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存在着平行的两个空间,真实和虚拟,每个人都有两个自己分别存在真实和虚拟的空间。
正常状态下,人在两个空间的思维和人生轨迹是重合一致的。
片名是the incident,当意外发生,当事人的人生轨迹就出现分歧,虚拟空间中意外事件的主人公就会被隔绝进入死局。
影片大部分讲述意外发生后的虚拟空间的当事人。
为什么是虚拟的空间?
因为有永远吃不完的事物,这不会是真实世界;2. 意外发生的虚拟空间当事人在虚拟世界越积极奋进,真实世界就幸福,反之就不幸;3. 有高等存在(或者说思维)在掌控。
临终前胖老头告诉丹尼尔别进警车、瘦老头告诉奥利维别进电梯。
他们怎么知道会出现警车和电梯?
影片中胖老头说"他们让我告诉你进了警车就会忘掉一切..."。
这个“他们是谁”?
就是出现意外后,能掌控他们思维的高等存在,在他们将死时,把一些事情和接下来的布局以某种方式让这些将死之人知道;4. 不同的小红本。
每个小红本是不同的,胖老头和瘦老头死前都把他们自己有的小红本拿出来,丹尼尔和奥利维都捡起来看过。
所以他们才相信胖瘦老头临死前说的话并非临死前的胡言乱语。
他们之所以相信(丹尼尔第一次开警车门的犹豫,奥利维第一次没按电梯想要自杀)是因为他们翻看了捡起的小红本。
每个小红本是什么?
有着下一个故事的主人公照片以及其中一人是如何被害的。
为什么小红本不是同一个?
很显然当丹尼尔和奥利维分别上了警车和进了电梯之后,在准备好了的新身份物品中,都摆放着一个小红本(写着接下来任务的人物照片和如何害人的工具方法),这是他们第二次看小红本,第一次看的小红本是从胖瘦老头身边捡起来的并翻看过。
所以,每本小红本内容是不一样的。
5. 失忆。
并不是人物邪恶,而是思维不受控。
当进警车和电梯,他们就失忆了,并且在接下来的伤害任务中他们都是不由自主、行为被操控。
就像警察丹尼尔自己说的,他当时开枪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而且枪法居然那么准,刚好打到受害人的腿,和小红本上画图一样。
6. 虚拟空间中的婚纱新娘在蜜蜂杀人事件的中应该是听从了奥利维临死的忠告,并没有主动走出困局,而是一直被困在那一层旅馆直到临死(否则她就也会失忆,换一个新身份到了临死才会清醒,怎么会仍然穿着婚纱?
)。
她听从了忠告,一直困在酒店走廊那一层,直到快要老死。
临死的时候,蜜蜂杀人的困局自动解除了,新娘走了出来。
影片结尾,在扶梯上她手里握有一个小红本,这个小红本应该是奥利维在电梯中得到的那一个。
由于她听了忠告,没有进入下一次事件;7. 所谓的意外,就像是一个诅咒传递下去。
但虚拟空间的婚纱新娘并没有传递这个诅咒。
影片结尾,老新娘临死前把仓鼠主动交给一个路过的小孩。
我的理解是,这代表了她结束了诅咒,没有害下一个人出现意外,主动交出仓鼠就是代表给了下一个可能受害者自由。
但就像我上面第3点说的,虚拟空间的人可以选择阻止下个意外困局发生,可毕竟有更高的存在,可以制造无关的意外事件,也就是结尾小男孩出现的意思————中断诅咒不会制造下一个意外事件,但总会有新的意外事件出现在人们身上。
这部电影不是什么无限轮回的电影,影片最后已经很明确的讲了,真实的人们生活在外面,逃不出去的只是他们的心灵。
电影里面主要有3个人物,红衣胖子,警察,懦弱弟弟。
红衣胖子的后35年和警察的前35年纠缠在一起,警察的后35年和懦弱弟弟的前35年纠缠在一起。
红衣胖子真实的人生轨迹影片已展示:公路之后和警察妈妈发生争执,分手,酗酒,堕落,自杀。
