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单身是一道题,那么你的答案是——很多人因为想远离孤独而恋爱,也有母胎solo一直幻想着脱单时刻的到来。
就好像单身是某种疾病的样子,幻想脱单也会无限循环。
大家的共同心理只是——不想一个人。
有段时间大火的国际孤独等级表,大家争前恐后比较,看谁的级别高。
最后发现冠军的奖品,没有最孤独,只有更孤独。
人们希望会有更亲近的存在,于是选择了恋爱。
多数时候恋爱是一时冲动,把美好的事情都早早做完,剩下的只是疲惫。
把迁就忍让的份额用完,又变回两个自私的小孩,围着一个玩具争抢。
明明对方身上还有自己熟悉的气味,却因为想法不一致,红着眼眶说出分手。
于是,又变回一个人。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这部探讨“单身”的剧《若是一个人》。
闽南语的对白让这部剧显得温温软软的,节奏很舒服,有种淡淡的治愈。
男女主角不是那种精致俊美的脸,但都有各自的特点,仿佛生活在我们身边
女主和交往三年的男友分手后,一直困在上段感情中。
直到一次疗伤之旅,她终于开始正视“一个人”这件事。
01
“既然我们生来是一个人,离开时候是一个人,人生在世几十年都是过客。
”选题会议上,方佳莹提出杂志下一期选题“一个人真好”。
同事张一瑞却觉得她的想法太凄凉了,缺少幸福。
是因为她自己失败的恋情才如此想。
这让她回想到了过去。
一年前,她和男友杨大和约在麻辣锅店吃饭,看见一个孤身来吃饭的女人(林心如客串)。
她还说那个女人也太孤独了,把人家当奇观看待。
可杨大和却说,她明明看起来很自在啊。
一个人生活也很好。
没想到过了一个月,他们的恋情告急,终于在他晚归的凌晨,撕破脸皮说出分手。
没有人试图挽回,但其实她一直没放下。
她还记得他们在朋友聚会的KTV上相识,交换社交账号。
一起逛街看电影,一起搬进新居,一起吃饭,一起起床抢浴室……
感情升温得很快,心却是慢慢凉下去的,分手时他对她说:他不想12点前必须回家躺在床上,他不想周末不是去逛街就是看电影;他也想一个人吃饭、看电影,结识新的朋友;他不是不爱她,他只是想一个人生活。
至今,佳莹认为她一个人的状态很好,张一瑞却嫌她死气沉沉,总给她介绍对象,抱怨她放鸽子。
这一次介绍的是他女友秀欢的表哥,在有机农场工作的丁志明。
佳莹无心交友,十分冷淡地介绍了合作要求。
丁志明却很自然地接过话题,避免了尴尬。
这只是一个小插曲,生活不是你随便看到一个人,就想和他成为朋友。
因为大家早已有了自己的社交圈。
佳莹有一个很铁的闺蜜庆芬,她喊她去吃麻辣锅,却被告知最近太忙没时间。
于是,她决定尝试一个人去。
一个人做某些事总觉得不对劲。
有人不喜欢一个人逛街,也有人接受不了一个人在外面吃烧烤、打边炉。
刚进入店里,她还有些不习惯,结果一回头撞见了杨大和。
再见前任一般都很尴尬。
更糟糕的体验是,前任事业有成生活幸福。
佳莹听说杨大和出任总监,身边还站着那么靓丽的女人,不禁失魂落魄。
衰的是,她谎称自己和朋友来吃饭,其实只有一个人。
眼看就要露馅,这时一个人坐在角落的丁志明和她打招呼。
宛如天降神兵。
这次偶遇让佳莹意识到自己没有完全走出过去。
她甚至在意装扮会不会很丑。
没怎么犹豫,她就答应了参加杨大和的庆功会&生日会。
周围是他的同事,她坐在他身边,听着他唱过去唱的歌。
好像一切都没变。
直到一个女人推门进来,他向大家介绍这是他的女朋友。
她才发现自己有多么格格不入。
别人已经朝前走了,而她还停在原地。
沉浸在过去的回忆里,思念着,等待着,是个自以为是的傻瓜。
空无一人的街道,昏黄路灯下,只有她的哭声。
迟来的撕心裂肺。
