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牛头不对马嘴,影片开头的十几分钟真的是电影的巅峰,把恐怖和血腥十分完美的融为一体,给人十分有视觉刺激和心理压力的观感。
而电影却突然转到了三四十年代的抗日场景!
而后面的情节就好像换了个导演一样为了血腥而血腥,完全没有前部分那种既血腥又令人毛骨悚然的感觉,总之看完之后对这部影片感到可惜,如此好的题材,却硬生生被导演搞成这样,是没经费了还是怎样!!
《失眠》的故事并不复杂,如果没有恐怖元素,完全可以被当作一个社会问题片来看。
在现代社会之中,紧张繁复的快节奏工作将人推上了焦虑的高地,于是白天人们行色匆匆,晚上辗转反侧,思绪繁琐,不得安睡。
这已经是当下中国很多城市居民的共同点了。
影片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展开了恐怖叙事。
人们白天疲于应付各种任务,然而不论多么努力都有处理不完的事情,“不需要睡眠”的想法就随之而来。
这本来是一个很平常的想法,但真正地把它做下来,结果却并没有那么美好。
但是科技的发达使得一部分人陷入了极端的科学崇拜,认为科学可以彻底改变生理规律。
片中林教授的“人类失眠”项目受阻,评审方给出的理由是“反人类”,影片结尾,林教授生食女主角的情节也呼应了这一冷静判定。
人体得不到休息,极端的结果就是影片结尾所展现的恐怖画面。
深层次的恐怖不仅在于画面而在于导演展现的另一面,也即,电影影片最后展现的长期失眠的恐怖结果——食人和自食。
影片中人物的失眠并非完全的时代病,而是牵扯到一段历史。
创作者加入中间一段对于香港历史的叙述,将历史的因素嫁接到现实,使得影片产生了“历史-现实”的张力。
时代病之中还有历史的因素,而历史无可改变,现世的人只能不断接近死亡,失去了自我拯救的最佳机遇,这是最令人绝望的。
绝望正是这种张力之中的恐怖。
香港的灵异类影片讲究因果报应、因果循环,重因果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观之一,也是香港鬼片不同于西方恐怖片而独具特色的一点。
《失眠》也同样体现了这样一种带有香港特色的因果论。
男女主角的父辈为恶不少,被人降下降头邪术,乃至于失眠而亡。
因果相随,不可逆转,是影片的一个主题。
尽管林父并非奸慝之人,然而人心不易联通,也受到牵连。
造成他们悲剧的除了时代悲剧(日占)之外,还有人心的难解。
在灵异文化中,“鬼”往往归结于死人怨气未解。
而所谓的怨气,在这部电影里面就是侯氏姐姐的误解。
裹挟在历史潮流之中的人们几乎对自己的命运没有选择权利。
父亲林醒本是委曲求全,可谓仁至义尽,然而时不与人,命不由己。
战争之下无所谓善恶有报,所谓正义更加无从体现。
侯氏姐姐用邪术完成了自己的正义却也连累了帮助自己妹妹的善良人,对于林家来说,这便是非正义,算不上善恶有报。
而她的行为归根到底是对妹妹的嫉妒。
同样的,林教授渴望通过科学技术来改变这人心失衡带来的异象,但最终没能成功。
现代科技的发展,最终还是不能对人心有所改变,绝对科技不过是妄想。
所以,令人感到恐怖的有时候不是画面,而是画面背后人心的扭曲和时代的残忍。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是恐怖分子,真正恐怖的可能不是持枪的歹徒,而正是我们自己。
科技再发达都无法解决人心的隔阂。
《失眠》尽管将恐怖元素仍旧落足在传统的神秘文化之上,但是它探讨的已经是现代社会的弊病了。
失眠只是一个生理问题,但这个生理问题之后有着很多复杂的原因。
对于影片中的人物来说,是历史的阵痛、巫术的滥用。
对于现实中的人来说,则是种种现实性难题。
