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这种影片并不陌生,就像农民伯伯了解大粪一样,此片的很多元素都是英叔玩剩下的,比如看风水阴宅,降妖除怪,不过,咱没说抄袭,只能说羡慕和嫉妒,这种题材人家可以随意搬上荧幕,五行八卦,跳大神,附身,招魂,糯米,画符等等,这些小细节数不胜数,它可以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也可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绝不单单是封建迷信。
众所周知,由于国情不同,恐怖片在国内并不是主流,能请到二三线演员已是大幸,反观棒子,可以看看近些年此类影片的卡司,《黑司祭们》金允石,《娑婆诃》李政宰,《破墓》崔岷植,《釜山行》孔刘和马东锡,《哭声》黄政民,《王国》裴斗娜和全智贤,这些片子除了个别玩西方除魔那套,大部分都是英叔的路子,啊,西八,全他妈是一线,票房也都不错。
我一直喜欢棒子的电影,曾经也骂过黑子,拍不出好片儿,不要总怪罪审查制度,人家也不都是反骨,普通题材照样儿能拍出好作品,不行就是不行,有错就要认,挨打要立正,就像国足,不要总拿亚洲人的体质说事儿,人家不也冲出亚洲了嘛。
但这次不一样,不是找借口,还真就是审查的事儿。
咱们泱泱大国,僧、道、俗,多少年历史了,这类题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随便掏出点小故事,来个派系小分支,就够用了。
英叔当年火得一塌糊涂,而怹也只是借用了茅山道,还有海量的内容待挖掘,这要是放现在,电影产业链如此完整, 特效技术愈加成熟,简直如虎添翼,更别说老一辈演员的家国情怀,只要想做,让做,咱们有一万种办法吊打鬼子。
中国那么多抗日英烈,有名的,无名的,还怕鬼子阴魂不散?
九月十八一到,秋雨连绵,北风呼啸,电闪雷鸣。
老一辈的枪虽然上交了,但墙上的冲锋号,压箱底的大刀,总会嗡嗡自鸣,山谷里战马奔腾,喊杀声不断。
且不说玩风水这一套谁是祖宗,是不是旁门左道,就算他们学习的好,运用的好,像影片中那样有狐妖摆阵,有肉身武将作祟,战力拉满。
咱就去四川乐至县劳动镇,进门上三支香,“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你武将啊?
你军国主义啊?
你认识阎罗吗?
当然,这只是咱们的一厢情愿,希望以后允许拍这种题材,这是爱国教育,可以更好的了解历史,也是文化传承,就像风水课,修桥补路打地基,就像舰船下水要放鞭炮,就像红白喜事的规矩,明明存在了千百年,明明一直在遵守,那就放开拍呗,何必遮遮掩掩呢。
入侵分裂,用妖术;插根棺材,在腰部;后世子孙,遭屠戮;四人小组,来超度;建议咱们,广电部;学学人家,的招数;宗教爱国,有销路;拯救万民,上高度。
前边还行,后边上了高度之后没劲了。
正文不能少于140字。
正文不能少于140字。
正文不能少于140字。
正文不能少于140字。
正文不能少于140字。
总结而言,这是一部用东西方民俗文化大杂烩粉饰其表面的内含民族主义和民族血泪史的娱乐电影。
最后的婚礼合影,就是今天他们民族的真实写照。
看完脑袋里出现了四个字:“不伦不类”,各种宗教民俗元素堆积,在《哭声》和《娑婆诃》等电影的探索之后,韩国在当代志怪电影中加入了更多的东方的驱魔元素。
不得不感叹咱们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阴阳五行和糯米等元素实在是拥有太多独特的吸引力,我觉得在表现形式上胜过西方鬼怪片中简单的驱魔许多。
片子其实综合起来还行,经不起太细的推敲,但我还是忍不住想给个五星,看得过程被深深吸引。
时而熟悉时而陌生的元素也让我无比怀念曾经的香港僵尸电影和林正英先生。
从另一种角度来说,看着自己小时候无比崇拜的,饱含中国传统文化的灵幻功夫电影被邻国以更为精细和饱满的方式继承,不禁让人感叹…..
僵尸先生 (1985)8.51985 / 中国香港 / 喜剧 动作 奇幻 / 刘观伟 / 林正英 许冠英韩国电影真是哪个方向哪个类型都可以涉及到日本 美国,南北韩等政治元素,既能获得高票房,还能在娱乐的同时引发集体沉思,真的好厉害,或许这就是文化传承的一种优质方式吧。
下一部,是不是能看见功夫和驱魔大师的元素融入进来了?
哈哈,好希望中国电影也可以这样。
有点老港剧的味道,神神叨叨的念经和符咒,再加上大家喜闻乐见的雨夜运着大棺材。
这里不蹦跶出一两个老僵尸就太对不起观众了。
那口日本棺材脱出来的时候,让我想起森林之神。
但众所周知,日本的武士个子都是很矮的。
为了剧情效果,放个小矮子肯定没有压迫感,所以大家都想有高大的身材呀,想起战国无双里的名将动不动就两米多的大块头。
很久没有看到崔岷植。
其实他这几年都有在拍电影和电视剧,只是我上一次看到他已经是10年前的作品。
都过去二十年了,到最后还是要老男孩来扛把子、解决大boss。
与其说这是一部恐怖片,还不如说是有点像早年香港的那种僵尸打斗片。
毫无恐怖感,就看各派阴阳、风水、占卜、通灵师按各门各派的技巧各显神通、各自斗法,再演下去我感觉林正英都要出来了。
从这一点上说,我觉得这几年最好看的这一类韩国恐怖片还是《哭声》,前面台湾的《咒》也非常棒,绝望又恐怖。
作为现象级恐怖片,电影《破墓》在韩国本土取得的大众性成功确实很令人咋舌。
截至目前,该片在韩国已累积将近1200万人次的观影,甚至在上映两个月后,再度重袭票房日冠,大有剑指2024年韩国票房年冠宝座的势头。
横向对比之下,韩国去年那部热门恐怖片《眠》的观影人次约为150万,曾被业界称为近十年来票房最高的韩国民俗恐怖片《哭声》的观影人次约为680万。
由此可见,电影《破墓》的票房成绩究竟有多夸张。
要知道,达到千万人次的韩国恐怖片,除《破墓》外距今仅有两部:延尚昊《釜山行》和奉俊昊《汉江怪物》。
但后两者的类型重心,更多着眼于科幻层面,唯有《破墓》则是全然立足于恐怖类型,显得更为纯粹、专注。
电影《破墓》角色海报而对《破墓》导演张在现来说,这部恐怖新作的爆红,绝非偶然光临的幸运。