他的心灵其实一直困在了公路那天:他认为是自己给小女孩喝可乐引起过敏,之后又打碎了小女孩的药导致警察妈妈认为他笨手笨脚,从而产生争吵,引发分手。
虽然真实世界里他过着自己逐渐堕落的人生,实际上他的心灵一直困在了公路上的那一天,一直到他死,整整35年。
警察是贯穿全剧的人物,影片最后展示的他前35年的真实人生幸福美满:恋爱,毕业,学习射击(当警察),结婚,生女,合家欢。
可是他前35年的心灵也有困境:他一直在自责当天为什么没有给妹妹带备用药。
每天爬上山头,不停的扔药,不停的自责。
警察真实的后35年人生是:开枪击伤哥哥,抓住兄弟二人,回家发现隔壁老王,开枪,坐牢35年,出狱,自杀。
警察后35年的心灵一直困在了楼道里:为什么要开枪击伤哥哥,这次开枪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他的心情和心境都已改变,从而在回家之后直接开枪杀人。
如果从没有开过枪该多好啊。
懦弱弟弟的前35年真实人生是:和哥哥一起被捕,忏悔,恋爱,结婚,合家欢。
但他也有自己的困境:是他向警察坦白了一切,之后警察追捕两人时哥哥又挨了一枪,他哥抢商店肯定要蹲几年,这都是他前35年自责的原因。
警察逃出前35年的困境是红衣胖子临死前说是自己的责任,这很可能也是现实中胖子临自杀前对警察的宽慰,而不让他上警车是困境中的一个隐喻,其实现实中胖子表达的是年轻人的困境只是微小的,每天起床他们依然快乐,而老人的困境会追随终身,直到死亡。
这也是警察临死前对懦弱弟弟的忠告:宁愿被年轻时的小小困境所一直烦扰,也不要进入更大的困境,因为老人们的困境会追随至死。
————————————补充一下:现实中的小女孩和哥哥都没有死,所以影片告诉我们的是警察的前半生,弟弟的前半生,其实都是年轻人纠结于的一些小事,常年翻出来自责一下,之后还是可以走出去,继续幸福的生活。
而胖子的后半生,警察的后半生,纠结的其实还是小事,因为胖子就是那么笨手笨脚,即便没有公路上的事,警察妈妈还是会和他分手;警察即便没有对哥哥开枪,回家还是可能杀人;所以影片要表达的是老人很难走出自设的困境,最后现实中的他们都是以自杀收场。
胖子自杀前应该忠告过警察,但是警察忘了,他的后半生依然陷入自设的困境无法自拔,等他要自杀的时候终于想起那个自杀的胖子,于是他又给了弟弟一个忠告,但是很明显,弟弟的后半生又将陷入另一个困境。
兄弟二人生活过的紧巴巴,弟弟生性懦弱,哥哥强势霸道,这天,哥哥抢劫别人得来了钱,兄弟二人正高兴之际,一名侦探找上门来,双方发生争执,追逐之中,三个人发现自己被困于无穷无尽的楼梯上,无论如何都走不到尽头 ……另一边,一家人被困于无边无境的马路上,相同的加油站,相同的便利店,四周一望无际的荒野,却如何都逃不出这可怕的地狱……两个没有界限的空间,他们要如何应对内心逐渐升起的绝望?
说一下看完这部电影给我的一个最有感触的点,这可能跟导演本身所想表达的会有不同。
即:你怎么判断你现有的生活不是在无意义的重复?
这是在看本篇电影第2个故事时产生的想法,起初只是觉得在这个重复场景下生活也许还挺有意思。
你看,景色多宜人。
远有漂亮起伏的山脉线,近有造型美丽的仙人掌🌵群,还有干净的马路,路边随风摇曳的花草,真是个旅游放松的胜地不是?
再加上充足不会间断的物质补给,可乐、啤酒、面包、膨化食品,可以说因有尽有了,对了,还有应急药物。
这些琳琅满目的物资还按时刷新,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了,完全没有后顾之优!
