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借用电影里的一句话献给写给那几个恶评:你的态度就是这么强硬,你不接受、就是无论邓紫棋做什么你们都不会接受。
所以恳请你们带走你们那满满的恶意吧。
电影里的很多画面对于爱了七年的你的我来说,就像复习了一遍你以前的视频,而复习的时候发现这些画面重新串成一条线,竟然诞生了新的感动。
6号那天下班带着我同事们一起去,结果堵车迟到半个小时,进场的时候背景音乐是After tonight ,我还跟同事调侃说我们没迟到哦,演唱会刚开始。
同事们都向我夸你,说你的歌真的好好听呀,我很骄傲。
那晚我久久无法入睡,第二天睡过头迟到十分钟,于是我买了下午的票,终于把完整版的看完了。
回忆泛滥了,不只是涌上心头那么简单。
这七年来,你的每件大大小小的事情其实我都知道,每条关于你的视频我都看了。
去年巅峰会的那件事我也很清楚,相信我,那几天对于我来说也是极其艰难的,周围的朋友,连家人都关切地过来问我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很赞成洪涛说的,有时候把事情做对比做好重要。
但是,孰是孰非,真的只有你们和湖南卫视知道,外界的猜测只会让事情更复杂。
新城颁奖礼的那首Someday 是我心里最感动的版本,13年的广州演唱会是我第一次听这首歌的live 版,我很感动!
我最爱你的歌就是这首,高考那一年,我朋友把这首歌放给我听,电台DJ说道,佢叫做GEM G.E.M. 风吹几多春秋 堆积几多沙丘…… 太好听了!
这首歌在我很多受挫的时候给了我很多能量,所以说你千万不能放弃,你要是放弃了我该怎么办。
关于你上一段感情的那个人对于我来说是极其不屑再提起的,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
希望你能找到属于你的幸福,或者你现在已经找到了。
无论你跟谁在一起我都希望你快乐。
童话故事里有我在等你。
最后,感觉好像也没啥好说的了,你肯定不知道我,甚至可能都看不到这篇,但是对我来说你就像我的老朋友,老朋友之间无需多言,我懂你。
😂我同事说我跟电影里差点被抓的那个男粉丝一摸一样。
还记得第一次知道邓紫棋,是在初中时听到她的《where did u go》,心想这个女孩子好棒啊,才比我大三岁,唱歌好厉害,还是自己创作的,而且笑起来真甜!
然后了解到她很可爱也很努力,以及扮金鱼脸去街头卖唱等各种有趣的事。
但是当时还很少有人知道她,包括到我上了大学,同学问我你最喜欢唱谁的歌,我说邓紫棋,对方都疑问“?
谁啊”。
2013年,在广州看她的演唱会,以前她只在香港开show,这次终于能在内地见到她了。
每一首歌我都会跟着唱,心想要是哪天能跟棋棋成为朋友,和她一起唱歌该多好。
后来得知她要上我是歌手了,一定会有很多人知道她了,就像一个小宝藏就要被挖掘出来了……有担忧也有欣喜。
果不其然,她一夜爆红。
可这何尝不是她应得的呢。
小小年纪,刻苦用功,每一个不被理解的时刻都没有放弃,眼神依然坚毅,笑声依然爽朗,大步大步往前走。
她无疑是幸运的,年少便得伯乐,只为她一人。
可前提必须是,她已经足够具备了千里马的条件。
试想有多少人在抱怨无伯乐赏识的同时,包括我自己,在某个时间段里,都是没有达到所需条件的。
所以,天时地利人和,加上自身的努力和优势,成就了邓紫棋。
那么如今,金子终于跳出了沙堆,闪闪发光,不就是理应如此的吗。
很高兴看到她被那么多人听到,其实当我自己开始做音乐,我才知道,做音乐和唱歌有多难,内心该承受多少,哪怕没有外界的压力,也有自身的矛盾和纠结,和无人知晓理睬的孤独感。
棋棋应该是在这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八九年里,慢慢沉积成了她所能够成为的模样。
后来到现在,我很少再去关注她,但她偶尔出新歌我都有听,也许她的音乐性大概都定型在了那里,没有什么大惊喜。
但她慢慢变得细腻了。
变得稳重成熟的同时,也变得小心翼翼了。
虽然各种媒体老调侃她是皮裤妹,或者从各个角度说她的不好,但我知道她热爱音乐的那颗心不会改变。
对我来说,这就够了。
但愿她的笑容跟她小时候一样纯粹,因为她是属于童话世界的小公主啊。
坚强与坚定是多么難得。
我喜欢的欣赏的敬佩的音乐人和歌手有很多很多很多,世界上比邓紫棋更厉害更高层次的音乐人和歌手也很多很多很多。
我不是她的粉,我只记得她是和我一起成长的小女孩。
就像曾经相交过在一个点上,哪怕如今已分开各自前行,都会把美好留在心里,继续前行。
多年后我还会想起,那些是我青葱懵懂时所谓的情怀。
就像小学时听到的周杰伦 林俊杰 SHE 蔡依林 张韶涵……等等。
