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根据真实的事件改编,影片以一个西方记者的视角讲述了2008年8月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冲突。
2008年南奥塞梯战争是2008年8月在格鲁吉亚境内发生的一场战争,交战一方为格鲁吉亚,另一方为单方面宣布独立的南奥塞梯,及其支持者阿布哈兹和俄罗斯。
自8月1日开始,格鲁吉亚和南奥塞梯发生数次交火,8月8日凌晨格鲁吉亚展开全面军事行动并很快控制了2/3以上的南奥塞梯地区,包围了其首府茨欣瓦利。
而此时,全世界的焦点都在正在开幕的北京奥运会上,几乎没有什么新闻媒体愿意花过多的篇幅报道这场高加索角落里的战争,也没有什么国家的领导人愿意冒得罪俄罗斯的风险谴责这场战争,包括格鲁吉亚所谓的那些盟友。
战争持续了5天,参与军事行动的也有俄罗斯军队,但是南奥塞梯志愿军是烧杀劫掠的主体。
因为在外界看来俄罗斯军队没有做这种事的意愿。
可是面对比自己弱小很多的格鲁吉亚军队,俄罗斯军队的本次军事行动并不是非常成功。
经常因为各兵种的配合问题导致行动失败。
这是俄国人自己在时候都不得不承认的。
对于格鲁吉亚信任并把自己托付的那些盟友,本次战争则是一记重重的耳光扇到他们的脸上。
谴责在实际的军事行动面前是无比的苍白无力。
弱国无外交是非常明白的道理。
本片以纪实的摄影方法把观众们带回到2008年夏天那个不受世界关注的角落。
作为电影本片值得称道的地方不多,可是其揭示的真相需要我们每个人去思考。
战争是政治家的游戏,确是平民百姓的人道灾难。
首先,看这样的片子,必须摒弃任何政治观点。
单从电影的角度看,画面和战争场面的控制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片头,很有纪录片的感觉。
片子放到2分多钟的时候,我已经被吸引了。
但是,当片子过半后,越来越明显的美国片的痕迹流露出来,而且严重脱离了片子最初的宣称——Based on actual events。
难道把故事放进南奥塞梯争端就算是基于史实么?
到最后,不可避免的爱情终于发生了,杀人魔王也开始手软了。
这些都不应该是这部片子里出现的东西。
还有,俄罗斯入侵也好,收复也罢,居然会聘请雇佣兵,这有些过于不着边际了。
只能归结为导演惧怕过于魔鬼化俄国,导致严重的政治事件,所以编出了这么个雇佣兵组织,然后把一部分罪责归于他们。
这样一部虎头蛇尾的片子,真是可惜了那么好的素材。
只能给2星了。
这是一部描述或者应该说记录2008年8月在格鲁吉亚境内发生的一场战争中的一个角落。
3名记者在格鲁吉亚目睹和拍摄了一些非人道的屠杀场面,从而招至大批武装部队的追杀。
最终历尽艰辛,把画面通过卫星公布向了全世界。
这只是战争中被揭露出来的一小角而已,有更多的真相被炮火所掩埋,自古成王败寇历史都是由胜利者编写的。
虽说如今科技已经很发达了,但这些被掩埋的真相还是很多,比如说当今的利比亚战争,到底都多少事情在若干年后才会为人所直,谁也说不清楚。
——————战争中最先牺牲的是真相
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普京大帝刚刚完成大变身,从当年的小弟手上接过正式的权杖,这哥们儿完全可以在政治生涯里,随时发动一两起几天之内就可以结束的战争,幸与不幸,就看是从谁的出发点来看了,反正历史是由胜利者来书写。
即使是这部电影,谁又能说西方人说的都是真实可靠的?
正如Anders的顶头上司说的那样,全世界的目光都被奥运会和新的奥运主办者所吸引的时候,很少有人会在乎这个结束得太快的局部战争。
何况,天朝和西方对这场战争的态度都是不痛不痒。
但就好像如今的叙利亚,总会有不怕死的西方人为了追求真相而走进货真价实的炮火,但谁又能保证这些人在心里没有一个预设的偏好?