他的前作《黑司祭们》和《娑婆诃》就曾分别跻身2015、2019年韩国本土票房前十的行列,可以说从未失过手。
这位在恐怖、悬疑、惊悚类型上不断耕耘的导演缘何能一再拍出爆款,不妨在《破墓》中找找答案。
2015《黑祭司们》
2019《娑婆诃》跟前作一样,影片《破墓》同样由张在现自编自导,崔岷植、金高银、柳海真、李到晛领衔主演,讲述破墓四人组协助一个饱受“诅咒”困扰的美国韩裔家庭进行破墓仪式的恐怖故事。
所谓“破墓”,是指将传统的棺木土葬者从原有的墓地迁出,过程中涉及到修正墓地的风水问题和家族的气运。
金高银饰演的李花林,是一位天赋异禀、经验丰富的年轻的巫师。
受到委托的花林,携同李到晛饰演的助手奉吉前往美国。
委托方是略显神秘的朴姓韩裔富人,他的孩子正遭受某种精神上的困扰,自出生起便频繁啼哭。
医学上诊断不出问题的根源,不得已只能求助于迷信之术。
通常,李花林只需程序化地进行“驱魔”仪式即可。
但这次的情况却没有那么简单,她推断孩子的遭遇正在这个家族的男性中遗传。
最终,她的推断得以印证。
据委托人说,从祖父到父亲,从自杀身亡的长兄到他本人,再到自己孩子,都饱受着这样的困扰:只要闭上眼睛就会听到惨叫,伴随着被掐住脖子的窒息感。
李花林分析得出,是委托人家族的祖坟出了问题,必须回到韩国前去一探究竟。
而在此之前,他们不得不求助于两位老朋友,一位是崔岷植饰演的风水师金尚德,另一位是柳海真饰演的葬仪师高荣根。
委托人家族的祖坟,位于江原道北部一处蜿蜒盘旋、人迹罕至的深山处。
这片墓址的视野豁然开阔,北部山脉的风光更是一览无余,堪称屈指可数的风水宝地。
但这块墓地却布置得潦草简陋,甚至墓碑上都没有入葬者的名字,与委托人的富裕家世形成鲜明反差。
委托人的解释是,祖父乃为韩国立下大功之人,入葬的时代盗墓猖獗,所以选择低调简朴下葬。
而这块宝地则是由一位僧人挑选,该僧人有个奇怪的法号“奇顺爱”。
摸清墓地情况后,风水师金尚德反应消极。
他认为这是一块与“风水绝佳”的表象相悖的恶土,狐狸的频繁出没便是与墓地相克的征兆。
墓碑背后的数字(墓地经纬度)也显示出让人不寒而栗的意图,轻易破墓只怕招来厄运。
最终,李花林提议用“代煞术”,即动土迁坟的同时跳大神,用替代品转移可能带给活人的厄运。
在李花林的极力劝说和委托人高额酬金的诱惑下,金尚德同意了破墓。
动迁仪式就在让人不安的情况下开展起来。
按照原定计划,下一步是依委托人的要求,将祖父的棺材直接送到殡仪馆火葬。
但天降大雨,火化流程中断,破墓四人组最担心的意外终究还是发生了……
抗日神剧:拔掉钉子影片《破墓》是一部“谜底事先张扬”的电影。
在那张官方主推的海报中,破墓四人组各据一角望向墓坑,同时也是打破第四面墙,望向海报外的观众。
这样的视角,似乎是在邀请观众们注意,四人组头顶上那片留白的天空,恰巧就是朝鲜半岛在地图上的轮廓。
显而易见,这是一部关于这片土地曾经完整的、处于某个过去时态的电影。
而导演的选择是朝鲜日据时期。
海报上的留白对应朝鲜半岛的轮廓所谓日据时期,是指1910到1945年间,日本对朝鲜进行殖民统治的动荡时期。
这段充满苦难屈辱的殖民史,在潜移默化中对朝鲜半岛有着深远影响。
此后,在韩国艺术史上也曾反复被提起,甚至成为韩国影视行业的重要创作源泉。
纵观影片《破墓》中金尚德、李花林、奉吉、韩荣根等这些名字,其实都是爆发于日据时期的韩国独立运动中真实存在过的一些重要人物。
此外,摄像机故意拍到的那些车牌号码的镜头,0815、0301、1945,所对应的也恰巧是韩国的光复节、三一运动纪念日和朝鲜半岛脱离日本殖民的年份。
影片中,诸如此类隐射日据时期重要人物、时间、地点的细节比比皆是。
可见,这其实是一部以恐怖片叙事方式、重述日据时期抗日记忆的主旋律电影。
在清楚创作动机后,影片高潮部分“拔掉钉子”(解除诅咒的关键)的喻指便已不言自明。
有不少观众戏称本片为“抗日神剧”,不可谓不生动。
此外,导演在致敬日据时期进步者们的同时,也对那些充当卖国贼的既得利者同胞进行了清算。
影片中,那个移居美国的神秘韩裔家族的命运,就是导演无形的声讨。
在现实的历史中,日据时期确有不少既得利者在朝鲜半岛解放后,纷纷带着大量资产移民海外。
这样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在以往的韩国影视剧中并不经常被提及,倒是两年前的那部《弹子球游戏》对此有所关注。
稀释与糅合:拥抱商业在过往的电影商业史中,恐怖片始终都是一个略显矛盾的尴尬存在。
虽然它是最大众化的电影类型之一,每年的恐怖片产量之庞大令人叹为观止;但与此同时,恐怖片又是最难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类型。
相比之下,喜剧片、西部片、动作片、科幻片等,都曾有过风头力压其他类型的统治时期。
唯独恐怖片,似乎从未有过压倒性的鼎盛时期:环球怪物时代的辉煌战绩,是寄生于科幻类型的基底;80年代的狂热风潮,则是以粗制滥造和过度视觉剥削的方式主动自我边缘化。
稀释,是李在现迄今为止三部长片的重要特色。
“稀释”是指对恐怖题材那些约定俗成的特征的稀释。
比如《娑婆诃》是关于恶魔降世的宗教预言,而《黑祭司们》和《破墓》的骨架则是恐怖类型中以题材分类的“驱魔”片。
但这些电影带给我们的观感,却与西方同类型电影的观感大相径庭。
导演并没有按部就班,而是非常巧妙地让恐怖片移花接木到其他更为商业化的电影类型上。
所以在《破墓》和《黑司祭们》中,总是有严谨的细节铺陈、暗示和反转,以加强整部电影在悬疑推理上高于惊吓的趣味;而《娑婆诃》与其说是恐怖片,不如说是一部奇幻大片。
这也就不奇怪,为何三部电影能接连取得恐怖片少有的成功。
除类型上的稀释,恐怖元素的糅合在《破墓》中也是重要的看点。
尽管由于宗教民俗题材无可避免的相似性,本片总是被观众们频繁拿来跟罗泓轸导演的《哭声》作比较。
但在我看来,两者之间最接近的其实是恐怖元素的糅合,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东亚灵异题材恐怖片的元素糅合。
通常的恐怖片,往往都只需要一个设定、一个世界观,就能走到底。
