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克贝松的调调我喜欢。
他的片子还是那么棒!
当然这是一部娱乐片,不象文艺片那样发人深省,但是却激动人心,让人大呼过瘾。
描述这部影片的关键词是,硬汉、太空、监狱、囚犯、美女、重口味、总统、特工、内奸......主演Guy Pearce(盖·皮尔斯)很棒,片中他饰演的特工Snow总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而同时又果断决绝、言辞犀利,给人印象深刻。
硬汉就是这样吧。
整个影片一气呵成,节奏紧凑。
电影并不象老吕的“B13区”那样突出动作成分,而是以情节来吸引人。
Snow的插科打诨也非常精彩。
这部影片的另一个亮点就是Maggie Grace(玛姬·格蕾斯)。
她饰演的总统女儿的这个扮相太迷人了。
高雅、知性、善良、美丽、坚强还带点幽默。
我搜索了她的一些图片,这部电影可能是她最美的扮相了吧?
老吕就是厉害。
具备了一切经典大片的要素,却被堪比山寨连续剧的编剧演绎成超级烂片。
自始自终,波澜不惊,台词和动作,闭着眼睛都能推算出,没有任何心跳的感觉,没有任何笑点,不知目标客户是哪些,情侣,家庭还是新人类?
导演还想掺入些STAR WAR,SPACE JAIL的元素,结果驾驭的一塌糊涂,不知所谓,和同期的“听风者”有得一比,打发时间的无聊片。
「Shh! → Did you hear something? → No, I'm just enjoying the silence. → You asshole.」「You know, it's easy to be a saint with nothing on the line. You wait till you've got a serious sacrifice to make and then you'll find out who you really are. Most people run for cover.」「Everyone's dead. Blow this dump out of the sky.」
吕克·贝松虽然打破了只拍十部片的誓约,但毕竟也不敢太过放肆,为了不让自己闲着,近年来以监制的身份推出了一系列作品,比如前几年的《非常人贩》系列,《飓风营救》和《巴黎谍影》,今年又推出这部《太空一号》,都是成本两三千万欧元的低预算动作片。
拍动作片,钱是重要因素,但不是最关键因素,落在老吕这样精明制片手里,这些个动作片大都拍出以小搏大的成就,《非常人贩》捧红了杰森·斯坦森,《飓风营救》好评如潮,《巴黎谍影》也算黑的有趣味,但同样的省钱法则放到《太空一号》就难以奏效,因为前几部片都是当代背景的非幻想作品,而《太》又是未来都市又是太空监狱,规模和噱头大的直追《黑衣人》,成本却还是那杯水车薪的一点,当然要捉襟见肘。
所以影片在内景玩的花样百出,枪战搏斗,通道爆破,漩涡蹦极,一场接一场的感官刺激,可一旦到了外景就露出B级片真容,CG之粗糙叫人一眼看穿。
本片花小钱办大事的力不从心主要体现在两场,一是盖·皮尔斯驾驶未来摩托在高速公路疾驰,头顶是类似《银翼杀手》的飞船追逐开火,直追的过路车辆竞相撞击翻车,最后飞船坠毁,摩托摔进地铁,相当紧凑刺激的一场,可惜那高速公路布景一看就是“纯手工”打造,大概比最新一款《极品飞车》的画面稍微逼真些,老盖翻车的身影也绝非真人演绎。
如果说这“游戏过场动画”还有可圈可点之处,那高潮处众飞船围攻太空监狱的战役可真让人欲哭无泪,和同期出品,成本更低的《钢铁苍穹》一比,高下立判。
当然,这也从反面说明,特效这东西,不光花钱,创作者的实力更不可或缺。
没有电脑天才,也没有多余的钱老老实实搭模型,说实话,还是别拍这题材的好。
文/方聿南
先来嫌弃下名字哈。
我承认这是围绕外太空的一座名为“太空一号”的监狱展开的故事,基本上整个情节都在那里发生,但是有必要这么直愣愣地就把片名定为《太空一号》吗?
