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的思念

Three Thousand Years of Longing,三千年的渴望(台),3000 Years of Longing

主演:蒂尔达·斯文顿,伊德瑞斯·艾尔巴,皮娅·桑德波特,伯克·奥兹图克,艾莉拉·布朗,阿米托·拉古姆,尼古拉斯·穆瓦德,彼得·贝托尼,莉安·马凯西,马特奥·波

类型:电影地区:澳大利亚,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2

《三千年的思念》剧照

三千年的思念 剧照 NO.1三千年的思念 剧照 NO.2三千年的思念 剧照 NO.3三千年的思念 剧照 NO.4三千年的思念 剧照 NO.5三千年的思念 剧照 NO.6三千年的思念 剧照 NO.13三千年的思念 剧照 NO.14三千年的思念 剧照 NO.15三千年的思念 剧照 NO.16三千年的思念 剧照 NO.17三千年的思念 剧照 NO.18三千年的思念 剧照 NO.19三千年的思念 剧照 NO.20

《三千年的思念》剧情介绍

三千年的思念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Alithea Binnie虽然对生活还算满意,但对世界却抱着怀疑的态度。 在伊斯坦布尔,她遇到了一个精灵,后者向她提议用自由换取实现三个愿望。 但Alithea学识非常渊博,她知道与许愿有关的故事都没有好结局。精灵于是向她解释了这么做的原因,并讲述了自己辉煌的过往。 她被精灵讲述的故事所吸引,最终许下一个最令人惊讶的愿望。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失忆投捕又见白娘子聋哑部落如来神掌决案喀布尔的燕子影子人夺命枪痕猫物语(黑)蜘蛛侠:英雄无归危险的停车场觉醒年代数码宝贝4:无限地带爱之女巫荒野大镖客之黄金劫案分睡契约惊世猛兽彩虹庇护所鬼灭之刃勇者行动大海道红灯民国奇探阿辛正传新风貌前男友狂两个人一双手翻滚吧姐妹女力报到-最美的约定爱在迪拜

《三千年的思念》长篇影评

 1 ) 现代神话寓言

爱能带来囚禁,爱也能带来自由,爱是牺牲自己。

现代科技200年内的突破使得人类换了个视角看待神异,片中重复了的精怪神仙会不会已经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可是当这事与科技发展产生了冲突的联系时,人类自身也应该思考技术的发展建立在哪里,这技术的膨胀建立在什么的缩减上。

3千年的等待没有改变精灵对爱的渴求,他却难以和新的频率,信号和平共处;这也可以是对人类情感的存在,人性的美好与技术发展的交换是否存在的隐喻。

人能创造技术,人能被技术局限,人不能被技术取代。

 2 ) 物质-自由-爱-哲人-神人

什么是哲学?

就是把神话与奇想进行系统化的思考。

什么是神性?

就是人的活生生加上哲思的亮晶晶。

最近有时候看完一部电影很难把核心意思说清楚,不知道是我的思考和归纳能力下降了,还是这些电影有着更多面向的表达。

无论是哪种原因,这部也是这样的。

神话的奇思妙想虽然引人入胜,但指向和含义往往是散乱而模糊的,引发小孩(或者大人)发发梦就消散掉,药劲仅此而已。

然而,当人们把一则神话或童话或预言的每一(哪怕是一丁点)值得认真对待的侧面都加以求证,进行思辨,那么哲学就在这些创面开始发端了。

比如,许愿者的愿望会带来什么后果?

精灵的许愿出于什么目的?

精灵与许愿者的关系是否会影响愿望本身进而影响事件的结果?

许愿者的许愿是否单纯是自己的愿望?

精灵是否对愿望带来的后果负有责任?

许愿者和精灵的关系是否是完全的下上位关系?

三千年的渴望,每个人的渴望都是什么?

示巴女王的问题,女人最大的渴望是什么?

从精灵的角度说。

这里只有他有独自历经3000年的资格,他经历过接近永世的孤独与绝望,经历过被需要和不被需要,经历过肉体的爱与被爱(被需要?

),经历过精神关系的倾倒与纠葛。

他渴望什么呢?

绝望的时候渴望的是希望?

最绝望的时候渴望的是最渺茫的希望?

那些瓶子在天空在海洋在地底的流转,看似巧合,但也是因为有了漫长时光的支撑而生发出了可能性。

他渴望的是自由?

但也在可以解脱的时候渴望被绑住。

渴望爱与陪伴的甜美?

似乎也许是,但这都系于某个具体的人。

希望和自由才是更日常的渴望。

从女人的角度说。

好巧不巧这3000年里瓶子总落在女人的手里。

她们渴望的是什么?

总体而言,是强大?

力量?

爱情?

依附?

无论如何都与男性有关,哪怕是决心、野心、权力、知识,在漫长而有限的历史长河里来看都欠缺独立。

因为Zefir说自己因为是女人才华不被重视,我一度以为她会许愿让自己成为一个男人。

而Alithea是在上述女性品质之后也是之上的新世代人,她的教育和职业背景让她有更多的人文与逻辑思考,她的个性和人生状态让她卓尔不群。

这些都为精灵3000年的沉寂与折腾赋予了更新的、曾经欠缺的东西,比如被爱,比如被放开。

这里不仅仅是忍痛放手,而且是出于理智和实际的哲人和神人之手。

永世的孤独,偶然的陪伴。

因为你的好,遇到好的他。

还是陀早就看破了一切:要有爱,要有人。

 3 ) 前半段精美的插画故事+后半段茫然的爱情哲学?