所以,在那些幽灵出没的鬼片里,我们不会设想有外星人的出现;在那些僵尸片里,我们也不会设想有鬼魂的存在……但《哭声》中的灵异元素是多元而开放的,囊括感染的僵尸、拥有不死肉身的恶魔,以及只能影响而无法真正伤害人类的幽灵。
于是,我们才会在观影的过程中始终受到迷惑和牵制,直至最终讶然。
罗泓轸《哭声》影片《破墓》也重现了这种不同文化语境下灵异恐怖元素的糅合。
破墓四人组始终都跟观众一样,处于受限视角和惯性思维当中。
所以,当他们进行仪式时,只能看到并且笃信本国文化中对“邪恶”的联想,而对来自日本的“邪恶”处于失明状态。
直到他们见证到日本的邪恶力量:志怪故事中人头蛇身的妖怪濡女,能直接伤害人类的长犄角的日本鬼。
继续前进,民俗恐怖片民俗元素,作为恐怖片越来越常见的情节设置,的确不值得我们大惊小怪。
但近年来,东亚及东南亚地区的民俗恐怖片却非常值得一聊。
韩国《哭声》、台湾《咒》、内地《中邪》、泰国《灵媒》,乃至以乔可·安华为代表的撑起印尼电影产业的一系列民俗恐怖片……我们前所未有地在恐怖片领域慢慢注意并尝试理解“民俗”,商业片创作者也在前所未有地发掘和运用各种民俗元素。
台湾《咒》
内地《中邪》
泰国《灵媒》李花林跳大神、金尚德看风水、奉吉在身上抄满密密麻麻的经文以求辟邪……《破墓》中的民俗元素无处不在。
尽管并非什么新的民俗元素,但都难能可贵参与到叙事本身,并赋予这个映射沉重历史的故事更多可读性。
然而,相较于西方在宗教禁欲主义下诞生的女巫文化、吸血鬼文化,当下东亚及东南亚民俗恐怖片最大的困境,似乎还是在于欠缺能够成为完整体系又有高流行度的书写。
所以即便电影《破墓》中的民俗元素已经被很好地运用,仍然还是摆脱不了一种东拼西凑的观感。
在罗泓轸导演的《哭声》已经把民俗恐怖片的花活玩到极致的情况下,电影《破墓》难免显得过于商业爆米花。
但无论是对民族情怀的精准召唤,还是对类型片的高效改造,或是对恐怖流行风向的把握,都清楚地交代了《破墓》为什么会叫好又叫座。
作者| 多尼达克;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前不久小孩不断生病,高热哭闹,病来的很突然,去的也很费劲,妻子甚至开始求助到玄学上,说白了,就是在怀疑:小孩是不是被吓到了。
所以我在看《破墓》的时候,会带入到自己亲身的感受当中,因为自己的小孩一开始也确实如同电影中的小孩一样,不明原因的哭闹,而我也如同那位父亲一样,同样也请了家里的出马仙给孩子看看。
只不过金高银饰演的巫女花林,和出马仙还是有区别的。
出马仙差不多类似于灵媒的角色,背后都有一个师傅在。
这个师傅是仙家,他们要找一个徒弟,让徒弟做自己的代言人,给百姓做好事,为自己积善行德,然后修成正果。
说了这么多,是在想说金高银那个角色背后好像没什么师傅,她是家族世传,如果非说谁是她师傅,可能她奶奶一直护佑她,算是她的靠山吧。
电影中负责附身显灵的是李到晛饰演的奉吉,有一说一,这个角色受的苦最多,存在感确实也不高。
让我们言归正传,回到电影本身这一话题上。
我依然觉得《破墓》的确是近年来一部完成度非常高的恐怖商业片。
首先其文本上是非常讲究的,你看它叙事上分了好几个章节,是很严谨的,也很有味道。
同时里面的跳大神和汉字文化,很有考究。
这个东西不是说,随便扯扯就行了,导演确实是真心考证过,并运用其中。
文本的认真和考究,决定了创作者的态度。
它作为一部恐怖片,其实并不是多恐怖。
像我妻子这样胆子比较小的人来说,都觉得破墓并不可怕。
创作者借“恐怖灵异”之手,最终表达的还是一种爱国主义情怀,甚至是很直接的那种。
他将灵异和历史完美融合在一起,并不违和,也不存在说教,通过几处细节(比如“狐狸斩断老虎腰”,日本人当年用了很多办法来破坏半岛的风水)来跟韩国观众说明一件事:当年日本人侵略朝鲜半岛的阴影其实正如那个铁针一样,依然不散甚至很牢固。
作为今年韩国票房冠军,可以说《破墓》是现象级的,但想想也是必然的。
它叙事可以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类似于东亚民俗文化的超自然事件,无非就是驱魔祛邪;第二部分就有意思了,它逻辑承接上一部分,质变为一部类似僵尸打怪片,尤其是花林在庙里偷看外面的怪物时,那种感觉是不是有点香港僵尸片的味道了。
但韩国人对此僵尸做了升级,将其巨物化,试想一个古代幕府衣装,浑身是血,体型巨大的怪物出现在银幕中,效果的确是相当惊颤的。
电影从超自然的“魂灵”转换到实体的“僵尸”上,从心理恐惧转向了好莱坞的感官恐惧上。
这种转向很自然,很流畅,不突兀,这一点就特别难得。
既有日式贞子那种“瘆得慌”,比如对阴森墓地的展现;也有驱魔人那样的视觉冲击,比如头颅180°旋转,甚至为了突显僵尸的魔力,导演还用了一段特别炫cool的蒙太奇,还挺cult的,以此来展现四个主角的慌乱。
恐怖手法不单一,也不唯一。
玩的也挺热闹,很花哨。
问题是,人家韩国人呈现的效果并不廉价,还很严肃。
最后我再想说一个细节。
像以往的灵异片,往往都是巫师驱魔,但是在《破墓》里,巫师花林其实没有起到啥大作用,甚至一度还被僵尸吓得痛哭流涕,跪地求饶。
真正扮演驱魔这一英雄的反而是地官,也就是崔岷植饰演的风水先生金尚德。
崔岷植,忠武路三驾马车,殿堂级演员,固然有他自身影响力的因素。
但结合片中爱国主义或者说民族主义情怀来看,由风水先生来解决问题好像确实也是必然的。
首先从金尚德的年龄推算,他就是战后一代生长起来的。
对标的就是中国那批50后60后们,生在红旗下,意识里还有着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
你像花林和奉吉虽然从事的是传统的巫师职业,但生活确实很年轻的,去健身房健身啊,都是很时尚的运动,他们是年轻一代,对当年日本侵略的印象不能说没有,而是没有尚德那样如此之愤慨了。
同时尚德的职业是风水师,是走遍其国家大江大河的手艺人。
没有哪份职业,比他对自己祖国土地更熟悉,更亲切的了,说白了,他就是电影里面大韩民族的代言人。
自然而然,驱魔,也就是打鬼子任务,只能交给尚德了。
所以这也造成了电影中最大的槽点,结尾中,尚德用非常简单明了的“五行相克”之理击败了僵尸,还别说,真挺解气,也很过瘾,但我也不禁疑问一个事:这种最基本的相克之术,难道出身巫师世家的花林不知道吗?