每个人在每个时期都不一样,每个人都在生长,每个人都需要进步。
所以,還是很個人情感的給了4星:一星,給青蔥年歲。
一星,給鄧紫棋本人。
一星,給曾經紅火的香港樂壇。
一星,給最淺顯也最可貴的音樂信仰:為音樂而生而死而存在。
完毕。
是的,这是一部粉丝向纪录片,或者是给对邓紫棋至少有那么点了解兴趣的人看的。
所以无意外在豆瓣这样一个必须有种“文艺”和“艺术”头衔的平台,一星。
一个20多岁的个人纪录片,也无意外的在价值观评价中以“凭什么”和“好意思”拿到一星。
从运营上说,蜂鸟确实是愚蠢的,这样的纪录片赢不来路人缘,反而招黑。
可是,对于粉丝来说,90分钟真的太短,还有很多很多,比如路人并不知道的我是歌手之前的内地路演。
是的,她的经历并不特殊,甚至对大多人来说明明很成功,却偏要说一路逆风。
但是大多人也无法理解因为一个节目爆红,又因为同一个节目全网黑的落差,前后不过一年。
对,我当然也无法理解,但我至少明白,不是上了我是歌手就都能爆红。
所以我承认,这就是一部无法客观评价的影片,对我,它就是五星,它就是我这么多年喜欢邓紫棋的一步一个脚印,有感动,有力量,有未来。
相信她,如同《Xposed》里,Someday I’ll Fly。
期待Queen of Hearts part 2,珍惜我还鲜衣怒马可以去释放热爱的年代,不错过每一次现场的相遇。
这类型的片子很少。
上映当天看的,回味一下。
怎么说呢!
采访穿插的时间线看得我有点乱,15还是16年深圳演唱会片段是蛮多的。
有点心疼她,人红是非多,但这些是非没有及时的给到大众一个事情原委,导致太多太多误会,例如洪涛在里面说的契约精神,明明这件事情上邓紫棋没有任何的错,为什么大家都骂她,所以啊网络上的喷子才不会管是谁的错,主动决定舆论方向,艺人就是代表,网友“觉得”你有错就要骂你,很认同她妈妈说的,对于20多岁的女孩,压力真的过大了。
现在看来,对于邓紫棋来说压力是可以变为动力的希望你越来越好吧!
祝福你!
(其实是有泪点的,硬生生给憋回去ˉ﹃ˉ)
说实话,从始至今,我一直都特别挺豆瓣,就算16年末别人说豆瓣怎样怎样评分怎么怎么不公平,我都用玻璃心评价那些电影导演,看到了豆瓣对这部纪录片的评分,我还是挺豆瓣,主要是有那么一部分脑残人士对这部影片的评判,作为一部纪录片,它毫无疑问算的上优秀,评价很多围绕主角的年龄说事,我想真正的问你们,你们到底有没看完整部影片,其实作为广东人的我,在零几年有了第一部MP3(Sansa Clip)开始,就听邓紫棋的歌,在当时网络还不是特别发达的当天,能有那样的成就真的是非常了不起了,跟今天的掏粪男孩真不是一个级别的。
而且别人的实力确确实实摆在那,这是一部非常不错的影片,我对那些有异议人士就且当你们“嫉妒”好了
一个半小时的电影哭了一个多小时,里面有很多片段真的很励志,邓紫棋在这部影片里给我们展示的不仅是她的成长历程,更多的是以她自己努力成功的事例鼓舞我们。
就像她所说的,她做这部影片只是很纯粹的想跟大家分享,或能给予我们一些启示。
对这部影片的赞赏不只是因为我对她的喜爱,更多的也是里面令我激动不已,鼓舞人心的起伏。
是的,在中国出这种纪录片的明星不多,可是每个人对这种事情的想法是不同的,为什么别的明星没出过纪录片而邓紫棋的公司做出了这个纪录片就是不应该的就是得被排斥被骂的呢?
邓紫棋用了她的亲身经历能带给我们很多不一样的感想。
整部片是充满正能量的,看到很多人走出电影院眼眶都有些红透,即使有人是由于邓紫棋是他们的偶像而激动的热泪盈眶但我相信还是有很多人是真正的被感动到了,不管纪录片的主人公是谁,只是被这里面的故事触到了内心深处罢了。
这部影片使我感触颇深,希望人们不要断章取义,不要只因为对于邓紫棋这个明星有着偏见就一味地认为她的一切都是不该的。
对于这个世界,更多的是该去敞开心扉,将心比心,接纳更多的人❤
看完了,觉得邓紫棋确实是能代表我们90后一代的那股冲劲,坚持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到极致。
其实她也是一个单纯爱音乐的可爱女孩,只是她出名的比较顺利,在很早的时候就遇到了自己的贵人,或许老天也在眷顾这个愿意付出的女孩。
但我觉得这个片名取的有点大了,也就像片中洪涛所说的"有时候做对事比做好事要更重要",作为快速成名的年轻女星来说,有的时候可能觉得做好事等同于做对事,确实这会在其中受到了很大的压力,但我觉得这也是每一个成名的人都会经历到的,人红是非多,何况你又是这么年轻还带些个性,你的所有事情都会被暗地里嫉妒你的人无限放大,大到你自己都怀疑你自己,这就是他们的目的。
但影片不至于用一路逆风来作为片名吧,可能这就是作为这个片子的噱头,吸引更多的观众来观看吧。
最后祝愿GEM越走越远,我也会支持她,加油!