听起来傻不拉叽的。
电影原名是叫做《Lockout》,大概也就是“封锁”“反锁”之类的意思。
台湾翻译为《天外封锁线》,这样听起来不是悦耳很多吗?
有时候电影的名字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票房哦。
其实呢,我不是个科幻迷,魔幻还要更能挑起我的兴奋点一些。
所以,科幻场面不够火爆和精彩,我是不会太介意的。
像一些网友吐槽的和2079年完全不能匹配的机车、SD卡,像摄影棚里搭建的飞船,疲软的两方交火,对我来说都无关紧要。
甚至一些剧情的硬伤我都觉得情有可原,又不是剧情片,只图个乐,干嘛像考究党那样只在电影里纠错,而不去关注亮点。
只是稍稍有些怀疑的是,这确定是吕克贝松的编剧?
那个号称只拍十部片的法国著名导演?
那个拍出了从片名到内容都充溢唯美深蓝、充满对大海的浪漫情怀的《碧海蓝天》的吕克贝松?
希望只是个冠名监制吧,保留我心里对导演的爱。
盖-皮尔斯和约瑟夫-吉尔根为电影大加分。
从500暴徒手中救援受困的美国总统女儿的这种烂事,非孤胆英雄式的硬汉人物不能胜任。
话说美国总统的女儿还真是个高危职业呢!
皮尔斯完全hold住了角色,不但手上工夫了得,怎么摔摆都不得死,嘴上也不闲着,满嘴跑火车,blablabla……两手都抓两手都硬。
提审时问他的合作伙伴叫什么名字,他说叫“fuck you”,特工说那还真特别,他说是啊,是一种民族特色……精彩的台词配合他不羁的痞子式嘴脸,笑料不断。
看完这片儿,开始期待他在即将上映的《普罗米修斯》中的表现了。
约瑟夫-吉尔根饰演的兄弟大反派中的弟弟,一如既往地聒噪,偏执、狂躁、神经质、强迫症,他要占完了,但邪恶中其实有一点小小的cute,神经病闯祸是不需要负责的是吧。
所以纠结了又纠结,忍了又忍,手指还是跳跳跳地去按了那个红色的攻击按钮,这好像《冰川时代4》最后,萌货松鼠忍了又忍,终于还是没能做成一只脱离低级趣味的松鼠,拔了松果兰蒂斯的塞子。
两个呆货殊途同归。
男的太贫了,这片子拍的各种不靠谱啊,坐飞船上太空,居然不用穿宇航服啊,而且说去就去了,总统神马的也都不用经过训练,就上了空间站。
真神!
男女猪脚从太空掉下来那段也神乎其神啊,那么高的地方掉下来,居然,竟然没事儿,就算有降落伞,那隔离服都着火了,俩人还都没事,当观众都傻啊。
而且,居然俩人刚落地,警车就到了,这GPS也太特么准确了。
这帮罪犯的最终想法是神马?
劫持空间一号然后呢?
就这么乱呼呼的瞎闹腾啊?
还有剩下的400多名罪犯还在那里瞎打胡闹的,真不知道这400多人都怎么想的。
最后有一段说的特别好,炮灰 啊,我们每个人都是最高统治者的炮灰,真特么对!!!
本来想给四星的,不过,看到这么低的评分,不免有点忿忿不平。
吕克贝松的电影,其实都挺好看。
用句公平点的话说,就是努力讲好一个故事。
剧情紧凑,男主角铁汉柔情,女主角艳光照人(或者小萝莉就清新动人),反派凶残彪悍。
如果说有干什么不满,大概就是女主角露得太少了。
我是不明白为啥要执着在剧情上面?
如果是悬疑片,惊悚片,推理片也就算了。
明明就是一动作警匪片嘛。
全看演员和导演的功力。
这方面,本片绝对可以拿80分了。
剧情方面破绽确实多了点。
别的不说,之前中情局特勤组都搞不掂的,女主一个人就全搞掂了?
那个mace在哪里被捕?
