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
校园到底是一个多么残忍的地方,我相信每个上过学的人都能感受到。
小学是我被霸凌的一段时间,我甚至都想不出理由,可能是因为我在那一年沉默寡言,可能是因为我和对方的发小成了好朋友。
总之事情就不知如何开始了。
有个女孩,和她的朋友一起,扔我的作业,倒我的书包,在我系鞋带的时候骑在我身上直到我脸擦在地上,把我的铅笔袋仍在充满粪便的厕所里,趁我不在把我写好的作业拿走,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记不得忍受多久,但我好厌学,常常称心脏疼不去上学,我妈带我去了好几个医院检查都没发现任何病症。
直到有一天我鼻青脸肿地回家,我妈才知道。
知道能怎么样呢,打个电话告诉老师,老师教训另其他孩子几句。
不打我了,带领着我的好朋友孤立我。
那时候我回家就躺在书桌底下,在桌子的底板上把那些人画出来,然后在旁边写上很多很多我想说的话。
其实也无外乎那几句:停下来吧,滚开,离我远一点好吗,讨厌你,坏人。
年纪太小了,连一句傻逼都骂不出来。
多年后我曾经告诉我哥这个秘密,他和我一起躺在书桌下看了一会儿,闪着泪把我搂进怀里了。
那天他出了好多汗,特别的臭。
而书桌下,也画了他,旁边写着很多滚开。
他虽比我大,但和我同班,在漫长的小学里也欺负过我无数次。
他把纸卷成筒状,做了很多纸团子弹,老师每回一次头,他都把纸团放进纸筒里吹到我身上,下课时我周围满满都是纸,像下了一场雪。
数学老师很喜欢他,他上课时老要回头调侃我,我不理他他也不停,老师喊他一句“你干嘛呢?
”他马上回,“艺崽非要问我答案”。
于是老师眼里凶狠的目光都射向了我。
好委屈。
而我后来与他和解了,甚至在成长的路上日益亲密。
生活太复杂了,我慢慢发现,他在欺负我时,也在经历人生的剧变。
那些校园暴力的主谋们,很多时候都是自己的生活困境无法解决,只能通过霸凌弱者来得到释放。
就像《十三个理由》里的那些人物一样,最终导致汉娜自杀的人中,除了布莱斯是个强奸惯犯外,几乎没有所谓的“坏人”——散布坏话的男友忍受着家庭暴力,跟踪狂也同样在被霸凌,同性恋少女在自己的性向中挣扎……而更多的,甚至只是一些青春期小孩的小小任性:扔掉喜欢的女孩的纸条、偷偷列一个清单、撞掉了路牌却不敢报警。
成长的路上,每个人都会做错事,每个人都会有意无意地伤害她人。
汉娜最终的死,甚至更像命运的安排,是所有的人的错都恰巧集合在了她的身上,集合在她还没有学会怎么去寻求帮助的时刻。
我们应该更爱他人一点,但正如剧中所说,“我们的爱也并不完美”,因为我们都没有见过完美的爱。
而这些不完美的爱,没办法愈合一个人彻彻底底的伤痛。
这大概就是校园的无奈,似乎每个来到这里的人都带着破碎的童年、不美满的家庭、未成熟的心智。
没有人知道怎么恰当地爱别人,没有人知道自己的一次任性能导致什么后果。
而被伤害的人,他们想要寻求帮助,却不知道如何表达;他们想要知道未来会不会变好,却完全看不到未来。
我,幸运地,在未来成长的路上遇到了很多善良的朋友和大人,最终成长为了一个乐观、阳光的人。
可更多更多的人,校园暴力给她们留下了一生难以治愈的伤痛,这伤痛可能让他们未来去帮助弱者,也可能在他们心中埋下了一颗仇恨的种子,去促成一个新的暴力轮回。
写到这里,想起美国歌手Lady Gaga就曾是校园暴力、强奸的受害者,而即使在她人生的巅峰时刻——2011年登台麦迪逊广场花园演唱前,她在后台化妆的时候却在痛哭,因为觉得自己依然是在高中被霸凌的那个失败者。
我知道这听起来很疯狂,毕竟我们已经在麦迪逊花园的后台了。
可我依然觉得自己是高中校园里那个失败的小孩。
我每天早上都告诉自己“我是一个超级巨星了!
”,才能熬过这一天,成为粉丝心中的我。
2011年我上高中,是Lady Gaga的粉丝,买了那场演唱会的全程记录光盘。
那场演出非常震撼,但我没想到的是,她上台前竟然一直在哭。
当年在看到这一幕时,我非常地震动,我发现一个人即使真的成功了,成功到成为全世界瞩目的巨星,在她心里,自己依然是那个在校园里,被人扔进垃圾桶、在餐厅没有位置吃饭的小女孩。
成为巨星后,仍然只想回到母校,坐到自己当年无缘坐的位置上
因为身材矮小、胖,所以被霸凌的童年这就是校园暴力,它摧毁你的童年,甚至影响你的一生。
而我们都不是唯一的、最后的受害者。
而校园暴力似乎永远不会终止。
人到底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大概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
我愿意相信,很多人生来是善良的,但更多的人,心里都藏着连自己也无法解释的恶意。
不善良的举动,很多时候连个理由都没有。
东野圭吾曾在《恶意》中描述了一起校园暴力,当问施暴者为什么挑这个小孩欺负时,他们只能回答“没什么原因,就是看他不爽而已”。
而汉娜也在剧中发问:why me?
为什是我?
