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的汹涌澎拜发展的电影大潮中,不少导演选择了随波逐流,放下了自我的特色而在商业类型片中迷失了自己,但也有一些导演坚守着自己的艺术特色与时代使命,比如杨亚洲,他的电视剧作品《空镜子》聚焦于人到中年时的情感、生活的困境,带出浓郁的人文关怀,而电影作品《没事偷着乐》、《泥鳅也是鱼》等则关注社会中小人物的喜怒哀乐,使得成为国产电影的一道比较独特的风景。
而他的新作《哺乳期的女人》依然继续着自己的风格题材特色,通过一个独居老人、一个留守儿童及一个离家妇女的关系变迁,折射出微妙的人性,并杂糅了人文化的社会关怀。
跟去年叫好叫座的《推拿》一样,影片《哺乳期的女人》源自于毕飞宇的同名小说,只不过《哺乳期的女人》的原著是短篇小说。
较之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的篇幅较有限,但也为影视剧改编留下了很大的空间,而较之原著,电影版的《哺乳期的女人》最主要是将原本是住在旺旺、旺爷家对面的惠嫂,改变为旺旺在船上无意中发现的临产孕妇,这点使得原本有些熟悉的邻里关系,变成了一种更加普遍的普通人关系,而在原著中主要是生活在断桥镇的石巷边的旺旺,则跟随着爷爷长期的生活在船上(这点也与原著中旺旺的父母一直过着水上谋生的日子相呼应),而惠嫂,则成为了旺旺在船上遇到的、一直不肯说出她的名字、来历的女人。
影片的前半部分着重于旺旺眼中的“世界”,乡下的金黄色的黄菜花开的景观,与他跟随着爷爷来到城里时的陌生人流、嘈杂环境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影片一再的通过旺旺的奔跑表现出他在乡下时的自由自在,而他与陌生女人的关系,则延续了小说里的“看”——先是在船上的无意中发现了躲在船舱的她而惊呆的看着,后来在她生产时隔着窗户窥望,还有后来在远处的无助的张望等,将一个儿童对于母亲、母爱的渴望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点也较之原著小说更突出了留守儿童对于母爱的渴望,在原著中,旺旺的父亲母亲在每年的春节时都会回家一趟,平日时则是不断的寄钱让旺旺过上不愁衣穿零食的生活,而在影片中旺旺的母亲则彻底的缺席(先是通过旺旺的台词说母亲离家去了巴黎,后来暗示已经身故),旺旺对于母爱的渴望与期翼,则转移到陌生的女人身上,眼神里无不倾诉着对于母亲的期待。
这些也让影片有别于大部分的国产商业片(包括一些以普通小人物为主人公的作品),更何况影片里还有形无形的带出了对于孤寡老人的关怀、对于流言蜚语的批判等。
影片在创作时,无论是留守儿童还是孤寡老人的问题都已经远远的超过了毕飞宇写作这篇短篇小说时,而杨亚洲则将社会现实与个人的思考融入在影片的叙事脉络中,包括影片新增加的、由邬君梅扮演的养老院医生这个人物,而呈现出对于社会现实的人文关怀。
中国电影并不缺乏以现实生活为背景的作品,但较为缺乏充满着人文关怀的作品,相比于近期的滥竽充数的都市爱情片,杨亚洲的《哺乳期的女人》一方面是以儿童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周围的人与事,另一方面也夹杂着对于儿童、老人、妇女等弱势群体的关怀。
杨亚洲导演的新片《哺乳期的女人》讲述了一个没有成年男人的货船上,爷孙俩面对一位不请自来的产妇,在心理和生理两个层面产生的微妙变化。
三个人在一段相“乳”以沫的日子里,感受着彼此莫名的吸引,久违的生命热力,欲念的滋长,并由此发出对老龄化现实社会的忧思。
杨亚洲是一位非常神奇的导演,每每拍电视剧都能红遍大江南北,把具有现实关怀的通俗故事讲述得栩栩如生,就像《家有九凤》《浪漫的事》《八兄弟》和《嘿,老头》,也曾有电影版“贫嘴张大民”《没事偷着乐》这样效果不俗的市井喜剧,电影作品《泥鳅也是鱼》《美丽的大脚》《埋伏》虽然是煽情之作,其中也不乏很多接地气有生活的笑点笑料。
