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舞动

The Last Dance,篮球之神的霸气生涯(台),最后之舞,最后一舞

主演:迈克尔·乔丹,斯科蒂·皮蓬,菲尔·杰克逊,史蒂夫·科尔,比尔·温宁顿,J·A·艾丹,拉里·伯德,比尔·克林顿,魔术师约翰逊,乔·克莱恩,巴拉克·奥巴马,约翰·帕

类型:电视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0

《最后的舞动》剧照

最后的舞动 剧照 NO.1最后的舞动 剧照 NO.2最后的舞动 剧照 NO.3最后的舞动 剧照 NO.4最后的舞动 剧照 NO.5最后的舞动 剧照 NO.6最后的舞动 剧照 NO.13最后的舞动 剧照 NO.14最后的舞动 剧照 NO.15最后的舞动 剧照 NO.16最后的舞动 剧照 NO.17最后的舞动 剧照 NO.18最后的舞动 剧照 NO.19最后的舞动 剧照 NO.20

《最后的舞动》剧情介绍

最后的舞动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97 年秋天,迈克尔·乔丹和芝加哥公牛队开始了他们八年来第六个 NBA 总冠军的追逐。但是,尽管乔丹自 13 年前大放异彩以来取得了非凡成就,但主教练菲尔·杰克逊称之为“最后的舞动”的这次比赛被俱乐部高层中的紧张气氛所笼罩,因为这是最后一次看到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球员和他杰出的队友们一起奋力拼搏。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结婚契约美人邦诡才之道圣诞男孩背叛大厨秀第一季阿尔伯特战后之战驱魔者荒凉山庄屠夫十字镇当我准备好了克林拳愿阿修罗第二季Part.2轰天雷凌振厄舍府的崩塌40万分之1K-19:寡妇制造者我的鲛人弟弟决斗者鸣龙少年直播攻略数码宝贝6:合体战争人盾能量唤醒你好神枪手刺头青白雪公主一路囧途爱情小狗牵第一季

《最后的舞动》长篇影评

 1 ) 最后之舞,传奇永恒

构思很巧。

1997-1998赛季分成十集,通过时间线穿插,把乔丹从入行到退役的故事讲完。

看完以后,乔丹完整的职业生涯呈现眼前,非常精彩。

对乔丹有新的认识,终于明白他为什么如此争强好胜,有时暴烈的不近人情。

王者只有一个,除了把自己和球队淬炼到极致,还要战胜对手,不断打服新的挑战者。

篮球是一项对抗运动,需要竞争,需要比别人更强。

一个不够强硬,害怕竞争的人是打不好职业篮球的。

乔丹明白这个,才会如此严苛,因为争冠路上容不得一点畏惧、退缩和犹豫。

他是掌握胜利钥匙的人,他的精神意志是最强大的。

尽管如此,乔丹也是一个普通人,他也有脆弱的时候。

父亲节夺冠那天的哭泣,令人动容。

以前只看过图片,没什么感觉。

看着影像,听着乔丹低沉的哭声,才明白这对这个男人意味着什么。

他是神,也是人。

他从人到神,又从神到人,人的情感展示了真实的他,一个完整的迈克尔·乔丹。

制作很用心,采访了很多人。

球员,教练,总经理,老板,训练师,经纪人,记者,还有乔丹的密友和安保人员。

这些展示了一支完整的NBA球队,一个商业联盟,一个公众人物的真实生活。

同时,解密了所向无敌的公牛王朝是如何建立和终结的,那是我们的青春记忆。

这个人和这支球队,永远钟爱。

一直是乔丹球迷,从未改变。

这些年里他无数次激励过我。

我想像他一样,为自己的热爱奋不顾身,把想做的事做到极致。

如他所说,他打球能激励到别人,就很棒。

真的很棒!

我确定。

 2 ) PLAY

1、真•爽文,但这爽文属于神级王者,普通人力不能及,无论如何都没办法。

而被没办法的那些人叨逼叨,对神来说大概是最大的困扰。

谢谢你肯下凡表演打球,你实在是辛苦了!

2、乔丹确实是神级的,极度专注到可以屏蔽一切,极度专业到可以牺牲一切,极度强硬到可以得罪一切,极度好胜但输得起。

3、有一颗“输得起”的心在竞技体育上非常重要。

“输得起”指的是输了不逼逼,自己练更狠、站更稳、爬更高。

被打爆就躺平投敌、还开小号上网和凡人对骂那是神能干的事吗?

从入行就被联盟横捧、然后开创了超巨报团先河那是神能干的事吗?

不服就是干,输了在黑名单上记黑账,然后再上场干爆你,就算蹿稀也能干爆你。

4、还要够“独”,就是心理上够强硬,也要够担当。

在平时会让队员觉得不好处,上赛场那最后一球老子就是要自己搞定,传球?

不存在的。

你脑海里会有很多很多乔丹科比的绝杀画面,为什么不记得詹姆斯有那么多?

因为他选择的是传球啊。

所以科比最像乔丹,而威少最像科比(此处不论实绩和绝杀命中率,只是说脾性)。

在卡哇伊离开马刺之前,你也会听到乔丹那一辈老家伙对他的欣赏。

爵士和米勒也是配得上乔丹的对手,虽然乔丹估计是真恨他们哈哈哈。

但你有听过乔丹打心眼里欣赏那位“小皇帝”吗?

肉搏强硬的黄金九十年代过来的人,怎么可能看得上他(不否认詹姆斯人很好,以及他经纪人是真的强)。

不过从脾气的强硬度上来说,邓肯算特例,是自成一派的另一种真•大佬。

5、在百年难遇的疫情停摆期上线这部片真的搞事情,重开赛时只会让真球迷(不是赢球蜜的)、老球迷(见过黄金时代的)愈发感慨货比货得扔。

通常看联盟第一人或联盟前五人是谁,就能管中窥豹NBA当下的整体水准如何。

大卫·斯特恩在职时将NBA的商业价值和影响力最大化了(此处拉踩肖华),但如果不是同期天降乔丹,他的商业推进还会那样顺风顺水吗?

NBA还会是现在这样吗?