这个问题,根本没有人能给出答案。
几乎所有人都浸泡在他人的恶意中,而慢慢地,无名的恶意也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了。
初中的时候很喜欢一本叫《小牲口》的书,翻了好多遍,还借给了喜欢的女孩,因为里面写的就是我的童年:没理由地被嘲笑、辱骂甚至殴打。
里面有一段这样描写小孩: 小孩是,一秒钟前还和你一起玩一起笑,下一秒就翻脸恨死你。
小孩是,别人打你的时候他也跟着一起打你,尽管他根本不认识你。
小孩是,最冷酷无情,最学不会原谅。
小孩是,杀了人也可以无罪释放。
对于女主角Hannah,我是非常熟悉的,熟悉到像看着一个朋友死去,像看着平行空间的一个自己死去。
汉娜们是漠漠世界中的一撮少数,基本上都在小心翼翼地对外界隐藏自己的drama和敏感。
有些人平顺度过了人生,只是剧中的她比较不幸,一系列事件的连锁反应导致她尚未成熟的心智被外界理所应当般的暴力残忍摧毁了。
死亡从来是个惊人的话题,尤其是年轻人的自戕,仿佛总是值得大家去反复扼腕叹息,再三咀嚼。
(譬如最近林奕含的事件发酵开之后,惊觉她与Hannah具有些微相似之处)然而我想在Hannah或林的眼中,死亡早已是一个常打照面的故人,是思索自我存在绕不开的核心之一。
看客罗唣着指点出她们“本该”做出的更优选择,殊不知我们站在生与死的两端,很可能互相以为对方是那个“想不开”的人。
另外,看客谑笑着评一句“看来美国高中作业太少”“自杀的人都是因为不坚强,淘汰是活该的清理基因”,便引来一些心领神会的赞同与追捧……在这点上不得不承认看客们的伟大之处了——任何事情到他们口中都被消解了原本的意义,任何严肃、悲剧、崇高、警醒在他们手中都被举重若轻地变成了笑话。
我是一点都不觉得这部剧很可笑。
也不会评断现实生活里任何一个选择死亡的人是“愚蠢”甚至“活该”的。
毕竟连加缪也要说只有自杀是唯一严肃的哲学命题。
我甚至不认为死亡可以通过某个“更好的选择”避免掉——这似乎就像剧中Clay痛哭流涕的后悔一样毫无意义。
好比剧集看似鸡汤的结尾告诉我们:Do the right thing! 但这所谓正确的选择在实际操作中完全难以估量,难以践行。
更何况,在Clay品鸡汤的时候Tyler已经拿起枪准备要杀掉他们所有人了。
所以或许大家都应当少一些傲慢,我们面对的人生不是一道拥有最优解的题目,已存在的才是唯一的答案。
我们现在活着也并非由于我们内质的优越,而仅仅因为我们恰好不是那个悲伤、孤独又特别特别倒霉的Hannah,因为我们幸运地没有成为一个正在受苦的人。
感同身受更是不存在的。
被定义为精致利己主义者的Courtney和Ryan之流最终也没有被Hannah的诉说真正震颤到,只是为了上大学可能受影响而惶惶不安。
校霸Bryce大概更不会在意了,顶多因为惹了麻烦而气愤一阵子。
毕竟权力就是如此美妙,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人通常是不太会具有同理心的,不能说他品性邪恶(毕竟还会细心帮助朋友Justin),只因在权力光环下平顺的人生经验使用来约束“下等人”的道德观对他来说不过只是个玩笑。
也许是瞄准青少年的爆米花小说影视塑造了太多谈情说爱顺便拯救世界的高中生形象,有时候我们会对“高中”这一阶段在人类社会中的真实面目产生瞬间的记忆空白。
而事实上,过剩的自我意识与荷尔蒙,盲目未知,鲜明的阶级与圈子划分才是主旋律——哪怕身处美帝看似梦幻的高中体制当中。
Hannah永远无法成为一个轻盈的人,她永远不可能轻松地说着:“人性中的道德感是一种义务,而我们必须赋予灵魂以美感。
”她就是那个没有优越条件的普通姑娘,天然的cynical使她遭逢不顺便总是要去怀疑身之所处的这个世界,就像一个够忧郁但不够聪明的哲学家。
她曾试图写下点什么,可她不是精明的Ryan,也无人能引导她借此增加上大学的“筹码”——结局也显而易见,按照这个趋势能进入优质教育的必然是Ryan而不是真正有天赋的Hannah。
Ryan毁掉了Hannah原本投向文学的依靠以及“优质教育”的微茫希望,残酷地使她发现她的心血不过成为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垫脚石,沦为众人的笑柄。
而最终她被强奸的经历见证了Bryce的为所欲为。
在这个阶级社会中,高中不过是一个缩影,一次预演。
这个近乎完美的“民主制度”最终也会如此“公平”地筛选掉她,让Bryce等人笑到最后。
最终杀死Hannah的,早已不是没有同伴的孤独感、造成错误的负罪感、被喜欢的人放弃的无助感,甚至不是强奸带来的痛苦和羞辱。
而是这一系列事件叠加在她敏于思索却不堪重负的心上,让她以为自己看到了“世界的背面”。
她认定自己洞彻了某种残忍的法则——这自然也是旁观者们无法体会的,无力回天,没有任何希望……用什么形容词我们都无法感同身受。
弄丢钞票的意外推了她一把,于是乎Hannah给了自己最后的选择——其实在那个关头,不如说是她想要再次验证自己的判断——她去向她眼中规则的守卫者MR. Porter求助了。
而实际上,她并不想求助,她只是在在为自己的判定找一个最后的支撑点。
她从来不是盲目的,drama的,而是一直在深思熟虑,在生与死之间举棋不定。
我们局外人永远也弄不清楚这微妙的一瞬间会发生什么,这根稻草可能是弄丢了一整袋钞票,也有可能反过来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拯救……然而她是那个唯一的不幸的Hannah,没有奇迹发生,她拥有了自洽的死亡哲学及逻辑,自杀是她唯一的选择。
就像林奕含的书写一样,Hannah的录音带里没有一点治愈,只是一句又一句对她死亡哲学的自证,揭露着她活着的时候无力指控的罪恶。
她最后的仪式。
但到雪崩时,每一片雪花都不会知道自己有责任。
至少从评论里再一次看到了原因,和这条剧评的标题。
如果语言能将内心的痛苦说个清楚,那就不会有痛苦了。
看客是片段式的构想每一集的点,但磁带一集又一集的告诉你:这些门已经关上了,我不知道该怎么样打开。
转校生的那种期待融合开始全新的人生的愿望,逐渐被摧毁,目睹朋友被强奸时的无奈和懦弱,也应该够想过想反击,但是又能怎样?
