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故孤语》(2014)剧照,来源:豆瓣这不是什么童年创伤的心理疾病,这是基因层面的。
我们都知道童年创伤会在成年以后表现到某些行为或心理上,这是对的。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心理或精神层面的疾病都可以会归于童年创伤。
毫无疑问,Jerry是带着创伤长大的,而这层伤害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也越来越深,越来越痛。
但是Jerry在童年时期就已经病了,而他的母亲亦是如此。
基因层面的遗传是根本,而童年创伤与孤独是引子和影子。
他们诱发了疾病的开始,而在其后的过程中如影随行。
全篇最精彩的地方大概就在两处。
一是医生被绑架后,他们在野外时医生说的那段话,尤其是那句,【世上的孤独,是所有痛苦的根源】。
我们所有人都会有听到各种各样貌似从远处飘来的声音,或嫉妒,或愤世嫉俗,但是这些声音其实都来自与我们内心。
就像狗狗和猫说的,Jerry,你知道的,这些都不是实际的,这些其实都是你的想法。
所有人都会有负面的心理倾向,所有人都会想要沉沦,想要屈从于欲望,因为这是来自人类基因的原始本能。
嗜甜,嗜杀,性冲动,懒惰,钟情于短期目标等等,这些都是远古时代的生活环境与习性决定的。
而人类文明社会的进步却远远地快于了人类基因的进化,我们的基因还没有适应这种改变。
所以,所有的负面心理倾向都不是我们的错,如果非要说是,那也是我们的原罪。
即使是天使,也有堕天使。
然而,即使如此,也并不表示我们就一定要顺从这些欲望,就一定要去赞同这些来自我们内心的黑暗想法。
世上的痛苦和孤独是无法彻底消除的,而对于精神病患者而言,孤独与痛苦却格外地深刻,不想孤独却又无法融入群体。
就像每次有人来敲Jerry家门时,狗狗都是在叫唤着,侵入者!
侵入者!
侵入者!
为什么?
明明每天都在说着,他们人很好,我想和他们一起玩,我很孤独,我想和他们做朋友,不是吗?
我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大概他在害怕,因为没有人与他一样,他在害怕自己被抛弃,在害怕自己被伤害。
但是,人活在世上,又怎么可能确定自己不被他们伤害呢,不是吗?
而每个人,当然不会是一样的人,不是吗?
但是他渴望认同,渴望别人与自己有一样的感觉或行为,以此来得到一个信号,我,不是一个人,还有人与我一样。
而这样,能让他觉得,自己不那么孤独。
就像第二个被杀的丽萨一样,因为她说,她也一样,她也会和她的猫猫说话,她也一样。
很细小,但是Jerry还是感受到了认同与融入群体的感觉。
然而其实并不是,只有他一个人一直游离于群体之外,而已。
如果说,Jerry的矛盾心理是我们所有人的矛盾心理的放大,那么,我们每个人大概就是Jerry的缩小了。
人无完人,不要对自己太过苛责,不要要求自己完全没有负面的情绪与想法,接受这一点。
有了想法不要紧,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选择不顺从,可以选择反驳,并用行动来说明『我真得没有坏掉』。
因为压抑和斥责自己的想法,只能导致反讽心理,只能让自己越是想要去做,想要去想。
而第二个精彩的地方大概就是片尾的Happy Song了。
最终,狗狗赢了,猫和狗狗都消失了,Jerry永远地留在了大火里,因为他不想再伤害任何人了。
他本来,也就不想伤害别人,真的。
2016-06-02
一般影片中变态的内心总逃不过童年创伤的套路,而“血色孤语”的主人公杰瑞则是一个天生的神经病。
由于他的母亲因精神疾病自杀未死而流血痛苦时,曾要求杰瑞帮助她死,于是给杰瑞造成了一种错误的观点,就是当有人受伤或快死但死不了时,他应当去帮助他们解脱。
这部影片中有两种视角,一种是杰瑞幻想中的鲜艳明亮视角,另一种是现实中的灰暗污秽。
而幻想视角占了大多数,只是偶尔露出丑恶狰狞的一面时才使观众想起这其实是在案板上剁人肉。
导演借了神经病的世界观,把夸张的卡通手法带进了电影,教唆杰瑞的猫狗和冰箱中开口说话的头颅使影片的效果看起来更加诡异!