或者又有谁保证记者记录的事实的每一面都在电影中被还原?
格鲁吉亚平民的婚礼漂亮而平静,那里的人们本来过来很惬意,他们的舞蹈和音乐有着浓浓的中亚味道,可惜被炮火打断。
不过,俄罗斯大兵还是有着基本的信仰,他们所不轰炸的教堂成为了格鲁吉亚平民的避难所,只是在电影里,把他们的形象塑造得太像帮抢劫犯,好莱坞太不厚道。
在斯大林的雕像前,Anders的死里逃生太过戏剧化,不说俄罗斯的雇佣兵里面还能有娃娃兵的出现,一个小屁孩根本不可能在关键时刻良心发现,给自己的同袍一枪。
这个转折是整场电影里最不靠谱的一场。
Val Kilmer当年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大牌,现在身形爆肥,只能在一些小制作里面打打酱油,明星的陨落看起来挺悲催的。
主角Anders看起来挺像精灵王子奥多姆,不足之处是有些木讷。
执政9年,除了搞点面子工程,其他的啥也没干,民生不能进步,贪污腐败猖獗,包小三小四奶,这些有哪一点值得拍出一部接近两小时的大烂片?
更别说他脑残到攻击奥赛梯人,那简直是以卵击石。
奥赛梯人自从蒙古人把他们赶到大山里,挣扎奋斗了接近800年,理应争取民族的自由和荣誉。
但是格鲁吉亚的美国主子不高兴了,所以在这部片子里把奥赛梯人和他们的俄罗斯大哥黑出了翔。
片子倒是拍得嗨,战场上不照旧被人家踢屁股?
格鲁吉亚人真是一群蠢货,被一个傻逼忽悠了9年。
而这部为“吃领带哥”歌功颂德的主旋律“大片”也会随着它的主人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中。
不喜勿喷,我不是来写影评的。
战争是残酷的,战争面前人的性命如蝼蚁、战争面前只有借口,没有冠而堂皇的理由。
君不见米国为了石油能源、为了保持米元霸主地位所做的肮脏事情。
为了石油和能源绞尽脑汁也要侵略阿富汉、利比亚、叙利亚等,一开始以别人国家没有民主为借口,实在找不到理由出战就培养代理人,代理人不争气就找一包洗衣粉为借口直接入侵,西方的媒体为了掩盖他们的肮脏,无论写什么、做什么都是那么苍白无力。
这世界你可以当自己很聪明,但把别人当傻瓜就不行。
影片光从拍摄角度来讲,拍得很好、很震撼,但是一加上政治色彩,导致电影失分太多。
本片如果没有米国或者走腿北约的见不得人的目的,战争也不会爆发。
如果没有小国领导人那么脑残(以为米国会支持、北约会支持),上窜下跳,俄罗斯也不会开战(暂时假设是俄罗斯开战,实际情况复杂,也许是米国扮演的角色或者借刀杀人也可能,毕竟这方面它的事太多,比较轻车熟路)。
这就是小国的悲哀之处:被人家卖了还在傻呵呵地帮别人数钱。
这就是电影出彩的地方,当你需要别人的时候,米国领导人正在和俄领导人谈笑风生(俄说你不干涉我,我对你其它领域也让步,也就是说人家在利益交换,你还在信米国让你挑起战争后会帮你。
这里收获最大赢家就是米国了,我什么都没做,什么都没损失,俄又对我让步了,小国民众生死关我何事,有战争我是最大的武器出口国,想不发都难,所以是一箭双雕,甚至是一箭多雕,就算几十万民众死得一个不胜又关我屁事,一、不是我打死的;二、不是我国的公民死;三、更不是我死)。
另个还有一个出彩的地方就是俄罗斯会选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开战,不得不为俄罗斯的谋略(这里不涉及民生和政治的前提)点赞。
回头再结合近期的香港暴乱,又是米国一模一样的神操作(所以上面说了这方面它是轻车熟路),暴乱分子又在等米国出面(是不是和上面的总统很像?估计各位已经知道答案了吧,也会猜到结局了吧),不过我希望这次不会有米国和俄罗斯的谈笑风生就行
影片主要讲述了俄格冲突造成的格方几百平民伤亡。
但是颇为讽刺的是, 片中也演出了格鲁吉亚总统谈及自己军队在南奥赛迪斯造成的平民伤亡时,颇显无辜地说,可是我们必须保卫自己的国家啊,我们已经尽力避免伤及平民了。
这不是坑爹嘛。
俄国何尝不可以说类似的话?
