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齐不是一个绝情的人。
有时候,他的叛逆就像婚姻来临之前作出的一个简单决定,简单地叫人听起来好不靠谱,却又憨态可掬、忍俊不禁。
后来面对飞儿的种种小体贴小柔情,种种不经意里好自然的流露,好性情的反应,家齐看起来就好象一个典型的有贼心不够贼胆的乖乖仔,。
所以父母还是父母,前女友也还只能是“前”女友,而他,也狠不下心去负她们任何一方。
然而生活还是要面对俗世的亲情,友情,爱情。。。
家齐的烦恼,也是我们的烦恼。
说严重一点,看这剧,简直看得足足可以被生生“榨出皮袍下的‘小’来”。
其实顺比孝更难,因为顺比孝要求的更多,有时需要很强的意念,去承欢去承受,饱含了自省的深意。
爱的牵挂和牵绊,在家齐那里,是心里的柔软,看似窝囊,实则深情。
看《青春期撞上更年期》,浑身是缺点、不完美的家齐,纠结儒弱的、有着善意温润气质的家齐让我爱得如痴如醉。
柔软躲闪的同时,他的自我完善的缓慢过程,是温暖而有力的,是自省和坦诚的。
小小的力量,深刻的用心,这就是不断自我完善和成长中的家齐。
而生活中的冲突和矛盾,就像一面镜子,无情地照得见我们自己影子的脆弱;也像一个万花筒,温暖地看得见自己心中的梦想……半年前,一部曾经喜欢的电视剧里有这样一句台词我一直记到了今天:“我们都是被塑造的,被他人,被我们的这个时代……”是的,善意和诚意的顺从,不是低头,需要坦诚,并且努力。
如果我们不被塑造,被更为高瞻远瞩的眼界,被更高屋建瓴的预见,被更为强大执着的督促而塑造,那么也许有天生命传承、繁衍生息的意义会消失在阳光下。
家齐有着自由的向往,同时却也无法和不忍去摆脱爱的伴随。
爱不是天平,它的回报不成比例,也许有不同意见,你可以说爱是束缚太沉重,而我可以说爱是无私付出,它值得、它应得。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不想塑造好人和坏人,想反映的是一些冲突和矛盾,还有在理解的壕沟面前,两代人试图融合交流、奋力求同存异的千姿百态。
在这样一部接着地气、不事奢华、深入浅出的电视剧之外,我欣慰地看到拼劲力气、埋头努力的80后90后们的无声呐喊;也感受到为人父母的40后50后60后父辈们诚惶诚恐的学习姿态。
感动人的是亲情的传承,是爱情的虔诚,是友情的坦率……
唉,片子虽然流行,但看着挺生气的,三个男主角都没劲。
邓没本事却高估自己,以为什么都在行,其实他与真正的人生还差得远着呢,他不但做事不理智,更不会长远考虑事情;苗呢,正因为聪明,所以很受人喜欢,但他也不是让人省心的料;蒋更是糟糕透了,一点理智和经验没有,还不听建议,不可救药矣!
青春期的缺点百出,不过这正好是本片的高明之处。
没有真正经历过失去,怎么能理解白晓鸥?!
这部电视剧的开始跟我的经历很相似。
我和男朋友相恋6年,就因为一个不是原因的原因,被她父母拆散了。
他也生活在那样的一个家庭,在他们家,除了他自己的事情他不能做主,别人的事情全都得让他帮忙去办。
不同的是,我没有想把他从他父母身边带走,而是把他从我们上大学的地方带回了老家石家庄。
在我完成了这项任务,他父母对我的态度极度飞转。
逼着他拆散了我们我男朋友跟邓家齐一样,是一个懦弱而没有责任的男人。
就是在我们分手以后我还有很强烈的感觉,注定这辈子我就是他的!
