东西完全没有。

1小时前
  • The Crossing
  • 很差

社会人向前行的每一步都不容易,所谓背着包袱向前走,自由的障碍不是包袱,停滞不前才是,我是报以这样的期待来看片子的,结果只是用连续的事件逼迫女主明白生活无法逃避这一每个社会人一睁眼就要面对的basic,这个“觉醒”也太青少年了吧,失望!

1小时前
  • Fia
  • 较差

一边是超绝妈宝男,一边是喊着要自由结果把女友搞怀孕了没办法才放弃自由好像自己牺牲很多一样的大陆男,专拍大陆脏乱差,加剧刻板印象是吧?还放个暧暧内含光海报企图对标?非常之普通的剧情又搭配了这么多debuff,实在是有点给不出还行

1小时前
  • miro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