以及她奶奶不知道吗?
我觉得逻辑上有点说不过去。
让我们再回到文章开头,我家小孩最后查明是幼儿急疹,在这过程中,家里的出马仙说是因为带她去远地玩,魂丢了,就是吓到了。
那几天也一直在叫魂。
说不清是科学和玄学情绪,小孩的情绪最终稳定下来。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请出马仙一事,与其说是封建迷信不如说是民俗使然。
我本人其实也是无神论者,但有个事让我陷入深深的沉思——之前妻子朋友家的小孩也是整天哭闹,让当地出马仙看说是祖辈有个将军在闹,但结果是没看好;于是小孩父母找到妻子,让她找家里的帮看看,结果家里的也说是一个将军再闹。
我不禁陷入深思,出马仙是否能看好先放在一边,最主要的是:两者并未通气,为何都断定是将军所为呢?
这不正是佐证了,所谓的出马仙其实并没有胡说八道,而是背后的确有自己的功夫在的。
人家有一套自己的理论的。
同时我也莫名想起了那本《叫魂》,很学术性的来描述这个“妖术”的作用,尽管最终主题落在了政治性和社会层面上。
但有一件事却不容忽视,超自然到底存在否?
神灵到底有吗?
至少有一点我可以肯定,《破墓》故事的起源是那个富豪对死者的不闻不问,任其墓地荒败,导致祖父怨念丛生,于是开始找他们事。
在东亚人的认知里,死者为大,祭拜是件大事,每逢过节都要给祖先上供,让他们保佑后代平平安安。
做人不能忘本,像富豪那样对祖先不管不顾,怎么可能日子会一帆风顺呢?
其实死亡并不可怕,遗忘才是最可怕的。
只有对祖先保持虔诚,对神灵保持敬畏,至少内心会有一丝慰藉,生活才不会失序。
继《首尔之春》之后再次羡慕韩国电影,真是啥都能拍、敢拍。
前者是刺杀总统、阴谋篡国,这次是破墓挖坟,驱鬼杀魔——真·不服不行。
风水、阴阳、五行、入土下葬、破墓迁坟、跳神念经、请鬼上身、符咒驱魔、鬼灵精怪等等,这些原本盛行于华夏大地的民俗文化,既然咱这里主打一个不让拍,那就别怪隔壁韩国人拿过去发扬光大了。
说到这里,不由得怀念起黄金时代的香港电影来,什么倩女幽魂啊、僵尸先生啊,那时候咱也是啥都敢拍,真正的百花齐放。
唉……要说类型,《破墓》算是恐怖片、惊悚片、鬼片、僵尸片,但怎么都没料到它竟然还是部主旋律的抗日大片——借恐怖片的皮,反思给国家和民族带来巨大伤痛的日本军国主义阴影。
本片主演崔岷植曾出演过著名的《老男孩》,看罢忍不住感叹,老男孩已老,而韩国电影正年轻!
韩国恐怖电影《破墓》,是我最喜欢的民俗+玄学类电影。
电影不恐怖,却很有恐怖电影的氛围。
我给这片4,5星评价,因为这是我最喜欢的东方玄学恐怖电影类型。
但说实话也挺酸的。
这就是韩国的主旋律电影,类型是恐怖片,主题是抗日和民族统一,内容则是东方玄学战胜邪门歪道,且站在普罗大众的角度,暗讽了财阀和富人阶级。
《破墓》收获颇丰,第60届百想艺术大赏,该片拿下了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新人、最佳技术四项大奖。
妥妥的主流大片。
首先故事层面,从一件“小事”揭开不为人知的秘闻,再遭遇强敌,寻求破解之道,孤注一掷。
导演讲故事的方式值得称赞,张在现导演的上一部电影《娑婆诃》个人就比较喜欢。
这个导演叙事和镜头,造气氛方面是优势,电影氛围,无论是阴霾的天气、氤氲的雾气,还是漫漫山野、山顶荒坟的诡异气息,鬼武士口中诵诗的低沉声效,都很有代入感。
所以这片别看又是闹鬼又是闹幺的,但其实不那么吓人,没几处一惊一乍的jump scare,反而就是气氛和叙事里,有着“不可言状”的恐惧压迫感,跟俺看洛夫克拉夫特的克苏鲁小说感受类似。
故事上下两段呈弱关联,显得有些割裂,但噱头足,主打一个包罗万象,前半段完全是《僵尸先生》的模式,开棺+斗鬼,后半段是《茅山后裔》,探地穴+破阵+历史秘闻。
★《僵尸先生》路子尤为明显,包括角色设定,地官+入殓师的组合可以参考钱小豪+许冠英的一庄一谐的搭档,还有亡魂出笼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报复家人,对应了前者老爷化僵尸之后回到大宅中杀人的路子,而鬼武士自然能与僵尸王划等号喽。
电影里克制“尸变”的糯米+黑狗血,本片里换成了“糯米+白马血”,应该是电影原创或者当地民俗,好比《鬼吹灯》原创了用黑驴蹄子克僵尸一样。
所以这是一部没有林正英的《僵尸先生》。
对抗大boss的不是神通的茅山道士,而是几位手无寸铁、“略懂”玄学的普通人,强调了敌我力量的悬殊,为什么是“略懂”,这个咱们接着往下说。
像《僵尸先生》这个噱头,好像是导演自己说过,说是致敬。
★《茅山后裔》的元素就更明显了。
片中出现了很多玄学上的设定——叠墓、竖棺在《茅山后裔》里都有。
“铁锥斩断白虎腰”,可以看做书中“铁钉锁七关”的设定。
本土高手对抗日本术士,牵扯出历史秘闻,也是书中故事主线,而最终大boss,不就是“人胄”的变体嘛。
所以我一度怀疑,编导是不是真看过我国这套小说。
PS,人胄,如果尸体充满怨气且尸首分离,一些修仙的畜牲便会从腔子直接钻进死者的体内,以怨体的内脏为食,并以此怨体为穴,借助畜牲修仙的阴气,被占体为穴的尸身也不会腐烂,日久天长,畜牲之体会与怨体合二为一,就形成了人胄。
说白了书中用一套理论解释了“动物成精幻化人形”的原理,在第二部《茅山后裔,兰亭集序》开篇,老刘头跑到埃及对抗埃及诸神,说那些各种动物首人身的“诸神”,都是“他娘的埃及人胄”。