直到自己面对相同处境,没有办法。
全然找不到弥补办法,该怎么去处理这些残忍的事时的无助感,在最后的强奸中完全被压垮。
真的会很绝望。
汉娜很懂事,家人搬来这里也是为了寻求新的开始和美好的未来,如果因为自己的这些问题打破这样的平静,她不敢打扰。
更何况又闯了祸,连着一天发生丢失钱失身,已经无法再向家里求救。
也没有朋友可以诉说,谁又能切身体会?
会不会都像评论区和老师一样无所谓?
没有办法再去试一试,茫然四顾整个学校,那么多人,却没有人和她say hi,没有人会在意她遭遇了什么。
对,她没有说出来,但是不说出来是不是就活该自杀?
不是,是伤害了她的人有错。
我劝评论区不要犯讨论拍摄手法或娱乐化的来调侃这样的事,因为真的会有相同遭遇的人也会看到这个剧,会看到这些评论的不在乎和谁让你不坚强。
一个人在脆弱的时候,对这个世界没有眷顾羁绊的时候,真的就听进去了。
自杀很痛,她感受到了。
但是如果这样能结束目前发生的所有麻烦,她无法面对和解决的一切,她选择逃避。
可即使这样赤裸裸地把自己露出来,也有人指着说:这个不算什么。
就是在划刀子。
“你知道的,没有人会相信一个死去的女孩说的话。
”bryce最后艾利克斯举枪自杀其实真的很…在咖啡馆一起开会商议时,看透了这帮人的嘴脸,也对这个世界感到失望:他们都是所谓的精英,受人认可。
“人都会死的”,和贾斯汀聊天时他说过。
看得透了,找不到未来的方向,有一点猜火车的男孩。
只能希望他能得到宁静…
看完《13个原因》后,一直很想为这部剧写些什么东西。
剧中的「影子角色」——Hannah,虽然已经过世,但每集都会出现她的身影。
只要有Hannah在的场景,画面都会变得温暖明亮。
剧中,Hannah与部分男性角色有过暧昧关系,Justin,Marcus,Clay……先别忙着批判她,在我看来,这只是个「不断挣扎的溺水的人故事」罢了。
——Hannah溺水了。
她的生活一团乱,能够称得上朋友的人所剩无几,每一天的生活跟前一天相比都变得更糟。
她快要窒息了,但她希望,周围有谁能对她施以援手。
一开始是有的,不过那些人就像是EVA里面说的「豪猪」一样。
“豪猪相互靠近取暖,但身上的刺伤害到了彼此。
”靠得越近,受到的伤害也越深。
Hannah一次又一次地被身边的人所伤,但她还是在挣扎,希望有谁可以挽留自己。
但Bryce狠狠地摧毁了她的求生意志,压垮了Hannah。
而心理老师的不挽留,也把Hannah推向了死亡的边缘。
Hannah就这样一步步走向了死亡,但她发出的求救,到底有谁能听见呢?
我想起了一个很相似的游戏——《奇异人生》。
游戏里有一个叫Kate的女孩,经历着类似Hannah的事情。
某天,她发来短信,希望能够和玩家操控的角色Max谈一谈,但被我无视掉这个电话了。
当然,你也猜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了,Kate站在天台边缘,质问着玩家。
而我也无比懊悔,为什么不能早一点发现。
尽管对你来说,这只是一个游戏,一堆数据,但对我来说,他们却是那么的真实。
Kate最后选择跳了下去。
虽然我在之后知道还有一个幸存结局,但我还是不想再去经历多一次。
在步入社会,或者是自以为成熟的人的眼中,「校园欺凌」根本就不算事。
他们会说,不就是被欺负了吗?
忍一忍过去就好了。
或者是说,他们为什么欺负你?
为什么不是别人?
你有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吗?
或者说,屁大点事,值得这样小题大做吗?
但对于剧中的那群孩子来说,那间高中,就是他们的全世界。
他们没有你们想的那么豁达。
他们真的很在乎。
他们真的会心痛得想要死。
而在这部剧的短评上,有不少人说出了类似我上面写的那些话。
(更让我震惊的是,其中有一个我关注过的豆友也写出了类似的短评,我当即拉黑)他们就像是站在岸上的人,嘲笑着、奚落着一个不会游泳,快要溺毙的人:“值得吗?
就屁大点事也要大呼小叫?
自己游过来啊。
我们不想救你,就站在这儿笑着看你。
”季终集,Clay有句话让我记住了许久:It has to get better.The way we treat each other and...look out for each other.It has to get better some how.希望你也能“get better”。
对那些溺水的孩子,说一句“有我在呢”。
即便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或许就能成为他们活下去的理由,而非他们离开这个世界的理由。
It has to get better some how.
青春是敏感、脆弱、孤独、无知、怯懦、愧疚,以及不知不觉地互相伤害…青春是苦海翻腾。
一个彻底感受过青春残酷的人,不一定会像汉娜用极端方式了断,但也断然不会怀念过去,那些假装的成长也不过是对黑色记忆的绥靖罢了。
汉娜当然有她的问题,如果她迟钝一点、麻木一点、善忘一点,甚至是丑陋一点,让那些伤害慢慢结痂落疤,也许会成功获得一段漫长和平庸的生命,而那些伤害她的人也会在对弱于自己的人欺凌中缓解成人世界的伤害。
但汉娜偏偏是那个脆弱的集大成者,这当然是低概率的,但那些特质都真实可信,苦痛都触手可及。
如果成长注定是一个不断被痛苦型塑的过程,必须允许有脆弱个体不堪重负,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仅仅活在自己的痛苦里,才会对别人感同身受。
如果人人都有这样的觉悟,才有可能去阻断成人世界的伤害传递,甚至改变不合理规则。
剧情和节奏无话可说,编剧吊炸天!
