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纽约亚洲电影节看了这部片子,小剧院还挺满的,100来人不到200人,大概一半老美一半是锦户亮的亚裔迷妹。
不过大家都挺文艺范儿的,锦户亮出场了也安安静静,估计都在内心里花痴尖叫着。
观影过程中倒是全场轻笑声不断,尤其是【==防剧透==】掉下来的戏剧化瞬间,大笑并鼓掌。
应该说是很有趣的电影,开头有趣结尾有趣,中间实在是长到无聊,n个人物支线,砍掉一些内容紧凑点绝对会好很多。
========不怕剧透的话我就流水账写下去============================================================================================================首先要砍的就是女主的背景,木村文乃那个角色。
电影刚开始从大城市返回小地方,当地同学以为她结了婚,似乎做过老男人小三,等等设定,不知道有什么用。
其实在电影里只需要是个小镇上的酷女孩就可以了,同在一个乐队,男主(月末)暗恋她,她却喜欢上初来乍到的宫腰(松田龙平那个角色),就剧情来看,作用仅限于此。
顺便说一句,女主每次开始抱着吉他装酷扫弦,我旁边的老美观众就开始笑233 水平真的不行。
不过后来也交代了,并不是演员出戏,原设定就是男主从高中时就让着她让她做吉他手,也是苦恋情深了乐队这三个人,是小镇青年的缩影,鼓手胖子更看重小镇世俗的生活,逐渐为女儿离开了排练;男主两边平衡,公务员的西装革履跟贝斯手的T恤牛仔裤和平相处并不冲突;女主不安于现状,所以会被新来的宫腰所吸引,为这份危险的未知所倾倒。
作为高中同学的男主警告她并不了解他,她会说约会就是为了加深对别人的了解。
男主总的来说一直是个平和的人,唯一一次平衡被打破也是因为女主的这番宣言,于是冲动之下吐露了宫腰是前杀人犯的事实。
女主知道真相后还会去宫腰家门口等他,但又对他的吻略微犹豫和不安,最后还是暴露了内心的惧怕挣脱下车。
——这里宫腰用水龙头冲洗手再触摸她脸的情节很妙,凉到心里的感觉哈哈。
——结尾虽然也还是没跟男主怎样,但起码主动提出去男主邀请过但被拒绝的拉面店。
女主大体就是兜兜转转认清了自己也就是个普通人的过程。
优香那个角色,比女主美艳也比她的设定讨喜一点,虽然在养老院工作时一副恋老癖色情狂的样子让人极度不适(但也非常好笑233),结果后来居然是真爱,问着因为我犯过罪所以这辈子都不能再爱人了吗,说自己知道在监狱里的痛苦,所以为了所爱的人一定不会犯罪再回到监狱去也是很动情了。
这条线总的来说很有想法但表达的不是太好,她跟男主老爸搞在一起,观众都是吃瓜看戏嗤嗤笑着等着男主发现的,结果发现经过平静的令人失望,白白浪费了一个戏剧冲突点。
不过两人在医院关于为什么被关进去的对话还是非常有意思233另一个神叨叨的短发女,这个电影对唯二的女罪犯都挺善意的,短发女刚出场表现怪异吓人,不断挖坑埋小动物尸体,后来逐渐揭露了她因反抗家暴杀人的过去,她对孩子说被埋在土里的生命会回来,而最后也确实有新芽在土堆上破土而出。
她是真正对自己杀人的行为有过思考,害怕自己黑暗人性的冲动,出监狱后虽然没有积极融入社会,但对生命存有敬畏之心。
对比宫腰,虽然正常工作,跟小孩玩游戏,跟着乐队练吉他,谈了女朋友(虽然没啥感情),也对当地的Nororo民俗表现出非常的兴趣,但本质上他就是毫不费力能跨越那条杀人的边界线的,是天性的杀人者。
这两个人物都是导演把握的比较好的线,我喜欢。
理发师其实也不错,刮胡子那里营造了全场最紧张又好笑的气氛233 锦户亮那一段也很神颜,在剃刀下显得柔柔弱弱。
就颜值而言,插一句,我觉得这个电影里北村一辉一直帅的很稳定,有点邪魅有点坏的浓颜汉子形象,宽松运动服和黑肤色稍稍有点油腻;松田龙平我一直不觉得他帅,但真的很适合这种清秀斯文的变态角色,细细的眉眼中不动声色的有戏;锦户亮有的时候看着一般,穿着公务员那个灰外套笑起来有点显老还土,有的时候好看的简直我滴妈惊为天人,比如这段刮胡子,还有弹贝斯和在沙发上睡着又醒过来等。
只要一进市公所就显得很普通,所以为了形象,男主还是放弃这份很好的工作吧233 回到理发师。
其实和黑帮老头差不多,都是隐瞒自己的犯罪记录寻求回归社会的故事,理发店老板因自己也有前科而敏感,洗衣店老板则大大咧咧对第一印象很迟钝;理发师看上去畏畏缩缩喝了酒就胡乱闹事,黑帮老头看上去凶神恶煞但早就跟过去的黑帮经历撇清。
两个都是happy ending。
老实说我觉得看到洗衣店老板追回黑帮老头那里稍微有点尴尬了,毕竟这片子整体格调还挺诡异的,煽情也煽不大起来。