电影中的“精灵”,概念类似但结构完全相反,是冤魂附在器物上,与尸身合二为一而成,说白了不是“XX成精”,而是器物上面附有人类或动物的魂魄,主谓关系颠倒了顺序,不知道是不是韩国民俗地方特色。
说到“特色”,这就该咱们念叨念叨了。
电影呈现了大量的中原次生民俗文化,包括风水堪舆、殡葬仪式、以及民俗玄学方面的设定,还包括了跳大神,但跟咱们中原的跳大神太不一样,是源自东北渔猎民族的萨满教仪式脱胎而成,但其中又涉及到“属相替身”,这又是中原开馆仪式上的类似的(咱们这叫“属相相冲”)
反正这些就都混合在一起,整合在他国民俗中了。
其实电影后半段的主体,如果放在咱们这边也能成立,就是一个“破堑龙阵局”的故事。
依靠堪舆定位龙脉,找到每处龙穴的风水局(以自然力量为基础的,叫“局”),在基础上布堑龙阵(人为布置的,叫阵),每个阵都有阵眼(可能是如电影中的铁锥,或其他法器)。
依靠自然力量(做局)和人工干预(布阵)联合发挥功效。
把阵眼破掉之后,这个阵局也就失效了。
这不是我说的,也不是电影编的,都是我们阴阳五行、奇门遁甲学说里记载的民俗玄学内容。
看到很多《茅山后裔》的书粉,说这片抄袭,这种其实就看谁说谁有理了,因为电影真的很像这本书,不是情节不是任务,而是一些设定。
除了上述说过的一些玄学原理,包括代际相传的诅咒,在《茅山后裔》里也能找到“原型”,就是赵氏降术代代相传的诅咒,以及七叔他们家的与赵家的恩怨等。
但是呢,这种偏概念性的东西,就没法说理,比如武侠小说里,某武侠泰斗创造了一些门派和武林秘籍,后来很多武侠小说也都沿用了这些设定,以及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创造了“机器人三大定律”,后面但凡涉及到人工智能的科幻作品,也都采用了这些原理。
这就很难掰扯清楚了,毕竟《破墓》跟《茅山后裔》在故事方面差得很远,更像是用《茅山后裔》的元素,拍了一部韩国版的《僵尸先生》。
反正上述这些无论是小说还是影视剧,其中的元素,都是来自我国民俗文化。
所以为什么说“次生”民俗呢,说直接一点的就是“二手民俗”。
★比如电影里的开棺仪式。
除了棺材造型和咱们不同职位,咱们这边最基础的是要搭顶棚的,因为尸身不能见光,这一点郭德纲单口相声《枪毙任老道》里都有过详细描述。
而且棺椁内没有尸身没有陀罗经被,但崔岷植随身还携带了“压(yan)胜钱”……这说明什么,就是韩国对中原文化学了个“囫囵个”,学到了大概但不多,且其中又融合了本土一些“原生”民俗(黑狗血,换成了白马血)。
说实在的,电影中的开棺和跳大神仪式,真的挺简单的。
咱们现在是不兴这个了,我小时候,在农村老家真的见识过开棺迁坟和下葬仪式,好家伙那场面,又是诵经又是“大了”张罗,还有大半夜的“送禄”和“烧表”的,浩浩荡荡,如果不是自己家的话,这些还挺热闹。
如今这种属于糟粕,而且也还占地+浪费,就不让搞了。
但传到韩国那边则保留了下来,属于“文化遗产”,确实可以保留,因为比起咱们这边是简单很多了,甭管多么大的富豪,也就那么点内容,留就留着呗。
《破墓》里还借主角们吐槽了这些,说韩国就那么大点地方,这么多年都埋遍了,哪儿还有风水宝地给你留着啊。
言下之意就是坑那些还迷信这些的富豪阶层。
这片除了抗日,也没少黑那些财阀,祖上韩奸,全家暴毙,所以电影很受韩国大众欢迎。
有一说一,电影这点魄力,是要点赞的。
★再举个例子,五行相生相克,这在电影中是胜负手,决胜局的存在。
但按照常理来说,这种五行要术,乃是最基础的原理,不会到关键时刻才想起来。
所以电影干脆在情节方面做文章,让大boss最后时刻才被察觉真身——原来是把“东洋刀成精”,啊不对,是冤魂附在了东洋刀上成了“精灵”(刀胄)。
片中“水木克火金”的五行说,不知道是不是电影的原创,或者是俺才疏学浅,没见过这种相生相克的方式。
这个情节设定,是跟西方驱魔片学来的,参考《驱魔人》《招魂》等同类电影,神父大战恶魔,只有知道恶魔名字之后,才能找到应对措施,电影也是如此。
角色在身上写满经文抵御鬼武士的桥段,却是来自日本作家小泉八云《怪谈》里的故事《无耳的芳一》。
对付没想到韩国人用这种方式对付自己,而且是用汉字经文对抗日本鬼,上哪说理去。
《破墓》不仅吸纳了香港僵尸电影和中原道法的内容,还囊括了西方驱魔片和日本怪谈的元素,“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不得不说,本片就属于“很会抄”的。
所以开篇我说这片“包罗万象”。
我是特别喜欢这种民俗类的作品,也有些感慨,说实在的咱们是不让拍,如果真放开拍,真的能诞生不少优秀作品。
不说别的,我以前看很多这种民俗啊、灵异类小说,那故事和元素,可比电影精彩多了。
韩国疯狂吸收中原文化,开场柳海真馆子中,墙上的牌匾“韩国传统文化”,有些五味杂陈。
咱们这些旧时的玩意儿,虽不值得提倡,但至少也可以当成艺术创作的一个分支啊,至少要强调“纯属虚构,要相信科学”,至少也要让大众知道咱们曾经这些玄学遗产还是很丰厚的。
其实电影情节性一般,前半段无意中放跑怨鬼的那个人就这么消失了,后半段借宿寺庙误走妖魔,都是巧合性情节,结尾“诈妖魔”的设定也有些奇怪。
前文说过,导演张在现是玩气氛高手,但情节规划相对较弱,诸如电影中角色对视火焰后,如幻灯片一样映射出鬼武士的来历,这种桥段设计就挺粗放的。
以及鬼武士在寺庙里逃走的情节,电影也没表达清楚。
其实并不是下面有糯米+马血,妖魔就从上面跑了。
而是阵符失效了。