建议打开网易云听主题曲《一个人》02有人因为一直一个人而一个人,也有人没办法实现“一个人”。
因为工作的缘故,佳莹来到了有机农村见到丁志明。
不得不说,丁志明真是一个奇奇怪怪的人。
他会一个人吃麻辣锅;一个人去世界各地旅行;一个人打理农场,和泥土上的青蛙讲话;
也会笃定地讲“这个世界从头到尾就只有你自己”。
和他相处的过程中,佳莹慢慢发现,他之所以和人有距离感,是因为他足够清醒。
他开导失恋的佳莹:和你的心好好相处,它会带你到最好的地方,这个世界上一定会有一个人,十分了解你,运气好的话就会遇到,如果遇不到,就当做放一辈子的假。
很少能见到如此豁达的人,佳莹那时还不明白,成熟是因为经受过太多。
出乎意料的,她收到了杨大和结婚的喜讯,邀请她参加婚礼。
她不由自主想到以前的事,他们跑步时路过婚纱店,谈到结婚。
如果那时她勇敢地面对,是不是结果就会不一样。
现实是,她再三纠结还是决定去参加前男友的婚礼。
心存尴尬地,一个人去。
要面对的不只是一众宾客,还得在前男友父母面前强颜欢笑。
本以为是一个祝福仪式,结果杨大和和未婚妻吵架,婚礼作罢。
她看着他失落的样子,差点就要走上前安慰他了。
不过,人生路终究要自己走,后果也是自己面对。
就像丁志明,也有一段悲惨的童年经历。
生父抛弃了怀孕的母亲,本该相依为命的两个人,母亲只想依赖男人生活,而那些男朋友都嫌他是拖油瓶。
10岁那年,母亲把他送到舅舅家,连句再见都没有说。
从此他再也没有哭,认准自己是一个人的事实,直到如今。
也许你会觉得,一个人很凄凉?
但是有时候真的很需要一个人的时光,有充分的自由和安宁。
张一瑞心不甘情不愿地被女友秀欢逼着结婚,因为要给她一个交代。
女朋友怀了孕,这样决定无可厚非,而身为浪子的他彻底被困住手脚。
不止因为要踏进婚姻的坟墓,更因为要寄人篱下。
谈恋爱时他就没什么能自己做主的,结婚以后连自己的空间都没有了,如果有不爽难过的时候,都没地方躲。
从一开始这就是他自己选的,任劳任怨,任打任骂。
没机会一个人了,但好像也找不到家的感觉。
是秀欢催得太紧吗?
或许她自己也没意识到,他们之间的感情已经扭曲了。
他们约好圣诞节一起吃饭 ,消融误解。
“不速之客”杨大和却突然到访,来搬走他存放了一年的东西。
这个人立场真的很奇怪,和前女友抱怨未婚妻,大谈情伤,故意要人同情他。
一转眼接到未婚妻电话,又开开心心要走。
佳莹终于没忍住,说出了这么久埋在心底的话:你到底把我当什么了?
你说想要一个人生活,所以我们分手了,这一年我一直想要重新开始,看到你留下的东西就会想起从前。
你却说你要结婚了还邀请我参加婚礼,你想没想过我什么感受?
眼前的人简直是彻头彻尾的骗子和混蛋,他说他觉得她应该都放下了。
大概没有心的人总是能潇洒作别,真诚的人反倒伤重不治。
这些天,佳莹终于渐渐明白:大部分的时间,我们都是自己一个人,一个人的时候一个人,两个人的时候也经常一个人。
原来她一直都是一个人。
曾经男友在身边才能换的灯泡,其实自己搭梯子一样可以完成;
过期的圣诞树也没有必要再留下,就像过期的恋情,有些是需要丢进垃圾桶的。
03要怎么告别过去朝前看呢。
不一定非要奔赴下一段恋情,也可能是面对“一个人”的挑战。
譬如,一个人吃年夜饭。
很多人都觉得不OK,年夜饭当然要团团圆圆,和家人伴侣一起。
佳莹的妈妈几年前去了国外,朋友都要回老家。
本来要和她一起过年的上司,因为工作紧急飞走了,于是她欣然决定一个人吃年夜饭。
切菜,炒菜,摆盘……一切从简。
又接到妈妈的视频电话,她假装吃完饭刚刚回家,对话几句就挂了。
本来想记录这顿“一个人的年夜饭”,可是敲完那些字,她又一个个删除了。
世间都是合家欢的氛围,所有的动态都快快乐乐,唯独她……这一年来,她过得真的快乐吗?