因为蒂尔达买的票,今天的第三场电影……(今年的电影马拉松日落幕)很难评价吧这个电影,前半段神秘主义,我非常喜欢精灵讲述他被许愿又被困的每个故事,仿佛是从神话魔法时代,走到一千零一夜,走到困顿又美丽的文艺复兴。

瑰丽壮观的特效+极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建筑+各地的美人+各种神奇的语言。

后半段就………嗯………突然变成半艺术片一样的哲学童话,论证爱情,论证人类,最后居然回归到精灵的愿望不能是爱但精灵选择提供情感支持?!

恕我告退……电影如果停止在伊斯坦布尔我可能会多给一颗星………(当然也可能是我没看懂……欢迎朋友来释疑…总之感兴趣的朋友还是可以看,前半段真的非常不错。

(纠结)

 4 ) 一个现代独立女性的“一千零一夜”

从小猪历险记、帝企鹅动画片,到废土时代的重金属史诗,澳大利亚导演乔治·米勒总能在跨度极大的类型中带给观众绚丽夺目的视觉冲击和引人入胜的故事,甚至是弦外之音的社会问题思考,这显然就是他一直在影坛上屹立不倒的杀手锏。

2015 年《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以无比惊艳的姿态震撼影坛,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相隔 7 年后,《疯狂麦克斯》的前传还没拍完,米勒却交出了一部轻量级的奇幻喜剧,简直让影迷喜出望外。

乔治·米勒的新片《三千年的渴望》入选今年戛纳非竞赛单元,讲述叙事学教授 Alithea Binnie 在伊斯坦布尔出席学术会议期间,无意中释放了一只被困于瓶中三千年的遇到精灵,后者提出可实现她的三个愿望。

但 Alithea 知道与许愿有关的故事都没有好结局。

精灵于是向她解释其中原因,并讲述了自己被困三千年的过往。

她被精灵讲述的故事所吸引,最终许下一个令人惊讶的愿望……

▲发生在一个酒店房间的奇幻故事影片大部分情节发生在一个酒店房间里,男女主角穿着浴袍,互相讲述故事,成为彼此聆听的对象。

今年初,一部女性自述年龄与身体焦虑,勇敢接受自我的《祝你好运,里奥·格兰德》获得好评。

而在这部奇幻作品里,米勒借用《一千零一夜》的结构再次讲述类似的女性自省故事,让人觉得耳目一新。

在导演旁征博引的历史文献与绚丽夺目的镜头表现下,引出了更丰富的话题讨论,其中最有趣的莫过于讲故事对于人类的意义。

按照电影里的说法,故事就是给神秘混乱的世界一种合乎逻辑的解释,而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故事逐渐被取代,而故事里的神灵和怪物则变成象征隐喻。

当然,电影也是用来讲故事的一种媒介,电影人绞尽脑汁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正如精灵讲述自己的故事时,画面上出现了眼花缭乱、奇幻诡谲的历史人物轶事,电脑特效的视觉冲击力十足。

不过,与时下的漫威电影里的超级英雄相比,这个拥有神奇力量的精灵被塑造得更显人性化,他性格中的脆弱与颓丧相当罕见。

而精灵最后在大都市里遭到电磁波的干扰而化成飞灰,更是充满了浪漫的想象力,似乎暗中印证了现代科学最终将取代古老的传说故事。

▲女性最深层的欲望是什么?

除了“讲故事”这个迷人的话题,影片还探讨了女性最深层的欲望,而给出的答案让人诟病,因其带有男性凝视的色彩,女主角突然爱上精灵,暗示了爱情才是女人最渴望的。

事实上,这个精灵与女学者身上有着共通的孤独感:一个是被困三千年,另一个则是孑然一身的现代女性。

孤独感像魔术师的手令两人心灵相通,演变出第三幕情节。

不论爱情是否女性最深层的欲望,女主角对爱情的见解或多或少反映出时下女性平权的意图:爱情并不是强加于对方的好意,而是让对方自由选择接受爱意的方式,正如结尾她与精灵相处的方式,并不在长厢厮守,打破了女性对恋人关系的惯性思维。

在宣传访谈中,乔治·米勒提到原著小说令他朝思暮想多年。

而我们透过种种细节,似乎可得出不同的解读:这个精灵很可能是女学者幻想出来的人物。

细心的观众发现,她的抖腿动作和第三个故事里的学霸女孩如出一辙,而示巴女王对所罗门王子动心时咽口水的表现,之后在她倾听完精灵故事后再次浮现。

▲绚丽诡谲的电脑特效更巧合地,精灵讲述被困在瓶子里三千年的故事,与女教授自述的人生经历竟然有对应重合上的部分。

受所罗门王子诱惑的示巴女王,为了讨好王子而迷失自我、惨遭非命的苏丹女奴,渴求知识而企图摆脱男性的女学霸——这三个不同年代女性的命运影射着女主角的真实经历:从丈夫出轨遭遇欺骗,到怀孕流产,再到觉醒走上学术道路的现代独立女性。

更不必说,女主角透露自己年少时期有过一位特别的“朋友”陪伴左右,据她坦言就是为了消除孤独寂寞而幻想出来的伴侣。

若按照这种理解方式,影片再次回到讲故事的主题。

经女主角的口吻讲述这个疑幻似真的童话故事,她不就像是《一千零一夜》里的山鲁佐德吗?