不过结尾洗衣店两人自拍还是很温情很好笑的。
只能说是人物太多节奏不均匀的锅吧。
Nororo祭典,一看这种民俗的东西老美就很兴奋,我也很兴奋,因为觉得那鱼头透着说不出的诡异。
然后,Nororo队伍开始游行,一直走,一直走一直走边拖着长腔喊着Nororo……这段戏长的令人发指。
我一直在等觉得能憋出个剧情高潮来,结果雨下太大,祭典中断了大家都散了——简直TMD反高潮。
但是开头短发女凝望远处蓝天背景中Nororo的巨大雕塑那里我还是很喜欢的,有种超现实的感觉。
我甚至觉得短发女完全可以挖出一个Nororo的盘子带回家挂起来,甚至连电影标题都可以叫Nororo,因为我觉得除了开头的序言真没有太多解释羊之木的地方,还不如减少一些象征性的意向……当我胡说好了。
北村一辉的角色就是个很不安分、穿起剧情的作用,欺负一下男主(买烟那里被男主柔中带刚地顶回去了),拍照片调戏一下男主,再调戏一下宫腰,把宫腰的仇人引到他那里勒索一下宫腰……然后谢幕退场。
撞车戏份很爽了,终于把前面看的快睡着的观众全都一机灵地刺激起来,开始走向紧张中略带诡异的最终结局。
宫腰开车带着月末去悬崖这个地方,我觉得导演完全可以加强一下,每次拍车疾驶的外景都觉得车速很快很刺激,镜头一转回车内,两个人就很平静地在聊天。
月末发现相机那里完全可以再紧张一些的,可他就真的很小白= =。
二人跳崖,只有一个被Nororo选中活下去的人祭传说,自在电影里第一次出现起就注定要起到重要作用,我喜欢这个设定。
另一个早早埋下的伏笔,Nororo生锈,天气恶劣风大雨大等虽然也被提到,但我还是没预料到这个结尾,宫腰会被(剧透剧透剧透)Nororo的头天谴一样砸进海里去,很妙了233。
其实我不太明白月末怎么就和宫腰发展出了这段友情,可以深更半夜两人去看海(/牵手跳崖),看到两个人爬山,月末在半山腰停了下来我还在感慨:啊,小白兔终于脑子转过来了。
然而在大灰狼认真详细地解释了自己的全部计划之后——下一个镜头,两个人还是一前一后稳稳地向着悬崖越走越近。
你……没事吧?
小白兔还在大风中追着大灰狼喊没关系的你快去自首。
然后,被按在地上掐了个半死。
我又想,你没事吧。
顺便一说,这里被掐脖子的锦户亮也是美颜盛世到不行的水平,我甚至觉得为了多看一会儿让宫腰再多掐他一会儿也挺好的。
然而宫腰松手了,走到边上准备跳崖,这时候的月末——挣扎地爬起来——挣扎地拉住了宫腰的手。
……你!
没!
事!
吧!
这时候我脑海中的四个字已经是加粗黑体了。
果然,宫腰顺势用力把他一起拉了下去,一个假的有点出戏的CG落水镜头后,就是我刚说的大家鼓掌的结尾。
我反正是很莫名其妙了。
月末把宫腰当朋友的契机,就是在宫腰主动问出“你是以朋友的身份道歉还是以公务员的身份道歉”,大概在负罪感和被原谅的感动的双重作用下,就上了他的钩了。
包括一开始见面,宫腰也把“当地人很好”具体到“我觉得你人很好”,真情实感地打动你一下,再主动交代自己是防卫过当误杀人。
自己不想打架,对方非要动手呀。
结合他少年犯时期那个案底(为儿子来寻仇的父亲),可见他一向是挑身边的同龄男性下手,还能把自己洗的很干净,啧啧啧啧,杀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操纵(男)人心啊。
开车撞人加二次碾压丧心病狂,能让男主心甘情愿地被掐完脖子还能牵手跟他跳崖,大概是更加的人性的扭曲道德的沦丧了(并不是)。
总而言之,宫腰这种杀人犯的心理才是值得研究的对象,这类人潜伏在正常人中间生活,未来可能造成的结果才是犯人回归社会政策关注的重点。
洗心革面赎罪然后凭着周围人的善意被接纳,这种人间真善美的故事有一个例子就可以了,出狱后表面装成普通人迷惑别人,然后继续伺机杀人,这种完全值得大书特书。
夜色中,宫腰低头注视着毫无防备睡在沙发上的月末的那一幕,可以说是我从电影开始以来最高的兴奋点(233)但那个时候也已经临近结尾了。
牵手跳崖二人的化学反应很好,把这条线加强为整部电影的重心会更好看一些。
与其像【听说桐岛要退社】的群像,不如做的像【纸之月】的专注。
虽然犯人回归社会的话题可以体现平凡的人性光辉,但我们观众更喜欢看变态呀。
羊之树这个标题源于剧中六个假释犯中的栗木在海滩拾垃圾时捡起的盘子上的图案,五个羊挂在一棵枯树上,剧中并没有解释这个图案代表什么,从我观影的感受来说,应该是指的是这帮假释犯的生活如同挂在树上的羊,并不稳定,稍不注意就掉进深渊,正如片中的宫腰一样。
影片讲述了鱼注市市政厅安排的六个假释犯的不同人生,宫腰当上了快递员,衫山当上渔船船主,太田成了医院护理员,栗木成了清洁工人,理元成了理发师,最老的那位当了洗衣店的杂工,然而他们在本片中的命运并不相同,这既有他们个性的原因,也有周围人的态度使然,然而前者起了主要作用。