因为丫的棺材在图里是摆着,棺材里应该有“头顶符”镇鬼,你把棺材平着放,当然头顶上的符也就失效了。
类似的设定也能在《茅山后裔》里找到影子,就是第一部《传国玉玺》,香港富商“鬼玉”的段落,本来玉器里封印了鬼,上下都有符文,才能镇住丫的,可这个大聪明买回玉之后,非要做个支架把玉器竖起来摆放,导致符文失效,鬼也就跑了出来。
本片里镇压鬼武士的符文大致也是如此。
但关键是韵味“正”啊。
电影我喜欢,算是近年来优秀的东方民俗恐怖电影,真对我胃口,但也很酸啊。
PS,《茅山后裔》提起《茅山后裔》,是当年在“盗墓小说”风潮下诞生的,风头一度仅次于《鬼吹灯》,超过《盗墓笔记》,但该书虽然涉及到陵墓,但不是盗墓,主要是斗法、摆阵、破阵。
这套书对我来说,算是百看不厌,从连载一直追到纸质书,新旧版都收全了。
作者大力金刚掌有着道学基础,书中很多设定和元素非常有趣,作者文风也幽默,张国忠、老刘头、秦戈等角色刻画可称生动,有一种听评书的感觉。
这里强烈推荐。
但该书的局限性,就是很难“影视化”,因为书中可是真闹鬼真灵异,茅山术大战降术,闯地宫打千年古尸这些,影视是拍不了的,导致该书知名度不如《鬼吹灯》《盗墓笔记》。
不过据我了解,该书版权确实也被电影公司买走了,好像也是乐视影业,如今公司都被收购了。
但即便拍出来,我也够呛期待,肯定会魔改的。
该书并没有烂尾,只是后面不出了,原因自然懂。
《茅山后裔》一共6本,前四部是糖葫芦式叙事,基本一本一个任务故事,一条线索串起来从秦朝、五代十国、明朝、抗战时期的历史秘闻和方术演变(其中《将门虎子》是外传性质,其余三部故事可以联系起来)。
后两本都是相对独立的故事,所以最后一本《大道归元》没能出版,也不影响结局。
真正烂尾的是作者另一本小说,《清微驭邪录》,是《茅山后裔》的姊妹篇,如果说茅山书中法术偏向于“进攻”,该书则偏向于“防御”,张国忠等人还作为客串人物出场,也挺有意思,可惜无疾而终,没办法。
前几天在网站看到的抢先版,忍着没看,没想到一个月后来了。
完整的看完,觉得韩国片子又把我们甩后老远。
本片实际上不能叫鬼片,应该定位为驱魔片。
有点类似跟风我们林大师的《僵尸道长》,或者《驱魔警察》,不过韩国风格还是别具一格。
比如,既然在恶地,这样的地方地官风水师谁去起墓都要出事,所以灵官想到办法,跳大神,转移恶灵注意。
这个很有意思,从法器的安排,比如刀,鼓,锣,到牲口的安排,猪,以及起棺人生肖的安排要相合也是猪属相。
同时准备马血,这和我们狗血有点不同,也许韩国人更认为马血阳气更大,更能驱邪。
同时剧中灵官有几个动作都是用刀划身,腿,喉,这些动作实际也是告诉恶灵自己也是祭祀,不过最后用动物血来代替。
麻痹恶灵。
梳理下剧情四五百年前的日本大名将军,在对朝侵略中战死,被日本巫师葬在风水某处,处于韩国半岛虎腰中间。
此人是大凶之人,故把他的精气魂魄用咒语凝聚在贯穿体内的铁钉上,然后垂直插入土中。
一直秘密埋葬,用来断其国运,让人无从知晓。
四百年后日据半岛期间,财阀祖父依附于日本人卖命,效忠发了大财,并且还成了大人物,结果被日本巫师看中让他出卖了灵魂效忠日本,好处是让他后代大发!
然后把他埋入大名棺材的上方,好借此掩护更无人靠近,让此处大名铁钉能保永存。
没想到,死后的财阀祖父,并不甘心自己孤独做一辈子恶鬼掩护,而且还无人供养自己(注意,片子里多次提到供养死去的人,以及死去的魂会因为得不到求不得会在灵界作祟影响活着的人的。
这也是本片立意因果的重要剧情)所以起了憎恨之心,从而他的后代子孙人丁不旺,而且孙子辈大都夭折。
于是后代移居美国的后代富豪,重金请来了灵官女主花林,和他的搭档小奉,灵官美女又招来地官大师尚德和他的徒弟蓉根。
让他们帮忙解决这个结,同时化掉怨气,只不过一直吞吞吐吐,只想让人家做个法事就解决问题,根本不顾此事的由来因果。
结果,自己死,家人几乎死光,连带帮他做法事的灵官,地官都差点跟着送命。。。。
剧情看完,你不得不承认一气呵成,片子新鲜度,完成度。
演员表演,影片场景,音乐,服装,道路的运用几乎都是上乘,是近几年,不,应该是近三十多年亚洲地区少有的恐怖驱魔佳作!
韩国导演进步太大!
下面释疑部分剧情内容本片当中所说狐狸和人的后代,实际指的就是我们国内所讲的马仙。
即请仙家上身。
所谓狐狸即是狐仙。
上身也叫出马仙,把黄鼠狼,刺猬,蛇,狐狸等动物的灵请到身上来做法事,看事情,断吉凶。
地官包含了放焰口看风水和替人入殓的行当。
比较牛逼的是,地官吃土。
灵官,就是国内的神婆,有通灵体,天生如此,我见过几个。
能有灵界东西上身,问事情。
破墓这片就好在目前这种题材的片子几乎绝迹了,因为没有多少人愿意如碰,怕不讨好。
这个导演没有听说过,看这部片子的完成度很牛逼。
应该有基本知识。
影片还有几大问题一为什么富豪祖先要害自己的后代?
因为他死后心有不甘,连名字都没有还整天陪着大恶之人,没有一点温暖,要家人陪葬,说白了就是六道中的恶鬼,已经迷失本性。
二在医院里小奉体内是谁?
就是富豪祖先,他的魂魄效忠大名铁钉,尸体被火化后没有寄居的地方只有附身在被主人触碰过的小奉身上三大名恶灵为何火焰?
实则是碰到高僧佛塔,在佛力加持下迅速燃烧然后逃离,并不是他信奉佛菩萨,如果他真信奉。
早就解脱不恶了。
是被佛塔里的高僧之灵的经咒给燃烧了。
有些影友不服气硬杠,那是他不懂佛家知识,信因果恶灵不可能还去害人。
大家可参考一代武将关公皈依佛家真实典故四恶灵为何喜欢掏肝脏?
因为肝脏是火之处,能旺他的灵。
五片中呕吐黑血是什么意思?
