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朋友blog上介绍便去拖下来看。
剧情很水,40分钟一集的话有39分钟是在乱掰,剩下一分钟介绍一下数学原理。
本来我以为会有详细的推导过程拍出来呢 -,- 某集还穿越到物理学把测不准原理扯出来,吓唬谁啊,测不准能用在宏观世界啊。。
看了三集已经失去耐心,我的时间宝贵,看瞎掰实在浪费。
这部剧的第一季让我眼前一亮,很吸引我,但是到了第二季就有点提不起精神了,不光是剧情有些生硬,就是男一号的表现也有些做作,但是让我继续看下去的原因是那个物理学家,觉得他好温暖,很有意思其中第一季说到:science is Discovery not development, because it is always there ,the words is very impressive on my mind
虽然才看了第一季的前10集,但是已经深深地被这部剧所吸引。
它不仅是在讲述一个个案件,更是给人扩宽了思维的方法!
在很多故事中,我们都跟着主角们一起经历了逻辑思维和数学上的一次非凡体验。
我们现在的思维一般已经固定在一个特定的模式上,而且我们会不自觉的,或者说是下意识的就这么思考,而从来不去怀疑什么。
我们总是会在一个约定俗成的“假定”下考虑一件事,但是,我们是否考虑过这个“假定”就是正确的吗?
如果这个“假定”本事就是错误的,那我们接下来的一切思考不就都是错误的了吗?
所有,有时,我们需要打破思维上的这种模式,不要事先给自己一个“假定”,而是完全以新的视角,不带一点偏激或理所当然的去看待事物,也许这时,我们都会有新的发现吧!
喜欢这种新鲜的感觉!
上手第一季的时候感觉很炫,大概是没有看过类似的吧,把什么都可以归结到数学上去。
不过一路到了第3季也就没有什么新鲜的了,就算他每一次说的公式都不一样,其实也不大懂,所以也就一律当某公式来处理了,再说每次的关键地方都会用一些神奇的公式来解释,觉得有点跳跃性思维。
不过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认真的看,虽然不知道他的公式到底在说什么,还是挺开眼界的。
每集还会搞点感情小插曲——不只是爱情,算是在乏味的案子中加了点味精吧,味道还不错。
还发现一个问题,美剧的感情戏要不就特暧昧(朦朦胧胧好几季),要不就特奔放(一见面就上床),真是走极端啊
数字追凶,无疑对我有双重吸引力,侦探片一直是我喜欢的,而重温数学公式又让我在看连续剧的同时抵消了浪费时间的负疚感,呵呵,又堕落又向上。
可惜当初高数都逃课了,不然把那个赌马中赢钱的公式稍加修改,不就可以发现最优的投资机会吗?
记得玩21点的Kelly说,当一副牌里10以上的牌多,玩家赢率大。
高分值牌- 1,低分值牌+ 1,每出现一张牌,就增加一分或减去一分。
当数的数转成正数时,你知道有更多的高分值牌即将出现。
Kelly的公式:2p-1 =X 你应押上的资金的百分比(X)等于2倍的获胜概率减去1。
例如,如果你打败庄家的概率为5 5%,该押上资金的10%来获取你赢局的最大增长。
如果你知道获胜的机会为100%,就押上赌资的100%。
和手机的实战证明,这个公式很管用:)
这部剧第二季我快看完了,Charlie说过的那句话:Math is Reality 仍然盘旋在我的脑海里。
当有人质疑数学的用处时,他就会一本正经的跳出来,非常严肃的说:数学就是现实,其实觉得满好笑的。
身材不高,如一个顽童般,眼中有智慧的光。
周末出门坐在车上,无端端想起来有一集关于Stalker的杀人案件,Charlie 也收到了未署名的爱慕者的信,表面上装着毫不在乎,其实私下里已经悄悄和喜欢的人的笔迹比对过了。
面对着朋友Larry,洋洋得意的念着爱慕者的匿名信,“…likes my hair.”然后稍稍停顿一下,捋了下自己的头发,“she likes my hair.”让我想着想着,自己就偷偷的乐了起来。
第一季开始看这部戏的时候,最大的感慨在于剧中阐释的“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那种概念,看到Charlie总是能飞快的在脑中将看到的现象或是行为用复杂的公式和模型构架起来,这让我觉得很妙,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到了第二季,仍然是复杂的公式和曲折的破案过程,我开始喜欢看每个案子结束后,回到Eppes一家的欢乐时光的那段温情戏了。
第二季有一集,案件结束后,Alan 老爸终于决定要把过世妻子的遗物送走,Don 和Charlie两兄弟在门口送老爸离开,Charlie看着老爸的车子开走后对Don说:‘刚才那种气氛,其实我一直想说,最后那一箱东西,是我的…”最后总是这样来点小幽默。
在网上看到饰演Charlie的演员David Krumholtz 的背景资料,和剧中的这个数学天才Charlie有很多相似之处。
David在13岁时就登上了百老汇的舞台,有点少年成名的味道,这和剧中13岁成名的天才数学家Charlie不谋而合。
看过David的履历,我发现David 还在李安导演的Ice Storm里饰演过角色,并且多受好评。
在他的履历上,各种类型的影片多达几十部。
并且,他已经涉及了导演和编剧领域,2003年,自编自导了 “The Lyon's Den” Pilot。
而他,出生在1978年,今年还不到30岁。
所以 Starpulse.com 对他的评价是:One of the more accomplished young actors to be immortalized on celluloid in the late 1990s, David Krumholtz has distinguished himself with both talent and the sort of unconventional looks that allow him to be both dashing and nebbish at the same time.