整个故事也是美国这几年非常热门的校园霸凌问题,然后落脚于最后的主旨:some of them care, but none of them care enough 以及借用了无数人的嘴说出的那句if any of us stay friend, she should be alive today.也许是故事背景就是一群以为自己长大但又还没有长大的高中生,整个故事看下来反倒让我觉得很幼稚,看到最后最喜欢的反而是一开始不怎么喜欢的sheri:她做错了事情,她当下不敢承认不能承受,但她至少在尝试弥补,她在尝试让事情变好,所以她去帮助出车祸的老爷爷,她承诺有一天她会告诉Jeff的家人真相。
我觉得这才是一个正确的teenage attitude: we all make mistakes, and we all consistently try not to let it ruin our life. 我不想blame victim,Clay在里面像一个英雄,但我想问,13 reasons why Hannah killed herself,为什么她自己不在里面?
Hannah一直在拒绝所有人,同时希望别人死皮赖脸的追着她?
她对Clay说get the fuck out of here,同时希望他留下。
她敷衍过mr porter办公室的门,又希望他追出来。
她被Bryce强奸的时候,甚至没能说一句no。
why should the whole thing happens the way you want it to happen? Without you even telling anyone that you want it to happen that way?So by the end of the day, who killed Hanna? Parents who are not paying attention, teachers who are not taking it seriously, friends who are not caring enough, and a stupid little girl who are not even bold enough to say a word.当然我不是说这都是Hannah的错。
我只是想说,对于校园霸凌,一味的指责旁人没有pay attention(毕竟每个人都忙着只在乎自己的感受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不如鼓励受害者说出自己的感受和遭遇,也许这样能帮助更多?
或许,这也是编剧和导演想表达的事情之一?
第一个理由 Justin FoleyJustin是Hannah的初吻对象。
其后把有露出Hannah内裤的照片给他的朋友们看,其中包括Zach Dempsey和Bryce Walker。
他的铁哥们Bryce把手机抢去并把此照片群发,Justin并没有意图去阻止,导致Hannah在学校里被大家取笑。
Justin粉碎了Hannah对初恋最纯真的幻想,并带给Hannah第一次对社交的恐惧。
Justin的家庭并不饱满,不负责的母亲让Justin遭受继父们的各种暴力,而富有的Bryce作为他的朋友,支柱他的学费,帮助他的生活,也许是恩,也许是控制他,导致Justin对Bryce各种无理和残忍的欺凌他人都默不作声。
第二个理由 Jessica DavisJessica是Hannah的前闺蜜。
她们俩为同一时期的转校生,由于导师的撮合,机缘巧合下成为了闺蜜并常在咖啡厅一起喝热巧克力和吐槽学校生活。
之后一段时间她们也在咖啡厅认识了另一个转校男孩Alex Standall,三人成为了铁三角,咖啡厅成为他们的办公室,放学后喝着美妙的饮料和吐槽学校糟糕生活的友谊。
即便Justin初吻事件发生后,Jessica和Alex也义无反顾的支撑她。
但好景不长,Alex认识一些男性朋友,渐渐的与她们疏远,不再来咖啡厅,不久后Jessica也不再来咖啡厅。
Hannah也单纯的认为他们彼此还是铁三角,只是各自又有了新的朋友圈而已。
但她无意发现Alex和Jessica在餐厅牵手,并两人悄悄去看电影。
她才意识到原来自己是那个多余的人。
更在之后Alex给Jessica提分手后,Jessica找了Hannah大吵了一架,误认为Alex提分手时因为Hannah,并扇了Hannah响亮的一耳光,且还拿Justin事件嘲笑Hannah。
女孩之间的友谊就这样脆弱,敏感的Jessica对爱情的盲目依赖高过对友谊的信任,让一个误会深深的伤害了她们彼此。
也是造成Jessica自己悲剧的开始。
第三个理由 Alex Standall曾经与Hannah为铁三角的朋友。
他在疏远了Hannah后,和Jessica在一起并成为了情侣,并有了新的朋友Marcus Cooley,并且通过Marcus与Justin,Zach,Bryce他们等人成为了朋友。
他给班上的女生排了"Who's Hot Who's Not"名单,把Hannah排为"一年级Hottest Ass"。
可他前女友Jessica从这张名单误认为Alex觉得Hannah比她更有魅力,才和她分手。
是导致Jessica和Hannah友谊破碎的直接原因。
并在这个名单出现后,Hannah受到学校男生的性骚扰,被抓屁股什么的。
Hannah感觉自己不再被别人的尊重,在家外缺乏安全感。
Alex本是心善之人,从来没想过男孩子们的小小一个举动对Hannah的生活造成如此大的影响。
在听过了磁带之后,他一步步的开始面对自己的过错,承担起这个责任。
第四个理由 Tyler Down一个偷拍Hannah的跟踪狂。
Tyler无时无刻不跟踪并偷拍Hannah,包括Hannah在自己卧室的时候。
他暗恋着Hannah,但他的爱却与其他人不同。
是监视和偷拍她的一切,并在Clay质问下并不觉得这一举动有任何问题。
这是他爱和喜好的行为。
甚至在Clay把他的背面屁股的照片群发到学校的时候,他也没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是个比较双标又单纯的男孩,对他不好就是不好,对他好就是好。
从来不去理解别人的感触。