就是恶毒之物离开躯体估计本片还有续集,否则主角都死了。
此片已大破亚洲票房记录。
不要不服,这就是韩国片子一直在进步。
2024年4月24号于宁波2024年6月16二改于南京感谢所有对本影评提出不同看法的豆友,你们的真诚回复是我在豆瓣写影评的动力。
同时建议大家再去看看导演几年前的大作《娑婆诃》个人认为破墓的功力来自娑婆诃
《破墓》一上映就争议不断,但在票房号召力上表现却异常强劲。
目前该片已在全球133个国家上映、吸引超过1537万观众观看,累计票房超过1166亿韩元,一举成为韩国史上最卖座的灵异恐怖片,更是冲上了韩国影史票房第十。
导演张宰贤,曾获得青龙奖和百想艺术大赏的最佳导演提名。
执导过《黑司祭们》、《时间上的家》和《娑婆诃》等驱魔邪教类型的电影。
而其中四位主演,则是实力派影帝崔岷植和刘海真、“鬼怪新娘”金高银,前不久因为《黑暗荣耀》大热的男演员李到晛。
《破墓》从字面意义上来说,就是打开墓穴和棺椁。
在风水学上,土葬是对逝者的尊重,利用地脉之气,为逝者的灵魂得到安息。
但破墓也会惊动亡灵、破坏原有的风水布局和气场稳定。
因此,也有可能会触犯地下之物,释放邪物。
《破墓》的前半段故事,就是一个因为迁坟出现失误,释放出恶灵伤害生者的事;美国富豪朴志勇家的子孙接连患上怪病,巫师推算出是因为祖坟有问题,只有破墓迁坟才能改善这家人的命运。
然而,在迁坟过程中意外频出。
风水师金尚德发现,在这位韩国达官贵人的棺椁之下,竟然还藏着一个竖着的棺椁,竖立的棺椁就像一根铁钉,牢牢插入了地脉之中,正好插进了南北韩的边界线处……至此,这个恐怖故事也被引入了更为深邃的历史叙事和国运之战中。
竖棺里葬着的不是韩国人,而是一位日本战神的精灵,然而精灵并不能独立存在。
金尚德他们惊讶的发现,这位日本战神体内,其实还插有一把日本战刀,这把战刀,才是战神守护的东西。
以刀为骨,曾斩杀万人的将军的灵魂与他的武士刀合而为一,化作了钉子。
也是金尚德他们寻找的“铁钉”——破坏了朝鲜半岛国运的东西。
它被最上面葬着的韩国大卖国贼——朴氏祖父的墓穴所掩盖,牢牢插入了朝鲜半岛的脊梁之中。
打生桩、斩断国运,《破墓》并非虚构。
在历史上,日本殖民主义在精神和武力上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控制无所不用其极。
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日本也曾采集中国各地的土壤运回日本,压在日本的风水塔下,意为永远镇压住中国——然而,在心态平和、发展稳定的中国面前,这些所谓的心机、玄学和风水,都只是日本的殖民幻梦和一厢情愿而已。
电影中的铁钉,在历史上真实存在。
为了将朝鲜半岛这头猛虎彻底钉死,日本动用过阴阳师和风水师,在朝鲜半岛各地钉入几百枚铁钉。
自1985年起,韩国开始了一项大规模的清除活动,目标是拔除朝鲜半岛各地的约300根铁钉。
时至今日,包括北汉山、雪岳山、白头山和智异山在内的62个地点,尽管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许多铁桩仍深藏于韩国的土地之下。
对于韩国人而言,最痛心的是,明知道这是个局,却不得不入。
本是一家人、本是同根生的朝鲜半岛,经过了世界大战,被不同意识形态集团分割成两个对立的国家——韩国和朝鲜。
明明知道这是一个挑拨离间、互相制衡的局,却不得不入;入了之后又深陷其中、不能抽身。
近百年间,韩朝纷争不断、受制于人,这应该是朝鲜半岛最痛苦的梦魇和无力改变的现实。
被一个风水局搅黄了的国运、被铁钉所破坏的领土完整,成为了朝鲜半岛,永恒的历史伤痕和国家遗恨。
近百年之后,被侵略和殖民伤害过的国土伤口,仍在不断地流血和溃烂。
在笔者看来,所谓的风水,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其中不仅有对地势地貌自然环境的观察和判断,也有对人性的洞悉和把握,结合到电影,它甚至具备一定的战略智慧和政治远见:将曾经强大的朝鲜半岛拦腰截断、一分为二,让它们形成不同的利益集团内斗、互相制衡,不仅可以掣肘与其接壤的中国,也可以削弱朝鲜半岛,让朝韩无法威胁日本。
而为了安全和生存,韩国只能依附美国,成为美国的附属国。
《破墓》中,美国富豪朴志勇家族,早已在美国安家并获得了财富,这也隐喻了韩国依靠美国,走上了发达的道路。
然而,这种依靠并非归宿。
朴志勇祖父作为卖国贼,被日本阴阳师葬入极恶之地不得安息,阴灵折损了家族世代子孙的命运。
“所谓的血脉,死后也无法摆脱。
拥有相同基因的、肉体与精神的共有集团;当肉体活动终止,会化为土与地,而我们吸着那土、踏着那地,经历生死轮回,如此周而复始,与这土地连接并循环着一切(电影原话)……”
朴家的祖父,曾是最大的卖国贼,就是隐藏在最右边那张晦暗不明的脸这句话就是整部电影的基调:朴家无法摆脱祖父的影响,就像韩国无法摆脱历史的贻害。
真正把韩朝一分为二的是战争和实力。
钉入铁钉、钉住“猛虎”,更像是一种征服意像、一种意识上的操纵和统治。
如同猛虎被拦腰折断,韩国与朝鲜,就此一分为二。
对立的韩朝,其实都能清晰地感受到在两国纷争背后,那深刻的历史渊源、战争伤痕和美日殖民的叵测用心,然而,身在局中却无力抽身,这才是最厉害的风水局。
因为对历史背景不了解,很多影迷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很低,因为它的风格看上去很割裂、在某些逻辑上显得突兀且混乱,而细节上显得过于匠心和刻意。
然而,当我偶然发现这部电影背后所隐藏的历史故事,我开始对它刮目相看了。
它之所以显得胡乱和割裂,大概是因为它要承载太多的历史叙事和导演的野心。
如果我们肯花时间研究一下这部电影故事背后的历史沉淀和战争遗害、了解一个民族的悲痛和愤怒,也许更能理解它的混乱、恐惧、癫狂和风骨;也许更能理解导演张宰贤的良苦用心和理想主义:他大概也想通过一部电影,再演绎一场“驱魔”——进行一次“拔去铁钉”的风水之战、去战胜侵略者、安慰曾经义无反顾救国救民的仁人义士、去修补那些历史创伤和坎坷的国运,带给韩国国民一些心理安慰吧……(原创影评,署名党阿飞,抄袭或转载必究)
25%部好片。各种元素都是好看的。民俗恐怖本是最为过瘾。但核心问题是,铺垫了这么久,高潮就酱紫?没场面,不驱魔,全靠叙述?这一泻千里就过于拉胯了。可惜金高银。