朋友们,这难道不是天堂么?
以及刚好一家三口,天呐,这世外桃源的生活为什么不好好珍惜?!!!
(发生的不幸先不表,生活中的不幸不是一样的多么?
甚至有的更艰难)。
到这里为止,我还非常羡慕里面主人公的生活,以及为他们的不懂珍惜而悲愤不已,真是蹉跎光影和岁月呀!
再想想现实生活中为了物资不断奔波,不得自由的我们!
但也就在这个时刻,忽然醍醐灌顶:现在的生活,可不也就是一种重复么?
只不过可活动的“理论”范围大一些,然而每天不也就两点一线的奔波?
只不过可吃的食物“理论”范围广一点,然而每天吃来吃去的不也就那几样?
只不过可见的人“理论”范围大一些,然而周围来来回回的不也就那几位?
有什么区别呢?
不也是被限制的人?
所不同的是,被自己限制,并且还不自知。
更有甚者,我想到了我的嫂嫂,一个标准的全职太太,每天在家收拾收拾房间,丈夫回来后张罗张罗饭菜,送孩子上下学及补习班。
更多的时候,宅在家中,玩手机虚度。
偶尔也会挣扎,邀几个好友外边茶馆小聚,聊聊其他人的生活,可过几天后生活依旧一团死水。
可怕,真的可怕,不就如电影里那两位完全放任自己的仁兄么?
(不是贬义,我很爱我的嫂嫂,就是偶尔也会觉得她这样的生活不太对劲)。
那反观我自己,又有什么不同呢?
只不过被日常繁忙的工作迷惑,认为自己每天在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
还不是一场虚无!
一场被眼前表象迷惑住的虚无!
算了,人生或许本就是一场虚无,找不到出口,日复一日,不断重复。
也许我们能做的,不过就是在别人放弃的时候,还自我挣扎,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吧?
最后,妈蛋,本片告诉我们:规律的生活,以及健身真的很重要呀!
《我终于失去了你》作曲 : 李宗盛作词 : 李宗盛演唱:赵传当所有的人离开我的时候你劝我要耐心等候并且陪我渡过生命中最长的寒冬如此地宽容当所有的人靠紧我的时候你要我安静从容似乎知道我有一颗永不安静的心(我)容易蠢动我终于让千百双手在我面前挥舞我终于拥有了千百个热情的笑容我终于让人群被我深深的打动我却忘了告诉你你一直在我心中啊我终于失去了你在拥挤的人群中我终于失去了你当我的人生第一次感到光荣啊我终于失去了你在拥挤的人群中我终于失去了你当我的人生第一次感到光荣当四周掌声如潮水一般的汹涌我见到你眼中有伤心的泪光闪动
仓鼠在仓鼠笼里没完没了的跑,仓鼠无法选择,因为本能而奔跑,停不下来,是本片的核心。
人类把仓鼠关进仓鼠笼,因为人类物种更高级。
也有人类意识不到的“神”,将人关进封闭的意外空间,人类因欲望的驱使,即使在得知真相的情况下,也会选择不归路。
在这条不归路不断地奔波,可以给另外一个世界的生命带来能量。
每个循环空间会有个知道真相的幸存者,幸存者在结束循环时会在接到新任务后马上失忆,去一个新的循环空间。
每个循环空间将会由小红本上所描绘的意外行为开启:船夫落水,枪击中腿,打碎哮喘药,毒蜂蜇人等。
接下来人会在这个无限空间中相互伤害却又相依为命,最后在知道真相绝望之时却又都会选择继续活下去并且伤害他人而带着新任务进入新的循环空间,直到自己老死。
仓鼠是“神”的眼睛,不会衰老也不会死,是一切的见证者。
铁轨:船夫的前半生和NPC困在一列永不停站的火车上。
海面:船夫的后半生和红衣胖子的前半生困在竹排上,胖子的朋友因为船夫的失误导致死亡。
公路:胖子的后半生和警察丹尼尔的前半生困在循环公路,丹尼尔的妹妹因为胖子的失误死亡。
楼梯:警察的后半生和服务生的前半生困在楼梯间,警察失误(失误还是故意不太明确)开枪导致服务生的哥哥死亡。
走廊:服务生的后半生和新娘的前半生困在酒店过道,因为服务生的失误(这里不像失误,更像故意)导致新郎死亡。
扶梯:新娘的后半生和NPC困在扶梯?