只不过,她的对象不再是生性残暴的国王,而是早已对漫威影片或者泛滥的特效感到厌倦的观众。

 5 ) 女性的千年孤独

1,应该忠实原题,叫“三千年的孤独”。

2,表面是灯神的孤独,实际是女性三千年的孤独。

3,四个小故事,示巴—古藤—糖块—泽菲尔。

从一路下滑到重新崛起。

4,女人一路下滑,同时男人也在一路下滑。

所罗门-穆斯塔法/苏莱曼-穆拉德/易卜拉欣,跟泽菲尔搭配的是一个老朽。

5,贯穿全片的问题:女人最想要什么。

答案应该是爱。

但不是男女之爱。

然后通过泽菲尔和艾丽西亚两个故事,校准了爱的定义:既不被灯神控制,也不控制灯神。

6,灯神代表某种“前文明”的力量,包括“讲故事”这种方式。

前文明未必是“蛮荒”,“蛮荒”是文明/下滑/男性的偏见。

它到底是什么,仍然有待发现。

可以叫原始丰饶、初民、道、春天,等等。

7,一点启发:如果你需要一个精神上的参考点,可以考虑lover角色,而不是父、母、主人、老师、大哥,等等自带权威感,只能单向交流的角色。

 6 ) 乔治·米勒送给“朋友们”的“爱的故事”。

隆重推荐《三千年的思念》。

虽说我对这类片可以说是相当的“严格”,但是在我这里都有四⭐8.5的高分了。

目前今年个人十佳第一。

(暂定)怎么说,其实这片会让很多的人懵,或者觉得神话悬念效果一般,爱情也很没新意并且“老套“,并不是讨好观众的片子。

乔治·米勒应该自己也很清楚这个“故事”真的太多人看不懂的。

所以我就需要思考他拍这部片子的用意了。

一直以来,各大电影节的“正确”,误导了很多人,于是,一出现肤色问题就会成为一种“吐槽”,大部分人却不会去思考“使用方法”的利弊。

而这片,绝对是我看过无关历史类用的最好的黑人演员片,因为他足够的“准确”。

准确是我对这部电影最大的形容。

无论是用画面讲故事,还是用“故事”顺序讲故事,好的导演就是这样,说话你句句能听懂,杂而不乱,顺序也都不会乱。

对,“真实”,也是如电影这般一样的过程和顺序。

用意:这可能是乔治·米勒送给“朋友们”的“爱的故事”。

不管你在哪一个“故事”中,都是对朋友的一种关心和对话。

孤独的开始,总有一段时间会孤独的行走,乔治·米勒确实是个很温柔,很浪漫的人,他用他独特的方式告诉着“朋友们”,“我们”并不孤单,谢谢我们都能拥有“精灵”的陪伴[合十][合十][合十][太阳][太阳][太阳]Ps:我现在懂他的“精准”了,因为大部分导演其实是放弃大部分观众的,所以用画面去说的“精准”,乔治·米勒的“精准”是很容易懂的精准,只要你沾边都能听得懂,让更多的人“温暖”。

善良了[合十][合十][合十]

 7 ) 【C+月话】三千年的思念:异世界迪精和文学阿姨的恋爱脑

【概览:秘技·反复横跳】作为现代好莱坞的缔造者,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在近五十年的电影生涯中,对电影主题与类型涉猎颇为广泛:抛开近200部(挂名)制片,名下的导演作品种占据绝对多数的是幻想和(虚构和非虚构)历史题材,横跨了从儿童、科幻、战争、动画、惊悚和浪漫爱情等多个门类。

多样化的选择,也佐证了他作为电影叙事大师的绝对实力。

尽管作品数量不及斯皮尔伯格的三分之一,来自澳洲的乔治·米勒也有着同样罕见的广度。

他的主要电影作品都围绕着《疯狂麦克斯》系列展开,但也有成人和儿童童话(《东镇女巫》《小猪宝贝》),奥斯卡最佳动画(《快乐的大脚》)和当代抓马(《洛伦佐的油》)。

即便在《疯狂麦克斯》系列范围之内,也有着从传统西部/公路片到更大规模的动作电影的不同变化。

但与斯皮尔伯格不同,乔治·米勒的不拘一格有其无奈和被动的一面:身为外来者,他在对抗美国大制片厂的时候没有足够话语权,最终导致了他总是在开发地狱里徘徊——《超时空接触》《正义联盟》《太空奥德赛》的流产,《疯狂麦克斯》续集开发的迟滞。

但幸运的是,这也为乔治·米勒的每部成片保留了非凡且独特的创意和生命力。

从极致的动到极致的静,《三千年的思念》有着COVID时期电影的显著特征——舞台的局限性,CG的(过度)运用,可以再多下点功夫的剪辑和配乐——这也构成了乔治·米勒美学的另一个重要侧面;而他以区区六千万美元,就换来了非常惊艳且独树一帜的视觉体验。

就其文艺电影的本质而言,六千万的成本又注定无法回本:非动作类型,主演缺乏票房号召力,连个像样的高潮都没有。

米高梅和联美选择在传统淡季的秋季档公映,已经显示了对其票房表现缺乏信心。

但这并不意味着《三千年的思念》缺乏吸引力或可看性——只是缺乏足够广泛的吸引力和可看性。

经济账显然也不是乔治·米勒的头等大事——事实上,乔治·米勒的多数电影都无法靠票房回本(包括商业上最成功的《狂暴之路》)——他更在乎能讲出什么样的故事,是否能带来不一样的启发。

《三千年的思念》有一种舒适的午后阅读感,对戏剧冲突毫无谄媚。

这种安静的力量在当下好莱坞的电影环境中极其罕见,似乎也只有外乡人能够去真正将其实现了。

【制作:伪幻想的Stage Drama】BFI在90年代曾推出过一个“世纪电影”系列片,其中乔治·米勒为澳洲电影拍摄的一集名为《四万年的梦想》。

作为他在《狂暴之路》后的首部电影,《三千年的思念》似乎与其有着奇妙的呼应,在暗示线性时间上的某种无法避免的轮回。

《三千年的思念》显然不是乔治·米勒最好的作品,但这需要考虑到其作为疫情电影的独特语境。

由乔治·米勒和他的女儿奥古斯塔·戈尔联合撰写的剧本在开发和成本受限的基础上,不得不将全球视野的野心转换为了小剧场的串联。

这种变化使得《三千年的思念》有了更多源自舞台戏剧的典型特征:在形式上延续了从《与安德烈晚餐》到《日落号列车》的存在主义哲学思辨,而在(文本和视觉)内容上又有着《十日谈》式的讽刺和荒诞属性。