当然,时代变迁本身没毛病,社交媒体会带来更多嗡嗡声和干扰,钱色上也会有更多的诱惑。

球员追求商业价值也没毛病,“忠诚”是看缘分的事儿,更多的是难得一遇的情感,而非义务。

就像“快乐篮球”本身也没毛病(虽然我是赞同“三分球毁掉联盟”的),但得看你作为一个联盟领军人物时,是推动了这项运动的发展、还是开了历史的倒车,这也是关于审美的塑造以及人生观的体现,对球迷来说就是追星嘛,虎扑jrs除了不用打榜和粉圈没啥本质区别。

不过说到底最终还是会回到“专注、专业、强硬和是否有好胜心”上来,有历史地位的球员,每一个都要经得起这几条的洗礼。

哦对,还有时间的洗礼。

所以等十年二十年后,我们再来看詹姆斯和科比的历史地位会怎么变好了。

我们唯一知道的是,乔丹的历史地位怎么都不会变。

他让世界知道了篮球,并“逼”着你不得不、爱上你可能并不会爱上的篮球。

6、1998年6月,上初中的我们临近期末了。

因为乔丹,那时候不少男生自然是看球的,而女生则因为灌篮高手多少也会“知道”篮球。

我虽然是女孩,但早就被我爸带着看公牛和意甲。

G6的那个上午我到现在都记得,进班的第一句话,就是坐我后排的男生问我“谁会赢”,我说“不好说,那可是盐湖城啊。

”一上午都很焦躁,因为只能中午放学回家吃饭时才能看到结果。

又过了很多很多年,等我真站到盐湖城的大雪山前面时,心底又冒出了那种焦躁:“啊,这就是曾经乔丹最难打的那个盐湖城啊。

”我是看过乔丹拿总冠军的人。

这是一件非常,非常,非常,非常,荣耀的事。

7、单从纪录片的角度讲,后五集明显好于前五集。

最后吃个瓜,我们看见了米勒、斯托克顿和佩顿,你说为啥没马龙?

 3 ) 当神坠入凡间,当人拥有神格

撰文/JIM好多人说第一导演(ID:diyidy)老气横秋,主编85前,主笔90初,成天关注的都是那点“无法改变”的现状,悲观多,乐观少。

那好,逢个周末,我们熬点鸡汤。

是的,已被各大电影公号写烂了的——《最后一舞》。

主角,是前不久在中国打赢鞋商版权官司的乔丹。

这部由Netflix和ESPN共同制作的纪录片,轰动一路终于收官,IMDB、豆瓣恒定9.6分(后者还高0.1分)。

各大论坛,多个社交媒体,都在谈论这部神人之作。

艺人圈里。

陈冠希晒了一双小白鞋,其实是《最后一舞》中出镜最多的“道具”。

时尚圈里。

LV男装创意总监Virgil Abloh炫耀带签名的早期样品鞋,随便赚了20万的点赞。

你就算从不认识乔丹(真有这种人存在吗),但只要你喜欢用传奇故事解闷,这套纪录片剧集也可以是爽剧,反正最近也没啥爽片。

这是一个从封神,到坠入平凡,到再度封神的故事。

神这条路,先别说走没走过,他早就给踩出坑来了。

01.神与神迹 1986年,那时NBA史上唯一的奖项大满贯,其实是一个白人,他叫拉里·伯德。

拉里·伯德在和公牛队打过比赛后,放出一句震碎行业的话:“那不是迈克尔·乔丹在打球,而是上帝穿着乔丹的球衣在打球。

” “黑耶稣”诞生了。

不想听候场段子的,可以先读些数字。

两次扣篮大赛冠军、六次NBA总冠军、六次总决赛MVP、五次常规赛MVP、三次全明星赛MVP、十届NBA最佳阵容一阵、九届NBA最佳防守阵容一阵、十次得分王、总决赛每场平均得分41分……烦了,真的,蛮有钱的感觉而已。

但这种“场内数字”,都不足以让乔丹封神。

他最不可复制的,是他有真实的改编世界的“神迹”。

1981年,NBA收视率跌到历史最低谷,但1984年乔丹进入联盟,收视率直接翻倍。

此后十五年里,NBA收视率只升不降,人类史上,此前就没有这种收视率的存在!

1992年,NBA只辐射了80个国家,如今NBA辐射到215个国家,让世界认识NBA和篮球这项运动的最大功臣,没别人,乔丹。

1993年乔丹第一次退役,NBA收视率、上座率、广告、赞助商断崖式下滑,耐克股票暴跌,同时也引发连锁效应,直接导致一场全美失业危机。

1995年3月18日,乔丹救世复出。

只说了一句——“I am back!

美国三大电视台(CBS、NBC、ABC)同时中断正在播放的节目,此前这种骚操作只发生在“海湾战争爆发”和“前总统尼克松逝世”这类事上。

整个芝加哥全部挂起乔丹巨幅海报(也不知道哪找来的布料),到了晚上,市长致辞:“谢乔丹,你刚为这个世界增加了至少1000万个就业!

芝加哥又成了世界之都!

”当天,所有跟乔丹有关联的上市公司股市全涨,耐克最狂,翻了31%。

即便是现在,《最后一舞》刚放出来前两集,平均收视人数就达到了610万人,并且又在芝加哥本芝创下历史新高(12.1%)。

全季的平均收视人数则达到了560万,同时打破了ESPN纪录片的收视纪录和纪录片历史收视纪录。

Air Jordan的一系列元年配色款均在涨幅,尤其是影片中出现最频繁的Air Jordan1 Chicago 2015年复刻版,涨幅飙升50%,目前的平均售价已经高达1300美元,这价格放到平时那绝对是有病。

5月17日,苏富比拍卖行以天价在线拍出了一双乔丹在1984-85“菜鸟”赛季穿过的Air Jordan 1签名球鞋。

这是第一双乔丹签名的耐克鞋,原本预计拍卖成交价在10万到15万美元之间,但最终成交额为5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90万。

啥意思呢,它刷新了球鞋拍卖价格的世界纪录。

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初,Nike在篮球鞋领域根本是个菜鸟,阿迪和匡威才是王道。

Nike赌了一把,选择在乔丹尚未成名时签下他,围绕他打造一整条产品线(Jordan),生产专属于乔丹的品牌球鞋(Air Jordan),并给乔丹开出了4年250万美元的“天价”合同(现在看这价格就是用来买零食的)。

乔丹第一年就给他们赚了1.26亿美刀。

从第一双鞋算起,乔丹正代球鞋累计出售超过30亿双!