日占历史、巫术降头、科技失伦、人心隔阂是造成恐怖的根源,也象征着现实中人所面临的很多共同难题。
时代病之中牵扯着历史的因素,科技的发达解决不了人心的隔阂,这是影片所展示的两种难题。
这部影片在香港因其大尺度的画面而被划定为四级片,看过电影的人一定会对里面的一些画面印象深刻。
但是导演一方面想要讲个降头恐怖故事,一方面又想加入大量血腥画面,两种风格没有很好地得到调和。
在影片的前半部分,造成恐怖气氛的是反复出现的鬼影,到后半部分是直露的血腥描写。
两种风格简单相加,显得不自然,看完最后会让人觉得没什么意思。
创新就仅仅成了展现大尺度血腥场景。
导演既想吓到观众又想讲一个好故事,这使得故事没讲很好,恐怖的效应也不出奇。
文艺作品的只有给人一种想象的真实感,才能使观众有现实的信服感。
此外,在对日军形象的塑造上,几乎是按照中国上世纪革命文艺以及当下中国内地抗日神剧所营造出来的刻板印象来表现的。
创作者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历史沉痛,而更像一种机械的搬用,悲剧本来的张力以及净化的作用完全体现不出来。
反派的塑造不够精准,整段历史回顾失去了它本来的重要意义。
电影结尾作为一个独立的片段,独立之中又把整个故事照应了一遍,因之使电影产生一种令人遐想的效果,它可以决定一部电影的品质高下。
1967年《毕业生》结尾,对两位主角交替展现笑容和失落的面部特写,伴随着西蒙·保罗《The Sound Of Silence》的背景音乐,恰当地展现了所谓“失落的一代”的人生价值和生活状态,完整地呼应了整个故事的情绪。
这一结尾使得影片的立意非同一般,成就了这部影史经典作品。
但《失眠》的结尾没有很好地将前面积累的恐怖情绪散发出来。
《失眠》结尾展现的是林教授和丘梦熙的食人重口画面,这一结尾虽然可能重新吓到观众,但是于整体的电影构思无益,结尾因为与前面的逻辑联系不明显而完全成为了孤立的结尾。
而最后出现的“永泰坊”更像是无病呻吟、故弄玄虚。
获取电影资源,关注微信公众号我是纹心,回复失眠即可。
看到评论大多竟是谴责批判女鬼的嫉妒心的言论,我真的对这些人三观产生质疑。
如果只能看到所谓女人嫉妒心的,你的思想也就只能停留在这儿了。
But,whatever,Who care?
我更care怨念冤孽一切的起源来自何处。
不正是一颗红蛋挂白期满世界找飞机筒的小日本鬼子吗?
所以,影片的结尾,邱礼涛借黄秋生这个演变态上瘾的天生变态脸之手,给我们好好报复了一下那些像发情期公狗一样满世界乱操的小日本,话说,是真的小。
手段是极其变态的,不过整个故事看下来,小日本军官被阉割斩首吃鸡这些神操作竟然会让观者莫名觉得快意,仿佛就该这样,只有这样能泄尽那些慰安妇悲惨一生的恨,但只杀一个日本人又能泄多少恨?
报多少仇?
无数双女怨鬼瞪着林醒,终于让他发疯,也葬送他和他的家人。
这不过就是一个复仇的故事,林醒以微薄之力向日本人复仇,仿佛昭示着那个年代中国人对日本人的恨。
林惜家向丘梦熙复仇,是祖祖辈辈的宿怨循环,是国人对汉奸的恨。
女鬼下咒,借林醒手逼死妹妹,是对自己悲惨一生与不公命运的恨。
恨与恨交织循环,大小纠缠,理不清,报不尽。
失眠是一个咒,是怨怨相报恶念未泯的必然结局。
他人即地狱,人欲未泯,恶不尽,恨永存,怨必果。
《失眠》开头铺垫得不错,男主女主的演技也都在线,但是,抗日神剧的中间段落显得突兀,最后十分钟虽然重口,却难摆脱烂尾的宿命。
如果我们把中间林醒抗日神剧的一大段都去掉的话,这部影片用《走近科学》的角度,也解释得通,而且更为顺畅。
首先,林惜家是一个自恋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他提出利用科学让人不用睡觉,是为了提高人类的生产力,因为睡觉时间占据了人类生命的三分之一。