很难想象是什么场景。
但是,这只是人物内心的一种困惑和自责,又或者是对他们自己曾经的一个小失误无限放大,而陷入的死循环。
胖子儿时伙伴,警察妹妹,服务生哥哥,新郎其实都得到了救治,他们的前半生也过得顺顺利利。
后半生也不会因为他们的失误而困于某地。
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竹节和小扑克,说明主角并不记得他们前半生的困境,而只是另一个年长主角的困境。
所以,我觉得可以解读成内心世界的困惑或者平行世界。
烧脑的情节,或许和翻译的水平也有关系其实这个两个空间,小男孩的一生10岁到45岁是在马路上度过的,小男孩的45岁到80岁是在楼道里度过的,为什么年轻的时候会很幸福,因为年轻的时候在马路上不断产生能量(小男孩不断锻炼运动,所以现实世界里娶妻生子,很幸福。
弟弟也在楼道里运动井井有条,所以现实世界里改过自新),为什么老人会不那么幸福(老男人不断的喝酒,开车啪啪啪,小男孩也很颓废),因为老了之后不断的在消耗。
最后小男孩在死之前都说明白了。
小男孩上警车的时候就会忘记过去,获得新的记忆,自己在现实世界的记忆。
一个事故结束就会触发另一个事故,老男人的死之前拿的本子应该上面也有男孩一家的照片资料以及怎么弄坏吸入器。
这是他触发事故的任务,触发了小男孩,所以现实世界里的小男孩很幸福。
小男孩的红本子上记载着哪两个人的照片,以及子弹设计的图解。
射击哥哥也是他的任务。
弟弟的本子上记者新婚夫妇的照片以及杀人蜂的使用流程,所以他也触发了。
真实的世界在他们的反面。
如果想打破循环的话,只有不触发事故。
也就是永远在公路上,永远在楼道里。
如果触发了事故,那么现实中的自己也就会开始颓废起来,最后自杀身亡,然后继续点明下一个任务的起点。
可是打破循环的出口就在前方,换做是你,你会不上警车,你会不进电梯么?
这是一部时间无限循环的科幻悬疑电影《意外空间》。
有点类似于《前目的地》,首尾相当,形成闭环。
(内含剧透,深度解析,介意勿看。
)镜头反方向跟随着一个个往下“延伸”的阶梯。
一直往下一直往下,终于镜头前出现了一双脚。
镜头继续向上移动时,才发现这是一位穿着婚纱的老人。
枯老的手上还牢牢按住了一个红色的笔记本。
画面一转,一对新婚夫妇带着甜蜜的笑容走进一家酒店。
来到电梯口,新郎抱起新娘,忘情的亲吻着。
他们面前的电梯缓缓打开,又缓缓合上。
画面陷入了黑暗,开启了整个故事的篇章。
故事开始,一个警察去追两个小偷。
追到一个楼道里面,警察开枪打伤小偷哥哥的脚。
突然听到一声大爆炸。
警察想带着他们回到警局。
却意外的发现,所有的门都打不开了。
而且从楼道下面扔钥匙,钥匙会从上面掉下来。
警察和小偷兄弟二人被困在了楼道里面。
额...... 是那种从“1”楼走下去是“9”楼,从“9”楼走上去是“1”楼那种“困”。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鬼打墙?