说的是正代,还没算其它分支产品,这平摊下来也够地球上一半的人穿了。

因为黑人名导斯派克·李对乔丹很崇拜,耐克启用他来导演和参演Jordan的广告,斯派克·李把城市文化和体育结合在一起,融合街头元素,形成了如今我们最为熟知的sneaker文化。

没有Jordan正代系列,就没有如今如此繁荣的“潮流盛世”,也就没有后来的Dunk SB文化、Yeezy帝国、OFF WHITE、Fearof God和CLOT等大量潮牌的联名。

美国总统奥巴马评价《最后一舞》:‘“迈克尔·乔丹帮助人们以一种不同的方式来认识非裔美国运动员,运动员成为娱乐行业的一部分,他不只是篮球大使,他就是美国在海外的大使。

” 02.跌落神坛 所以乔丹是怎么废掉的呢?

1993年,东部决赛第二场前,乔丹在太平洋酒店的赌场里豪赌,爽到凌晨2点半。

他还真不是因为“那话儿”而“腿软”,总之第二场比赛就败了。

这也不是他第一次因赌博耽误事了,1991年公牛拿到首冠,白宫邀请他去玩耍时,乔丹就放了鸽子——又赖在赌桌上了。

打扑克和打篮球最大的相似性,就是你即便知道结果,你也会处在未知的兴奋里。

这只是最基本的黑料,还有呢。

1990年,当哈维·甘特竞选参议员,想成为第一个在美国参议院任职的北卡罗纳非裔美国人(乔丹也来自北卡罗纳),乔丹不知道怎么想的,不但不出来支持,还飙出一句:“共和党也买球鞋。

”甘特的对手是臭名昭著的杰西·赫尔姆斯,一位反对马丁·路德·金纪念日的保守种族主义者,最终杰西最终竞选成功了。

发现了吧,《最后一舞》的意外爽感,就是爆神的黑料。

第一集,在公牛面临分崩离析的时候,乔丹好几次当着众人的面嘲笑总经理克劳斯长得矮,乔丹呵呵地离去,只留克劳斯尴尬杵在原地——白人被种族歧视了?

第二集里,乔丹挤兑“捧了他12年哏”的斯科蒂·皮蓬,说人家很自私,故意拖延脚伤治疗,缺席赛季前半段30多场,自私自私自私。

但乔丹这货明明知道,皮蓬只是在用这样的行为来表达自己对现有薪水的不满,并给领导层施压(皮蓬在公牛队得分排名第二、篮板球排名第二、上场时间排名第二、助攻排名第一、抢断排名第一,但薪水只排全队第六,欺负老实人嘛)。

一句话,乔丹懒得去了解皮蓬。

我们跳到第五集,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美国队首次派出由NBA顶级球星组成的“梦之队”参加比赛,并拿到了冠军,但因为乔丹签约的品牌是Nike,美国队签约的品牌是Reebok,乔丹无法忍受这个牌子,他做了一个“伪战狼”式举动。

用美国国旗挡住了商标。

你还能从《最后一舞》看到,乔丹喜欢毫不客气地嘲弄队友,不停地责骂他们,还会怒踢纸箱发泄。

如果说乔丹的自负让他由神变为人,那乔丹的自缚则让人感到他即便当个普通人也是如此弱小。

乔丹每一次打球,都要父亲在场下坐镇,所以当他父亲遭到枪杀后,他没了信念,直接退役。

他不敢在没有父亲的陪伴下打球,甚至遵循了父亲的意愿,转行去打棒球。

当乔丹再次复出拿到第四个总冠军的时候,那天刚好是父亲节,他趴在更衣室的地上,狂哭。

有时乔丹会在深夜两点突然情绪崩溃,他会打给他的保安(也是他的好朋友)格斯,格斯需要整晚照顾他。

神见得多了,父宝男神,第一次见。

但从凡间重返天庭,他做起来不难。

03.成为神,只需拿回自己的衣服乔丹的“封神史”其实就是对所有质疑他的人的“打脸史”。

他只有1米98,能做什么?

在NBA不可能出现一个人撑起一支球队的事。

结果很多次球队大比分落后想要放弃时,乔丹总能力挽狂澜,凭一个人带动整支球队。

进入联盟第二年,乔丹不慎骨折,缺席了64场比赛,媒体说这个新星可能要就此陨落了。

结果痊愈复出后,跟武侠片似的,他受伤的小腿肌肉比没受伤的那一侧还强大!

在季后赛与当年最强的队伍凯尔特人对决时,乔丹拿到63分,创造季后赛得分纪录,至今无人能够逾越。

进入联盟第四年,媒体说乔丹确实厉害,但他永远无法达到MVP的水平。

那一年,乔丹同时拿到常规赛MVP和全明星赛MVP。

公牛连续两年被活塞队打败无缘总冠军,外界流言评论乔丹是一个拿不到总冠军的MVP,没有任何意义。

1990-91赛季,乔丹带领着公牛队打败宿敌活塞队,碾压湖人队拿到队史第一个总冠军。

到了1992-93赛季,媒体评论公牛队没法与湖人和凯尔特人这样的球队进行比较,他无法实现三连冠王朝。

结果公牛队打败了拥有查尔斯·巴克利的太阳队,顺利完成第一个三连冠。

随后两年乔丹退役又复出,很多人一致认为乔丹无法再复制他自己曾经拥有的成就,老了,身体不行了,不会打球了。

复出第一年,乔丹带领公牛队以常规赛72胜10负的战绩开启了他们的“大魔王赛季”,随后三年,公牛队实现第二个三连冠王朝,这次真的无人可以复制了。

很多次,当别人“抢走”本属于乔丹的东西或者有人将他与“其他人”相提并论时,他会记住这种不甘和愤怒,并以此来激励自己拼尽全力。

人类发明瑜伽、冥想,想是想得到活在当下的感觉,但多数人活在恐惧之中,因为人们会把过去投射到未来。

乔丹最厉害的地方不在于他跑得快、跳得高、会投篮、有领导力,而在于他可以不去想任何过去和未来,完全活在当下。

而神之所以被成为神,是需要神迹的,需要几个封神的瞬间。

当年的活塞队被称为“坏小子军团”,那时候联盟的规则没有现在这么严格,活塞队会不惜一切代价来防守敌人,甚至会直接揍那个想要进攻的人。

当与乔丹对决时,活塞队更是直接发明了一个“乔丹规则”,只在乔丹上场时用——只要乔丹有起跳的动作,坏小子们就会把他推下来,拉下来,甚至是打下来。

确实管用!