六个人的戏份并不均匀,快递小哥宫腰和杉山戏份更重。
宫腰和月末是好朋友,还加入了月末,小文,须藤他们组建的乐队学习吉他,甚至还和小文谈上了恋爱,在诺弱弱祭祀上还出面制止了发酒疯的理元,看起来一切都很美好,然而这是建立在谎言基础上的美好,他有着少年犯的过去,在年轻时杀掉目黑隆进了少管所,他的这个过去谁也不知道,结果因为参加祭祀被拍了照片导致死者家长追过来,宫腰失手杀了目黑老人,形势遂急转直下,他为了灭口,继续杀了勒索的杉山和另一个渔民,堂而皇之的去月末家练吉他,到了最后他还想拉着月末去死,这就做的实在过分了,因此诺弱弱的铸像头砸死他似有天意,少年犯的过去给他留下太深的烙印,以至于他后来的人生选择是一步错步步错,然而这是他自己的决定,怪不得旁人。
杉山坐了八年班房,出来后仍然不想走正途,他引诱年老的黑社会假释犯未果,又继续引诱宫腰,在被宫腰拒绝后凑巧碰上宫腰误杀目黑,他不想去报警反而借机拉宫腰下水,结果没想到宫腰是个狠角色,直接开邮车撞死了他,他也算是咎由自取,死不足惜。
理元和黑社会假释犯一样都有杀人的背景,但是幸运的是他们遇到了理解他们的人,理元遇到了同样出身监狱的理发店老板的支持,而老假释犯则遇到了洗衣店老板娘的信任,虽然理元在祭祀上发酒疯,老假释犯在祭祀时被人认出是黑社会出身,但是他们仍然没有走回头路,仍然有处可归,比起前两位他们幸运得多。
太田和栗木是两个极端,太田是因爱过失杀人,但是仍然渴望爱人和被人爱,她喜欢上了月末老爹,勇敢的去争取,在她的过去袒露后最终得到了幸福,也获得了月末的支持和理解(虽然叫月末小一太过于难为情)。
栗木则是因为恨杀人,她的前男友因为酗酒经常家暴,最终她用一升的酒瓶打死了他,她在影片中经常在家后院掩埋动物尸体,还帮小孩子掩埋乌龟,我怀疑这与她死过孩子有关,她把对孩子的感情转移到了小动物身上,她什么时候走出那段阴影,什么时候就会像太田一样获得幸福(片尾小坟上长出的嫩芽意味着死亡带来的新希望,希望她枯死的心灵也能长出嫩芽)。
鱼注市的诺弱弱祭祀是影片的一条暗线,宫腰不愿意看诺弱弱神像,以及在游戏里扮演诺弱弱,暗示他有不可为人言的过去,他不愿正视。
月末和宫腰来到那个海角提到的诺弱弱的判决,在影片结尾应验了,身心果然用它的方式对跳海两个做了判决。
栗木多次看那个神像,说明她心里坦荡荡,并没有阴影。
月末请六个保释犯担当祭祀工作人员和角色,直接引出了宫腰被人识破的那张照片,杉山也是从宫腰制服理元的方式判断他有前科(只是他没想到因此送命)最后奇怪的一点,小文是凭什么看上宫腰的,仅仅是因为想了解而交往?
还好她醒悟得早,否则就又多一条人命了。
1. 羊之木:人们看到树上的花絮,就以为羊长在树上。
外表不代表内在。
树上长出5只羊,寓意着新生的好人;土里埋着的那只,意味着死去的恶人。
那么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呢?
2. 月末一(つきすえ はじめ):太棒了!
锦户亮的演技真的素晴らしい!
就连我最讨厌月末这个人设、第一次不觉得月末被耍得团团转的时候,就是告诉aya宫腰之前进过监狱的时候,月末的微表情也很到位了,不甘、嫉妒又后悔。
3. 宫腰:想要学吉他的时候,是真的想要开始新的生活的吧。
所以最后绝望的时候说,我这个年纪开始学吉他果然还是太晚了。
4. aya:?
什么鬼演技?
吉他太假了,和bass鼓手对比太明显了。
除了在和月末对手戏的时候贡献了经典台词,因为想要了解才开始交往啊。
(わかりみたい、だから付き合い)5. 太田:本来以为太田带着某种目的性靠近月末的父亲,从头到最后之前都很畸形扭曲啊,为什么这么多老人,偏偏看中了月末的父亲,各种勾引?
结果,反而真的产生了特别的感情。
真应了片名,不可只看外观。
6. 音乐:影片时常出现的鼓点节奏,很合适;最后的BGM太点题了!
bob dylan 的death is not the end!
也很棒!
7. 结局:最后一起跳崖那里,有人说月末小白兔。
可是月末从头到尾都是善良(大部分)又顿感,你看,他连aya和宫腰谈恋爱都没发现;他知道宫腰有前科,也睡着了。
临跳崖,他都还想救宫腰。
总之,跳崖那段节奏剧情,都好棒!
拖了几天,终于还是看了我六又是这种“可怜兮兮”的角色,没什么挑战是真的,所以拿捏的也真的很稳;最喜欢,也真的很表现人性,最终导致宫腰重新过线的导火索的那一场戏,是月末出于嫉妒而向文说出了宫腰坐过牢而后又打电话给宫腰道歉的部分,没有圣人,所有嫉妒和不甘心都会一瞬间涌上心头,你了解他么?
你们才认识多久啊?