从第一季就开始关注的剧集喜欢charlie,可爱的数学天才也喜欢他的浪漫爱情,嘻嘻每一集中好像天书一样的数学定理,解决生活中各种问题这部剧对喜欢数学的人来说特别容易产生共鸣你会突然发现在你身边数学无处不在很多生活中的小细节,会在剧中以公式和定理的形式出现每次提出新的理论会以一个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作为注释,帮助观众理解高深的定理,很不错的感觉呢而且感觉兄弟俩的父亲都不是一般人呢,越到后面老人家越有着关键时刻画龙点睛的作用开始也特别喜欢那个性格怪怪的物理学家,不过自从他上过太空回来就感觉整个人别别扭扭的...|||
俺是典型的数学白痴。
过去学业中学的最不好的是数学。
逻辑性太差,空间感太差。
这个美剧中最吸引人之处是把枯燥的数学理论与惊心动魄的故事非常有机的结合。
所以导致的结果是,有些人认为在每一集中使用的一个典型的数学理论是非常牵强的行为和过度的夸张。
而在我这个数学白痴看来。
第一季中的几个数学理论,绝对不牵强。
而我只能说。
那不就是电影么,何必太强求。
我们从中学到的是,如何将专业的知识用非专业的笔法表述出来。
而且要让非专业的人能看得懂。
这个,很难。
而且,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中好像还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这部美剧。
给我启发很多。
很好玩的片子。
可惜的是,因为涉及很多的数学理论,没有中文字幕确实不行。
试了。
根本听不懂。
也因此向字幕组的各位达人致敬。
听打的够专业了。
题材独特的刑侦题材剧集,感觉像是在看《Discovery》的科学探案。
据说片中的数字方程式都是真实可行的,真的可以用来破案!
FBI就是不一样,惊叹科学的力量!
片子不错值得一看
观美剧闲扯之六——《Numb3rs》追这部剧之前很是犹豫了一番。
因为我不太相信靠着“数学”的噱头,能够把罪案剧连拍5季。
只是本季新剧老剧虽不少,质量却有严重下滑的势头,面临剧荒,只好将就了。
三季之后,我对它的满意度仍然偏低。
以“追看——爱看——好看——能看——不能看”打分,它介于“能看”与“好看”之间吧。
它的缺点在于含混。
主角 Eppes俩兄弟,当FBI特工的哥哥不够帅,当数学教授的弟弟不够怪。
编剧似乎在游移不定:究竟是让人物更“生活化”一点呢,还是更“戏剧化”一点呢?
第一季Don蛮像小苦瓜,在组里当老大,破了一个案子就成了被抽空的面粉袋哗啦瘫倒沙发上;在家里也得当老大,从小活在“天才弟弟”的阴影下,还得装得特有担待。
而Charlie呢,是个拙于交际离群索居的科学怪才。
两兄弟之间有些幼年时留下的莫名“心结”,但为了一个崇高的事业——破案,他们走到一起了!
(容我擦一把冷汗先)。
第一二季还浪费了不少胶片在两兄弟失败的恋爱上,最后编剧大约也怕观众们如我一样被整烦了,到底让他们和各自跟班好上了,这样一来,哗,他们和“正常人”没区别了。
第三季Don笑得太甜,Charlie日益乖巧,编剧似乎也意识到两兄弟越来越没个性了,于是逼着Don去看心理医生,还把Charlie也抓去面谈,试图炒炒“心结”的冷饭,但这几幕戏写得实在太寒碜了,一发显得黔驴技穷。
系列剧群像刻画至为关键。
《犯罪心理》的男女摆出来,个个有款有型,一、二季有些剧集专门突出某个角色的经历,等于给他们都立一个“小传”,并且深入他们内心,也表现他们患难与共之情。
《罪案终结》并不这么做,它采用了一种巧妙的来回勾连,每集似漫不经心的几笔涂鸦,随着剧情的累积,轮廓慢慢呈现,最终形成一副简约但传神的素描。
连客串的小角色都忒能抢戏,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某律师,他在另一部肥皂剧里演魔鬼,我的天,他咧开嘴一笑,那神情太米菲斯特了!