这。。
原本是个悲伤恐怖又孤独的故事。
讲述一个精神病患者如何如何先后杀人,然后把死者们的脑袋存放在冰箱里……这样一说,会不会觉得这恐怖又变态的心理片已经司空见惯。
即便是硬要站在一个精神病的角度去讲述故事,也不见得多么引人入胜。
不过这部片子在主人公的选择和设置上十分高明,主角被定为一个童心未泯的人物,并在站在第一人称的视角完成了电影别具一格的表达,一举多得。
杰瑞童年时可以将自己主观的念头具象化成自己眼中的“客观”世界(可以说大多数人在童年都体会过是主客观不分的感受),只可惜这种“天赋”由于自己资深精神病患母亲的误导,令他愈加深信这些“客观具象”的真实存在,并延续到了成年。
他在成长过程中的缺失让他虽然成年可本质上依然是个能被三言两语左右行为的孩子。
然后他的这种在我看来是“艺术天赋”的能力,对于一个“孩子”,无疑是场灾难。
而灾难撞上了杰瑞童话般的世界,于是刻薄的喵星人,忠诚的汪星人,明丽粉嫩的色调,萦绕四周的蝴蝶,以及会说话的脑袋,挟持着懦弱善良的杰瑞欢天喜地地粉墨登场这原本是个悲伤恐怖又孤独的故事。。。
首发于[流量君]微信公众号dotammm,转载请注明出处今天给大家讲一部有点重口又可爱的喜剧电影。
没吹牛,真的有这种片。
男主是一个猫狗双全的呆萌小帅哥,还会经常和他的宠物对话。
而且还特别有礼貌,杀了人之后一定会道歉。
主要爱好是收集美女,只不过是这样收藏的。
特别热爱厨房,能把肉切的很均匀。
够不够血腥?
够不够变态?
但是君君要负责任的说这是一部喜剧片,一部口味独特的黑色恐怖喜剧片。
而这部电影的男主就是漫威宇宙里嘴炮满分的小贱贱——死侍的饰演者瑞恩·雷诺兹。
他在本片中的名字也挺萌,杰瑞。
杰瑞是一个喜欢各种鲜艳外套,暗恋办公室大波妹的普通打包员。
电影有一个粉红色的开场。
可爱的的男主、跳舞的美女,氛围非常的欢乐。
但就在份欢乐之中,从他和职员的对话之中你会隐隐觉得不对。
杰瑞有一个心理医生,医生还劝他按时吃药。
果不其然,在一个杰瑞被大波妹放了鸽子的雨夜,男主变态的一面暴露了。
男主苦苦在餐厅等了一晚没等到,却在路边碰到了落汤鸡一样的大波妹,果然有缘总会相见。
于是两人有说有笑的开车去吃东西,但意外猝不及防,车子撞上了一头麋鹿。
麋鹿鲜血淋漓很痛苦,男主一刀把鹿杀掉了......
旁边的大波妹吓尿了,慌忙逃跑。
谁知道男主追了上来,然后一个不小心就捅伤了她,又一个不小心补了几十刀......