这一表现在实质上回归了所谓“叙事”行为的本源。

时下的好莱坞在创意人员和公关部门的操作下,将“叙事”的概念再包装,将其表述为电影/电视节目的某种价值属性。

但叙事原本就是视觉化的正当本能,过分强调“叙事型”不过是在掩盖缺乏创意和吸引力的借口而已。

就《三千年的思念》而言,剧本允许在嵌套叙事中同时审视故事和叙事这一行为(同时是动机和目的),并以不同风格的画面和基调之间的转换来传递微观和宏观尺度上的隔阂感。

乔治·米勒和退休再出山的摄影师约翰·希尔(《英国病人》《冷山》《狂暴之路》)在有限的条件下提供了充满活力的视觉保障——尽管并非所有观众都会喜欢这种东方主义过剩的气质。

总的来说,《三千年的思念》提供了足够简单的故事概念,同时为其创造了独树一帜的视听环境以提供一种启发性的体验。

这种体验的成功与否与影片质量无关,而在于观众能否和蒂尔达·斯温顿的角色一样,体察到自身在某一时刻的确切感受——这与达伦·阿伦诺夫斯基的《珍爱泉源》异曲同工,冀望观众能从浅显的故事中自己汲取其中的寓意。

这就是storyteller的本职所在。

【表现:唯有孤独与矫情永恒】《三千年的思念》可以看作是乔治·米勒对“摩登情爱”的思索——虽然这一过程一点也不摩登,甚至还很传统。

艾莉西亚(蒂尔达·斯温顿)和迪精(伊德瑞斯·艾尔巴)之间的对立是典型的纯粹理性vs.浪漫主义,两者之间在生命长度上的差异让这种对比显得更为有趣:永恒眼中的爱情理想主义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呢?

是一种暂时的形态和意想,还是能够从物质依靠中抽离出来的某种存在呢?

与《真爱泉源》不同的是,《三千年的思念》并没有给出确定的答案,而只是罗列了几种可能的方向。

这些不确定性为童话和寓言故事带来了诗意和模糊的美感,恰如《疯狂麦克斯》和《快乐的大脚》,提供了超出作者意识以外的解读方向和空间。

尽管商业价值无法与流行明星们相比,伊德瑞斯·艾尔巴和蒂尔达·斯文顿是当代最出色的锚点演员。

和菲利普·塞默·霍夫曼(R.I.P.)类似,二人无论是作为中心角色还是支持角色都有着非常可靠和扎实的表现。

艾莉西亚(蒂尔达·斯温顿)这一角色虽然是名义上的第一主角,在二人关系之中却处于相对弱势,因为直到第三幕之前,她对叙事的贡献寥寥,而第三幕本身又存在一些叙事动力上的缺陷。

这当然不是表演的问题,蒂尔达·斯文顿对此类文学阿姨实在是太过熟悉和信手拈来了。

2022年是劳模伊德瑞斯·艾尔巴的又一个忙年,规模较小的《兽》是近年流行的荒野求生类型之中的佼佼者,成名作之一的《路德探长》也要在年内推出电影版。

迪精一角显然更受到剧本的青睐,他表演中的真诚和广度也让电影对情感的探索更加可信。

一个凡人要如何与不老不死的角色分享和体会他的悲伤和折磨呢?

伊德瑞斯·艾尔巴给出的了触手可及的答案。

蒂尔达· 斯文顿和伊德瑞斯·艾尔巴为电影带来了不可替代的美感和艺术气质,然而《三千年的思念》在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之间徘徊,这种犹豫不决,或者说决心不足,是无法被表演的成功所弥补的。

也正是由此,《三千年的思念》在表演、技术、和叙事手段上的成就,要远远强出它与观众之间先交流,再互相取悦的能力。

【总结:奇观与日常】《狂暴之路》七年之后的乔治·米勒的疫情电影来的有些晚了:如果能在过去两年间上线流媒体直面宅家观众群体的话,会有更好的效果。

但这本身就是一个难解之结,六千万的成本也是不小的回本压力,尤其是国际市场近乎与零的时候。

电影有着个人特色鲜明的视觉效果,当代最好的表演和叙事体验,但不少主观和客观的障碍阻止它获得更高的成就。

【月度回顾】电影《13条命》剧集《医院五日》【月度预览】电影《别担心亲爱的》剧集《特殊病人》

 8 ) 一个孤独女人的自愈

电影由4个故事构成:精灵和示巴女王;精灵和少女古尔登;精灵和少女泽菲尔;精灵和女主。

电影主题往小的讲,就是一个孤独女人的自愈过程。

往大的讲是“爱”的进化史。

1.精灵和示巴女王Sheba女王的形象基本是丑化的,正如精灵所说“你为什么要把自己绑在男人的床上”。

女王什么都有了,那她缺什么呢?

“爱”还是“单纯原始的性”呢?