我们在一起是天注定的,我们不在一起就是逆天行道的。
没有别的任何想法,只是非常强烈的这种感觉。
可是我们还是分手了。
所以,我理解白晓鸥的无法自控。
只是,我是贺飞儿那样的性格。
我没有尽全力的去争取。
在我争取跟他父母面谈遭到拒绝以后,我就没有在主动过。
选择了离开和逃避。
现在,我男朋友知道了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选择。
可是,我们的感情也已经被现实打磨的没有了原形··· ···非常的遗憾白晓鸥是多方面的受害者,别人都有收获,只有她没有···至少,这是我看到第11集的感受
男主家境称不上大富大贵,纨绔气却很盛,不满父母安排,却没有冲破的勇气,自己负不起自己的责任,他最后和贺貌似幸福了,其实还是妥协。
找不到白,就和贺结婚了,但是以离婚为目的,白来了又要去追白,一见父亲就又妥协了;发现白有了未婚夫,马上又转向贺,想和贺好了,上去就要把贺推到;白回来后发现白没有未婚夫,就又开始追贺。
反反复复,是最无耻。
自私的角色。
如果再没有他写作的技能,就真的一分钱都不值了。
贺除了开头和邓闪婚外,还是比较理智的,发现邓的目的后的处理都很聪明,让邓发现了她的闪光处。
编剧也是80后啊,怎么把青春期的邓和白的自由爱情给写死了。
白爱上这样一个没有担当的男人,是她的悲剧,后面做出小三的事在第一集的分手中埋下了伏笔。
邓和白的感情前情提示太少,一家人的矛盾没有让观众可以入戏的基础。
几位更年期的父母基本不正常,苗母大嘴巴太过火,贺母太极品了。
邓的父母为什么坚决反对邓和白根本就没有交代,邓母心脏病、邓父下跪等等感情爆发都没有基础,直接影响邓的生活走向都有些莫名其妙。
蒋公子说是富二代,其实除了一辆车之外,就没有表现他自己对小蕊所说的之前的很多女孩等等内容,长相、气质各方面和花花公子完全不匹配,办事各种不靠谱。
蒋父倒是个有本事的,他通过儿子上当来教育的方法也不是一般人能用出来的。
苗子算是最正常的一个角色,有事业有追求,面对爱情也有自制力,对他的除了塑造的算是最好的,但犹有不够出彩的感觉。
最近用了几天的时间,每天晚上熬夜爆肝,二刷完了贺飞儿和邓家齐的cut!
还是很喜欢,看到好玩的地方还是会忍不住哈哈大笑,看到俩人甜的部分还是会嘴角上扬!
甜度在,虐度够,笑点也足!
先说说笑点,本剧的一大亮点就是苗子妈和飞儿妈,两位伟大的母亲承包了这部剧的大部分笑点!
飞儿妈和杨仪姐姐真的是我的快乐源泉,大爱这俩“活宝”!
每次看她俩的戏份都能笑出声来!
不得不佩服两位老师精湛的演技,将这两个小人物演得活灵活现,将小市民的尖酸刻薄和市井气刻画得入木三分!
飞儿妈的特点是那一口正宗的北京话还有那翻上天的白眼!
杨仪姐姐的嘴就像一把机关枪,每次一开口,“突突突”就停不下来,浮夸的表情和动作把这个角色的小气抠门呈现得丝丝入扣!
再来pick一下白晓鸥小姐,可能我的笑点比较惊奇,看到这一段快把我笑岔气了!
再来说说甜和虐,当然都要归功于两大主演的爱情戏!
傲娇的飞儿
杜淳吃起醋来好可爱说是感情戏,其实就是俩人的一言不合就开吵。
每一集都盼着他们俩吵架,太好玩了!
讲真,他们俩吵架我可以看100集!
再来看看俩人不吵时撒的糖,
俩人决定离婚的那晚
家齐要走了
家齐幡然醒悟还是要吐槽一下,导演能不能理解一下广大观众的心,从头到尾一个吻都没有,连吻额头都没有,不过还是很甜!
有人说男主就是个渣男,浑身上下都是缺点,把他的缺点总结起来就是“霸道自私懦弱三心二意玩世不恭幼稚的妈宝男”。
是啊!
就是这样不完美的邓家齐,窝囊自私 ,鲁莽犯浑,懦弱无能,优柔寡断,幼稚长不大的邓家齐把贺飞儿迷的死去活来!
(其实飞儿说她喜欢家齐的忧郁气质)贺飞儿也不是完美的贺飞儿,有人说她太傻太蠢,这样的男人有什么值得她留恋的。
不管邓家齐怎样对她,她都任劳任怨地陪在他身边!
贺飞儿为什么会这么傻?
因为爱情中的女人是糊涂的,是麻木的,爱蒙住了她们的双眼!
有人说唐伟多好啊,飞儿应该选择唐伟的!
唐伟是好,有些地方做的确实比邓家齐好,可是无论唐伟多好,飞儿终究不爱他,她爱的始终都是邓家齐!
