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活下去,就会有好事发生。
”《军舰岛》是由《老手》导演柳承莞执导,由黄政民,苏志燮,宋仲基,李贞贤等主演的历史战争电影,总制作费高达300亿韩币(约1.7亿人民币)。
影片以端岛(军舰岛)为主舞台,基于朝鲜人被强征至端岛劳动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讲述了二战末期端岛劳工们绝地求生的故事。
端岛是日本长崎市附属的岛屿,距离长崎港18公里,因岛屿外形酷似军舰,还被称为军舰岛。
1890年,当地丰富的矿藏被发现后,日本三菱公司便从当地居民手中买下了端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政府强迫中国及朝鲜劳工在端岛开矿,被带到此处的百姓曾受迫在海底1000米,温度高达40度的煤矿坑道中采掘煤矿。
根据日本外务省战后公布的资料,近4万人在二战期间被强征至日本,其中3700多人在三菱公司旗下的各工厂煤矿强制劳动,造成722人死亡。
因为黄政民的缘故,很早我就盯上了这部《军舰岛》。
观影过后感受很多,首先是真实事件,二战末期中国与朝鲜劳工都被强征至军舰岛从事着最不人道的劳作,然而当我国还在遍地播放“手撕鬼子”,“裤裆藏雷”,“黄瓜有炸”等神剧时,韩国却用高成本大制作与顶级演员阵容部分还原了当时真实的历史。
不仅展现了当时日军的丑恶行径与劳工的艰苦,关键是还引发了韩日两国的骂战,日本内阁秘书长与部分日本右翼人士均对影片发表了否定言论。
而韩国方面也不甘示弱,不仅将《军舰岛》以韩国前所未有的覆盖力全面上映,甚至还把影片宣传做到了纽约时代广场的大荧幕上。
个人看来影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交待历史背景,展现劳工们的生活与工作环境,高温,粉尘,封闭,危险,就好像半年之前我在介绍自己的工作一样。
当然就像影片中说的一样,“只要活下去,就会有好事发生”,随着大背景的转变,军舰岛上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此时剧情急转,甚至有些烧脑的感觉。
随着宋仲基的适时登场,影片第二部分开始,他在片中是一名游走型刺客。
第三部分则是影片高潮所在,随着气势磅礴的背景音乐响起,长镜头下的无助劳工,日本军官与反抗者于军舰岛上开始了最后的求生,镇压与反抗。
结合了先进的screenX技术与耗费巨资打造的场景,三方势力的挣扎与拼杀仿佛将真正的历史展现在观众眼前,求生的勇气与活下去的希望汇成了无限力量,如同原子弹的耀眼光芒,照亮了苦难人民的未来之路。
“只要活下去,就会有好事发生。
”如此真实,反转,燃爆的《军舰岛》,纵然有苏志燮这样的大模特演员与炙手可热鲜嫩出水的宋仲基,随着黄政民在影片中的三次变脸,偶像与演员之间的界限越发清晰。
黄政民在影片中可以市侩苟且,八面玲珑,可以绝地奋起,大义凛然,可以压泪引笑,严肃活泼。
不愧是黄政民,真的是严肃活泼。
2017年的片子主演:黄政民,苏志燮,宋仲基、李贞贤,金秀安 这片子我不是一次完整看完,我是分几次看完,开始觉得,不过如此,并不觉得有多什么好看的,但是慢慢看下去,觉得很不错。
虽然是棒子的主旋律,但是,换了一个角度。
这是一部虚构的片子,因为并没有任何劳工从军舰岛逃出。
这是日本强征还有欺骗中、朝两国的劳工去岛上挖煤矿。
那个岛上死了无数的劳工。。
现在却成了旅游点。
而且在这个岛上最多的劳工是我们的中国人。
这片子的故事开始,没有任何高大上,民族大义,就是一群朝鲜人被骗来岛上,这里的每个人都是自私的,在那个年代,首先想的是自己如何活下去,至于手段什么的就不用提了。
直到宋仲基扮演的光复军潜伏来岛上,要带一个貌似民族英雄的人走,然而他发现这人。。
其实早就叛变国家。
并且把所有在岛上的朝鲜人的收入据为己有。
于是。。
(好,不剧透了) 所以前面那些,都是为了后面的抗争做积蓄。
只有团结一心,才能逃出去。
片子的结尾,逃出去的劳工在船上,看到长崎那朵巨大的蘑菇云目瞪口呆,有人说了句,那里也应该有许多朝鲜人吧?