然后女王给了精灵的情敌3个任务,第一个就是“红线”。

“红线的比喻源自希腊神话,忒休斯要在迷宫中抓捕米诺陶洛斯并将它杀死,阿里阿德涅将一团红色的长线放在他手中,这团线让他最后可以重新找到归路。

这是一个简单的隐喻,女王的生命红线是需要人去寻找,情敌的生死也在这根红线上。

对应了电影结尾女主顺手关灯的红线,也是当她偏离了正确的路时,她会在红线的帮助下找到答案。

女王要的原始的性,她抛弃了“一直陪伴”她的精灵。

早期人类哪懂得爱情啊,特别是母系社会,生殖才是最重要的。

2.古尔登这个女性形象,是单纯乃至愚蠢的,而造成她悲剧的是“爱”。

爱,面对女表的心机,男人权利的野心,野蛮的肉欲上是弱小的,没人会去关心在意它。

这里的爱不仅包含了古尔登对王子,还有国王对儿子,哥哥对弟弟,强者对弱者等大爱小爱。

精灵一直想引诱人们的“欲望”以此解脱自己。

而他不知道的是,在人近似狂热的执念前,其他欲望的诱惑作用是很小的。

3.精灵和泽菲尔。

泽菲尔代表了,被男权主宰的“爱”(主要是性,这时期的爱还是占有)已经不能满足有自我意识觉醒的女性了,泽菲尔努力的学习获取知识独立思想。

即使她努力丰富自己,也改变不了这个被男人主导的社会。

而当精灵爱上她时,这份爱也成了束缚,这和老头子对她控制的爱又有何区别?

一个肉体,一个精神,这种矛盾让泽菲尔说出了精灵讨厌的那句话“滚回罐子吧,当我们没见过面”。

4.女主事业成功感情却是失败,这让她深感孤独,以及渴望爱与被爱。

所以才提出和精灵处CP,这有多饥渴啊。

然后契约达成。

随后,在酒店起床后她担心这份爱是梦,在机场她的行为让她过分保护这份爱怕它轻易破碎,在小院里又和老太太们争论“生活文化爱”的内容(双方是误解的)。

在外界信息嘈杂的社会,各种因素是无形的却也是无形地左右我们的行为和情绪,而在精灵的帮助下,女主变得平静,算是隐入尘埃了吧。

故事终归是故事,总会有个结束。

区别故事和现实,就是找出故事里的矛盾——精灵不睡觉。

这一点让女主醒悟,精灵只是她的臆想。

她对精灵“爱”的约束本身也是矛盾,非自愿爱的毕竟会让某一方痛苦,乃至死亡。

精灵都快死翘翘了,还振作自己准备找乐子来兑现他对女主爱的承诺。

醒悟后的女主,最终说出了“精灵,回到属于你的世界去吧,不管在哪里”,然后她将这段记忆打包封存放入地下室柜子里,顺手关灯。

原来我的红线,一点不细啊,原来困境的出路就在我身边啊,关灯。

陷入黑暗。

遗忘。

精灵的尘埃(让我想起菲利普·普尔曼的小说《黑暗物质》三部曲)也暗示,精灵成了尘埃,就在我们身边。

5.原始的肉欲→无脑冲动的占有→有自我意识的获取自由→随时放手释怀的爱情生活。

我们可以理解电影是一个人的自愈里程,可以认为这是讲女性爱的进化史,也可以把精灵看做我们男性自己。

女人在一开始就告诉了男人,我需要的是什么?

男人也只是想着实现女人们的愿望就是对她们的好,也是对自己的解脱。

可是没想过女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虚构的故事里不一定有美满的爱情,现实生活里的爱情婚姻才会有自己的孩子会记住“母亲的名字”。

势均力敌的爱才有趣。

 9 ) 观《三千年的渴望》:故事和渴望

1、故事,和相信电影开始于一段女主的旁白,黑幕中女声起:我叫艾丽西亚,我要讲的故事是真的,不过,如果当做童话来讲,你可能会更相信。

黑幕渐消,出画面:云端,飞机现。

女声继续,经典的童话故事开场白: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时人类用金属翅膀在天空飞……仅这个开头,电影铺垫了两个核心概念:故事,和相信。

一,旁白用了第一人称,意为现身说法,体现真实感。

二,旁白提到你可以当这是一个童话故事,因为接下来的故事看上去很奇幻。

三,为什么强调童话故事人会更相信?

很明显,童话故事都是假的,那“不真实”的童话,为什么会让人更愿相信呢?

2、《三千年的渴望》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我们以三幕剧结构来看:第一幕:女主在一次演说活动后,买了一个玻璃瓶纪念品,发现瓶中有一个精灵。

堪称“现代版《阿拉丁神灯》”。

第二幕:精灵给女主讲述三千年来,他三次被囚禁到瓶中的故事。

其中,第一次和第三次是精灵自己的爱情故事。

可谓是“精灵版《三生三世》”。

第三幕:听完故事的女主,许愿让精灵爱上自己,直到她发现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最终许完三个愿望给精灵以自由。

可见,故事的题材是“愿望成真”(Out of the Bottle),这类故事的原型有三要素:愿望、诅咒、教训。

借由“许愿”情节的反复、嵌套,最终构成了一个爱情故事,也就是一个“伙伴情谊”(Buddy Love)类故事。

这类故事有三个要素:一、不圆满的主角。

女主自称“幸福且孤独”,幸福是假,孤独是真。

精灵不自由,三千年被囚禁三次,其中两次痛失爱人。

二、能补全对方的对手。

精灵给了女主爱。

女主给了精灵自由。

三、一个将二者分离的困境,实则却让他们更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女主生活的都市环境,遍布着嘈杂的电磁波,让精灵险些化为灰烬,为了自己的爱人,女主放弃把精灵留在身边,这反倒让他们能更长久地在一起。

以至故事有了一个童话般的圆满结局,此后的岁月里,精灵时不时来探望女主。

3、女主视角:兜兜转转找到内心的渴望女主艾丽西亚一出场,自述happy and alone,独身一人,还强调alone by choice,明显是嘴硬,实则她并不happy。

她这么说,只是自己给自己讲的一个“独自美丽”的故事而已。

她此时已经有些病态,她在机场、在演讲会场两次见到精灵,第二次甚至直接晕倒。

面对朋友的关心:要不要去看医生?

她解释道:为什么?