杰瑞回家做了一系列的思想斗争,狗劝他自首,猫劝他毁尸灭迹。
他表面上很信任狗,但总是选择听猫的话。
男主把尸体运回家,切成小块放在便当盒里。
头颅割下来放在冰箱里,大波妹成了第一滴血。
但大波妹的戏份并没有结束,她变成了一颗会说话的人头。
没错,而且她说自己想要一个朋友。
于是目标就锁定在了办公室里暗恋杰瑞的女同事——丽萨。
这一波操作就很稳了,两人很快就勾搭上了。
但这次杰瑞显然是带着预谋的,把丽萨带到了自己家偏僻的老房子里。
杰瑞想起了童年的回忆,还有在房间里死去的母亲不禁哭了。
但丽萨的一个吻安慰了他,也就是这一个吻让杰瑞放下了屠刀。
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但这部电影绝对不会那么简单放过我们的。
(微笑)丽萨通过同事得知了杰瑞的住址,想送饼干(自己)过去给他惊喜。
结果她自己获得了一个大惊喜,满屋子血迹,桌子上还有一个头,丽萨吓到一个灵魂出窍。
两人经过一番老鹰抓小鸡后,丽萨阵亡,变成了杰瑞的第二件收藏。
(这下冰箱里的两个人终于可以愉快的聊天了)
而此时办公室的胖妹发现不对劲来找杰瑞,于是......显然杰瑞已经很轻车熟路了,第三件收藏get。
(现在冰箱里可以开趴体了)
看着冰箱里的三个人头还能自娱自乐,正常人绝对干不出这事。
没错,杰瑞是一个精神病患者。
在他幻想的世界里一切都很美好、猫狗可以说话、还能和人头聊天。
在他第一次杀掉大波妹之后,幻想里大波妹曾劝他吃过药片。
服下药片之后的他回到了真实的世界里。
满屋的血腥和尸体、猫狗也不再说话、冰箱里的人头也只是一颗人头。
他无法接受这样的世界,把药片一口气冲进了水槽里,第二天他又回到了粉色的幻想世界里。
杰瑞不知道自己失控了吗?
他是知道的。
杀掉了三个人之后,他跑去找心理医生哭诉,哭的像个被欺负的孩子一样。
但医生得知真相还是崩溃了,想要报警却被杰瑞发现,紧接着就被劫持到了郊外。
但他没有杀掉医生,因为医生告诉他一句话——你其实并不孤单看上去平白无奇,但确实戳中了杰瑞的红心。
杰瑞俨然已经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杀人狂魔,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只是一个被精神疾病控制了的孤独症患者。
他从小就是精神不是很正常的小男孩,活在自己孤独的世界里,还常常遭受父亲的家暴。
后来又因为重病在床母亲的苦苦哀求,用刀子解脱了自己的母亲。
杰瑞杀掉鹿是因为看到鹿哭泣的幻象,第一次杀掉大波妹也是想让她的痛苦快点解脱。
男主本质并不是一个嗜血的坏人,他幻想里的世界是明亮的、梦幻的,他积极接受治疗、一心想要融入这个世界。
但他始终无法接受真实的世界,那个失去双亲、没有朋友、昏暗潦倒的自己,于是他选择不去吃药片。
他或许只想让自己感觉温暖一点。
影片结尾的彩蛋里,他和他的猫、狗、还有他曾伤害的人在天堂相遇。
他甚至遇到了耶稣,他们愉快的在一起跳舞。
这是一部色调明朗、充斥着癫狂的黑色笑料、血腥重口味的电影。
但撇开这些表象我们回头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却能感觉到一些温暖的人文关怀。
这是一个极端孤独精神病人的世界,但生活中的我们何尝没有那样的时刻呢?