有享受过“一个人”吗?
挑战失败。
为了转换心情,她咨询了丁志明,决定去京都“一人游”。
人生地不熟,日语也不太会说,但她带着勇气孤身前行。
走在陌生的街道上,看着新鲜的风景,随手买一些小吃,记录瞬间的心情。
原来行程不需要安排得满满的,一个人放空随意走走也很好。
不过,身处异地总会有艰难时刻。
崴了脚又丢了钱包,可以让一个成年人瞬间无助起来。
挑战一个人,也许很好玩,但也很难。
她没想过,会在京都的小酒馆里,遇见丁志明的老朋友,帮助她度过危机。
她也喝了够本的清酒,这趟放松之旅,太值了。
也许每个人都该给自己更多机会,和自己和平相处;也许困惑时多望望身边,会发现自己并不是一个人。
佳莹有看重她,愿意和她一起吃年夜饭的上司;
有在她面前从不遮掩将心事和盘托出的浪子同事张一瑞;
有三五不时聚会,安慰痛哭的她,帮她骂渣前任,考验相亲对象的闺蜜庆芬;
也有大年初一怕她寂寞“不请自来”的博仔。
作为杨大和的同事,博仔的身份十分令人尴尬。
不过他一直默默地帮助佳莹,二话不说帮她渡过工作危机。
大年初一怕她孤单,一大早跑到家门口拉她去拜神,
佳莹丢了钱,其他人是在脸书嘘寒问暖,唯独博仔搭飞机到京都雪中送炭。
作为社会里的人,无法完完全全和别人斩断联系。
一个人更是一种状态,而不是关系。
有的人享受一个人,从中找到乐趣,感受安宁。
就像丁志明录下的那些声音密码,落雨声,浪潮声,汽笛声,萨克斯声,轻轨声,地铁人潮……
一人独享,也足够美好。
你也许觉得,故事到最后,佳莹一定会在丁志明和博仔中选择一个。
而真正的答案是,无论怎样她都要先学会一个人。
也能快乐和幸福。
《我是唱作人》的饭局上,导演车澈提过这样一个问题:“一个结了婚的人,能不能在半夜三点回家,如果你觉得不能,你就得跟一个觉得不能的人在一起,如果你觉得能,你就和一个觉得能的人在一起。
”
那如果你还没遇到呢?
要是像佳莹一样遇见不合适的人呢?
要是因为各种世俗眼光你们被迫拆开呢?
别害怕。
酒后艺术家马頔说,“用力欢呼,相爱是平凡人生的奇迹”;
郑钧说:“很多人一辈子都很少感受到那种忘我的时刻,忘记了自己的存在,世界里只有她”。
孙俪和邓超的9年婚姻叫人明白:这世界上没有能不能,只有愿不愿意相互扶持。
相爱是奇迹,未必总会发生。
没有可靠的人,大可以不将就。
也许为了见一面,和你契合的那个人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一个人难免与孤独迎面相撞,如果注定人生是一个长长的假,请别把日子当成煎熬的等待。
一个人未必就要苍白,也可以浓墨重彩,随心肆意,悦纳自己。
你既拥有着选择的自由,又何必畏惧未来呢?
浪漫世界,值得孤身。
试着发现“一个人真好”。
PS. 女主佳莹的扮演者有“台南周慧敏”之称,多部台剧广受关注;
佳莹ex扮演者林子闳是《终极一班》里大东的情敌中万均,第一眼没认出来。
雷霆万钧!