我感觉很好啊。

只是有一点疼痛,没什么不舒服,没必要大惊小怪。

那只是我最近想象力越来越丰富,偷袭了我。

控制一下后,自然就消失了。

朋友追问:什么会消失?

她没有正面回答,答案其实是幻觉。

当她从瓶中放出精灵的时候,她的第一反应是深呼吸,让自己镇定下来,然后闭上眼睛,默念一二三,让幻觉消失。

只是这一次她失败了,眼前的精灵不是“幻觉”。

她小时候在寄宿女校因不合群加上哮喘病,就曾幻想一个男生来陪伴自己。

当精灵问女主:你想许什么愿望?

你内心的渴望是什么?

女主答复:我过的很好,我现在拥有一切所需,很满足,也很感激。

没有孩子,没有兄弟姐妹,没有父母。

可以说是无欲无求。

她此时的状态有点像精灵第一次被囚禁瓶中的状态:关了2500年,不用睡觉,经历了愤怒、祈祷,做白日梦、重温过去,一次又一次,又回到祈祷、愤怒,最后渴望一无所有,假装什么都不想要,只想待在瓶子里。

这是为了活下去,也是精灵离死亡最近的一次。

关键女主还是一个叙述学者,她知道所有“许愿故事”都是警世故事,结局没有一个好下场。

精灵评价她:你是个聪明又谨慎的女人。

她结过婚,丈夫是一起毕业的同学,也曾是个意气风发的男人,结婚后她还怀了孕,但孩子还没出世就死了。

之后,丈夫出轨,两人离婚。

再之后,她(看书)在故事里找到了慰藉,不仅没有因为失去和背叛而悲伤,反倒觉得自由,就像从地牢重见光明的囚徒,生活更开阔了,也觉得很满足。

这又是一个她给自己讲的故事。

精灵说:但我们都有欲望,即使它们一直隐藏着。

当然,这话也是精灵讲给女主听的故事。

讲完第二个故事,精灵说:我就在那里,被人遗弃,没有人听到我的声音,没人认识我,没人感觉到我,你无法想象。

女主被触动了:其实,我可以。

精灵追问:你能想象那种孤独吗?

它是如何压抑的?

女主:我可以。

精灵:只有当我们对他人真实时,我们才会存在。

你同意吗?

女主:我同意。

精灵:所以你不许愿,我就永远隐形,等于不存在。

许个愿吧,说出你内心的渴望。

这时女主警觉了:你是个骗子,在骗我许愿,而你刚刚讲的故事里,许愿的人没有好下场。

而实际上,自从“受伤”之后,她现在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愿望是什么。

于是精灵刺激她:你确定还活着吗?

你还有气吗?

女主反驳:如果我很满足,为什么要去冒险?

“冒险”一词暴露了她其实是选择了保守。

因为安全。

精灵怒斥:你是个骗子!

女主生气:我开始希望我们没见过面!

这话一下子激怒了精灵:别说这话!

女主手上的玻璃瓶直接被怒气震碎。

她又被触动了:这事看来曾经发生过,还是个悲伤的故事。

于是精灵讲到第三个故事,一个他自己不想提起个故事。

精灵讲述自己和泽菲尔相识、相爱的经过。

女主听得直咽口水。

精灵爱着泽菲尔,以至于害怕获得自由,不想离开她。

两人开始有些争吵,但总会和好,直到一次意外泽菲尔许愿“我希望我能忘记我曾见过你”。

于是两个相爱的人,一个困在瓶中,一个忘了对方。

听完这个故事,女主许愿:I’m here to love you,然后希望精灵也能爱自己作为回报。

也就是听完故事,女主已经爱上了精灵,并渴望精灵也爱她。

得不到回应的爱,她曾经历过,她不想再要。

就这样,两人在一起了。

精灵随女主回到英国的家。

开始时,精灵隐身在女主身边,只在没有旁人时才现身,到后来,精灵出现在女主的生活里,和她一起同邻居打招呼,陪她一起去学校给学生讲课。

两人幸福的生活,直到一天女主回家,发现精灵倒在地下室,浑身仿佛被烧成焦炭,她害怕得许了第二个愿望:希望精灵和他说话。

精灵醒来,谎称自己在睡觉。

而女主知道,精灵从不睡觉,是都市里的电磁波,在一点点毁灭他。

女主最终许了第三个愿望:如果这个世界不适合你,我希望你回到属于你的地方,不管它在哪里。

瓶中精灵的诅咒就此被解除,他自由了。

此时的女主,已经明白:爱是一份礼物,这是自己自由给予的礼物,不是一个人能要求得到的。

我把我们俩都骗了,我说出那个愿望的那一刻,我就剥夺了你实现它的能力,我比任何人都应该知道这一点。

于是接下来她许的第三个愿望,才让精灵实现了第一个愿望。

诅咒才得以解除。

因为给了精灵自由,精灵才能真正地爱她。

4、电影主题:世间的一切都是故事在我看来,人是一个装载故事的容器。

如果人的身体是硬件,故事就是软件。

知识,本质是信息。

任何一种形式的单词,都有来源、本身,和所指三重含义,也就是过去、现在,和未来。

任何信息都会改变,不变是改变本身。

也就是故事会改变,不变的故事本身。

亦即,所有的信息都是故事。

而能被人顺利装载的故事,都是被人接受的故事。

而被人接受的故事,就是人相信了这个故事。

这在传播学里叫信息突破了“守门人”的关卡。

信则有,不信则无。

你相信了,这个故事就会成为你的一部分,你不信,这个故事就是假的。

回答前面的问题:童话故事为什么更让人相信?

因为童话故事更动人。

亚里士多德说:我们无法通过智力去影响别人,情感却能做到这一点。

这也是为什么《三千年的渴望》里,最关键的转折点是女主的一句“我开始希望我们没见过面”让精灵勃然大怒。

这个强烈的悲愤情绪,让女主产生了共鸣。

5、精灵是如何用三个故事“诱骗”女主的?