歌德看了非抢他去演《浮士德》不可。
相比之下,Numb3rs的配角们很废柴,1季Terry就是个花瓶,2季Megan稍好,那对黑白双煞和Don的新女友更惨,我迄今记不住名字。
有点意思的是Charlie的同事物理学家Larry,但是他的出现更挤压了Charlie展示个性的空间,而且他和Megan的恋爱难以为继,编剧急了,3季里先把他弄上太空,跟着又整到庙里去了!
最耐看的角色是Alan Eppes,两兄弟的父亲,这后面再说。
人物立不起来,就是莫大缺憾了。
还有个特别傻的地方,就是每次Charlie帮助破案,都要对FBI们打比方解释深奥的数学原理,这时候加上黄色滤镜,飞速地闪过一组画面和数字,害我老是联想起幼年看82版《射雕英雄传》,郭靖一使降龙十八掌,镜头就闪回一张假得要死的“龙嘴”里他霍霍生风舞动几下,破坏了我对这套掌法所有美好想象。
有时情况十万火急,专家Charlie还非得对外行们好好宣示一番自己决策的根据由来,而后大家又惊又佩,恍然大悟,原来是酱紫呀!
才作鸟兽散抓捕坏蛋去了。
更让人恼火的是FBI们被“熏陶”得久了,还能插几句嘴,表示对Charlie的理论深有会心。
要我用四个字总结Numb3rs的话,就是浮光掠影。
糟糕的事情非止于此,追索嫌犯而次次用上数学推理,势必限制了罪案的类型。
Numb3rs里大多是群体犯罪,单反恐题材一季就有好多集,不是爆炸就是投毒,杀证人如切菜,连中国间谍都掰了好几集,且最喜追逃以便分析路线。
你很快会有强烈感觉,不是依据罪案运用数论,而是根据数论设计罪案。
这思维对编剧固然天经地义,就像House也得绞尽脑汁先找疑难杂症来玩头脑风暴,但,好编剧是该让观众入戏后淡忘这一点的。
Numb3rs不能。
3季里,我居然没对几个Case本身有印象。
同样的,罪犯的形象也极之苍白,分明就是照指令干坏事的机器么。
但是,这恰是它最大特色了——Numb3rs在2007 年赢得美国全国科学委员会公共服务奖,据说它“邀请了好几位数学家来担任顾问,以确保主角在影集中用来抽丝剥茧侦办罪案的数学理论正确无误。
专家表示在剧集中出现的理论、数学题目和方程式可轻易地被应用在现实生活中”。
惭愧地说一句,我之所以肯追下去,是最初几集用到的东西是我听过的,比如费马猜想,金字塔骗术,薛定谔的猫,博弈论……当年不幸学文的我,对数学和物理的喜爱和对“美”的喜爱相去不远,规则中的美感和想象之绚丽对我有着强烈吸引,这和真正严谨的科学并不搭边,羞于对人提起,乃是私藏在柜子里的小甜品。
何况我坚定不移的认为,电影电视的本质就是娱乐广大人民群众。
有这么一部试图对普罗们普及高深数论的剧作,哪怕数论只是噱头,也是值得表扬的——易中天虽傻,文盲也能享有听他说书的乐趣,对吧?
所以黄色滤镜和Charlie的叽叽歪歪从这点来看倒也不是不能容忍。
事实上,如果编剧能更有技巧一点,我宁可他讲解得慢一点,听得更明白一点,乃至让我瞅瞅黑板上究竟涂了什么,来满足我小小的好奇心。
即使我知道就像CSI里DNA检测在几十秒内完成不可信,Numb3rs一个案例从建模到分析出结果如此迅速也是荒诞的。
我好奇的还有:真正搞这一行的,看Numb3rs的感觉又是如何?
看了若干集后,我又发现Numb3rs一个让人哭笑不得之处。
Eppes一家的亲情,才是它真正亮点。
晚来丧妻的Alan,是膝下一对性情迥异的儿子的调停人。
起初我暗暗把Numb3rs易名为“三个光棍的故事”——加上Larry是四个。
慢慢的,Alan形象越来越出彩了,他就是你理想中的“父亲”形象:温和,理性,坚定,宽厚,幽默,不干涉你的成长,但永远在必要时给你指引。
老美影视里常有此类,却百看不厌。
Alan的出彩其实就是导致两兄弟的性格从“戏剧”转入“生活”的原因——在如此理性的工程师父亲近乎完美的家教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能是怪物吗?