谁规定主角就必须是十全十美的大善人?
世间哪个人是完美的?
不完美的邓家齐和不完美的贺飞儿却是世上最好的邓家齐和最好的贺飞儿!
不完美的他们拥有着世上最完美的爱情!
再来品品杜淳的哭戏,
谁说杜淳没演技我跟谁急徐峥说演偶像剧不需要演技,我觉得不然!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大家都去演偶像剧了!
每一个角色,无论大小,如果你想把他诠释好,都是需要演技的。
只不过那种苦大仇深,悲惨的角色比较讨巧地凸显出来了演技,而这种偶像剧的演技不易见!
再来说说马伊琍的贺飞儿,
这是全剧最大的尺度
这滴泪简直了贺飞儿这个角色是比较冷的,比较安静的,她是不喜欢把情绪写在脸上的。
而马伊琍用她看似“面瘫”式的演技把我惊艳到了。
每次当飞儿遇到一些让她痛苦难过的事时,她总是面无表情,可是观众总能从她那云淡风轻,蛮不在乎的表情中感受到她内心的悲伤和愤怒!
你能从她那小身板中感受到巨大的能量!
(视后也不是随便当的)PS:搞不懂为什么要拍个续集,剧情烂的像一坨💩,失了个大望,快进着也没看完,败坏第一部的好感,还不如不拍!
怪不得飞儿喜欢他的忧郁呢
完美撒花许个愿吧!
希望有生之年,杜淳和马伊琍能够再合作一部,电视剧电影都可以,题材无所谓!
也希望杜淳能尽快接一部好作品,打个漂亮的翻身仗!
希望最近的一部作品《无主之城》可以小爆一下,小爆就可以了!
毕竟他为这部戏付出了很多,每天疯狂健身,瘦了十六斤,瘦到亲妈都没认出来!
😂
瘦了之后更man了,更有男人味了,这可能就是成长吧!
不过我觉得之前的形象也挺帅的啊,带着一种坏坏的公子哥的气质!
PS:这篇文章可能没有一个读者,我不在乎,为了我喜欢的作品,我喜欢的人,一切都值得,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是快乐的!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男人似是褶皱,突兀在女人生命的柔软中。
——题记《青春期撞上更年期》作为《婚姻保卫战》的第二部,沿袭了第一部犀利、尖锐的风格,以作为子女的80后与其父母之间的矛盾为切入点,启示我们如何在家庭与爱情所产生的冲突中寻求平衡,进而揭示幸福的真谛。
作为一部大型青春励志电视剧,因为贴近我们的生活,具有显而易见的现实意义,可以让作为观众的我们在别人的故事里读懂与领悟自己的人生,自己一向喜欢看生活味浓厚的电视剧,例如《大女当嫁》、例如《媳妇的美好时代》、例如《王贵与安娜》、例如《老大 的幸福》,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一幕幕酸甜苦辣交织而成的生活剧,不同于偶像剧、历史剧显得别样真实,《青春期撞上更年期》无疑正是因为生活味浓厚才吸引作为观众的我们。
邓家齐、苗知遇、蒋鹏飞三个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的铁哥们,面对生活,一个努力去逃避责任,一个过分承担责任,一个连什么是责任都不知道,游离在爱情与家庭之间,在理性与感性中苦苦煎熬,三个80后并即将迈入三十的男孩作为社会上同类人群的缩影,在他们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彷徨与无助,看到了稚嫩和率性,看到了压抑和迷茫,也看到了成熟与蜕变。
幸福是什么?
这是一个古往今来一直没有定论的命题,幸福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能打小怪兽,确实,幸福很简单,也很纯粹,幸福不一定意味着轰轰烈烈,意味着激情与浪漫,更多的时候幸福只是平淡生活中凸显的点点滴滴,小的时候每每看到童话故事的结尾,看到“王子和公主从此以后过着幸福的生活”,心中就充满了艳羡与渴望,小小的心里认为那就是幸福,随着年龄与生后阅历的增长,渐渐明白王子和公主并不可能不食人间烟火,他们也可能因为生活中的琐事而争吵的面红耳赤,经营一个家,仅仅靠爱情来维系,注定不会长久,当爱情逐渐演变为亲情,相爱的双方还能在平平淡淡、在每天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中相濡以沫、彼此扶持才是幸福的吧?