这不是伪善,也不是站在道德制高点的怜悯,这就是人啊【不过还好,这也不是一个爱情片啊毕竟看到中间我还有点方方的,昨天才看完新一话人生删除事务所,也是刑满释放后无法融入小镇的故事,所以有点担心这些人也这样被伤害,还好,理发店老板知道他们重新融入社会有多难,干洗店老板娘觉得刀疤黑社会也可以改邪归正,市川姐姐还会带孩子们埋乌龟,还有优香姐姐也重新找到了幸福……北村叔这幅唯恐天下不乱的设定最终也让故事发展进入他无法预料到的地方……树上长出五只羊,动物与植物的矛盾的共存,这太深奥太内涵了我不懂,但是我知道人身上本来就是善恶共存的,会恐惧会焦躁但也会给予他人关心,面对罪犯的身份会有疑虑甚至偏见,但是相处后也会将心比心的托付关怀【我以为这个片子是很阴谋的描写假释出狱的各大变态们混迹人群然后搞事情的故事来着……】龙平的演技不用质疑,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看起来就很适合变态啊!
但是从刚开始的温和活跃,想要融入小镇,到最后跃入海中,那种隐秘冷静的变化被演绎的太到位了,看似温顺,却有着单纯的残忍。
在黑暗中看着我6的睡颜那里我靠我简直脑补出了一万本耽美小说但是…什么也没有发生,我依然觉得很美……说实话可能电影里想表达的有关宗教的一些东西我还是有些太看不出来,但是多少有那么点感觉,在祭祀什么的部分不由得觉得篇幅过多,而这六个人的角色塑造过于脸谱化,虽然随着故事的展开,每个人的过去都被逐一解释,但是角色还是太多,又有些时长限制,在所难免的有侧重;乐队的部分可以让我们这些迷妹一舔6爷美颜,导演吉田表示这是他最喜欢的部分,可以感受到小镇年轻人们在过于平静的生活中用音乐来宣泄,但是我还是觉得这部分有些地方有些出戏顺便Nororo也太抢戏了,我全程好奇那究竟是个啥玩意……【最近复习专业课在啃《视听语言》,很多地方不停的拖进度条回放,实在是太影响观影体验了[允悲]】
一部关于原谅的影片,六人因不同理由杀人入狱,由于某项政策的实施同时被送往一个小镇进行为期10年的“改造”,从而引发知情者对其身份的质疑,同时带给我们思考:对于曾经做错事的人,我们该不该原谅?
松田龙平饰演的小哥可以说是故事的主线,一开始他就表现出想融入小镇重新开始生活的强烈希望,与其余五人截然不同。
受害者父亲的出现完全打破了他平静的生活,他再次开始杀人……待他恢复理智之时,三条人命已经让他无路可退。
于是他想让老天来决定他的命运,拉上他的好友,也是他在镇上认识的第一个朋友,一个过着自己向往生活的人,一起跳海……最终他被当地信奉的神明雕塑掉下的头砸死,朋友得救。
导演所传递的善恶观非常明显,六个杀人犯中继续作恶的两人最终身首异处,真心改过的四人迎来新生。
主线小哥的故事则让我们看到,在原谅与不原谅之间的第三种可能,如果受害者受害者父亲没那么执着,如果他杀害受害者父亲时没被人抓住证据,如果他自己对于过去不那么偏执,是不是结局也可能会不同呢?
《羊之树》这种叙事方法很好,市公所的人把这六个新民市一个个地接来,安排好工作,这样观众就很快进入情况,然后围绕着他们的过去、他们怎么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他们与外界的联系,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等问题,进入剧情。
以前看过的文革片《决裂》,江西共大招生,想上大学的农民一个个地进来应试,也让观众一下就了解到电影主要人物的情况,后面的剧情就好走了。
《羊之树》主要还是这个政府的所谓更生计划,以政府的名义做担保,把六个来自监狱的假释犯人,落户到这个临海小镇,不告诉他们即将工作的单位,不让他们知道还有跟他们一样的人也来落户,意在创造一个洁净的社会环境,让这六个人改过自新。
这六个人大多数不坏,但也有那种具有性格缺陷严重的人,他们或是制造麻烦,或是暂时隐藏,一旦罪恶因子被重新激发了,后果就非常可怕。
从这一点来看,政府的这个更生计划很失败,将杀人凶犯假释出来放入社会,对市民不做任何告知,这本身就是对社会和民众不负责。
减轻政府财政压力与老百姓的生死安危孰重孰轻,电影里的政府简直是本末倒置。
小镇“人情温暖,鱼也好吃”,不错,但哪里也寻不到没有矛盾的避风港,撇开那两个本质不好的,做为新市民自己也有许多处事之道,不刻意地向别人提起自己的身份,但遇到问题了,避不开了也不要隐瞒。
还有,那位分配到养老院工作的女士,电影对人物的设置不合理。
是怕再回到监狱,但都安排当新市民了,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就是了,也不至于非要这么做。
电影的名字纯西方宗教含义。
电影一开始就提到一段西方宗教文字:“那种子终将慢慢发芽,成了鞑靼的小羊羔,是羊也是植物,其血鲜若蜂蜜,其肉嫩如鱼柳,只有狼贪图此物”,让人一时看不懂。