说白了,林惜家的理念是消灭睡眠,提高生产力,促进文明发展。
因此,学术委员会认为林惜家的研究方案是反人类的。
在日常工作中,也能看到林惜家自私自恃的某些表现,例如,林惜家对待自己的学生就显得颇为高傲,他是在课堂上拿一段莎氏的语录进行提问后,反讽学生是“高材生”,当女主丘梦熙来找他时,直接叫学生“消失”,态度甚为刻薄。
当然了,这和国内研究生跟“老板”打工的某些场景也多有相似之处。
在与丘梦熙重遇之后,林惜家表现出令人厌烦的自恋,试图从各个角度证明丘梦熙是喜欢自己。
自恋自私是大多数知识分子的通病,影片从几处细节将这一点刻画得不错。
其实,影片直接绕过“抗日神剧”也能够自圆其说,因为,影片末尾的“吃人”,正是特殊失眠症和林惜家性格所共同造成的必然结局。
正如林惜家所讲,“特殊失眠症”是一种遗传疾病,有百分之五十的遗传概率,相当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
打个比方,带病基因是A,那么病人甲的基因型是Aa(或AA),甲就已经是得病了,甲与未得病的乙结婚,乙未得病,那么她的基因型必然是aa,那么甲乙所生的孩子有百分之五十的患病几率,如果甲是AA的话,子女百分百得病。
因此,丘梦熙所在的丘家,祖孙三代都得病,从遗传病的角度来说很正常,而且脑神经系统的某些疾病具有遗传性,也是得到目前医学界认可的。
林醒、林惜家父子有遗传病,也就能够解释了。
同时,失眠只是这种遗传性精神疾病的一种表现,其它的表征还有幻觉、狂躁、妄想,那么丘梦熙大哥发狂的行为,林醒、林惜家父子的幻觉也就能够得到解释。
再举一个例子,片中丘梦熙大哥的脑中蛋白质减少。
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帕金森病,就是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中脑黑质多巴能神经元变性死亡,引起纹状体DA含量减少。
可见,这种疾病也有类似帕金森病对脑神经细胞进行破坏。
已经去世的老教授选择培养林惜家也可能是有原因的,因为林的身上带有这种特殊疾病的基因,所以既能成为学生,又能成为研究对象。
这个也和林惜家一直想把丘梦熙作为自己的实验对象不谋而合。
林惜家作为一个冷酷的唯生产力、唯物主义者,肯定不会放过丘梦熙这么好的实验品,因此偷偷换掉了补充蛋白质的气体,加入兴奋剂,为的是实现让人类不用睡眠的反人类试想。
最终,丘梦熙和被实验的小白鼠一样开始了自残自食,林惜家也开始食用丘梦熙。
为什么这个时候林惜家要吃丘梦熙呢?
一是林惜家也是特殊失眠症患者,经过这么长时间失眠的积累,并在丘梦熙自食血淋淋的刺激下,终于发病了。
二是林惜家对丘梦熙有着强烈的占有欲,丘也对林进行过诱惑,所以林就通过把丘梦熙吃掉,来表现自己的占有欲。
吃掉异性也有过真实的心理变态案例。
有很多人提到苏联的剥夺睡眠实验。
这种说法都市传说占的成分更多一些。
之所以形成这样的说法,是因为苏联的神经学实验走在世界的前列,且国情较为特殊,例如著名的巴普洛夫实验,切开狗的唾液腺,连接上导管,而且,巴氏试验还曾经用儿童直接进行实验,十分残忍。
至于使用药物使人类长期不睡,也是有实例的。
纳粹德国就是通过让士兵服用冰毒的方法,让士兵保持长时间的兴奋状态。
但是,纳粹德国的飞行员服食冰毒之后飞行事故连连。
因此《失眠》应该是参考了历史上的某些实际案例,野心并不小,但是导演、编剧,并没有驾驭这么复杂题材的能力。
众所周知,失眠是现代社会常见的都市病,失眠的原因各种各样,病因也五花八门,以此作为突破口,值得赞赏。
但是,失眠和做梦都是非常难以驾驭的精神现象。
能够把“做梦”拍好的,大家能够想起谁?
