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片这东西,越看越怕,越怕越想看。
今年看的恐怖片不算少了,每次看完都想以后再也不看恐怖片了,结果新的片子出来还是忍不住想看。
今年看过的所有恐怖片中,我认为本片是最出色的,它既不是欧美式的特技恶心片,也不是日本式的纯粹骇人的恐怖片,而是有恐怖但也有情感的中国式恐怖片。
说起台湾电影,最近的记忆就是“双瞳”了,很巧,也是恐怖片,也很好看。
看完了本片,隐约觉得两部片子会有联系,因为主题相似。
一查,果然,本片的导演苏照彬是“双瞳”和“三更”的编剧,本片是他自编自导。
应该说,剧本是很出色的,人类的恐惧来源于未知,当未知就在你身边的时候,恐怖自然而然的就发生了。
当然,故事的逻辑性还是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是,毕竟那是未知的世界,我们现在所说的不合理是建立在已知的知识上面,谁知道那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
何况,本片的真谛不是说鬼有多恐怖,而是在探讨安乐死的意义。
以爱她的名义,让她痛苦的活在这个世界上?
还是在爱的名义下,让她安静的死去,永远的摆脱痛苦?
或许导演也无法给出答案,只是通过片中的两个母亲的行动告诉我们,无论结果如何,母子亲情之爱是永恒的。
本片的演员整容也很强大。
虽然看之前知道有江口洋介,但乍看之下还是没认出来,满脸的胡茬子,写满了沧桑,一个心理失衡的博士形象。
大S穿职业装很性感呀,身材也很好的说,可惜挂的太早了。
张震绝对是帅哥,气质非同一般,我看好他成为梁朝伟的后继者。
常有人说起梦见故去的亲人,是真的有鬼,还是对亲人的思念使然?
台湾早些年的恐怖片太走心了,科技跟鬼结合的电影其实很多,但是这么合情合理的也很少见。
张震演这种都市剧也很合适,正义相外加有点悲伤感的脸很有故事感!
江口洋介的加盟让剧情更国际化,新型材料能让人看到鬼,也能让鬼困住。
小男孩身世好可怜,身患疾病还要遭受身边人的欺负,母亲含泪替他解脱,跟男主不舍让自己瘫痪的母亲舒服离去形成对比。
重看近二十年前的台湾电影【诡丝】,尽管演员的表演都欠火候,但扎实的剧本完全掩盖了这个短板!
非常克制的跳吓,非常克制的血浆,非常引人入胜的剧情,而且现在看来很low的特效,放在此片中却无比贴合剧情营造的气氛!
事实证明:不论多豪华的配置,故事剧本永远是电影的核心!
就算到今天仍然是华语恐怖片的精品之作!
强烈推荐!
迄今为止,我看过三部趋近完美的鬼片,《回魂夜》《《双瞳》》和《《诡丝》》,后两部是台湾和其它地区联合制作的,编剧都是苏照彬,看《诡丝》非常过瘾,觉得很像《双瞳》,后来一查,果然是同一个人编剧的,在鬼片领域,我把苏照彬陈国富排第一,虽然他们只弄了这两部鬼片出来。
一.故事概要他们是日本马来西亚台湾的联合研究小组,自称是科学家,他们声称为了研究让重力消失的能量场,而事实上却各怀鬼胎,他们捉到一只小鬼,把它困在台湾某居民楼的一所房子里,困鬼的东西叫做『孟杰海绵』--这就是他们的成果,可以使重力场消失,其实这是种人造磁场,可以把鬼的能量控制在如迷宫一样的磁场中,孟杰海绵液化后相当于牛眼泪,喷在眼皮上可以见到鬼,完全符合物理成像原理,透过人造的能量场可以看到波长在『非可见光』区域的电磁波---鬼,就属于这个波段的电磁波,人死之后,根据能量守恒,转化为另一种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存在于宇宙中地球上某个空间内。
这个小孩儿蜷缩在角落里,木呆呆的坐着,嘴唇在动,但不知道在讲什么,研究组花了三年功夫才找到这一只鬼,他们找鬼的方法是,到世界各地传说中的鬼屋去拍照,每隔一小时拍一次,一直到这间房,一个爱财如命的无神论摄影师拍到了小鬼,死在鬼屋。