于是我对大同小异的case有点不耐烦,却对破案后筋疲力竭的哥俩回到他们的老房子和老父亲身边数分钟温情戏很是钟爱。
餐后甜品比正餐更有味道,是Numb3rs的成功还是失败呢?
好吧,最后说这个诡异题目的由来。
罕有的留下印象的case,第三季第10集。
Numb3rs政治气味挺浓,如前所说,不少剧情与反恐有关,那些恐怖分子也太合乎米国人民对恐怖分子的想象了吧——和对中国间谍的想象一样讨厌。
不过这一集有点不同,议员与医生相继莫名被杀,杀人者随即一自杀一自杀未遂在逃,证据表明他们都曾服用精神药物。
Don他们追究下去,原来他们都是所谓Brutus计划——一个通过制药公司在犯人身上长期做实验,据说“自愿并且严格控制”的“思想矫正”,手段是感官损害,化学试剂,神经外科手术——的实验品,CIA利用它来“改造”敌方间谍转为己用,而后把放回去作为潜伏杀手。
这是冷战时代的产物了。
“实验品”都经受了非人折磨,留下严重后遗症。
名单一长串,单洛杉矶就有712个之多,随时可能被“唤醒”的潜在炸弹。
Don和Megan这一票FBI探员对此表示强烈质疑,CIA探员则得意洋洋历数它的好处,于是有了这样对话:“他们在干坏事,所以我们要干更坏的事?
”“当你为生存而战时,你会不择手段的。
”“在你知道这一切之前,你就放弃现有生活了。
”谜团渐渐揭开,这几次暗杀行动的策划者,也是一个精神科医生,死于实验的某囚犯的哥哥。
诉讼失败后,他要用极端手段为弟弟讨回公道,并且阻止Brutus计划重启,因为,它将被重新启用于反恐。
Don他们阻止了第三场谋杀,但CIA禁止他们继续调查。
“这事关国家安全。
”“你们不是想掩盖吧?
这不是关系过去,而是关系未来。
”“你们把他关进关塔纳摩,他就闭嘴了?
”“很感谢你们的帮助,但是现在和你们无关了。
”“你说什么?
我今晚开了枪呀!
”(Don不得不击毙了被控制的精神病患来阻止刺杀行动)“你的国家感激你。
”愤怒的Don利索地给了他一拳,把他击倒在地。
尽管还是浮光掠影,却表现了可贵的自省。
Battlestar Galactica (《太空堡垒卡拉狄加》)就严肃地探讨,在最极端的生存环境里,如何保障有尊严的生存。
不知道为什么,美剧里这种的自省总是能感动我,也许是被我们的电视剧宣扬某些“至高无上”的理念时那种厚颜无耻、津津自喜的劲儿映照出来的吧。
要面包,还是自由?
要生存,还是发展?
此类看似“非此即彼”的选项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
不保障自由,一样保不住面包。
为了活着而活着,不是生活。
这不是事关过去,而是事关未来。
弃之
math是一个很大的学科,这个编剧什么都知道点,牛人
挺不错的电视剧
最强大脑啊,好多数学公式,s01e05弃
兄弟大爱啊 老爸经典语录(对哥哥don说的): 1.你知道charlie(弟弟)从不对你说不 2.charlie是个坚持不懈的人,他至今还在努力做着一件他从小就在做的事,try to impress his big brother 弟弟努力追求哥哥,哥哥对弟弟也超级溺爱~
Math works!
s3
被一家子萌出一脸血!
第一集和第五集不错,第11集竟然有INCEPTION的小帅哥啊!
听说只有第一季可以,于是我就适可而止了,哈哈...
弟弟这么帅还这么聪明 嘿嘿
看不下去
我觉得这种破案方法很诡异~~~~
Nice!
案子都是大案,蛮吸引人的。缺点就是人物之间张力没有体现出来。配角没有显眼的的特征,主角又没有深挖,这种泛泛的人物关系和人物塑造对后期的剧情发展不利。颜值大剧。
这片子属于我的学术分类……数学理论有些很新奇有些老掉牙不知该如何评价= =,挂着它打打游戏啊什么的不错
8太喜欢。。有点怪。。
看到第七集,弃之……作为犯罪类型片,虽然打着数学、科学的旗号,但还是感觉很弱,进度慢,剧情和科普结合地不融洽,虽然俩主角还是挺耐看
this is math!
十多年前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