没错,诺兰的《盗梦空间》。
多重梦境、人造梦境,诺兰的野心和能力匹配得上,因此创造了票房与口碑双丰收的佳作。
《失眠》也为“失眠”这一精神现象的电影化进行了大胆探索,希望以后有编导将这一题材拍得更深,拍得更好。
冤有头,债有主,能合理理解为什么姐姐要下头给林家,毕竟她的命运让她偏执了,恨伤害她的人恨汉奸。
只是没看明白林惜家的人设 ,杀了自己的外婆,吃了女朋友的手。
是因为他从小就处在降头中从小就睡不着出现幻觉,还是他就是变态而已。
我的高分给完美结局,大佐被砍了下面再塞进嘴里,劈了头,看着过于解气……深究起来为了家人为了利益,好人难做,也可以理解,汉奸固然是坏的但是真的可以理解。
没想到年份这么近的现在还能看到一部如此重口味的港片,但一想到导演是邱礼涛便下心安。
他的故事邪中透露着人性、人性中又不乏矛盾,用重而又重的手笔书写人世间的不公、以恐怖离奇的真相揭开脓疮上的浅疤。
黄秋生最有名的疯魔角色都出自他导演下的作品,《人肉叉烧包》及《伊波拉病毒》,相比较下本片的黄秋生简直是内敛有序,毕竟比起自己吃人肉、还是把人肉做给别人吃更毛骨悚然一点。
影片讲述了黄秋生饰演的神经学家兼失眠症专家,为了研究让人类不睡觉也能生存的方法,接下了邱家一家人患有特殊失眠症的案例。
在研究中发现,两家人其实有着莫大的渊源,而两家人的失眠症,也终将因为一个原因寻求结果。
本片的尺度之大即使放在现在也实属罕见,林醒在被失眠症和女鬼困扰许久后发疯那段当属全片的高潮,砍下人头已属小儿科,真正的重点放在了林醒五花大绑日本大佐,将其阉割后以其不可描述堵嘴并割头,这个特写之顺滑应该载入CULT影史史册。
以至于后来的食肉场景一出现,便只觉得回归兽性的人类自当如此,什么咬掉鼻子或者断舌更算不得重口了。
不需要睡眠、不需要良心、不需要反省,只剩下最原始的活着的饱腹之欲,退回到被捕猎者的警醒和癫狂之中。
结合着最近的新闻,冠军的十个小时睡眠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引起无数人艳羡,可见现代压力和生活节奏将普通人的生活逼到了何种境地。
而连续一个月不睡觉的人呢,从自残到伤人,极度疲惫的大脑被林惜家逐渐增大的含有亢奋效果的N-GAS气体蛋白质所刺激,最终连痛觉和情感一并丧失,何尝不想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奶头乐给予人们疲惫生活里的接连不断的刺激呢。
而最终人们想要的,竟不过是一点心无旁骛、悠然平静的睡眠罢了,而这竟成了奢侈品。
剧情上其实存在许多生硬不通之处,比如邱家人对哥哥妹妹前后的态度和金钱支持、十年前的相遇和十年后的医治这些种种过往是否有意义、为何有钱的邱家人只寻求降头之解和西医不寻他法、而邱梦泽明知被道术咒法所困却不寻求解法、林醒竟然能长驱直入日本营杀了大佐和士兵、周福居然可以全身而退甚至平安繁衍后代,而最最令人吐槽的是,邱家人(也就是周家人)和林家人都受到了侯家姐姐的咒术诅咒失眠而死,可是只有林家人同时还受到视觉冲击没事就见到女鬼吓人,难道就连鬼魂也欺软怕硬不敢多在有头有主的冤债面前造次么。
在那个每每令人提起便心胆俱裂的年代,要想活着都很难,更何况是要做一个好人活着。
比起十恶不赦作恶多端的周福,从慰安妇所里救出邻居家小女孩的林醒已属有良心、可也因此导致大佐要求更多女人、于是侯家姐妹被抓,这才有了后来的咒术诅咒。
侯家姐姐强烈的恨意即便是因果轮回也无法消除,这也是一些古代志怪鬼神小说和现代鬼故事里的通病,中国人一定要找中国人下手(就像被抓走四个女儿的邻居恨林醒甚过恨日本人)、弱者一定要找更弱的人下手(姐姐的怨恨终使妹妹无辜被割头)、被仇恨充斥头脑的人一定要找还算有良心的人下手(心有愧疚的林醒和少不更事的林惜家屡屡见鬼),仿佛只有如此报复才能来的彻底。
林醒虽然叫醒,却糊糊涂涂当了汉奸、糊糊涂涂救了人也害了人、最后甚至糊里糊涂的当了冤魂们的复仇手;周福虽然叫福,却是被日本人瞧不起、也被同胞怨恨、直至后代挨个惨死;林惜家名字更是讽刺,因为能看见女鬼而怨恨奶奶不惜亲手闷死奶奶,疯前也是孤家寡人;邱梦熙一生寻求破解诅咒之法,最后却因疯癫自残被杀,寻求的救命之人竟是亲手将之吃掉之人,死前还入坠梦中嘴角带笑。
最短的咒语便是人们的名字,而他们的名字却是一生最大的讽刺。
林家栋被侯家姐姐诅咒那个瞬间的笑容是全片演技的高光时刻,甚至秒杀片尾黄秋生看着邱梦熙吃自己时的诡异笑容,真是可惜了他没有林醒杀人后的戏份。