楼道里面有一台自动贩卖机。
惊奇的是,今天从里面拿了食物和水。
明天又会继续复原。
最后小偷哥哥死了,小偷弟弟拿枪指着警察,画面一转。
镜头跳转到一个小家庭,一只仓鼠在跑轮上玩的不亦乐乎,一个男孩在写作业,一个小女孩和中年男子在床上玩着魔法游戏。
小男孩的名字叫丹尼尔。
中年男子是丹尼尔和妹妹的继父。
他们一家要出远门,去旅游。
收拾好了行李,就开车出发了。
途中又听到了一声远方的大爆炸。
妹妹的呼吸突然变得困难,哮喘发作了。
不料哮喘器被继父弄坏了,备用的丹尼尔忘带了。
妈妈想着救治妹妹,提议掉头回家。
然后,不断经过“雅各布小屋”路牌,没错,是“又”......
“又,又”经过了加油站。
最后丹尼尔的妹妹死了。
继父下车看看是否有人,去寻求帮助。
妈妈疯了。
第二个故事也是陷入了“公路”无限循环。
一个看似不远的地方,却永远都到达不了。
画面突然又跳回了楼道。
楼道里堆满了零食。
堆满了书。
和堆满了排泄物。
字幕突然显示“35年”后了。
警察和小偷弟弟整整被困了35年,警察已经变成了一个老头。
由于长时间缺乏锻炼和营养,加上年纪上去了的他。
已经没有办法站立行走,只能慢慢的爬过阶梯。
小偷弟弟就非常的自律。
在楼道里跑步,做俯卧撑、做深蹲。
养成了健身的良好习惯,造就一副饱满的身材。
虽然警察和小偷弟弟以前有些恩怨,但是总归彼此陪伴了35年。
警察想要去两人规定的楼层上厕所,小偷弟弟也会帮忙搀扶。
画面又跳回了第二个“公路”的故事里面。
车里和公路都堆满了垃圾。
这里也是同样的度过了35年的漫长时光。
妈妈精神崩溃,继父每日游荡无所事事。
已是中年男人的丹尼尔却在认真的生活着。
搭了个帐篷,饿了吃营养食物。
无聊还可以听听歌打发时间。
丹尼尔带着背包去爬山。
丹尼尔从背包里拿出今天又出现的哮喘器,将它扔在他每天都扔的位置。
如果自己当初没有忘记给妹妹带备用的哮喘器该有多好。
老年的继父找到中年的丹尼尔。
这时候镜头第一次给到正脸给中年的丹尼尔。
丹尼尔就是第一个故事里面的警察。
继父说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告诉丹尼尔。
人老了就是这样,丹尼尔”....楼道内的警察竟然说出了继父后半句话。
突然他睁大了眼睛,丹尼尔?
他怎么知道这个名字?
警察想起了很重要的事情,大喊着小偷弟弟的名字。
警察意识到自己快死了,临死前他想起了所有事情。
他画的都是他脑中的事情,但是这些都是不存在的。
这35年的迷失也都不存在。
他记起他自己真实的姓名不是马克安东尼奥莫利纳。
而是丹尼尔。
他之前一直在睡前念叨的名字都是错的。
正是他开枪打中了哥哥,造成了楼梯这一困境。
改变了现实中自我的后半生。
这是他进入的第二个困境。
第一个困境是在一条无尽的公路上。
那时,丹尼尔还能像小偷弟弟一样好好的生活。
当他的母亲死后,他和继父一起安葬母亲。
丹尼尔快死了。
和继父快死时一样,只有这时,他们才能记起所有的事情。
继父当时告诉丹尼尔,丹尼尔一直活在忘记给妹妹带哮喘器的自责中。
但是他并不需要一直这样愧疚,这些都是假的。
一切都是谎言,他们只是一直生活在谎言中。
所有的困境都有类似的地方。
继父的真名叫鲁本。
在他十岁的时候和朋友胡安坐竹筏,但是船夫造成了意外。
正如公路困境中,继父弄坏哮喘器。
楼梯困境中,丹尼尔开枪打伤小偷哥哥时一样。
一个人生命受到威胁后,一声剧烈的爆炸声,宣告着困境开始。
在无尽的大海中,胡安流血死亡。
妹妹窒息死亡。