那部沙雕剧实在是太毁童年了哈哈。
为了和爸爸妈妈唱反调,一直以来我都在强调自己喜欢一个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但工作之后,其实更加发现我没有那么强大到什么事情都一个人,我还是希望有人陪,有人爱,能被爱,所以如果自己内心渴望爱的话,应该勇敢去追求。
如果真正享受一人生活,那就不必去刻意证明,真正享受其中即可。
就像方佳莹所说,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找到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在两个人的互相配合中不会失去自我,一个人的时候,也不会只有自我。
一個人要練習著學會一個人吃年夜飯,真讓人心疼。
該片非常貼近現實。
方佳瑩跟遠在美國的媽媽說了違心的話,跟她說她今年一年過得很好。
其實,她自己一年來過得怎麼樣,她心裡非常明白,一直一個人過,一個人參加前男友婚禮,一個人吃火鍋,一個人過聖誕節。
結果,在馬路上痛苦一場,讓人很心疼很心疼。
两个人的成长之路。
佳莹从习惯两个人到享受一个人,志明从习惯一个人到接受两个人。
佳莹最开始一个人为了向别人证明自己一个人也可以过的很好。
志明开始一个人是因为必须、只能一个人 然后慢慢喜欢一个人。
因为怕亲密 宁愿不要开始。
最后两个人走到一起。
志明说 幸福就像月亮 远看很漂亮 近看千穿百孔。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一个人,走的时候也是一个人。
我们都是一个人。
可后来妈妈告诉他:能够爱人和被爱都是很好的事情 因为我们都不是一个人。
虽然剧名叫《若是一个人》 其实应该是《若是两个人》。
一个人要先能够自洽 再去相爱。
近年的台剧好棒。
这部很安静的剧,适合晚上在床上慢慢看。
里面的配乐好好听 闽南语 爱了准备去听听看。
方佳莹在和男友分手一年后,不断成长,有些类似于纪录片的形式了,每集一个主题一个故事一个哲理,一个人吃火锅,一个人搬家,一个人做手术,一个人旅行,一个人过年⋯虽然我的人生平淡乏味,太热了不想出门,太冷了不想出门,下雨不想出门,下雪不想出门,拉开窗帘每日看一眼夕阳,拿起手机记录的那一刻,抬头的天空,望着自然里的一草一木,感慨时光飞逝。
去向大学前,最大的挫折就是中考填志愿填的不好,后来便是选择大学的地域只想离家近,接着便是研究生又是狭隘的视野,我想要的工作是想自己获得自我提升,而不是距离,父母手里的风筝啊,松手后又是无限制的拉回来拉回来,有多软弱,压的喘息不过来。
方佳莹这个角色,也许缺乏安全感,独自一个人在家乡,唯一的亲人在大洋彼岸。
她是幸运的,纵观上司、同事、友人,上司开明的不可思议,对于下属的生活照顾的都要没有界限感了,如果不是出差,她们一起吃团圆饭诶。
同事也是相处甚好,同事的女朋友,哦不是爱人,的表哥,哇唔,amazing,这不就真命天子悄然降临吗?
友人是从国中到大学到工作,二十九岁了姐姐,这段友谊真是宝贵。
纵观短短十集,一个人,爱人与被爱的能力,很有趣。
说实话,今年挺剧荒的,可能随着时间推移,我似乎变地更加挑剔,那些现实的都市剧,热门的家庭剧,职场剧,网络爱情剧,似乎都无引起我兴趣,激发共情。
就算是再靓丽的阵容可能也只能倍速偶尔消磨下时间,所以基本就看看电影和综艺了。
不过,前几天当我打开优酷,想找个剧,或者电影放空一下,来回划动的食指停留在了一个界面,清晰的五个字,映入我的眼帘,“若是一个人”。
瞬间,我的脑海就飘过无数的思绪,一个人,有点interesting,是讲单身吗,呼吁单身吗,还是叙述失恋,还是说其他的。。。
我也想起了网络的十级孤独,第一级:一个人去逛超市第二级:一个人去快餐厅第三级:一个人去咖啡厅第四级:一个人去看电影第五级:一个人吃火锅第六级:一个人去KTV第七级:一个人去看海第八级:一个人去游乐园第九级:一个人搬家第十级:一个人去做手术在这几年里,除了第五,七,八级和第十级没有经历,其他都已经体验了,我也算一个九级孤独者了,实话说一个人看电影,尤其是包场的时候,感觉还是很棒的,想笑就笑,座位任君选择。