这部新作要拿来跟《人肉叉烧包》和《伊波拉病毒》比较,无论如何都是不公平的,毕竟现在不是90年代,无拘无束的电影拍摄环境,甚至是宽容的社会环境都早已不复存在。
不过邱礼涛这个剧本里前半部分的创意构思仍然秉承其大胆放肆的作风,从严肃的科学理论入手去揭开一个耸人听闻的故事情节,吸引力无可比拟。
可惜的是剧本后半部分开始难以为继,男主角透过灵媒找寻死去父亲,而道出日军侵华那条故事线索处理得不够从容,渐渐暴露出港产片制作的弱点:逻辑不通的剧本。
这种在黄金80-90年代盛行的做法尚可原谅,但到了21世纪还是老样子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分明是科学理论的探究,最终不免还是得回到传统的怪力乱神小格局里,实在有点可惜了这个创意十足的失眠题材。
最引人注目的仍然要数黄秋生的演技,他演绎起这类角色实在得心应手,简单的台词可以体味出暗藏的威慑力,司空见惯的动作与眼神,竟让人感受到毛骨悚然的战栗感,可谓名副其实的影帝,而且这部戏更一人分饰两个角色,各自性格的迥异与共通处都演绎得精彩绝伦。
另外,不得不提影片在美术布景与服装设计都做得相当讲究,尤其准确地是还原出90年代初那种特殊的时代感:女士烫发、男士服饰、BB机、初级电脑配置、咖啡厅餐厅等等细节都让人恍如时光倒流。
相比之下,对日本侵略段落的美术设计比较粗糙,历史感不够鲜明。
不过导演在处理慰安妇这个敏感话题方面做得比较含蓄,要放在90年代拍出来的话,必定又会搞得像三级情色片那般不堪入目。
据说导演是为了尊重慰安妇而做出的决定,凭这一点我对邱礼涛的好感又增多一点。
他跟那些只为个人趣味或商业利益而不顾一切的导演有着泾渭分明的界线。
宝藏电影🎬喜欢恐怖灵异犯罪片的真的可以看看,剧情虽然不能说特别新颖,但是比起那些千片一律换汤不换药的片子来说,感觉失眠的编剧和导演拍的满有想法的,一般以抗日背景下的大多数片子喜欢用大的时代事件去开场,但失眠却是用在那个时代下受害者的故事再结合术法来展开,做了亏心事你睡不睡的着,这是老一辈常说的,但用作电影主调确实少见,其中的一些人物细节也做的不错,比如黄秋生帮助那些被日本人迫害的国人时,他们接受的同时又一边唾弃他,其实黄秋生演的那个汉奸角色说起来真的不坏,若非说点什么,就是做了汉奸,且不论是非对错,其实我觉得导演可能是想表达,一个人做了错事无论大小,都要为此付出代价,其中穿插了不少血腥画面,对于国产剧来说,真的值得鼓励,终于有人敢把这些所谓该禁的画面拍出来而不是一闪而过,(电影不过是生活的缩影,现实里真正发生的只会更恐怖!!
)虽然画面感拍的不是很让人舒服,(比起拿那种假的不能再假的玩具尸体,它的道具做的真的比一般电影好太多太多了,有个槽点开颅手术不需要扒脸皮吧…)除去这些,真的有让我觉得国产恐怖片真的在崛起,至于结局我有点没看懂,虽然影片有些地方感觉就是为了变态而变态,血腥而血腥的,但这部片子还是蛮有想法的,总的来说还是非常值得一看👍
论据1:电影一开始男主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根本没有睡着。
论据2:电影中间的研究、设立实验室以后对女主的研究都是男主晚上一个人,晚上都没有睡觉。
论据3:片尾男主回忆把奶奶闷死的那一段,自述从献花起就能看见女鬼。
而林醒从能看见女鬼开始不就就开始睡不着了,所以男主从小就不能睡着。
论据4:男主一直致力于研究不睡觉的方法,其实根本原因是自己一直就无法入睡,男主的目的是要研究无法入睡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解决办法。
论据5:女主问男主信不信降头、下咒的时候,男主给出的是模棱两可的科学答案,说明男主一直都是身处魔咒之中,并且在寻找解决方案。
论据6:男主研究小白鼠、研究女主其实是为了拿活体实验,验证能够让活体睡着的药物,或者是让活体在长期不睡的情况下却又能保证正常机能的药物(两种气体实验,其中第一种被证明可以正常入睡以后就换了另一种气体)论据7:看完电影之后再来回忆整部电影剧情,从头到尾都没有男主睡觉的镜头,说明男主早就出现了问题,只是他有独特的方法控制自己不发病。
整部电影男主的细节细思极恐。
我觉得,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欺善怕恶,同样是在姐姐眼里的坏人,为什么在日本人面前,她就不敢下咒呢?