直接询问一下抓他的警察就可以找到那个箱子啦。
还用费那么大劲?
算了,不说了,破绽太多。
至于特技,我到是觉得还不错啊。
可能在电脑上看看不出来吧。
吕克对反派的选角真是眼光独到。
印象最深的是《leon》里的oldman。
这次这个兄弟档也非常出彩。
如果有什么不满的,就是女主角你也穿得太多啦!
最後的是sd卡嗎 如果是的話幾十年後的將來 sd卡還是原來的sd卡 成何體統?
想想10年前 我們的軟盤吧
幕后制作 外太空的双重营救 影片的故事大多发生在外太空的一个被当作监狱来使用的空间站里,这里关满了危险的犯人。
而当总统女儿被犯人劫持,一个有着污点的前特工被派往那里实施营救行动之后,事件变得愈发地复杂了起来。
对于这个故事,导演詹姆斯·马瑟说:“很棒,我觉得这个故事有着双重的意义。
第一层意思是,特工去营救总统的女儿,因为她在哪里遇到了危险,生命不保,所以美国军方就派出了最有战斗力的精兵强将前去营救;第二层意思是,这个特工本人并不想前往那里去执行这个危险的任务,他是没有办法,硬着头皮前去的。
因为他要把总统的女儿带回来,然后换取自己的自由。
这个故事有趣的地方就在这里,因为这不是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的电影,而是一个有污点的人为了获得自由而前往卖命的故事。
除此之外,影片里的情节、科幻的设定以及动作场面的安排,都是很主流的。
” 担任影片监制和制片人的吕克·贝松说:“影片很有意思,讲述了一个营救的故事。
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部动作电影,带有科幻的元素。
当然,科幻并不是电影着力要表现的内容,那些传统的、快速剪辑的动作场面才是。
我很是喜欢这样的电影,因为类似的影片非常直接、能提供给观众最直接、最准确、最清晰的娱乐元素。
好比说,我只想着这场戏里有打斗和枪战,然后就把这场戏拍出来,就万事大吉了。
其他的东西,不需要去考虑太多。
我非常喜欢这样的电影。
”其实,这部电影在拍摄之初就被人称为“太空版的《飓风营救》”,足以见得这两部都是由吕克·贝松监制的电影有多么相似了。
不过,和《飓风营救》相比,《反锁》的商业味显然更为浓厚一些。
詹姆斯·马瑟说:“相比较于《飓风营救》,《反锁》的故事更为宏大,制作也更为精良。
除了有一些科幻元素和CG动画外。
主角所面临的困境也是《飓风营救》的主角所难以企及的。
即使还是一个人单枪匹马独闯龙潭,但是在特效场面、动作戏的规制和大小上,《反锁》还是要高出一大截。
所以,这部电影,会更加刺激、也会更加好看。
” 吕克·贝松式的动作片 出生在英国、成长在澳洲的著名男演员盖·皮尔斯在这部电影独挑大梁,扮演了那个有着污点的特工。
虽然人们对盖·皮尔斯的认知主要来自于诺兰的那部《记忆碎片》,但是这个澳洲演员却演过不少部知名的动作片,譬如《寻求正义》、《别怕黑》和《爱国者》等等。
随意,对于盖·皮尔斯来说,拍摄一部动作戏,并不算是太困难的事情。
盖·皮尔斯说:“这部电影和那些以动作戏为卖点的好莱坞电影极为不同,所以我很乐意于把这样的电影当作是‘吕克·贝松式的动作片’来对待,尤其是其中的打斗、镜头切换和动作设计,都和一般意义上的美国动作片非常不同。
而且,影片的两个导演还是爱尔兰人,他们在片中加入了很多爱尔兰人独有的幽默元素。
这些东西融合在一起,真是令人翘首以待。
因为这是一部在绿幕面前拍的电影,所以,只有等到上映的时候,我才能知道我自己到底演了什么。