小偷哥哥流血死亡。
所有困境都需要人的牺牲去唤醒。
继父在水上漂了35年,当时他将一块竹截取下,放在身上。
可是当他坐上红色的汽车,载着丹尼尔一家人时。
看着竹截却没有想起过去的35年。
丹尼尔将小扑克牌中“红桃k”放在包里。
但是当他进入到新的困境中,他看着纸牌,也想不起曾经的35年。
船夫临死前也告诉继父一切。
前35年船夫在一辆无尽的火车上度过。
直到快死时才想起真相。
他劝告过继父,不要上红色的车。
否则会忘记之前的一切,进入到下一个困境。
但是继父没有听劝。
船夫死后,水上困境就结束了。
到达陆地后,他上了一辆红色的车。
至此,他完全忘记了自己是谁。
然后按照车上红色笔记本上的设定。
载了丹尼尔一家,然后造成了公路困境。
70年就这样浪费了。
继父劝告丹尼尔不要上警车,否则丹尼尔也会和他一样接受新的设定,开启下一个困境。
丹尼尔也这样劝小偷弟弟,一定要写下自己的名字,不然会忘记。
也让小偷弟弟千万不要坐电梯。
继父和丹尼尔都陷入了两次困境,一共是70年。
但是这70年也不能说是白白浪费。
因为这一切都不是现实中发生的。
他们都存在生活的反面,真实的他们都在别的空间。
活得快乐而幸福。
而这个空间内的他们被困在永远的地狱中。
丹尼尔之所以在两个困境空间中有两个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
那是因为在公路困境中他还年轻。
年轻人才能更好地度过前35年。
就像小偷弟弟一样,即使生活中有各种不如意。
但是年轻人依然能够继续生活,享受生活。
可是第二个楼梯困境中,丹尼尔45岁(丹尼尔十岁开始困在公路困境35年,出公路困境就是45岁)开始困在楼道困境。
对未来的期待都消失殆尽,无法再享受生活,就会永远被困在过去。
像之前丹尼尔画的画展示的那样。
年轻的丹尼尔画的是当下,而年老的丹尼尔画的是过去。
他们不会忘记过去,所以一直活在过去的困境中。
丹尼尔将一切告诉了弟弟,希望弟弟不要重蹈覆辙。
帮他结束这一切,不要再开启下一个困境。
否则,当他再次记起自己是谁的时候,就会像他现在一样后悔。
说完所有的一切,继父从裤包里拿出属于他的红色笔记本,然后就离开了人世。
同样丹尼尔也是这样。
那时丹尼尔将继父安葬后。
起身往帐篷走,果然公路上出现了一辆警车。
丹尼尔看了一下车内,没有一个人。
因为继父的劝告,他还是走开了。
如果一个人从未见过光明,或许他能够一直安于黑暗。
但是丹尼尔见到了可以让他摆脱公路困境的希望,他便无法安于现状。
背着包带上仓鼠,来到警车前。
在他开门的一瞬间,他像着魔了一般。
放下了仓鼠和包,坐上警车。
弟弟也一样,困境中只剩他一个人的时候。
逃离这个困境的唯一希望出现了(电梯)。
因为有劝告,所以他一直想让自己静下来。
不要去想电梯,也挣扎着。
想用自杀的方式结束这一切。
但是最终还是拒绝不了逃离困境的诱惑,按下了电梯。
警车上的丹尼尔停下车,看向副驾驶,那里有着他新身份所需要用到的一切。
同样弟弟在电梯里看见属于他新身份需要的一切。
酒店服务员的服装,一个用小盒子装着的活体蜜蜂。
丹尼尔的红色笔记本上记录的是小偷弟弟和哥哥的信息。
以及手枪的使用方法。
小偷弟弟的红色笔记本上记录的是影片开始出现的一对新婚夫妇信息。
以及如何摔坏包里的药,放出小盒子里蜜蜂的方法。
丹尼尔剪去自己的长发,剃了自己的胡须,穿上衬衣和西装。
变成了警察马克安东尼奥莫利纳。
小偷弟弟穿上服务员衣服,变成了服务员卡尔。