当然,当时她还没有被强暴,这是一个原因。
但另一个原因,则是当她得知妹妹安然无恙以后,对没有选择她,而选择了妹妹的林醒,觉得妒恨。
她不是不知道这个不是害她的人,但是她的恨无处发泄,被日本鬼子强暴的时候,麻袋套住了她的头。
而这个她最后见到的人,恰好是一个可以给他泄愤的人。
所以,哪怕不是汉奸,哪怕只是一个路人,她也可以用,我既然这么凄惨,凭什么你能好好活着的原因,对对方下诅咒。
所以,那些辩论林醒是否一个好人,和林醒懦弱与否的,都可以省省气力了。
因为,只要她哪怕有一点理智,有一颗不嫉妒别人的心。
那么,她就不会对着妹妹发脾气,不会在得知妹妹平安的时候,去质问对方为什么选择的不是自己,不会在临终的时候,抓着一个没有伤害过她的人,下那样恶毒的,一个会针对子子孙孙的诅咒!
牵强附会的地方很多,故事也有很多弱点,并且缺乏深度。但是出彩的地方也很出彩,比如道具。
投资人和被投资人之间还是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否则投资人会被被投资人吃得惨不忍睹。这是我见过最惨的一次投资失败案例。
还不错啊,画面色彩也是我喜欢的,就是后半段太乱了
B级片一般都不会受大众待见的,四星,结尾小反转,还是蛮好的
挺适合和生吃连刷;如果扒去血腥与邪典的外衣 可以当成一部标准的主旋律抗战电影;因果循环 善恶有终 希望能早日看到完整的导演剪辑版
恐怖片史最jb贱的鬼,恩将仇报、不讲武德!
把失眠的主题用前世今生的两条线讲述,亦有香港恐怖片的怪力乱神来唬烂,前世父亲的板块是重头戏,角色有纠结的心理描写和被诅咒后的行为刻画,后世今生的角色在前世的情节推动下行进,但人物心理空间在毫无转圜下突变,令电影在追求暴力和血浆的同时,显现突兀和失准,黄秋生诠释生猛角色依然游刃有余
首尾比较精彩,中段徒增悬疑,剧本本身便不太好,而今昔两条叙事线索的衔接也差强人意,许多本应该做到的惊悚效果打了折扣,只剩下满屏的血色来提升浅表的视觉冲击。人物动机不足,叙事欠缺重点,对于「失眠」这个大主题的挖掘和表现到底还是太有限了。
其实光看单线故事的话,写得还不错,加上黄秋生的演技上线,所以单看一条故事线还是很吸引人的,但电影的问题还是太多了,最大的问题是当所有线索结合起来的时候,故事的逻辑太混乱了,前后不搭,最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也没有讲清楚说明白,其次,邱礼涛对一些恐怖片的憋足模仿破坏了电影的恐怖效果。
HKIFF 朋友临时的赠票 第一次凌晨在香港看三级片 会想起儿童时期看的鬼片记忆
两个女主都不搭
这片子的创意我一直觉得很好,民俗的创意运用,人性本恶的探讨,还有惊悚感的调度,而且一般结局都会有个反转的割裂在这个片子里没有出现,直接就是黑化死亡,很哲学啊。
港产片 邱禮濤 林家栋 经典 黄秋生 切掉! 大刀向鬼子的 __頭砍去......8.1/10 草莓醬加叉燒應該挺好吃....
后半段让人有些hold不住
失眠题材与回溯几十年前,令人想起其2012年的《青魇》,历史的幽灵一直在游荡,片尾浮现“永泰坊”,时空复合,仇恨的怒火不曾湮灭;开头dv动荡感极好,粗粝气扑面,惜乎支线凌乱,顾头不顾尾,最终每条线都完成度较差,典型的虎头蛇尾,浓浓拼凑感;结尾好生猛,但也只沦为视效。
黄秋生太适合演变态了!
黄秋生是不是要一直演这种角色?
还可以
cult片似乎都不太讲逻辑,但扯啥不好要扯到日军侵华?仿佛就是为了拍一场诗雅被轮奸的戏份,十分心疼了。
不恐怖,比较血腥。相比八仙饭店,还是旧时候的邱礼涛更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