影片采用倒叙的手法...看的出来制作成本不高,但绝对是良心佳作。
感情真挚,挺震撼的,试想第一部登上大陆荧幕的娱乐歌手传记电影要顶住多么大的压力,能在三天之内揽获几百万票房比一些国产恐怖片好多了,勇气可嘉。
建议大家去看一下,体验一下包场的感觉,票价也不贵,关键是影片质量真心不错,有种听室内音乐会的感觉,感情饱满,流泪ing😭
在电影上线前,其实有的粉丝已经给我们打起了预防针:“这个记录片就是一个粉丝电影,它可能只会在网络上播放,连进院线的可能都没有。
”划重点:粉丝电影什么是粉丝电影呢?
粉丝电影是一种新的类型片,主打粉丝群体,一般制作成本较低,简言之,即迎合某偶像粉丝而拍的电影,只对特定人群有着非看不可的意义。
--来自360百科既然主打粉丝群体,那么评论区有多少是邓紫棋的粉丝呢?
请不要高看了它,它只是激励我们这部分粉丝而已。
她自己说过这部电影在上映之前被很多发行商回投过,因为这类电影不被讨好,客观的评价,感觉电影有点乱故事串联的很尴尬但可能是因为是粉丝的缘故吧,感觉电影很燃看的热血沸腾,她说过拍这部电影不是想让路人看完之后能对她有新的看法而是想让大家看完这部电影后能在自己的生活里面哪怕得到一点点的正能量。
不容置疑的,她也还需要沉淀和成长,很期待未来的她能给我更多的惊喜,陪她一起成长,也谢谢她陪我成长。
电影 ?
除了湖南卫视事件哪里逆风了?不是挺顺的吗?
在这个网络暴力横行的时代,紫棋真的背负了很多不该负有的骂名。你们说张学友到现在都不曾出过纪录片电影,那是他的清高。但正是纪录片才让我们认识到艺人不容易的一面,他们所承受的压力不是我们能够想象的,没有这部电影我可能只是姐姐的一个歌迷而已,但通过这部只有4.9的电影我更多地了解到了90后华语最优秀的创作女歌手的坚持与认真,她不该背负着那么多,尽管影评是一件很私人的事,但很多评一星的朋友们如果愿意去了解一些事的始末的话,我觉得你们也许会对GEM以及这部电影有一个更积极的看法,因为在中国,在华语乐坛,能拥有这样一位兼具热爱、创作、唱功且极为高产的新生代90后女歌手,难道不是广大歌迷的幸运吗?
虽然说了一些东西,还是主要是宣传自己。
没什么太多有价值的内容,XCOR体验那段还比较有意思
邓紫棋纪录片
不觉得很糟糕。
严格意义上,就是个访谈剪辑,算不上电影。不过挺喜欢邓紫棋的,6分
我没看。但是我看见这种东西侮辱电影我就忍不了。本来我其实是专门来看吐槽的
纯粹就是给粉丝意淫事的作品,拍的就是电视台访谈节目的水平,这种记录片拿去给电视台放就可以了,进入院线真的只是满足粉丝的狂欢……
音乐是她的梦想,为G.E.M.小姐姐打call
可是,实在是星途顺畅,看不出来哪里一路逆风了...
近些年很少见唱作俱佳的香港歌手,邓紫棋可算其中翘楚了
这个片子拍得太早,一般这个年龄段的明星,都处于快速成长期,跑都没跑完就开始自吹自擂了。
别什么屎都端上来行不行?
1月8去影院看的,影院10个人,6个男生,4个女生。看完的感觉是,邓紫棋年纪轻轻做到这样子不容易。另外他们一家人一起的时候,我明白这是一个幸福成长的家庭里的女孩子该长成的样子。
一星,給青春。一星,給鄧紫棋。一星,給曾經紅火的香港樂壇。一星,給傳達的音樂信仰。
现在什么人什么题材火了都想去电影院捞一笔,小说、电视剧改编成电影还好说,可综艺、网剧、个人纪录片……这都是什么玩意儿?你要说你功成名就即将退圈了,拍个纪录片或者去世之后被别人拍成传记也就罢了,正当壮年,成绩也没有多好,这在着急啥呢?
终于有机会看了这部电影,很久没有看过这种类型的影片,觉得挺励志的,感觉邓紫棋是一个挺乐观的女孩,痛嘛谁都有,但是每个人发泄方式不同,我很喜欢这个乐观的女孩,她为我的2017年鼓足努力的勇气!
简单的人物传记,说了这几年的事,有机会一定去看她演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