看完这部影片, 想象力再匮乏的观众也不难想象在南奥赛迪斯发生过什么事了。
更何况google来的资料显示,俄方造成的平民伤亡数字远远小于格方在南奥赛迪斯造成的平民伤亡数字。
这部影片的立场实在幼稚地可笑。
仔细想想,两边都是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说起来谁都倍儿有理, 冲突起来还真是没法界定谁更正义一点儿。
真正的笑点在于, 影片居高临下以正义的姿态幼稚地偏袒一方, 选择性地讲述自己想讲的故事。
这其实是西方媒体惯用的洗脑手法了, 只不过失于拙劣,一推敲就穿帮了。
说到洗脑, 其实古今中外所有的统治者都会用到。
西方媒体占据了世界主流话语权之后,不但对各国民众洗脑, 更把自己树立为道德楷模, 站在自己设立标准的道德高地上对他人指手画脚,抨击讽刺,肆意抹黑。
其当了婊子还立牌坊,奸诈恶毒又道貌岸然的嘴脸更为人所不齿。
起初看到这个题目《8月战争》,很感兴趣,众所周知,我们伟大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当天,就爆发了8.8冲突,冲突的幕后主导俄罗斯和美国的一把手都在北京受邀出席开幕式。
在和平年代的今天,局部冲突的战争提供了良好的电影素材,通过战争谴责暴力与武力,期盼和平安宁的生活,启发受战争迫害的各方民众,乃至体现当今世界的普世价值观。
我觉得类似这样的战争电影无非都是这样的路子。
但看完8月战争后,哥后悔手贱下载了,这是一部不折不扣、毫无价值的烂片子!
美国文化的强大,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霸道”。
无论哪个国家、什么信仰、种族,对于美国有着爱恨交加的复杂感情,不可否认,美国文化的强大、包容吸引、改变了世界各国人民对先进文化的渴望与追求。
但同时,又收到政治利益、民族感情的影响,阿拉伯世界有反美的,有亲美的,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各个国家,包括我们,嘴上不喜欢美国政府,但对于美国文化有着说不清的复杂情感。
同样,文化也是为政治服务,为国家利益服务,当美国电影折射出的思想价值观与我们背道而驰,与真相背道而驰,你还会热衷吗?
首先,这部电影掩盖了真相。
这恰恰与片头的警示相去甚远。
88战争的爆发,大部分责任在于萨卡什维利,南奥塞梯共和国谋取独立,格鲁吉亚大兵压境,残酷镇压,受到俄罗斯幕后支持的南奥塞梯求助俄罗斯,俄罗斯果断出击。
就是这样一个真相,双方都有责任。
但电影从一开始就把格鲁吉亚和萨卡什维利当成弱者,貌似萨卡什维利坐在总统府里突然遭到俄罗斯入侵???
这就是影片灌输给我们的印象。
这可能么,傻瓜才信,这是上个世纪的二战时期?
还是冷兵器时代的古罗马帝国,弱小国家无辜受到强国入侵???
没有无缘无故的冲突,格鲁吉亚残酷镇压的事实美国电影人只字不提,倒把镜头转向俄罗斯支持下的南奥塞梯,我们看到的是如同鬼子进村一般的南奥塞梯军队血腥屠杀村民。。。
呵呵,美国电影人真黔驴技穷了,我们上个世纪《地道战》、《平原游击队》等老电影的脸谱化剧本,竟然美国人今天还津津乐道。
其次,剧情狗血!