女人曾坦言:我是一个透过故事找到感觉的人。

第一个故事:精灵强烈渴望示巴女王的爱,这份渴望也成为所罗门王对他所下诅咒的条件之一。

这个故事的重点在于,精灵爱而不得之后被囚禁瓶中2500年,“直到渴望一无所有,假装什么都不想要”。

这和女主经历了丧子、丈夫背叛,之后“无欲无求”、安于现状、不敢冒险,是类似的。

第二个故事:精灵被古尔登放了出来,但却像幽魂一般游荡了100多年,仍又被关进了瓶中。

这个故事的重点不在于古尔登因许愿而遭遇厄运,而在于精灵的孤独,这种在喧闹的众人里确实个“透明人”的孤独。

这种被长久压抑的孤独,让女主多少有些感同身受。

她小时候就曾因为不太合群的喜好而被人排挤,看上去很孤僻。

亦如此时女主找不到内心的渴望的孤独。

第三个故事:精灵与泽菲尔浓烈的爱情,以及两人爱而分离的悔恨。

这个故事直接激发了女主内心的渴望,她爱上了故事里为了能和泽菲尔在一起而敢赌出自由的精灵,同时也渴望像泽菲尔那般享受这种爱。

这是她曾经渴望而不得的。

而渴望,正是“积压”了一定时间的故事。

所以精灵并没有诱骗女主爱上他,而是刚好两人的经历,让女主爱上了他。

如果女主的成长经历和性格,换做另一个人,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所谓爱情,无非是你以为我爱你,我也以为你爱我。

(详见观《我在时间尽头等你》:关于爱情的真相)6、示巴女王那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示巴女王给所罗门王的第三个问题:女人最渴望的东西是什么?

《三千年的渴望》原著小说《瓶中精灵》里,有一种说法,可能是答案:一种欢愉,受制于人的欢愉,掌权的欢愉。

还有一处,女主和精灵特地再次讨论了这个问题,女主讲述了一个关于埃塞俄比亚女人的故事。

故事里女人们“就因为我是个女人,不能外出,只能坐以待毙”。

接着,女主讲述自己曾在索菲亚大教堂的柱子洞里,许下了自己小时候曾再三许过的愿望。

精灵:你许愿希望自己不是女人。

女主:也许那就是示巴女王告诉所罗门王的答案,那就是所有女人一心想望的事情。

精灵说:不是这样的,她不是这么说的,不尽然如此。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女人最渴望的东西是求而不得的东西。

“当你还不知道的时候,我就不能告诉你。

”欲望不是别人告诉你的,而是自己播种、自己发芽、自己培育出来的。

2022年10月27日写于武汉,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怪物电台】

 10 ) 故事的神秘和伟大

《三千年的渴望》电影其实就是在探索“讲故事”的,包括人为什么要讲故事,讲故事有什么意义,不讲故事又有什么目的,甚至还讲了什么故事是最了不起的。

人之所以要讲故事,按照电影的说法,就是给世界一种合乎逻辑的解释。

换言之有点像科学,通过尝试不同的方法,探索不同的叙事,去讲解世界的真相。

讲故事,可以让别人了解自己,就像片中,精灵给小说家讲故事,讲着讲着,小说家就爱上了他。

因为太过这些“真实”的故事,小说家看到了精灵与自己一样的“孤独”,与自己一样对“爱”和“自由”的执着。

为什么不讲故事,因为讲故事其实也就透露了自己的历史,即便对故事进行了掩盖,但是在逻辑的推敲中,故事的真相也会被发现,即便是一部分,但那部分可能就是自己一直不想被人知道的。

比如,精灵讲故事,就透露了自己的“被囚禁”的绝望和孤独。

什么样的故事是最了不起的。

其实里面不过是把《一千零一夜》的故事,讲故事的女人,换成了一个老头。

因为战争,把一个国王变成血腥而又暴虐的人。

当然对应地,就是现实世界,把人折磨成“非人”,变成精神上有疾病,思想里有毒瘤的人。

《一千零一夜》里其实不只是故事,虚设的故事外的大故事,那个善于讲故事,不仅使自己免于一死,而且还让国王爱上了自己,甚至变成了一个好国王的姑娘,本身就是人类世界中的故事之王。

尽管片中讲故事的老人不仅成为国王的朋友,而且改变了国王(国王最后并没有继续自己的凶残,而是变得善良);但是我们并不清楚老人讲了什么故事。

当然,这些故事也就是我们熟悉或者早已遗忘的《一千零一夜》。

不过,借这则寓言,我们至少能够理解一个问题:讲故事,对于人类而言,对于整个世界而言,是多么重要的。

至于故事情节,其实反而并不重要。

电影只是简单地换了个位置,假如主人公是那个“壶中精灵”,那个全人类都期望找到的,能够给人以三个愿望的精灵。

精灵很害怕孤独,所以渴望自由,更渴望爱情。

可是当他执着于爱情,却很难和人类契合,因为人类都有自己的欲望,都沉浸在自己的欲望之中,真正害怕孤独而选择追求爱的人,其实很少。

所以精灵的第一任爱人——示巴,代表“美”的女王,可惜她爱慕的只是智慧,所以她嫁给了所罗门。

精灵的第二任爱人——梅尔哈巴,她本来只是个女奴,却迷恋上了君王,很明显她爱慕的是权力。

所以即便是带着腹中的孩子赴死,她也不愿意选择逃离。

第三任爱人——泽菲尔,她迷恋“科学”,所以当她获得科学的力量之后,她再也无法爱自己的丈夫,也无法和精灵相处,虽然电影没有明示,但很明显“科学”意味着“理性”,而“爱”往往却和“感性”有关。

当然,其实精灵的故事,恰好就是片中女主人公——小说家艾丽西亚的真实人生,正如她自己所言,小时候孤僻又离开父母呆着女校的她虚构了一个小男孩恩佐;所以和曾经恩爱却又被背叛,和丈夫离婚后,她又虚构了精灵。

而她虚构这样的故事,其实很简单,就是说这个世界的真理: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人需要爱情。

但是人又因为各种欲望,追求权力、财富、智慧、科学……而迷失了自己。

或者说,当人类辛苦经营,艰难获得某种强大的“力量”时,恰好失去了爱的“力量”。

于是,当我们用科学解释世界时,我们却忽略了用故事去讲,用爱去理解,所能得知的另一种真相。

2022/9/25

《三千年的思念》短评

Wh...