活塞队连续两年击败公牛队,第二次击溃乔丹时,他彻底崩溃了。

在那个休赛期,乔丹一刻也没有休息,他干什么去了?

练肌肉!

最终他增肌6.5公斤,并且带领队友进行针对性训练,一遍遍提醒他们被无赖欺压的屈辱感。

来年再战,公牛队将活塞队横扫出局,接着打败湖人拿到自己在NBA的第一个总冠军,乔丹抱着奥布莱恩杯痛哭不止,那是神的开端。

父亲去世后乔丹改打棒球,时隔21个月再次复出时,他想让父亲看到自己的最后一场比赛就是属于“23号”的,而“45号”则是他在高中打球时穿的第一个号码。

毕竟很久没打球,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训练,所以在和奥兰多魔术打东部总决赛第一场时发挥失常,输掉了比赛,赛后魔术队后卫尼可·安德森对乔丹说:“45号不是23号。

”第二场乔丹就换回了23号球衣,把魔术队打到绝望。

1996-97赛季总决赛天王山之战前夕,乔丹因为吃了一个披萨而食物中毒,他吐了一整晚,头痛欲裂,无法入眠,第二天也没有参加训练,但他毅然坚持继续上场,上场前乔丹挂着输液瓶,脸色惨白,走路晃悠。

像灵魂逃跑了一样,每次暂停他都累得抬不起头,虚汗直流。

但当一个暂停回来后,那个曾经的“神”又回来了,突破、上篮、防守、抢断……甚至比平常做的更好。

简直可以去好莱坞了。

那场比赛乔丹最终砍下38分,并在比赛终场前25秒,以一记致胜的三分球,帮助公牛以90-88力克爵士队,率先夺得总决赛赛点,当比赛结束的哨声响起时,乔丹直接倒在了皮蓬的怀里。

简直可以拿奥斯卡了。

1997-98赛季总决赛又是爵士与公牛的对决,爵士想复仇,公牛想要三连,两支队伍的求胜欲都达到了顶峰。

经过前四场比拼,公牛队以3-1领先,只需再赢一场就能在主场拿到总冠军。

可偏偏那一场,爵士靠着自己的韧劲阻挡住了公牛的进攻,比赛还剩1.1秒,公牛落后2分,需要乔丹站出来投进一个三分球或者两分球才有机会赢得比赛,很遗憾,乔丹射偏了。

主场又回到爵士这里,压力来到公牛这边,如果爵士赢了第六场比赛,那他们也一定会赢第七场,因为NBA有一个铁打不动的哲理——从没有任何一支球队能在客场赢得第七场比赛。

第六场比赛,提前决定了冠军的名字。

偏偏在这场,从未在总决赛受过伤的公牛二当家皮蓬在开场扣篮后导致背部旧伤复发,被迫下场,虽然后来陆陆续续的坚持上了几次场,但也只是个“诱饵”的作用。

乔丹榨干了自己所有的能量,耗尽了自己最后的体能,毫无保留,因为疲劳,好几个平常必中的球都弹出了篮筐,比赛还剩37秒的时候,公牛落后一分,乔丹找到空位抢断了马龙的球,总教练菲尔·杰克逊没有叫暂停,等待着乔丹在赛场上的随机应变。

乔丹拍着篮球,边压着进攻时间边看着场上的局势,找到合适的进攻时机,他像一头搜寻猎物的狮子,机会只有一次!

还剩8秒!

乔丹持球面对着拉塞尔的防守,喧闹了一整场的能源中心球馆反倒是在这一刻鸦雀无声,乔丹向右突破然后猛然拉球撤步,拉塞尔竟然失去重心直接倒在地上。

获得了投篮空间的乔丹顺势拔地跳投,球飞在空中,乔丹也飞在空中,就像他的经典商标。

在那一瞬间,乔丹像把他的整个前半生,一起发射出去。

空心入网,留下这个神之瞬间。

那一年,被称为 The Last Dance。

那一球,被称为 The Last Shot。

如果说哪一刻能代表篮球运动的伟大,哪一刻能证明乔丹是基督再临,就是这一刻!

神!

*文中图片除特别标注均源网,如有疑问请联系本号。

第一导演公众号(ID:diyidy)致力于影视娱乐行业人物深度采访报道,从创作的角度探寻导演、演员、制片人的艺术表达,为读者提供有深度、有温度的艺术参考。

欢迎关注!

 4 ) 第一次,用追剧的心情在追一部纪录片!

一根主线(一场比赛)可以贯穿12集的纪录片,美国人是真会讲故事!

支线内容挖掘之深入,线索人物展开之丰富,剪辑手法之商业,故事讲得之戏剧,主支线换转贴合得严丝合缝,结尾悬念留得恰到好处…不夸张的说-叹为观止!

对得起9.8的豆瓣评分。

第一次,用追剧的心情在追一部纪录片,焦灼地坐等更新。

没有可合并的同类项,能和这类商业纪录片叫板的,恐怕只有类似BBC《万物与虚无》的思辨,NHK《人生果实》的共情,以及《河中女孩》那种血淋淋的真相了!

 5 ) 【金句摘抄】偉大的人 總會有偉大句子

1. Start with hope.無論遇到什麼,都要充滿希望 因為希望,就是未來美好的種子。

2. It drives me insane if I can't. I just want to win. 3. When you are getting older, you look back and you understand how you became the person you are. I don't think I can learn this at my young age.4. You get knocked down, you gotta get up.And you always give it your best and you always try to win. And you see yourself winning before you do it and keep the faith all over the time. We hated to lose.5. Don't wait for somebody to give you something. You are strong. You are intelligent. You go out and earn it and work for it.6. We play organised games and we learn about lives.7. I want to excel all of it.8. If he felt you didn't do your best you could, he would do find a way to push you harder. 9. If you want to bring the best of Michael, tell him he cannot do something. Or she cannot do it as well as somebody else. And he takes it as a challenge to prove you are wrong.10. I set myself as an example. And if it inspires you, great. I'll continue to do that. If it doesn't, maybe I'm not the person you want to follow.11. The big downfall of a lot of players is always thinking about failure. Michael didn't allow what he couldn't control to get into his head. He would say:" Why would I think about missing a shot that I haven't taken yet.偉大的, 都有偉大的思想。

