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电影,我只想问一句,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题材是你思密达不敢拍的?
这种完全西式的驱魔电影,居然披着东方的外衣,如此堂而皇之地拍了出来。
而且,还拍得似模似样。
好吧,只是个非常简单的故事,一半在铺垫和渲染气氛,剩下一半,直接拉入高潮——驱魔。
看过欧美驱魔片的观众都知道,这完全是与我们所熟悉的传统鬼片截然不同的另一体系。
东方的和尚法师们往往是除魔卫道舍我其谁,做事全凭激情热血,身上的武侠属性更胜宗教背景。
民主国家的宗教人士讲究程序意识,教会有组织,排层级,讲规矩,进行除魔仪式需要打签报由教会批准。
层层审批,责任到人,司祭还要带助理,教士们“一岗双责”,既唱赞美诗倡导良善,还要下黑手驱除邪恶。
不像和尚道士的威猛刚硬,可以跟各种邪魔歪道正面硬杠;西方的传教士们更加斯文与孱弱,没有功夫与武器傍身,战斗全靠信仰,通过内心与恶魔对抗。
除了康斯坦丁敢拿枪扫射,其他基本上都是一个套路:念圣经,唱圣歌,掏十字架,洒盐洒圣水,熏圣烟。
对了,他们施法前,还要把被附体者捆绑在床上,SM味道甚浓。
恶魔也都异常配合这种调调,嘴里污言秽语不断,不时做出有性暗示的猥亵姿态,就是为了动摇驱魔者的内心。
总地来说,正邪双方就是打嘴炮,恶魔说些very dirty的下流话,老法师就一脸严肃地喝斥回去;然后恶魔又流着口水淫荡地张开大腿,老法师就双眼紧闭,脑海里跳出无数的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
所以,这里不大可能会有乱枪扫射,也不会有刀来剑往,更不会有激烈肉搏,要想出彩,就全看导演的气氛营造和演员的表演了。
至少在气氛上,《黑司祭们》还是很成功的。
异常压抑的基调,背负心事的角色,压力都通过旁支末梢的细节传递。
《黑司祭们》妙就秒在把一个完全西方化的驱魔故事,植入到了东方社会中,并且激发出了额外的新鲜感。
电影最出彩一幕是金允石与姜东元的司祭搭档走入老旧大楼,准备为少女驱魔,等待韩国传统的巫女拔除。
东方的巫术遇到了西方的宗教,背负巨大牛头的巫女以尖刀施法,喧闹的唱吟和鼓点,以脸上无助的惊慌,瞬间就拉升了整部电影的恐怖指数与紧张气氛。
当然,电影的重头还在司祭们的驱魔过程。
这是信仰的对抗,更是内心的天人交战。
恶魔以言语进行引诱与威吓,不断激发驱魔者内心的恐惧与阴暗面。
这种全程只靠台词与表情所表现的张力,多亏了两位好戏的主演。
回归驱魔本身,读过京极夏彦“京极堂”系列小说的人都有印象,语言,本身也被认为是一种咒术,包括人的名字,日常的对话,文本等,包含着某种文化信息或行为指向,通过语义赋予事物属性。
因而在特定语境之下,语言是可以发生类似咒语一样的力量,去影响真实世界的。
这种咒语既可以用来驱除邪恶,也可以腐蚀人心。
比较起过往西片中横来直去的喝斥与对峙,导演以东方化的细腻,在语言这个细节上花费了不少功夫。
比如,韩语的圣经,是否会由于文化的隔阂,而对外来的魔鬼失去作用?
电影中的恶魔,语言频道基本是在拉丁文、中文与韩文中频繁切换,而金允石所扮演的司祭,只懂韩文,所以无法直接通过语言对恶魔进行降服和驱逐,姜东元则在过程中扮演了辅助翻译的角色,不断将金允石的咒语翻译成对应语言,连接起了司祭与恶魔对战的通路,使得语言的交锋得以顺利进行。
电影还提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社会命题,那就是,在现代科技社会之下,宗教如何自处,何去何从?