他心脏上有五个手指印---显然是被鬼穿过胸腔捏住心脏而死。
研究组长桥本(江口洋介)联络到技艺高超的刑警起东(张震),起东眼睛好记忆力强会读唇,他有个患重病的妈妈,和一个非常爱他的女朋友(我们的林嘉欣MM^_^),就这样起东卷入这场扑朔迷离的捉鬼研究鬼的科学计划中。
他们想搞清楚小鬼是怎么死的,为何每天他都要拉门想要出去,这一天,他们将孟杰海绵拿掉,放小鬼出来,起东悄悄尾随其后,小鬼走到公车站,习惯性的伸手拦车,可是司机是看不到他的,于是起东帮他拦下车,和他一起上车,他静悄悄一路走到天黑,到了一所残障儿童学校,进入教室,坐在自己的位置认真听讲,举手发言,上台在黑板上做计算,然后,回头(很显然,这里的镜头极具恐怖效果),生气的跑到教室外的走廊上,望着楼下,脖子上慢慢生出红色的疮疤,接着蔓延到半边脸,他从二楼跳下,挣扎了几下,慢慢爬起来,坐在教学楼下的石凳上说:妈妈,萱草花开了。
他妈妈再也不会来接他放学了。
这就是起东跟随他时看到的情景,就是所谓的『瞬间现场』,这个理论已经得到证实,鬼会想尽办法把自己死前的情景再现一次,《冤鬼路》里也有这样的描述,这时一个醉汉对着小鬼—事实上是一片空地—撒尿,小鬼站起来,捏住他的心脏,眼看他就要死了,起东举枪射向小鬼,救下他一命,但也误伤了路人。
有了这些线索,他们很快就弄清楚了,小鬼生前患一种无药可医的怪病,会生疮,以致脸部溃烂,妈妈又无钱医治,于是他常被人笑话,那次跳楼时,其实妈妈就在楼下,还想要掐死他,桥本推测小孩儿是被妈妈害死的,但为何他的能量不会消失呢?
他们找到了小孩儿的老师,查到了他的资料,原来他们家有一大片花田,花田在强辐射区,而母亲把小孩儿掐死埋在花田里,碰巧埋在磁力线穿过的地方,根据左手定则(磁生电,电生磁)他于是得以能量不灭,尸体不腐,好像真相已经查明,而各自的野心也逐步暴露。
大S演得那个科学家想要借『孟杰海绵』一举成名,而桥本却另有隐情,原来他一直患病,早已不想在人间,破解重力场只是手段并非他的目的,他是想要寻出死后永生的秘密,现在他自以为找到了这秘密,他认为:恨意+磁场就可以永生。
他带着小鬼从实验室里逃走了,然后死在那片花田,希望得到永生。
起东一早就注意到小孩儿走的时候好像有股若隐若现的细丝,他循着细丝找到了看护院,原来小孩儿的妈妈早就在一次地震中受重伤成了植物人,在看护院里,诡丝正从她脚底延伸出来,起东到来时,她剧烈的挣扎了一下,医生抢救无效,死掉了。
然后,研究组的人陆续死去,死时表情痛苦,仿佛心脏立刻停止而死。
原来是鬼妈妈找不到孩子,于是连续杀人,终于,在地铁里,她追上了起东,起东看到她就在眼前,手已经伸向自己的心脏,他拿起电话,打给加维,他的女友,那天晚上是妈妈手术后的危险期,他告诉她,他不该一直抢救妈妈,让她在病重时没有尊严的活在世上,但母亲是他活着的理由,他希望以后自己好好的度过每一天,但他知道他活不了,他安详的闭上眼,忍受着心脏被捏住带来的剧痛,嘴角露出笑意缓缓的死去了。
在死之前,他一切都明白了,小孩儿的妈妈,不想让孩子活在世上被人嘲笑,悲痛的掐死了他,孩子死前说:谢谢妈妈,因为葬在磁场中心,小孩儿变成了鬼,他能感应到妈妈的举动,他回到自己家,妈妈在地震时被压住时他去将她救出,以至于她被压了半个月还没有死,后来妈妈变植物人,小孩是鬼,两人的能量场通过那道丝链接起来,每天说话,保持着交流。
小孩儿被桥本带走后,妈妈也死了,立刻变成鬼,去找自己的孩子,她杀死了参与研究的每个人,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孩子,终于在最后一刻,她理解了起东的所作所为,又将他的心脏启动起来。
启东回到家,手术后,妈妈没有度过危险期,已经过世,他看到妈妈变成鬼坐在厨房,起东问:我坚持救治,让您痛苦的活在世上,你恨我吗?