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但仅仅有爱情的婚姻就一定会收获幸福吗?
剧中邓家齐与贺飞儿、白晓鸥之间的三角恋给了我们答案,一个是自己心爱的恋人,一个是父母为他安排的妻子,迫于父母的压力,他违心的选择了后者,却在生活的磨砺中渐渐明白父母为他规划的道路是正确的。
归于平淡,就是幸福。
邓家齐——一个英俊潇洒、才气横溢、眼神忧郁的自由撰稿人,生活在一个母亲过于溺爱、父亲过于苛刻的家庭中,三十年来家庭给他的影响根深蒂固,遇到问题第一个想到的总是逃避与退缩,在爱情里也如是,对于白晓鸥,他最初深爱的女孩,这个如艺术品一样精致的女孩,明明深爱,却不敢争取,因为妥协,所以放弃;对于贺飞儿,这个再平凡不过却很会料理生活的温顺女孩,因为父母的施压,他选择屈服,却自私的选择娶她,只为向强权的父母证明他们的决定是错误的——最终这场婚姻会以离婚来收场,伤人三分,自伤七分,所幸贤惠温婉的贺飞儿用真诚开启了丈夫尘封的情感,最终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然而世事往往并不如此顺人心意,因为他的懦弱与背叛,白晓鸥再次出现在他的身边并展开疯狂的报复,他本来就不牢靠的婚姻顿时变得岌岌可危,然而他又是一味的逃避,一味的退缩,苦苦的挣扎在感情与家庭的漩涡中弄得自己痛苦不堪。
就是这样一个男人,就像《倚天屠龙记》里的张无忌一样,对待感情优柔寡断,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那些爱他的人,爱情没有双行线,爱情就是三千弱水只取一瓢饮,是沧海烟波只求一瞥,爱情中的三人游戏不吝于玩火自焚,不去果断的抉择,问题始终是问题,它并不会因为你的逃避而自行消失。
贺飞儿,一个传统、贤惠、充满母爱的女人,用善良与真诚赢得了丈夫的心,结婚典礼上,纵使新郎婚礼前晚还和前女友纠缠不清甚而结婚戒指都带在了前女友的手上,因为爱,她选择包容,选择带上那个临时在地摊上买来凑数的10元假的“海洋之心”戒指;丈夫因为打架腰闪了卧床不能动,她寸步不离,细心的照顾;婚后纵使丈夫每晚找种种的借口与她同房不同床,她仍旧谅解他;知道丈夫的心里装着另一个女人,她选择隐忍,只因相信终会等到丈夫真诚相待的心;丈夫的前女友搅乱了她平静的生活,她选择从容应对,因为爱,所以争取;知道丈夫与他前女友的深刻情感后,她选择退出,碍于公婆的身体状况她选择与丈夫保持离婚状态的生活;为了不让公婆起疑心,她努力的配合丈夫演戏,为丈夫与其前女友约会做掩护,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在丈夫仗着她的爱对她呼呼喝喝的时候,她用柔情去面对,从而收获了丈夫的怜惜,也收获了丈夫的爱。
“出得厅堂,入得厨房”一直是万千男性心中寻求伴侣的标准,然而现实生活中两者兼具的女人并不多见,剧中白晓鸥和贺飞儿各占一项,较真到生活中、婚姻中,无疑后者更为重要,白玫瑰与红玫瑰,犹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精美的陶瓷与实用的器皿,于生活中哪样更为重要?