一开始,天主教的教士们面对被附身的女孩,提出的解决方案确是进行科学心理治疗,并不相信恶魔的存在。
而恶魔与神其实是对立统一的二维,如果没有恶魔,又怎么信仰神?
同样,女孩的父母既找了本土的巫女,也求助天主教,甚至还找有医生,无非病急乱投医,全然没有信仰。
最后事情失控,他们第一个想到的,并非信任司祭,而是选择报警。
电影的背景中,神学院的传教士与学生们积极参与街头运动,提出政治诉求,入世得完全不像是宗教。
很难说信仰在他们心中,究竟是工具还是精神支柱。
而整个驱魔,也是姜东元所饰演的副司祭,由一个信仰并不坚定的神学院学生,转变成为虔诚信仰者的过程。
作为导演张宰贤的处女作,《黑司祭们》在节奏和叙事上实在太过糟糕。
宗教元素无比絮叨,却又言之无物,莫名空洞。
前半部分鸡零狗碎地抖落半天,显得松垮无比;好在后半程的重头戏有所发力,在气氛与节奏上追回分数,但里面的功劳,多半还要归功于金允石的演技和姜东元的绝世容颜。
虽然电影在韩国票房不俗,也是沾了题材和演员的光,比起当年罗宏镇《追击者》的横空出世,实在不是差了一星半点。
好吧,最后要说,如果没有姜东元欧巴的美颜,这电影我就只能给两星。
可是我依然要给导演Pia Pia两耳刮子,那么厚的留海是几个意思?
怎么把我欧巴拍得那么老气?
一不小心我都把他看成《唐人街探案》里的潘粤明怪蜀黍了,请问你之前有没有深入学习贯彻过《群盗》和《田禹治》的跪舔之道么?
我欧巴那可是集阴柔腹黑阳光帅气于一体古装潮流相宜360度全无死角的完美男子啊?
差评!
在可见的世界身边确实有那不可见的世界。
可天主教的问题是,执迷于以具象使不可见的成为可见。
但真信心是凭着上帝的话,而不是凭着眼见。
“无神论”的意思是没有一位至高的上帝,我自己就是我自己的上帝。
这也正合了恶魔的意,影片中恶魔对姜东元说,你去告诉他们,这里没有魔鬼,只有一个疯子。
“他们”是可怜的,影片反复使用两个场景的强烈对比来突出这样的可怜:熙熙攘攘的步行街、与恶魔征战的斗室。
那些步行街上的人们,不知道在与他们一墙之隔的地方正发生着世界大战。
比这个世界更可怜的,是教会中不信的人,教会的高层不相信圣经,神学生们在街头“散步”……
和霍普金斯是《恶魔的仪式》相比,本片在深度内涵上略有欠缺,没有《恶》片信深疑深的困惑冲突。
但毕竟是韩国版的驱魔人,不同的文化背景自然要表现出不同的内容,所以金允珍和跳大神的班主的业务探讨,上身恶魔的奇怪中国口音,神父去嫂子店里吃点烤肉清酒这些入乡随俗就不足为奇了。
把姜东元幼时因为恐慌丢弃妹妹和面对恶魔的恐惧联系略有些牵强,但仍然不失为一部不错的韩版驱魔人,朴素丹饰演的因申那游走在魔鬼和病人间不停切换的演技折服了观众,金允珍那种流氓居然能演出一个深沉的神父,虽然最后哭的有点过,姜东元,你们觉得他帅嘛?