对,这片子的主旨是反省战争。
虽然是商业片,但是,还是颇有意义的,后半部完全是血肉搏杀,这个我们大家都懂了…… 演员,都演得很好,尤其是黄政民,他擅长的小人物,演得动情,演得最好的是他。。
再就是小演员,其他的,象苏、宋,他们都是本份演出,不惊艳就是。
但是这戏显然拍起来特别辛苦。
片子的配乐很好听,尤其是在入夜后,大家开始出逃,然后开始博杀的女声吟唱,特别好听,特别应景,特别有深意…… 看完,外面响起九一八的警报,整个人愣了许久……
标准电影工业的作品,高端残酷大气深邃,差一点给五星。
我不知道,这个岛是如何设计和布景的,如此逼真,让人信服,从开场地下开矿的矿工开始,一丝不苟的道具和服装(甚至没有服装,只是个别演员胖了一点)可以看出是下了真功夫的。
导演驾驭能力很强,尤其到后来战争残局来临时各方的表现,结合人物特征,男主为保护女儿,极力忍辱求全,是代表大多数人的立场;黑帮拳手血性仗义,是未开化的民间英雄化身;朝鲜人的头目尹学哲貌似那些虚伪的政客;革命者宋仲基代表正义,角色个性鲜明,一个女儿和一个女孩也为电影增色不少。
我们又被甩远一条街。
在习惯选择性遗忘,回避历史的他们眼中,军舰岛是天堂,但对于二战期间被强迫到岛上进行开采的中国人和朝鲜人来说,这里绝对是地狱。
二战期间,有数千平民被强迫拉到军舰岛从事危险,惨绝人寰的,非人道的地下开采作业。
在岛上的朝鲜人、中国平民,忍受着饥饿,炎热,疾病,被当做机器一般使用。
很多人被这座看不到希望的地狱岛折磨到自杀。
岛上生活差距悬殊,日本人每天过着锦衣玉食,有舞会,有晚宴,生活如常。
可一墙之隔,每日被炭黑袭身的劳工们却如鬼魅一般。
他们一些生活在地上,号称过着充实的生活;而劳工们几乎常驻地下,在地狱里乞讨着活下去。
正如《西部无战事》里说的,只有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才会渴望战争。
战争会把人变得不再像人,人兽性的一面,丑陋的一面体现的淋漓尽致。
杀戮、肆虐,满足杀戮的快感,满足性的欲望,人不再是人,变成一个个禽兽。
日本所犯下的罪行,他们当今有没有为止悔过,他们的罪孽,是否仍被美化,仍活在谎言之中。
人性的恶真是在战争中被远远的放大了,把男人当成苦力,把女人变成妓女为此享乐。
让敌人内部分化,把敌人的领导者化成叛徒便于管理,从而更好的进行压迫。
人之恶真是他妈了个巴子的。
正像《烈日灼心》里那句经典的话,“人是神性和兽性的总和,他有你想象不到的好,也有你想象不到的恶,没有对错,这就是人”所以才有了法律,他就像人性的低保,他不管你能好到哪,就限制你不能恶到没边。
从记录苦难而言,电影无疑是艺术表达最好的手法了。
“军舰岛”目前看过的最好的战争片之一,整个剧情围绕父女亲情线,痞子、妓女爱情线,以及正反派人物从内讧到奸细,再到最后的出逃,把人性的真实与丑恶展现的淋漓尽致,就连最后结局亦被导演温柔处理了。
对比同类国产抗日神剧,已经不单单是甩出去几条街那么简单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国产能出这么有质量的电影……
黄政民的演技不用多说,但是最意外的我感觉其实是金秀安的表演,极强的情感张力,在整部电影对于观众的情感触动上高于宋仲基,这当然和角色有关。
崔七星和末子的爱情线恰到好处,没有过于冗杂而影响电影主线。
电影依旧是日本对外侵略为背景,但是很特殊的一点,焦点和高潮总是出现在朝鲜人与朝鲜人的冲突上,似乎最邪恶的力量反而是那几个“叛徒”,而不是日本人,我们也有很多相同题材电影,但是没有类似的视角,或者说我们习惯去将本民族置于一个受害者的位置上,焦点只在某种外来的恶,而有意无意的去忽视造成我们处于被动的某种自身原因。