一个的KTV也很嗨,唱到你嗓子沙哑,无人抢麦,无需介意是否跑调;一个人的咖啡很惬意,想闲坐多久就多久;一个人搬家,是真的累,还好现在有货啦啦;一个人去过医院,手忙脚乱吧,当时的内心想法是有人帮忙排队就好了。
回到剧中,里面的人物故事线也很清晰,一个集交代一个观点和事情,没有拖沓,一共10集。
女主是一个单亲家庭,男主从小妈妈带大,从没见过父亲,后面被妈妈寄养在舅舅家。
其实俩人的性格很反差,一个是因为一段3年的感情,被分手后想要学会怎么一个人过。
相反,男主是因为身世,从小就习惯了一个人。
剧中女主的前任,扮演者颜值很高,但是也是zha的很,分手原因:不是因为不爱,是他“想,一个人生活”,不过最后编剧也让他体会了一把,一个人,和后悔的感觉(很多评论表示很解气,😂),然而世界上很多事情是没有后悔药的。
编剧应该也是想传达, 珍惜眼前人的意思吧。
还有很多次线的剧情,关于爱情,家庭,友情的点点滴滴,感人真实,再配合慵懒闽南语背景音乐,很温暖。
此处不展开剧透,大家自己去探索。
再分享此剧里面,最让我泪奔的两场戏:第一场,女主的前任,在前几集,分手一年后回来,还邀请女主去参加他的生日趴,然后现任突然出现,尴尬的场面。
双方的朋友都不知道,朋友本来还想撮合他们复合,很gou,不过此处,也是女主放下的开始,在这一年里,女主可能不是放不下,只是留恋曾经的自己吧,也许也只是想要一个答案。
因为最后,她还问前任,分手那晚他是否有像别人说的那样哭得很伤心。
不过,前任的回答很让我迷惑,却也满意,回不去了,那就善意的谎言,就做一个坏人吧,至少,不会让对方心存一丝丝的幻想。
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对。
豆友们自己去观看理解吧。
第二场:在后面几集,男主的妈妈患癌重病,俩人几十年没有交集,不过在女主的帮助下,两人重新和好一起生活,男主才得已陪伴母亲度过最后的时光。
他妈妈担心,男主一直一个人,于是说,你有喜欢的人,想要关心的人是件好事,我们不能一直只是一个人的。
可是嘴上男主还是说,他喜欢一个人。
其实,此时此刻,男主的内心已经开始动摇了。
虽然貌似剧中他们一直好像到结尾才在一起。
其实,他们早就不是一个人了,从开始认识就一直相互传递着讯息。
精神上已经不再一个人了。
妈妈在自己快要离开的晚上,也透露了自己的心声,很戳人心,她说,自己做的最对的事情就是即使一个人,生下了男主(母爱真的好伟大~给所有妈妈们比心❤️❤️),也很后悔小时候放弃他,自己不够勇敢去争取和他一起生活,到现在才明白,原来可以爱人,和被爱是一件多好的事情。
因为我们都不是一个人,(此处点题了)男主也回应说,我们不是一个人,泪目了~,妈妈哼着小曲儿安静睡去~~镜头一切换,就第二天早上了,男主推门一看,只剩一张空空的病床,伴随着音乐,他却异常的平静,此处没有一滴眼泪。
另外一头男主的表妹却生了一个宝宝,也许这就是生命吧,不断地重复轮回。。。
最后,我分享另外几个感触颇深的台词:1-喜欢一个人,就是寂寞的开始。
2-生和死,是同一件事,只是发生的地方是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
3-不是所有的前任,都可以成为好朋友的。
4-人生的路需要自己走,后果需要自己面对。
5-大部分的时候,我们都是一个人,两个人的时候也经常是一个人。
6-自己的垃圾自己扔,丢掉没有用的东西,这个动作本身就是一个疗愈的过程。
7-世界上一定会有一个人,一个了解你的人,运气好的话,你会遇到,遇不到的话,当是放一辈子的假。
第一次,这样认真的写剧评,东西太多了,只能挑重点传达。
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亲自观看。
又收获了一种新的情感模式。
没有任何暧昧过的两人,互相支持着彼此在各自选择的路上勇敢前进,偶尔见面,时常关心,没有勉强,注视对方的时候会不自觉带着笑。
两个独立完备的灵魂就那样自然而然地累积着靠近了。
很喜欢这样氛围的故事,不急不忙,温暖踏实,值得细品。
Ps. 还有好多想分享的!
一时间不知道怎么组织语言,或许二刷之后会重新再写一次,因为很喜欢。
还有个好奇!
女主给男主的明信片具体写了啥?