西方宗教关于羊的说法多着呢,羊基本上是圣洁、纯净、温顺的象征,甚至耶稣本身就是主帝的一只羊,他不仅是羊而且还放羊,按上帝的意旨来到人间传播福音,最后为民众这些羊赎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还有说法绵羊意善,山羊意恶。
做为民众来说,羊也有迷途之时,赎罪后重新走上正路,这在西方宗教是非常重要、更有意义的事。
是不是可以联想这六个假释犯就象同一树上结的羊果子,条件相同,但有的绵羊,有的就是山羊。
电影主要内容是讲一群由于各种原因杀人被捕的杀人犯们,在服刑期满出狱后被政府聚集在鱼深市生活的故事。
对于这些刑满释放回归社会的凶手们,电影内称呼他们为“更生人”,意为出狱后重新生活的人。
故事中鱼深市崇拜的当地神明叫诺罗罗,一个鱼头人身的狰狞魔神。
我有一个对于诺罗罗和这一堆“更生人”的类似比较想法:诺罗罗,在影片中介绍是从鱼深市接壤的海洋深处所来的魔神,栖息在鱼深市,而更生人,是来自国家不同地区犯下杀人罪被捕囚禁刑满释放后,来到鱼深市生活。
他们都属于外来物种/人,不是本地自有的东西和人民;他们都有着邪恶的过往,诺罗罗是邪魔魔神,更生人是杀人犯。
这个定位对比我个人觉得就十分有意思了。
另外诺罗罗的背景介绍是海洋深处降临至此的魔神。
海洋、深处、魔神、半人半鱼,四个要素就让我察觉到影片一开始交代的克苏鲁元素。
暗示影片后面的展开,或许不是一般的悬疑片结局。
影片中整个鱼深市可以说是一个大型的人性试炼场,是出狱后的更生人重新认识生活的美好,认真地隐瞒过去的好好活下去,还是重蹈覆辙再次走上邪恶的道路。
这群试验场中的羊羔崽们,到底会让这个实验,走向哪一种结果。
有印象的一个情节中,因为和丈夫性爱过程中被丈夫要求玩窒息play,理江子对丈夫深深的爱以及听话,错手勒死了在窒息性爱中高潮的丈夫,最后被捕入狱。
到鱼深市后,重获新生在养老院工作时对男主角父亲一见钟情,之后双方都互相喜欢。
两人在一次互相挑逗中,男主角父亲不幸失足摔倒在地上,最后不得不入院治疗。
得知消息后的男主角月末对理江子喊道:你和我父亲先暂时分开吧。
理江子回答他“我这辈子都不能再去爱人啦吗?
”【难道我们杀过人就不能再被接受了吗?
】.........在诺罗罗漠视祭奠上,衫山胜志摄像头拍下的一张照片被刊登到报纸上。
照片中赫然拍下了露脸的宫腰。
可以说影片主线从这里才开始浮出水面,至此后从前被宫腰杀害的目黑的父亲找来了鱼深市。
在一个晚上,目黑父亲找到宫腰后两人扭打在了一起,宫腰错手或有意的杀害了目黑父亲,但这个过程被衫山拍下,之后两人的航船出海中被衫山威胁说知道目黑父亲被他抛尸海中,逼迫宫腰跟他一起贩毒。
宫腰没有答应,回到港口后就消失了。
在衫山和同事卸货的时候,忽然出现的宫腰开着物流车极速撞向了衫山的同事,发现撞错后二话不说转过方向盘去追杀衫山。
最终衫山被宫腰开车两度撞飞,也死于宫腰手上,尸体被藏在了物流车后座。
这一个影片段落而言,我认为宫腰开头是被迫无奈。
在之前的片段已经表现出他想重新生活的念头了,可是追缠不休的往事终于还是抓住了他的脚踝。
目黑父亲出现时他表示“目黑?
没有听说过。
”有的人会认为他是在装傻不承认过去犯下的错,但我的见解则是,他忘掉过去不想再回去从前的生活,他已经有了电吉他有了新工作有了女朋友,他不愿意回去了。
但最后错手或有意杀害目黑父亲后,他的结果已经被注定了。
或许有的人生来就是恶种,但他也在想方设法地重新做一个好人,可是当往事追上他的后脑勺时,他只知道一种也只知道一种摆脱方法,就是走回从前的恶,用回过去的方法。
他刑满前入狱的理由也是因为被人纠缠然后错手杀害人。
夜晚的时候宫腰找上男主角,说要练琴。
两人在房间内练琴的时候有过一段对话:宫腰“这个年纪才学吉他很难上手吧。
”,月末“没关系的,我来帮你。
”(宫腰:我这个年纪才想做好人重新生活,很难的吧。
月末:没关系,我来帮助你。
).........当宫腰载着月末去海角看海时,这个时候才认真看到宫腰驾驶的物流车外壳是鲜艳的黄色和蓝色搭配。
想起云南的菌菇和热带丛林中的蛇,颜色鲜艳的东西,往往带着剧毒,表面无害实则一触即亡。
就像剧中过着与一般正常人生活无异的松田龙平,才是六人里最凶狠手辣的杀人犯。
.........宫腰我个人认为,在他内心中是里是藏有渴望拥有朋友的某种念头在的,遇到信任他跟他来看海的月末,一直对他称“朋友”的月末,一直帮助他回归社会的月末,才会在小屋内手下留情,乃至在海角也舍不得掐死他,而是选择拉着他一起跳海,看“诺罗罗”魔神选择谁该活下来,是善良的月末还是无法回头的他。
没想到在最后,诺罗罗魔神雕像头因为海风吹拂过久,恰巧风化断裂,从天而降掉入海中砸中宫腰。
诺罗罗雕像头部会风化断裂在前面是有伏笔的,首先是开头举行的祭典在中途既然遇到下雨,在取消游行仪式后,宫腰在雨中抬头直视在仪式中扮演诺罗罗魔神的人,并质问他“诺罗罗大神是发怒了嘛?