一心想要逃避生活里的黑暗,不断给自己幻想。
但逃避无法解决任何问题,我们只有咬牙坚持吃下真实的“药片”,才能继续在生活里披荆斩棘。
【每日一片】根据上面的提示,回复“血色孤语”即可获取。
这电影同时拥有喜剧、恐怖、悲剧色彩。
男主自认拥有与动物说话的能力,实际是因为童年时的悲惨经历导致他患有精神病,杀死自己患病母亲之后使男主看到奄奄一息的生物时会给它一刀痛快。
而男主家中的猫是他内心的恶精灵,狗是他心中的善精灵,宠物本不会说话,但病中的幻觉让他所看到的所听到的都加上了一层童话的喜剧面纱。
喜剧:男主和动物的互动,病患中的他所看到的世界色彩是斑斓的,他原本住在一个肮脏不亢的房间,猫猫狗狗也不会说话,之后还有心爱的女孩的头颅放在冰箱,但因为病患中的男主停止吃药,看到的世界却是另一番景象,干净整洁的房间,会说话的猫猫狗狗,还有跟他聊天吃饭的女孩头颅。
在电影后面,三个女孩的头被放进冰箱,洁白的冰箱里是三个美丽干净画着妆的女孩的头,与其说恐怖倒不如说有一番病态的美。
恐怖: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在母亲的要求下杀死自己的亲妈,此后一辈子在精神病中度过,原以为自己会与动物沟通,突然故事反正,一切都是假象,那种空虚感本是一种恐怖,之后误杀心爱的女孩碎尸收藏头颅,之后又为了不让她寂寞而故意接近另一个喜欢自己的女孩。
电影的剧本设置很精彩也很恐怖,不是因为血腥,而是那种病态的恐怖。
悲剧:这故事无疑是个悲剧,无论是对于男主还是几位女士,甚至于那死去的鹿,还有两只宠物猫狗。
男主是施害者,同时也是被害者,他的内心知道一切是不现实,但内心的空虚与孤独让他失去面对现实的勇气,最终在火灾里的那一刻,他听从善,选择任由自己死去。
开头甚至觉得这个画面有点廉价,太过于理想化,每个镜头都像叠了180层滤镜,房间东西整洁又少的美美白男deisu。
但是被洗脑一段时间突然看到真实世界,再切换回去那种假假的感觉达到巅峰。
男主感觉就是没长大的孩子,有点单纯也有点蠢,看的时候总是想起来此房是我造,两个主角都是懦弱现实不如意,第一次无意杀人,接着带着天真的愚蠢杀了一个又一个,也不觉得自己有错,结局也都是“fllow 撒旦”,不过血色孤语去了天堂,此房攀岩失败掉进岩浆。
怀疑男主的妈妈是不是也是杀过人,因为她死前有警车来,感觉挺危险。
结局挺好的,金发女被甩到床上好纯爱好喜欢。。
是因为听说和玻尔很像看的,真的有点,结局奇怪的舞真的很奇怪。
听说结尾奇怪但是以为是那种奇怪。。
好吧也算吧勉强吧
愿所有精神病都能活在自己的天堂
《血色孤语》,片名的翻译十分含蓄,却也十分贴切。
一名不断杀人的精神分裂患者,在他自己的世界里所出现的声音,就是这孤语。
影片以一种奇特的视角,来表现一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内心世界,它像是改编后的童话一般,过滤掉了血腥;过滤掉了恐怖;过滤掉了一切的负面情绪。
它通过主人公的主观视角和现实视角的切换来告诉观众真相。
当主人公用药时,屋内一片阴暗,地面散乱着秽物和血迹,那一盒盒切碎的尸体是如此的触目惊心,当然还有冰箱里被割下的头颅。
这一切连主人公都不愿意看见、不敢看见,于是当主人公倒掉药片,屋内恢复了往日的光明,整个画面都十分温暖,一切都井然有序,连冰箱里的头颅们都有说有笑。
主人公作为一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经常能够听见一些声音对他说话,他把这些声音投射到身边的事物上,小时候时袜子做的兔子,现在时自己养的猫和狗。
分裂出来的人格里既有善良如“狗”的一面,又有邪恶如“猫”的一面。