这几年,他的前两部电影作品《大太阳》《最长的拥抱》都是带有强烈公益性质,前者立足抚慰512汶川地震的心理伤害,点起一颗代表生命信念的太阳,后者则关注残疾青年的尊严与梦想。
而到了这部改编于毕飞宇小说《哺乳期的女人》,则把镜头指向了一并指向了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哺乳期女性这三大群体,这样的三角人物关系,无异是要揭一揭老龄化社会的人口失衡问题,劳动力都漂往大城市,老、妇、孺被留在原地,他们的生存处境,心理处境,都需要全社会来认真对待了。
原著小说篇幅不长,曾获得首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讲述的是一个男孩和一个少妇之间的意识暧昧,彼此之间莫名的那种吸引,文字有点意识流,并不是特别直白,读起来感觉作者还是比较尊重人性。
从小说到电影,导演把故事换了一个节构,男孩吃奶的情节被保留,对妇人的渴望情绪也全盘保留,但改造成了一种因为缺失母爱而产生的吃奶欲,七八岁的男孩,从来没有在母体上亲口吸过奶,那种感觉是可以理解的,相信换成任何一个少妇,也愿意成全这个孩子。
和原著最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孩子的爷爷也被少妇的到来改变了,老人原本有一个可以促使老树开新芽的追求对象,但是少妇的到来,搅乱了他对生活的控制力,急切希望旺旺长大成人可以继承货船,犹豫是否向饰演敬老院阿姨的邬君梅老师表白,把对旺旺妈的怀念和痛恨转嫁给少妇,多重心理和前期老年痴呆症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非常奇妙的化学反应,让老戏骨陶泽如把这个人物演绎得如痴如醉。
很简单的人物结构,老妇孺三个核心角色,加邬君梅一共四个主要角色,但他们遇在一起,却产生了掀起整个现实世界的惊涛骇浪。
老人,就和他的货船一样,破旧不堪,行将退役,仿佛随时就能倒在那遍野的油菜花里,而孩子,奔跑如风,无所畏惧,可是他却不知道自己的归属在哪里,缺少母爱的他,对女人的乳房和婴儿,对老母亲和鸡蛋,有着一种别致的理解,而这份心灵的缺憾,正是这一代留守儿童的整体缩影。
少妇则喻意更加神秘,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闯入者”,观众可以有无限种联想,私奔,逃亡,流浪,自暴自弃,在这里,影片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只是用丰乳红唇,以及沉默和顽固,满足爷孙俩对一个年轻女性的所有想象。
《哺乳期的女人》意在关怀青壮年流失后的老、妇、孺,其核心参照物其实还是女性,对余男饰演的少妇,影片用一种唯美、朦胧、疏离的画面,表现出油画般的圣洁的感觉,由此表达对母性的向往和尊崇。
老人终究要老去,男孩终究要长大,在每个人不可停驻的人生中,吃过很多食物,唯有乳汁的滋味是不可替代的。
古人有名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生存这件事上,我们需要多敞开一点胸怀,给那些老人和孩子多一点关爱,吃过的乳,养过的人,怎能相忘于江湖。
表达过于直白,没有给观众留下想象空间!
余男痛苦的待产,男孩的惊恐表情到位,孩子生下后,男孩笑了,非常假,这里就不探讨男孩的心理了,就是有点央视广告片的感觉。
男孩渴望母爱表达的太露骨,太直接,直接到就不用拍这个电影了,打一行字幕,留守孩子迫切需要母爱就可以完事了。
另外余男问男孩,想妈妈吗?
男孩没有回答,这个场景把握到位。
因为爷爷已经看透,要么去找妈妈,要么就忘了妈妈。
男孩为啥没有回答,这样就给观众想象的空间了,我认为男孩确实想妈妈,但也放不下爷爷。
还有爷爷吞戒指那一段,很打动人!
能体会到男孩对爷爷的深情!