在你根本不需要另一個人时,爱才有可能发生。
方佳莹身边有三个男孩子,要我做出选择,我会选择丁志明。
不是因为他是男主,而是因为这段感情的基础是平衡的。
即使最后走向失败,也是因为彼此不合适,而不会面临翻旧账的可能。
方佳莹没有选择博仔我觉得是正确的。
不是说博仔不解风情有些木讷不吸引人,其实方佳莹没有选择博仔跟这些都没关系。
而是博仔看似一味地付出,其实只是看上去你对这个人很好,但是没有对症下药的好对对方来说可能是个负担,到最后感动的只有博仔自己。
像方佳莹说的,一旦感情因为一时的感动开始,付出方的委屈感会随时间无限放大,接收方的压力就跟着逐渐增大,恶性循环直至感情分崩离析。
这种感情还是不开始的好。
如果我是方佳莹,我会像丁志明拒绝许庆芬那样的不留情面。
看似很伤人,但是是最直接彻底,最不拖沓,成本最低的方式。
而剧里像方佳莹不好意思拒绝,说我们从朋友开始,对于对方得感受来说,那就是给了机会,方佳莹给出的信号就是如果博仔努力,就有机会。
所以除了时间成本先不计以外,还给了博仔在前男友杨大和面前伤害自己的机会。
再来说一下杨大和这个前男友。
什么“我不是不爱你,我只是更想一个人生活”,请各位姑娘们把这种看似深情地的话术当屁话刻在DNA里好吗?
看看哪个不是转头又去找新的快活去了。
他就仅仅只是和你在一起有负担了而已,他不想负责了,他想要自由的快乐了。
还有请这种自以为是的人离远点好吗?
看了就让人不舒服。
怎么觍着脸放自己的东西在方佳莹家的?
如果是我,要不就给放置费,方佳莹跟他客气什么。
不给钱就扔掉处置,留着过年吗?
方佳莹善良就好欺负吗?
还有被前女友甩,得多大脸借着给前前女友过生日的理由找安慰的,还有说什么“不是所有的前女友都能当好朋友的”,这是什么pua前前女友的话术,好在方佳莹在丁志明的影响下脑子算清醒。
简单翻译一下方佳莹回复杨大和的话,意思就是“朋友不朋友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以后别再见面了”👏👏👏方佳莹,你成长了!!!
还有最后方佳莹离开时问杨大和,“分手那晚,你哭的很伤心,是吗?
”,如果有朋友觉得,如果杨大和回复说“是”,方佳莹就会感激涕零和杨大和和好如初,那就大错特错了。
还有不要有什么和好如初的想法,错过不是错了,是过了,请把这句话也刻在DNA里。
方佳莹不可能在和杨大和有什么故事的,如果杨大和回复是,在方佳莹心里也就不过是也好,也算没爱错过人,仅此而已。
也不要觉得杨大和回复“没有”,是为了让方佳莹更好的放下,别扯了,就杨大和那种渣而不自知的人,还幻想着他能有这等觉悟,清醒一点,他只不过是给自己留了最后的脸面。
最后杨大和的结局我一点也不觉得他惨,只有被爽到。
送他一句话“自己的业障自己担”。
最后再来说说丁志明,显然丁志明的出现给了适应城市生活到甚至麻木的方佳莹一种新的生活可能性。
如果没有丁志明的出现,说真的,我不保证方佳莹不和重返湾湾的杨大和反复纠缠,反复伤害。
女生往往要比男生更深情,更沉沦在一段感情里。
在我看来,大概是生理结构带来的一种保守基因导致的。
毕竟方佳莹和杨大和一起生活3年,朝朝暮暮,敢问哪个女生没想过白头到老这四个字。
杨大和回来,方佳莹就想和他复合。
杨大和婚礼告吹,若不是丁志明阻止,方佳莹肯定要上前给安慰。
一次上前安慰,就会产生千千万万次故事。
给丁志明的阻止一个大大的赞👍👍👍丁志明的出现告诉方佳莹,原来一个人也可以很好的生活。
本来方佳莹听别人讲丁志明的故事,觉得丁志明也是个可怜人,善良的她本来要给丁志明安慰的,结果却被有着被伤害过的坚硬通透外壳的丁志明给治愈了。
逐渐的两个人走向彼此的内心,一个需要融入人群,一个需要找到自己,都曾看过彼此最脆弱的一面,谁也不笑话谁,抱团取暖才是良方。
丁志明说过,“和开始比起来,我宁愿不要开始”“喜欢一个人是寂寞的开始,自以为会得到回报,不过这世界,根本就没有什么是对等的”,能有这样觉悟的人,难道不正是最追求那份最纯真最炽烈的爱的人吗?