한국형 엑소시즘,아니 아시아판 엑소시즘,참 신선한 주제이다,서방적 퇴마주제를 동방문화환경에서 볼수있다니,이런 영화에선 피해자의 연기가 참 대단하다고 느낀다,강동원 멋있다,속편 나와도 괜찮을듯 …………………………………………………………………………………………………………………………………………
恶魔的存在一直是个谜 就像神一样 但它不同于神的是:你是在需要的时候想到神 而在你最阴暗最阴癖最私密的的内心深处 恶魔是一直印在你脑海里的 它之所以难以制服 是因为它掌管着你最脆弱最不堪一击的一些事情 一些回忆 一些秘密 片中说:野兽是不可能攻击比自己强大的对手的 人类也是野兽 但上帝没有把他们创造成那样、这是以信徒的角度阐述人类自身的不确定性 你强 那便怕不过恶魔 你不够强 你便被支配 人都有过失 都有悔恨 都有应该握紧却已然失去的东西 所以千万别让魔鬼侵蚀了你 要做自己的主人 思想独立清晰 不受回忆左右 面对镜子 敢直视 敢挥拳 敢质问、最后 强推
仔细回忆近年来看的许多电影,终于确定了《黑司祭们》是我看的第一部宗教类影片,这也倒是很符合韩国不论电视还是电影都极具大胆创新的风格。
也就是这两年,国内的网剧火热,而网剧优势,便也是在于突破了常规电视剧的题材限制,如盗墓、穿越、玄幻等各类题材的涌出,就好像打开了观众的一个全新的认知,自然也就倍有吸引力。
《黑司祭们》便是这么一部题材少见,但又十足引人胃口的影片,韩国电影在给人以新奇体验方面永远走在前列。
影片整体调色偏暗,各种暗色调的处理,将宗教的神圣感营造的很强烈而且自然。
另外不断变换的画面也将信教之人与不信教之人所对同一现象所持有的不同主观世界的差别感表现了出来,后来的黑司祭们给女高中生驱魔那幕便是如此,在黑司祭们的眼中,吐出了三个恶魔之血的女高中生满身都是血迹,而在后来赶至的妈妈眼中,则再正常不过的场景。
其后还有作为驱魔的副司祭抱着有着魔物附身的小猪前往汉江后,对于常人来说再普通不过的汉江水,在司祭们的眼中是了深邃的蓝墨色,这一系列的表达方式,很好的展现了天主教的黑司祭们所观察到的这个与常人眼中不同的世界,也解释了常人眼中不是黑司祭们所看到的那个世界的现象,于是这么一部离奇的宗教影片便不会给人以荒诞感,相反,却具有了极大的神秘性与合理性。
驱魔这种事情是否存在?
在我们普通人的世界观里,大都会对此持否认态度。
当然却也是可能存在,只不过作为普通人无法主观的感知罢了。
影片中对驱魔的过程表现的淋漓精致,各种细节的考究,如念诵的经文、准备的各种物件,驱魔钟、硫磺等,使整个驱魔的仪式感强烈,充满了宗教的神圣意味。
主司祭与副司祭的多番对话,也是影片的思想内核所在,如两人在第一次为高中生驱魔结束后再次相遇,主司祭说,人与禽兽、恶灵并无两样,都是欺小怕大的主,只不过上帝给了人一副人的皮囊,还有对副司祭说道,你是否愿意身陷其中,而受世人指责,仍将在荆棘丛中前进,副司祭回道,以人类之子的名字,愿意行之。
以上话语并不是影片原话,只是我根据印象估摸着回忆出来的,但哲理也都尽在其中了。
天主教的教义似乎与我们所熟悉的佛教有相似之处,即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觉悟,再就是为世人受苦受难的大无畏精神。
宗教信仰虽是个人自由,但好的思想对于不信教的人也是同样受用的。