妈妈没说话,转过脸看了看他,能量消失,很快散去了。
二.无限趋近完美的鬼片这部电影是台湾和日本联合摄制,由《双瞳》的编剧苏照彬编剧导演,真所谓集合两地之优于大成,台湾的鬼片充满了科学和人性的因素,很少搞笑,非常认真,甚至有些煽情,豆瓣上看到评论,许多人看到哭—不是被吓哭,是感动哭的,说实在的我自己也挺感动的,但出于多年专业训练的习惯思维,我一直陷在磁力线、能量场、感应场这样的科学思考中。
后来回过神,立刻也想到了那句著名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可怜的两母子阴阳相隔,就靠强烈的爱意,用细微的诡丝—其实是一种可见的电磁波---传递能量,保持着联络。
《双瞳》和《诡丝》,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情节曲折离奇但又非常严丝合缝,《双瞳》偏向于法术,所以真实的令人恐惧,而《诡丝》偏重人性,所以真实的令人感动。
这部鬼片的道具设计我非常喜欢,那个叫做『孟杰海绵』的东东,看上去像个魔方,里面是根据二进制产生的无穷尽的格子和交叉,而小鬼的造型很像《双瞳》里那只修仙的女鬼,眼睛只有眼白,鬼妈妈则完全参照了史上最恐怖之《午夜凶铃》中的造型,穿着病房的睡袍,长发披肩,遮住脸,有意思的是,导演安排鬼妈妈变成鬼之后,迅捷的爬着逃出病房---这在西方的科学研究中是有实证的,鬼的确是那样行动,这也增加了真实性,令人不寒而栗。
《双瞳》是一个道教修仙的例子,原理是,经历磨难而不死的人,希冀修炼成仙,并用尸体培植细菌来替天行道,中间穿插案件追踪人黄火土(梁家辉)和妻子(刘若英)之间的家庭、感情问题;《诡丝》也用同样模式,鬼的世界里的妈妈和儿子,妈妈是健康的,儿子生不如死,人的世界里,儿子是健康的,而妈妈生不如死,这两个对称的故事交叉着讲完,告诉人们热爱生命的道理。
我常觉得鬼片无演技,主要是音乐和故事,这部也一样,因为我根本无心留意演员的表现,这部电影算是强强联手,音乐是金蓓达做的,我所始料不及的是《东京爱情故事》里的风流帅哥三上君江口洋介已经老成这个样子了,我的青春剧啊,看来青春真的逝去了。
大S就是个巨大的龙套,出来一会儿就被鬼抓死了。
连我们的嘉欣都是龙套,在这个鬼故事里,她深爱着起东,但起东却并不快乐,她在启东母子之间扮演着一个重要的沟通角色,她曾经试图说服启东听从医生的规劝,停止治疗,让妈妈早日解脱,但她同时也明白,如果这么做,启东以后的日子里都不会快乐,她是如此关心启东以致也被鬼妈妈追杀,启东拼出自己的生命救下她。
桥本是个悲剧角色,他生下来就患病,接着截去了一条腿,他厌恶这世界,对世界充满了恨意,但他又企图在另外的世界获得永生,他以为找到了永生的秘密,以失败收场,这个例子也告诉我们,科学研究是没有止境的,不要轻易下结论,尤其不要拿自己的命去做实验^_^,桥本用计数器记下上司骂他『死瘸子』的次数用来时刻提醒自己,产生恨意,一共744次,他觉得恨意已经足够了,于是隐瞒了研究成果,去做自己的永生大梦,这个例子则告诉我们,不要老是拿别人的残疾来侮辱他,哪怕你是他上司,当然,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世界--不管是以何种能量形式存在的世界,人或者鬼的世界—都是由热烈的爱主宰而不是被强烈的恨统治的。
现在故事有了完满的结局,希图得到永生者,以失败收场。