 6 ) 永远的飞人乔丹,永远的神

在硬盘里躺一年多了,这段时间慢慢看完了。

该片从公牛队97-98赛季的第一场开始,期间穿插了前面的五个冠军,同时对多名核心成员的人生经历进行了回顾。

故事的结局现在我们都知道了,那是公牛队第二个三连冠的最后一年。

当时,乔丹、皮蓬、罗德曼、科尔都还在队伍里,教练也依然是菲尔。

那年的决赛G6,我看了电视上的现场直播,暴露年龄了啊。

这次,终于在片中看到了那张惊世骇俗的乔丹6.6秒最后一投的高清原图。

画面中部乔丹起跳出手压腕,球在空中飞行到篮板上沿,被晃倒的拉塞尔刚从地上爬起来转头看球,背景中所有球迷都站着在看比赛,有的人单臂向天,有的人高举双手,有的人抱头张嘴,大部分的盐湖城球迷都是下意识的双手握拳或合十祈祷,有的人更是捂住自己的眼睛不敢看,中间点缀着几个公牛的拥趸,脸上的期待溢出画面。

这张照片,当年是所有关于这场比赛的报道的最佳配图。

回想那时候,我了解乔丹和公牛的消息大部分来自《体坛周报》,还有巨贵的超精美杂志《搏》。

清楚的记得,《搏》当时用两个版面给出了这张图。

感谢这位摄影师,我没找到相关信息,有知道的朋友麻烦留言。

最后一投看完最大的感触就是,乔丹真的是神。

抛开球场上的表现不说,那种每天只能在酒店休息和球馆训练比赛之间穿梭的两点一线的生活,永远生活在聚光灯之下,实在是普通人无法忍受的。

不禁回想起前段时间看的《山月记》里的《悟净叹异》,里面沙和尚对悟空的描述,活脱脱就是乔丹的量身定制说明。

“他不止成为了篮球运动的杰出大使,还成为了美国在海外的大使,也是美国文化的一部分,乔丹和公牛队,改变了文化。

”这个评价可不是我说的,是片中的奥巴马说的。

补充片中的几个小细节。

一个是科尔也有着深刻的丧父之痛。

二是片子里有当时青春飞扬的粉丝小李子画面,当然,斯派克李这样的NBA常客就更不在话下了。

片名“Last Dance”是菲尔给最后一年的公牛训练手册取的名字,我看的版本被翻译成“最后一曲”,个人感觉不如“最后一舞”。

 7 ) 观后感

让一个不怎么打篮球的孩子爱上NBA,好一个Micheal Jordan。

乔丹是我心中最伟大的运动员,任何篮球运动员与他相比都稍显逊色。

这种感觉源自于乔丹的mentality,他是野兽,是战士,除开历史级别的天赋,让人叹为观止的球场表演,意志力是让我折服的更深层次原因,以至于每当我在追寻一个目标的时候我就想若换作是乔丹,他会怎样。

NBA漫长的历史你方唱罢我登场,不是再没出现天赋怪,而是没有第二个人像乔丹这样渴望胜利。

我爱踢足球,我没有一张足球海报,但我寝室衣柜上贴着乔丹的海报。

 8 ) 没能尝试的第七冠

去年the last dance上线的时候推特上面一堆NBA球星在追捧goat,当时的第一反应是乔丹退役这么久了,怎么又出来一个纪录片炒冷饭,后来了解背景了才知道这并不是冷饭,相反是因为疫情还提前放送出来了,ESPN在公牛王朝的最后一年跟着球队拍摄了一年然后把胶片封存在某个地方直到乔丹授权才开始这个纪录片的制作。

记得最早接触NBA大约就是98年看的央视转播的公牛与爵士的总决赛,当时眼见到乔丹成就了第二个三连冠,那个时候当然感觉很厉害的样子,但是并没有了解到整个NBA历史所以也就无从比较这个是不是历史最佳之类。

很多年以后,在各种公众号的普及下,终于对于NBA的历史有了一点点了解。

再去看这个纪录片里面那些遥远的有些模糊的经典画面,才能体会到伟大和不易。

整个纪录片的节奏和叙事是非常清晰的,以97-98赛季公牛王朝的赛季作为切入点,铺垫球队赛季初面临的各种困难,伤病,人员老化,球员和管理层的矛盾,以及动力的疲惫感。

禅师明白这是他们的最后一季,所以给球队的主题就是:last dance。

后面的推进当然就是随着赛季的进行,引出各个主角,乔丹主角光环自然不必说,皮蓬和罗德曼也分享了很多的时长,甚至科尔,库科奇这些也有属于自己的小小篇章。

另外一条线就是回溯了,在讲到某个人物的某个节点的时候就会触发回溯时间线,去讲这个人的早年经历,前三冠时期的交叉点等等。

所以虽然大家觉得这是乔帮主的吹捧大片,但应该立意寻求的是多角度的去讲公牛王朝,立足于最后一冠,但是想做的是全景式的回顾,毕竟那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传奇了,今天的新一代看来就是遥远的历史书一样。

全片那些经典的比赛画面自然不新奇,我们在许多的回顾集锦里面大概都看到过,但是把他们剪辑到一个具体的故事里面,有着前后的铺垫,那些更衣室里面赛前的玩笑和动员,以及胜利或者失败后的兴奋和沮丧,就很让人身临其境了,在这些一个个场景里面,迈克尔乔丹,就不仅仅是一个篮球之神,更是一个具体化的人了,有着他的伟大也有着他的局限性(当然不可能批判的太多)。

比较有意思的是,全片大量的采访了队员教练和管理层,当时的记者媒体等等,但是也有许多是和乔丹一直不和的,比如微笑刺客,让他们去看彼此的采访视频,看看对于对方的评价,哪怕这个时候,乔丹也不会松口说出原谅之类,这就是他的执拗。

印象比较深刻的几个片段:乔丹总是live at the moment,很多人需要很多的方式去让自己沉静下来,不去忧虑未来或者懊悔过去,比如去做冥想,做各种心灵训练等等。