前不久刚看过的一部《釜山行》也是韩国的,虽是丧尸题材,却也是极具人性关怀,与这部《黑司祭们》的异曲同工之处就在于,都是偏暗的题材,但都于这深不见底的黑暗里展现了十足的人性魅力。
不得不承认,韩国电影题材创新多变,且都极具观感和思想之美,的确是亚裔影视文化圈里的佼佼者。
看了破墓之后来的,这位导演的构图光线镜头运镜蒙太奇,全部在线。
加上金允石和朴素丹拔群的演技,和各方面的意象细节:发现镜子不管用是因为有另外一个镜子照着而后的无奈桥段,跳大神的突然来了月经,大骂巴赫的台词,真的会笑出声来。
会扣分的点,姜欧巴的演技还比较青涩,全程只能装装羞涩狡黠蒙混过关;有些BGM让人出戏,比如最后一个镜头,真就龍阳黑帮结算CG是吧。
最后,截点美图
驱魔这件事情,从东亚视角看来是一件遥远但猎奇的事情,我们可能都看过那部著名的好莱坞电影《驱魔人》。
就现实的宗教范畴来说,教会也对此讳莫如深,而时间来到新世纪,这项传统宗教项目渐渐披上了迷信的外衣,经受着人们的误读。
况且在佛教和道教甚至是远古巫术盛行的东亚来说,对于恶魔的到来,各教有着不同的解释和解决之道,但目的都是统一的--驱除。
没想到韩国要竟然要拍这个驱魔的故事。
新导演第一次指导长片,而且还身兼编剧,我想他对于作品的论证和方向必然做出了万全的准备。
开篇就用字幕进行了好多名词解释,然后用了近一个小时来叙述背景。
一.对于恶魔的认定。
确认的恶魔已被擒住,据经书教诲已附身于猪身上。
二.教会出手的必然性。
(或许注定并不是意外)节外生枝的一场车祸,恶魔逃脱,(被上帝或恶魔)选定的人出现,被附身。
但这是一位教会姐妹,自然具备的觉悟与坚定的信仰,通过一己之力将恶魔封印,教会不得不出手。
但鉴于几十年在东亚无记载无实践的驱魔活动,保守的教会基本采取的是消极态度。
这时通晓驱魔的神父祭司挺身而出决定抗下这项艰巨的任务,但基本确定了孤胆英雄的基调。
三.人员选定。
被附身的姐妹在经历数次驱魔未果以后,选择自杀以封印恶魔,期间的数次驱魔更换了十几位副祭司,这里要表达的是意志和信仰的坚定受到了恶魔的挑战,最终失败的结论。
于是,拥有苦痛记忆的人选出现,这是一次神职工作,也是副祭司的修行旅程。
也通过这个人物来反证教会的僵化、保守和猜忌。
如果可以突破这层困扰,便是对信仰的至高坚持。
导演花了近一小时的时间,试图采用多重叙事的方法把背景如拼图一般地拼凑在一起,而后最终归于一场驱魔的布局,用心良苦,野心不小。
但操作起来并不太尽如人意,影片前半部分显得十分散乱,冲突有余而戏剧张力不足,导演意识有余而操作经验不足,鉴于新导演,鉴于我知道后面有一场驱魔大戏在等待着我,还可以忍耐。
在仪式的设定上,东亚化的接入确是令人惊喜,甚至在规则操作中对于刻板宗教规则的模糊处理使我们看起来更接地气。
人员选定要看生肖,日期选定要看月亮。
最令人惊叹的是驱魔之前先进行的是一场跳大神,外来宗教与原始信仰居然和谐共处,相互之间还有沟通连接,这确实是东亚在信仰上的特殊之处,令人感到特别真实。
导演在地点上还抖了个机灵,选址明洞天主堂,而后的驱魔地点竟然是游客穿行的明洞商业街,地点细化到olive young店铺正对面巷子楼上的屋塔房,这无疑在实感上更进一层。
而后的驱魔过程,实在没想到导演能操作到这种程度,恰到好处的恐怖和压抑,密闭空间里的三个人,张力十足。
信仰的价值传达在与恶魔对话之中得到了有效彰显,导演一直避免把此片运营为一部魔幻作品,规避得不错。
而强调的宗教性和信仰的坚持得到了很好体现。