丁志明遇到善良的方佳莹后得到过温暖。
后来他有确定能在方佳莹那里得到对等的爱吗?
他也没有答案,可是这个人的出现至少给了他希望,他紧闭的心门也出现了缝隙,“或许……可以……试试看……”没抱着能天长地久,甚至没抱着能在一起的想法,单纯的试着问问看“如果我们俩在一起会怎么样?
”是啊,问题一抛出,方佳莹也会想,“如果我们俩在一起会怎么样?
”遇到过自己喜欢的,也遇到过喜欢自己的,那么这个可以一起分担心事的朋友呢?
在一起会怎么样?
试试看吗?
在你根本不需要另一个人时,爱才有可能发生。
故事开始时,将届30岁的方佳莹, 被迫,展开了这场“一个人”的幸福冒险。
故事结束时,佳莹经历了“一个人→两个人→再度一个人”的一年, 她终于懂了,她仍然需要爱情、朋友和家人, 只不过所有的他们,并不会时时刻刻、理所当然陪着你, 他们总有一天会不在你身边, 面对这样的现实,在最需要温暖和帮助的时候, 你要让“自己”成为最厉害的备胎。
“学会不孤单、也不要让自己寂寞,那些都是因为缺乏所带来的情绪。
”
一开始觉得放不下男主分手一年还抱有希望的女主矫情的气人,为何不学学闺蜜直接说:你的东西什么时候搬走?
但是看下去后觉得:谁还没有成长的过程呢?
看到她向前男友吼了一通、扔掉圣诞树、自己一个人煮东西时,欣慰的笑了,好像对着曾经的自己。
丁志明:扔掉这些东西也是治疗的过程👍🏻目前还没看完,但我相信方佳莹不管最后有没有找到所谓的真命天子,有没有跟丁志明或者其他人在一起,她都可以开心的、热爱生命的好好生活,这就够了。
舅舅真的很好,丁志明离家求学,舅舅让他趴下打了他三下:这是告诉你,如果在外面做了坏事,首先想到舅舅。
这点让我泪目,父母最好的教育也就是如此了!
多年后看到自己的妹妹,把孩子丢他家里十几年的妹妹,也是满眼的关心,没有一丝抱怨,这感情让人羡慕。
丁志明,原生家庭的创伤,但还是好好长大了,看到他就觉得内心平静,一个喜欢收藏离别声音的人,说服自己习惯离别的人,多少有点让人心疼。
不过结局应该还是爱的主题。
但他的话其实是金科玉律:靠别人总会失望,还是靠自己最实在。
爱演戏的若欢,又飒又酷的闺蜜,浪子回头的子瑞……都很可爱女主其实挺让人羡慕的,单身,一份不错的工作,即是同事也是朋友,有一个人的房子,有闺蜜……还有不断强大的内心!