但主人公每每都经不住猫的诱惑,杀人之后一错再错,狗先建议他自首,最后建议他自杀赎罪。
在影片的结尾,主人公终于不再听从猫的话语,选择了被烧死。
到此为止,这是一个即优美又可悲又残酷的故事,但本片还有一个喜剧的标签,于是在片尾,主人公来到了一片白净的“天堂”,在这里,那些他牵挂的人同他一起跳舞玩耍,似乎永远没有了阻碍。
作为一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主人公无法控制他自己的行为,但无论怎么样,也依旧是触犯了法律,他既可怜,又可恨。
影片很饱满的表达了主人公可怜的一面,但对于其可恨的一面却实行了弱化,仅仅是通过一只赋格的猫咪来和少许的现世镜头来体现。
当然这是导演的风格选择,这样有利于展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突出他的情绪表现力。
对于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虽然并不完整,但导演也并没有完全美化,依旧是给出了足够的现实镜头来告诉观众真实情况。
对于最后的片尾,本来没有的话,整个片子还有那么点堵,些许观众看完也许还会叹口气。
但这么一闹,也算是点亮了其喜剧的标签,最后能说的,就是“愿所有精神病患者最终能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开心地活着”。
说真的 看见男主角的电影有好几部了,感觉越演越好了。
第一次看的是《X战警》里,第二次是《活埋》,第三次《死侍》。
影片提出了一个每个人都有过的现象,那些从自己内心里冒出来的声音,小时候看过猫和老鼠还是什么动画,主角在面临抉择时,会有两个小精灵出现,一个羊角恶魔的主角,象征着邪恶,负能量,怂恿着主角做一些违法但是很诱惑事情。
另一个精灵是带着光圈的天使,会教唆主角向善,正能量。
这里猫和狗就是这两个小精灵,这部电影的胡须先生真是萌啊,小嘴一张,说出自己平时不会,不敢,不想说出的话,大部分都是否定jerry,引诱他干非法违规的事情的。
我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情况,我小时候对着玩具,猫猫狗狗 ,也会在内心里赋予它人格,会想‘它’在跟我说话,我有时候也会跟自己说话,不会我也是神经病吧。。。。。。。
看完这个影片我想起一个游戏叫《弗兰的悲惨之旅》,弗兰通过吃药可以穿梭与超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这部影片的jerry有一段吃了药,发现猫,狗都不会说话了,家里的房间变的突然很压抑,脏乱,冰箱里菲欧娜也腐坏了,吓的立马把药全都扔了,这也许说明了 精神病人为什么不喜欢吃药,现实可能真的是无法接受了,才拒绝服药的。
jerry先是有精神病母亲遗传,还有继父家暴,不精神病谁精神病?
影片最后一点部分,心理医生解答了迷惑,其实很多人都能听到那些voices,那是因为我们是人,我们有思想,但我们可以和它们争论,我们可以不听它们的,你可以毙掉那只怂恿你做坏事的猫,最后还不忘教唆jerry,跑出去,咱们买个更大的冰箱,把冰箱装满再死啊,我真是又爱又恨这个胡须先生了。
总的来说,废话很多,这是个好片子
相似的惊魂记 似曾相识 恐惧感触目感却记忆犹新 得以见到一个人的童年身心健康有多么重要 长话短说 瑞安雷诺兹能演精神分裂已是新高度哈 新颖的是和以往男孩A或惊魂记 不同 邪念一方是猫的代表 防御意识善念是狗的代表没有父亲 又被母亲抛弃 却逼死自己的刀下 还有什么能比对一个孩子造成的打击更大?