影片开始时一度把朴素丹认成了金高恩,没有整容的女演员也能脸盲,基本说明这两位优秀的年轻女演员是韩国女性的标准长相以外,也从侧面展现了忠武路在女演员取向上的近期潮流。
韩国电影业对于题材的挖掘上一直担负(改为“扮演”)着亚洲敢死队的角色,这种开拓精神值得学习。
而这场驱魔戏也值得肯定。
要说这位爷选剧本的思路也是没sei了国内首部驱魔题材的大电影吧,还要学中文英文拉丁文,挑战自我新高度是吧黑司祭其实有另外一层含义是说在现如今的社会,已经不再有人相信恶灵的传说,司祭们从事的是见不得光的活动。
稍有不慎,不禁驱不了魔,自己还要被当成杀人凶手。
所以,黑司祭代表的不仅仅是黑色的祭司服,我觉得更深一层的含义是黑暗。
司祭们虽然侍奉着上帝,然而总是处在光明和和黑暗 正义与罪恶的边缘。
恶灵附身的题材在国外电影中其实并不新鲜。
本来这部片子不打算看那么多遍的,写观后感写到一半有点阻滞,也就放在那里没有动笔,然而,他居然在电影节的时候过来了,怎么能放弃在大屏幕上看能力哥的机会,要知道《忐忑人生》我也就在电影院里看了六场而已(纯粹支持一下票房,傲娇脸)。
不过,也正因为在大屏幕上的再刷、再再刷,以及和制片人的映后交流,也了解了一些影片背后的故事,决定把这篇影评继续写下去。
终于等到了在大陆上映,不过是北京电影节全场大概上座率80%左右驱魔的时候有人离场(2、3个妹子), 觉得很血腥,能力哥秀中文那段全场爆笑,太奇怪了,,我羞愧的想找个地缝钻一下,,,其实我知道他基本上来的可能性不大,不过来了个帅哥制片人也是不错的,这里八卦下,制片人出门以后和一个美女一起走了,在三里屯完全路人,,,没有人认识那种,唉,有点莫名小心酸。
好怕某人来也是这种待遇,,,蓝后,咱们来说说映后见面会吧,估计翻译妹子也怕冷场,所以自己先提了两个问题,大致就是这种类型片在韩国多不多啦,为什么想起来拍这样一部片子啦这个是小事,一开放给观众提问,我当时就震惊了,这批观众也忒有水平了,一开始我并没有报什么希望的,就怕站起来的人拿过话筒就说,哎呀,我好喜欢姜东元,为什么姜东元没来之类的问题,然后隔空表白一万字!!!
,请注意,并没有出现。
一共开放了3个提问人:第一个问题系列,是个男观众:(好吧,我发现大家都提的是一系列的问题)上来就问,这个导演(张宰贤,抱歉,我也是回去百度才知道)之前拍过一部驱魔的短片,请问是因为这个缘故才选择他执导这部长片吗?
第二个问题,我们都知道类似《驱魔人》(还有《驱魔人前传》)这种片子在欧美是比较流行的,然而在放到韩国背景下,这样的类型片好站得住脚吗?
韩国有多少人是信奉基督教的呢第三个问题,能否让敲字幕的人不要沉浸在看电影中,而忘记了敲字幕,让本来就晦涩难懂的情节因为缺少翻译更看不懂了。
【字幕小哥一脸无奈和苦笑】第二个提问人的问题【其实就是我啦】:为什么片名叫《黑祭司们》 我理解的“黑”有两重含义,一是司祭们的衣服都是黑色,另一个是说驱魔这件事在现代社会已经不为人所知,更像一件在黑暗中从事的危险工作。
如果不幸副祭司被发现的话,可能会成为新的死灵的宿主;而原宿主死亡的话,可能会因为杀人而被起诉,然而他们只能隐藏在黑暗中,什么都不会说。
(自我感觉看到了电影片名的精髓啊,,,鼓掌中)结果制片人一说话,真是把我笑崩溃了,居然说,其实真没想那么多,片名本来叫《黑色的猪》,,,(什么鬼)结果后来发现司祭们的戏份和角色更重要,所以才改为《黑司祭们》。
好吧,深深滴为我的问题的脑洞大开点个赞。