勉强及格。剧情框架倒没有什么出人意表的地方,第一次破墓时你就知道往下面挖肯定还有东西,日本恶灵在对决时诸多慢吞吞的表现也败坏观感,最后半小时转成主角团豁出命要拔除日本破坏朝半岛风水的铁棍这么个主旋律设定,也是叫人无语。不过除此之外的表现都还可以,视听和剪辑风格都很有信心,节奏扎实稳定,在首次破墓时用了点儿挖地与刺猪交替的快速剪辑,但用的也很克制不冲破整体节奏。这种相对静态的剪辑风格与不少精心设计的构图配合,让电影的灵异现象有种慢慢攫取观者注意力的蛊惑性。相对老年人崔岷植,金高银的人设要丰富的多,身边带着奶奶的灵(但最后未能阻止日本恶灵分毫,笑死),还引出一大一小俩同事,即便出场不多倒也性格鲜明,那个小的不想杀鸡救金高银徒弟,最后还真遂她愿了。金高银胡编乱造骗恶灵的表现也算急智,是个利落行动派
还是划算的,等于看了两部片子。第一部(第一层棺材),涉及民俗,祖坟风水,迁祖坟,跳大绳,金高银的神婆跳得真好看。第二部(第二层棺材),韩国土地上的日式奇谈。我看了两边才看明白,日本半仙「狐狸」把将军与剑和盔甲一起祭祀,铸成一根钉断「老虎腰」的针。三人组破钉之行。
好歹二十世纪前前后后还有林正英、李碧华、徐克甚至邵氏、银河等等继承、发展和创新自《搜神记》以来绵延千年的“传统”,没想到一部《僵尸》却成几乎了挽歌。大陆甚至也在那个开放的年代出过《黑楼孤魂》这样挂羊头卖狗肉的佳作。现在天天骂人家偷国,咱自己这不让那不行的讲究个唯物,那就只好让人家“借”喽,借着借着就是人家的喽
半部及格片,前半部分气氛营造的还行,虽然跳大神这种题材的恐怖片现在也不算新鲜,但是也算是挺吸引人的。后半部分是啥啊?怎么突然就换风格了。前半部分还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还挺吓人的,怎么后半部分突然就出现个实体的日本鬼子。而且你说说你电影其他部分写实做的挺好的,咋就最后这个BOSS就艺术加工了呢?日本人有那么高吗!一米八就是巨人了。谁能想到是部恐怖主旋律,最后开始打鬼子了。而且本片真不是隐喻,角色名字都是历史人物,这是明着告诉你了。完全不如同题材的《哭声》。虽然我挺喜欢金高银这个人的,但她的影视作品看过的不多,这次表现挺好的。这导演不熟,《婆娑诃》一直想看但还没看,只看这部电影,感觉水平不行。5分。
#2024Berlinale# 商业气质俱佳,韩国类型电影新的出路。一方面挖坟和斗法的视听做的很精致,代入感也很强。但一方面故事性总感觉欠缺点什么,2个多小时其实没有讲什么正经的故事(也有可能是生词太多了我没看懂),更多的是把东方的这种神秘展现出来,还顺便讽刺了一把日本。用不少中国的东西得罪日本最后韩国角色阖家团圆。还是在元宵节看的这部电影,元宵节快乐了属于是📽️
#Berlinale74 四人组演技在线,中段开始发力,墓中墓的反转把整个故事引上了对日据时期历史秘辛的追根溯源。氛围营造相当不错,故事也引人入胜。P.S. 评论“主旋律鬼片”的瓣友是个人才,韩国电影在类型片上又走出了自己的花路。
祖先、妖怪、鐵針(燃燒的劍),從家族的冤魂詛咒,到關係南韓/韓半島的風水命脈,「老虎被狐狸砍斷了腰」,張在現為南韓電影界貢獻了一個將鬼神之說、風水命理,懸疑恐怖類型與民族主義有機結合的教科書式範本,薩滿巫師聯手風水專家和禮儀師,為國家斬妖除魔,故對諸如破墓移葬、跳大神、通靈招魂、撒糯米驅邪等源遠流長的本土化儀式和宗教習俗的詳細描寫也因此擁有類型娛樂以外的意義:傾舉國(血濃於水的大韓民族)之力,以在地文化和精神對抗迷惑心智,陰魂不散日本鬼子。與《哭聲》主題類似,走向截然相反。
金高银好亮眼,比起之前在韩剧里演的一些普通人女主,这种女巫设定或中国城里的黑道假小子更能展现她的魅力
优缺点都极为明显。优点在于,制作完成度不错,氛围和悬念都维持得很好,崔岷植金高银等一众优秀演员依旧发挥出色,强大的个人魅力丰富了原本羸弱的角色设计。缺点在于,庞杂的支线和一众角色都没起到很好的化学效果,几个角色都太弱了,到后了面纯粹是功能性推动剧情发展交代剧情信息,崔岷植突然地坚持爱国坚定拔钉子,也没有任何性格上的前情铺点,几个角色登场时靠着演员气场闪亮出现,但恶鬼出现以后毫无再挖掘可言,能力和性格上都很糊。故事编排上问题也很大,最后的双线叙事效果完全没出来,医院里的奉吉完全没制造压力啊,不如《灵媒》那个功能悬念性更强。感觉导演上一部《裟婆诃》更胜一筹,但《破墓》能够走向国际大热,也不是没有理由,用韩国电影工业水平符号化处理一个简单高效的且主题鲜明的“小众题材”。
韩国的鬼可真厉害,说去美国就去美国,说回韩国立马就回韩国,倏忽之间转瞬即至,相形之下,日本的活尸就惦记着吃蜜瓜香鱼,可真是逊色多了。
本来是因为金高银看的,甜妹从和鬼怪谈恋爱到专业退治鬼怪成为巫女,感觉选角很有意思。一个简单的祖先作祟客户,串起丧葬风水,巫术习俗,入殓师(这个角色信的是上帝)。得益于金高银的表现力,跳大神仪式也显得很庄重,没有国内那种搞笑感。因为子孙没有供奉,祖先作祟要杀死自己所有子孙,很东亚爹。子孙为何没有供奉,因为祖先是韩奸效忠日本人。。。随后突然开始日本阴阳术参与朝鲜战争,韩国独立战争,日本妖怪传说等一系列历史背景旋风般的展开,害我看一下停一下补历史(●.●)📚这个妖怪自称武神,可能是动画野良神中的祸津神,主灾祸战争。它死于关原之战,在京都被砍头,所以五百年来对香鱼念念不忘。(字幕翻译为银鱼但是台词说的是香鱼。。。韩国人日语讲的真不错)
感觉钱花够了,质感挺好的,搞了俩小时打鬼子(种种意义上),看得我困死了,睡着了四五次,感觉剪掉三分之一毫无问题,开篇第一段是全片基调,整体来说恐怖感不强,爱国教育片吧。(金高银好美!
没想到最后竟然还是个打日本鬼的主旋律。 崔岷植又演了一次民族英雄,这回直接拯救国运,比什么李舜臣牛逼多了。这个日本鬼也就埋在南边,要是再往北一点,金将军直接用核弹炸你。
挺长,以为该结束了的时候又开始反转延续,出现新的章节。但不论前面经历过多少惊心动魄,揭示了多少多舛命运或纠葛历史,似乎生活真谛有意无意隐藏在最后十分钟里:年迈的风水师劫后余生,仍旧始终如一固执对抗不断“科学”发展的现代都市,坚守对于“(땅)土地”的敬畏与谦卑之心;入殓师送别亡者时透过歌声仿佛能感知其气息;年轻巫师后来在起舞做法时,仍时不时想起这场险些亡命之途中的种种画面,很多人生中难以释怀的苦难总是萦绕难消,但幸好还有同伴在旁,默默与我们同在。(以及金高银真的好美李到睍真的好帅四人组真的演技很炸裂也有点小搞笑哈哈👍值得一看)
好一个狐狸断老虎腰!恐怖片也可以主旋律的!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手撕鬼子,我姥爷肯定爱看
前半段神神叨叨,后半段秒变抗日,一星给音效
前半部分超有氛围,僵尸将军站门外那一幕压迫感太强了,不得不佩服韩国电影,僵尸片不是不好看,而是需要创新!
豆瓣分真的太低了,这种结构严谨,立意也不错的片子就在那儿讨论抄不抄的烦不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