我都不知道该说哪一段,主人公总是命大,在伊拉克,汽车被打成筛子了,连匍匐在车底的女同事都被打死了,主人公高高坐着竟然躲过了枪林弹雨;主人公与南奥塞梯军官相约斯大林广场,军官想打死他,竟然镜头停滞了N秒,那枪口顶在脑门上,就是不开枪,貌似那边导演在喊“保持动作,保持动作,一会你就被别人打死了。。。
”,果然,高举着枪就是不开枪的军官被一个小盆友身后爆头了!!!
主人公就是命大有木有,CAO,坑爹这是,还是侮辱我们的智商;主人公为了找回内存卡,跑到花园,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从地下扒拉出来了,貌似当初是他埋的,可惜他并不知道,只能说主人公运气真好,那么大的地盘,他随便一蹲下就能在那么紧要的关头一下子找到证据,更滑稽的是,他在这边找内存卡,外面的车队在继续厮杀,前面的格鲁吉亚车队拼命跑路,后面的南奥塞梯军队紧追不舍,就是这样一个形势下,主人公找到内存卡后出了花园就直接上了汽车。。。
MLGB,感情你们在原地转圈啊!
还有一个情节,那对新人结婚,结果遭到轰炸,新娘和父亲逃跑了,最后被男女主人公找到,抱头痛哭,亲情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
可好景不长,新娘父亲为求保护女儿和自身供出了主人公记者的真实身份和内存卡,然后呢,女儿和女主人公很失望。。。
然后呢。。。
然后呢。。。
,然后新娘和女主人公义无反顾地离开了父亲,一点回头都没有!!!!。。。
KAO,你糊弄爹啊,养这么大的闺女就因为这件事义无反顾地离开了自己,连个哭的表情都没有,貌似陌生人一般,感情美国价值观下的洗脑都能使人不认爹妈啊!!!
总之,这部电影彻头彻尾的为意识形态服务,俄罗斯军队没有可赞扬的,但绝对不是美国人说的这样,你美国人电影往往都是描画战争双方的心理路程,通过活生生的人物思想变化让观众对战争有一个更加深刻清醒的认识。
如:野战排、拯救大兵瑞恩等等,可这电影是肿么了,完全不顾事实,把萨卡什维利这个小人描写的跟无辜小媳妇一般!
不说了,观众眼睛是雪亮的,要美化的不是意识形态,而是战争迫害下的无辜百姓!
拳头大,动不动就挥拳扁人。
虽理不直,但气都特壮。
统一口径,说被打的都是恐怖份子就成。
拳头大的可以打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车臣、乔治亚、格瑞那达…不管是为稀土或石油或想实战练兵或纯属打爽,或其他各式莫名其妙理由。
反正最终倒大霉的,还是人民。
社会上有人强凌弱,或许有司法处理。
国与国间呢?拳头最大的来处理。
首先,我要说,为什么我忍不住跳出来写影评,因为这部片不单只侮辱了我的智商,还侮辱了我的智商,是可忍孰不可忍?!
OK,先不谈政治,单纯说电影。
这部片对节奏的控制不错,紧张持续的同事又能给人喘气的时间,场景设定也可以。
但是!
注意了,但是:1、请问,为什么那个遭到袭击的老美女经过惊吓、颠簸之后,衣服发型一丝不乱,眼镜上还有浓重的长长的整齐的睫毛膏?
2、请问为什么要去炸那个村庄婚礼?
有军事价值么?
杀了这些人,有什么好处么?
最要命的是,这些个人还是南奥赛梯的人,自己人杀自己人??????
无聊透顶了?
3、俄罗斯入侵格鲁吉亚????
4、俄罗斯入侵,结果是南奥赛梯的军队在打?
如果是南奥赛梯的军队在打,关俄罗斯入侵个毛事?