他的举动让Hannah在自己最后一个感到安全的地方,她自己家,也感到没有安全感。
第五个理由 Courtney Crimsen一个大家都觉得很友善的女生。
Courtney是一个Les,并被领养在一对男同的家庭。
在Hannah察觉自己被跟踪后,Courtney友情相助要帮Hannah抓住跟踪狂,但Courtney亲吻Hannah的照片却被跟踪狂Tyler发布出来了。
因为没有全脸,大多数人都在猜测是谁,但渐渐有人认出是她们俩,Courtney由于小学的时候被大家嘲笑有两个爸爸,所以更害怕自己被嘲笑。
所以她造谣这是Hannah和另外一个女同学的照片,并说Hannah只所以告诉她这些事因为她们想找第三人开火车(对不起作为一个基佬,我真不明白女孩子怎么开火车),而且更变本加厉说当初Hannah初吻Justin的时候她求Justin用手指玩弄她。
Courtney为了自身利益,对Hannah落井下石,把她侧头侧尾的造谣成了一个荡妇形象。
Hannah坚强的努力成为别人的朋友,这一次Hannah失去了对友谊的期望。
出柜是自身选择,没人应该去强迫或曝光别人的性取向,因为同性恋不止是需要别人接受他们,也需要自己接受自己。
但作为同性恋的人也不能因为隐藏自己的性取向而去加害于别人。
只能说Courtney可怜也可恨吧。
第六个理由 Marcus Cooley情人节活动中和Hannah匹配的对象. 情人节约会那天Marcus并不打算赴约,不过他发现Hannah信以为真而且真的赴约了。
当他去餐厅找她后,他试图强迫Hannah在他的朋友面前和他亲热或发生关系。
Hannah骂走他,感觉自己已经完全不被男生尊重和当人看了。
第七个理由 Zach Dempsey一个目睹Hannah遭遇各种不好待遇的男生。
Marcus在餐厅与Hannah发生纠葛的时候,他也在场,试图帮助可是被Hannah拒绝。
之后在学校里当着众人的面Hannah再次拒绝了Zach的帮助。
作为全校开心果的Zach,可能由於自尊心作祟,在交流帮助课里偷了Clay Jensen给Hannah的称赞信,而当时的她却是非常需要正面能量的。
经过一系列事故后,Hannah还是决定冷静尝试和Zach沟通解决问题,但Zach只是一味的逃避。
Hannah感觉自己逐渐在失去和人们交流的桥梁。
幼稚和单纯只有一线之隔,Zach和Alex的情况相似,从没想到过自己小小的举动对Hannah的伤害如此的之大。
也许Hannah在多次被男孩伤害后,无法接受Zach的好意,但她激进的拒绝,让孩童般的自尊心的Zach摧毁了Hannah最后的精神支柱。
*Zach伤害Hannah这个点是很多人不理解的,我举个例子吧,你在校园生活上收到排斥和欺凌,没有朋友可相信和倾述,于是你在网站上或网游里找到网友陪伴和倾述,结果别人把你网断了。
第八个理由 Ryan Shaver校报编辑,因为和Hannah一样喜欢诗词而成为良师益友。
和她分享了一些自己的诗作,而Hannah也与他分享了她的诗作。
包括一些私人日记和有些淫秽的真实内容,因为Ryan教导她要从自己的真实感受去书写,Ryan在校报刊登了他偷来的一首Hannah写的诗, 而这首诗让Hannah在学校被人奚落取笑。
Hannah的隐私被信任的曝光,Hannah失去对人们的信任。
第九个理由 Justin Foley and Hannah BakerJustin是Hannah的初吻对象,且已成为Hannah前闺蜜Jessica的现男友。
在Jessica的派对那晚,由于喝醉昏迷的Jessica房间里,Justin让他的兄弟Bryce有机会走进房间强奸Jessica。
Justin并没有制止,可是Hannah当时正躲在房间的衣橱里,可她却因为害怕也没有帮助Jessica。
并且在Jessica醒来后,Justin还帮Bryce打掩护说是自己和她发生了关系。
Hannah把Jessica被强奸的责任怪在自己和Justin身上。
极度自责自己和Justin。
第十个理由 Sheri Holland介绍Marcus和Hannah认识的啦啦队长。
在Jessica的派对那晚她送Hannah回家时,在路上撞倒了一个停车路标。
Sheri认为并不重要所以没有报告, 这与持反对意见的Hannah起了很大的真吵,更把Hannah赶下车。
那晚Clay的好兄弟Jeff Atkins在路标倒塌那发生车祸死亡。
Hannah极度自责自己没及时报告导致他的朋友Clay失去了最好的朋友,并试图表达歉意,但她没有说出实情,Clay却因为Hannah根本不认识Jeff认为她在故意装样子而生她的气。
第十一个理由 Clay Jensen默默爱着Hannah的迟钝备胎男,并在之后也被Hannah喜欢。
其实Clay认识Hannah很久,一直没能真正走进Hannah的生活,在Jessica的派对那晚,迟钝的Clay终于行动给Hannah表白行动,但受伤太多的Hannah无法再控制自己接受他,叫他走,Clay说不在意任何那些流言蜚语,愿意去尝试理解Hannah,但Hannah继续说了一句"Get Fucking Out"。
终于把Clay骂走了,Hannah内心是复杂的,一半的她是渴望Clay留下的,另外一半却是希望Clay走的。
Clay走后她蹲在Jessica的卧室哭泣,便相继发生了Jessica被强奸以及Jeff车祸事件。
Hannah很后悔自己从来没有注意到Clay,并更了解Clay。
Clay听到这卷磁带的时候,也相对的非常内疚, 因为他没有认真尝试去了解自己也喜欢的Hannah。
如果说磁带里的人是导致Hannah自杀的原因,其他人是因为伤害了Hannah,给予了Hannah一次次的失望至绝望,而Clay侧是因为Hannah伤害了他,她让Clay失望。
Zach和Clay都是曾经想拉Hannah一把的人,但Hannah都拒绝这些帮助,也许是正处于Hannah的敏感时期,也许是因为Hannah不敢再有期望,也许Hannah真的是太脆弱太悲观。
第十二个理由 Bryce Walker发布Hannah内裤照,抓Hannah屁股,Justin的好友,强奸Jessica的人。
在Jessica的派对后,另一个他自己的派对,他强迫Hannah和他发生关系,尽管Hannah对他很冷淡。