答案不言自明,爱情犹如开花,婚姻犹如结果,一段长久婚姻的维系需要包容、需要安于平淡、需要学会生活,于男人们,选择妻子,往往秉承着“只选合适的,不选贵的”原则,毕竟生活中平淡才是常态,激情只是生活中偶尔闪亮的调味剂而已,剧中的一个情节让我印象深刻,白晓鸥到邓家齐家见男方父母,一向养尊处优的白晓鸥说要送一台洗碗机给邓家齐的母亲,只因为在她看来洗碗、做家务之类的事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不会做饭,不愿做家务的,一味追求浪漫的她相较于贺飞儿,无疑对于家庭观念极重的邓家齐而言,贺飞儿更加适合他。
再谈谈剧中的苗知喻,就像女友王心颖说的“你两尺宽的肩膀到底能扛多少东西”,相较于邓家齐和蒋鹏飞,他稳重、责任心重,无论是父母还是朋友的事,他都帮着拿主意甚而做决定,过多的担子压在他身上,工作上晋升的机遇让他暂时迷失了自己,在感情上,面对女友的好友的诱惑,他信念开始松动;工作上,他变得目中无人,自高自大;家庭中,因为他冲动的揭露父亲婚外情的事实,早已知道实情却选择隐忍的母亲不得不向父亲摊牌,父母的婚姻瞬间风雨飘摇,最终爱情的结束、工作的失去、家庭的破碎让他选择轻生,所幸,因为朋友和家人对他的爱,他最终寻回了曾经失去的一切。
蒋鹏飞,典型的“富二代”,整天生活得浑浑噩噩,在家里靠着父亲宠溺,在外面靠着朋友的疼爱,“没有安全感”是他深爱的女孩给他的评价,他像一个还未长大的孩子一样颓唐的生活着,直到有一天,父亲因为经济纠纷入狱,朋友劝说他自己拿主意,瞬间,突如其来的磨难让这个“孩子”一夜之间成熟起来,懂得了什么是一个男人该承担的责任,懂得了如何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最初吸引我的是它的剧名,《论语》中说“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三十而立,但是立足于社会现实,立足于那些貌似三十岁,即将迈入青年的孩子们,作为80后的一部分,他们心态上却未必成熟,由于家庭的溺爱他们的心态还停留在青春期阶段,而反观他们的父母,则属于绝对的更年期,脾气经常性的不受控制,对于子女的事,无论大小,他们都要以爱的名义来干预,一方面要求子女们成熟的处理事情,一方面又不许他们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性做事,“当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这是他们经常教导子女时所说的话,于是矛盾被激化乃至上升到不可调和的地步,青春期撞上更年期,两代人的思想观念展开碰撞,王见王——死棋,于是如何化干戈为玉帛,如何家和万事兴,显得异常重要。
于子女们,由于心性还未定型,当受到父母过多的管制,会变得逆反,在心里上产生抗拒,就像弹簧和不倒翁一样,受力越大,反抗越大,过大的管制产生过多的压抑乃至抑郁的心理;于父母们,心心念念的因为疼爱着自己的子女,一心希望作为子女的他们少走弯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生活阅历来劝诫子女甚而一意孤行的为子女规划他们的人生,却不想人生本就应该经历些磕磕碰碰才会成熟、才会长大,孩子们的人生应该让他们自己去走,过多的干涉换来的往往是子女们的反感与抗争。
体谅,无疑是化解这场被激化矛盾的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世的擦肩而过,父母子女一场,应该好好珍惜相聚在一起的时光,作为子女,面对更年期的父母喋喋不休的唠叨和过多的管制的时候,应该想想那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因为爱我们,他们才会那样絮絮叨叨,那样费神费力;而作为父母,终归会有与子女诀别的那天,放手让子女去闯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适时的叮咛与嘱咐会显得温馨而必要,因此,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并不是火星撞地球,此消彼长,不能共存,因为爱,所以懂得,所以谅解。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对于我们这些80后,对于那些即将迈入婚姻,对于那些与父母们矛盾重重的子女们确实具有启示意义,小故事,大世界,折射的却是生活中的酸酸甜甜、起起伏伏,娱乐的同时有所启发,也许这也是生活的一种形态。
曹炳琨,这个名字太难记又不好打,以后是一个死活拼打在演艺圈底部的好演员终于混出头目,一查资料原来83年出生北影毕业,生日和我的最好的朋友一天,白羊座又带着双鱼一点点迟疑梦幻。
如果按着常理这个北京小伙也就毕业了不超5年,现在混成二线出去一线差作品的地界,很优秀了。
这样的不靠外貌而是走性格路线的演员在日渐缺稀的今天有些显得很宝贵很温暖。
在看《爱是一颗幸福的子弹》牢牢记住尔冬这个名字,她不是那么漂亮可是大大的眼睛好像含着泪水就那么无辜的看着你,脑子里又是一笔谁都算不过的精明账。
盖然在这里演王心颖,喜欢看她的表演,她也是巨蟹座。
在第一眼扫过去她和剧中的小蕊一定是后者更加瞩目一点,可是随着时间慢慢流淌,盖然就像一株茉莉花清淡又散发馨香,这是小蕊那种媚俗的长相比不了的。
喜欢这个女演员,在20多岁的年纪演了3个电视剧2个挺有名气,很多话剧,2个电影都没怎么听过,是好事吗?