完完全全接受了新设定,等待着制造新的困境。
画面一转。
正如继父和丹尼尔临死前说的那样。
困境中的他们都不是真实的。
在真实的世界中,虽然路途中妹妹的哮喘发作了。
但是他们顺利到达了酒店,妹妹也没有死。
丹尼尔长大后,找到了爱的人。
顺利完成学业,当上了警察,娶妻,然后还拥有了三个女儿。
但是继父和母亲的生活并不如意,因为继父总是冒冒失失的。
他们的争吵也多了起来。
母亲最终还是离开了他。
家庭生活不顺的继父,又投入到酗酒的怀抱中,最终选择自杀。
为什么公路困境会以妹妹哮喘发作,哮喘器摔坏而开始呢?因为一切都是因为继父的冒失、大意而造成的偶然中的必然。
虽然那次事件,在现实中并没有造成了妹妹的死亡。
但是无论是母亲心里还是继父心中,始终不能忘记那次偶然中的必然。
一个无尽的抱怨,另一个无尽的自责。
始终活在那次事件中,最终只能选择结束痛苦。
而楼梯的丹尼尔打伤小偷哥哥后,他们从一楼走了出去。
顺利将他们带回了警察局。
弟弟参加互助会,决心重新做人,还组建了家庭,享受新的生活。
而长期在外办案的丹尼尔,有一天突然回到家后。
发现妻子出轨,愤怒的掏出枪,杀了奸夫。
楼梯困境是因为开枪打伤哥哥时开始的,对应到现实中。
丹尼尔开了一次枪后,心境产生了变化,似乎用枪能够解决很多事情。
那一声枪响后,丹尼尔被判入狱。
倘若从来没有开过枪,是不是结局就不一样了。
丹尼尔在狱中度过了他的后半生,刚刚出狱便倒下,与世长辞。
镜头再次回到弟弟走进电梯后。
影片最开始出现的新婚夫妇进入了电梯。
甜蜜的亲热着,新娘问起小偷弟弟他住在这里多久了。
小偷弟弟说20年了。
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说谎。
因为他已经接受新的设定。
他叫卡尔,来自俄罗斯,已经在这里生活20年了。
新婚夫妇要到13楼去。
小偷弟弟主动提出为他们拿行李。
新郎欣然接受了小偷弟弟这个提议。
到了13楼,新郎抱着新娘走出电梯。
小偷弟弟在他们身后,按照红色笔记本上的指示。
放出蜜蜂,然后将新郎的包扔在地上。
新郎走进包,弯腰想捡起包时。
手被蜜蜂蛰了一下。
小偷弟弟开始慌张。
像之前丹尼尔一样,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要那样做。
新郎对蜜蜂过敏,新娘准备从包里拿药,但是药已经被摔坏了。
新婚夫妇的行李袋中,一个透明盒子里装着一只仓鼠,望着惊慌失措的三人。
恢复神智的小偷弟弟开始和新婚夫妇寻找出路。
但是无论如何都没有可以打开的门。
无尽的走廊,是小偷弟弟第二个困境。
无尽的火车。
无尽的湖。
无尽的公路。
无尽的楼梯。
无尽的走廊。
无尽的自动扶梯。
影片最后又回到了影片开始。
困着他们的是人的心灵。
真实的人还是生活在外面。
整部影片用一个词表达“细思极恐”。
其实,现实中的我们何尝不是在无尽中生活。
三点一线,除了我们人类 。
似乎万物都以不同的方式,不断的更新,“重生”,在这个无尽的世界中。
我们开始以为能改变世界,踌躇满志的投身奋斗。
到最后,却在不经意间开始接受各种设定。
被世界改变,我们又何尝没有心灵上的困境。
《恐怖游轮》这部电影,在我脑子里面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他是那种看完之后你会惊讶于“电影居然还能这样拍。
”今天说的这部电影也同样是用了循环梗。
《意外之地》影片一开始用了两条平行的线索说了两个关于循环的故事,一个是循环的公路,一个是循环的楼梯。