Hannah因为发生了这件事后更加确定自杀是正确的选择。
也许人们在好奇在Jessica事件后为什么Hannah还会去接触Bryce。
Hannah的一次失误导致家里的资金丢失,本身接近破产的父母尽量控制情绪不去责怪Hannah,但看得出他们的失望。
Hannah由于此次事件开始怀疑是否是因为自己的存在,才造就了各种悲剧的发生,不管自己有多努力,最后也只能让人们失望。
空虚和悲伤的她带着破碎的灵魂来到了Bryce的派对。
本身对自己和生活都是已经近乎绝望的她,在被强奸感觉到不管她从过去到现在如何的努力都无法改变自己悲伤的命运。
死亡的决定已在Hannah心中落地生根。
第十三个理由 Mr. Porter学校社工。
在Hannah决定自杀后,她决定再尝试一次对生活的希望,所以她向Mr. Porter提示自己有自杀的打算,而他并没有认真重视,没有给予她适当的建议。
他冷漠的回应压倒了Hannah的最后一根救命草。
面对周遭不幸的一切,她决定自杀。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面对各种欺凌和误解的Hannah仍然是努力在尝试坚强和期望的,Justin和Bryce恶意的伤害,Jessica的误解,Alex不经意的错误,Tyler自认痴情的偷窥和跟踪后。
Hannah依旧努力让自己坚强并对生活充满期望,但Marcus和Courtney恶意的伤害后,不得不让Hannah变得敏感脆弱,甚至抗拒关心。
Zach尝试去关心Hannah,Hannah激进的反应造成Zach偷盗她称赞信的不当举动。
更甚至之后没有阻止Jessica被强奸,没有接受Clay的爱意,没有全力抵抗Bryce的强奸。
她的坚强和乐观在之前被一次次击碎之后,她拒绝了真正的关心和善待。
也许Hannah更坚强一些,更勇敢一些,她还能活着,但我们不能强求每个人在受到伤害后都能坚强和勇敢,也不应该要求每个人都去关心那些受到伤害的人,我们更应该防止那些伤害的发生。
其实Hannah之前只是浅浅的踩入泥潭,自己可以爬出来,可谁知人们把他送入最深处。
以至于她自己已经无法再爬出来。
即便别人简单的关心和帮助已经不足以再把她拉出泥潭。
一些恶意伤害她的人和已经片体鳞伤的她,让她感觉自己失去了生活的期望和自己生命价值,他们和Hannah杀死了Hannah。
个别人物结局Sheri是磁带人物中唯一一个没有被召去听证会的,但是本想继续背负着过错生活下去的她,最终还是拨打了警察局的电话。
消失在了学校生活中,Sheri并不是一个坏女孩,只是她认为的一个无意小事却造就了一个可怕的错误。
她想尝试继续这样生活下去,在与Clay次次交谈中,她最后决定去承认真相和承当错误。
Courtney自私的Courtney从头至尾都没改变自己对Hannah死的想法。
在Hannah死后她虽然有少许的悲伤,但她依旧不愿意承认自己是Les以及造谣Hannah的事,在最后的听证会上别人都少许承认Hannah受到欺凌,或他们自己伤害到Hannah的事实。
但她依旧守口如瓶,什么也不肯承认。
太在乎别人的眼光,伤害不止是自己,还有她人。
Marcus 表面正直,但却为了自己私欲从不妥协的人,甚至不择手段。
曾为了让Clay闭嘴,他软硬皆使,甚至还故意陷害Clay带大麻进校并让他被记录在案,当时遭到Zach和Alex的强烈反对,却得到同样的心机婊的Courtney支持。
最后也如同Courtney一样,在听证会上什么也没有承认也没有说,只承认和Hannah约会过,装作正直却又关心Hannah的人。
JessicaJustin最终向Jessica吐露了实情,Jessica终于才知道Hannah在磁带里所说的一切都是实话,想保护她的人不是那些她喜欢过的男孩。
而是那个一起在咖啡厅里喝着热巧克力的女孩。
虽然知道了真相,但面对听证会她始终不愿意暴露磁带内容,因为她不想自己被强奸的暴露出去。
但她最后还是选择了告诉她父亲,她在生活中却深深的懊悔,更憎恨Justin以及Bryce他们等人。
Justin从始至终都是一个弱者,行为强势暴力,却内在软弱不敢作为,他对自己好友Bryce是感恩也是憎恨。
最后告诉Jessica真相后,无法得到Jessica的原谅,选择独自逃离这个城市,不再面对过去。
没有去赴约听证会。
Justin是着所有一些悲剧开始的始作俑者,也是唯一可以阻止这一些发生的人之一。
但他始终没有这么做。
甚至到最后,他也软弱的选择逃避离开这个城市,不去承当任何他造成任何伤害的后果。
但或许这也是个勇敢的决定,因为这证明他不再需要依靠他母亲,依靠Bryce,依靠Zach,和依靠Jessica来继续生活。
要想保护别人,首先需要自己做一个坚强人。
在看Hannah内裤照的Justin等人Clay从Hannah的自白中,一点点的接触到了这些所有跟Hannah的死有关系的人,自责和内疚,悲愤交加的他甚至偷拍了跟踪狂Tyler背面的裸体照片群发到学校,让他感受到他给Hannah带来的恐惧。
同时这一举动也让他成为了欺凌Tyler中的人之一。
与Alex偶尔交谈中,面对自己过去的疏忽和过失。
几次失控,险些把磁带内容公布于众。
并且用自己的方式得到了Bryce强奸Hannah的证据,是磁带中唯一一个要帮Hannah和Jessica伸张正义的人。
Alex(左)安慰失去Jeff的Clay(右)Zach虽然是个幼稚的孩子,但他深刻的明白自己对Hannah的伤害。
一点点的在变成熟,与Alex一样愿意面对和承认自己曾经的过错,但在听证会上不愿意公开磁带内容,因为与Alex相比他缺乏了那么一点面对残酷现实的勇气。
最后也不再联系自己的好友Justin。
Alex在与Clay的交谈中,他慢慢明白自己的过去,而不是应该和Bryce这样的人混在一起来麻痹自己,他愿意承认自己的过错,愿意公开真相,在Hannah事件发生后,他开始关心周围的人,甚至维护过被人欺凌的全民公敌Tyler。
在听证会的前一天,他开枪自杀了。
也许他尝试勇敢的去面对过去,但他始终无法接受无法改变的现实。
Alex因为Hannah的死一天天的在绝望,后悔自己曾经为了Bryce这类人成为朋友而离开真正的朋友Hannah,他自杀的选择更多源于他的自责和内疚,如果说Hannah有过Clay。
Alex又有过谁呢?