我是怀着激动的心情看了第一集,第二集,第三集,第四集,以此类推到第二十多集。
他们几个就那么闹,就那么贫,还有曹炳琨这个可爱的人出来负责搞笑,看个热闹打发本来不怎么欢快的生活。
一开始还是挺吸引我的,马伊琍和杜淳闪婚怎么了,狗血一点怎么了,要不36集电视剧怎么发展下去。
既然知道电视剧里的一切,情节都会是假的,可能情绪感情是真的,那就抓要点的看吧。
马伊琍总是这样的表演,好在这是讨喜的角色,或者她一路扮演的都是讨喜的角色,还没有人生厌。
杜淳那个角色,一直到20多集还是柔弱不说,2边游荡。
百无聊赖的年末电视剧市场,想要心血来潮的选一个电视剧来看,变的那么困难,也不知道现在的世道是怎么了。
可是20多集之后实在顶不住了,一个退休干部说变就变。
先退一步说,苗子爸的出轨我在勉强消化了之后实在受不了老邓爸翻脸就不是人了。
原来一个威风的男人,瞬间成了不管老婆不管儿子劝儿子离婚的老头?
如果这是退休综合症,这种综合症来的也未免太彻底。
于是小邓开始强调“我是一个家庭观念非常重的人”,抛开工作,开始朝着和原配美满幸福生活而去,这个蛋扯得有点过了,过了我不考虑逻辑的底线了,即便我对电视剧故事逻辑合理性的底线已经非常低了。
韩国电视剧一向以墨迹为诟病,于是他们搬出减少剧集和增加柔美艺术电影画面来缓解这种外界的抵制。
我们也是吸取了一些,所以那些表达情绪,话剧,独白的镜头非常少,可是为了延长剧情就增加一些反反复复的剧情,这又是何苦呢?
在第一次战役中,贺飞儿赢了,她以退为进的赢了。
于是白回来,贺妈上,她又输在自己的不理解和与邓对立的态度上,第二次战役白胜了。
第三次战役再来,重复第一次战役,白的不懂事和不会生活,再一次让善解人意的贺飞儿赢在无形之中。
既然以退为进这件事已经演了一遍,何苦还要来第二遍?
我实在看不进去下面的战役了,因为开端开的过于缓慢,胃口被吊起来又没有,最终彻底沦丧了。
你们闹去吧,我真是不想奉陪了。
苗子这个角色负责轻松活跃气氛,可是最后也变得非常沉重。
苗妈更是负责搞笑的实力派,可是居然她的丈夫出轨了,于是她的幽默反过来成为讽刺她的镜子,自从看到她的丈夫的背叛,看着她比比划划的搞笑,心里拧巴,这个傻女人。
富二代的那个小伙子,让我最惊讶的地方在于,这么多集了,我真的是连样子都没有看清楚呢。
小蕊最后和谁好了,我也不再关心,可以预见的是苗子最后和王心颖会和好,邓和贺飞儿也会好好过日子并且祝福白,富二代的爸爸会受挫折然后富二代开始长大成熟,再也不能更圆满的圆满大结局。
这种假惺惺的结局还是可以体会到编剧导演的良苦用心的,就是过程真的太曲折了,曲折也不怕,《大丫鬟》那么曲折的剧情我还能顶下来呢,只是这里都是重复性曲折,这个就有点吃不消了。
困难总是反复出现,没有实际性创新,在这种“这不是又回到XXXX集了吗”的质问下,本来想打发的无聊时光变的更加无聊和无力。
好的电视剧,会给人一个冲力,哪怕只是暂时的,可是还是有冲力,觉得人世或温暖或丑恶,但是这种与观众的共鸣共情做到了就是一部好电视剧。
抓住观众心理,可以让他们把情绪投放在人物身上,再从中使他们感受到什么,可以彼此讨论些什么,基本电视剧也就火了。
这个电视剧,一开始带着这样的架势,最后嚼蜡般无聊,怎么会这样呢?
怎么会这样呢?