小孩儿和妈妈终于可以永远在一起,安详的遵循能量守恒定律,消失在宇宙中。
启东和家维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三.观感我只能用四个字来表达我的观感:相当过瘾。
第一次看尤其如此,我动用自己的知识和看电影的经验去推测,而导演却总在我推测之外,并且比我想象的更合理,比如当他们开始追踪那条丝的时候,我暗暗的想,这条丝肯定通向启东母亲的病床,结果却是小孩儿的母亲。
而最令我得意之处是看到电磁辐射区里寻找小孩儿埋骨之地时,桥本使用左手定则确定方位,哥哥看的傻眼,我得意洋洋的解释说:不知道了吧,这是安培定则,磁力线穿过线圈产生的能量,能量场肯定在磁力线上,然后Blur Blur解释一通,说的我哥频频点头,哈哈,文科生的物理会考完就还给老师了,兄弟我虽然已经快十年没摸物理课本还记忆犹新那,至少够对付这个电影了。
《双瞳》我看了许多遍,那部片子是哥伦比亚公司和台湾联合制作的,自有它对西方市场的考量,弄了一堆道家修真和细菌知识在里面,我觉得是有漏洞的。
这一部《诡丝》我想到了许多漏洞,然后又一一的在电影中找到答案,所以,基本上是完整的经得起推敲的,这样的鬼片真是推理的快乐与气氛的恐怖并重,实在是看得相当过瘾。
唯一的不良后果就是,看完之后我必须再看一部需要动脑子的电影把它暂时忘掉,要不然我会不敢一个人去房间睡觉的,于是我又把《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看了一遍,然后暂时忘记诡丝,陷入考古学、宗教、历史的思索中,在凌晨两点钟心满意足的睡去了。
对于华语电影一直比较期待,早就想看这部电影了,可惜下了好几个版本都是没有字幕的,对于这部掺杂日语的片子,光靠镜头语言实在很难理解.虽然市场反响不是很大,但是片子整体感觉还是不错.张震的出场比较帅,开场时就在最后一秒钟凭着未发出的唇语救出人质击毙凶徒的警察.大S可惜了,花瓶一样,开场没多久就因为欲望被鬼钻了空子,被害.演员阵容很有意思,台湾导演戴立忍,摄影大师黄岳泰,都有出场,算捧场吧.三个感触的情节1-身患怪病的儿子被妈妈掐死,临死前没有恨,没有惊慌,有的只是满脸的安详,解脱,有的只是"谢谢你,妈妈",在死后还一直守护着妈妈2-信任是一件难得的事情,大S因为不信任张震,没能躲开鬼的攻击,林嘉欣就因为绝对信任,保全了生命.3-张震以为妈妈鬼魂长久的不散只是因为无法原谅他的强行滞留,而事实上,她介怀的仅仅是她未能在最后的那个早晨,没能给孩子做完最后的一顿早餐而已。
两句感触的台词:一条关于爱情,林嘉欣说:我很喜欢你,但是你不快乐一条关于亲情,张震说:想要活着,想要过得快乐想要人生可以改变想要每天早上可以再去看你
我从来不看恐怖片。
因为觉得,只有心灵空虚,追求心灵刺激的人,才会去选择这么无聊的节目。
今年年初却无意中被朋友硬拉着看了一部台湾的《诡丝》。
张震我觉得是有款有型的,何况还有江口兄,所以也就壮了壮胆,看吧。
没有想到过,导演会安排一个天真无邪的小男孩来演这么令人胆寒的一个鬼。
苍白的面容,失神的双眼,仿佛漫无目的的游走,冥冥中又似乎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在牵引。
谁想要扯断那根线,谁就会招来杀身之祸。
而一旦招惹到了,不管你是否愿意,或者尽力摆脱,他都象一个怎么甩也甩不掉的牛皮糖一样,粘牢了你!