Tyler被学校所有排斥的人,即便磁带小组的人也对他视而不见,甚至厌恶他所做的一切。
在听证会中,他主动提出了磁带存在的事情。
最后他买了许多枪支,准备去学校射杀那些欺负和忽视过他的所有人(包括Clay)。
在他决定所有要击杀目标的时候,他取走了Alex的照片,也许是因为那次Alex为了保护他差点与另一个更强壮的人打起来,以及Alex在其他人面前捍卫他。
当每个人要做出一个极端举动的时候,那些过去小小事件,都是引起这场蝴蝶效应的因由。
Alex对于Tyler偶尔的保护,就如同Hannah从Clay那里得到的温暖一样。
但这些不足以影响他们做极端的决定。
如果再有更多一点人,愿意拉他们一把。
也许他们的结局就不会如此。
Tyler的结局是最富有深意的,因为这个结局是基于美国一个真实学生在高中枪杀事件改编的。
Alex和Justin两角色的扮演者似乎在约会中 撒包狗粮❤欢迎指出剧情错误或提出不同的理解,毕竟作者脑袋不好使,可能写错一些东西。
十三个人,十三个原因,一集一个。
最终导致一个青春期的女生结束自己的生命。
绝望并不一定是突发的,有可能是每一次的失望、无助与无视导致的。
每个人并非能做到相互理解,就像开心的人无法体会开心不起来的人的感受。
我们更多的是需要静下心来倾听,给予鼓励或者帮助。
第一部的剧情和节奏把握的很好,足以完结,后面的几部纯属过度添加。
真的觉得短评中 外国作业太少之类的 一点都不好笑而且很无脑,所以这就是你看了关于校园欺凌的剧的感触?
真实的感情?
还有喷汉娜的人,你难道完美无缺深得所有人喜爱?
认真对待校园欺凌这个问题,即使不是自杀但也不乏内心痛苦的孩子。
即使你不是当事人,但你也要有正确的态度。
表现手法 虚实结合?
(不知道是什么😂语文中差不多的意思。
)镜头切换还是很棒的。
细细体会一个个故事。
每个礼拜看两集看完了。
最后想说,每次看到父母都会眼酸。
最好还是把问题说出来,汉娜确实背负了太多😭希望每个在青春期的孩子有一段美好的经历。
【我没什么水平,仅为记录我的想法。
"I started with Justin. Then Jessica. Who each broke my heart. Alex, Tyler, Courtney, Marcus, who each helped destroy my reputation. On through Zach and Ryan… who broke my spirit. Through tape number 12… Bryce Walker… who broke my soul." "Bryce Walker… who broke my soul." 听到最后这句的时候,我的心都碎了。
Hannah继续说:"But a funny thing happened as I finished number 12. I felt something shift. I had poured it all out and for a minute just a minute I felt like maybe I could beat this. I decided to give life one more chance. But this time, I was asking for help because I know I can't do it alone. I know that now. "Hannah说,在录完12盘带子之后,觉得情绪发泄出来了一些,至少有那么一分钟,她觉得自己可以战胜这一切。
她决定再给自己一次活着的机会。
她知道自己一个人无法完成,她想要寻求帮助。
如果说 Justin, Jessica, Alex, Tyler, Coutney, Marcus, Zach, Ryan 等人所做的,不过是青春期时候的淘气,或者是人性本有的私欲,是可以原谅,或者是可以理解的;而 Bryce Walker 犯下的罪行,应当得到严惩。
但更该追究责任的,是学校工作人员 Mr. Porter. 他的应对方式是有问题的。
Mr. Porter 询问 Hannah,她是否说了 “不” 或者告诉对方“停下”,Hannah 回答“没有”。
Mr. Porter 接着说,那么你很可能是同意了(consented) 然后又后悔了之类的吧。
直接的一句评判,没有听她讲述。
在 Hannah 表示她还不想起诉,她拒绝告诉 Mr. Porter 强奸犯的名字之后,Mr. Porter 告诉 Hannah 要"move on". Hannah 对 Mr. Porter 的冷漠反应很失望,她离开教职室,在 Mr. Porter 的办公室门外等他接完电话,Hannah 希望 Mr. Porter 能追出来询问她,但他没有。
而这,才是 Hannah 自杀的最终原因。
“当发生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觉得是自己的责任。
” 这没关系。
关键的是,要区分每一片雪花在雪崩中的作用。
这些青春期的孩子,想要上好大学,想要被尊重,想要保护隐私,无可厚非。
他们做一些蠢事,说一些坏话,他们还在性格形成期,还有时间去修正人性里不好的一面;Bryce 犯下的罪行,应当被揭露,自有法律的力量去惩罚;Mr. Porter 的失职,却似乎并没有得到重视,至少在目前的第一季看来是这样。
在我看来,Mr. Porter 的失职,比其他的12个原因中的任何一个原因,都要严重得多。