关于邓父退休在家的处理太不对了,邓瞬间变为居家型男人也太直接了。
要知道人的转变并不是靠着嘴皮子动动就可以的,需要一点一滴积累,需要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的带动,这般跳跃这般迅猛,谁能接受的了。
白一口一个我不是想破坏你的家庭的,直让人想吐。
这个姐们照马伊琍也丑太多了,连找个可比度都没有,只好往这是成熟款上面靠。
还有一个硬伤,那就是他们这帮人对于工作的态度。
贺飞儿辞去工作为了新的更稳定的工作,这事后来谁也没再提,现在哪有工作这么好找呢,这是贺飞儿提供的讯息。
另一面,苗子和邓那是完全不把工作放在眼里,说不去上班就不去了,说闹情绪就不完成计划了。
如果编剧真的可以说“我最近家有点乱,再给我4周时间,我到时候再看看,找找灵感”,中国最不缺的一是人才一是拼命三郎。
您这种大爷态度谁也不愿意伺候,您还没成名呢,就摆谱就摆腕。
邓的情绪已经严重影响到他的工作效率,他今天说一声我没写完就可以回去继续写,明天说一声我家庭情况最近有点乱别人就要理解理解,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和大馅饼。
还有苗子,王心颖说他是一步一步死磕上去的,一开始特别累特别勤快,这种勤快这种好习惯在自己第一笔项目里应该好好体现体现吧?
《奋斗》陆涛还有拼命的工作的镜头呢,苗子自从成了自己第一桶金的主人之后就开始充当大爷,说不去上班就不去,什么时间表都是和他没关系的,只专心在小三身上纠结和解决朋友纠纷。
这种工作态度,还有面对决定自己生死的项目上的态度太不真实,太让人绝望了。
工作就是工作,如果拍不好可以避而不拍,既然拍了就拿出一点常识和说服力好吗?
本来想给2星,可是想,这不是掣自己嘴巴子吗,2星还连着看2天看了20多集,怎么那么大瘾呢,所以还是3星吧。
有些喜欢杜淳,虽然我不信有而且觉得他又丑又假又不会演戏,有些喜欢马伊琍,有些喜欢曹炳琨和盖然的,可能还是会坚持下去的,把36集全部啃完。
这是一部挺有意思,挺轻松,可是也让人可以挑出一大堆毛病,容易开始很难坚持到最后的电视剧。
没有那么烂,也没有那么好。
就这样而已。
看到大家都是一边倒的批评之声,我却有不太一样的想法。
不知是因为年纪大了成熟了还是怎样(85后),对这部剧里的每个人物都能理解,不会因剧情而愤怒不已。
虽然一开始就知道结局会是怎样,但区别于其他电视剧,中间的过程还是不落俗套的。
情节紧凑,个别地方有点牵强,总得来说还是不错的。
男主人设简直就是渣男中的战斗机,女主人设就是古代隐忍的封建妇女,小三设计也是过分脸谱化,怎么作怎么来。
这个剧情看的我拳头都痒了,在这个男女平等的文明社会还编出这种魔幻剧情。
女人还要默默隐忍等男人回头?!
到底在宣扬什么封建思想?
什么玩意儿?
这种三观不正的电视剧建议下架!!!!!!!!!!!
我看这剧还行对生活里的矛盾的描述一点也不生硬,活灵活现展现了两代人的思想碰撞,生活的琐碎,爱情和亲情的选择。
生活里,不乏这样的事。
演技最好的是演妈妈的那个阿姨
忒搞笑
越看越烦。看到13集就受不了了。怎么那几家家长都那么烦啊,又吵又爱折腾,动不动一哭二闹三上吊。烦死了。
有亮点,有缺憾。苗子、颖子、小蕊三个人刻画得最好。
挺真实的
一开始还觉得挺搞笑,越看越没劲
台词很搞笑~~
還行。
扣一星给题目,以及为了点题而生拉硬套的剧情。
编剧太烂了 ~ 杜淳怎么演了个这么混蛋的角色!
你怎么就那么爱挽着裤腿呢?
烂,假,毫无诚意。
其实也还不错呢。
今年看的唯一的内地电视剧……不过,里面的男人都挺傻的,实在让人无语
这个个性的杜淳我不太喜欢
三个人的纠结剧。
青春期和更年期都晚了点吧。。 = =
真难看。
这几个男人都欠抽!!
邓家齐这个角色就是让人骂的么?飞儿这个角色太过于理想了吧。小蕊和白晓鸥这俩角色被爱情盲目了。苗子是好人,不管是男友还是朋友还是儿子都很合格。既然生活在不同的年代,观念也就不同。好比在邓家齐住在苗子家几天这件事上苗子妈的态度。有事就要说出来大家一起解决。父母和儿子应该是天生的敌人。