还有一个点很戳人,电影的开始和结尾用得黑白,开头黑白的地狱感对于气氛的表达非常直接,而镜头给到大家观望长崎的爆炸时,远处的橙色爆炸火光和整体黑白色调冲突非常明显,我觉得这一幕,有着导演很强的某种民族情绪。
不知道是不是年龄大了,心肠变硬了,还是整个影片的故事性太强,这是很悲惨的事,但全程我当成故事看完了。
也就是说电影的故事性超过故事本身的悲惨,我想起多年前看的一个中国劳工的电视剧,那个给我了很大的震撼,可能是电视剧有更多的时间来描述细节,我至今记得那位劳工逃出来以后,为了对付严冬在地上挖出了一个藏身之处,他是怎样在恶劣的环境下求生存的,因为信息不通,以至于日本都投降了,他还是像一个野人一样的生存和躲藏,如果没记错的话,他是那个岛上唯一活下来的中国劳工,不言而喻,其他的人被日本灭口了。
日本在中国放下的罪真是罄竹难书,蒋介石怎么好意思为了一己私利放弃要求日本赔款,这也是他丧民心的地方吧。
注意到《军舰岛》里有着重描写的一个地方,就是毫无掩饰的展现了朝鲜人的内斗,从历史原因来说,被奴化久了确实就习惯了,但电影却真实的表现了,韩国影片有这个传统,不藏着,丑陋的都给你揪出来,在太阳底下晾着,大家都看看,这样其实挺有力量的,也真实。
最后谢谢黄政民的演出,传神,别忘了,不要战争,不要后代再经历这样的地狱。
韩国电影在小人物上的塑造常常给人耳目一新。
一个是经常演流氓的演员,一个是想演电影的黑社会流氓。
两个人不经意间第一次遇到的时候,傲慢的演员,见到对下属的拳打脚踢异常凶狠的流氓,内心波澜,有较量一番的冲动,然而面部表情告诉我们,他胆怯,他害怕。
黑社会流氓僵直的脸,显露出他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并不满意,而靠打“假拳”的演员看似风光,却被经纪人牢牢压制住,跟女朋友约会都是偷偷摸摸的。
角色转换上,想演流氓的流氓,最终“仁慈”地放水,导致了小弟的死亡。
而想演出流氓那股狠劲的演员,最终靠拳头,打败了流氓。
其实在角色转换上,我更喜欢演员演流氓,演着演着真变成了黑社会流氓,而流氓当演员,最后沉浸期间无法自拔。
当然题目得改成《电影不是电影》。
韩国电影喜欢拳拳到肉,再配上声效,看起来确实“肉疼”。
但是为什么有人说,流氓还不是真打,是在演电影呢?
从力学上分析:如此速度一拳,不是牙齿打蹦掉,就得下颌关节脱位,然而这么多拳下来,演员就流了几滴“血”,第二天一洗,痕迹都没了。
比较下来,还是李连杰的武打电影看起来更靠谱一些。
动作漂亮,讲究躲闪,化力消力,不会硬杠。
即使硬杠,也不会用身体柔软的部位凑上去。
影片有两个场景看着很熟悉。
一个是军舰岛上,刚送到岛上的朝鲜人裸体排队,等待着检查。
这个场景让我想起了斯皮尔伯格执导的《辛德勒的名单》中的一个场景:就是把让集中营中的犹太人脱光衣服,排队登记后,换上的统一的囚服。
第二个场景是黄政民饰演的爸爸,在地狱般的军舰岛,仍然和女儿苦中作乐,翩翩起舞的场景。
让我想起了罗伯托贝尼尼执导的《美丽人生》中,在集中营中,一个父亲为了不让儿子留下战争的阴影,为了保护儿子的童真,谎称这是一个游戏,并为了保护儿子,跟他玩起了“捉迷藏”的温馨画面。
虽然有经典电影的影子,但是观影过程中却有一些一些情节缺少铺垫,让人感觉很突兀。
在一个大背景下发生了几个事情,然后又汇总成一个反抗并逃亡的事情。
但是穿插在其中的几件事情的衔接却没有找到很好的着力点。
这是剧本的问题。
这部电影中在煤矿中的视觉效果还是很震撼的,还有父女间的温馨亲情,同胞间的互帮互助,还有韩奸的狼狈为奸,日本军官的穷凶极恶,每个演员都贡献了很棒的演技。