总的,这部电影有亮点,但还是较差。
我喜欢里边罗博替尼演唱的,意大利语《妈妈》,内涵。
寓意都很丰富。
少年对母亲的四年,对爷爷的热爱,都转换成对余男,一个陌生女子的莫名的爱意中,类似于《神雕侠侣》里武三通对何沅君的感情,类似于《洛丽塔》里女儿对养父的感情,只不过这里,换成了小男孩对陌生女子的情愫。
有点超现实,但很真实。
《哺乳期的女人》讲述了孤儿旺旺与爷爷相依为命蜗居在船上,却被一个不知姓名的产妇毫无防备地闯入他们平静安然的生活,三人微妙的心理变化,在封建的农村环境下揭示得一览无余,从而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的故事。
双方本像一道平行线,毫无交集,孤儿旺旺却被这女人所吸引,女人想留在船上过安稳日子,而空巢老人想要一个陪伴,反映了当代留守儿童缺乏母爱的现状,表现了孤儿、空巢老人、寡妇这一小部分弱势处于时代边缘的群体他们孤寂落寞缺乏安全感。
纵观全片,摄影师对光线的理解入木三分,明暗交织。
色彩的搭配运用淋漓尽致,让油画般的麦田别有一种深沉。
镜头的运动设计运用得恰到好处更好的体现人物的五味杂陈的人生况味。
三代人不同的叙述视角,意味深长的人物设置,使观影者陷入沉思。
看过原著,在故事发生地长大,电影的第一幕取景就在我家巷口,那种大船我也常常在上面呆过,电影的主题很好,留守儿童,确实我身边有很多同学都是父母在外打工由爷爷奶奶带大,但是电影有点过于超现实了,对家庭的那种渴望太过浓烈反而觉得有点虚假,电影有些情节也过于抽象,会让人不怎么看的懂,不过取景很自然,拍出了我们水乡的特色,为此给四星。
#哺乳期的女人# 作为电视剧导演的作品算是成功的 90分钟的时长没有太多台词 但是承载的社会意义超过负荷 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和单身母亲 哪一个都是舆论的焦点 三者冲撞难免有顾此失彼的感觉 电影改编润色了短篇小说的单薄 但是有增添过多无意义的闲笔 文艺性有了保证 连贯性的失败削弱了观感
用小角色的“离奇”故事反应中国的社会问题,林浩的表现还算不错,余男的迷离眼神和本片有点格格不入!
本片看完第一印象是导演对光的运用很讲究,但相对目前国内主流欣赏水准过于先锋了。
初看觉得不咋地,仔细回味还是有点意思了。
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展现的是城镇化给农村带来的阵痛。
也许中国的农村问题的多样性会成为社会的一个矛盾焦点!
《哺乳期的女人》这个名字的迷惑性太强,如果片名算是一部电影的颜值,而且你又是一个看颜值的人,那么恭喜你,你错过了一部好电影。
导演手法极其老辣,剧本也相当干净,绝不拖泥带水,余男跟陶泽如的表演好到只能用成精来形容。
但鉴于建国后能喘气的不让成精的规定,只好穿越几百上千年来分析《哺乳期的女人》是如何成精的。
拍好一部电影最难的不是做加法而是减法,尤其在这个看视频成本极其低廉的时代,很容易被各种俗物拉低审美标准。
被刺中心脏还要捂着胸说一句,啊,我死了。
那是莎士比亚时代的手法,如果到了互联网+的时代还玩几百年前的这一套,如果不是致敬就是审美过于恶俗。
偏偏这是一个俗物横行的年代,无数演员在各种非舞台的地方捂着胸口学《哈姆雷特》里的波洛涅斯说,啊,我死了。
就怕观众看不懂心脏因为受到外力伤害,导致胸口喷出一大堆红色液体是表示人死了,非得说出来才甘心。
拍电视剧的杨亚洲也做过这种事,但他分的很清楚,电视剧跟电影观众不同,至少跟《哺乳期的女人》观众不同。
《哺乳期的女人》里做的最好的便是对对白的把握,绝对女一的余男在前半段基本没有什么台词,但略显含蓄的表演加上导演的调度,让观众很容易明白这个角色到底是怎么回事。
完全不必像祥林嫂一般絮絮叨叨,虽然余男的角色完全可以成为一个祥林嫂。
或者说文艺女青年跟祥林嫂之间只隔着几十页的台词。
女一台词少的后果是其他角色需要承担帮她说明角色的功能,汶川小英雄演的那个男孩子承担了部分解释的任务,更多解释剧情的人物在陶泽如身上。
人老话多是必然的,角色设置也必须要陶泽如的角色带点八面玲珑。
这在他给邬君梅送戒指给某个只有一场戏的人物送MP4可以表现出来。
不过陶泽如并没有把这种社会属性带回家中,在家里只是一遍遍的喊“月子地”来显示其父爱的一面。