”,代入克苏鲁元素的背景来看,此处是对神明的不敬;二是祭典前工作人员谈话中有提到海风再侵蚀下去,诺罗罗大神的雕像会腐朽崩裂的,结果在最后「诺罗罗大神生气了,头颅崩裂降下惩罚」还有一点有意思的是,在杀人案发生前,刑满释放到达鱼深市的那位不善言辞的女杀人犯,那个喜爱埋葬动物尸体在前院的女人,在海滩工作时挖到绘有羊之树意象的碟子,最后带回家挂在正门上。
然后在影片结尾前,有长达十秒的镜头对焦女人家门上,那张被阳光直射的绘有羊之树的碟子。
当女人打开房门走出屋子时,发现她所掩埋动物尸体的空地上,尸体对应的位置都隆起了一个个小土包,并且在上面出现了植物的萌芽。
魔幻的世界观元素在这里再次被体现。
(这部电影真的很好看,在充分理解了各种表达元素后,给人接连不断的惊喜。
还有在前面的两次乐队排练真的好棒,完全抵达了个人喜爱的摇滚口味节点上,非常美妙的noise pop!
)
掩埋或播種?
《羊之木》提出了個有趣的假設。
吉田大八依然深沉穩健,徐徐道來,讓觀眾在觀影過程中不斷思考。
當時間將曾犯下的罪惡洗刷後,魚津市充當了一座巨大的人性實驗站;六位殺人犯假釋出獄,被安排來到魚津市,他們死守住過去的秘密,即將步入新生的生活。
但是,知道這六人真實身份的,只有市政府科長、以及負責接待的公務員月末(錦戶亮飾);其他村民渾然不知。
如此特殊的前提下,究竟魚津市會迎來新鮮血液的融洽、還是將會面臨血雨腥風?
[一]心理學:電影幾乎全程都是以月末的視角來描述的,強大的帶入感引導使得觀眾與男主融合為一方見證人。
於是開場便出現了第一個有意思的心理學轉折:一開始當月末還不知道六人身份時,他只是收到“迎接新島民”的任務,而自然表現出一貫的熱情友善,帶領參觀、陪同餐飲、上門送生活必需品,嘴邊掛著“我們魚津市是個好地方,人性溫暖,魚肉好吃”;可是當他一點點從別人口中得知真相後,我們同月末一起產生了恐懼與動搖,突然看似平凡的六人都變得面目可憎、十分可疑……痞氣十足的漁夫、笨拙緊張的理髮師、寡言木訥的快遞員、神經兮兮的清潔工、性感騷豔的護工、兇神惡煞的老爺子。
外界的干擾使認知改變,不僅僅是月末,劇中每個旁觀者都因為新發生的事件,產生了前後態度的變化。
從信任到懷疑,月末開始分辨與確認起六人的良善度,由於觀眾和月末站在同一角度看待事件,且有著情緒化的主觀性,所以被導演帶入了某種盲區(這種手法有好有壞,好處是充滿轉折難以捉摸、壞處是會產生刻板印象的人物)。
於是跟隨角色行為去洞察心理、來推敲犯罪可能,便成為了本作的一大任務。
其次,如果我們置身於影片中普通村民的位置,會發現故事的狀態細思極恐——看似平靜的日常周遭,卻危機四伏。
這種設定讓我聯想到韓國電影《鄰居》,其講述一名小學生遭遇殺害、幾乎所有人都有嫌疑,可最後發現兇手正是親密鄰人。
不過在《羊之木》中,“善良與信賴”則被放大了相當大比重,故事發展到中期有部分人知曉了六人的情況,但他們中有的人選擇接納、有的人選擇諒解、有的人甚至勇敢給與愛的關懷,給六人原本乾涸的心注入了一縷清泉。
這兩種情形,現實中的確都存在。
以及北村一輝這個角色代表的第三觀點也很有意思。
覺得以往生活無聊乏味的人,期待著發生特殊事件改變節奏,所以恐懼的降臨給了他們希望。
[二]好人與壞人間的灰色地帶:各個社會的法制情況,會影響到電影題材的選擇,就日本而言,我們較為熟悉的是“少年犯”、“追捕時效性”與“殺人犯不會被處以死刑”。
《羊之木》選擇了後者,並且添加了“由於監獄犯人過多、部分地區老齡化嚴重,所以政府採取提前假釋,把犯人當做勞動力,增添社會新能量”這一設計,也是很符合情理。
可無論在那個地區,殺人行為都是很難以被原諒的,不管有怎樣的理由苦衷,剝奪別人生命都是最最不可饒恕的罪惡。
在《羊之木》裏,這個也議題都多次討論,過失與故意殺人是否應該得到不一樣的結果?
每每想到一些得不到天誅的現實案例,總是讓人恨得咬牙切齒(例如前不久判決的江歌案)。
可是《羊之木》很大膽地拋出另一個動情點,從可憐的過失犯人立場,娓娓道來他們的身不由己,讓觀眾逐漸對前面提到的正義理論開始產生反思。
“難道我們沒有重新改過的權利嗎?