不过制片人也表达了对这个解释还是觉得不错滴第三个问题更是把我震惊啦,是一位女观众,努力滴往后看了许久,也没找到发言滴人,不过问题之犀利让制片人直结巴,而且果断滴结束了提问,哈哈哈女观众你棒棒哒。
问你就是神父让崔佳德(人家自己取的教名,为了和别人不一样,也是real任性)偷偷摄录驱魔的过程,而且也说别人曾经听到金祭司对英申有一些不该有的行为,甚至可能是这些行为才导致了英申跳楼自杀。
为什么这个部分后来在影片里没有着重描写。
其实这一段如果认真看片子的话应该能找到答案,但是导演这一段也处理的确实有点虎头蛇尾。
仅仅只是让金祭司说了一下,真是不仔细看就会漏掉啊首先,英申的跳楼并不是自杀,而是死灵被发现了想要逃跑,因为死灵只有进入雄性的身体才有自由,进入女性的身体里其实是被禁锢住了,所以他们不顾一切地想要逃跑。
其次,我们可以看出,死灵不止一个,他们具有蛊惑人心的力量,他们也会利用各种手段,来阻碍驱魔的祭司,所以面对年轻的女学生和慈父一般的祭司,最好的手段莫过于给外界传达,祭司以驱魔为名猥亵小女生了,不得不佩服死灵的智慧啊,知道人世间最看重的以及最有利重击祭司的。
也难怪金祭司会对佳德说“打起精神来,我们要面对的可是一个5千岁的东西啊”所以一言以蔽之,其他祭司对金祭司的误解其实完全是死灵的分裂和孤立金祭司的手段罢了。
所以有人说:“善意伤人同样有刀剑之痛”。
先不说其他的,我觉得欧洲派的驱魔仪式比较扯的就是,查到附在人身上的“恶灵”的名字,大喊一声,然后就可以命令恶鬼走开。
这部电影就是将韩式驱魔跟欧式驱魔结合了下,在加了点现代的味道,带点全球化的背景,虽说是“四不像“,但也好像那么回事。
圣经中十二恶灵之一跑到了韩国撒野,好不容易被捉住了,却在最后处置的一刻,意外发生了,恶灵终究还是跑了出来,附身到了一个小姑娘身上。
说巧不巧,这个小姑娘就是圣女出身。
小姑娘用自己肉体把恶灵控制在自己身上。
英申被附身首先讲讲,本片中的恶灵—Marbas所罗门七十二柱魔神中的排位第五的魔神,他平时是狮子的形态,也会根据召唤者的要求变成人形现身。
他的特殊能力在于发现真实,无论是隐藏的东西,隐秘的事情,在他面前都无所遁形。
圣经中的Marbas这也就是为什么本片中很多副祭司来帮助驱魔之后,虽然隐藏的很好,但是只要是对视到恶灵的眼睛之后,自己的身份以及过去都会被看见。
男主的过去被看见本片是大杂烩式的驱魔片,说他大杂烩,一点也不过分。
首先,神父和副祭司,必须是属虎的,西式的驱魔,还得安排中式的生肖。
驱魔这天还是选在七月半。
男主被选中里面有圣母玛丽亚,有十字架,佛教的符,还有韩国传统的跳大神,想来,大家为了驱魔也是各种方法都是试了。
啥都来点然后也是驱魔的过程也是几国语言一起上,不愧是来自外国的恶灵,最后还顺便来下中文黑一下我们中国。
这部片有两个没听说过的点,就是被附身的人会有腐烂的味道,郑神父醒来的时候是这样,而英申身边也是非常臭的味道,搞的大家每次驱魔必须先要挤点牙膏在鼻子下面。
被附身的人会有腐烂的味道驱魔的人也要善于伪装,恶灵附在雄性身上危害性更大,更难收服。
也就是说为什么神父两人把女性分泌物喷在身上。
然而男主还是在驱魔的过程中动摇了,还是被发现了。
被恶灵看见所幸男主最后还是战胜了内心的恐惧,重新回来了。
本片最为有意思的应该就是驱魔仪式了,为了找出恶灵本身的样子,先是大批的苍蝇和老鼠聚集过来。
密集恐惧症慎入放着巴赫的音乐,用弗朗西斯科之钟引导(修道僧经过有恶鬼时森林敲得钟),拿着二叉戟,烟雾弥漫的气质,还有可爱的小猪猪,最后终于成功了。