结尾处,为了体现的人民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朝鲜人视死如归,与日本军人拼命,历经千辛,最后登船获救的场景,虽然震撼和感人,却莫名的有些假。
这些就是为了让人心存希望,而做的艺术加工吧。
这虽然是个很好的结局,但是却不是很好的结尾。
我仍然希望看到朝鲜人宁愿死,也不愿再受奴役的反抗精神,即使拼至最后一刻,也不放弃的精神。
这仅仅是我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不煽情就不是韩国电影了
剪辑和支线的混乱反映了叙事能力的不足;故事忙着清算殖民者和卖国贼的所有罪状,以至于每个被害者都是匆匆掠过、只有惨却无法为谁痛。除黄叔以外的角色都是空壳和大片的“元素”,偏偏江玉的性质无法让观众共感(当然演的好)。最后混战一场却有瞎忙活的感觉,抓对重点不是早了结了?多加一星给美术
韩国主旋律抗战题材电影。没有刻意丑化日本鬼子,反倒是将自己民族的劣根性剖析开来,二鬼子和汉奸其实更让人痛恨。但这电影最终还是过于煽情了点,前半段欢乐后半段又虐又煽情。p.s.在黄晸玟面前,妹纸们的老公宋仲基的演技还需历练;比起民族英雄和保护女儿的父亲,苏志燮这条悲情线更打动我。
黄政民证明自己,柳昇完算是完了
节奏感不行,果然是一般般的电影,浪费时间,还没看完就不耐烦了。
【D+】
如果韩国可以,我觉得中国也可以
有广电在的一天,中国就不可能拍的出这样的抗日剧。
合理怀疑是无挑海外快递特辑为引发起的这次创作。韩国人煽起民族主义情怀真不手软,“我代表朝鲜处决你”,很可怕了。
黄政民的演技啊!!!从头到尾都不能放松的电影,近乎一气呵成,细节严谨,韩国人的认真不是一时半会能学来的。以往的煽情在这部电影里克制了,小女孩的演技是未来之星。最后的核弹爆炸,是光明也是毁灭,黑白也许是一个黑暗的象征。中规中矩,完成度很高,没什么惊喜,也没什么大的缺陷。
年轻导演就是拼。黄政民这演技爆了,宋仲基这把英雄主义玩的够硬!韩国人得多恨日本人。国民性一览无余,内讧,协作,抗争,懦弱到勇者,全程在一个岛上拍摄,群戏不拖沓,戏剧冲突真多。每次看到韩国此类型都叫人肃然起敬,被压迫的民族爆发出来的力量太惊人了
7分后半段崩了
绝好的题材再度被棒国捷足先登,8过想想我国这帮影人恐怕也拍不出什么像样的东东。本片导演可谓技巧纯属,节奏的拿捏、情绪的把控、场面的调度均堪称一流,杂而不乱,悲凉的氛围以及小人物苦难命运分分钟打动人心,最后的高潮部分就更称得上荡气回肠了,演员的表现亦是可圈可点,看完后久久无法平静
仲基挺man的,比我国小鲜肉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割开日本膏药旗那幕真是绝了
前半小时观感还算可以,执行秘密任务的特务,被迫入伍的大学毕业生,多才多艺的乐队,各有各的特色。跟着就是受战争影响被迫转移,所以在船上各位主角就相遇了。不过我没太看懂黄政民一家子转移的目的和必要性,以至于后来的主线任务我都分不清到底是解救受迫害的朝鲜人民重要,还是黄政民跟女儿逃出生天重要。战争残酷的一面倒还是描绘得挺好的,同族人民反目,对人性的蔑视,对尊严的践踏,权力、背叛、金钱,赤裸裸。最后的那一幕蓝天还是太写意了,乃至于突兀。各种零星的片段,也不知道整个故事到底是说了个啥,控诉战争要么可以更深刻要么可以更简洁的。
二星半 差强人意
韩国版的手撕鬼子。
差强人意
雖然說整體電影很精彩,拍的效果算好,但在影片中過多渲染的民族情緒還是讓人有些喘不過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