于是在电影里,“家”这个封闭空间的矛盾就以余男初入陌生且有些凶险的环境跟小男孩渴望母爱且不会表达为主。
陶泽如在这组矛盾里反倒成为一种调和剂。
电影《哺乳期的女人》改编自同名小说,虽然这个名字实在很不吸引观众,但又很贴合剧情。
在原小说里,小男孩旺旺吃了一口母乳成为整个故事的矛盾中心,但在电影里,这个矛盾被推迟到很靠后的地方,有了前面各种闷骚的铺垫,故事到那里不仅水到渠成,而且矛盾爆发的相当自然。
在母亲缺失的人物关系里,陶泽如试图扮演爷爷,父亲,母亲三个角色,然后余男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平衡,让小男孩旺旺发现原来爷爷并不是母亲,但更可气的是余男不是自己的母亲。
于是旺旺试图通过抢鸡蛋这种行为来引起“母亲”的注意,这时的旺旺略有赫拉克利斯的感觉,真以为自己无所不能。
不过他跟“母亲”关系的结局也是赫拉克利斯式的,赫拉克利斯钻进赫拉裙子里跟旺旺吃上一口余男的奶殊途同归……。
写了一大堆,而且看起来有各种剧透。
但偏偏《哺乳期的女人》真不是一部害怕剧透的片子,不是那种一句“他们打起来了”或者“他们壁咚了”就能讲明白的故事。
如果真是这样,那何苦用文本分析来帮助观影呢。
《哺乳期的女人》。
5分。
毕飞宇编剧、杨亚洲导演,余男、陶泽如、邬君梅主演作品。
这个创作团队的阵容,理论上应该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好片,很遗憾,这部片完全失去了故事内核,导演可能醉奶了。
陶泽如饰演的老爷子独自带着孙子旺旺生活在船上,旺旺的妈妈外出打工,多年未回,而爷爷年岁已高,眼看即将进入老年痴呆症行列。
一晚,余男饰演的即将临产的孕妇莫名闯入船内,产下孩子。
这给原本平淡无聊的爷孙生活瞬间制造了许多麻烦和乐趣,兴奋与烦恼——老爷子一心惦记着邬君梅饰演的老人院院长情人,而旺旺始终惦记着哺乳期的奶。
故事的设置是巧妙的,但当它发展到与小镇淳朴的民风相碰撞时,这个本子就失去了演绎的意义。
几个那么好的演员,在片中只能干着急的沿着自己,和角色似乎一点关系都没有。
装逼没装好的电影,杨亚洲的心理畸形
第一组镜头就深深的抓住了我的胃口、光影和镜头语言的运用非常到位、可是我也真的没看懂。温情这种东西,有时候在凛冽的寒风中才能有最透彻的体验。
一定要这样过度表现才决定这是艺术,是在探讨母性吸引和性启蒙等禁忌欲望的话题么?还是紧紧为了吸引眼球存活于市场?第一次觉得余男的角色如此难接受
很杨亚洲但不属于上乘之作,借农村留守儿童老人受外来非主流女人袭扰为题,其实没有内容主要在表现两性之间难以诠释的复杂原欲!喜欢余男那种野性欲女的气质,是那种让男人欲罢不能却又无法驾驭的气质,是男人都想得到却又不敢迎娶的气质!邬君梅和颜丙燕一直是我认为的大陆最好的女演员,遗憾的是邬君梅在此片并没有太多戏份。
适合全年龄段男性意淫的魔幻主旋律MV。
口欲期母爱的缺失是造成孩子对乳房痴迷的主要原因。空巢老人本身也许有着人性的压制。镜头漂亮而暧昧。但整体似乎有着一股“为了文艺而文艺”的勉强。有些隐喻晦涩生硬。打四星是因为觉得应该比5.7更高。
真丑啊余男,看不懂啊看不懂
画面美
本是纯朴的感情,却被有的人当作小黄片。不觉得爷孙俩的表现很真实吗,余男的表演也很好。
五星全给了小男孩的演技
无非是留守老小单亲小娃痴呆老汉这些社会问题的累计
内核加分,表达节奏减分
小男孩儿其貌不扬但是有翘臀!— 2018-5-13
余男真是文艺片女王,透着浓浓的女人味,本片反映了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对母性和女性的崇拜,带着乡土气息的愚昧和原始
打着情色的旗号,毫无内核的烂片。
怎么说呢,用了力拍的电影,但是感觉没用对地方。余男的角色也许黄那谁会更好。
翻译作品 check~
片名很暧昧剧情却很莫名其妙,例如旺爷爷帮女的剪脐带时血溅隔开至少三四米远的旺旺,女的初次喂奶时另一只乳房不断喷奶。女的莫名其妙叫旺旺咬她的奶,村民莫名其妙地又知道了这件事。公安莫名其妙地把旺旺爷爷抓走。不过余男那张死鱼脸挺适合这角色,演的还可以。
纠结死了!
立意整大了有点兜不住的感觉,不过漂亮出来混,迟早是要生孩子的。这理论OMGBTW,红头巾真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