大型审判现场最难的还是在一个小时之内,要把猪猪扔到江中,而且拖得时间越久越危险,虽然我也不理解为什么扔到江里就好了,这一路堪称惊心动魄,恶灵尝试用各种方法阻挠。
猪猪发威最后,也真是千钧一发之际,男主已洪荒之力跳如江中。
男主艰难跳入江中本片在剧情叙述上没有过多的扯东扯西,更多的是聚焦在给英申驱魔这件事上,前面喜剧的方式表达,把这么严肃的事情变得不那么吓人。
驱魔仪式以及送走恶灵的路上,节奏也是跌宕起伏,节奏感把握的很好。
看起来四不像,但确实也可圈可点。
姜东元耍帅就好,其他不需要
那边汉江水里长出怪物,这边能当圣水消灭怪物,功能直逼恒河了
2.5
只有本土化的宗教才能活下去啊啊啊啊啊
白瞎了这么好的卡司。
18126#在驱魔途中姜栋元和朴素丹在正儿八经地……撂起汉语……我实在忍不住笑了
其实就是个牺牲与拯救,正义战胜邪恶的传统故事。可惜作者过于关注仪式感和解释,拖慢了整体节奏,导致人性本身展现不足,人物转变处理太草率,以至于缺乏代入感。本来可以更好的。驱魔不过是个猎奇的噱头而已,喧宾夺主就不好了,但为了wuli姜东元的颜值还是可以刷的~
把一部驱魔电影做成这么无聊,也真是没谁了。金叔加颗星好伐。
前面的一个小时完全是在浪费时间。
这个是我接触的首部这类影片,感觉涨了不少知识,金允石姜东元
寡淡又呛口,像比重失衡的一杯酒精。饮后酸苦皆是凡间俗事,驱魔花招一颗橄榄爽喉。西来恶灵圣器,置入东方市井,主体依然是一个非常韩国的痛感故事,猩红特技的高潮却也清冷寂寥。金允石威严非常又几分泼皮相,姜栋元灵性如旧又一点禁欲感,朴素淡的忠武路无限可能。
副司祭最后的转变潦草了一点,但整体还是不错的。这个女主我老和金高银混淆,看到结尾我都以为是在看金高银。。。对宗教驱魔知识还是了解的太少了,看得入迷但并不起劲儿,恶魔那些话还有数字的含义有没有个懂的能从政治历史角度说说?喜欢这个导演拍宗教题材的切入点和落点,切口小,落点从大再回到小。他的另一部《破墓》就是如此,是此片的升级版。
补标。两星半。小姑娘演得好有代入感。剧本还是比较平庸。
恶灵如果被更多人发现 那更多人就会信耶稣 所以恶灵会隐藏自己
【上海国际电影节】韩式驱魔,第一次在大荧幕看到这种东西,这也是电影节的电影与普通公映电影最大区别之一吧。
姑娘才是真牛逼的演技
电影的最大的难度就是在一个没有天主教的文化里硬拉一个驱魔的故事,片子做的不错!
张在现的短片《第12任助理司祭》扩充之后拍摄的首部长片,故事中规中矩吧,如果用警匪片思维来说:老警察带新人出重案现场与绑匪对峙,新人没经历过大阵仗让歹徒吓够呛,半道扔下师傅自己跑了后来又回来了,师徒合力鸡哔犯罪分子。驱魔片确实挺难拍的,通常都是患者(恶魔)往床上一躺,手脚都给你捆上,然后神父和魔鬼开始freestyle,互相比谁骂的脏,谁要是心理素质不行被骂破防了就口吐鲜血,整得跟地狱新说唱似的,十分鬼畜。虽然本片是效仿西方驱魔片的移植作品,却难得的拍出了新意,尤其是恶魔的语言设定兼具拉丁语、汉语、韩语等三国语言,不断切换输入法再由小助理现场翻译,满头大汗的紧迫感如同置身于新说唱总决赛现场,可想而知这场快嘴智斗战况有多惨烈。内里探讨的是宗教文化在末法时代所处的尴尬地位,人们连上帝都不信,更何况是鬼了。
韩国版的驱魔人,这里面的主祭和副祭是我见过最抖机灵的
剧情有些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