瑞安演的可以 就是太性感 这个精神分裂病人有点帅
记得以前学单词的时候,老师把alone和lonely放在一起教,前者可以做副词,后者就是形容词,alone是一个人的孤单的状态,但是lonely更强调主观感受,不仅是孤单了更像是心空空荡荡的凄清。
男主就存在于这种状态之中,不断地假象成猫狗和自己对话。
他知道自己有病,定时看心理医生,他也害怕那种杀戮的欲望,好不容易说服自己吃药,可是一觉醒来,房间肮脏又血迹斑斑,冰箱里的人头扭曲可怕,连吵吵嚷嚷的猫狗都不搭理自己了。
不得不说导演在色彩上很直观告诉我们,病着的时候世界都带着高饱和度的美,吃了药之后的世界就像从美图秀秀瞬间掉到了身份证证件照一样不忍直视。
不懂男主的这种心理疾病是人格分裂还是啥,但是得病这锅必须得他爹来背。
他的母亲有这样的心理疾病,作为丈夫,他的选择是把她关进精神病院。
看着儿子把袜子当朋友,作为父亲,他的选择是声嘶力竭戳破。
我不知道这种心理疾病可否被治愈或者难度几何,只是觉得在家庭中不被理解和换位思考,不断加强“我有病”这种心理暗示,自卑和孤独只会把亲情越推越远。
于是母亲自杀,唯一相互理解的人离开了,他能如何。
于是,幼时留不住自己最爱的人成为了执念。
挥刀杀死了菲奥娜,其实也只是让她留下来,永远的。
杰瑞有太多的害怕,他害怕失去,害怕不被爱,害怕走出自己的世界其实只不过是怕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走出来,却没有人接纳我,我回不去了,却还是一个人。
于是被绑架的心理医生说Being alone in the world is the root of all suffering.But you are not alone.他长长舒一口气,我是觉得他真的听进去了。
如果当初他的父亲可以对他说“没关系你还有我”会不会不一样。
精神病杀人犯的异想世界,猫是恶魔低语,狗是天使之声,童年的创伤,亲情的缺失是噩梦的来源,衣服是最鲜艳的明黄,粉色,放进冰箱的头颅是絮絮叨叨的茶话会,吃下白色的药丸,世界就变成惨淡的灰色。笑点夹杂惊悚点的惊悚喜剧,偶尔看一部Ryan Reynolds,喜剧性,惊悚点都很好。女导演,用的颜色很明快,精神世界和现实切换的很好。评分:8.0/10。
浪费题材
想象力和不同视角的切换让人印象深刻
sad happy song
其实前半部分挺搞笑的 后面就wtf 想从编剧手里把笔抢过来
虽然情节不新鲜,却是我看过制作最精良的变态杀手惊悚片,古怪得惹人喜爱。另外:瑞安.雷诺兹原来演技那么好啊,以前真没看出来。
精神病人的世界
7.7 用喜剧包装变态连环杀手题材,充斥着癫狂的黑色笑料,幽默感来自观众从影片中移情到的精神病思维与正常思维的荒诞反差,我就一直希望想拍一部这样的神经病喜剧。另外,雷诺兹的美型童颜还真适合这种精神病患角色。
操...花两个小时去看一个神经病患者。
8/10。漫画形式往往能突破真人拍摄的各种限制,童年性创伤的主题被挖掘烂了,却用迪斯尼的外衣装饰一个越变态越快乐的精神病人世界,黑色幽默和构思巧妙的场景叙事也在反映这点。女尸细碎分装的一堆食品盒,表示好心情的蝴蝶飞舞,与冰箱里人头说话,片尾天堂合唱,欢腾和恐怖为一体的杀伤力从未减弱。 @2015-02-15 12:28:44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世界 我们无法理解
犯罪心理的背面
换个角度看也许这只是一个神经病杀人事件,而电影却换了个角度用一种很荒诞吊诡的方式演绎,变成自从得了精神病整个人都精神多了和今天我没吃药整个人都萌萌哒系列!精神分裂猫狗会说话加上冰箱里的美人头,男主自带滤镜明亮的色调对比真实的阴暗和孤独。一直觉得贱贱其实演技不错,没想还是个好声优
难得碰到一部导演拍得这么好但是就想给低分的电影。结尾尤其好。
呆呆傻傻合家欢,有点过于平铺直叙,同事们也有点过于憨了…
这种片子很考验演员的观众缘,我不喜欢雷诺兹,是非常不喜欢.
非常有趣
一开始看片名觉得这一定是部恐怖片,结果前二十分钟给了我喜剧片的错觉。美国烂片,鉴定完毕。
对孤独的挖掘很不够,不过整个故事逻辑上能圆回来。
好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