更恐怖的,是他盯死了你!
你无处可逃……有一种极端去叙述另一种极端,这是《诡丝》想要讲述的故事。
因为母子间的爱,让母亲为了不再让儿子受到欺负和歧视,武断的结束了儿子的生命。
她以为,这样儿子就可以快乐了。
而儿子,因为对母亲的信任和爱,也让他久久不能释怀。
正是那种彼此相依,密不可分的关系,导致他们一致对外界的排斥,不管是友善的关心还是贪婪的利用,他们都选择了杀戮来解决。
所以,为了追求名利的大S会被小男孩掐死,那种被放大的人形,反映出人内心的无限恐惧和失措。
生命,就是这么简单,也易流逝。
而江口洋介,那种掌握神秘能量、操控一切的野心,让自己陷入疯狂的境地,这是一种可悲、可怕的人类欲望。
最终会导致灭亡。
他的死,的确不足惜。
因为,到死,他都不会明白,那种强大的力量不是来自死亡,而是爱。
片中积极、真诚的代表--张震,正是因一份对母亲的爱,对女友的爱,让他最终逃过了一劫。
感化了那对惊恐、暴力的母子。
那颗被捏瘫的心,在那只小手的揉捏下,重新跳动起来。
母子终于平静下来,久别的重逢让彼此更加珍惜。
而张震也打开久久的心结,安详平静的送走了母亲。
生活恢复了阳光,详和,世界和平。
只要世界上的每个人都珍惜身边的爱,多一份宽容,少一份贪婪和欲望,那就没有什么值得害怕和恐怖。
那致命的诡丝,原来是血浓于水,能够抵挡一切侵略的爱。
没怎么看过恐怖片,但这部我觉得比起那些血淋淋或者邋遢不堪的视觉冲击要高段得多。
人往往不能战胜的,是内心的恐惧。
是自己内心住着的贪婪、欲望、冷漠和野心。
那都是,心中的鬼。
最后说一下,演员的表演可圈可点。
江口洋介抛弃帅哥形象,展现成熟古怪男人面目,大S倒是十足的本色演出,林嘉欣玉女依旧,张震戏份最多,也是实至名归。
台湾电影,给我的印象,一直是比较好的。
如同韩国电影,和当地的电视剧南辕北辙。
在dvd里,补充了一个绝望的结局:张震最后打给江口洋介的电话以后,江口的鬼魂就坐在电话和尸体的旁边,终于得偿所愿,在得意的笑声中,江口洋介突然发现自己不但不能站立,甚至根本无法动弹。
他惊恐地看着自己地手臂慢慢抬起,完全不能控制,重复着自杀的动作……随后,在那幢关鬼的大楼的顶层,他又自杀了一次……第三次,在江口洋介幼年的幼儿园场景,一个储物柜里,他失控的继续重复自杀的动作……江口洋介绝望的发现,他只能在各个不同的地方无限的重复着他死前的最后一个动作:自杀……另外,3区的dvd里也没有那场大S坐在江口洋介腿上的热吻抚胸的激情戏。
其实不该删去,这样在后面江口把大S关在禁闭室就更能突出江口洋介自私阴暗的心理。
导演苏照彬,还曾经编剧《运转手之恋》、《台北晚九朝五》、《双瞳》、《三更》。
这些片子都是我很喜欢的台湾片子,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故事讲得非常好。
以前老觉得中国电影的最大问题就在于没有好的故事(剧本),大多数情节瞎掰对白作呕……惨不忍睹。
其实还是有很多相当有功力的,反过来想想也是,很多好本子电影局直接就枪毙了,领导们一分析就替我们做了主,觉得我们不能看这样的片子。
yu……这个话题又扯远了。
片子里林嘉欣这样好的姑娘居然在里面只是花瓶,唉,可惜了,不过花瓶也是很到位滴。