但是乔丹总是活在当下的,他不会去忧虑一个还没投出去的球,永远都是做好准备,投入到当前的比赛中。

好奇的是,乔丹最后一次复出的狗尾续貂,以及当上老板后的糟糕选秀眼光,会让他懊悔嘛。

前三冠后的第一次退役是一个很多故事的时期,那个时候他不算老,但是疲惫感却压垮了他,乔丹似乎陷入一种继续追求篮球也很没意思的疲倦期,当然父亲的不幸去世加上和媒体的糟糕关系,都让他身心俱疲,于是转向了棒球,一方面是他父亲对于他小时候的期望,也是他那可怕的好胜心里面自以为是的可以征服一切。

当然最终他还是回归了,并不容易,当1996年父亲节那天终于又再次夺冠时候,观众席上已经没有那个关注他的父亲,所以他也只能抱着篮球在地上哭泣:"I know he’s watching. ... This is for Daddy."最后一集揭示很多第六冠之后的故事,一般人的疑问肯定是已经六冠了为什么不去争取第七冠,当然我们可以说是人员老化薪资爆炸,所有王朝球队的结局。

但是公牛当年的老板也说,其实他后来问禅师要不要再来一年,但是被拒绝了,禅师觉得这就是最后一季(当然也和他与克劳斯的矛盾有关),而没有禅师,乔丹也不会回来,所以这就是结局,没有童话故事,最后的最后,当然是利益争斗不欢而散。

这大概也是乔丹最终的遗憾吧,没有去尝试过的失败:“It’s maddening because I think we could’ve won seven. I really believe that. We may not have, but man, to not be able to try, that’s something that I just can’t accept. For whatever reason I just can’t accept it.”

 9 ) 结果还是老生常谈的拍马屁

乔丹的纪录片多多少少十几个。

最有名的一个因该是绝版乔丹(ultimate jordan)。

这个纪录片里大部分当时的视频资料你都可以在Ultimate Jordan里看到。

虽然故事讲述方式不太一样,但是总体上来讲,这个纪录片还是帮乔丹拍马屁,意在拉一群新粉丝。

让没看过那个时候乔丹的人了解一下,继续扶正乔老爷的地位。

这个纪录片本该是五星,因为他做了上述的他该做的事情。

但对我而言,一个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这个纪录片严重缺乏了新鲜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这部片比《绝版乔丹》还要不公正。

我心中一些毫无道理的正义感让我决定写这一篇没人在乎的文章,我既不会发去虎扑,也不会摇旗呐喊自己的观点,但是我提出我对于这个片子里严重偏颇的叙述。

1. 伟大的经理,杰里克劳斯,以及他的老板杰里莱茵多夫。

克劳斯在回忆录写完以前去世了,整部记录片批评他,讽刺他,说他丑陋自卑因此急需自我认可,有着非常高的ego。

最重要的是他拆散了公牛王朝。

内容看似有理有据,其实非常主观,异常扯淡,这无非是几个世界上最有名的运动员和一个经理的Beef。

乔丹等人在媒体上攻击克劳斯几十年,他没有还过口,但是他死了,还要出纪录片批评他,并且非常不公正的指责克劳斯,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小心眼的事情。

杰里克劳斯有一些事实:两届NBA最佳经理,90年代的海外人才挖掘专家,公牛还在夺冠时,他已经飞去看库克奇了。

还弄来了比尔温宁顿(加拿大),卢克郎利(澳大利亚)等除了皮蓬,他用的大部分都是低顺位选秀权选来的球员。

聘用了三角进攻发明者Tex Winter(2018年去世,RIP),反复尝试聘用了海外执教的菲尔杰克逊。

解聘了大牌的道格.柯林斯,扶正菲尔杰克逊。

在公牛问题以前没有任何操作上的失误,签的合同非常高质量,保证了公牛王朝得以建立。

霍里斯格兰特说过,当时不愿意付钱的不是杰里克劳斯,让他走人的是莱茵多夫。

整个纪录片里,莱茵多夫仿佛是一个乔丹和经理的和事佬一样。

实际上因为他的苛刻要求,甚至可以说抠门。

才一部分导致了公牛两个三连冠需要重新换一拨人。

但是不是完全是莱茵多夫抠门呢?

也不是,他的球队耗费在当时也是不可思议的。

在表面上,乔丹带领了一群人获得了6个冠军。

有了乔丹,就夺冠了,多简单啊实际情况是,围绕乔丹建立球队根本不太可能。

直到98年退役,NBA工资帽是不到2700万美元,乔丹一个人3300万美元。

这就好比2020年工资帽1.15亿,乔丹一个人工资1.4亿。

整个公牛队只要有一个乔丹就要交高昂的奢侈税。

但是你还要有另外11个人,球票价格没有巨大涨幅的同时,克劳斯要负责球队盈利。

补充一下知识,在两次CBA(collective bargaining agreement)停摆以前,合同上没有对于球队和球员的保护。

你没有工资最多的限制,年限限制,风险非常大。

当时金州勇士有一年可以跳出的15年合同,给了克里斯韦伯,那时合同上甚至不需要金额。

大卫罗宾逊的马刺合同是年薪=联盟最高薪水两位球员的平均值皮蓬的合同,是皮蓬beef的主要原因。

但是1991年第一个合同谈判时,联盟工资帽虽然知道要暴涨,但是也才1100万。

不到第四年续约的时候,虽然agent反对,大家叫批评不要签,可是这是他自己选择签的。

那个合同很糟吗?