”,是否他們初犯的錯,將導致他們永世不得幸福呢?
善惡一念之間,一步之遙。
惡小而為之,便為墮落;可惡者為小善,能否為洗心革面呢?
就像月末一樣,我們開始難以判斷六人的好壞。
[三]寓言&神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罪孽所種下的,會結出怎樣的果實?
人在做天在看,“惡有惡報”是民間常說的一句話,在《羊之木》中也秉持著這個觀點,實施天譴的行刑者,是魚津市的守護神“諾羅羅大人”。
諾羅羅本是海中的怪物,被村民打敗後變成了神明,在過去古代,每年的祭奠上都要把兩個人投入海中,一個人會幸運生還、另一個會犧牲變成祭品;此後魚津市每年雖然沒有活人祭,但還是要進行諾羅羅大人遊行,這個遊行的前後,引出了全片最高潮的精華故事(為防止劇透,暫不多談)。
“不能看諾羅羅大人,要閉著眼睛。
”這是魚津市小孩子都知道的規矩。
從諾羅羅大人帶來的詭異,除了村子高山上的巨大魚人雕像、魚頭人身打扮的遊行、全村人閉門閉戶或打死不敢睜開眼睛,都營造了一種恐怖的氣氛。
片中沒有給明睜眼的後果,觀眾也能大概猜到,所謂不聽大人言必定吃虧的下場;攝影機多次拍攝高山上的諾羅羅神像,角色視角、轉化為神明的凝望,它成為了片中上帝的存在,時刻觀察一切、最瞭解真相的人。
於是在祭奠當夜的狂風暴雨,像是諾羅羅大人的暴怒,也預示著村子即將遭受厄運。
這場戲也成為全片劇情調性的轉折。
[四]優缺點:劇情題材本身就很吸引人,再加上一種演員的精彩表演,錦戶亮終於打破“做主角的電影平庸”的詛咒,呈現了優質的心理變化。
演技方面,最喜歡松田龍平。
明暗線交替進行,且多個角色視角切入,除了情節的複雜豐富外,也增加了人性和心理的賣點。
吉田大八在接受訪問時說他自己最喜歡樂團部分,因為引起很多青春回憶;但是我卻很不好意思地認為,這部分是最沒有被拍好的,扣分。
可能因為演員本身就不是玩音樂的(除了男主),每次看女主尷尬地刷著簡單和絃,還要裝出一副高水準專業樣子,就會出戲到其他電影去。
然而基於樂團部分對劇情上有多次重要影響,暫且想不到刪掉這部分後的補救方法(但個人認為應該有更好的設計)。
以及市川實日子部分有一些跳脫,她太過於邊緣人固然有好處,但反效果是讓符號化的隱喻力量減弱,顯得太刻意。
這點在其他一些地方也有感覺,劇本很好,可是導演說得太明白太全面,反而削弱了觀眾自己揣測的可能。
-人性的源起是什麼?
人性又為何會扭曲?
“羊之木”像是一個很反邏輯的荒誕神話。
在片中,明線上是清潔工撿到的盤子上的圖案,且誘導她因此埋了一些反常的東西;暗線上則是貫穿全片,隱喻了這六個人的結局。
樹上只長出五只羊,只五只羊意味著新生為好人,而土地裏埋著的那只,則是贖罪死去的惡人。
那麼究竟誰是那個不能被饒恕的人,成了最大的懸念。
影片結尾的字幕,反常的沒有自下而上滾動,而是以墜落的方式出現,和片中諸多地方呼應。
結局令人唏噓不已,但也不失希望和溫情。
罪孽的花朵凋謝,成為土壤的養分,而其孵化出怎樣的果實,就留給我們自己去遐想了。
——————btw錦戶亮太帥了這點不懂算不算選角錯誤。
有時太誤導吸引了觀影注意力不說,主要是使“女主角怎麼樣都不喜歡男主角”這個設定變得很難說服人(開玩笑啦)。
綜上評價,很好的一部作品,大家可以把握機會去看一下。
#羊之木#吉田大八#錦戶亮#天馬行空
观羊之树:月末及其他同六位杀人犯接触的市民,用防卫而又善意接纳了他们,他们原来的杀人动机在原来的境遇下产生,而起初来到这里没有了原来的境遇,都怀着谨小慎微的心态活着,当然不是全部,那位一直要干一件大事就不同,他认为这样的境遇不是自己想要的,其他人却认为很好,送货的一度有了朋友,爱好,喜欢的人,貌似美好花卷展开了!
可那位父亲的出现,和要走私的威胁下,他又杀人了,对,这里他的境遇急转直下,然而,他依然喜欢着自己喜欢的人,爱好着自己的爱好,还有在朋友那里的平等,最后导演利用神的介入了结了他,他就是不同境遇下的他,同时,月末接受了父亲的选择,其他人依然,在这样的境遇下生活,刀疤老人在出狱时就自我摆脱了坏境遇,在洗衣店也自我的坚持!
他同送货的形成对比,他回归了人性,送货的已经在境遇改变时不能扭转自己的固定选择模式,就是在坏的境况下,选择暴力,所以,他是有善良人性的,可是他没有能力左右自己,他是邪恶的,他无能把控自我,让恶主导了自己,即使他能遇到最好的境遇也是无能为力的!
日本人都是压抑的,日本的犯人又是极其压抑的!
月末,他的爸爸,洗衣店老板,理发店老板是我们生活中的多数,他们选择接受生活,在生活中的好时,坏时依旧活着!
