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之间
Între revoluții,Between Revolutions,Intre revolutii
导演:弗拉德·佩特里
主演:伊林卡·哈特纳,维多利亚·斯托伊丘
类型:电影地区:罗马尼亚,克罗地亚,卡塔尔,伊朗语言:罗马尼亚语,波斯语年份:2023
简介:70年代,伊朗女孩赫拉在罗马尼亚上大学,她认识了一个叫玛利亚的同学。在79年反对君主制的革命爆发后,赫拉怀着政治变革的希望回国,此后再也没离开。接下来的几十年,赫拉和玛利亚通过书信传情的方式,交流她们对政治、社会和人生的看法,直到罗马尼亚也迎来苏东巨变。两场革命之间,是两个女人超越时空的精神恋爱。导演用详实的历史..详细 >
想到阿克曼 可能导演也看过 这片和《家乡的消息》形式如出一辙 只不过阿克曼的影像偏实验 本片则故事性强一些
70年代对于罗马尼亚和伊朗来说是动荡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个人命运的遭遇可以说都是人祸,随时代大流颠簸,可惜的是时代有变好的可能,人生却苦短不一定等得到
漫漫路上,不知所措
只有情感上的连接,没有影像上的共鸣
用两个人的书信串联起两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历史影像。国家之间的历史进程是那样独特,却又那样相似。历史仍在不停地重复。这些原始影像的价值或许比故事本身更值得纪念。
滚滚历史洪流下的私人独白。看着那些历史影像,再看看那些地方的如今,就会对那个著名的问题“这个世界会好吗?”有了答案。
{纪录片起步02}
又是一部垃圾。
风雨激荡的70年代...看到后面才发现是虚构的,那这还能算纪录片吗? 影像资料➕虚构文本,这种形式蛮好,有种拼贴诗的感觉
柏林就喜欢这种片子
感觉需要把比较zz学看完
从布加勒斯特到德黑兰,从沙阿到齐奥塞斯库,身居浪潮两端的一对同志恋人,可惜没做成剧情片。在女性电影井喷的当下,如何在其中辨别跟风之作还是真实表达成了个新问题,本片毫无疑问是在描摹大时代下缺乏的女性形象,特别是补全了两伊战争、革命进行中的女性形象、所思所感,但影片还是将大量素材放在了浪潮记录,对于这样一个私人情绪饱满的素材来说,主观信笺旁白加客观记录素材的方式还是意犹未尽,影片恰恰应该更多关照两人各自的经历影像,而现在这样的冷静刻画,保证了全片的中立性,主题上却在历史补遗与个人经验间摇摆。
We used to be one, we used to be one. 于Zahra和Maria,于伊朗和罗马尼亚。
剧本远胜于拍摄,且镜头多次迅速移动或晃动已经到了需要加seizure warning的程度。
上一個把一雙女子揉雜進萬萬人的動盪歷史與革命中給我無盡的震撼和感慨的還是碧雲的帶喜和銀枝。將女子拋進歷史,用女子開啟並講述革命,微細人身的榮枯在家國龐大敘事的興衰中虛浮,再大的悲哀,好像也沒那麼痛苦了。革到最後的,就是命了吧,眾女子在回歸中離散,一場開始,完成了她們的終結。那末革命之間呢?遊行,熱情,口號,呼喊,群眾,手挽手,肩碰肩,軍隊封路,硝煙彌漫,砲火連天,寫不盡的情書斬不斷的情絲是由一個女子到另一個女子一個世界到另一個世界的細如冰裂的綿長呢喃,致最後的茱麗葉:離別時妳送我的耳環我仍在配戴,對鏡端詳,想像妳來到,於鏡中,我們合二為一;我多想與妳再見一面,流淚眼望流淚眼,談十晚再談十晚,不要為了保護我而離開我,我希望我們可以由頭來過,人世幾多不堪與狼狽,夜空煙花依舊嘹亮,妳未看到嗎?
临时起意买了票结果看到了目前最棒的一场。整个片子类似伪纪录片,但脚本都来自档案馆和私人影像,画面在虚实之间来回切换:两个主人公一别多年对彼此的思念和对自由的渴望,只能通过书信(画外音)穿越时空来艰难对话。最后Zahra彻底没有了音信,Maria在信里说她已经想不起Zahra的声音,只能戴着她给的耳环在镜子里假装在一起,假装We used to be one…太难过了。书信里情感真挚细腻是那种女导演才有的风格,Q&A的时候才反应过来导演是男性,但女编剧没有来放映现场,因为去给自己过生日了lol 开头Azar Nafisi的诗:You need imagination in order to imagine a future that doesn't exist. 然而导演还是愿意相信希望
我已经记不得你的声音了,我看着我们的合影,那时的我们是多么要好,甚至剪刀都很难再把你我的影像分开。照片上的人影已经褪色到快看不清了,印在纸上的人像何时会从纸上淡去?我们逐渐淡出了彼此的人生,我想象着你和我说话的样子,你的声音好像变得陌生了。有时只有我自己的声音久久在脑中回荡,我真的很害怕,你到底在哪?
虽然影片都是讲述的都是国家层面的历史进程,但两个人应该都在各自国家的革命中付诸了行动,不然完全可以去和平的地方一起开始新生活。
算是比较讨巧的拍法。由于历史题材或者说文本的时间逻辑的要求,影像虽破碎但也清晰明了。但问题在于基于本身就给人以距离感的历史影像,再构建一个具体形象很虚的“抒情主人公”,一定程度上是靠文本自己说明自己,就更加疏离,不仅是对文本的考验,也是对观众耐心的要求。其实我觉得未尝不可拍成像乔纳斯梅卡斯那样更为私人和碎片化的风格。总体我认为是一次不怎么实验的实验,在故事性和整体性之间一次不怎么出彩的权衡。
“他教会我希望,那是一种想象未来的力量。现在我再也想象不了任何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