Mr. Porter 在与 Hannah 的整个对话中一直被电话打断,给 Hannah 说的也都是类似“你要起诉吗”、“你告诉我他是谁”、“如果你不想起诉不想说名字,那只能忘了它,move on,别让它影响你了”,甚至还说了“对方是高年级学生,快要毕业了,能做什么呢”。
而 Hannah 此时需要的是倾听,而不是评判。
身为学生咨询工作人员,连这基本的一点都没有做到。
在 Mr. Porter 接了一直在响的电话之后,他也没有后续跟进这次谈话,没有告知 Hannah 的监护人父母,没有向上级管理层报告,更没有告诉 Hannah 有哪些 resources 可以去运用,帮助她更好地走出来。
而这些,本就是一个学生咨询工作人员应当立刻着手去做并且做到的。
他是13个原因里唯一一个成年人。
他是唯一一个有义务保护这些孩子们安全的。
他受过心理咨询培训。
他本有能力识别出 Hannah 需要帮助,本可以给予帮助拯救她的生命。
他什么都没做。
诚然,Hannah 因为受了诸多伤害,所以并不习惯说出自己的感情和正在经历的事情,她也没有告诉 Mr. Porter 是谁强奸了她。
但 Hannah 确实表达了想自杀的念头,而 Mr. Porter 也确实收到了这个讯息。
Mr. Porter 本就应该多做一些心理工作安抚 Hannah 让她倾诉,毕竟他就是做咨询工作的,他就是跟敏感多疑的青少年打交道的,他就是受雇干这个的。
他不只是没有倾听,不只是没有从 Hannah 给出的信息中得到更多的提示,在咨询工作上失职。
更让人气愤的是,在 Hannah 找他咨询之后的第二天自杀之后,他从没有反思过哪怕一点点他这个咨询人员的责任,甚至还想掩盖 “Hannah 找他咨询过” 这个事实。
直到 Clay 去他办公室找他,跟他说了前因后果,他甚至还表现得似乎是完全不知错的样子。
这就不仅是在工作上失职了,在人格上也要打一个问号。
是,Mr. Porter 是刚有了宝宝。
但是,请你可不可以在工作时间,把你的工作做好。
剧中有一幕,是 Mr. Porter 跟他妻子说,"I may lose my job."是,你马上就要弄丢这份工作。
可喜可贺,这份工作,本就应该交给更有能力的人来做。
但是,我多希望看到你哪怕有一点点反思,说一句 "I might have helped kill that girl."
同样是由一起死亡案件引起的剧,大小谎事比这个要精彩太多。不喜欢男女主。而且感觉。。小孩子们真是好幼稚好无聊哦(老阿姨了
美利坚残酷青春各个点儿都还挺准的。青年演员群也是好看有演技。配乐也上心。但是配角还是线头很多,不过看来还有下一季,看怎么写了。
看了四集弃了,可能是年纪大了,这种类型的青春片已经看不下去了。这不会是个美少女的谎言的低配版吗?虽然那个也非常的抓马还烂尾,但是至少里面妹子小哥都很好看啊…这算个啥,为了多样性一个个都长得那么丑😓
同时来自内外的悲剧。对最后一集自杀的人感到很惊讶。各路评价都很好。应该不会有第二季了吧。也没必要拍第二季。另外,Justin是真的帅。。。。
就,很一般。
无病呻吟
确实让人挺压抑的剧,愤怒又无奈,同时又有点心酸。汉娜的死最大的悲剧性就像扎克说的“只要有一件事不一样,也许汉娜就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不过,觉得世界跟自己想的如此不一样,觉得care自己的人还不够care,这些都不应该是结束自己生命的原因。S02里的道德谴责应该更重吧
谁问了
硬生生看完第三集
全剧塑造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女主角观众还不能指出来,否则就会有一窝蜂的人涌上来说你就是剧中那些凶手,这个道德制高点站得好。说它真实吧,可好多前后逻辑搭不上的地方,说它有教育意义吧,可男女主三观本身就很奇葩,男主中间传播摄影小哥的裸照,这难道不是重复别人对女主做的事吗?
这是一场痛苦的经历,你被强迫见证一条生命一点点死去,在无数转角处曾经有一线生机,却被再次推下深渊。校园霸凌和强奸事件的警示作品很多,但像这样绝望的作品却不多。尽管受限于导演水平,故事节奏反复中断,但始终有极强的生命力在其中,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讽刺。
剧情看着真是太闹心了
很棒的主旨,拍得也很成功,演员演技都不错,可以弥补强行减慢节奏和一些bug的问题。个人认为最大亮点是没有弱化自杀过程,可以让人更为直接的感受自杀时的状态和残酷的场景,这让我终于明白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自杀是一个真正无法回头的选择。
嘬死了
头尾还算好看,当中那几集是什么鬼?一晚就能听完的录音搞那么久,拖拉冗长、哭哭啼啼,感觉命题作文为了凑数硬拽几个得罪过自己的同学下水,这样看Hannah还是很作的……尤其把Clay也算进去,真是个作死的女人!好了,剪辑不错,Alex不错,OVER~~~
to the whole crew: 我已经不想管你想表达什么了,因为你的表达方式实在太挫了。
欧美teenager通病:还是吃得太饱了
这剧可牛逼了,每一个原因都可以双标一下呢!
看豆瓣短评能气死,中国就没有校园欺凌就没有学生自杀吗?这本身和课业压力没有任何关系。真是没有丝毫依据全凭自己想象去指责别人褒奖自己。是不是被害人只要有一点行为不端,她所受到的伤害就可以解释为活该啊?是不是伤害没发生自己身上,就可以认为别人都是矫情啊?
高中本来就很糟糕 解决的唯一方法是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