把故事的主人公放到一个循环的世界里面,任其发展,到最后点明主旨,这两个人故事是有关联的。
但是中间那句中心思想“四十五岁是一道坎”中间只是一笔带过。
如果没有及时了解到这句话的话,整部电影就只是单纯的炫技,炫耀导演自己的逻辑感,炫耀导演在这种循环梗的处理。
我觉得一部完整电影是需要立体的人物形象,完整的事件描述。
而一部好的电影则世界需要强烈的戏剧冲突和深刻的主旨。
这个电影完成了冲突,但是主旨缺乏,冲突不够强烈。
让人看完了之后总有点牵强附会的解释,看了豆瓣影评之后发现大家说得都还有道理,但是并没有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
而悬疑反转部分步伐也不是足够得大,只是很顺畅把两条线连起来了,仅此而已。
在我心中,《恐怖游轮》仍然是玩循环梗玩的最好的电影。
概念先行,故事欠佳
好乱啊
比较赞同长评中的一篇,循环空间是隐喻的具象化,人总是年轻的时候积极努力,到了一个年龄轰然巨响,忘记竹片,忘记扑克牌,忘记重要的东西,开始颓废度日,人人如此,世代如此
其实剧情概念设定蛮不错的 但是剪辑和配乐有点粗糙
既定空间被困35年,不死就算超神!
大便
寓意可以,本来是个开环的循环,非要新娘到小男孩硬扯上闭环循环……bug喽
被悔恨所困住的人生,无论哪个方向都只能回到原点,直至灯枯油尽,或者是遗忘重来。开场重复楼梯间的长镜头不错,但作为一部概念先行的电影,后面实在是拍得简陋而不够有趣,节奏也偏沉闷。
打开发现是以前看过的,无限时间循环
后面渐佳,串起来还算好玩~ 导演技巧生硬 看完后决定一定要自律!!!!不管什么情况下自律的人都会过得好!!
不予评论
年轻时被困荒野,寻找世界的边缘与生命的意义,年老时被困楼道,下楼需要轮椅,生活不过是吃喝拉撒的节律而已。也许,人生不过是往昔错误的无限循环。片尾另一个“真实世界”的主角们长大结婚生子老去,比起被困于狭小空间的虚假世界,这种繁衍的循环又有何优越呢?年轻人总是对未来充满希望,老年人总是自暴自弃,等待生命的终结和死前走马灯般的顿悟。
这个设定就有点自我意淫了
略有意思却毫无意义的一部片。这种循环片没有吊炸天的概念设定和大师级的执行能力还不如不拍,当初看完恐怖游轮和彗星来的那一夜的回味良久这部片一半都没有,而本片只不过将“甲遇到甲”的概念偷换成“甲在A地绕圈”。最后关于解除循环的解释也很牵强,而剪辑、配乐都使导演粗糙的电影技法暴露无遗。
愿岁月循环在可回头之时
这…故弄玄虚的叙事风格,最后再来一段PPT滚动播放?在开玩笑吗?!豆瓣评分真不能信了还
不惊悚,非常枯燥。镜头缓慢,重复,还有多次循环。人怎么面对困境和心结,影片立意很好,只是我受不了片子的表现技巧。。。一个多小时很无聊
说白了,这不过就是一个哲学寓言:人生更多时候是在“狭隘的空间里”走不出来,在“循环往复的时间里”消耗生命。真正能走出来的时间并不多,但是我们总是忘乎所以,忘记了那些“苦读”“病痛”,忽略了“衰老”。以至于在短暂的自由中,忘记了珍惜时间,忘记了初心本我,然后很快又堕入“意外空间”。
导演想表达的就一句话,但是用一种实体形式表达出来。
感觉就是用一个复杂的手法讲了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勉强给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