大s花瓶戏还算多些,虽然早早就死了,死相和扮相都是给人印象很深的。
大s绝对是片子里最漂亮最时尚的角色,那双高跟鞋,那条黑色九分裤……嘿嘿,我坚信她的服装肯定是自带的不是剧组出的。
不知为什么,一看到大s我就也能想到她妹妹小S,姐妹俩赤裸裸的要出名要有钱的宣言,自称姐妹俩穿衣打扮时尚出位绝对是台湾第一,多少次在主持的节目里大飙特飙演技……这种直来直往真性情小S比姐姐还要更直接一些。
我很喜欢,就该这样,不虚伪。
但是俺觉得大s抢戏有点明显。
从片子里的穿衣打扮到表情和动作,完全就是为了突出一个印象深(确实做到了),太露痕迹,戏有点过。
她在电影里这样的本性这样不经意的流露,一看就觉得这人在演戏。
或者说一看这就是大S,而不是那个角色。
看结尾演员表我才看到万芳的名字,居然在里面演妈妈,女鬼,呵呵,我说怎么有点眼熟,但是因为妈妈形象吓人,就没细看,也就没认出来;另,长发遮脸胡子一嘴的江口洋介第一次露面的时候,我也差点没认出来。
这部电影,其实讲了三个方面。
一是生命的意义,那是主线;一是伟大的母爱,分别体现在张震母亲和郑纯身上;还有一个就是默契的爱情,自然是说张震和林嘉欣。
生命的意义,仅从张震和桥本分别对待生命的态度及看法上就可见端倪。
张震相信,无论如何,活着是最重要的。
所以他尽力挽救母亲的生命,尽力让自己躲开死亡。
劫后余生,他说谢谢桥本,让他领悟生命的真谛,他要更好的活下去。
而桥本,从头至尾就是个厌世者。
毫不避讳的声称自己从来就觉得活着没意思,一直都想死,只是条件不充分,缺乏足够的恨意。
他的心理是扭曲的,害怕生活,对什么都没有兴趣,自杀时似乎很开心自己得到了解脱,其实就是个逃避责任的胆小鬼。
母爱方面,我更感动于张震的母亲。
她的魂灵不肯离去,张震本以为母亲是因为恨他而不肯走,却不曾想到,竟是为了等到白天,为儿子煮鸡蛋,了却自己的遗愿。
舐犊情深,足见一斑。
而郑纯亲手掐死儿子,从某个角度上来说是出于强烈的母爱,不想自己的儿子在世上受苦受累受人欺凌,希望他早日解脱。
但在我看来,保护儿子的方式,怎么能这么极端。
单不说每个人都有自己自由生存的权利这种大道理,儿子患病、自闭、自卑,做母亲的应该积极对儿子心理进行疏导,教他乐观积极的生活才是,怎可把厌世观教给这么小的孩子呢?
可怜一个弱小的孩子,还没来得及看清楚世界是怎么回事,就永远的离开了。
“我喜欢你,但是不快乐。
”林嘉欣温婉的这么说着,却也依然在张震母亲的手术单上签上了“媳妇”。
“我只想跟你一起这样活下去,好好的过每一天。
”张震的“遗言”,动人无比。
他们的爱情,不需要过多的言语表达。
科幻+恐怖+亲情 如果用科学的角度解释鬼的存在是不是就不那么可怕了呢?
电影中的鬼被设定为一种特定波长的电磁波,而电磁波是能量的一种,一位研究反重力的日本科学家桥本发明了一种叫孟结海绵的东西,可以捕抓电磁波,吸收能量,桥本用孟结海绵成功抓到了一只鬼,当孟结海绵吸收到了足够的鬼的能量,就能达到反重力的效果--人可以站在天花板上。
当然桥本也不完全是为了科学,他患有严重的糖尿病,跛脚,想离开这个世界很久了,当他捉到鬼(耀西)之后,他便想知道如何才能在死后灵魂不散。
于是我们的叶起东出场了,桥本为什么要找叶帮忙查明耀西的来历和死因呢?