而社会的多元化,个体的差异化,对抗,暴力,必然的也孕育了暴力的人!
羊之树,羊能从树上长出来吗?
当我们相信时,行为就导向了那里,我们的行为导致我们的人生!
那到底你相信什么呢?
相信人性之善吗?
相信人性之恶吗?
那是社会的你,社会环境造就了你,你的社会,你改变着社会!
你不是那个一成不变的你,其他人也是,社会也是,社会给了你什么?
你给了社会什么?
这就时当下真实的社会,真实的你!
同样时造就未来的你,未来的社会!
一部优秀的影片给了社会,给了人思考,给了我们直面现实,直面人性的机会!
你的环境造就的你,看到的是什么?
你能看到其他人的不同吗?
你能看到社会的全貌吗?
你能跨过自我的藩篱理解自我的现实,他人的现实,社会的现实吗?
不止时犯人会收到歧视,我们人与人的不同,差异,矛盾,就是会有不同的歧视,我们怎么去看待?
凭借善与恶的标准吗?
不放到境遇之下,哪来的善恶?
人难道就在境遇不同时就可以时善时恶吗?
你不坚持自我吗?
你怎么坚持自我呢?
神不会给你答案,你就是自己的神,境遇之下的你,你改造之下的境遇,你的人性,是有的选择的!
《羊之树》着重想表达的内涵,可以从哲学和社会学两个层面剖析。
哲学没有信仰的人,总会认为死亡可以终结一切。
剧中的6人,并没有因为置人于死地而终结他们的“噩梦”。
剃刀男——每当手握剃刀加心情紧张时,便把他带回当时杀人场景。
窒息女——为追求欲望的极致而背负一生的误解。
刀疤叔——一眼看过去便看到故事满满的人生。
埋葬女——被自己行凶时的状态吓到抑郁。
混混哥(一辉)——过度自信于自己的威慑力而送命。
变态哥——一次少年时期的过激杀人,便再也无法回头了。
当你面对生命中的遭遇和不顺,我们的选择是什么?
那一定不是杀死对方。
置之死地而后生,但是致人于死地却只能抱憾终生。
连变态哥都想洗心革面,融入小镇,做一个简单幸福的人。
但是成人后再学吉他,太晚了;杀了人想再抹去,太迟了。
杀人者和不会杀人者之间有一条无形但是格外清晰的线。
这条线,不能逾越。
越过去的人,就被永远的归为那条线的一边。
以上的思考也许不是我们期望的,文明的社会为什么不能给决心洗心革面的更生人一个重来的机会呢?
在哲学的层面,走过必留下痕迹。
就算我们通过努力(立法和宣传)想擦去这条线,但是线已然根深蒂固的“扎根”于我们的潜意识之中了。
这条线,是通过世世代代的切身体会,积累出来的,多数的情况下也正是正确的。
就像羊之树一样,种下什么样的种子,就可能结什么样的果实。
社会学这个层面里,就要看一看人为的力量是否可以改变哲学层面的现象?
当然,电影还是给我们以希望。
多数人还是暖心的,毕竟变态是少数。
尽管更生人都各自背负自己的人命债,但是痛改前非的抉择,真正的忏悔,再加上身边其他人的包容和关怀,才能共同为他们创造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
很多人也确实值得这么一个机会。
如果变态男没有被人寻仇15年,也许就真的能掩藏自己的变态人格在这个小镇生活下去了。
但是如何面对寻仇者,或者滋扰者的行为,便是对自己人生负责的重大选择了。
片尾曲,《Dead is not the end》也完美呼应。
硬着头皮看的。不喜欢。容我缓两个月再看一试试。
很诡异的音乐,和很诡异的人物,加了一个怪异的神。
浪费感情。
这是一场关于人性的现实实验。迷途的羔羊能否得到神明的救赎?推进的很有力度。
第三幕彻底乱来。不过放在近年日本的同题材作品里,这部的剧作和表演都算处理得尚可了。毕竟哪怕是吉田大八的失常发挥,也比濑濑敬久要强。
很一般。
拖沓空洞无力 几个明星撑不起这种戏
一定有个很好的人物小传。
把六个凶手假释到一个小镇,不同个性的罪犯不同结局的故事,故事讲得比较乏味
多一分给松田龙平
原作中结尾受刑者作为催化剂将城市本身存在的问题放大,而电影更注重探讨前犯罪者是否能被社会以及自身接纳。在个性鲜明复杂的犯罪者之间,主演这个普通的人角色其实更难演好。锦户亮表现的不错w
虎头蛇尾的典型。
“抱歉,我现在也是杀人犯。昨天是,前天是,今后大概也会是。”
?????说好的悬疑,1个半小时才刚杀一个人?????还人性……人性个p
剧情过于散了
犯罪人员重新融入社会的题材蛮少见的,平平淡淡的日常里带些人性的弱点和善意的接纳,我还挺喜欢的。
釜山电影节看的,电影很闷,故事倒挺奇特,不如吉田大八的上一部电影有趣。几个监狱释放犯被政府安排到一个小镇,然后,小镇就不得安宁了。
第一次在国内的荧幕上看到66 全程嘴角不受控制 (/ω\)
特别散,最后半小时都有点看不下去了…是不是可以港,以后再看到海报排成这样的电影我就可以绕道了…嘛,平老师的脸还是能打的。
多一颗星只给龙平 真是帅到炸裂 演技炸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