5、这个直升飞机都只是螺旋桨转转就能升天的,不需要空气的,也不影响烟雾的6、南奥赛梯拥有强大的军队,陆空联合作战,格鲁吉亚只有一点点的军队,还没有飞机,等一下,我记得好像格鲁吉亚是个国家,南奥塞梯只是其中一个地区吧??
7、人家的军队都是恐怖分子?
杀人成性,自己的人民也杀光光???
8、格鲁吉亚的军队落后的要紧,落后到全身美国军装,全都只装备悍马车,还没有正规陆军,只有一些比三角洲还专业的特种小分队9、这个坦克打的也是火箭弹,不打炮弹的10、人家的军队占领村庄后除了领导人之外其他全睡觉了,所以格鲁吉亚的几个人可以随便进来,还索降,怎么不先扔个爆闪,然后撞锤攻门,盾牌先行,5人战斗小组,散淡枪开路????
SWAT不是这么做的么?
11、好神奇,藏SD卡的人不去找卡,不懂的人倒是轻松找到了12、为什么格鲁吉亚指挥军队的只有总统,国防部长死了?
军队没有领袖了?
................................太多了,每两三分钟就有一个吐槽点,如果要一个个找出来,还得重新看一遍,并且一遍记录才行艺术,应该独立于政治之外,话是真么说,但总政治花钱请艺术做宣传的,哪里来的这么多问题?
这就要扯到政治了,你硬是要把黑的抹成白的,能没有漏洞吗?
全世界人不是傻子,网络上大把大把的图片和新闻报道,并且很多是国外媒体的报道,看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到底谁打谁,谁造成了更多的平民伤亡,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一个不正义的失败者想把黑的说成白的无异于痴人妄想,是不可能的,史册,不是你叫嚷叫嚷就能掩盖的,只怕这部片连美国人自己都不相信吧?
据外观看,完全是山姆大叔打击对手用得。
讲战地记者的
实施证明抱美国人大腿没好下场的 我非常纳闷为什么老毛子要雇一群雇佣兵来替自己打仗 难道他们正规军都在家看奥运会仰慕天朝神威。这个并不错的题材就这么的被毁掉了 我还挺期待这个电影的呢
戰爭從來都是殘忍的。
不如叫战火纷飞的爱情吧。
南奥塞梯,多好的题材,拍成这样,居然还based on a true story?不要脸!另,格鲁吉亚挺漂亮,有机会去看看。
美国视角的现代战争写实。
大家快跑,俄国人打到了乔治亚!
战争场面尚可,但充满官方式的戏剧丑化,导向性过强。
呵呵~本片号称根据真人事件改编 说是要反应历史事件背后的真相 结果却套用了好莱坞最爱使用的剧情片模板之一:小人物在事业低潮期遭遇不可抗的灾难性事件 最后成为了英雄 并捎带手收获了一份爱情 WTF!不是我素质低想骂人 本片水准就算当商业剧情片也只能算勉强合格 再结合他的用意 2星 不能再多了
格俄战争记录
美国视角下的俄格战争,但是真相真的如此吗? 战地记者固然可敬。 事实上是格鲁尼亚先动手的,而且是在奥运会期间吧,搞的普京都不能好好看比赛。
不会要上演了吧
看了sonic上被批得很欢乐的美国主旋律,果然比拆蛋还要赤裸裸。人性都是一样的,看老美极尽YY、污蔑之能事,小鬼子你不冤啊。
战争的镜头很吓人。到最后还是出现了美国个人英雄主义。
抛开影片的政治背景 像战地记者表示敬意 伟大的人们
从保卫国家领土主权来说格没错,但是西方的观点却是民族权力高于国家,这扯淡的抹黑片完全背离他们所宣扬的价值观,一傻逼至极的洗脑片。
纪录片拍成经典hollywood英雄救美..[撩鼻屎]
大学新闻课放的,为什么我觉得还不错?
历史细节遭人诟病,台词也比较平淡,尤其政治人物的对白实在幼稚,但雷尼·哈林的动作场面拍的紧张刺激,真实的坦克直升机战斗机参与拍摄,现场感十足,战斗火爆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