结婚还是要有经济能力,不然无论男女,都会像子瑞一样,让自己和家人受委屈。
其实,我本来看了“你敢不敢”的问题,是很期待这部剧的。可是。它不是不好。只是。为什么所有一个人的故事,最后总要有靠拥有第二个人来解决?对,是在疗愈、找到自己、爱自己、接受自己。只是可惜,如果每个“一个人”身边有一个男主这样,长相过的去,性格不是差到极点,不变态不差劲到“这个人”接受范围以外,“这个人”又怎么可能会成为“一个人”?你以为我们是不懂不爱不改变不发现吗?错了,我们是没有自己瞧得上的人瞧得上自己罢了。毕竟,我们身边可能只有(喜欢女主的那个,忘了名字),而永远不会出现男主这样的罢了。
推荐观赏,真实生活剧,没有大富大贵之家,也没有大老板霸道经理人,贴合日常。至2021年05月24日,豆瓣有2900多人标记看过。
其实女主从来不是一个人,真正的一个人没有这么铁的闺蜜,没有那么好的同事和老板,生病时也不会有人知道。太喜欢里面的台词了,闽南语对白感觉很考台词功底,可是念着那些稍显文艺的台词时听着竟也不觉得尬。看到有人说这剧如果是普通话就完美了,个人觉得每种方言都有独特的魅力,剧里很多台词翻成普通话就失去它原有的味道了。
没找到闽南语版本,普通话版本真的有点“做作”,剧情很平淡,但很多走向都猜到了,就难免有种套路感。像是早些年看的类似女主编辑的那种台湾生活类杂志,主题是有的,画面感是有的,但也多不了其他。(230925)
看到第八集了 首先想说的是 同为说闽南话的福建漳州人 听到剧里面的闽南话会觉得很亲切 每部剧都会有自己独特魅力 用闽南话来对话诉说也许更能有贴近现实生活的感觉吧 这部剧真的特别治愈 一集接着一集 它渐渐深入我的心里 剧里某些画面某些台词都感觉好靠近我 是一部值得一次又一次回味的剧 感觉好难再遇到这种类似的剧
女主角差点味。
全程台语,稍显刻意、、、
这两年的台剧都很好看
安安静静的台湾文艺小制作,台语原汁原味,听起来蛮有意思的~片子里的台语几首歌也好听。失恋后的女主从没办法一个人生活到开始慢慢享受一个人的生活。一个人吃火锅,一个人生病住院开刀,一个人过年,一个人旅行……这些我都曾一个人体验过……当然她也并不是一座孤岛,还是会有来自亲人朋友的关心,以及和一直独立生活的男主相互治愈、渐渐对彼此产生爱慕之情。片子里传达出的生活观也是和我的不谋而合,若遇到那么一个人三生有幸,若遇不到此生就这样一个人慢慢变老也无妨。P.S.被丁志明小小的手机收音麦种草了~志明笑起来眉眼真是太好看了~
爱了,好感动。佳莹可以独立生活,志明变得更有温度,最后一幕呼应了本剧标语:在你根本不需要另一個人時,愛才有可能發生。大和虽然沒有拒绝kenji,但kenji再也不坐在大和旁边了,博仔真是傻傻都不知道。
可能我不是这部剧的受众
男主演的一脸便秘样,我在现实生活中绝对不会和这样的男的做朋友,自大孤僻还不回人消息
妈呀,细腻,看哭几次
题材很好也贴合时下的生活写照,平平淡淡的温馨,故事里面有着小哲理。但不动人,没办法进入剧情,亲情转得很是生硬,同事上司是可以推心置腹的好朋友也有点理想化的桥段。一个人生活,你的亲情和友情的尺度和相处中的纠结都抹平了,我自己生活了五年感觉没那么容易。观念中的冲突很大的,没有那么多理解包容,这种顺畅无阻的生活不存在,更多的是调整自己提升自我,你的生活姿态坚定的信念化解掉这些异样的眼光。剧里最用心的描写是对爱情的理解,只有懂得一个人独立生活的两个人,才能过好两个人的日子。最后两集把前面的一些铺垫都圆了回来,男主的妈妈其实比较出彩,缺乏勇气的妈妈把过硬的剧情转圜了一下,我觉得它是及格以上,不够生活化,情绪点也达不到。
终于等到了看这部剧的心情,并怀抱着这份心情看完了。佳莹固然是题眼,但志明的故事显然层次更深厚。一个人足够,两个人也很好,重要的是诚实。不想笑就不笑,想离开就动身走。
本片亲自示范了什么叫满分结局。最开始也没有抱多大的期待,一集集追着看,平平淡淡不痛不痒,每集抛出一个问题,最后一个人或者两个人完成它。演员没有熟脸反倒是拉近了距离。原生家庭、友情爱情、多元社会、单身大龄女性生育、城市与乡村当下热门议题回想一下似乎也都通过了不同角色传达出来了他们的声音和看法。创作自由真好啊。以后去东京要住佳莹同款民宿哦!博仔太可怜了或许自始至终只有它是一个人…椅子乐团爱了!
温暖治愈
4集放弃 节奏太慢 无病呻吟
可能不是喜欢的风格,觉得这部剧过于矫情了,对于很大一部分的人来说 孤独是常态,本身就不习惯孤独的人,没太有必要特地让自己去陷在孤独中,然后自怨自哀,浪费人生中的一段时间去难过 去可怜自己,人生那么短 怎么开心怎么活就好 不是吗
好烦 一直回忆前男友...没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