当时知道工资帽要暴涨。

但是联盟工资帽1500时,给了他1800万的续约。

现在1.15亿工资帽,给你个1.5亿的续约,绝对不能算亏待你。

皮蓬对于这个合同后来的不满几乎是到了罢赛的地步。

而且因为合同迁怒于人,非常不爽那些合同比他大的人,尤其是库克奇。

他最看不惯的莫过于库克奇,他在乔丹不在的那年因为禅师给库克奇安排了最后一投,他拒绝执行战术被按在板凳上,细节可以去查一下,我不多说了。

库克奇在关键时刻的表现以后会提,库克奇可没有偏头痛,而且人家是减薪来的美国,当时NBA还没那么富,进入全球化以后才土豪起来,也是靠了梦一队的广告。

然后他到最后几年,非常的不职业,居然从当中口头辱骂攻击总经理,到了后来不是因为有人拦着他要揍人。

这是皮蓬和杰里克劳斯的beef。

然后乔丹。

乔丹不喜欢克劳斯主要是最后几年。

这个纪录片里没有真正的正视乔丹赌博和其它绯闻问题,克劳斯反复强调他是球队重要资产。

他退役回来后(这个为什么退役,没有事实,只有观点,我们放开不谈)。

他的大合同加剧了皮蓬不平衡的心态,乔丹一直嚷嚷着要帮皮蓬出头,但是丝毫没有自己减薪的意愿。

而且后来菲尔也要加薪的时候,克劳斯决定拆散球队重建。

96年底-98年,乔丹和克劳斯关系恶化。

因为他无法控制球队,克劳斯说球员无法赢冠军,球队赢冠军,乔丹感到震怒无比。

可是(这个是观点)我认为克劳斯说的没错,尤其是一个球员拿着超过工资帽不少的工资。

公牛只有乔丹一个人3300万,没有其他人超过500万的。

乔丹确实知道公牛队在赚大钱,但是这个钱不在杰里克劳斯的口袋里,公牛盈利都在莱茵多夫的口袋里。

公牛确实是总冠军,但是总亚军犹他爵士队的总工资支出是公牛的一半。

是的,最后一投,公牛赢了。

但是一只公牛队的工资 = 两只爵士队。

然后到了98年,郎利,罗德曼为首的几个球员身体伤病问题诸多。

皮蓬,菲尔杰克逊等人都涨工资我们如果不是知道后来有停摆短赛季,新的CBA结束后有了最大薪资,新秀合同和合同年限规则等。

但在不知道这一切的情况下,给菲尔和皮蓬涨工资,那么芝加哥公牛当时的工资都要赶上现在的亚特兰大老鹰了。

可以达到工资帽的三倍。

所以是的,在莱茵多夫的示意下,杰里克劳斯要重建球队,改变球队配置。

乔丹反复的说是他拆散了一个王朝。

(观点)但是这个王朝背后也是多少极其困难的,只有那个时代可以实现的一些很厉害的运作,才构成的。

没有杰里克劳斯这个人,封神的也许还是会是乔丹,但这个我们不知道。

但是事实是,乔丹也和皮蓬一样,多次语言上羞辱克劳斯,叫球员一起欺负克劳斯并且设法逼迫他单独坐不同的车不要上球员的bus。

克劳斯可是没有亏待过乔丹。

比较一下万夫所指的杰里克劳斯,选了詹姆斯的骑士队做了什么操作。

选了加内特的森林狼队的操作让球队丢了很多年的竞争力。

现在那么多被称为了不起的经理里面,有几个人可以达到克劳斯水准的?

杰里韦斯特和魔术师这样的超级智囊团也就给湖人争得了3个冠军(然后科比后期又有两个)我不敢说杰里克劳斯是NBA最伟大的球队经理之一,但是如果你仔细看他做的事情你就知道,他的一波操作,在乔丹这样的超级巨星,和莱茵多夫这样的老板中间挣扎,打造出一个六冠球队。

不敢说后无来者,但至少前无古人,虽然也靠着当时缺乏规则沾了光,但他确实是在无人领域航行。

give credit where credit is due。

我说杰里克劳斯是一个伟大的经理毫不为过。

对于一个已经去世的人一堆攻击甩锅冷嘲热讽,尤其是当年自己做的其实很不厚道,这个在纪录片里被洗白,我个人认为很难以接受。

最后,觉得我在替杰里克劳斯甩锅的话,莱茵多夫在纪录片出来后自己承认了自己的小气,并且有些后悔。

https://www.espn.com/nba/story/_/id/29187153/did-1998-the-last-dance-michael-jordan-bulls 2. 库克奇是谁?

他在哪里?

干了啥?

纪录片里没有啊?

看完这个片,你是不是有这个感想,假设你不知道那个时候的公牛的话。

史蒂夫科尔原话:Even today, I’m almost embarrassed, I see these graphics for "The Last Dance,"these promos, and they have Michael, Dennis, Scottie, Phil and me,” Kerr told Lowe. “I understand it. The reason I’m on there is because I’m the one who’s famousbecause I’m the coach of the Warriors, and so people recognize me, and maybe people wouldn’t recognize Toni Kukoc or Luc Longley or Ron Harper. Or maybe their faces wouldn’t mean as much to a young generation because this was 22 years ago.“But that should really be Toni (Kukoc) on that photo, on that promo,” Kerr said. “Because he was an incredible player.”https://www.nbcsports.com/chicago/bulls/why-steve-kerr-almost-embarrassed-be-included-last-dance-ads史蒂夫科尔自己都说,觉得太尴尬了,自己和菲尔以及丹尼斯,斯科特,迈克尔在这个纪录片的海报上,只是因为自己更有名更容易被人出来。

年轻人不认识库克奇,郎利和哈勃。

但实际上该出现在海报上的是库克奇。

这篇文章不是聊球的,所以我们不提库克奇篮球上面的东西,他和迪瓦茨因为政治上的一些问题,恩怨,我们也不提。

但从这个纪录片里,1. 库克奇一直被公牛里的人欺负,尤其是皮蓬和乔丹,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具体原因前面提到过了。

库克奇放弃了欧洲的高新来美国当新秀拿低薪,虽然在最高级别的比赛里,但是他的队友对他并不好。

库克奇表示过,最好的朋友是史蒂夫科尔。

这个没有讲,没有提。

2. 整个第九集,讲对阵步行者第七场,整个段落提史蒂夫科尔的一投,放了他投进两个三分的桥段。

而放库克奇的画面是他被得分了两次,如同防守漏洞一样。

实际上科尔7投3中,库克奇11投7中21分,三分球4投3中。

然后大篇幅讲爵士第五场,没有提到禅师画的最后一投是给库克奇的,然后皮蓬和乔丹上场后讲了几句,然后乔丹自己投了个三不沾。

这个没有讲,这个比赛完全没提库克奇,实际上乔丹28分是26投9中,皮蓬6分是16投2中。

库克奇这一场13投11中,三分球6投4中,30分。

没有提到他,库克奇是谁啊?