不过,你也知道,吕克·贝松式的动作片指的是什么,所以,这部电影不会让人们失望的。
” 在影片中扮演总统女儿的玛姬·格蕾斯,曾经和吕克·贝松合作过《飓风营救》,只是在那部电影里,她没有任何的动作戏。
而在本片中,格蕾斯将有机会一展拳脚。
对于此,格蕾斯说:“我从来没有想象过自己会在一部电影里有什么动作戏的场面要拍摄。
不过,我觉得拍摄动作戏倒是挺好玩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在绿幕前,按照导演的意思去做一些脑海中的动作,这的确挺好玩的。
而且,我在这部电影中能和盖·皮尔斯这样的大演员合作,这真是一件很幸运的事。
和他合作,没有太多的压力,因为在很多场景的拍摄中,他都会告诉我要如何如何才可以不受伤,而且镜头会更好看。
他是个很棒的演员,无论是表演动作场面还是说台词,都是如此。
” 花絮 ·本片由吕克·贝松担纲编剧及监制。
·这部科幻片的投资仅为3000万美元。
·两位导演詹姆斯·马瑟和斯蒂芬·圣·莱杰都是爱尔兰人,这是他们的大银幕长片处女作。
·影片的导演之一詹姆斯·马瑟,同时还是本片的摄影师。
·影片被称做"太空版的《飓风营救》"。
巧合的是,影片的女主角玛姬·格蕾斯也曾出演了《飓风营救》一片。
·影片的大部分场景都在贝尔格莱德拍摄。
昨天去看了电影,感觉这一版的翻译超烂。
很多搞笑的台词被和谐掉了。
可能颜色有点黄吧。
最后翻译那么不清不楚的,同去看片的朋友愣是没有弄明白,这黑人怎么就突然变坏了呢?
另外,感觉有点种族歧视啊,黑人保镖导致监狱叛乱,黑人长官成为了真正的凶手,一句话都是黑人惹的祸!
除了太空中的视觉效果和男主时不时的搞笑言语撑场~~~
这几年,那种小投资制作出惊人特效的影片比比皆是,但是导演和吕克贝松显然不知道这一点,要不然影片的特效怎么会这么渣呢?不过,最重要的还是故事傻到了一定的地步。
基本就是《纽约大逃亡》的太空版,吕克·贝松这编剧也太取巧了点儿,而且不合逻辑的硬伤种种啊……
看完凌乱了,总是赶脚少了点什么似的...
这种片子倒也没什么好要求的,反正吕克贝松监制的基本就是这种快节奏乱斗片。盖·皮尔斯这个角色真是又能说又能练啊
高评价:太空版 虎胆龙威
与其给续集留那么多伏笔,还不如一下把故事都讲完整了,留伏笔得是在前面的故事大体完整的情况下。效果还是不错的,不禁感慨,这片子要是在两年以前,得有多少视效拥趸,如今好似炮灰……
不得不说女猪脚很漂亮,剧情嘛就那样
监狱暴动实录。
合格的动作科幻片,唯一的遗憾没几个强点的有特色的敌人
打得不过瘾,男猪还不够浪
看完了,嘛看钙叔嘴炮倒是很有意思。人物刻画啊剧情漏洞啊什么的就可以不管了,反正就是个B级片。
你妈 简直是美国版西天取经 碰见个女唐僧
咱科幻控用鼻子都能嗅出来的套路,闭上眼随便YY都比这精彩得多~
预告片确实引爆眼球,但正片就不怎么样了。俗套的外挂英雄救美女故事,硬伤比昨天看的《逃出克隆岛》还要多,各种不合逻辑生编乱造的地方实在让人无力吐槽,吕克贝松晚节不保啊。另外盖皮尔斯的这种角色还是挺惹人喜欢的,幽默、倜傥,相反女主角的表现侧相当平庸。但我最爱的还是神经兮兮的疯子弟弟。
boring
无脑俗套动作片,我就是喜欢。弟弟很CULT
最后的结局感觉和整体的气氛格格不入
太空跳伞是哪个煞笔想出来的段子。
逻辑硬伤不少,不过男猪很有喜感,整片没啥拖泥带水的,三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