4分钟前
  • 大寸
  • 很差

平铺直叙。

7分钟前
  • nordgreen
  • 很差

瓶子的故事,当代版阿拉丁神灯回忆录,转述者文学女作家蒂尔达,一千零一夜,故事的故事。男凝社会下不同年代个性的女子,法兰西特派孤独是源起,不是爱情,陪伴才是爱是自愿给出的礼物,并非可以实现的愿望,love trick短暂的相守,sweet ending(?),彼得潘结局

9分钟前
  • CATCH-22
  • 推荐

@CGV

12分钟前
  • 零時未芬梨道上
  • 还行

60分钟的精彩故事,和48分钟的拖沓无聊。讲好了开头,但是结尾却不知所云了。

16分钟前
  • W.史密斯
  • 还行

想装深沉却又极其浅薄!

19分钟前
  • erotica
  • 较差

催婚大片。

22分钟前
  • Castro
  • 较差

其实,我反而很喜欢。第一个故事是欲望,第二个是权力,第三个是爱情,第四个是孤独,如果运用一下达尔文的逻辑(尽管我知道线性逻辑不对),这几乎刚好就是发展进化的脉络,巧合的是,也贴近了各个故事背景里的主流思潮。孤独那段太好,虽然看似没有逻辑跳脱的就爱上一个人显得莫名其妙,但也正是孤独到了谁都可以(哪怕向神灯许个愿爱上自己),才是真的孤独。有很多关于爱的哲学,比如那种被需要的感觉反证了存在和意义,再比如“当我向你许愿爱我时,我就知道这消磨了你实现愿望的能量”。最后,在披着东方故事/文化的文本之下,形象的zz正确还是一种白人/父权凝视的。

24分钟前
  • 九莉
  • 推荐

B+. 前半段用大开大合的闪回结构,把爱情萌芽的细线缝进历史“故事”和讲故事的过程,既有恢弘的气魄,也有幽深的温柔。更重要的是,它参透了爱情的本质:某种对既定故事的想象与期许。后半段回归正序,反倒变得散而冗长了。2022.5.21 Agnès Varda

25分钟前
  • 双晚
  • 推荐

别杀咧拜仁

28分钟前
  • 海泊河潜艇
  • 很差

哦!美美的。普通人的故事就好,平凡和独特不矛盾。曲奇方子在查了在查了。

32分钟前
  • Sally?imdb9?9
  • 力荐

一个没什么超能力的精灵说无聊故事说完女主就爱上他了 这TM是男魅魔吧这样都能喜欢上OTZ 说的故事很无聊 时刻都在希望女主直接许愿把这莫名其妙的精灵塞回瓶子去 展开也很迷完全不知想表达什么 中间一堆肥肥那段看喷了简直精神污染OTZ 全片唯一能看的只有Tilda 造型很知性美也很合适 只看她的cut就行了其他地方毫无意义 感觉还不如直接拍成Tilda日常到处旅游考古淘宝研究 看女神日常比现在这有趣多了

34分钟前
  • P君、
  • 很差

一个还挺好看的童话故事。只是我看Tilda,总觉得她有种超越性别的美,因此不是很容易在她身上看到对爱的渴望。以及,随便看个电影还把麦克斯韦方程组看出来了,死去的电磁场突然攻击我。

35分钟前
  • Clarice
  • 推荐

挺喜欢看别人讲故事的电影

37分钟前
  • 哦豁
  • 推荐

嗯...其实可以拍成三集。 示巴王后一集, 天才少女一集, 女主一集。

42分钟前
  • Anaïs
  • 还行

只看精灵说的三个故事,真的非常符合我对睡前故事的定义,太喜欢了,所罗门王,欧洲中世纪,恶魔,战争。。既然要奇幻,完全可以展开拍拍,而不是故事外莫名的感情线。

45分钟前
  • 毋忘离别绪
  • 推荐

三星半,给visual effect artists们比个赞吧。

48分钟前
  • harunorange
  • 还行

年度最差,能把女权主义气崩溃的一部片。一个三千年来去自由的渣男和三千年被没爱情和不自由折磨着女人。。。。我艹了就。

50分钟前
  • 骨亠
  • 很差

一千零一夜+旧约圣经+奥斯曼帝国兴衰史,梳理了地中海从古至今的历史变化。很喜欢这种带有历史厚重感的古老童话的现代新编,作为一部文科电影还能在文本中稍稍提及一些科技哲学的理念来丰满这样一个跨越千年的人文故事;而随着剧情发展到现在,世界文化中心也发生了转移,那份历史厚重感也被轻松的节奏替代,跟随着叙事学文学家主人公一起去思考更多属于当下的议题。-我觉得我可能找到了今年最喜欢的电影了。

52分钟前
  • Yeats
  • 力荐

看的時候難以抑制地想問 Elba這是真的?沒有CG?真的本人就這麼高大威猛嗎???看完靈光一閃 我回頭就去重看九個女仔一隻鬼!

56分钟前
  • igrɛkonze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