整个纪录片里,有许多那些龙套球员,工资500万以下的某某,似乎都只是聚拢在乔丹光环下的一些花朵。

其实如果你愿意花时间仔细研究一下每一个球员的出处,在季后赛和关键时刻的一些表现,你就会明白。

乔丹确实是一个generational级别的超级巨星,历史最伟大的球员之一。

但是不代表他周围的人都是渣渣。

库克奇也好,霍里斯格兰特也好,莱恩哈勃也好,郎利,科尔,帕克森,纪录片不提他们,不代表他们没做什么事情。

我知道,这是一部关于乔丹的纪录片,it's all about Jodan。

但是奥巴马的篇幅都快比库克奇多了,哈勃和郎利更是几乎不存在······我不认为乔丹的伟大有什么需要质疑的我没有想诋毁他的成就,或者说他的不好,但他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但这个片子本身:1. 没有什么“秘密的画面"大部分的footage几乎在过去的纪录片里都能找到,糅合一下找一些人采访回忆,就合成个新片了。

2. 作为纪录片,记录的东西实在太具有导向性,我认为这不能算documentry了,这几乎是一个autobiography film,一个自传,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乔老爷宣传片。

纪录片里带私货可以理解,但是你把一个讲了无数遍的东西重新编辑一下再来说一遍,一遍一遍的表达一种观点,自己一手掌握了对那个时代发生的事情的解读。

我觉得有点过了。

关于乔丹,也有很多黑料可以曝出来,但是本片什么都没说。

乔丹仿佛是一个没私生活问题的圣人,他一切的问题就是他太好胜“(competitive)了。

这个,你给小孩子说说就好了,好歹算是在他们心中给你立个碑。

但是我没法买这个账

 10 ) 第一集观后感

两条线,分别从乔丹篮球生涯开始以及97/98赛季开始。

现在nba场下的很多老面孔在纪录片里还是年轻的模样:科尔还是球员,大卫斯特恩还执掌联盟……不过乔丹,不管在看纪录片的时候,还是看他的采访回顾的时候,总是会被他身上那种强者的魅力所吸引。

有天赋并且不懈努力去发掘自己的潜力,以及不会放弃的品质都清晰的体现了出来。

印象最深刻的是乔丹刚入公牛时,他说自己没有话语权,他也无法融入本不属于你的圈子。

但他专注于提升自己的实力,当他在赛场上表现出来时,自然身边的人会尊重他。

在你实力没有足够前,任何的话语都苍白无力,少说多做,认真提升自己,行胜于言。

《最后的舞动》短评

说是最后一舞,却塞了一堆以前的事充数

4分钟前
  • 曹云铁
  • 较差

一般般

5分钟前
  • Lolly
  • 较差

改变了篮球这项运动精神内核的男人,永远且唯一的“篮球之神”。

9分钟前
  • 武陵渔隐
  • 力荐

至今无人超越的一段历史,神一样的男人。MJ。说老实话,也很期待KOBE最后一个赛季的无限制拍摄,未来会呈现什么?哎~~~KOBE

10分钟前
  • 老牧童
  • 力荐

乔丹这竞技精神。

14分钟前
  • 记不住密码
  • 还行

拍十集的目的就是拍马屁,明明90分钟内可以解决的东西,还有都是老生常谈,常混NBA板块的,无论是虎扑的直播吧的网易nba板块的都知道这些了,陈春枝的随便一篇考古系,深度压你十条街,深度压根谈不上,这导演之前也没听说过拍过什么好作品,另外乔丹很伟大,二当家格局还是太小,菲儿杰克逊什么都明白,却收着说,这片子哪里值五星了。

19分钟前
  • 阿信
  • 很差

没有太多收获,卤蛋的好胜心注定了他天生是领袖。值得注意的是,乔丹竟然没有入选高中校队的选拔(nothing particularly outstanding),可见乔丹的天赋没有那么逆天。

23分钟前
  • GPGP
  • 还行

彩虹屁都喜欢。他是篮球之神,但显得单薄。

25分钟前
  • 棉亚麻树枝
  • 还行

看完这部纪录片就能明白为什么篮球之神不是Kobe、不是LBJ、不是Curry,能够以一己之力带领球队两夺三连冠,可以横行霸道、为所欲为、毫无忌惮让所有人闭嘴的篮球之神有且只有一个——他就是MJ。

30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力荐

篮球前浪!

35分钟前
  • 杨三疯
  • 力荐

好像拍伟大运动员的纪录片,都没有那么好

38分钟前
  • 狗牙
  • 还行

乔丹的outfit好优雅帅气,罗德曼的outfit好时髦

43分钟前
  • 表 妹
  • 还行

有一些美剧会让你有,包括片头一下也不愿意快进,舍不得看完的感觉。但实际在看的时候又会有 WTF,怎么还在扯,比如权游。最后一舞的绝美之处就在于,实际看的时候的每一秒钟都是极美的享受,没有之一。热泪盈眶看完,这就是我这辈子看过的最好的纪录片。

46分钟前
  • 瑞鸡
  • 力荐

拖拖拉拉看了很久,其实提不太起劲来,有必要拍500分钟吗?都500分钟了为什么每个话题都还只是一带而过呢?MJ is such an asshole, 性格就在我最大的雷点上,但他和球队以及that kind of dominance是无可争议的GOAT。和乔丹同时代,被乔丹打败的人们,他们并不是巨星的配角,他们只是没赢而已,从我开始看竞技体育的第一天起我好像就更喜欢不那么完美的个人、团队和结局。 以及,我真的太讨厌Steve Kerr了。

51分钟前
  • 你来人间一趟
  • 还行

强者无需证明 实力就是一切

55分钟前
  • 東郷柏
  • 力荐

对克劳斯的丑化掩盖了他在建立这支王朝球队过程中的作用;不断的插叙、回叙让整部纪录片看着有些混乱、有时候甚至看不到各部分之间的连结;也许是对于乔丹的报道太多了,十集看下来乔丹依然是那个有着超强好胜心、超强意志力、超级刻苦的人,偶尔的真情流露也没有展开;“最后之舞”的主题淹没在了关于六个总冠军的伟大征程中;历史第一人就是历史第一人。

56分钟前
  • 小海十六
  • 还行

太不好看了,差评

57分钟前
  • hbb芯
  • 较差

所有篮球选手的排名都只会从第二名开始排 因为goat永远只有一个

1小时前
  • Btd.
  • 力荐

补标

1小时前
  • peaceorlove
  • 还行

时间线乱七八糟

1小时前
  • 6婶儿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