因为叶起东有两样特殊技能:视力极好,会读唇语。
桥本放出了鬼,接着叶对耀西进行跟踪,耀西灵魂不散的原因也逐渐揭晓。
耀西生前是个十三岁的男孩,患有先天性的颈部肿瘤,饱受欺凌,一心求死。
母亲眼睁睁看着儿子遭受无休止的病痛折磨,却无能为力,最后选择成全儿子,在一片萱草花田,亲手结束了他的生命。
萱草象征母爱,又名忘忧。
让耀西神魂不灭的既不是磁场也不是辐射,而是他与母亲之间的爱。
《诡丝》,是一部让人感动到泪目的恐怖片。
诡丝,是耀西双眼间的细丝,是耀西对母亲的思念,也是母亲对孩子的丝丝牵挂。
“听说神无法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妈妈。
” 哪里还需要什么神秘的力量呢?
母爱本身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了。
PS:这种有缘由的恐怖多了情感色彩,把鬼片的惊悚感冲淡了一些,姐妹们可以尝试一下,为了叶起东,冲鸭!!!
一开始看这部电影是别人推荐的,里面的一些捉鬼的手法很有趣啊,那个不能跟鬼对视的设定很有意思,里面那对母子的戏还是很感动人的。
张震也超帅,跟小鬼对视的那场戏看得人很紧张,还有对女朋友开枪那里。
后面还以为张震必死了,幸好母子相遇放过了他。
没想到s演的是坏人哈哈。
总体来说是部很不错的恐怖片。
7.5/10 期待导演的恐怖片新作
恐怖片是要讲感情的,感情片也是要有点恐怖的,电影本身就是这么婆婆妈妈!
前半部分节奏还不错,干净利落,虽然剧情设定略扯淡。后半部分又拖沓又烂尾。重点是光顾着煽情了,根本不恐怖。
不及格
当时我看还觉得挺好的
比《双瞳》圆得好,而且比较有爱。
略有制作,毫无突破
初中级别
4.5分左右。好无聊啊,全场戏就感觉只有张震一个人在认真演戏,这么烂的电影居然也可以演的那么认真😂唯一眼前一亮的时刻是大S死去后,被人拉走时拖出的幻影效果,把鬼比作精神体还挺有意思的,可是后半段长长的煽情,简直无聊死了。
因是苏照彬导演慕名来看,双瞳定义成仙条件,诡丝定义成鬼条件。披着科幻恐怖外衣的温情片。强大的怨恨,强大的磁场,缔造出不散的冤魂,影片一直也把观众往科学抓鬼的方向引导,结局却反其道而行,小鬼娃变鬼只因母子连心的爱,是爱这个主题的强化。一心作死成鬼的组长,起到了反讽的效果,贡献了最大的黑色幽默。影片立意上有新颖之处,设定上还是混乱了些。
完全没有看出那个鬼是万芳。。。
苏照彬的恐怖惊悚有一点日本的意思,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江口洋介,让我总有一种感觉这是日本人拍的,反正台湾也总是哪么和日本化发展,大s早早的死掉真的是太好了,不明白她在里面到底有什么意义,郁闷啊
演技和台词很想让人翻白眼,但想法还是不错的。苏照彬是个人才
只可惜特效一般,拍得挺不错,支持台湾电影。
这片子并不完美,多一星以示褒奖,实在是难得一见鬼片不以吓人而以感人为己任。虽然其实所有好的恐怖片都会最后归结到人性上,但本片写情的诚意与深意,让看片不算少的俺头一次看鬼片落泪诶。。。创意嘛其实一般般,电磁波啊恨意啥的,细节处理上后半段很糙,但整体上赞,台湾的片好的是真好啊。。。
我真的是球球了...不要在恐怖片塞親情元素...整部的劇本也很有問題
时间很久,显的比较枯燥
还行,给四分是因为喜欢大s..而且那个女鬼在马路上追那段还蛮可怕的~
鬼片伪装下的伦理片~主演全是神
根本就不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